说话的三种形式及标点的用法非常好用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38
小说中常用的四种对话形式及其标点符号的使用小说中常用的四种对话形式及其标点符号的使用之所以要写章内容,是因为发现很多朋友连这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大家看书的时候肯定遇到过有人错用标点的情形。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这个小小的错误,就会让他跳戏,并且对作者作出负面的评价。
对话由两个部分组成:说话的内容和提示语。
说话的内容:就是指某人说的某话。
提示语:就是起提示作用的句子,起提示的作用,就是告诉读者,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怎样说的等内容。
根据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对话的形式也相应的分为四种。
对话的四种形式,各自使用的标点符号也不一样。
第一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说话的内容双引号。
错误示范:陈二狗看到了他,笑着挥手招呼道,“大明星,你怎么这么闲,电视剧不用拍了吗。
“招呼道”后面的逗号错误,应改为冒号。
“后面怎么这么闲”“电视剧不用拍了吗”后面的标点也应改为问号。
正确示范:陈二狗看到了他,笑着挥手招呼道:“大明星,你怎么这么闲,电视剧不用拍了吗?第二种形式:提示语在中间,前面一对双引号,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后面一对双引号。
错误示范:“ 啊?”江寒吃惊出声,以为自己听错了。
“老先生,您,您说什么?”“以为自己听错了”后面的句号使用错误,应改为逗号。
正确示范:“ 啊?”江寒吃惊出声,以为自己听错了,“老先生,您,您说什么?”第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后,说话的内容用引号,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正确示范:王母的脸上开始抽搐。
“搬给他。
”她说。
第四种形式:没有提示语,说话的内容用引号。
正确示范:“不是。
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第一和第二种形式,很多朋友都经常会用错标点,请务必注意。
第四种形式很多朋友也用不好,因为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说话人,一般是就近原则,很多朋友没注意,让读者产生一种混乱的感觉,搞不清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
例如:张三和李四正在码字。
“取名经常会卡住怎么办?”“用玄派呀!”李四抬起了头。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下面做个归纳。
第一种:×××说:“……,……。
”
例句:他问:“写什么话好呢?”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薯忆》)
第二种:“……,……。
”×××说。
例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藤野先生》)
第三种:“……,”×××说,“……。
”
例句:“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是谁在嚷?”(《变色龙》)
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说”字后面使用的标点符号因说话人位置不同而有区别。
说话人在话前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话后的,“说”后用句号;说话人在话中的,“说”后面用逗号。
使用时必须按上面的格式,不得变更。
二、“话后”的标点符号必须标在引号内,引号外不能再用标点符号。
三、第三种格式中,“说”之前引号中的末尾句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使用引号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
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飘飘然忘乎所以,而应以既得成就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
二、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放在引号外。
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引号中的话引自清人沈德潜著的《说诗晬语》)
1。
关于说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关于说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一、说话句子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提示语,如“说”、“问”、“讲”等;一部分是说的话
例:妈妈问:“你作业做好了吗?”
“对不起。
”丁丁轻轻地说。
“站住!”警察叔叔大声喊道,“举起手来!”
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使用的标点也是不同的
提示语在话的前面用冒号
提示语在话的后面用句号
提示语在两句话的中间,用逗号
二、做加标点题的步骤
1、用横线划出说的话,
2、横线前面加上前引号“ ,横线后面加上后引号”,横线中间位子加上逗号
3、后引号前加上标号,根据语气标,标号有四种: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
注意标号一定要在后引号前。
4、根据提示语的位子,加上冒号、逗号或者句号。
5、较长句子的其他位子中加上适当的标点。
三、自己在写作当中,碰到写说话句子的时候,要记住,说的话一定要用引号引起来,用了前引号,千万别忘记加后引号。
提示语后的标点要加正确
四、练习
1、□你爸爸呢□妈妈问小明
2、老师轻轻的说了一句□明天别忘了交作业□
3、□晚上七点□爸爸在电话那头说□在路口见□
4、今天是星期天□我一大早就在家门口大声喊□王明□起床了□
5、□你作业做好了吗□妈妈一到家□就马上问我□
6、□小明□小明□王方大声叫□在这里□在这里□。
写作文时说话的三种形式例子符号《写作文时说话的三种形式例子符号》小朋友们,咱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呀,经常会用到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说话呀,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还有特别的符号来帮忙呢!第一种形式是“说”字在前。
比如:小明说:“今天的天气真好!”这时候,“说”字就在前面,后面跟着冒号和双引号,把说的话引起来。
第二种形式是“说”字在中间。
像这样:“我喜欢吃苹果。
”小红说,“甜甜的,可好吃啦!”这里“说”字在中间,前面的话结束用逗号,“说”字后面还是用逗号,然后再加上双引号引住后面说的话。
第三种形式是“说”字在后。
比如说:“我马上就来。
”小刚说完就跑走了。
注意哦,这里“说”字在后,前面的话要用双引号引起来,“说”字后面是句号。
咱们来举个有趣的例子吧。
有一天,小花、小兰和小绿一起去公园玩。
小花开心地说:“哇,这里的花真美!”小兰接着说:“是呀,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
”小绿说:“我们一起拍照留念吧。
”小朋友们,学会这三种说话的形式和符号,咱们写作文就能更生动啦!《写作文时说话的三种形式例子符号》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写作文里很有趣的东西——说话的三种形式和它们的符号。
先来说第一种,“说”字在前的。
就像“妈妈说:‘宝贝,要认真写作业哦。
’” 看到没,“说”字在前,接着是冒号,然后双引号把说的话包起来。
再看第二种,“说”字在中间。
比如“‘我今天考了 100 分!’小明兴奋地说,‘太开心啦!’” 这里呀,“说”字在中间,两边的话都要用逗号隔开,再用双引号引住。
是“说”字在后。
像“‘我明天要去动物园。
’小红说完,笑了起来。
”这种就是“说”字在后,前面的话用双引号,“说”字后是句号。
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小兔子、小猴子和小松鼠一起去森林里探险。
小兔子激动地说:“看,那棵大树好高啊!”小猴子说:“咱们爬到树上去看看。
”小松鼠说:“我有点害怕。
”小朋友,明白了吗?这样写作文会更精彩哟!。
人物对话的三种形式人物对话有三种常用形式。
考试常常会考到给对话部分加标点。
很多同学失分就在于不明白三种不同的对话形式,标点也不同。
为了方便,我在这里把说话的主体简称“人”,把人物说的话简称为“言”。
(例句中我把“人”和“言”都标红色。
)(把最要注意的标点标蓝色)对话三种形式分别是一、人+言:即说话者在前,他说的话在后。
这种情况,要用冒号和双引号。
例: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人)(言)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二、言+人:即人物说的话在前,说话的人在后。
这种情况,要用双引号和句号。
例:“喂,你来!”军官叫那个孩子。
(言)(人)“喂,你来!”军官叫那个孩子。
三、言+人+言即前后都是同一个人物说的话,说话的人夹在中间。
这种情况用双引号和逗号。
例:“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言)(人)(言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
那儿的狗鱼可凶了,能吃小鹅!”)“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
那儿的狗鱼可凶了,能吃小鹅!”练习: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萝卜多少钱一斤妈妈问2.两块小贩撇了撇嘴不买别乱翻3.我问老板这衣服多少钱4.给我站住爸爸咆哮道再跑打断你的腿5.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妈妈轻轻地说6.同学们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太好了参考答案:1. “萝卜多少钱一斤?”妈妈问。
2. “两块!”小贩撇了撇嘴,“不买别乱翻!”3.我问老板:“这衣服多少钱?”4.“给我站住!”爸爸咆哮道,“再跑打断你的腿!”5.“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妈妈轻轻地说。
6.同学们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太好了!”。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观察题目: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1、XX说:“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说..3、“XXX..”XX说;“XXXXXXXX..”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妈妈温柔地说..3、“宋庆龄..”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3、“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但是这里要注意;第一种和第2种都只有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而第三种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这是因为第三种其实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所以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如果把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看成一对;那么第三种就是需要两对;而其他两种只有一对..3、冒号的区别:;大家可能早就发现了;只有第一种陈述性成分在前的句子有冒号跟在陈述性成分的后面;而其他两种方式都不需要冒号;更正确的说不是不用冒号;而是把冒号换成了句号或逗号..第二种把冒号变成了句号..请看下面例1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句号..这是因为后面没有所说的内容了;结束了;所以用句号..例1:“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第三种把冒号变成了逗号..请看下面例2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逗号..这是因为整句话没有说完;还有半句在后面呢;所以用逗号例2:、“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第三种句子标点的用法还要注意一点;就是“XX说”前面的部分结束后要用句号或表示结束的其他标点;比如感叹号或问好;因为它实际上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两个完整的部分;所以不能用逗号。
作文中记叙人物对话的三种格式分析
写作中大家往往会使用到人物对话,但对话中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却往往容易引起忽略,这里我们作一个小小归纳,比较简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种:
××说:“……,……。
”
第二种:
“……,……。
”××说。
第三种:
“……,”××说,“……。
”
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1.在“说”字后面使用的标点符号因所说内容的位置的不同而有区别。
说话人在说话内容前面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最后的,说后用句号;说话人在中间的,说后面用逗号。
同学们使用时必须按上面格式使用,不得变更,尤其是第三种格式中有人在“说”的后面往往不恰当地用句号。
2.说话内容中的每句话的标点符号都标在引号内,引号外不能再用标点符号。
注意:用在引号内的标点只与说话内容有关。
如引号内句号只表示说的这一句话内容结束,不能把句号放在引号外,
因为句号在引号外就表示整个句子结束了,而不只是说话的内容结束。
3.第三种格式中,“××说”之前的引号内内容的末尾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完整版)说话四种形式标点符号的用法
下面对这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4.只写说话内容,不写是谁说的。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有说明。
下面对这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4.只写说话内容,不写是谁说的。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