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设置申请)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13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入河排污口是指把因工业和其他活动活性的和有害的污染物排入河流的口子,它们对河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种污染,保护河流环境,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就被发布出来了。
按照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各地必须根据当地的水质状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善污染源的环境状况,减少排污量。
排污口应遵守《排污控制技术导则》,针对污染源采取控制措施,改善污染物排放的形式,防止污染物进入河流。
同时,对于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污口,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控制入河排污口的污染也应强化监督检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检查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并采取控制措施。
同时,对于潜在的污染源,应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虽然有助于减少污染,但是要落实到实际,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强制执行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确保其有效性。
企业也应充分遵守技术导则,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以减少对河流环境的污染。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共同努力保护河流环境。
总之,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以及公众的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河流环境的
保护。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10.16•【文号】生态环境部令第35号•【施行日期】2025.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生态环境部令第35号《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24年7月10日由生态环境部2024年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024年10月16日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置管理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登记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或者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江河、湖泊、运河、水库等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
本办法所称入河排污口设置,包括新设、改设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
新设,是指入河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使用;改设,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等事项的重大改变;扩大,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
第四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全国入河排污口设置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流域内入河排污口设置,承办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授权范围内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
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登记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入河排污口应当明确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负责源头治理以及入河排污口的设置申请或者登记、整治、规范化建设、维护管理等。
多个排污单位共用同一入河排污口的,所有排污单位均为责任主体,各自承担的责任由所有排污单位协商确定。
第六条入河排污口按照其责任主体所属行业以及排放特征,分为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其他排口四种类型。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体例格式复读后修改报批稿)L ICS XX.XXXP 55备案号:XXXXX—XX S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32-2011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of 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目次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入河排污口登记 (2)4.1概述 (2)4.2基本要求 (2)4.3登记程序 (2)4.4登记单位认定 (2)4.5登记内容审核要求 (3)5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 (4)5.1设置申请及审批程序 (4)5.2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4)5.3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5)5.4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 (8)5.5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10)6入河排污口监测 (12)6.1概述 (12)6.2人工监测 (12)6.3自动监测 (13)7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治理 (13)7.1概述 (13)7.2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 (13)7.3入河排污口整治 (13)7.4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13)8入河排污口统计管理 (14)8.1入河排污口编码及名称确定 (14)8.2入河排污口档案管理 (14)附录A(规范性附录)入河排污口登记表 (15)附录B(规范性附录)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21)ISL532-2011附录C规范性附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书编制提纲 (28)附录D(规范性附录)水行政许可申请补正通知书 (30)附录E(规范性附录)水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31)附录F(规范性附录)水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32)附录G(规范性附录)不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 (33)附录H(规范性附录)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 (34)附录I(规范性附录)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申请书 (35)附录J(规范性附录)入河排污口允许使用通知书 (40)附录K(规范性附录)不予允许入河排污口使用通知书 (41)IISL532-2011前言《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的体例格式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
《()术》入河海放设规范解读排口置技《()术》河海入排放口设置技规范已于2022年11月24布,日发于2022年12月1,、实日施现就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创新点以及相关问题解读如下一、编制背景十九三对了划届全家构改作规中会深化党和国机革出全面。
,系其和统部署中“()导口设置指入河海排污”能别职分门、门一门。
类、利部海洋统调由水部整至生态环境部各生产、、、放生活用水最终将排至江河湖海。
()入河海排污口是染污物进入水体的最后关口,()对排口管好入河海污水生态义。
护作具重环境保工有要意,前目东态和生生环境部广省态未环境厅式正出台于用()导海排污口指入河理的管术相关技。
东《过文件根据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渡期入河排污口设》,术时照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技规范暂参SL 532—2011《术》执(理导则以入河排污口管技行下简称“《导》则”)。
《》导水于则是由利部2011,年制定10未曾修年间,类划、订排口仅根据废水的且污的分污性质分为工业废水生、,未。
入活污水混合废污水等河排污口考虑排水水质等因素十,大,求发近年我国水环境状况及废污水排放要已生巨变化《》对类门排口的已生环前管导则污分不符合态境部当实际理。
,办、办入海排口据中央公厅务院需求至于污根中共国公厅《义范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先行示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东和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东广省划湾美丽海规(2019-2035年)》,污管理需规范入海排口,开,类展污清治索污口分理入海排口查与整并探建立入海排管制度,海排污口置目但入设前尚无相关国家、行业或省地方标准。
来,近年、中党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
理改革工作2022年3月2,办《办院厅日国务公印发国务院》,对厅于加入排口理的公关强河入海污监督管工作实施意见义、类、、河入海污定任主体审和监入排口分责批管提出最新,要求给各地。
染理入河入海排污口管指明方向自水污防治攻来,,大著内坚战和黑臭水体整治以深圳市治水成效显市绝多水理设的已到数市政污处施出水水质达地表水Ⅴ类,及标以上准义通常意市群为的已不属于和民众认“排污口”。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申请人信息•申请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姓名:XXX•联系电话:XXX•申请人地址:XXX申请事项本申请人拟在位于XXX的生产基地内设置一处入河排污口,用于排放生产废水。
现就该事项向有关部门申请,希望得到批准。
申请理由本申请人所在的生产基地,生产规模较大,每天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
目前,该生产废水只能通过运输车辆运往外部处理厂进行处理,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申请人拟在生产基地内设置一处入河排污口,将生产废水直接排放至河流中,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排污口设置方案本申请人拟在生产基地内设置一处入河排污口,具体方案如下:•排污口位置:位于生产基地内,距离最近的河流约500米。
•排污口类型:直接排放。
•排污口规格:直径50厘米。
•排污口数量:1个。
•排污口高度:距离河床高度为2米。
•排污口管道:采用PVC管道,管道长度为50米。
环境影响评价为了保护环境,本申请人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得到了评价报告。
评价结果显示,本排污口设置方案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排污口的安全运行,本申请人将采取以下措施:•排污口周围设置围栏,防止非法进入。
•排污口设置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排污口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污口正常运行。
申请材料清单•申请书一份。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份。
•排污口设置方案一份。
•安全措施说明一份。
申请人声明本申请人郑重声明,所提供的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如有不实之处,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束语本申请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审批通过本申请,允许在生产基地内设置一处入河排污口。
本申请人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确保排污口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水发〔2017〕376号各县(区)水务局,市政局、排管中心、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南山区生态保护局,机关各处(室)站、局直各单位:现将《济南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济南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济南市城乡水务局2017年12月29日济南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保障防洪和工程设施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山东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河道、湖泊、水库新建、改建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以及对入河排污口使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河道、湖泊、水库排放废污水的排污口。
新建,是指入河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使用,以及对原来不具有排污功能或者已废弃的排污口的使用;改建,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等事项的重大改变;扩大(含扩建),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
入河排污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大,统称入河排污口设置。
第二章设置与管理第四条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与使用应当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防洪规划的要求。
第五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权限负责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入河排污口是指人为构建的水体排放口,用于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污染介质,其存在会给河流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影响。
因此,合理有效地管理入河排污口,是维护河流水质的重要手段。
为此,基于此,提出以下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首先,在入河排污口设置前,应当综合考虑污染物的来源、生产工艺、污染物的性质、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时间、排放温度等因素,实施必要的评价,以确定污染物是否可以安全排放。
其次,入河排污口应当采用有效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如水污染预防控制技术、污染物净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以确保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不超过排放标准,并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污染物对河流的影响。
再次,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对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浓度、排放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排查问题,以确保排放污染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以便在污染物排放异常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有效防止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污染。
以上就是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的要点,此导则的执行,有助于减少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污染,为维护河流水质作出贡献。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共4篇)第1篇: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讲演-----------------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讲演(简本)----------有限公司2014年12月1/111.项目概况1.1公司概况---公司成立于-----年,是-----公司,其前身为-----公司。
厂区位于----境内,距海口市----公里,距三亚市---公里,距东方市八所港----公里。
公司注册资金----万元,总资产逾----亿元。
公司股东共有---家,分别为----。
公司拥有独立的矿山,储量约---。
公司年水泥生产能力----万吨,主厂区建有三条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分别为一条2000T/D、一条2500T/D、一条5000T/D熟料线;公司配套建有-----余热发电站。
公司生产的“----”牌水泥是省着重维护的名优品牌,主要有三次品种,分别为PO42.5R、PO42.5低碱、PC32.5水泥。
--。
1.2--公司污水处理情况1.2.1现状情况生产车间的循环冷却系统采取静电水垢控制器及无阀过滤装置,除系统蒸发风吹损失和管网漏损外,冷却系统除垢废水外排---m3/d,经厂区外的---排入---河。
余热发电车间不直接发生废水,主要是汽轮发电机房的高温、高速运转设备需要的间接冷却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油类等,余热发电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d。
这局部废水经隔油、积淀等措施处理后,经厂区外的--排入---。
化验室等辅助生产废水主要是酸碱废水,废水排放量为---m3/d,经中和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S、CODCr、BOD5、油类等,发生污水总量为---m3/d,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由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经厂区外的-,排放量为---m3/d。
1.2.2污水处理情况--公司污水处理系统的总投资约---万元,入河排污口位于---,系统设计处理量为---m3/h,共有两套设备,每套设备的处理量为---m3/h。
关于申请XXX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的请示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我单位XXX项目经XXX文件批准,因XXX需要设置入河排污口(写明申请理由)。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已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进行论证。
现将《XXX 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见附件)报上,请审核。
联系人:XXX电话:XXX附件:XXX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单位全称(盖章)20XX年XX月XX日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试行)申请单位(签章):**公司申请日期:2020年*月*日填报要求1、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所有单位包括企业、市政(含污水处理厂)等应填报本申请书。
2、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书写工整、清晰,填报数据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说明。
3、必须按“填写说明”如实规范填写。
若申请单位同时申请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排污口的,应分别填写每个排污口的有关信息。
4、封面申请单位需加盖公章,排污口所在地县级、市级、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流域监督管理机构意见均需签字后盖章,将电子版扫描后提交给排污口设置的审批单位。
填写说明1、“申请单位”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
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2、“法人代表”按《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填写。
没有法定代表人的,填单位实际负责人。
3、“详细地址”按登记单位邮政通讯地址详细填写。
4、“单位性质”填企业、事业或个体工商户等,企业进一步区分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民营等。
5、“取用水量”:直接从江河湖泊取水的填一年取用的新鲜水量;通过自来水公司或水库供水的填一年从供水单位获取的用水量。
市政排污口,填排污系统服务面积、服务人口。
6、“排污口设置类型”、“排污口性质”、“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栏目在后面提示栏中划“√”。
7、“所在行政区”应准确到设区市的街道或者县(县级市)的乡镇。
尊敬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您好!我单位拟在XX河设置一个入河排污口,为确保合法、合理、合规,特向您提交此申请书,请您予以审批。
一、项目背景我单位XXX公司成立于XX年,主要从事XXX产业。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数量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同时确保废水得到有效处理,我单位计划在新建的厂区内设置一个入河排污口,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入XX河。
二、排污口设置的目的和意义1. 满足生产需求: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设置入河排污口有助于解决废水排放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环保要求:我单位始终重视环保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设置入河排污口,使我单位废水得到合法排放,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 资源利用:废水经处理后排放至河流,有助于资源的再利用。
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降低我单位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排污口设置的基本情况1. 排污口位置:拟在XX河上游XX公里处设置入河排污口,此处河宽约XX米,水深约XX米。
2. 排污口规模:根据我单位生产需求及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预计年排放废水量为XX万吨。
3. 废水处理:我单位将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至河流的废水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四、排污口设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规性1. 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我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2. 合理性:我单位在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水资源状况及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排污口位置和规模。
3. 合规性:我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进行废水处理,确保排放至河流的废水符合相关要求。
五、申请事项请您审批我单位提交的《XXX公司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同意在我单位厂区内设置一个入河排污口。
六、承诺我单位承诺在获得排污许可后,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加强废水处理和排放管理,确保废水排放对河流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谢谢阅读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物理化学教研室【基本概念·基本知识】1、统计热力学系统的分类:独立/非独立粒子系统、可别/不可别粒子系统2、独立粒子系统的分布、最可几分布、平衡态分布3、系统的微观状态4、粒子的配分函数5、转动特征温度,振动特征温度6、焓函数、吉布斯自由能函数7、统计熵、量热熵【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1、等几率假设2、玻兹曼分布定律(推导和表达式的意义)3、Maxwall 速率分布的意义及与平动有关的各种统计平均值4、粒子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5、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对配分函数的影响6、双原子分子转动、振动、平动的能级公式7、波兹曼公式:ln S k =Ω8、热力学定律的统计解释【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1、独立可别与不可别粒子系统Ω的计算2、用波兹曼分布定律计算简单系统的粒子分布3、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4、单原子及双原子分子各种运动形式对热力学性质的贡献5、分别用配分函数和自由能函数计算简单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第一讲:统计热力学概论·Boltzmann 统计一、统计热力学概论(一)、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1、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回 顾:A 、 经典热力学的任务:a )解决某一过程的能量衡算;b )过程的方向判断据; 基础:热力学三定律;优点:着眼与系统的状态而不依赖系统的微观结构,高度可靠; 缺点:无法描述系统的微观结构和微观运动规律B 、统计热力学的任务:用统计学的原理,从系统的微观结构和运动状态出发,揭示系统宏观性质的本质。
物质的宏观性质本质上是微观粒子不停地运动的客观反映,虽然每个粒子都遵守力学定律,但是无法用力学中的微分方程去描述整个系统的运动状态,所以必须用统计学的方法。
根据对物质结构的某些基本假定,以及实验所得的光谱数据,求得物质结构的一些基本常数,如核间距、键角、振动频率等。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分子配分函数,再根据配分函数求出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这就是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0.11.21•【字号】京环发〔2020〕28号•【施行日期】2020.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事项的通知京环发〔2020〕28号各有关单位:为切实履行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职责,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划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水体〔2019〕36号)有关要求及本市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工作实际,现将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条件1.申请单位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入河排污口,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规定。
2.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3.入河排污口类型属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企事业单位污废水处理设施等直接排入水环境的出水口(城镇再生水厂除外)。
4.入河排污口设置符合《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要求。
二、申请材料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表(附件)。
三、申请方式依法应当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的申请材料与所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同时提交至审批主管部门。
单独设置入河排污口,依法不需要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材料提交至所在区生态环境部门。
四、审批流程1.依法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接件受理、办理时限、公示要求等按照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执行。
2.单独设置入河排污口,依法不需要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参照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办理时限、公示要求等审批程序执行。
五、其他方面1.对于不涉及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建设项目(不排水或排水进入市政管网),按照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办理。
2.根据《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城镇再生水厂出水口、城镇雨洪排口的设置审批由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SL 附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前言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和《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GB/T 20000.2—2009)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编制。
本标准共12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资料,设置单位概况及废污水产排分析,拟纳废污水域概况,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影响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事故风险评价,影响补偿方案建议,水资源保护措施,论证结论等。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主编单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献师洋孙照东穆伊舟李红亮杨文博李昊舒卫先滕阳张颖张军锋李淑贞董飞孙章顺韩淑媛赵山峰郭瑞丽李东阳。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1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6)3 基本资料 (8)3.1现场查勘与资料收集 (8)3.2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资料 (9)4 设置单位概况及废污水产排分析 (10)4.1 基本要求 (10)4.2 设置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10)4.3 废污水产排分析 (12)4.4生产工艺先进性分析 (13)5 拟纳废污水域概况 (14)5.1 拟纳污水域基本情况 (14)5.2 水功能区基本情况 (14)5.3 水生态概况 (15)5.4 重要第三方概况 (15)5.5 地下水概况 (15)5.6 水域管理要求 (15)5.7 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分析 (15)6 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 (17)6.1 基本要求 (17)6.2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 (17)6.3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要求 (18)6.4 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 (19)6.5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可行性分析结论 (20)7 入河排污口设置影响分析 (22)27.1 基本要求 (22)7.2 对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影响分析 (23)7.3 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影响分析 (26)7.4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28)7.5 对特殊用水户、生态敏感点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分析 (28)7.6 基于水功能区管理水质目标的入河排污限值 (28)8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30)8.1 基本要求 (30)8.2 入河排污口设置位置与口门工程方案 (31)8.3 排放方式与排污浓度及总量 (31)8.4 排污影响与制约因素 (32)8.5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结论 (32)9 事故风险评价 (33)9.1风险危害范围 (33)9.2风险识别 (33)9.3风险分析 (33)9.4风险防控 (33)10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34)10.1补偿原则 (34)10.2补偿条件 (34)10.3补偿范围 (34)10.4补偿对象 (34)10.5补偿标准 (34)11水资源保护措施 (35)11.1管理措施 (35)11.2技术措施 (35)11.3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 (35)11.4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管理 (35)11.5污水排放监控措施 (35)311.6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35)11.6宣传教育 (36)12 论证结论 (37)12.1结论 (37)12.2建议 (37)附录A《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38)附录B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书基本情况表 (41)标准用词说明 (43)41 总则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等有关规定,为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等,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制定本导则。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范本尊敬的XXX部门:我单位(姓名)拟在XXX河段(地点)设置入河排污口,特此向贵部门提交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敬请审批。
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XXX河段(地点)3.建设内容:本项目是一项(简述项目性质,如工业、生活、混合等)建设项目,预计排放污水量为XXX立方米/日。
二、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必要性1.本项目产生的污水需进行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2.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本项目需设置入河排污口,以确保污水排放的安全和合规。
3.入河排污口设置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维护水功能区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1.排污口位置:根据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防洪规划的要求,排污口位于XXX河段(地点),具体坐标为(填写坐标)。
2.排污口规模:本项目入河排污口设计流量为XXX立方米/日,采用(填写排放方式,如明渠、暗管等)方式排放。
3.排污口水质: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水质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类/二类/三类标准。
4.排污口监测:为确保排污口水质达标,本项目将配备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排污口水质进行监测,并按照相关规定向贵部门报告。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的影响分析1.本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在XXX河段(地点),该河段属于(填写水功能区名称)。
2.根据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本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的影响明显轻微。
3.本项目已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水功能区的影响,如(填写具体措施)。
五、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六、申请单位基本情况1.单位名称:XXX单位2.单位地址:XXX地址3.联系人:XXX4.联系电话:XXX七、申请结论综上所述,我单位(姓名)特向贵部门申请在XXX河段(地点)设置入河排污口,并承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审批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
尊敬的XX部门:您好!我单位因事业发展需要,拟在新建的工程项目中设置入河排污口,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向您单位提交此申请书,请您单位予以审批。
以下是我单位入河排污口设置的详细情况: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工程项目2.项目地点:XX地区3.项目规模:XX平方米4.项目投资:XX万元二、入河排污口设置原因1.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但需排放至附近河流,以满足生产需求。
2.入河排污口设置有利于提高项目周边水环境质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要求。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1.排污口位置:根据项目周边地形地貌、水文水质等因素,选择在XX河段设置入河排污口。
2.排污口规模:根据项目废水产生量和处理效果,设计排污口流量为XX立方米/小时。
3.排污口排放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确保废水排放达到要求。
4.废水处理设施: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5.监测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废水排放监测监控体系,实时掌握废水排放情况,确保水质安全。
四、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较小,不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项目在废水处理和排放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环境安全。
3.项目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废水排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五、申请单位承诺1.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确保废水排放达到相关标准。
2.建立健全废水处理和排放设施,加强运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3.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请您单位予以审批,如有需要,我单位将积极配合进行相关调研和评估工作。
感谢您单位对我单位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此致敬礼!申请单位:XX公司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申请日期:XX年XX月XX日。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是用于粗略估算、评价和认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必要性的一种技术文件,是实施河道治理项目前期水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依据。
该技术导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入河排污口空间位置选择:应根据入河排污口的水力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进行空间位置选择,以保证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二、入河排污口截流设施设置:应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截流设施,以减少污染物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三、入河排污口净化设施设置:应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净化设施,以有效处理污染物,减少对河道水质的危害。
四、入河排污口控制技术措施:应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控制技术措施,以保证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五、入河排污口监测技术措施:应根据入河排污口的水力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监测技术措施,以确保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etting and Verification Report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s is a technical document used to roughly estimate, evaluate, and certify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inlet pollution outlets. 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preliminary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management projects.This technical guidelin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1. Selection of spatial position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volume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2. Setting of intercep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and other factors, the intercep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reasonably set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pollutants on river water quality.3. Setting of purifica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and other factors, the purifica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reasonably set to effectively treat pollutants and reduce the harm to river water quality.4.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lutants, the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reasonably set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5.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volume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reasonable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set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
尊敬的XX环保局:我单位拟在XX河设置一个入河排污口,特此向贵局提交入河排污口申请书,请您予以审批。
一、项目背景我单位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工业废水也相应增多。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废水得到妥善处理,我们计划将废水通过入河排污口排入XX河。
我们深知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特向贵局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并承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废水处理和排放。
二、排污口设置方案1. 排污口位置:我们计划在XX河上游的合适位置设置入河排污口,具体位置将根据水流速度、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论证和选择。
2. 排污方式:我们将采用暗管方式将废水排放至XX河,以减少对河流的直接影响。
同时,我们将在排污口处设置防污设施,防止废水泄漏和溢出。
3. 废水处理:我们将在排污口前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以确保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4. 监测和管理:我们将建立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定期对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确保废水质量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我们将建立健全的废水排放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废水排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废水排放对XX河的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1. 废水处理: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2. 防污设施:我们在排污口处设置防污设施,防止废水泄漏和溢出,减少对河流的直接影响。
3. 监测和管理:我们建立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定期对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确保废水质量符合环保要求。
4. 环保宣传教育:我们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四、申请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特向贵局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
我们承诺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废水处理和排放,确保不会对XX河造成污染。
5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
5.1 设置申请及审批程序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工作程序应包括申请、审核、审查、决定和验收。
工作程序见图2。
5.2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5.2.1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在设置入河排污口之前应向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同意批准后方可设置入河排污口。
5.2.2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包括:
1)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2) 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3)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或简要分析材料)。
4) 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对有利害关系第三方的承诺书等。
5.2.3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负责提供水利部统一规定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申请书样式见附录B),申请单位应按照申请表的“填写说明”规范填写。
5.2.4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
1) 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法人代表、详细地址、单位性质以及取用水量等。
2)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基本资料,包括排污口设置类型、排污口分类、排放方式、入河方式以及排污口位置等。
3) 入河排污量,主要包括设计排污能力、年排放废污水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
排放总量等。
4) 入河排污口的平面位置示意图(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
5) 申请理由,重点简述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合理性。
6) 审核意见,审核意见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5.2.5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可只提交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的简要分析材料。
简要分析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概况:排污单位废污水产生环节、入河排污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总量、
达标排放情况以及排放去向等。
2)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排污方式和入河排污口门的设置情况。
3) 对受纳水体的水功能区影响分析。
4) 结论。
5.2.6入河排污口设置有以下影响之一的,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1) 明显增加水功能区(水域)纳污总量的。
2) 有可能改变水功能区(水域)水质类别的。
3) 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合法取水用户的。
4) 有可能影响水生态系统平衡的。
5) 设置在水功能保护区、重要敏感水域的。
6) 存在事故风险的。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申请单位(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监制
填报要求
1、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所有单位包括企业、市政(含污水处理厂)等应填报本申请书。
2、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书写工整、清晰,填报数据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说明。
3、必须按“填写说明”如实规范填写。
若申请单位同时申请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排污口的,应分别填写每个排污口的有关信息。
4、表格提交一式六份,每份需加盖公章,一并提交给排污口设置的审批单位。
填写说明
1、“申请单位”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
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2、“法人代表”按《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填写。
没有法定代表人的,填单位实际负责人。
3、“详细地址”按登记单位邮政通讯地址详细填写。
4、“单位性质”填企业、事业或个体工商户等,企业进一步区分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民营等。
5、“取用水量”:直接从江河湖泊取水的填一年取用的新鲜水量;通过自来水公司或水库供水的填一年从供水单位获取的用水量。
市政排污口,填排污系统服务面积、服务人口。
6、“排污口设置类型”、“排污口分类”、“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栏目在后面提示栏中划“√”。
7、“所在行政区”应准确到设区市的街道或者县(县级市)的乡镇。
8、“排入水体名称”填直接排入的河流、湖泊、水库名称。
9、“排入的水功能区”填国务院、水利部或有关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水功能区划中水功能区名称,申请单位无法填写的,可咨询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
未划定水功能区的水域,此栏空缺。
10、“设计排污能力”填排污口设计的排污水量。
11、“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填申请的排污水量,排污单
位若为火电厂,则在其他栏中填写申请的温水排放量。
12、“污水处理方式”:对于企业排污口,填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厂区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对于市政排污口,填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或三级处理。
13、“项目名称”:申请单位实际排放的污染物中如有表中已列明的具体污染物必须如实填写,对排放特殊污染物的排污口,应增加国家或行业排放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项目。
排放温排水的,应增加填写“温升”项目。
对水环境敏感目标有影响的污染物和“三致”物质必须如实填报。
14、“排放浓度”填排污口正常排放情况下的污染物浓度。
15、“日排放总量”填正常排放情况下排污口每日污染物排放的总量。
16、“年排放总量”填一年内正常情况下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17、排污河道、排污口平面位置示意图要求用AUTO-CAD软件制作后附上。
18、“申请理由”应简述项目依据、主要产品和产量、符合法律法规等情况。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书编制提纲
C.1 总则
C.1.1 论证目的
C.1.2论证原则及依据
C.1.3论证范围
C.1.4 论证工作程序
C.1.4 论证的主要内容
C.2 项目概况
C.2.1项目基本情况
C.2.2 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C.3 水功能区(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状况
C.3.1水功能区(水域)保护水质管理目标与要求
C.3.2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放总量
C.3.3 论证水功能区(水域)现有取排水状况
C.4 拟建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水域)水质现状及纳污状况
C.4.1水功能区(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状况
C.4.2 水功能区(水域)水质现状
C.4.3 所在水功能区(水域)纳污状况
C.5 拟建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论证及入河排污口设置情况
C.5.1废污水来源及构成
C.5.2废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总量
C.5.3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论证
C.5.4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
C.6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影响分析
C.6.1影响范围
附件: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阶段需提供资料
C.6.2 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
C.6.3对水生态的影响分析
C.6.4对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C.6.5对第三者影响分析
C.7 水环境保护措施
C.7.1水生态保护措施
C.7.2事故排污时应急措施
C.8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C.9 论证结论与建议
C.9.1 论证结论
C.9.2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