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作者:朱俊宇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20年第08期摘要:首先,分析了小微企业信用特点以及不同的信用评价方法适用性,其次,通过分析不同信用评价方法的优劣性,筛选出最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方法。
最后,提出当前小微企业信用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缺乏针对性方法、数据量不足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不足。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层次分析法一、引言如今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小微企业为我国稳就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不仅在促进经济体系全面多样性发挥作用,还带来了新的活力。
但是,小微企业在资金融通和借贷方面并不顺利,即使在国家政策的逐步开放和支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機构因为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大、信用评价难度高等原因,意愿并不强,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拓展规模。
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解决其资金周转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章从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出发,比较不同信用评价方法的优劣,通过分析后选择出最适合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方法。
借助最合适的方法,能够帮助金融机构筛选贷款风险最低的小微企业,提供指导性建议,增加其对小微企业贷款积极性,从而帮助小微企业克服的融资难题,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
二、小微企业信用特点及信用评价方法小微企业数量大,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是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助推力之一。
但是,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可信性低,使得外部机构或政府对其进行信用评价非常困难。
如果使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现在非常火爆的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信用评价,难以解决小微企业数据量不足的这一困难。
(孟庆军,2015)认为如果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时尽可能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避免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便可以有效改善融资难题。
(高华,2018)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运用层次分析法能将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一起分析,有效利用好小微企业披露的任何一条信用信息且不会遗漏任何一条信息,可以较好控制信息损失率。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小微企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就业、创新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
然而,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面临信用评价难题,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体系和方法,为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现状及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信用记录等方面。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评价体系未能全面反映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2. 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信用记录,导致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
3. 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传统信用评价方法,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评估模型。
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体系构建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2. 经营能力评价: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3. 信用记录评价:通过查询企业征信记录、了解企业历史还款记录和合同履行情况等,评估企业的信用记录和信誉状况。
4. 外部环评审价: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方法研究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商业银行可采取以下评价方法: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财务状况评价中,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在经营能力、信用记录和外部环评审价中,结合定性分析方法。
2.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方面的数据,提高信用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小微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小微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潜力。
商业银行作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期为银行和小微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现状当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信用记录、担保情况等因素。
然而,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财务信息不透明等特点,使得其信用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问题(一)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中,对小微企业的评价指标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
同时,部分指标的权重设置不够科学,不能准确反映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由于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不完整,银行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增加了银行的信用评价难度和风险。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在信用评价过程中,银行往往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难以对高风险的小微企业进行有效识别和防范。
此外,部分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
四、改进策略(一)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权重。
同时,应加强对评价指标的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信息披露和共享银行应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完善企业财务报告制度。
同时,应加强与政府、征信机构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可以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浙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探讨【摘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由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在对浙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浙江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改善信用环境问题,并从制度建设、理念提升和评级方法改进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信用评级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慢,信用数据库不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必将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从事信用评级工作的机构主要有中央银行和评级机构,央行拥有比较完善的企业数据库,而评级机构尚不有完善的数据库。
近几年浙江省通过政府大力支持信用市场的发展,至今有30多家信用评级机构记录在册,在浙江省联合征信系统中拥有信誉评级的企业有100多万家,提供失信信息共享的政府机构多达33处,由此表明浙江企业信用建设有着良好的开端。
截至2010年11月底,浙江省各类中小企业总数已达270多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7%。
目前全省工业总量的84.1%、工业税收的73.3%、外贸出口的82.5%、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0.9%都来自中小企业。
对于拥有27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浙江就目前评级机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大多评级仅处于施工工程招投标领域,评级面非常狭隘,不足以满足未来浙江特殊经济体系的需求。
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遏制因信用问题流失资金是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概述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面临诸多障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通过社会各方密切配合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下,建立企业信用评级,信用信息征信数据库,确立企业信用标识制度,明确各政府机构提供信用信息范围,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市场化运行流程,开发符合国情的评级技术等一整套程序。
形成多种功能,首先,为社会提供真实、透明和全面的企业信用信息,满足社会有关各方的需要;其次,促使企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守信者获利,失信者失利”良好的信用秩序和信用环境;第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信用交易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
浙江省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研究摘要:浙江省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现象。
进行信用评级可以解决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信用评级1 概述浙江省是中小企业大省与强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基石。
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决定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但是小微企业融资较为困难,权益融资较为困难,间接融资也由于自身规模小、财务不透明,导致借款较难、甚至不可能。
这是因为银行往往不了解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意愿而拒绝贷款。
因此,如果低成本地能向银行提供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资料,毫无疑问对于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2 浙江省小微企业银行融资的困境2.1 难以获得银行借款对于浙江省广大小微企业来说,融资难首先在于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
据统计,银行信贷基本覆盖大型企业和80%的中型企业,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80%无缘银行信贷。
2013年1月至5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银行贷款余额1457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余额6812.2亿元,仅占46.74%。
[1]另外,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的加速发展也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资信状况并不占优势使其从银行分到的信贷之“羹”越来越少。
[2]2.2 银行借款成本高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时的议价能力弱,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资金供给方按照收益与成本匹配的原则,一般会以较高的资金价格来抵消风险。
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已从去年的基准利率上浮10%-30%,提高至基准利率上浮70%左右。
除贷款利率提高导致利息支出增加外,部分企业的抵押担保成本、咨询费等其他费用支出、融资中介费用也价格不菲。
2011年4月份,浙江省小型企业贷款中基准利率上浮贷款占比为79.13%,同比提高了9.84个百分点;其中,基准利率上浮30%以上的占20.35%,同比提高5.27个百分点。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工具来支持。
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数不少,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信用评价方法、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和信用度量分析模型等,但由于这些方法存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中小企业信用评价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尝试分析。
本文以中小企业信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合理模式和方法,进而为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介绍并回顾了企业信用评价方面的理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界定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其次,考虑到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完全等问题引起的信用评价限制,本文借鉴浙江泰隆银行提出的“三品、三表”模式,构建了以考察定性指标为主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全面、有效、真实地反应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信用指标的权重,得到信用评分表;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宁波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对照信用评分表,给出信用评价结果,并作相关的分析说明。
关键词:信用评价;中小企业;层次分析法;信用评分表;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pening and reform,small-and-medium-sized businesse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These small-and-medium-sized businesses are calling for the support form the scientific credit evaluation tools.As it is,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small-and-medium-sized businesses are limited;instead,most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raditional credit evaluation method,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and credit measurement analysis model.Due to imperfection of these methods,the evaluation of the small-and-medium-sized businesses credit may be better analyzed by using some other method.In this paper,the credi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was investigated,and reasonable models and methods of the SM Es’credit evaluation were discussed.Th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es of solving the lack of SMEs’credit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First of all,a shor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SMEs’development and the definition of SMEs were proposed though a review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enterprises credit evaluation.Secondly,the imperfect of SMEs’financial system and incomplete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imited the credit evaluation.Learning from the Three Qualities and Three Statements theory proposed by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cred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ere built by mainly evaluating the qualitative indicators.And therefore the credit situations of SMEs can be fully,effectively and truly expressed.Thirdly,the weight of the credit indicator was determined by Analytical Hierarchy,and the credit scoring form was obtained.At last,combined with a case study,according to the credit scoring form,the SMEs’credit of Ningbo were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were analyzed.Keywords: Credit Evaluation;SMEs; AHP; Credit Score Table;目录1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理论概述 (1)1.1中小企业概述 (1)1.1.1中小企业的界定 (1)1.1.2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2)1.2信用评价理论概述 (3)1.2.1信用的概念 (3)1.2.2信用评价的概念 (4)1.3研究意义 (4)2 信用评价指标的设置 (6)2.1 现行信用评价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 (6)2.2泰隆模式简介 (6)2.2.1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简介 (6)2.2.2“三品、三表”简介 (7)2.3信用评价指标的设置及其特点 (8)3信用评价方法的设计 (12)3.1 信用评价方法的设计思路 (12)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12)3.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12)3.2.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本步骤 (13)3.3 信用评价分数的分配 (17)4信用评分表应用实例分析 (20)5结论 (23)5.1 研究成果和结论 (23)5.2 局限性和不足 (23)5.3 展望 (24)参考文献 (2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社会创新、活跃市场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融资难等问题,这与其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商业银行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其信用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到小微企业的融资成功率及成本。
因此,对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性1. 提升融资成功率: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准确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信贷风险,从而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成功率。
2. 降低融资成本:通过科学的信用评价,商业银行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为合理的贷款利率,降低其融资成本。
3. 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等。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现状及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依赖于财务数据、抵押物、企业主的个人信用等信息。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 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信息不透明,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
2. 缺乏综合评估:当前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
3. 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用评价体系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改进措施1. 引入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市场环境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2. 构建综合评估体系: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实现全方位评估。
3. 统一评价标准:制定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使得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4. 加强与征信机构的合作:与征信机构合作,共享企业信用信息,提高信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为商业银行提供更为客观的参考依据。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面临信用评价难题,这直接影响到其获取资金支持的难易程度。
商业银行作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当前状况、问题及可能的优化措施。
二、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当前状况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信用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其中,财务状况主要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经营能力则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等;信用记录则包括企业历史还款记录、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情况等。
然而,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在面对小微企业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小微企业往往由于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其信用信息不透明,难以被准确评估。
此外,传统的信用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历史数据和静态信息,而忽视了企业的动态发展和未来潜力。
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问题及挑战1. 信息不对称问题:小微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银行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情况,增加了信用评价的难度。
2. 评价体系滞后:传统的信用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3. 风险控制问题:小微企业风险较高,如何在保障银行利益的前提下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优化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措施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鼓励小微企业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以便银行更准确地评估企业信用。
2. 引入多元化评价指标:除了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外,还应考虑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潜力、供应链管理等因素,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3.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的动态发展和未来潜力进行预测和评估,提高信用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1.引言引言1.1 概述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是指对浙江省内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汇总,以形成一份全面的报告,用以展现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用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意义也日益重要。
通过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信用状况,提高信用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加强信用管理。
同时,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也为金融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降低交易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内容、作用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建议,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深入了解和思考,旨在推动浙江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信用经济的健康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信用浙江企业的概述、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内容以及其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强调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重要性,并提出对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全面展现了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信用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概述、内容和作用,以及强调其在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浙江企业信用报告的分析和总结,为浙江企业提供信用管理方面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信用报告在浙江地区的应用和推广,为浙江经济的稳健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正文2.1 信用浙江企业概述信用浙江企业是指在浙江省注册并经营的企业,在商业活动中良好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行为。
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企业和商家,其信用状况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湖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融资效率评估引言湖州市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小微工业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融资效率成为评估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湖州市小微工业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估,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融资效率,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竞争力。
方法本文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湖州市小微工业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从相关数据源获取湖州市小微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融资数据;其次,我们使用一系列指标进行评估,包括财务指标和融资指标;最后,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湖州市统计局、湖州市小微工业企业协会等机构的公开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获取湖州市小微工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融资情况,从而评估其融资效率。
评估指标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评估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以下财务指标进行评估:1.总资产周转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总资产。
2.销售净利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销售所获得的净利润的比例,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3.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应收账款。
融资指标融资指标是评估企业融资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以下融资指标进行评估:1.资金融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通过外部融资所获得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资金融资比例 = 外部融资金额 / 总资金。
2.融资成本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融资所需支付的成本,计算公式为:融资成本率 = 融资成本 / 融资金额。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湖州市小微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融资数据,并计算以上指标,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总资产周转率为X,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较高。
2.销售净利率为Y,说明企业在销售中取得了较高的净利润。
3.应收账款周转率为Z,说明企业较快地回收了应收账款。
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评估认定指标体系
(参考标准,2016年修订)
本体系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基准性标准,由客户信用管理、自身信用管理两个指标项组成,设置了不合格类(<60分)、合格达标类(^60<75分)、优良示范类(N75分)三个等级。
一•客户信用管理(权重65%)
1.信用管理组织(20%)
说明:
1.计分方法:评价过程中,根据考量内容或考量公式各档对应的积分,累计加总。
2.结果分类:根据累计总得分,确定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的评价类别(不合格类<60分、合格达标类^60<75分、良好示范类N75分)。
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或近三年内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者或近三年内有2条以上失信记录,自动归为不合格类别。
3.本体系仅作为“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认定的参考依据,
具体认定将考虑行业、社会评价等其他因素。
杭州市新设小微企业活力指数报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政策的扶持,小微企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杭州市不仅拥有着繁荣的传统产业,还孵化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和新设小微企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杭州市新设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名为“杭州市新设小微企业活力指数”的调查和研究。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调查背景杭州市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均居全国前列。
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杭州市既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拥有着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动力。
随着政府的扶持和创新创业浪潮的兴起,杭州市涌现了大量的新设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创新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杭州市各区各种类型的新设小微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意型企业、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等。
通过对这些企业的调查,我们希望了解它们的发展状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求和期望,进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三、调查内容我们的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类型、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员工规模、主营业务等。
2.企业发展状况。
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状况、创新成果、市场开拓、发展前景等。
3.企业困难和问题。
包括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融资难题、人才招聘、管理困难等。
4.政府扶持和服务。
包括企业对政府扶持和服务的反馈、期望和建议。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杭州市新设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四、调查结果1.企业基本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杭州市的新设小微企业主要以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文化创意型企业为主。
这些企业通常成立于近5年内,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员工规模在10人以下。
主营业务以信息技术、互联网、软件开发、文化创意、新媒体传播等为主。
2.企业发展状况大部分新设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研发成本高、融资难题等问题,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发展。
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方法探讨袁㊀静㊀李楚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杭州310015)摘㊀要:构建了小微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设计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同时得出小微企业信用优劣排序,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并进一步探讨两种评估方法的优劣与在现实运用中的可行性.关键词:小微企业;信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㊀㊀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由于小微企业的业务操作不太规范,财务数据也不完整,现实中经常采取层次分析法或模糊综合评估法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层次分析法(A H 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它将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元素,并针对总目标按相互关系影响划分为有序递阶的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决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的顺序.模糊综合评估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方法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估,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1㊀构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银行贷款专家的建议,构建了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影响企业信用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该体系的目标层是小微企业的总信用,准则层是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指标层中的偿债能力㊁盈利能力㊁营运能力㊁成长能力㊁现金流量能力属于财务类因素,而企业所处行业情况㊁企业主个人信用㊁创新能力和水电使用属于非财务类因素.2㊀分析指标权重通过调查浙江省九家制造行业的小微企业,请了银行信贷科的三位专家填写调查问卷,利用A H P软件得出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表1㊀信用体系的指标权重偿债能力0.2649盈利能力0.0645财务因素(0.6111)营运能力0.1745成长能力0.0362现金流量能力0.0709企业所处行业状况0.1287非财务因素(0.3889)企业主个人信用0.1716创新能力0.0286水电使用0.0601㊀㊀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专家对财务因素比非财务因素更看重,并且认为偿债能力㊁营运能力㊁企业主个人信用和企业所处行业情况这四个因素比较重要,而不太关心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比较短视.影响小微企业信用的财务因素中,首先是偿债能力的权重最大.偿债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贷款能否按期偿还.值得说明的是,小微企业主要以短期借款为主,因此银行要关注的是其短期的偿债能力.其次企业的营运能力的权重排第二,也很重要.这是因为企业的营运能力强,表示资金使用效率高,周转能力强.权重排第三的企业主个人信用,体现了在小微企业中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的密切联系.小微企业履约能力很重要,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同等重要.权重排第四的企业所处行业情况关注企业可能处于发展期㊁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不同阶段.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自身具有相对竞争力,又具有发展前景,还款实力较强.除了以上四个因素比较重要外,我们也发现在信用评估体系中,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太重视.成长能力权重低,表示银行关注的是小微企业的短期信用,不注重长期信用.创新能力权重低,原因可能是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向小微企业短期借贷为主的银行,不关注不可知的未来也是一种理性选择.3㊀两种评估方法对比3.1㊀评估结果完全一致专家A利用层次分析法对3家小微企业信用综合评估得分依次为:0.3307㊁0.4938㊁0.1755,可以看出企业信用由高到低排序为企业2㊁企业1㊁企业3.分析发现,信用最高的企业2在非财务因素中的信用并不是很高,让它胜出的原因是其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远高于其他两家企业,而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在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使得企业2在财务因素中占有很大优势.而企业1的信用好于企业3,是因为它在盈利能力㊁成长能力和企业主个人信用指标上有相对优势.下面再看专家A利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打分结果.对企业信用打分采用的是五分制:5分优秀,4分良好,3分合格,2分较差,1分极差.专家A对企业1㊁2㊁3的最终打分结果分别为3.6551㊁3.8345㊁3.1027.可以看出三个企业的信用评估等级都介于合格到良好之间,且信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企业2㊁企业1㊁企业3,这与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3家企业的信用排序结果是完全一致的,显示出两种方法的兼容性.3.2㊀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专家B利用层次分析法对3家小微企业信用综合评估得分依次为:0.2567㊁0.5263㊁0.2170,可以看出企业信用由高到低排序为企业2㊁企业1㊁企业3.分析发现,企业2的优势在于它在财务因素中的偿债能力㊁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占有相对优势,而这些能力又在财务因素中所占权重较大.在非财务因素中3家企业的权重差不多,水电使用上企业2具有较大优势,最终企业2的综合信用最高.企业1和企业3的比较,在财务类因素中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企业1比企业3相对优势更大,所以企业1胜出.专家B利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打分结果分别为3.7356㊁4.0714㊁3.7356.可以看出三个企业的信用评估等级介于合格到良好之间,信用程度最高的是企业2.分析发现,企业2的优势在于它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的分数比其他两家企业高,而这两种能力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都较大.不过用模糊综合评估对企业1和企业3的信用打分结果是相同的,没有显示出差异性.但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可以显示出企业1的信用优于企业3.显示一定程度上,层次分析法对不同企业之间信用差异的敏感度更高.锋绘2020年第1期149㊀3.3㊀评估结果不一致专家C利用层次分析法对3家小微企业信用综合评估得分依次为:0.4998㊁0.2964㊁0.2037,可以看出企业信用由高到低排序为企业1㊁企业2㊁企业3.分析发现,企业1之所以优势最大,是因为它在权重较大的营运能力㊁企业主个人信用等指标得分都大于其他两家企业.企业2在非财务因素中与企业3差不多,但是企业2在财务因素中的偿债能力㊁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上具有相对优势,所以最后整体的信用排序高于企业3.专家C利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打分结果分别为3.3432㊁3.9781㊁3.8535.可以看出三个企业的信用评估等级都介于合格到良好之间,且信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企业2㊁企业3㊁企业1.企业2在财务因素中具有明显优势的是盈利能力.从非财务因素上来看,企业2的优势是水电的使用.企业1和企业3的差别主要是财务因素方面,企业3的偿债能力㊁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都要强于企业1,因此总体信用水平更高.可见,应用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是不一致的.特别对于企业1,层次分析法评估的结果是信用最高的,但用模糊综合评估的结果是信用却是最低的.4㊀总结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通常是不透明的,这给银行评估其信用带来了很大障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能够一定程度避免这些困扰,为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提供参考依据.所以两种方法都能缓解小微企业由于可量化信息缺乏造成的信用评估困难,因此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这两种方法依据的分析逻辑不同,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一致.应用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的指标权重参数不具有通用性,不同行业是不一样的.即使相同行业也严重依赖专家的主观意见,不同专家的评估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而模糊评估法本身的模糊性使得评估结果是不精确的,甚至可能出现两个企业评估结果相同的局面,不利于进行信用优劣排序.但模糊评估法设定了评估集,提供了信用衡量的定性尺度,这方面优于层次分析法.现实中一般是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相结合,先确定评估目标,再对目标进行分解,形成准则层及评估指标层构造的层次模型.接着邀请专家参与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评估指标对评估目标的排序权重.然后利用模糊评估法,请评测人根据设定的评估标准对各个被测对象打分,最终得出各被测对象的综合评估结果.参考文献[1]郑智新.当前形势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研究[J].中国财政,2019(9):51G54.[2]刘敏.小微企业信用综合评级模型的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9):90G96.[3]和淑萍.我国当前民间融资状况研究分析[J].商业经济,2018,501(5):77G78.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孙建英(国家能源集团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0300)摘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企业必须注重生产的安全性,从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本文从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策略.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㊀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生产环节进行管理控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同时,企业需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机制以及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范机制,从而对生产流程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规范,但是从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标准化建设工作来看,当前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旧有待加强.1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因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开展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完善的㊁到位的,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并且大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未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方面.从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整体状况来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企业领导者㊁管理人员及广大员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长时间的探索与努力,并且将企业安全生产理念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去,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当作日常基础工作来抓.2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概述2.1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可以使员工对于自身的生产操作进行规范,从而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员工应当学习相应的安全知识并且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如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将异常情况上报,从而避免异常情况演化为生产事故.通过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可以有效地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企业需要将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作为一项基础的㊁长期的工作来抓,通过培训对员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凭借工作经验㊁专业技术能力㊁凭借对操作规程㊁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了解㊁发现安全隐患及安全风险,及时将安全隐患及危险源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同时,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及风险管控措施,员工可以在日常的生产与经营中形成相应的安全锋绘2020年第1期150㊀㊀。
浙江省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研究
摘要:浙江省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现象。
进行信用评级可以解决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信用评级
1 概述
浙江省是中小企业大省与强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基石。
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决定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但是小微企业融资较为困难,权益融资较为困难,间接融资也由于自身规模小、财务不透明,导致借款较难、甚至不可能。
这是因为银行往往不了解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意愿而拒绝贷款。
因此,如果低成本地能向银行提供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资料,毫无疑问对于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2 浙江省小微企业银行融资的困境
2.1 难以获得银行借款对于浙江省广大小微企业来说,融资难首先在于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
据统计,银行信贷基本覆盖大型企业和80%的中型企业,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80%无缘银行信贷。
2013年1月至5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银行贷款余额1457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余额6812.2亿元,仅占46.74%。
[1]另外,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的加速发展也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提供
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资信状况并不占优势
使其从银行分到的信贷之“羹”越来越少。
[2]
2.2 银行借款成本高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时的议价能力弱,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资金供给方按照收益与成本匹配的原则,一般会以较高的资金价格来抵消风险。
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已从去年的基准利率上浮
10%-30%,提高至基准利率上浮70%左右。
除贷款利率提高导致利息支出增加外,部分企业的抵押担保成本、咨询费等其他费用支出、融资中介费用也价格不菲。
2011年4月份,浙江省小型企业贷款中基准利率上浮贷款占比为79.13%,同比提高了9.84个百分点;其中,基准利率上浮30%以上的占20.35%,同比提高5.27个百分点。
[3]据和讯网的报道,2012年央行两次降息并没有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很多小微企业普遍感觉贷款利率不降反升。
这是因为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加之小微企业贷款的各种成本依旧在增加,银行只能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保持一定的收益。
[4] 3 信用评级对小微企业借款融资的作用
3.1 信用评级解决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信息不对称
在向银行贷款融资时,在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对投资项目、企业经营状况、小微企业整体实力及贷后资金投放情况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
信用评级的产生对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用评级较高的小微企业成为资金需求者在借贷市场融资的一个“标志”,使银行在作贷款决策时,利用评级结果可有效地控制风险,极大地降低了银行搜集信息成本。
这样也有利于
小微企业拓宽其融资渠道,在保持良好的资信状况的情况下不仅可取得融资上的便利,还可因此降低融资成本。
3.2 信用评级降低小微企业银行借款的交易费用
作为借款者的银行为了对小微企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往往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但是由于小微企业借款笔数多、每笔借款金额小,因此,而银行在信用评级上往往不具备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因此信用评级费用较高。
作为专业化的机构,信用评估机构在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上具有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信用评估机构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可以为银行节约大量的交易成本,并为其选择投资策略提供了依据。
因此,信用评级可以为小微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节约大量交易费用。
4 浙江省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
4.1 小微企业自身原因
很多小微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不完善,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薄弱,企业经营不稳定。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业主素质、经营业绩等资料难以准确把握。
另外,很多小微企业资产较少,还存在企业产权不明等问题,缺少评定信用等级的硬性条件,难以取得相应等级。
个别小微企业还存在着逃废债务等行为,恶化了小微企业的整体形象,扭曲了正常的社会信用关系,给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带来不利影响。
4.2 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机构
目前,浙江省信用评估机构主要开展的业务主要有长期债券信用评估、短期融资券评估、贷款企业评估等为大型企业开展的评估。
资信评估主要对大中型企业信用评级,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和业务。
另一方面,目前信用评估机构的准入门槛较低,很多实际上不具备技术和资质的机构凭借着“拉关系”、“低收费”等方式争取业务,这样收费降低,为了获得利润和生存,必然在信用评级过程中降低成本、省略必要程序等,从而导致信用评级的无序竞争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4.3 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方法不具可操作性
由于小微企业在资产规模、组织结构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显著不同,因此大企业评级的方法,不完全适应于中小企业。
例如小微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企业经营也不稳定,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相对更加复杂或者要求采用不同于大中型企业信用评级的方法。
现行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往往直接套用大中型企业信用评估的方法和结论,因此,评估结论不具可信性。
5 促进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的建议
5.1 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意识
长期以来,很多小微企业存在着缺乏信用评级意识、甚至有信用缺失的行为和现象,这一方面影响了整个小微企业形象,这也是小微企业借款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整体的信用意识淡薄也造成小微企业信用评级难度较大,这也是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较低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评
级的意识。
这需要政府和信用评估机构加强宣传信用评级的意义,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于信用评级较好的小微企业优先给予贷款和
收取较低的贷款利息等方式激励更多的小微企业参加和提高自身
的信用等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微企业信用环境、推动整个社会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发展。
5.2 促进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有序竞争
对于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这一产品质量的高低与其市场状况密切
相关,为了提高信用评级产品质量,需要克服两个极端:一是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设置进入壁垒,使得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由政府主导,从而导致信用评级存在垄断现象;另一个极端是过度降低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准入门槛,从而导致竞争主体大为增加和过度竞争,引发“低价低质”现象。
另外,还可以引入国际上信誉较好,技术较为成熟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整体
水平。
5.3 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技术体系
由于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这一业务发展历史较短,现行的一般做法是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时参照大型企业信用评级的一般做法。
这样一方面可能由于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大型企业信用评级的所需要的资料无法获得,另一方面,影响小微企业本身的信用等级的因素可能没有被重点关注到。
因此,建议主管部门或者是行业协会针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进行研发,结合信用评级的基本原理和小微企业的共性制定出一整套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技术标准和执业流程,并
将其作为检查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局.1-5月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eb/ol].浙江省统计局网,http:
///art/2013/
7/25/art_541_56501.html,2013-07-25.
[2]孔德兰.浙江省小微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r].杭州:浙江省财政厅,2011.
[3]浙江省中小企业局.2011年上半年全省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
析[eb/ol].浙江在线,http:
///newzjsme/list3.asp?
id=20831,2011-08-15.
[4]和讯网.非利息成本令小微企业融资越来越贵[eb/ol].和讯网,http:///2013-03-09/151892976.html,2013-03-
09.
作者简介:许辉(1975-),男,安徽合肥人,产业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教师,浙江信用与会计研究中心财务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秘书,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公司金融。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课题《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支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