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_乙二醇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5
乙二醇MSDS乙二醇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号——质质质CAS号107-21-1中文名称乙二醇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质名甘醇分子式CHO~HOCH2CH20H外质与无色、无臭、有味、粘稠液甜体262性状分子量62.07蒸汽质6.21kPa/20? 质点,110?熔点-13.2? 沸点,197.5?溶解性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质等与密度相质密度(水=1)1.11~相质密质定性质定度(空气=1)2.14危质质质主要用用于制造质脂、增塑质~合成质质、化途质品和炸质~用作溶质、配制质质机并的抗质质2.质质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吸入、食入、质皮吸收。
径健康危害,未质相品急慢性中毒质道。
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质质。
吸入中毒国内国表质质反质质作性昏厥~可有眼球震质~淋巴质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质段并个,第一质段主要质中神质系质症~质者似乙醇中毒表质~重者迅速质生昏迷抽~最枢状搐后死亡~第二质段~心肺症明质~质重病例可有肺水质~支管肺炎~心力衰竭状气~第三质段主要表质质不同程度质功能衰竭。
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质质估1.4ml/kg(1.56g/kg)。
二、毒理质料及质境行质学毒性,低毒质。
属急性毒性,LD8.0,15.3g/kg(小鼠质口)~5.9,13.4g/kg(大鼠质口)~501.4ml/kg(人质口~致死)3 质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质质多次)八天后2/15只质物眼角膜混质、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质短质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质至105?反质吸入14/38人眼球震质~5/38人淋巴质胞增多。
危质特性,遇明火、高质或化质接~有引起燃质爆炸的危质。
若遇高质~容器与氧触内质增大~有质裂和爆炸的危质。
燃质(分解)质物,一化、二化。
氧碳氧碳3.质质质急质质方法4.质质室质质方法品质质硫酸法《化工企质空中有害物质质定方法》~化工质出版社气学质色酸法《化工企质空中有害物质质定方法》~化工质出版社气学5.质境质准3前质质质质空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质质度气5mg/m 前质质(1975) 水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质质度体1.0mg/L3 嗅质质质度 90mg/m6.质急质理质置方法一、泄漏质急质理切火源。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1.3中文名称2: 甘醇1.4 分子式:C2H6O21.5 分子量:62.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乙二醇2.2 含量:2.3 CAS No. 107-21-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1.目的为有效控制工业化学品的运输、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中对人体和大自然的危害,并做好预防工作。
2.范围工业化学品,包括化学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不适用于民用受控消费品、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少量样品和国家另有规定的特殊危险化学品。
3.操作说明3.1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中文名称2:甘醇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2014 CA S No.:107-21-1分子式:C2H4(OH)2 分子量:62.073.2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有害物成分:乙二醇CAS No.:107-21-13.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经皮吸收、眼睛接触、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3.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3.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1.3中文名称2: 甘醇1.4 分子式:C2H6O21.5 分子量:62.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乙二醇2.2 含量:2.3 CAS No. 107-21-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 ∙∙∙ 中文名称 甘醇 分子式: ☟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乙二醇 含量: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 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 ❍●♑☎♑♑✆,即总量为 ~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乙二醇的MSDS 乙二醇的材料安全数据表 (MSDS)1. 产品识别- 产品名称:乙二醇 (Ethylene Glycol)- 化学式:C2H6O2- CAS号:107-21-12. 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乙二醇- 其他成分:无3. 危险性概述- 急性毒性:本品低毒。
- 皮肤腐蚀/刺激性:无刺激性。
- 眼睛腐蚀/刺激性:无刺激性。
- 呼吸系统刺激性:无刺激性。
- 对生殖系统或胚胎有害性:无影响。
4.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清新处。
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和温和肥皂冲洗。
如有不适,就医就诊。
- 触及眼睛:冲洗眼睛15分钟,确保完全冲洗。
保持眼睑张开,防止进一步接触。
寻找及就医。
- 食入:如意识清醒,立即饮水稀释。
寻找及就医。
5. 灭火措施- 灭火剂:水雾,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不宜使用的灭火剂:高压水流6. 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防护呼吸器、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 环境防护措施:防止泄漏物流入下水道或地下水源。
7. 使用、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保持通风条件良好。
避免吸入和接触人体。
- 储存和运输:密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避免接触直射阳光。
8. 接触控制/个人保护- 工程控制: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 个人防护设备:佩戴防护眼镜,耳塞,呼吸面具和防护手套。
9. 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无色粘稠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熔点:-13°C- 沸点:197°C- 相对密度:1.113 g/cm3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
- 反应活性:避免接触强氧化剂。
11. 毒理学信息- 毒理效应:长期或大量暴露可能对肾脏、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 刺激性/敏感性:无刺激性。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效应:对水生生物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废弃处理- 遵守当地、州和国际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中文名称2: 甘醇分子式:C2H6O2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乙二醇含量:CAS No. 107-21-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IntroductionEthylene glycol, also known as ethane-1,2-diol or glycol, is a clear, odorless, and colorless liquid. It is a highly versatile chemical that is used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consumer products. Ethylene glycol is primarily used as a raw material in the production of polyester fibers and resins, as well as in antifreeze solutions and heat transfer fluids. Ethylene glycol is classified as a hazardous chemical due to its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on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Hazards IdentificationEthylene glycol is just like other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poses a serious hazard to human health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 if handled or used inappropriately. Ethylene glycol is toxic when ingested, inhaled, or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 Ingestion of ethylene glycol can lead to severe neurological and cardiovascular symptoms, including brain damage, seizures, and cardiac arrest. Inhal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vapor can lead to respiratory irritation, headaches, and dizziness. Long-term exposure to ethylene glycol may cause chronic health effects, including kidney damage, liver damage, and developmental problems in children.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1. Appearance: Clear, odorless, and colorless liquid.2. Molecular formula: C2H6O23. Molecular weight: 62.07 g/mol4. Boiling point: 198°C (388.4°F)5. Melting point: -13°C (8.6°F)6. Density: 1.113 g/mLFirefighting MeasuresEthylene glycol is combustibl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nd contact with fire or heat can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toxic fumes and gases. In the event of a fir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1. Evacuate the area immediately.2. Call the fire department and provide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about the hazard.3. Use a fire extinguisher approved for flammable liquids to put out the fire.4. Do not attempt to put out the fire with water, as this may cause the spread of the fire and lead to the release of harmful vapors.5. Wea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uch as respiratory protection, gloves, and safety goggles, to prevent exposure to the fumes and gases released during the fire.Spill and Leak ManagementIn the event of a spill or leak, appropria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ain the spill and prevent its spread to the environment.1. Evacuate the area and call the emergency services to report the spill.2. Wear appropriat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o avoid exposure to the chemical.3. Contain the spill using absorbent materials, such as sand, soda ash, or vermiculite.4. Place the contaminated absorbent materials in a sealed container for safe disposal.5. Decontaminate the spill area using appropriate cleaning agents and dispose of the contaminated materials appropriately.6. Ventilate the area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in the air.Safe Handling and StorageEthylene glycol should be handled and stored with care to avoid exposure to the chemical and prevent accidental spills or leaks. 1. Store ethylene glycol in a cool, dry, and ventilated area, away from heat sources and direct sunlight.2. Keep ethylene glycol containers tightly closed to prevent the release of fumes and gases.3. Use appropriat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uch as gloves, safety goggles, and respiratory protection, when handling ethylene glycol.4. Do not smoke, eat, or drink in areas where ethylene glycol is stored or used.5. Label all containers of ethylene glycol with the appropriate hazard warning labels.TransportationEthylene glycol must be transport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elevant transportation regulations to prevent accidents and minimize the risk of exposure to the chemical.1. Transport ethylene glycol in a secure container that is properly labeled with the appropriate hazard warning labels.2. Ensure that the transport vehicle is equipped with appropriate safety equipment, such as spill kits, fire extinguishers, andemergency eyewashes.3. Follow the relevant transportation regulations, including the use of proper documentation, notification procedures, and labeling requirements.ConclusionEthylene glycol, like any other hazardous chemical,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f not handled or stored appropriately. Anyone who needs to handle or work with ethylene glycol must receive appropriate training and be aware of the safe handling practices as outlined in thi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 By following the safety measures outlined in this MSDS, the risk of exposure to ethylene glycol can be minimized, and the safe use and handling of this chemical can be ensured.。
乙二醇(MSDS)乙二醇 (MSDS)1.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乙二醇- 化学名称:乙二醇- 化学式:C2H6O2- CAS号:107-21-1- 制造商/供应商:[公司名称]2. 主要成分乙二醇是由乙烯氧化合成的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2H6O2,主要成分为乙二醇。
3. 危险性标识- 危险性分类:无- 危险品标识符:无- 危险说明:无4. 急救措施- 吸入: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并寻求医疗救助。
-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持续15分钟,同时寻求医疗救助。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彻底洗净受污染的衣物。
- 摄入:如果意外吞食乙二醇,请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时,佩戴防尘口罩。
- 眼睛防护:接触乙二醇时,佩戴防护眼镜。
- 皮肤防护:使用乙二醇时,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和手套。
- 其他:工作现场保持清洁有序,避免食物和饮料与乙二醇接触。
6. 泄漏应急处理- 漏出事故应急处理:切勿直接用手接触泄漏物,尽量避免吸入蒸汽。
用干燥的吸附剂吸收泄漏物,并将其安全处理。
- 人员防护:佩戴防护口罩、眼睛防护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
- 环境防护:防止泄漏物流入水源和排水系统。
7. 废弃处置- 废弃处理: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不可倾倒在普通垃圾桶或下水道中。
- 包装处置:空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可进行回收利用或依法处理。
8. 灭火措施- 灭火剂:可使用水雾、二氧化碳、泡沫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 不适宜使用的灭火剂:不适用于临近火源使用密封式水喷雾。
9. 体内储存要求- 储存条件:应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场所。
- 推荐包装材料:推荐使用密封良好的不锈钢或塑料进行储存。
10. 法规信息- 符合的法规:符合 [相关法规名称] 的规定。
- R标准:无- S标准:无11. 其他信息- 使用建议:请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使用乙二醇。
- 注意事项:避免吸入蒸汽和接触眼睛、皮肤。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中文名称2: 甘醇分子式:C2H6O2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乙二醇含量:CAS No. 107-21-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精心整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Glycol企业名称:地址: 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危险物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物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四氯化碳,砂土扑灭,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
被污染区地面进行通风,蒸发残余液体并排除蒸气。
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也可用大量水或洗涤剂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搬运时轻装轻卸,以防容器受损,远离火源,热源,严禁与氧化剂接触,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Kpa):4860辛醇/水份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116 爆炸上限%(V/V):15.3自燃温度(℃):432 爆炸下限/%(V/V):3.2溶解性:与水,低级脂肪族醇,甘油,醋酸,丙酮及类似的煤焦油碱类混溶,但对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难溶,对烃类,氯代烃,油类,橡胶,天然树脂等则不溶,能溶解食盐,氯化锌,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化合物.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聚酯纤维涤纶的原料,也用于制造聚酯树脂,增塑剂,化妆品,炸药,防冻液,.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等,还用作清漆,染料,油墨,某些化合物的溶剂以及气体脱水剂,肼的萃取剂.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氧化剂.酸.避免接触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不能聚合.,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III包装方法:小开口铁桶.运输注意事项:包装要完备,装运就稳妥,严禁与酸类,氧化剂混运,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爆晒.夏季应早晚运输.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废弃处置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其划为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1.广东省安全管理局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广州出版社。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在生产和使用化学品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它们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乙二醇是这样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广泛应用于防冻、冷却剂、颜料和塑料等生产活动中。
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技术应用、误用或泄露等),这种化学品也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应对乙二醇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是针对乙二醇化学品的一个重要安全管理规定。
一、什么是乙二醇?乙二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乙二醇、乙二醇醚、1,2-二羟基乙烷等。
在工业生产中,它通常是作为一种无色、无臭、低挥发性液体出现。
乙二醇对水的溶解性比较高,而且它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长期储存使用。
二、乙二醇的应用乙二醇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这使它成为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学原料。
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作为汽车防冻剂和化工行业制冷剂;2、作为颜料、树脂、塑料、纤维素以及其他各种高分子化合物的溶剂;3、作为农业领域中的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成分;4、作为一种高效的湿润剂,使各种化妆品、洗涤剂及印刷油墨等更易润湿。
三、乙二醇的危害虽然乙二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
主要的危险包括:1、乙二醇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挥发出来,如果吸入过量,可能会导致中毒。
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和胸部闷痛等;2、乙二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直接接触人体或动物皮肤,可能会引起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灼痛和刺激;3、乙二醇如果直接进入人体,可能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四、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要点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乙二醇化学品的安全风险,乙二醇MSDS是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一个重要安全规定。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化学品的基本性质及其稳定性,这包括一些基础的化学性质,如分子量、密度、蒸汽压力、燃点、爆炸极限等;2、危险性评估,这主要是对化学品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3、化学品操作的安全建议,这包括对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等方面的建议;4、应急预案和第一救援建议,这通常是指当出现乙二醇泄漏、中毒等危险事件时,如何进行有效应对和处理等。
乙二醇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CAS: 107-21-1中文名称: 乙二醇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别名: 甘醇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 62.07熔点: -13.2℃沸点:197.5?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蒸汽压: 6.21kPa/20℃闪点:110℃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危险标记: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品红亚硫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变色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嗅觉阈浓度90mg/m3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