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及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格式:doc
- 大小:215.01 KB
- 文档页数:5
数字摄影与后期处理教案一、引言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和方式。
然而,仅仅拥有一台高像素的相机并不能保证拍摄出满意的作品,后期处理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字摄影与后期处理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份教案,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二、数字摄影基础知识在进入后期处理之前,对数字摄影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概念和术语:1. 相机设置:了解相机的设置可以帮助摄影爱好者在不同场景中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包括曝光补偿、白平衡、ISO感光度等参数的调整。
2. 焦距和光圈:焦距决定了镜头的视角,光圈控制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理解焦距和光圈的关系,可以帮助摄影者调整景深和背景虚化效果。
3. 基本构图原则:如规则三分构图、黄金分割等。
合理的构图可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具吸引力。
三、后期处理基础知识后期处理是数字摄影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改善照片的色彩、对比度、清晰度等方面,并添加特效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后期处理技巧:1. 色彩校正和白平衡调整: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和白平衡,可以纠正照片的色调偏差,并使其更加自然真实。
2. 曝光和对比度调整:适当地调整曝光和对比度可以使照片更加明亮饱满,并突出主题。
3. 锐化和降噪:通过锐化可以增强图像的细节,而降噪可以减少图像中的噪点,并使其更加清晰。
4. 特效添加:可以根据照片的主题和风格添加特效,如黑白、怀旧、模糊等,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四、数字摄影与后期处理教案了解了数字摄影和后期处理的基础知识后,我们将提供一个教案,以帮助摄影爱好者系统学习和实践这门艺术。
第一课:相机设置与基本构图原则1.1 相机设置:介绍相机设置的基本要点,包括曝光补偿、白平衡和ISO感光度的调整方法。
1.2 基本构图原则:讲解规则三分构图和黄金分割等基本构图原则,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拍摄中。
第二课:后期处理基础知识2.1 色彩校正和白平衡调整:演示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色彩校正和白平衡调整,以改善照片的色彩和色调。
《手机摄影摄像与后期处理》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手机摄影摄像与后期处理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手机摄影摄像与后期处理》,202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新媒体艺术、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随着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手机摄影摄像功能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关注。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手机摄影摄像基础、手机摄影摄像技巧、人像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运动摄影、视频摄像、拍摄热门短视频、手机摄影摄像后期处理等等内容,通过对这些主题拍摄案例的介绍,可以使学生熟悉拍摄工作、掌握手机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技巧,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拍摄水平。
三、课程教学要求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 理论配合案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2. 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互动式教学,展示学生拍摄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手机摄影摄像与短视频制作(慕课版)》刘晓敏郭建忠王子晨主编,202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手机摄影摄像:商品摄影图片处理短视频制作(全彩慕课版)》吴玉红主编,202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手机摄影教程(微课版)》李程李敏赵宁主编,202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课程采用章节式写法,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手机摄影摄像与后期处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实战案例,该课程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快速掌握手机摄影摄像技术和后期处理技巧,使学生不仅“读得懂”,还“看得进”;本课程每章提供了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本章关键知识内容一目了然,同时每章内容还穿插了“知识补充”“技术讲堂”“人才素养”等栏目来辅助学习,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个人素养。
多媒体技术教案数字摄影与后期处理技巧数字摄影与后期处理技巧教案介绍:数字摄影与后期处理技巧是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培养他们在拍摄和后期处理过程中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掌握摄影构图和光线运用的基本技巧;3. 学会运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编辑和修饰;4. 提高对摄影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数字摄影基础知识- 相机构造和工作原理- 感光元件和图像传感器- 曝光和快门速度- 光圈和景深控制2. 摄影构图和光线运用- 视角和视点选择- 画面分割与平衡- 重点和主题突出- 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控制3. 后期处理技巧- 图像导入和管理- 色彩调整和色彩平衡- 锐化和降噪处理- 裁剪和调整图像尺寸4. 摄影作品赏析与分析- 学习欣赏经典摄影作品- 分析作品的构图和光线运用- 进行作品模仿和创作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精选摄影作品展示视频,激发学生对数字摄影的兴趣。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并讨论其中的构图和光线运用。
2. 数字摄影基础知识讲解- 分享PPT,介绍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曝光和光圈的概念。
- 示范如何使用相机进行曝光和光圈的调整。
3. 摄影构图和光线运用讲解- 分享PPT,介绍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光线运用的技巧。
- 通过展示经典摄影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4. 后期处理技巧演示-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编辑和修饰的基本操作。
- 通过演示示范,教学调整色彩、锐化和裁剪等技巧,并提供实操机会。
5. 摄影作品赏析与分析- 与学生一起欣赏经典摄影作品,并共同分析其中的构图和光线运用。
- 鼓励学生模仿和创作自己的摄影作品,并分享给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总结与复习- 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回顾和总结。
- 提醒学生继续实践和拍摄,不断探索数字摄影的更多可能性。
教学计划数码摄影基础摄影知识照片处理和后期制作教学计划: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照片处理和后期制作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对于想要学习数码摄影的初学者来说,理解基础摄影知识以及熟练掌握照片处理和后期制作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教学计划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并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拍出专业水准的照片。
第一部分:数码摄影基础知识(500字)1. 数码相机的基本原理a. 感光元件的种类和工作原理b. 快门和光圈的作用和调节c. 选择适当的曝光方式与测光模式2. 摄影构图与角度a. 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b. 利用不同角度拍摄,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c. 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构建有层次感的画面3. 光线与曝光a. 掌握光线对照片质量的影响b. 学会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创造适合的氛围c. 调整曝光时间和ISO值,获得正确的曝光结果第二部分:照片处理技巧(500字)1. 摄影后的工作流程a. 导入和整理照片,建立合适的文件目录b. 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照片处理c. 针对需求选择合适的照片进行后期制作2. 照片剪裁和调整a. 利用剪裁工具修剪画面,改变构图b. 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提升照片质量c. 修复照片中的缺陷,如去除红眼和瑕疵3. 特效和滤镜的应用a. 学会使用滤镜和特效增加照片的艺术性b. 运用黑白、底片和水彩等滤镜,创造出不同的风格效果c. 谨慎使用修饰工具,保持照片的自然真实感第三部分:后期制作技巧(500字)1. 照片调色与色彩校正a. 调整照片的色温,使色彩更加准确b. 运用色阶和曲线工具,增强色彩的对比度和饱和度c.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风格,为照片赋予特殊的氛围2. 照片修饰和润饰a. 利用修饰工具修复瑕疵,如修复皮肤缺陷b. 增加锐度和细节,提升照片的清晰度c. 运用滤镜和图层混合模式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特效3. 输出与分享a. 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和尺寸,保存照片质量b. 学会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站分享照片,获取他人的反馈和建议c. 打印照片和制作相册,体现摄影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本教学计划,学生将掌握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具备独立拍摄和后期处理的能力。
《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课程代码:IED0066—0441
课程学时:课程学分: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开设单位: 信息工程系
先修课程:摄影基础
后续课程:
编写:李辉审核:批准: 日期:2012年5月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础的摄影知识,使学生能在学习完本专业课程后基本掌握数码摄影的拍摄方法和后期处理照片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创造机会。
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课程主要学习拍摄开始,介绍了数码相机、各种配件、扫描仪等可以产生原始。
图像的设备,以及熟练使用这些设备的技巧如何将照片传送到电脑中,要求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网络相册等.
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课程考核
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考勤、提问、上课表现做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15%。
2、成绩评定
先完成理论理论单元的考核,再完成创作单元的考核,理论占30%,创作占4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材推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推荐
《DSLR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手册》
2、教学参考书
《数码摄影与电脑后期制作》。
《数码摄影与影像后期处理》课程标准中文名称:数码摄影与影像后期处理/ Digital Image Craft课程编号:1303090041适用专业:摄影专业课程学时/学分:72/4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40/2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数码摄影与影像后期处理是顺应摄影学科的发展,帮助学生适应当今数码影像潮流,成为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能力兼备的必修课。
学生通过课程重点掌握PhotoshopCS2控制影像的技法并懂得应用数码的方式拍摄图片的专业标准,从而增强学生的摄影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是毕业后就业进行图片后期制作的重要技能。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同学懂得利用数码软件控制拍摄的后期制作。
二、课程的讲授内容第一章数码技术概述1了解DSL2相机的性能.2数码相机附件的应用(数码伴侣,数码存储卡)3运用Camera Raw格式拍照4 数码摄影的发展趋势以及性能的优劣.第二章数码图片的存储与编辑1 概述苹果机专用的”Aperture”软件的应用2 PhotoshopCS2 “Bridge”的高级技巧的应用3 Camera Raw对原始图象的调整与控制第三章数码影响在PhotoshopCS2控制与调整1图片色调的调整2人像的修饰3摄影的特殊效果的控制4摄影图片的合成与拼接,图片的最后修整,管理与存储第四章数码图片实用控制案例分析1时装摄影的图片分析2广告摄影的图片分析3艺术摄影的图片分析4综述数码摄影的技术处理与艺术控制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1.学生应准备PhotoshopCS2安装在自己电脑里.2.学生拥有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并配有标准定焦镜头.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1.总学时分配五、评分标准1 考勤:10%2 平时作业:10%3期中作业:40%4期末作业:40%百分制标准,缺课14小时以上重修.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摄影基础七、本课程的建议教材《PhotoshopCS2数码照片专业处理技法》作者:Scott Kelby(美)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5《DSLR摄影技巧》作者:Darrell Tan / Eu Lee ( 新) , 张波译 ,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数码摄影与创意》主编: 徐国武王再钟建明编著: 吴淑贤董春阳 ,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执笔人:编写或修订日期:2019年 11月 15日。
艺术设计学院教案用纸课程章节名称第十一章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授课内容: ●生疏Photoshop 的根本概念,包括矢量图和像素图,图像区分率,颜色深度,颜色模型和模式,通道,图层等。
●生疏调整照片大小和倾斜度的几种方法。
●把握图像的变形与修正。
●了解如何调整照片的曝光,如何进展图像颜色校正。
1.生疏Photoshop 的矢量图和像素图,图像区分率,颜色深度,颜色模型和模式,通道,图层等根本概念。
2.生疏调整照片大小和倾斜度的几种方法,初步学会使用PS 处理照片。
2 课时多媒体一、Photoshop 的根本概念1.矢量图:它是由一些由数学公式描述的曲线组成,其根本组成单元是锚点和路径。
无论放大或缩小多少都具有平滑的边缘,适用于制作企业标志,且这些标志无论用于商业信纸还是招贴广告,只需用一个电子文件就能满足要求,可随时缩放而效果同样清楚。
2.像素图〔也叫点阵图、光栅图、位图〕:顾名思义就是由点〔一个点就是一个像素〕构成的,如同用马赛克去拼贴图案一样,每个马赛克就是一个点,假设干个点以矩阵排列成图案。
3.图像区分率:图像区分率的单位是ppi,即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1 英寸=25.4mm〕。
假设图像区分率是300ppi,就表示在每英寸长度内包含300 个像素。
图像区分率越高,意味着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细节越丰富,颜色过渡越平滑。
图像区分率和图像大小之间关系亲热。
图像区分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因而文件也就越大,反之文件就越小。
4.颜色深度〔Color Depth〕:用来度量图像中有多少颜色信息可用于显示或打印像素,其单位是“位〔Bit〕”,所以颜色深度有时也称为位深度。
常用的颜色深度是1 位、8 位、24 位和32 位。
1 位有两个可能的数值:0 或1。
较大的颜色深度〔每像素信息的位数更多〕意味着数字图像具有较多的可用颜色和较准确的颜色表示。
《数字影像制作与剪辑》课程教学大纲数字影像制作与剪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字影像制作与剪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影像制作与剪辑的核心概念和工具,提升其影像处理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影像制作与剪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数字影像制作的工具和技巧;3. 学会使用剪辑软件进行影像剪辑和后期处理;4. 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视觉表达能力;5.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数字影像制作基础1. 数字影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数字摄影与摄像技术;3. 光线与色彩的影响;4. 拍摄与录制技巧;5. 图像素材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阶段:数字影像剪辑技术1. 剪辑软件的介绍和基本操作;2. 视频剪辑的基本流程;3. 剪辑技巧和创意表达;4. 音频处理和配乐;5. 视频特效和转场效果。
第三阶段:影像后期处理1. 调色与调光技术;2. 图像修饰和美化;3. 特效和合成技术;4. 制作字幕和标语;5. 输出与分享。
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系统讲解数字影像制作与剪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案例分析:以优秀的数字影像作品为例,分析其制作和剪辑过程;3.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熟悉数字影像制作软件和工具的使用;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观点和心得;5. 项目实践:学生通过完成实际项目,锻炼影像制作和剪辑的能力;6. 评估与反馈:定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等;2. 项目作业:完成指定的影像制作和剪辑项目;3. 学期末综合评估: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1. 《数字影像处理与合成导论》2. 《数字影像制作基础教程》3. 《影像制作与剪辑实践指南》以上就是《数字影像制作与剪辑》课程教学大纲。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数字影像制作和剪辑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影像创作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码拍照技术》课程标准《数码拍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码拍照技术》课程编号: 10009建议学时: 32理论:16实践:16合用专业:美术拍照、图文信息、计算机应用、文秘、导游、市场营销等专业二、课程性质定位《数码拍照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不行少的课程。
融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不单培育学生拍照技术,更是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课程。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依照1.培育技术提升职业能力。
2.美育熏陶提升人文素质。
(二)教课内容选择樊伟建老师自编《数码拍照技术教程》,联合课外阅读学习,辅以综合训练。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数码成像原理,一般的拍照技术技巧。
(二)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单反相机达成一般的拍照工作。
(三)素质目标认识拍照在记录社会、表现自我过程中祷告的不行代替的作用,学会用美的目光看一切,用一颗责任心办理四周的全部。
五、教课内容要求与课时分派讲解内容与实训内容分16 部分,各占8,每部分用两个课时达成。
详细教课内容要求及课时分派以下:52第一单元拍照的意义及单反相机持机要领教课目的:1.为何学拍照。
2.熟习手中的单反相机。
教课时数: 2 课时。
第二单元半身人像实训教课目的:1.锁焦点、半身人像构图。
2.按快门的要领。
教课时数: 2 课时。
第三单元手动聚焦教课目的:1.认识相机上的有关设置,学会操作。
2.认识一定使用这一功能的环境。
教课时数: 2 课时。
第四单元“头像加手各聚焦一次”近景训练教课目的:1.消化手工聚焦学到的有关技术要领。
2.娴熟掌握这一技术。
教课时数: 2 课时。
第五单元曝光赔偿教课目的:1.理解曝光的三种状态。
2.利用曝光赔偿按钮、直方图控制曝光教课时数: 2 课时。
第六单元顺光与逆光小合影训练教课目的:1.不一样光芒下曝光赔偿应用。
2.小合影中景与人大小的调整。
3.逆光的缺点与利用。
教课时数: 2 课时。
第七单元光圈、快门与感光度教课目的:1.光圈、快门原理。
传播系《数码摄影》课程实训教学大纲Digital Photography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b07224244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48课时开课院系:新闻传播学院实训性质:综合性实训形式:课内外实训总学课时:48实训课时:36二、课程教学总体要求1、数码照相机部分:掌握数码照相机便捷式和单反式的基本操作,熟悉数码照相机的ISO、白平衡、储存格式、影像质量以及数码照相机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部分:掌握数码照片的修补、裁切、调正照片的影调与色调以及人像照片的处理、新闻照片的处理和利用照片制作广告、创意等。
证件照的制作与打印。
三、实训目的数码(数字)摄影师摄影基础的后续课程,是摄影摄像专业在21世纪新开发的一门课程。
它在数码照相机的性质、特点选择、使用及数码照片的后期电子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简述,该课程实践性强,与计算机配合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训环节。
学生通过前期拍摄实践以及上机实习数码照片的后期制作,提高掌握数码摄影和照片的后期制作的技能。
四、实训对象本课程针对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专科)二年级以上学生。
学生应已修完摄影基础的主干课程,具有一定摄影基础和拍摄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
五、实训要求1、课外掌握拍摄方法、拍摄构图和拍摄用光2、课内掌握PS软件的基本操作:1)相片的修饰2)人像照片的脸部修饰3)相片的数字合成4)相片的特效效果制作5)利用相片制作广告、创意6)制作证件照片以及打印输出六、实训方式1、课外:数码摄影前期拍摄学时数:6学时目的及要求:让学生掌握数码摄影的拍摄技艺和构图,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
2、课内:集中上机,照片后期数码处理学时数:30学时目的及要求:掌握PS的基本用法,要求学生能修改、创作照片。
七、实训考核数码摄影实训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掌握实战技能。
所以期末考核上机操作占50%,拍摄作品占20%。
《数码摄影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码摄影技术》课程编号:10009建议学时:32 理论:16实践:16适用专业:美术摄影、图文信息、计算机应用、文秘、导游、市场营销等专业二、课程性质定位《数码摄影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
融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不仅培养学生摄影技能,更是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课程。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依据1.培养技能提高职业能力。
2.美育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选择樊伟建老师自编《数码摄影技术教程》,结合课外阅读学习,辅以综合训练。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数码成像原理,一般的摄影技术技巧。
(二)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单反相机完成普通的摄影工作。
(三)素质目标认识摄影在记录社会、表现自我过程中祈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用美的眼光看一切,用一颗责任心处理周围的一切。
五、教学内容要求与课时分配讲授内容与实训内容分16部分,各占8,每部分用两个课时完成。
具体教学内容要求及课时分配如下:第一单元摄影的意义及单反相机持机要领教学目标:1.为什么学摄影。
2.熟悉手中的单反相机。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二单元半身人像实训教学目的:1.锁焦点、半身人像构图。
2.按快门的要领。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三单元手动聚焦教学目标:1.了解相机上的相关设置,学会操作。
2.了解必须使用这一功能的环境。
教学时数:2课时。
第四单元“头像加手各聚焦一次”近景训练教学目标:1.消化手工聚焦学到的相关技术要领。
2.熟练掌握这一技术。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五单元曝光补偿教学目标:1.理解曝光的三种状态。
2.利用曝光补偿按钮、直方图控制曝光教学时数:2课时。
第六单元顺光与逆光小合影训练教学目标:1.不同光线下曝光补偿应用。
2.小合影中景与人大小的调整。
3.逆光的弊端与利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七单元光圈、快门与感光度教学目标:1.光圈、快门原理。
2.感光度原理。
3.相互间的关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课程
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IED0066-0441
名称:代码:
课程课程
学时:学分:
适用
所有专业
专业:
开设
信息工程系
单位:
先修
摄影基础
课程:
后续
课程:
日期: 2012年 5 编写:李辉审核:批准:
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础的摄影知识,
使学生能在学习完本专业课程后基本掌握数码摄影的拍摄方法和后期处理照片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创造机会。
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课程主要学习拍摄开始,介绍了数码相机、各种配件、扫描仪等可以产生原始。
图像的设备,以及熟练使用这些设备的技巧如何将照片传送到电脑中,要求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网络相册等。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
N学
备时
o. 内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
注
容配重点:关于数码相机,普及型数码相机,轻便型相机,复合型
数码相机,数码单反相机,特种相机,相机工作原理,镜头,传感器,感光度,
像素数量,数字处理,文件格式,存储, EXIF电拍源,屏幕,对焦,对
焦模式,手动对焦,最小拍摄距离,曝光测量,
1
曝光设置,曝光补偿,色温,手动设定白平衡,白平衡进阶设置,
摄
闪光灯,闪光模式,驱动模式,内置效果。
难点:各种硬件的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摄影效果和摄影方
法。
创
重点:快门速度,相机抖动,如何保持平稳,定格,虚化的动感,延长曝光时间,相机支撑,景深,景深最大化,景深最小化,模糊度,景深的难点,光圈和分辨率,焦距,透视,背景处理,使
2意操
作
难点:模糊度和景深的难点掌握情况。
重点:了解构图,格式,色彩,形状与轮廓,纹理,图案,斜线构图,增加深度,避免对称,变换相机角度,改变相机高度,预留
处理空间,光照,变化的自然光,柔光与强光,正面光,侧光,了
背光,改变光线,使用闪光灯,工作室灯光,风格和主题,传达信
3解照息,抽
象化,单色,人像摄影,动物摄影,建筑摄影,体育摄影,
片旅游摄影,风光摄影。
难点:柔光与强光的理解和人像摄影,动物摄影,建筑摄影,体育摄影,旅游摄影,风光摄影的掌握。
重点:平板扫描仪,胶片扫描仪,分辨率,图像文件,扫描优化,灰尘和污垢,增加动态范围, PART2图像处理。
4
扫
难点:分辨率,图像文件,扫描优化很容易出现错误导致不能正常调描
整。
重点:数码暗房,显示器的选择,屏幕校正,人机互动,编辑硬
软件的选择, RAW文件处理,常用工具,图片的元素。
5件与
软件难点: RAW文件处理的掌握。
重点:基本操作技巧,裁剪,色阶,巧用色阶,色彩平衡,色
图彩饱和度,仿制技术,滤镜,锐化,保存图像。
6
像处
难点:色彩平衡,色彩饱和度很难让学生找到平衡点。
理的
艺术
进
重点:色调调整,混合模式,阴影与高光,渐变,曲线,巧用通道,黑白世界,调色和着色,巧调色平衡,细节调整,高级仿制技巧,模糊工具,锐化技巧,变形工具,图片合成,拼贴与镶嵌,
7阶技
暗房技术的改头换面。
巧
难点:调色和着色,巧调色平衡。
重点:文件基础,相机与电脑的连接,备份和存储,硬盘,CD 从
和 DVD存储
相机
8
编辑目录,数据恢复。
到电
脑难点:备份和存储的熟练掌握情况。
从
重点:像素数与打印,图像的放大,喷墨打印机,知识进阶,
电脑选择更多的打印机,色彩控制,软件控制,油墨种类,选择相纸
9
到打
印机
难点:色彩控制,软件控制。
从
重点:分享照片,发送电子邮件,幻灯片放映,网络相册,输1电脑出到网页,创建自己的网页,实用网址。
0到程
难点:有些没接触过网络建设的学生很难建立自己的网页。
序
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课程考核
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考勤、提问、上课表现做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15%。
2、成绩评定
先完成理论理论单元的考核,再完成创作单元的考核,理论占30%,创作占 4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材推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推荐
《DSLR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手册》
2、教学参考书
《数码摄影与电脑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