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 开学第一课 (常规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155.42 KB
- 文档页数:5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机房常规教育
一、由班长带领本班学生在信息课上课前2分钟整理队伍,走过道,上下楼梯保持安静,不跑跳,不脱离队伍,然后有秩序进入机房。
集队进机房要做到不提前,不拖延。
禁止个别学生提前,不和队伍一起而单独行动。
班长对本班学生缺课,不上机的学生事先要知晓。
二、学生在机房应固定机位(按签到顺序排座),不得私自换座位,进入机房后应保持安静。
三、讲究卫生,严禁带零食、饮料等等与课堂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如有使用纸巾,离开时务必随手带走。
四、禁止将游戏机、耳机、U盘、MP3、食品、饮料等带入机房。
更不能在机房吃零食,不能随地丢垃圾,请同学们相互监督提醒,共同营造良好的上机学习环境。
五、上课时不能大声说笑,讨论问题要小声,用语要文明;不能随意走动,有问题先举手,上课期间不得离开机房,如有特殊情况,须先征得老师允许,方能离开。
六、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在机房内玩网络游戏。
七、学生在机房上课时应听从老师指挥,遵守操作规程,不损坏机房任何设施。
爱护机房内的公物,不能随意拔插电源线,拆动破坏电脑和键盘,键盘、抽屉要轻拉轻推,不能用笔或刀具在电脑桌和电脑屏边缘上刻划和写字。
不损害机房任何设施,故意损害设施视为严重违纪上报学校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并作出赔偿。
温馨提示:
正确开机方法:按电脑主机箱上的电脑开关,打开主机的电源,待机器启动以后方能进行其它操作。
正确关机方法:鼠标单击桌面左下角“开始”菜单,移动鼠标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计算机”并单击,再单击“关闭”即可,不需要按电脑主机箱上的电脑开关,也不要按显示器右下角的电源按钮。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课程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学习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资源:1.教室多媒体设备2.计算机实验室3.教学PPT教学内容:一、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强调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等。
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1.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
2.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3.强调硬件和软件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1.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介绍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等。
四、信息技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1.强调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如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
3.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如密码保护、防病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2.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20分钟)1.利用教学PPT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配合实物展示。
3.讲解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操作。
2.学生进行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练习。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心得和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估:1.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的熟练程度。
4.学生对信息技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优秀3篇)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篇一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分享了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的教案,欢迎参考!教学理念本学期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并利用所查找的资料进行小报的制作,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word中艺术字、自选图形的应用,[]能对小报进行合理的排版。
所以开学第一课我的定位是复习巩固课,复习四年级时word的知识点,如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小报排版与美化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1.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2.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课前准备学生优秀作品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看着大家高兴的表情,老师想,你们寒假过得肯定都很开心,你们是如何度过的呢?生:我和爸爸妈妈去海南了,那里很温暖,我还去游泳了呢生:我在家堆雪人了,我和小伙伴玩得可高兴拉!生:我在家看了几本好书,都是杨红樱写的,有趣极了。
生:我还放了烟花,太漂亮了……二、作品制作1、欣赏范例师:看来我们同学的假期生活都很丰富,再来看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度过假期生活的。
(播放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师: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把这些有趣的信息写成文章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的寒假收获吗?生:好啊(有些同学已经在跃跃欲试了)2、美化作品师:大多数同学都已完成了文章,接着我们是不是该美化文章了,该如何美化好呢?(使用艺术字的标题、插入相应的图片、设置好环绕方式,设置文字颜色……)问:是不是我插入的图片越多、设置的文字颜色越漂亮,我的文章就更好了呢?引导学生,合理地插入图片和设置文字颜色,考虑整体的布局。
学生美化文章。
师巡视教室,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相应指导。
3、分享、修改作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对同学们的作品作一些点评,并说说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优缺点,应怎样处理,进一步完善作品。
4、上交作品提醒学生保存作品并上交。
三、课后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艺术字、图片的使用和设置落实较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写文章是需要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的,我发现孩子们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对写文章没什么好感,而且打文章的速度比较慢,有些学生整节课都在打字,有些“滑头”的学生直接去网上找相应的学生作文,然后修改再美化。
环节一:课堂要求教师活动11、如果在教室上课,确保桌面干净整洁,没有与本节课无关的物品。
2、老师提问时,请同学们先举手,再由老师喊同学回答。
3、如老师在讲课中个人电脑突然出现蓝屏自动关机等情况,先看旁边同学电脑,待老师讲完举手示意。
4、同学回答问题后,不管答案是否正确,大家都应鼓励,不能因答案不正确而讥笑。
学生活动1学期初给学生换座位。
活动意图说明:了解课堂常规要求环节二:机房上机要求教师活动 2电脑为精密电子设备,泥土灰尘对电脑的干扰较大,特别是雨雪天气大家从室外进入机房需要先跺脚减少鞋上泥土灰尘再进入机房。
为了防止水进入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导致无法使用,我们携带的水瓶需放到门口,不要在座位上饮水。
我们严禁携带任何零食进入机房,一经发现直接告知学生活动2学生讨论:进入机房要保持安静,保持机房的清洁卫生,不乱扔废弃物,不在机房内喝水、吃东西,不要手触摸显示器。
不随意修改或删除他人的文件,不要用力敲击鼠标和键盘,不随意打开与班主任老师,并负责一周的机房卫生。
思考:机房除了卫生要求之外还有什么呢?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之外,我们还要做到下课不立即离开走人,需要先关闭电脑主机,关闭显示器,摆好鼠标键盘凳子,组织队伍有序离开。
每节课下课我们留下4名学生负责检查卫生,物品摆放情况。
教学无关的内容。
活动意图说明:了解上机注意事项环节三:安全注意事项教师活动3雷雨天气机房上课时需要关闭对外侧的门窗,防止雷击,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
如果大家发现机房内有烧焦异味、设备冒烟和电线冒火花等情况及时通知老师拉闸,大家从前后门有序离开。
机房内不准换座位,同学们在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对号入座。
不在机房内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玩大型游戏和网络在线游戏,更不准自己拷贝游戏在机房计算机内。
学生活动3不在机房内打闹,进出机房应有序。
未经老师允许,不能动机房内的任何设备,更不能动电闸。
不随意动交换机设备及接线。
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利于国家、学校、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话,更不能把别人的隐私发到网络上。
小学计算机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1、熟悉课堂常规2、对所学知识能够温故知新3、学会爱书、学会自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4、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熟悉课堂常规2、对所学知识能够温故知新
教学难点:1、学会爱书、学会自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2、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教具准备:课件、奖品、投票的小纸、花名册及各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问好1、同学们,上课!(起立)2、同学们好!(老师好)3、请坐!4、同学们,这学期将继续由我来带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大家欢迎吗?(。
)5、欢迎,那你们的掌声在哪里呢?二、课堂常规训练6、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其实啊,鼓掌是一个特别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个动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手掌上有很多连着我们五脏六腑的穴位,经常拍手、鼓掌可以给这些穴位起到按摩的作用,非常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在课堂上,跟着周老师一起拍手,想睡觉的会变得越来越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的会变得越来越集中,想讲小白话、做小动作的也会变得越来越守纪律,学习会越来越好,不信,你从今天开始可以试试看。
7、来,12123,跟着周老师一起来12123,121238、不错,同学们觉得非常快,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配合一下,周老师拍前两下,同学们来拍后三下,测测同学们的配合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来12,123;12,1239。
开学第一课教案 (信息技术)
目标
本课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重要性以及应用领域,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信息技术的定义
-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据、信息、硬件、软件等
2.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工作场所中的重要性
3.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 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提问和举例子,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使用图表和实例进行说明。
3. 探讨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中的应用,让学生分享
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4.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研究信息技术在一个特定
领域的应用,并向全班汇报。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应
用领域。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通信、娱
乐和教育领域的应用。
这将为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学习打
下基础。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让孩子跟随时代脚步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必备的能力。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让孩子与时俱进,适应未来的发展,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设计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2.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和功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3.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4.掌握关于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知识,培养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教学内容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管理1.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功能;2.桌面界面和操作方式;3.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
二、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1.网络浏览器的使用;2.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3.文本和图片的处理;4.多媒体资源的使用。
三、信息技术中的安全问题1.基础网络安全知识;2.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和攻击;3.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教学策略1.问题导向的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从而教授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操作性教学法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和操作,提高其记忆力、间接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兴趣导向的教学法通过创建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活动,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模式和方法1.课堂讲授和演示通过课堂讲授和演示,提供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介绍和解释。
2.分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分组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究,根据不同的组别进行任务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3.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外自由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时长安排此次信息技术教育应在3天内完成。
第一天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第二天学习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天学习信息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教学评估教学内容的评估应包括测试、作业和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