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运动性
- 格式:ppt
- 大小:21.46 MB
- 文档页数:83
构音障碍一、基本概念构音障碍(dysarthria)失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强调呼吸、共鸣、发音和韵律方面的变化,从大脑到肌肉本身的病变都可引起言语症状。
二、构音障碍的分类及主要言语表现(一)运动性构音障碍根据神经解剖和言语声学特点分为以下6种类型:(二)器质性构音障碍由于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机能异常而出现的构音障碍。
1.常见病因a.先天性唇腭裂b.先天性面裂b.巨舌症d.齿裂咬合异常e.外伤致构音器官形态肌机能损伤f.神经疾患致构音器官麻痹g.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2.主要言语症状A.鼻咽腔闭合不全所致的问题:a.共鸣异常,鼻音化b.口腔内压不足,由于爆破,磨擦音所需的口腔内压不足所致辅音歪曲、省略c.异常构音B.与鼻咽腔闭锁无关的构音异常a.上腭化构音:舌尖的构音点向后移动而引起b.鼻咽腔构音:舌后部与软腭接触时,呼气从鼻孔中放出而发出的音c.侧音化构音:舌向侧方移动,呼气不是从舌中央部呼出(三)功能性构音障碍错误的构音呈固定状态,但找不到作为构音障碍的病因,即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和运动机能一刹那嘎,听力正常。
可能与言语的听觉接受、辨别、认知因素、获得构音动作技能的运动因素、语言发育的某些因素有关,大多可通过构音训练完全治愈。
三、构音障碍的评价(一)构音器官的检查1.范围:肺(呼吸情况)、喉、面部、口部肌肉、硬腭、腭咽机制、舌、下颌、反射。
2.用具:压舌板、手电筒、长棉棒、指套、秒表、叩诊锤、鼻息镜等。
3.方法部位:构音器官哪个部位存在运动障碍。
形态:确认构音器官的形态是否异常偏位及异常运动。
程度:判断异常程度。
性质:判断异常是属于中枢性、周围性或失调性。
运动速度:确认单纯运动或反复运动,是否速度低下或节律变化。
运动范围:确认运动范围是否限制,协调运动控制是否低下。
运动的力:确认肌力是否低下。
运动的精巧性、正确性、圆滑性:可通过协调运动和连续运动判断。
运动性构音障碍及其分类(一)
讲师:陈芳婷
运动性构音障碍定义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指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肺、声带、软腭、舌、下颌、口唇•呼吸运动、共鸣、发音和韵律•重音、音量、音调不能控制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病因•脑血管病
•颅脑外伤
•肿瘤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病
•多发性硬化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分类
•迟缓型构音障碍
•痉挛型构音障碍
•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
•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
•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
•混合型构音障碍。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估进展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口腔肌肉功能或协调异常而导致发音错误或者困难的疾病。
运动性构音障碍常常会给患者的社交、教育和职业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精确、及时的评估对于确定治疗方向和治疗效果的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估进展,以及评估中使用的主要工具。
一、运动性构音障碍评估的方法评估运动性构音障碍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语音评估:评估患者的语音表达能力,包括语音流畅性、发音准确性、语音速度等方面。
2、语音输入:评估患者的语音输入能力,包括发音速度、出音量等方面。
3、口腔肌肉功能评估:评估患者口腔、喉咙等肌肉功能,包括口腔张力、肌肉协调性等方面。
4、听力评估:评估患者听力状态,以确保发音错误并不是由听力问题引起的。
二、评估工具评估运动性构音障碍需要使用多种工具,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主要的工具。
1、表面肌电图(sEMG)sEMG可以评估口腔肌肉活动度、协调性等方面。
利用导电粘贴电极把电信号传输到电脑上进行分析。
通常,sEMG被用于评估舌、唇和腭肌肉活动。
sEMG评估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用来测量语音任务时的肌肉活动,而不需使用仪器驱动。
而缺点在于它不能评估肌肉长度和力量。
2、无声音高速数字成像(X-ray)无声音高速数字成像(X-ray)是一种用于获得口腔交谈活动的视频录像的技术。
它可以定量测量声带、舌头、咽喉、喉头的运动。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评估特定的发音,还可以用于总体语音的评估。
3、认知口腔筛查(COC)认知口腔筛查(COC)是一种可以通过吞咽反射力测量口腔肌肉的功能,以及待检测膳食刺激物的口感和舌头功能的测试。
COT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功能评估方法,可以快速地进行口腔肌肉改善的监测。
总结: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估工具很多,在临床上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来使用。
主要技术包括表面肌电图(sEMG),无声音高速数字成像(X-ray),认知口腔筛查(COC)。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评估患者的特定发音,还可以用于整体语音的评估。
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产生声音器官的肌肉功能障碍,而导致构音障碍。
运动性构音障碍主常见的就是脑梗或者脑出血,导致脑干部位的损伤,出现舌音功能障碍,出现运动协调障碍或者小脑的病变,都会导致运动性的构音障碍。
这主要是因为咽喉部肌肉收缩功能障碍或者无力造成的,声音比较低,或者声音嘶哑的症状,这是运动性构音功能障碍。
也可以表现为语音、语调的改变,小脑病变会导致肌肉运动协调障碍,而出现抑扬顿挫吟诗样的语言,这也是运动性构音障碍。
【原创精选】构音障碍的评定作者简介李胜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言语听力国际合作中心及吞咽障碍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言语残疾调查专家组长,北京康复医学会言语听力分会会长。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任何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可能为完全不能说话、发声异常、构音异常、音调和音量异常和吐字不清,不包括由于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所致的发音异常。
分类(一)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二)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的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由于唇腭裂所致的构音障碍,其次为舌系带的短缩。
(三)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发音错误表现为固定状态,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临床多见于儿童。
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
构音障碍的评定构音障碍综合性评定(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别,国外的评价方法不能照搬应用,目前我国构音障碍评定用的最广泛的是也称为中康版构音障碍检查法,此评定法是李胜利等依据日本构音障碍检查法和其他发达国家构音障碍评定方法的理论,按照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发音和我国的文化特点在1991年研制。
评定法包括两大项目:构音器官检查和构音检查。
通过此方法的评定不仅可以检查出患者是否患有运动性构音障碍和程度,也可用于器质性构音障碍和机能性构音障碍的评定。
对治疗计划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1、构音器官评定(1)目的通过构音器官的形态和运动检查来确定构音器官是否存在器官异常和运动障碍。
(2)范围包括肺(呼吸情况)、喉、面部、口部肌肉、硬腭、腭咽机制、下颌、反射。
(3)用具压舌板、笔式手电筒、长棉棒、指套、秒表、叩诊槌、鼻息镜等。
(4)方法在观察静态下构音器官,然后通过指示和模仿呼吸、唇、舌、下颌等运动对构音器官的部位、形态、程度、性质、运动速度范围等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