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9.20 KB
- 文档页数:4
古代诗词与现代作品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详解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现代作品则是当代文学的代表,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
在初中三年语文学习中,古代诗词和现代作品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解析这两个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古代诗词1. 什么是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以汉字为表达工具的文学形式,包括诗和词两种形式。
古代诗词通常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景等,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和审美追求。
它具有简洁、抒情、含蓄等特点。
2. 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唐诗、宋词、元曲等多个时期的不同形式。
其中,唐诗以其豪放、深沉的风格而闻名;宋词则以其婉约、细腻的特点而著称;元曲则是古代戏曲的代表,表现出戏剧化和音乐化的特点。
3. 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韵律优美:古代诗词讲究平仄押韵,通过合理的韵律和节奏,使诗歌更具美感。
(2)意境深远:古代诗词常使用象征和意象的手法,通过简洁细腻的语言创造出细腻深邃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3)情感真挚: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爱国之情、表达离别之苦等方式,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代表作品古代诗词有许多经典之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物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现代作品1. 什么是现代作品?现代作品是指近现代文学创作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形式。
这些作品创作于现代社会,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目的,并揭示现代社会的问题和人类的心灵变化。
2. 现代作品的特点现代作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现代作品追求真实的写作风格,力图客观地描绘生活和人类内心的真实状态。
(2)关注社会问题:现代作品常常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矛盾,反映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焦虑。
古代诗歌体裁的简要常识一、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代表作有汉代的乐府诗、魏晋的建安诗歌、陶渊明的田园诗等。
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近体诗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1.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绝句又分为古绝句和近体绝句两种,其中近体绝句要求按格律规定运用平仄,讲究粘对,并限押平声韵,对仗较律诗自由。
代表作有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2.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代表作有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三、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词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全盛时期。
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代表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四、曲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代表作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五、其他体裁除了上述四种主要体裁外,古代诗歌还包括赋、比、兴等多种表现手法和风格。
赋是古代一种以叙事、写景、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形式较为自由,篇幅较长;比是通过对比、类比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兴则是通过托物起兴的手法来借他物引起所咏之情。
【导语】诗乃⽂学之祖,艺术之根。
诗是⼀种阐述⼼灵的⽂学体裁,⽽诗⼈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定的⾳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凝练的语⾔、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度集中地表现社会⽣活和⼈类精神世界。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欢迎阅读! 旧体诗 1、古体 古⼈在齐梁体以前都是算是古体诗,齐梁时期开始发现了四声与平仄,当时的永明体可以算是不完全成熟的格律诗。
这⼀时期的格律诗,⼤多缺少黏连,其他格律诗的要素⼤多具备,当然也有⽆意间完全符合格律的诗,如阴铿的排律。
古体诗不仅仅在隋唐以前,包括隋唐以后的不合律的诗都是古体诗。
2、近体 在唐朝格律诗定型,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近体诗,也叫今体诗,不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
初唐和盛唐时期,都有不少不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如李⽩⼋句完全不对仗的五律:⽜渚西江⽉;崔颢半古半律的:昔⼈已乘黄鹤去。
奠定唐朝格律诗的三个重要任务时沈佺期宋之问杜审⾔;早于他们的王绩有⼀⾸五律《野望》,常常被各种选本录⼊,最为初唐格律诗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唯落晖。
牧⼈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相顾⽆相识,长歌怀采薇。
3、近体诗四要素 平仄、押韵、对仗(绝句不需要)、黏连 旧体诗各种分类 1、绝句有古绝句、律绝句 ⽩⽇依⼭尽,黄河⼊海流。
欲穷千⾥⽬,更上⼀层楼。
绝句不需要必须对仗,但是其他三个要求缺⼀不可。
2、⼋句诗 1)⼋句有古体诗也有格律诗,古体诗如杜甫(唐)《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2)⼋句的格律诗被称为五律(五⾔)和七律(七⾔),如王绩的《野望》是五律,杜甫的秋兴⼋⾸都是七律: ⽟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泪,孤⾈⼀系故园⼼。
寒⾐处处催⼑尺,⽩帝城⾼急暮砧。
诗词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诗词文体的概述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独特风格,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诗词从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古代诗词和现代诗词。
古代诗词又可以分为古诗和古词两种。
古诗以五言、七言为主,古词则以较短的词牌、较短的句子为主。
现代诗词则是在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意识、现代思想的诗词作品。
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
现代诗词主要有自由诗、新词、新体诗等。
总的来说,诗词文体的特点是: 短小精悍、形式优美、意境深远、言简意赅。
二、古代诗词的发展中国的古代诗词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
由于古代文化的薪传、思想的碰撞、社会的变革,使得古代诗词呈现出多样性、绚丽多彩的特点。
1、古代诗的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为主。
其中五言律诗是古代诗歌的主流,它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高潮。
五言律诗在唐代也得到了大规模发展,成为当时的主要诗歌形式。
七言律诗在唐代以前并不太流行,而在唐代成为重要的诗歌形式。
2、古代词的发展: 中国古代词是以较短的词牌、较短的句子为主。
古代词以乐府词、五言绝句等为代表。
乐府词兴起于汉代,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言绝句起源于魏晋时期,发展于唐代,成为当时主要的词体。
古代诗词在发展历程中,充分展示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传达了古人对生活、情感、思想的感悟和表达。
三、现代诗词的发展现代诗词是在古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现代思想而发展起来的。
它不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更在内容和意境上有所拓展和展示。
1、自由诗: 自由诗是一种不受格律和韵律限制的诗歌形式。
它追求言之有物,意境深远,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风格。
2、新词: 新词是指在历史上尚未有的词牌和词体,新词贯穿于宋代至现代。
新词在词牌上有所突破,对古代韵律和表达手法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
3、新体诗: 新体诗是一种用现代文学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形式和风格新颖的诗歌。
古典诗歌的旧与新解析古典诗歌的旧与新解析古典诗歌的旧与新古典诗歌发展到今天,从《诗经》算起,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即便是唐以后历代文人奉为圭臬的诗体——格律诗(近体诗),也历经一千四百年的风雨了。
然而,今人为古诗,仍寻此旧式,除换用几个新词语外,几无新意。
殊不知“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诗亦如此:唐诗与宋诗大异,降而为元明,为明清,以至民国,诗随代而异。
自新文化运动之后,古诗的影响明显趋于没落,代之而起的是受人追捧的新诗。
在众人皆作新诗的潮流之下,一批好古之人默默坚守古典诗歌的阵地,艰难地、自娱自乐于其中,用那份遥远的古意静静地陶冶心灵,实属难能可贵之事。
但是,我辈是在缺乏创新、或者仅仅是改变的`勇气。
设若事事从旧,仅仅简单地循着“前朝旧例”,不用心从新,那么古诗的创作,必将趋于枯竭。
现仅就格律诗一事说明之。
从唐人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格律诗定型于唐初。
尽管从《诗经》开始,就表现出一定的诗歌格律化倾向,但格律诗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却是南朝与初唐。
标志着格律诗体定型的五言律诗体制在初唐正式形成,并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六朝时即已流行开来的五言四句的短诗在唐初发展成为精短的五言绝句;而六朝时才刚刚起步的七言诗,于唐初成为七绝与七律。
再加之十句以上的排律,被冠以“近体诗”之称的格律诗便完全独立成型了。
格律化的完成,是我国古代诗体演变中的一件大事。
近体诗的产生,是是个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结果,她不仅丰富了诗歌样式,是诗人创作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让当时的诗人能够更充分、更晚满地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问题,对原有诗歌形式产生不小的影响。
由古体而近体到新体,不可不谓是诗歌的重要发展;若大胆将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新诗纳入此诗歌发展的洪流,则新诗亦为新体诗之一变。
那么,诗何有古今?何有新旧?这就需要平视各种诗体,万不能厚此薄彼。
诗人可以选择自己最为熟稔的诗体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然,这不是说可以胡乱地使用各种诗体,打乱她们之间的各种限制、界限。
诗歌传统与新时期的旧体诗古典诗歌的写作传统源远流长,我国号称诗的国度,确非虚语。
这种传统在20世纪初因为新文化运动和新诗的崛起而受到冲击。
那么,现当代以来,随着白话文和新文学的崛起,传统的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是否就应该偃旗息鼓?或者已经寿终正寝?事实上,传统诗歌的创作从来没有终止。
受文学革命论和白话新诗的冲击,旧体诗曾一度跌入低谷。
但随即有学者对一味模仿西方文学表示不满,回归传统的呼声有所抬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诗人们将民族忧患与个人辗转流离的体验一并写入诗中,使得旧体诗的创作达到近现代以来的高潮。
也在拯救民族危亡的特殊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激发民众救亡图存的重要作用。
可惜由于几十年来的文学史叙事始终以新文学为对象,有意无意地遮蔽了旧体诗的存在,旧体诗在当代的价值以及是否还需要创作旧体诗,都似乎成了无须讨论的边缘问题。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一个世纪在历史长河中本就属于短暂的一瞬,对20世纪文学的研究如果有意遮蔽旧体诗词的存在,是否妥当,显然属于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幸近年来有不少古典文学研究者将其研究范围拓展到清末民初以来的旧体诗词,可以稍微弥补这一学术空白。
旧体诗之不受重视,可能亦与所谓一代有一代文学的思想有关。
元人孔齐《至正直记》卷三引虞集之言:〃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
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国朝之今乐府,亦关于气数J 近人王国维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宋元戏曲史•自序》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虞、王所论诚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文学的发展与朝代更替之间并不必然同步,况且一个朝代难道不能有多种文学的兴盛?一个时代可能某一种文体的成就最高,其他文体偏弱,但是一个朝代有两种甚至多种文体都取得杰出成就的例子更为多见。
宋、金、元、明、清,莫不如此。
中国诗歌文化知识点总结一、古代诗歌(一)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代诗人咏歌的作品数量之多,品质之高,至今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唐诗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对后世的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诗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有律诗、绝句、词和曲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李白、杜甫、王之涣、王维、陆游等诗人。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另一种形式,是中国诗歌文化的又一宝贵遗产。
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词以抒情为主,注重意境和音乐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宋代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传统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传承。
(三)古诗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又一种形式,不同于唐诗和宋词,古诗以平仄、字数划分为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有表现形式。
古诗以言简意赅、节奏流畅和意境深远而著称。
古诗的发展离不开古诗词的发展,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现代诗歌(一)新诗新诗是20世纪初进入中国的一种新型诗歌形式,新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新诗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新诗以革命、变革、现代化为主题,其诗风和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新诗以先锋诗人如徐志摩、朱自清、郭沫若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现代诗现代诗是中国20世纪以来产生的一种新型诗歌形式,现代诗不拘一格,以自由的创作形式和立场,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方式创作诗歌。
现代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现代诗以艾青、北岛、食指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诗歌的艺术特点(一)形式之美中国诗歌在形式上有其独特之美,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雄浑的意境和音韵的韵律美,使得中国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之美。
知识点归纳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创作古今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不同于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具有其特定的韵律、格律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比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创作,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种文学形式。
一、古代诗词的鉴赏与创作1.1 古代诗词的韵律与格律古代诗词注重音韵的优美与和谐,通常包含平仄、押韵等元素。
例如唐诗的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每个字有平仄之分,句子与句子之间还要保持一定的韵律和押韵。
在鉴赏古代诗词时,需要注意诗词的整体节奏与韵律,欣赏其中蕴含的音韵之美。
1.2 古代诗词的意境与意象古代诗词常常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清代诗人袁枚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通过流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绪。
在欣赏古代诗词时,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其中的意象,体验其中的情感。
1.3 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仗等。
比如唐代杜牧的《秋夕》中,通过明月与父母之间的对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需要注意其中的修辞手法,探究作者的表达技巧和用词之巧妙。
二、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创作2.1 现代诗歌的自由与表达相比于古代诗词的格律束缚,现代诗歌在表达方式上更加自由。
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可以是自由诗、散文诗等,而在内容上则更加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鉴赏现代诗歌时,我们需要关注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以及诗歌语言的独特之处。
2.2 现代诗歌的意象与现实关照现代诗歌常常通过独特的意象和隐喻来传达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例如鲁迅的《且介亭杂文•狂人日记》以狂人的形象,暗喻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荒诞与虚伪。
在鉴赏现代诗歌时,我们应该关注其中的意象表达,理解诗歌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批判。
2.3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与节奏感虽然现代诗歌不像古代诗词那样具有明确的格律和韵律,但它依然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反映着社会的风貌与变迁。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更能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体裁分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一般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等。
其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它在格律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律诗通常每句五字或七字,每行四句或八句,要求偶数句押韵,并且在平仄、对仗方面都有规定。
词:兴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词有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
曲:元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可用于演唱。
曲在格律上比词更自由,但仍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2、按内容分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充满了豪迈、悲壮、思乡等情感。
咏史诗:以历史事件、人物为题材,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咏物诗:托物言志,通过对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思乡诗:主要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送别诗:多抒发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牵挂和祝福。
二、古代诗歌的格律格律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
1、平仄平仄是古代诗歌中字音的声调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一声和二声通常被视为平声,三声和四声则被视为仄声。
在古代诗歌中,平仄的交替使用能使诗歌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2、押韵押韵是指在诗歌中某些句子的末尾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韵母,使诗歌读起来顺口、和谐。
近体诗一般要求偶数句押韵,而且只能押平声韵;古体诗则押韵较为自由,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
3、对仗对仗是指在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中间四句)要求对仗工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在句式结构和词性上相对应。
旧体诗、古体诗、近体诗及其他,作品(一)缘起从2013年5月11日起,作者发现了“中国网络诗歌”网站,于是开始把自己过去和当下写的诗歌开始陆续投去。
其中的古体诗发到第10首《游丹江水库》、11首《鸟鸣三春树》时,编辑西玛珈旺老师分别在编者按中说:“按律诗,平仄和韵脚都不符合,作成古风会更好。
”“无论从押韵和平仄来看,都不符合,并且用诗额第一句做题目也是大忌。
还是做成古风为好,个见。
”于是,我在下两首诗标上“古风”字样后,又给西玛珈旺老师回复了短信:“西玛珈旺老师好!谢谢您发表我的旧体诗。
我本不懂近体诗,对平仄一窍不通。
我所有的旧体诗,不管是四句的还是八句的,都不敢冠以‘绝句’或‘律诗’字样。
因本站以‘旧体诗’名之,我才敢把这些东西寄出。
谢指导了!易生诗梦”。
可是这短息好几天都在邮箱里。
我知道西玛珈旺老师没有收到。
于是,我把这则短信分别放在了以上两首诗下的评论栏中。
但到5月28日,西玛珈旺老师给我的短信作了回复:“易生诗梦您好:谢谢您对本站的支持,您的诗写的很好,但是,任何好的旧体诗都需要有格律的限制,所以还是多了解一些格律方面的只是(知识——可能西玛珈旺老师键选错)为好。
个见,问好。
”见了西玛珈旺老师的回复,我既感动,又困惑。
我感动的是,编辑老师都是忙人,还不忘给我回复指导;困惑的是,我明明已经强调我的诗不是近体诗,为什么西玛珈旺老师还指导我“任何好的旧体诗都需要有格律的限制,所以还是多了解一些格律方面的只是(知识——可能西玛珈旺老师键选错)为好”呢?而且,我已经不止一次的遇到过此类指导。
记得《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时也说过,有了好的句子,连平仄都可以不顾的。
为什么现代人对古体诗的要求比古人还要严格呢?我曾经研究过格律诗,甚至还研读过古音韵学之类的书,我可以死记住绝句、律诗的对仗、平仄等的规律,但我先天听觉不敏感,却很难辨出一个声音的高低,即使现代汉语的四个声调不论怎样努力也很难分辨出来,何况,今古语音还有诸多变化,所以,我知道我自己的残缺,对近体诗从不敢染指。
古代诗词与现代文学初中三年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将对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的初中三年语文学习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古代诗词知识点1. 古代诗歌形式:古代诗歌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不同形式。
2. 诗句鉴赏:重点学习一些代表性的古诗词及其背后的意蕴,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
3. 作者与作品:学习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特点。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文学流派:了解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
学习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 作家与作品:掌握一些现代文学作家的名字、代表作及其创作风格,如鲁迅、茅盾、郭沫若等。
3. 小说和散文:学习现代小说和散文的特点,掌握一些经典的作品,如《红楼梦》、《狂人日记》等。
三、诗词鉴赏技巧1. 修辞手法:学习古代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2. 韵律和格律:了解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学习如何分辨和欣赏不同形式的古代诗词。
3. 意象和意境:学会从古代诗词中感知美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对诗词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现代文学欣赏技巧1. 文本分析:学习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意义。
2. 笔调把握:学会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笔调和写作风格,分析其对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渲染。
3. 文学鉴赏:培养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了解不同作品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总结: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提高对语言和文化的感知能力;通过学习现代文学,可以拓宽视野、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旧体诗新解:体裁、韵律与意象引言旧体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种古老而典雅的艺术形式,通过其独特的体裁、韵律和意象,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创作技巧。
1. 旧体诗的概述•定义:旧体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诗歌。
•起源与发展:早在先秦时期,旧体诗就已经开始发展,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特点:以字数限制、韵律规范和表达简练为主要特点。
2. 旧体诗的体裁2.1 五言绝句•结构: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
•特点:用字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著名作品:《静夜思》(李白)、《登鹳雀楼》(王之涣)等。
2.2 七言绝句•结构:四行组成,每行七个字。
•特点:用字稍多,表达更为精细。
•著名作品:《长恨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等。
2.3 其他体裁除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外,旧体诗还包括四言绝句、六言绝句、八言绝句等不同的体裁。
3. 旧体诗的韵律3.1 平仄规律旧体诗中的字具有平声和仄声之分。
平仄平衡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韵味与节奏感。
3.2 韵脚规律旧体诗一般需要遵守押韵要求。
五言绝句通常采用aabb格式,而七言绝句则采用aabbccdd格式。
4. 旧体诗的意象4.1 自然意象旧体诗中经常使用自然界的景物和现象来表达情感和主题,如花、月、山水等。
4.2 社会意象通过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情感和价值观的描绘,旧体诗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4.3 思想意象旧体诗也是古代文人表达思想和哲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人生、命运、爱情等主题的思考,传达出多层次的寓意。
结论旧体诗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持续发展与探索。
深入理解旧体诗的体裁、韵律和意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与品味这一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学珍品。
知识梳理1、古代诗歌的分类按体裁:(1)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魏古诗、乐府诗等。
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和用韵自由。
《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渊明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上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称五绝、七绝。
律诗:八句,分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分五言、七言两体。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有自己的句式),句有定数(字数有规定),字有定声(平仄非常严格)。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阕、下片。
(4)曲又称“词余”,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
按表达方式,古代诗歌还可以这样分类:(1)抒情诗:主要抒发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思想感情。
包括写景诗、咏物诗、咏史诗等。
(2)叙事诗:一方面叙述故事,一方面饱含诗人对故事中人物的丰富感情。
(3)哲理诗:将议论入诗,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充满了哲思和理趣2、古代诗歌常见题材(1)山水田园诗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钟情山水,淡泊宁静,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渴望隐逸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白描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洗练(2)边塞诗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常见主题:1、豪情壮志,立志报国2、荒凉悲哀,戍边艰苦3、穷兵黩武,贻害百姓4、渴望和平,壮志难酬常见意象:大漠、黄沙、关山、孤城、雪山,夜郎、楼兰、轮台、龟兹、玉门关,胡琴、琵琶、羌笛、胡笳,金甲、剑、戟、钺,胡、羌、羯、夷创作风格:苍凉壮阔、雄浑奇丽、豪迈雄壮、慷慨悲壮(3)送别诗1、题目点名主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诗歌内容中点题的句子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表达情感:依依惜别之情思念之情,盼游子早归表达劝勉安慰之意常见意象:长亭、短亭、灞桥、杨柳、芳草、孤蓬、浮萍、杜鹃、鸿雁、兰舟(4)羁旅思乡怀远诗思想情感: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孤独寂寞、有缘愤怒之情。
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旧体诗
1、古体
古人在齐梁体以前都是算是古体诗,齐梁时期开始发觉了四声与平仄,当时的永明体可以算是不完全成熟的格律诗。
这一时期的格律诗,大多缺少黏连,其他格律诗的要素大多具备,当然也有无意间完全符合格律的诗,如阴铿的排律。
古体诗不仅仅在隋唐以前,包括隋唐以后的不合律的诗都是古体诗。
2、近体
在唐朝格律诗定型,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近体诗,也叫今体诗,不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
初唐和盛唐时期,都有许多不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如李白八句完全不对仗的五律:牛渚西江月;崔颢半古半律的:昔人已乘黄鹤去。
奠定唐朝格律诗的三个重要任务时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早于他们的王绩有一首五律《野望》,常常被各种选本录入,最为初唐格律诗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近体诗四要素
平仄、押韵、对仗(绝句不需要)、黏连
旧体诗各种分类
1、绝句有古绝句、律绝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不需要必须对仗,但是其他三个要求缺一不可。
2、八句诗
1)八句有古体诗也有格律诗,古体诗如杜甫(唐)《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八句的格律诗被称为五律(五言)和七律(七言),如王绩的《野望》是五律,杜甫的秋兴八首都是七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八句以上
1)八句以上的格律诗叫做排律,唐诗科举考试的诗就是排律,如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是一首六韵排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排律可以写得很长,如白居易的排律《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100韵就是押100个韵足,这首诗100句、1000个字。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
此处省略960字....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
狂吟一千字,因使寄
微之。
3)八句以上的古体诗也多不胜数,如下面的《《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李白《蜀道难》、《兵车行》等。
4、齐言与杂言
1)齐言
有每句字数一样的诗,格律诗都是齐言诗,古体诗则不然,如杜
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每句都是5个字,白居易长恨歌每句
都是七言。
还有曹操短歌行是四言诗,古人也有少量的六言诗,如王
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归,鸟啼山客犹眠。
”
2)李白《蜀道难》每句的字数就不一样了,这种是杂言诗,杂
言诗肯定不是格律诗,比如杜甫的《兵车行》: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
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
注:只要是杂言诗就可以判断为格律诗,齐言诗不一定,例如古
人的乐府诗和绝句一样,都有格律诗和古体诗两种。
唐沈佺期乐府
《独不见》是七律。
新诗
1、商籁体
新诗有舶来品,如商籁体,押韵之复杂,要求之严谨不亚于我们的格律诗,民国时的诗人有许多这类作品。
2、旧体诗与新体诗之间的白话诗
胡适的两只蝴蝶,很想旧体诗,却以白话写成,有点像初唐王梵志的百花打油诗,但是没有王梵志的哲理性。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3、新诗的自由派与格律派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有自由派与格律派之争,闻一多的三美是格律派的代表理论: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闻一多的理论来自有中外的古典诗歌,无论莎士比亚还是李商隐们,作诗都是有一定之规的,所以闻一多们反对这种“自由诗”,提倡“戴着足镣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