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33
平面向量的平面方程与法向量平面向量是指在平面内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向量,通过平面向量可以确定平面上的一些特征,其中包括平面方程和法向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面向量的平面方程与法向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1. 平面向量的表示与性质平面向量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而箭头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平面向量的表示可以用两点表示,即从一个点A指向另一个点B得到的向量,记作AB。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平面向量的大小等于其对应的对角线的大小。
对于平面向量$\vec{a}$和$\vec{b}$,其性质如下:- 加法性质:$\vec{a}+\vec{b}=\vec{b}+\vec{a}$,即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 数乘性质:$k(\vec{a}+\vec{b})=k\vec{a}+k\vec{b}$,即数与向量的加法满足分配律;- 数乘性质:$(k+l)\vec{a}=k\vec{a}+l\vec{a}$,即不同数与向量相乘满足分配律。
2. 平面向量的平面方程平面向量的平面方程表示了该向量所在平面的特征。
平面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y+Cz+D=0$,其中A、B和C是方程的系数,D是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A、B和C不全为0。
以平面上一点P(x, y, z)为例,该点到平面上已知点Q的向量为$\vec{n}$,若平面上的任意一点M(x', y', z')到点Q的向量为$\vec{p}$,则平面方程可以表示为$\vec{np}=0$。
3. 平面向量的法向量对于平面向量的平面方程而言,平面的法向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法向量是垂直于给定平面的向量,可以用来描述平面的方向和倾斜度。
对于平面的法向量,有以下性质:- 若$\vec{n}$是平面方程$Ax+By+Cz+D=0$的法向量,则$\vec{n}(A, B, C)$;- 若平面有一个与$\vec{n}$同向的法向量,其中$\vec{n}$有大小和方向,$\vec{m}=k\vec{n}$,其中k是一个实数。
空间向量法向量空间向量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向量,而法向量则是指与给定平面垂直的向量。
空间中的向量可以用坐标系表示,常用的有直角坐标系、柱面坐标系和球面坐标系。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向量可以表示为(x,y,z),其中x、y和z 分别表示该向量在x、y和z轴上的投影长度。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我们可以使用空间向量来表示它。
假设我们有一个平面,它的法向量为(a,b,c),那么该平面上的所有向量都应该与该法向量垂直。
因此,我们可以表示该平面上的任何向量V为:V = (x,y,z) = k(a,b,c)其中k是一个常数,可以使向量V的长度等于任意值。
这个向量k(a,b,c)就是平面的法向量,也被称为法线向量。
这个向量的长度为1,因为它是一个单位向量,同时也垂直于该平面。
如果我们知道两个向量A和B,我们可以使用向量积来计算它们的法向量。
向量积的计算公式为:A ×B = (AyBz - AzBy, AzBx - AxBz, AxBy - AyBx)其中,Ax、Ay、Az、Bx、By和Bz分别是向量A和B在x、y和z 轴上的投影长度。
这个向量A × B就是向量A和B构成平面的法向量。
在三维空间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平面和直线的交点。
如果我们知道平面的法向量和一个点在该平面上,我们可以使用向量积和点积来计算该点到直线的距离。
假设我们有一个平面,它的法向量为(a,b,c),一个点P在该平面上,一条直线L与该平面相交,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该点到直线的距离:d = |(P - Q) · n| / |n|其中,Q是直线上的任意一点,n是平面的法向量。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我们先计算从点P到直线上的任意一点Q的向量(P - Q),然后计算该向量在平面法向量上的投影,最后除以该法向量的长度,即可得到点P到直线的距离。
平面向量的单位法向量和法向量的应用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平面向量是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平面向量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计算单位法向量和使用法向量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讨平面向量的单位法向量的概念以及法向量的应用。
一、单位法向量的概念单位法向量是指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法向量做单位化处理得到的向量。
在二维平面中,给定一个非零向量a=(a₁, a₂),它的法向量可以通过交换分量并改变符号而得到,即b=(-a₂, a₁)。
为了得到单位法向量,我们需要对法向量b进行单位化处理。
单位化的过程如下:1. 计算法向量的模长:|b| = √(b₁² + b₂²)2. 将法向量的每个分量除以模长得到单位法向量c:c=(b₁/|b|,b₂/|b|)单位法向量的好处在于它的模长为1,方便计算和使用。
在很多问题中,单位法向量常常用于计算垂直于给定向量的方向和力的大小等。
二、法向量的应用法向量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计算两个向量的垂直性:给定两个向量a和b,通过计算它们的内积来判断它们是否垂直。
若a·b=0,则a和b垂直。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向量a的单位法向量c和向量b的内积来判断它们的垂直性。
若c·b=0,则a和b垂直。
2. 确定直线的方向:已知平面上一点A(x₁, y₁)和一条直线L,要求确定直线L的方向向量。
我们可以通过求取点A到直线L的法向量来得到直线L的方向向量。
通过计算法向量的单位向量,我们可以得到直线L的方向向量。
3. 计算平面的面积:给定一个平面上的多边形,可以通过计算多边形的任意两个相邻边的叉乘来得到该多边形的法向量。
然后,通过计算法向量的模长除以2来得到平面的面积。
4. 确定力的方向和大小:在物理学中,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垂直的方向(法向量),以及与接触面平行的方向(切向量)。
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
A 组
1.已知四面体ABCD ,棱AB AC =,棱DB DC =,点M 为棱BC 的中点,在图中指出,哪两点确定的位置向量是平面ADM 的法向量?哪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为什么?
2.已知正方体''''ABCD A B C D -,写出平面ABC 和平面'AB C 的一个法向量。
4.如图,已知PO ⊥平面ABC ,AC BC =,D 为AB 的中点,求证:AB PC ⊥。
5.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PA ⊥底面AC ,如果BC PB ⊥,求证ABCD 是矩形。
6.已知(3A ,0,0),(0B ,4,0),(0C ,0,5),求平面ABC 的单位法向量。
7.已知正方体''''ABCD A B C D -,分别写出两个对角面的一个法向量,并证明两个对角面互相垂直。
8.已知四面体ABCD 的棱AB CD ⊥,AC BD ⊥,求证:AD BC ⊥。
B 组
9.直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121 3.AB AD AA ===,, M 是BC 的中点.在1DD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1MN DC ⊥?。
知识归纳: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直线的方向向量:我们把直线l 上的向量以及与共线的向量叫做直线l 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如果表示向量a 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如果α⊥,那么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给定一个点,以向量为法向量的平面是完全确定的.3.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到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4.用向量研究空间线面关系,设空间两条直线21,l 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21,e e ,两个平面21,αα的法向量分别为21,n n ,则有如下结论5.用向量法求线线角:AB 与CD 的夹角和AB 与CD 的夹角相等或互补.公式为cos ,||||AB CDAB CD AB CD ⋅<>=.6.法向量求线面角:设平面β的斜线l 与平面β所成的角为α1,斜线l 与平面β的法向量所成角α2,则α1与α2互余或与α2的补角互余.求出斜线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后,即可求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公式为cos ,||||AB nAB n AB n ⋅<>=.7.法向量求面面角: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α1与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α2相等或互补.求出两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后,即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公式为121212cos ,||||n n n n n n ⋅<>=.8.向量法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设分别以这两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为,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向量为,则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在方向上的正射影向量的模.公式为d 9.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设分别以平面外一点P 与平面内一点M 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P 到平面的距离d 等于在方向上正射影向量的模.公式为||n d =。
法向量与平面的关系在三维空间中,平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很多物理现象和数学模型。
而法向量则是平面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可以用来描述平面的方向和法线。
本文将介绍法向量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以及与平面的关系。
一、法向量的概念法向量是指垂直于平面的一个向量,它的长度可以为任意值,但方向必须垂直于平面。
在三维空间中,一个平面可以由三个点或一个点和一个法向量唯一确定。
法向量是平面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决定了平面的方向和法线。
二、法向量的性质1. 垂直性:法向量与平面垂直,即法向量和平面的法线方向相同,因此可以用法向量来表示平面的法线。
2. 唯一性: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是唯一的,因为平面的法线方向只有一个。
3. 长度:法向量的长度可以为任意值,但一般取单位向量,这样可以方便计算。
4. 方向:法向量的方向是垂直于平面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来确定。
三、法向量的计算方法1. 三个点确定法向量:假设平面上有三个点A(x1,y1,z1),B(x2,y2,z2),C(x3,y3,z3),则法向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B-A)×(C-A)其中×表示叉积运算,(B-A)和(C-A)分别表示向量BA和向量CA,叉积运算的结果是一个垂直于这两个向量的向量,即法向量N。
2. 一个点和法向量确定法向量:假设平面上有一个点P(x,y,z),法向量为N(a,b,c),则法向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a,b,c)即法向量N就是给定的法向量。
四、法向量与平面的关系1. 平面的法向量与法线:平面的法向量就是平面的法线方向,它垂直于平面,可以用来描述平面的方向和法线。
2. 平面的方程:平面可以用一个一般式的方程来表示,即Ax+By+Cz+D=0,其中A、B、C为平面的法向量的三个分量,D为平面的截距。
3.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平面可以用一个点和法向量来表示,即N·(P-P0)=0,其中N为平面的法向量,P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0为平面上的一个已知点。
平面向量的法向量和单位向量平面向量是二维空间中的线段,它具有方向和大小。
在平面向量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向量,比如法向量和单位向量。
本文将从法向量和单位向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向量在平面向量中,法向量是与给定向量垂直的向量,通常用n表示。
对于平面向量a=(a1,a2),其法向量可以表示为n=(-a2,a1),或者n=(a2,-a1)。
法向量的方向垂直于给定向量,并且具有相同的大小。
法向量在几何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时,常常使用法向量来进行计算。
法向量还可以用来表示平面的法线方向,从而帮助求解平面几何中的问题。
二、单位向量单位向量是指长度为1的向量,表示为u。
在二维空间中,单位向量通常表示为u=(cosθ,sinθ),其中θ为向量与x轴的夹角。
单位向量的大小为1,表示方向而不表示大小。
单位向量在向量运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时,可以使用单位向量来表示向量的方向,从而简化计算。
单位向量还常用于表示力的方向,以及在物理学中描述物体的位移和速度方向。
结论平面向量中的法向量和单位向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几何学和向量运算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法向量可以帮助我们求解向量的垂直方向,单位向量则可以帮助我们统一向量的方向,并简化向量运算的复杂度。
深入理解和应用法向量和单位向量,有助于提升数学和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便利。
愿本文对读者有所启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平面向量的法向量和单位向量。
带你走进法向量一、法向量概念理解如果表示非零向量n 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α,那么称向量n 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n ,此时,我们把向量n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特别提醒:(1)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平面的法向量是不唯一的; (2)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3)向量n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向量m 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n m 0=;(4)因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已知平面内一点和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个平面是唯一确定的. 二、法向量求解步骤若要求出一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坐标,一般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般步骤:(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x y z =n ;(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111(,,)a b c =a ,222(,,)a b c =b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 、y 、z 的方程组00=⎧⎨=⎩n a n b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通常取其中一个未知数为1或1-).三、用法向量可以解决的问题 1.直线与平面成角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的夹角β(锐角)的余角,故有sin cos θβ==||||l nl n .注意:求出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的夹角β(锐角)并不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应取其余角. 2.平面与平面成角设1n ,2n 分别是二面角l αβ--的面,αβ的法向量,则12<n ,n >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且有12cos <n ,n >=1212|n n |n ||n .注意: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时,若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1n 、2n 方向相反时,则二面角的大小等于22<>n ,n ,若两个面的法向量1n 、2n 方向相同时,则二面角大小为22π-<>n ,n .3.求点面距离点面距离的具体求解步骤是: (1)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求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的向量;(3)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得要求的点面距离.其中设e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单位方向向量,线段AB 在l 上的投影是''A B ,则有|''|||A B AB =e ,是求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问题重要公式. 四、法向量的具体应用例1如图,四边形PCBM 是直角梯形,90PCB ∠=,PM ∥BC ,12PM BC ==,,又1AC =,120ACB AB PC ∠=,⊥,直线AM 与直线PC所成的角为60.(1)求证:平面PAC ⊥平面ABC ;(2)求二面角M AC B --余弦值的大小. 解:(1)∵,,PC AB PC BC AB BC B ⊥⊥=∴PC ABC ⊥平面,又∵PC PAC ⊂平面 ∴平面PAC ⊥平面ABC .(2)在平面ABC 内,过C 作CD CB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由题意有1,022A ⎛⎫- ⎪ ⎪⎝⎭,设()()000,0,0P z z >,则()()000310,1,,,,,0,0,22M z AM z CP z ⎛⎫=-= ⎪⎪⎝⎭,由直线AM 与直线PC 所成的解为060,得cos60AM CP AM CP =⋅⋅︒,即200z z =,解得01z =∴()310,0,1,,,022CM CA ⎛⎫==-⎪ ⎪⎝⎭,设平面MAC 的一个法向量为n{}111,,x y z =, 则11110102y z y z +=⎧-=,取11x =,得{=n (正方向), 平面ABC 的法向量取为()0,0,1=m (正方向),设m 与n 所成的角为θ,则3cos 7θ-==⋅m n m n ∴二面角M AC B --的大小为,<>m n 的补角,故二面角M AC B --. 评注:设1n ,2n 分别是二面角l αβ--的面,αβ的法向量,则12,<>n n 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何时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何时又是其补角?资料上(包括高考试题的答案上)如是说:由图形不难(显然)得出12,<>n n 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说的含糊其辞,毫无判断依据,让同学们辨别不清,对结果的处理困惑不解,往往导致错误的结果,走入了解题的一个个误区.为了让同学们思维走入清淅化,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在此介绍“穿入法”确定法向量的方向求解二面角.所谓“穿入法”就是穿入二面角l αβ--内部的平面α的法向量1n (如右图所示)方向为正方向,穿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β的法向量2n 方向为负方向.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只要取二面角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中的一个正方向,一个负方向,则两法向量所夹角12,<>n n 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公式121212cos ,||||<>=n n n n n n 便可轻松求出.如果两个法向量都取正方向(或负方向),则12,<>n n 即为所求二面角的补角.例2如图,是一个直三棱柱(以111A B C 为底面)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ABC .已知11111A B B C ==,11190A B C ∠=,14AA =,12BB =,13CC =.(1)设点O 是AB 的中点,证明://OC 平面111A B C ; (2)求二面角1B AC A --的大小; 解:(1)以1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14)A ,,,(002)B ,,,(103)C ,,,因为O 是AB 的中点,所以1032O ⎛⎫ ⎪⎝⎭,,, 1102OC ⎛⎫=- ⎪⎝⎭,,.11x易知,n (001)=,,是平面111A B C 的一个法向量.因为OC 0=n ,OC ⊄平面111A B C ,所以OC ∥平面111A B C .(2)(012)AB =--,,,(101)BC =,,, 设m ()x y z =,,是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则AB 0=m ,BC 0=m 得:20y z x z --=⎧⎨+=⎩取1x z =-=,(121)=-,,m (负方向). 显然,l (110)=,,为平面11AAC C 的一个法向量(正方向). 所以,<>m l 大小即为二面角1B AC A --的大小,而12cos ,2++<>===⨯m l m l m l , 所以二面角1B AC A --的大小是30︒.评注:用“穿入法”确定法向量方向求解二面角,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淡化了传统立体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也避免了处理结果中对所求角为二面角还是其补角的判断,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解题变得程序化,易于接受,是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独到之处.。
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B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则它与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垂直C .如果一向量和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则它垂直于这条斜线D .如果一非零向量和一平面平行,且和一条斜线垂直,则它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答案] D[解析] 由三垂线定理知D 成立.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平面ACB 1的一个法向量为( )A.BD 1→B.DB →C.BA 1→D.BB 1→ [答案] A3.点A (a,0,0),B (0,b,0),C (0,0,c ),则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A .(bc ,ac ,ab )B .(ac ,ab ,bc )C .(bc ,ab ,ac )D .(ab ,ac ,bc ) [答案] A[解析] 设法向量为n =(x ,y ,z ),则AB ·n =0,AC →·n =0,则⎩⎪⎨⎪⎧-ax +by =0-ax +cz =0∴n =(bc ,ac ,ab ). 故选A. 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E 为A 1C 1的中点,则直线CE 垂直于( ) A .ACB .BDC .A 1DD .A 1A[答案] B[解析] 直线CE 在平面AC 内的射影为AC ,又AC ⊥BD ,∴BD ⊥CE ,故选B.5.正方体AC 1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则下列直线中不互相垂直的是( )A .B 1C 与C 1D 1B .D 1B 与B 1C C .D 1B 与EFD .A 1B 与B 1C 1 [答案] C[解析]D1B与EF所成角等于∠D1BC,其余弦值为33,故选C.6.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2,3,-5),v=(3,-1,4),则()A.α∥βB.α⊥βC.α、β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 C[解析]∵u=(-2,3,-5),v=(3,-1,4),∴u与v不平行且u与v不垂直,故选C.7.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v1=(1,2,1),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v2=-(2,4,2),则平面α与平面β()A.平行B.垂直C.相交D.不能确定[答案] A[解析]由v1∥v2故可判定α∥β.8.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2,-4,k),若α∥β,则k=() A.2B.-4C.4D.-2[答案] C[解析]∵α∥β,∴1-2=2-4=-2k,∴k=4,故选C.9.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u=(4,0,8),则() A.l∥αB.l⊥αC.l⊂αD.l与α斜交[答案] B[解析]∵u=-4a,∴u∥a,∴a⊥α,∴l⊥α.故选B.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则()A.面AED∥面A1FD1B.面AED⊥面A1FD1C.面AED与面A1FD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不对[答案] B[解析] 以D 为原点,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面AED 的法向量n 1与面A 1FD 1的法向量n 2.∵n 1·n 2=0,∴n 1⊥n 2,∴平面AED ⊥平面A 1FD 1.二、填空题11.若直线l 与β的法向量分别是a =(1,0,-2),b =(-1,0,2),则直线l 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 l ⊥β[解析] ∵a ∥b ,∴l ⊥β.12.已知l ∥α,且l 的方向向量为(2,m,1),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2,2,则m =________.[答案] -8[解析] 设a =(2,m,1),b =(1,12,2). ∵l ∥α,∴a ⊥b ,∴2+12m +2=0,∴m =-8. 13.已知正四棱锥(如图所示),在向量PA →-PB →+PC →-PD →,PA→+PC →,PB →+PD →,PA →+PB →+PC →+PD →中,不能作为底面ABCD 的法向量的向量是________.[答案] PA →-PB →+PC →-PD →[解析] ∵PA →-PB →+PC →-PD →=BA →+DC →=0,不能作为这个平面的法向量,对其它三个化简后可知均与PO →共线.而PO ⊥平面ABCD ,它们可作为这个平面的法向量.14.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 ,AB =1,BC =a ,P A ⊥平面ABCD ,若在BC 上只有一个点Q 满足PQ ⊥QD ,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答案] 2[解析]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A (0,0,0),B (1,0,0),D (0,a,0),C (1,a,0),设Q (1,x,0),P (0,0,z ),PQ →=(1,x ,-z ),QD→=(-1,a -x,0).由PQ →·QD →=0,得-1+x (a -x )=0,即x 2-ax +1=0.当Δ=a 2-4=0,即a =2时,Q 只有一个.三、解答题15.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0,0,2),B (4,2,0),C (2,4,0),求平面ABC 的单位法向量.[解析] AB →=(4,2,-2),AC →=(2,4,-2)设n =(x ,y ,z )是平面ABC 的单位法向量,则有⎩⎪⎨⎪⎧ |n |2=1,n ·AB →=0,n ·AC →=0,⇒⎩⎪⎨⎪⎧ x 2+y 2+z 2=1,2x +y -z =0,x +2y -z =0. 取z >0,得x =y =111,z =311 . ∴n =111(1,1,3).16.如图所示,M 、N 、P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的棱CC 1、BC 、CD 的中点.求证:A 1P ⊥平面DMN .[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2,则D (0,0,0),A 1(2,0,2),P (0,1,0),M (0,2,1),N (1,2,0).∴向量A 1P →=(0,1,0)-(2,0,2)=(-2,1,-2),DM →=(0,2,1)-(0,0,0)=(0,2,1),DN →=(1,2,0).∴A 1P →·DM →=(-2,1,-2)·(0,2,1)=(-2)×0+1×2+(-2)×1=0.A 1P →·DN →=(-2,1,-2)·(1,2,0)=(-2)×1+1×2+(-2)×0=0.∴A 1P →⊥DM →,A 1P →⊥DN →,即A 1P ⊥DM ,A 1P ⊥DN ,又DM ∩DN =D ,∴A 1P ⊥平面DMN .17.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在棱DD 1上是否存在点P 使B 1D ⊥面P AC?[解析] 以D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存在点P (0,0,z ),AP →=(-a,0,z ),AC →=(-a ,a,0),DB 1→=(a ,a ,a ),∴B 1D ⊥面PAC ,∴DB 1→·AP →=0,DB 1→·AC →=0.∴-a 2+az =0.∴z =a ,即点P 与D 1重合.∴点P 与D 1重合时,DB 1⊥面P AC .18.如图所示,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PA =AD ,M 、N 、Q 分别是PC 、AB 、CD 的中点,(1)求证:MN ∥PAD ;(2)求证:平面QMN ∥平面PAD ;(3)求证:MN ⊥平面PCD .[解析] (1)如图以A 为原点,以AB ,AD ,AP 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 (b,0,0),D (0,d,0),P (0,0,d ),则C (b ,d,0)∵M ,N ,Q 分别是PC ,AB ,CD 的中点,∴M ⎝⎛⎭⎫b 2,d 2,d 2,N ⎝⎛⎭⎫b 2,0,0,Q ⎝⎛⎭⎫b 2,d ,0 ∴MN →=⎝⎛⎭⎫0,-d 2,-d 2, ∵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1,0,0)∴MN →·m =0,即MN →⊥m ,∴MN 不在面P AD 内,∴MN ∥面PAD ,(2)QN →=(0,-d,0),QN →⊥m ,又QN 不在面P AD 内,又QN ∥面PAD .又∵MN ∩QN =N ,∴面MNQ ∥平面P AD .(3)PD →=(0,d ,-d ),DC →=(b,0,0), ∴MN →·PD →=⎝⎛⎭⎫-d 2d +⎝⎛⎭⎫-d 2(-d )=0, MN →·DC →=0,∴MN →⊥PD →,MN →⊥DC ,又PD ∩DC =D , ∴MN →⊥平面PCD .。
概念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所表示的向量为该平面的法向量。
一个平面都存在无数个法向量。
零向量模等于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注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但我们规定:零向量的方向与任一向量平行,垂直。
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说,空间零向量是任何平面的法向量,但是由于零向量不能表示平面的信息。
一般不选择零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
如果已知直线与平面垂直,可以取已知直线的两点构成的向量作为法向量;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可用设元法求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步骤如下:首先设平面的法向量m(x,y,z),然后寻找平面内任意两个不平行的向量AB(x1,y1,z1)和CD(x2,y2,z2)。
由于平面法向量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的向量,因此得到x*x1+y*y1+z*z1=0和x*x2+y*y2+z*z2=0。
由于上面解法存在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不能通过增加新的向量和方程求解,因为其它方程和上述两个方程是等价的),无法得到唯一的法向量(因为法向量不是唯一的)。
为了得到确定法向量,可采用固定z=1(也可以固定x=1或y=1)或者模等于1的方法(单位法向量),但是这步并不是必须的。
因为确定法向量和不确定法向量的作用是一样的。
平面法向量的具体步骤:(待定系数法)1、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2、设平面法向量n=(x,y,z)3、在平面内找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记为a=(a1,a2, a3)b=(b1,b2,b3)4、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方程组①n*a=0 ②n*b=0编辑本段应用范围法向量的主要应用如下:1、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般只求出正弦值即可):求出平面法向量和斜线的一边,然后联立方程组,可以得到角度的余弦值,根据公式Sinα=|Cosα|。
利用这个原理也可以证明线面平行;2、求二面角: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这个角与二面角相等或互补;3、点到面的距离:任一斜线(平面为一点与平面内的连线)在法向量方向的射影;如点B到平面α的距离d=|BD·n|/|n|(等式右边全为向量,D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向量n为平面α的法向量)。
高二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考点梳理】考点一:空间中点、直线和平面的向量表示1.空间中点的位置向量如图,在空间中,我们取一定点O作为基点,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P就可以用向量OP→来表示.我们把向量OP→称为点P的位置向量.2.空间中直线的向量表示式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且过点A.如图,取定空间中的任意一点O,可以得到点P在直线l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使OP→=OA→+t a,①把AB→=a代入①式得OP→=OA→+tAB→,②①式和②式都称为空间直线的向量表示式.3.空间中平面的向量表示式平面ABC的向量表示式: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ABC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x,y,使OP→=OA→+xAB→+yAC→.我们称为空间平面ABC的向量表示式.考点二空间中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如图,若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我们称a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点A且以a为法向量的平面完全确定,可以表示为集合 {P|a·AP→=0}.考点三: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1.线线平行的向量表示设u1,u2分别是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l∥l2⇔u1∥u2⇔∃λ∈R,使得u1=λu2.12.线面平行的向量表示设u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n是平面α的法向量,l⊄α,则l∥α⇔u⊥n⇔u·n=0.面面平行的向量表示设n1,n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α∥β⇔n∥n2⇔∃λ∈R,使得n1=λn2 .1考点四: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1.线线垂直的向量表示设u1,u2分别是直线l1 , l2的方向向量,则l⊥l2⇔u1⊥u2⇔u1·u2=0.12. 线面垂直的向量表示设u 是直线 l 的方向向量,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 l ⊄α,则l ⊥α⇔u ∥n ⇔∃λ∈R ,使得u =λn .知识点三 面面垂直的向量表示设n 1,n 2 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α⊥β⇔n 1⊥n 2⇔n 1·n 2=0.【题型归纳】题型一: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1.(2021·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二期中(理))已知直线l 过点(1,0,1)P -,平行于向量(211)S =,,,平面π经过直线l 和点(1,2,3)A ,则平面π的一个法向量n 的坐标为( )A .1212⎛⎫- ⎪⎝⎭,,B .1122⎛⎫- ⎪⎝⎭,,C .(1,0,2)-D .(120)-,, 2.(2021·山西·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校高二期中)已知平面α经过点(1,1,1)A 和(1,1,)B z -,(1,0,1)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实数z =( )A .3B .1-C .2-D .3-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图,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1A O ⊥平面ABCD ,1AB AA =1OCB 的法向量(),,n x y z =为( )A .()0,1,1B .()1,1,1-C .()1,0,1-D .()1,1,1--题型二:空间中点、直线和平面的向量表示4.(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2,1,4AB =--,(4,2,0)AD =,(1,2,1)AP =--.对于结论:①||6AD =;②AP AD ⊥;③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④AP//BD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④B .②③C .①③D .①②5.(2022·全国·高二)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A (2,-1,2),它的一个法向量为(3,1,2)n =,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 ) A .(1,-1,1)B .(1,3,32)C .(1,-3,32)D .(-1,3,-32)6.(2022·四川·棠湖中学高二)对于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且有(,,)OP xOA yOB zOC x y z R =++∈,则2x =,3y =-,2z =是P ,A ,B ,C 四点共面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2022·福建·高二学业考试)如图,在长方体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111,BB B C 的中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A E 平面11CC D DB .1A E ⊥平面11BCC B C .11A ED F ∥D .11AE DF ⊥8.(2022·山东淄博·高二期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1n =,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11,,122m ⎛⎫=-- ⎪⎝⎭,则//l αB .若()1,0,1m =-,则l α⊥C .平面α与所有坐标轴相交D .原点O 一定不在平面α内9.(2022·安徽宣城·高二期末)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点M 是对角线1AC 上的一点且1AM AC λ=,()0,1λ∈,则( )A .当12λ=时,1AC ⊥平面1A DMB .当12λ=时,//DM 平面11CB D C .当1A DM 为直角三角形时,13λ=D .当1A DM 的面积最小时,13λ=10.(2021·湖北黄冈·高二期中)已知1v 、2v 分别为直线1l 、2l 的方向向量(1l 、2l 不重合),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α,β不重合),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212v v l l ⇔∥∥;B .111v n l α⊥⇔∥;C .12n n αβ⊥⇔⊥D .12n n αβ⇔∥∥11.(2021·安徽·高二期中)给出以下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1,2a =-,直线m 的方向向量为()2,1,1b =-,则l 与m 垂直 B .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0,1,1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1n =,则l α⊥ C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0,1,3=n ,()21,0,2=n ,则αβ∥D .平面α经过三个点()1,0,1A -,()0,1,0B -,()1,2,0C -,向量()1,,n p q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53p q +=1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若空间两直线1l 与2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23,,a a a a =和()123,,b b b b =,则两直线1l 与2l 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A .11a b λ=,22a b λ=,33a b λ=(R λ∈)B .存在实数k ,使得a kb =C .1122330a b a b a b ++=D .a b a b ⋅=±⋅题型五: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综合问题1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CC 的中点,P 、Q 是正方体表面上相异两点.若P 、Q 均在平面1111D C B A 上,满足1BP A E ⊥,1BQ A E ⊥.(1)判断PQ 与BD 的位置关系; (2)求1A P 的最小值.14.(2022·福建宁德·高二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AD BC ∥.,3,2,AD AB AD AB BC PA ⊥===⊥平面ABCD ,且3PA =,点M 在棱PD 上,点N 为BC 中点.(1)若2DM MP =,证明:直线//MN 平面PAB :(2)线段PD 上是否存在点M ,使NM 与平面PCD 6PM PD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2022·江苏·沛县教师发展中心高二期中)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2AA AB ==,E ,F 分别为棱1AA ,1CC 的中点,G 为棱1DD 上的动点.(1)求证:B ,E ,1D ,F 四点共面;(2)是否存在点G ,使得平面GEF ⊥平面BEF ?若存在,求出DG 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双基达标】一、单选题16.(2022·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期中(理))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底面是以B 为直角项点,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在棱CC '上有唯一的一点E 使得A E EB '⊥,那么BB '=( )A .1B .2C .12D .1317.(2022·江苏·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二期中)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为(342)n =-,,,(342)AB =--,,,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 )A .AB α∥B .AB α⊥C .AB α⊂D .AB α⊂或AB α∥18.(2022·广东·广州奥林匹克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E F 分别是11,BB DD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A O //EFB .1A O EF ⊥C .1A O //平面1EFBD .1A O ⊥平面1EFB 19.(2022·全国·高二)有以下命题: ①一个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的②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和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③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平行,则这两个平面相交④若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于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直线和平面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正方体ABCD A B C D ''''-,给出下列结论:①直线DD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0,0,1)v =;②直线BC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2(0,1,1)v =; ③平面ABB A ''的一个法向量为1(0,1,0)n =;④平面B CD '的一个法向量为2(1,1,1)n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21.(2022·全国·高二)已知直线1l 经过点1(1,2,3)P -,平行于向量1(1,1,2)s =-,直线2l 经过点2(1,2,0)P -,平行于向量2(0,1,1)s =,求与两直线1l ,2l 都平行的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的坐标.22.(2022·全国·高二)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 和矩形AD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点M ,N 分别在对角线BD ,AE 上,且13BM BD =,13AN AE =.(1)求证:MN AD ⊥;(2)若1CD DE ==,求MN 的长.【高分突破】一:单选题23.(2022·江苏·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若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2,1a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2,4,2b =-,则( )A .l α⊂B .//l αC .l α⊥D .//l α或l α⊂24.(2022·江苏苏州·高二期末)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4), AB =(-1,1,-2),则AB 所在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 ) A .l ⊥αB .l α⊂C .l 与α相交但不垂直D .l ∥α25.(2021·全国·高二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90ABC ∠=,60BAC ∠=,2PA AB ==.以点B 为原点,分别以BC ,BA ,AP 的方向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PAB 和平面PBC 的法向量分别为m 和n ,则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点P 的坐标为()0,0,2-B .()4,0,2PC =- C .n 可能为()0,2,2-D .cos ,0m n >26.(2021·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高二)设α,β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n ,2n ,l 和m 是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e ,2e ,那么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l α⊂,m β⊂,且11e n ⊥,22e n ⊥B .l α⊂,m β⊂,且12e e ∥C .11e n ∥,22e n ∥,且12e e ∥D .11e n ⊥,22e n ⊥,且12e e ∥27.(2021·浙江金华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平面四边形ABEF 和四边形CDFE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平面ABEF ⊥CDFE ,点G 为线段AF 的中点,点P ,Q 分别为线段BE 和CE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若GQ DP ⊥,则线段PQ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28.(2021·湖北·武汉市第十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设a ,b 是两条直线,a ,b 分别为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α,β是两个平面,且a α⊥,b β⊥,则“αβ⊥”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9.(2021·河南·高二阶段练习(理))给出下列命题:①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1,2a =-,直线m 的方向向量为12,1,2⎛⎫=- ⎪⎝⎭b ,则l m ⊥②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0,1,1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1n =--,则l α⊥. ③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20,1,310,,,2n n ==,则//αβ.④平面α经过三点A (1,0,-1),B (0,1,0),C (-1,2,0),向量()1,,=n u t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u +t =1.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②③B .①④C .③④D .①②30.(2021·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已知点(2A ,1-,2)在平面α内,(3n =,1,2)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 ) A .(1P ,1-,1)B .P 31,3,2⎛⎫⎪⎝⎭C .31,3,2P ⎛⎫- ⎪⎝⎭D .31,3,4P ⎛⎫-- ⎪⎝⎭31.(2021·北京·汇文中学高二期中)若,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1,2,1)v =,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2(2,4,2)v =---,则平面α与平面β( )A .平行B .垂直C .相交D .不确定32.(2021·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二期中)已知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3,2,1)a =-,平面α的法向量是1,2(,)1n =-,则l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A .l α⊥B .//l αC .//l α或l α⊂D .l 与α相交但不垂直 二、多选题(共0分)33.(2022·浙江省长兴中学高二期末)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A CB CA CB CC D E M ⊥==分别为11B C ,11,CC AB 的中点,点N 是棱AC 上一动点,则( )A .对于棱AC 上任意点N ,有1MN BC ⊥B .棱AC 上存在点N ,使得MN ⊥面1BC NC .对于棱AC 上任意点N ,有MN 面1A DED .棱AC 上存在点N ,使得MN DE ∥34.(2022·江苏·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AD ==,12AA =,动点P 在体对角线1BD 上(含端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顶点B 到平面APC 2.存在点P ,使得1BD ⊥平面APC C .AP PC +30.当P 为1BD 中点时,APC ∠为钝角35.(2022·江苏·连云港高中高二期中)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是( )A .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1,1,2a =-,直线m 的方向向量12,1,2⎛⎫=- ⎪⎝⎭b ,则l 与m 垂直B .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0,1,1a =-,平面α的法向量()1,1,1n =--,则l α⊥C .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0,1,3=n ,()21,0,2=n ,则αβ⊥D .若存在实数,,x y 使,=+MP xMA yMB 则点,,,P M A B 共面36.(2022·福建宁德·高二期中)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60DAB DAA BAA ∠∠∠===,1AB AD AA ==,点M ,N 分别是棱1111,D C C B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1MN AC ⊥B .向量1,,AN BC BB 共面 C .1CA ⊥平面1C BDD .若AB =1637.(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A .A ,B ,M ,N 是空间四点,若,,BA BM BN 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A ,B ,M ,N 共面B .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1,2a =-,直线m 的方向向量为12,1,2b ⎛⎫=- ⎪⎝⎭,则l 与m 垂直C .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0,1,1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1n =--,则l ⊥αD .平面α经过三点(1,0,1),(0,1,0),(1,2,0),(1,,)A B C n u t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1u t += 38.(2022·江苏宿迁·高二期中)给定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若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且向量a 是平面α内的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0a n ⋅= B .若1n ,2n 分别是不重合的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12//0n n αβ⇔⋅= C .若1n ,2n 分别是不重合的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1212//n n n n αβ⇔⋅=⋅ D .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一定不垂直39.(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中)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在线段1B C 上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BD AP ⊥B .AP PB +26+ C .异面直线AP 与1A D 23D .11APB C PD ∠=∠4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给定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若1n ,2n 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12n n αβ⇔∥∥ B .若1n ,2n 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120n n αβ⇔⋅=∥C .若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且向量a 是平面α内的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0a n ⋅=D .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一定不垂直 三、填空题41.(2022·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教师发展中心学科研训处高二期中)已知平面,ABC (1,2,3),(4,5,6)AB AC ==,写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n =______.42.(2022·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期中(理))若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2,1a =-,平面a 的一个法向量为()1,2,1b =--,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4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1v 、2v 分别为不重合的两直线1l 、2l 的方向向量,1n、2n 分别为不重合的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下列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 ①2121////v v l l ⇔;②2121v l l v ⊥⇔⊥;③12////n n αβ⇔;④12n n αβ⊥⇔⊥.44.(2022·四川成都·高二期中(理))如图,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A ′B ′C ′D ′-ABCD ,M 是正方形BB ′C ′C 的中心,P 是△A ′C ′D 内(包括边界)的动点,满足PM =PD ,则点P 的轨迹长度为______.4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向量,,i j k 分别代表空间直角坐标系与,,x y z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若45a i j k =-+,44b mi j k =+-,若a 与b 垂直,则实数m =______. 4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放置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ABCD 中,H 是底面中心,DH ⊥平面ABC ,写出:(1)直线BC 的一个方向向量___________; (2)点OD 的一个方向向量___________; (3)平面BHD 的一个法向量___________;(4)DBC △的重心坐标___________.47.(2022·上海·格致中学高二期末)已知向量()1,2,a m m =+是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向量()1,,2n m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若直线l ⊥平面α,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 48.(2021·河北省盐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已知P 是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点,()2,1,4AB =--,()4,2,0AD =,()1,2,1AP =--,给出下列结论:①AP AB ⊥; ②AP AD ⊥;③AP 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④AP//BD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__________. 四、解答题49.(2022·全国·高二)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OABC O A B C -,中,E 、F 分别是棱AB 、BC 上的动点,且AE BF x ==,其中01x ≤≤,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1)求证:11A F C E ⊥;(2)若1A 、E 、F 、1C 四点共面,求证:111112A F AC A E =+.50.(2022·全国·高二)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SD ⊥底面ABCD ,E 、F 、G 分别为AB 、SC 、SD 的中点.若AB a ,SD b =.(1)求EF ; (2)求cos ,AG BC ; (3)判断四边形AEFG 的形状.51.(2022·湖南·高二)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6AD =,13AA =,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下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1)平面ABCD ; (2)平面11ACC A ; (3)平面1ACD .5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 D .(1)分别指出平面PAD 、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2)若AB AD AP ==,试在图中作出平面PDC 的一个法向量; (3)PBD △是否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4)根据法向量判断平面PBC 与平面PDC 是否有可能垂直.53.(2022·浙江绍兴·高二期末)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4.E 为棱1AA 上的动点,F 为棱1CC 的中点.(1)证明:1EC BD ⊥;(2)若E 为棱1AA 上的中点,求直线BE 到平面11B D F 的距离.【答案详解】1.A 【解析】 【分析】设法向量(),,n x y z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0,2,4AP =--,设经过直线l 和点A 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24020n AP y z n s x y z ⎧⋅=--=⎨⋅=++=⎩,令1x =,则4,2y z =-= , 所以()1,4,2n =-,所以经过直线l 和点A 平面的法向量为()(),4,2,0t t t t R t -∈≠.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由(1,0,1)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可得0AB n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2,0,1AB z =--,因为(1,0,1)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 所以0AB n ⋅=,即()210z ---=,解得1z =-. 故选:B. 3.C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向量,利用法向量的性质可得解. 【详解】ABCD 是正方形,且AB1AO OC ∴==,11OA ∴=,()0,1,0A ∴-,()1,0,0B ,()0,1,0C ,()10,0,1A ,()1,1,0AB ∴=,()0,1,0OC =,又()111,1,0A B AB ==,()11,1,1B ∴,()11,1,1OB =,平面1OC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y x y z =⎧⎨++=⎩,得0y =,x z =-,结合选项,可得()1,0,1n =-, 故选:C. 4.B 【解析】 【分析】求出||25AD = 0AP AD ⋅=判断②正确;由AP AB ⊥,AP AD ⊥判断③正确;假设存在λ使得λ=AP BD ,由122314λλλ-=⎧⎪=⎨⎪-=⎩无解,判断④不正确.【详解】由(2AB =,1-,4)-,(4AD =,2,0),(1AP =-,2,1)-,知:在①中,||166AD ==≠,故①不正确;在②中,4400AP AD ⋅=-++=,∴⊥AP AD ,AP AD ∴⊥,故②正确;在③中,2240AP AB ⋅=--+=, AP AB ∴⊥,又因为AP AD ⊥,AB AD A ⋂=,知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故③正确;在④中,(2BD AD AB =-=,3,4),假设存在λ使得λ=AP BD ,则122314λλλ-=⎧⎪=⎨⎪-=⎩,无解,故④不正确;综上可得:②③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空间向量垂直、向量平行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平面的法向量以及空间向量的模,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B 【解析】 【分析】要判断点P 是否在平面内,只需判断向量PA 与平面的法向量n 是否垂直,即判断PA n 是否为0即可.【详解】对于选项A ,(1,0,1)PA =,则(1,0,1)(3,1,2)50==≠PA n ,故排除A ; 对于选项B ,1(1,-4,)2=PA ,则1(1,4,)(3,1,2)34102=-=-+=PA n对于选项C ,1(1,2,)2=PA ,则1(1,2,)(3,1,2)3+21602==+=≠PA n ,故排除C ;对于选项D ,7(3,-4,)2=PA ,则7(3,4,)(3,1,2)9471202=-=-+=≠PA n ,故排除D ; 故选:B 6.B 【解析】 【分析】利用空间中共面定理: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且(),,OP xOA yOB zOC x y z R =++∈,得P ,A ,B ,C 四点共面等价于1x y z ++=,然后分充分性和必要性进行讨论即可. 【详解】解: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且(),,OP xOA yOB zOC x y z R =++∈ 则P ,A ,B ,C 四点共面等价于1x y z ++=若2x =,3y =-,2z =,则1x y z ++=,所以P ,A ,B ,C 四点共面 若P ,A ,B ,C 四点共面,则1x y z ++=,不能得到2x =,3y =-,2z = 所以2x =,3y =-,2z =是P ,A ,B ,C 四点共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中四点共面定理,充分必要性的判断,属于基础题.7.A 【解析】 【分析】对A :由平面11ABB A 平面11CC D D ,然后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对B :若1A E ⊥平面11BCC B ,则1A E ⊥1BB ,这与1A E 和1BB 不垂直相矛盾,从而即可判断; 对C 、D :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1A E 与1D F 不是共线向量,且2110A E D F b ⋅=>,从而即可判断.【详解】解:对A :由长方体的性质有平面11ABB A 平面11CC D D ,又1A E ⊂平面11ABB A ,所以1A E 平面11CC D D ,故选项A 正确;对B :因为E 为棱1BB 的中点,且111A B BB ⊥,所以1A E 与1BB 不垂直,所以若1A E ⊥平面11BCC B ,则1A E ⊥1BB ,这与1A E 和1BB 不垂直相矛盾,故选项B 错误; 对C 、D :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1,,DA a DC b DD c ===,则()1,0,A a c =,,,2c E a b ⎛⎫⎪⎝⎭,()10,0,D c ,,,2a Fbc ⎛⎫ ⎪⎝⎭,所以10,,2cA E b ⎛⎫=- ⎪⎝⎭,1,,02aD F b ⎛⎫= ⎪⎝⎭,因为1A E 与1D F 不是共线向量,且2110A E D F b ⋅=>,所以1A E 与1D F 不平行,且1A E 与1D F 不垂直,故选项C 、D 错误. 故选:A. 8.C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方法依次讨论各选项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对于A 选项,111022m n ⋅=--+=,所以m n ⊥,故//l α或l α⊂,故A 选项错误; 对于B 选项,1010m n ⋅=+-=,所以m n ⊥,故//l α或l α⊂,故B 选项错误;对于C 选项,由于法向量的横、纵、竖坐标均不取零,故平面不与坐标轴确定的平面平行,所以平面α与所有坐标轴相交,故正确;对于D 选项,由法向量不能确定平面的具体位置,故不能确定原点O 与平面α关系,故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一一计算可得; 【详解】解:由题可知,如图令正方体的棱长为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0,0A ,()1,0,1A ,()10,1,0C ,()0,0,1D ,()10,0,0D ,()11,1,0B ,()0,1,1C ,所以()11,1,1AC =--,因为1AM AC λ=,所以()1,,1M λλλ-+-+,所以()1,,1A M λλλ=--+,()1,,DM λλλ=-+-,()11,0,1CB =-,()10,1,1D C =,设平面11CB 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100CB n x z D C n y z ⎧⋅=-=⎪⎨⋅=+=⎪⎩,令1x =,则1z =,1y =-,所以()1,1,1n =-对于A :若1AC ⊥平面1A DM ,则11AC A M ⊥,则()()11110AC A M λλλ⋅=++-⨯-+=,解得13λ=,故A 错误;对于B :若//DM 平面11CB D ,则DM n ⊥,即10DM n λλλ⋅=-+--=,解得13λ=,故B 错误;当1A DM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1MD MA ⊥,即()()()21110A M DM λλλλλ⋅=--+++--+=,解得23λ=或0λ=(舍去),故C 错误;设M 到1DA 的距离为k ,则22221111323()2236k DM λλλ=-=-+=-+,∴当1A DM 的面积最小时,13λ=,故D 正确.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按照方向向量和法向量在线面关系中的应用直接判断即可. 【详解】A 选项:因为1l 、2l 不重合,所以1212v v l l ⇔∥∥,A 正确;B 选项:111v n l α⊥⇔∥或1l α⊂,B 错误;C 选项:12n n αβ⊥⇔⊥,C 正确;D 选项:因为α,β不重合,所以12n n αβ⇔∥∥,D 正确. 故选:B. 11.D 【解析】 【分析】判断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间的关系,判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选项. 【详解】对于A ,因为21210a b ⋅=--=-≠,所以l 与m 不垂直,A 错误; 对于B ,因为110a n ⋅=-+=,l α⊥不成立,所以B 错误; 对于C ,因为1n 与2n 不平行,所以αβ∥不成立,C 错误;对于D ,()1,1,1AB =--,()1,3,0BC =-,由10n AB p q ⋅=--+=,130n BC p ⋅=-+=,解得13p =,43q =,所以53p q +=,D 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分析】由空间直线垂直时方向向量0a b ⋅=,即可确定充要条件. 【详解】由空间直线垂直的判定知:1122330a b a b a b a b ⋅=++=. 当1122330a b a b a b ++=时,即0a b ⋅=,两直线1l 与2l 垂直. 而A 、B 、D 说明1l 与2l 平行. 故选:C13.(1)PQ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解析】 【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判断PQ 与BD 的位置关系;(2)用含参数的表达式求出1A P ,进而求出最小值. (1)以D 为原点,以射线DA ,DC ,1DD 分别为x ,y ,z 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1,0,1A ,10,1,2⎛⎫ ⎪⎝⎭E ,()1,1,0B .因为P 、Q 均在平面1111D C B A 上,所以设(),,1P a b ,(),,1Q m n ,则111,1,2A E ⎛⎫=-- ⎪⎝⎭,()1,1,1BP a b =--,()1,1,1BQ m n =--. 因为1BP A E ⊥,1BQ A E ⊥,所以()()()()111110,21110,2BP A E a b BQ A E m n ⎧⋅=--+--=⎪⎪⎨⎪⋅=--+--=⎪⎩解得:1,21.2b a n m ⎧-=⎪⎪⎨⎪-=⎪⎩所以(),,0PQ n b n b =--,()1,1,0BD =--,即()PQ b n BD =-,PQ BD ,所以PQ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2)由(1)可知:12b a -=,()11,,0A P a b =-,所以()101A P a a ===≤≤.当14a =时,1A P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14.(1)证明见解析(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以点A 为坐标原点,以AB 为x 轴,AD 为y 轴,A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证明;(2)利用向量法计算,判断出点M 不存在.(1)如图所示,以点A 为坐标原点,以AB 为x 轴,AD 为y 轴,A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3),(2,0,0),(0,3,0),(2,2,0),(2,1,0)P B D C N若2DM MP =,则(0,1,2)M ,(2,0,2)MN =-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AD PA ⊥又因为,AD AB PA AB A ⊥⋂=所以AD ⊥平面PAB平面PAB 的其中一个法向量为(0,3,0)AD =所以0MN AD ⋅=,即AD MN ⊥又因为MN ⊄平面PAB所以//MN 平面PAB(2)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M ,理由如下:(0,3,3),(2,1,0),(2,2,0),PD CD DN =-=-=-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1111,,n x y z =则111133020PD n y z CD n x y ⎧⋅=-=⎪⎨⋅=-+=⎪⎩ 不妨令11x =,则1(1,2,2)n = 设PM PDλ=,即,[0,1]PM PD λλ=∈(0,3,3)PM λλ=-则0,3,(3)3M λλ- 12(2,13,33),sin cos ,1MN MN n λλθ=--==+==解得53λ=或13λ=-,不满足[0,1]λ∈,故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M .15.(1)证明见解析(2)存在,12【解析】【分析】(1)连接1D E ,1D F ,取1BB 的中点为M ,连接1MC ,ME ,根据E 为1AA 的中点, F 为1BB 的中点,分别得到11//D E MC ,1//BF MC ,从而有1//BF D E ,再由平面的基本性质证明;(2)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 ,设()0,0,G t ,分别求得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1111,,x n y z =和平面GEF 的一个法向量()2222,,n x y z =,根据平面GEF ⊥平面BEF ,由120n n ⋅=求解.(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1D E ,1D F ,取1BB 的中点为M ,连接1MC ,ME ,因为E 为1AA 的中点,所以1111////EM A B C D ,且1111EM A B C D ==,所以四边形11EMC 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1//D E MC ,又因为F 为1BB 的中点,所以1//BM C F ,且1BM C F =,所以四边形1BMC 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BF MC ,所以1//BF D E ,所以B ,E ,1D ,F 四点共面;(2)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 ,设()0,0,G t ,由已知()1,1,0B ,()1,0,1E ,()0,1,1F , 则()1,1,0EF =-,()0,1,1EB =-,()1,0,1EG t =--,设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1,,x n y z =,则1100n EF n EB ⎧⋅=⎪⎨⋅=⎪⎩,即111100x y y z -+=⎧⎨-=⎩, 取11x =,则()11,1,1n =;设平面GEF 的一个法向量为()2222,,n x y z =,则2200n EF n EG ⎧⋅=⎪⎨⋅=⎪⎩,即()1222010x y x t z -+=⎧⎨-+-=⎩, 取21x t =-,则()21,1,1n t t =--;因为平面GEF ⊥平面BEF ,所以120n n ⋅=,所以1110t t -+-+=, 所以12t =.所以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 ,使得平面GEF ⊥平面BEF ,DG 的长度为12.【解析】【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0BB m m '=>,根据垂直和唯一的点E 得到方程22210m m λλ-+=由唯一解,根据二次函数根的分布问题求出2m =.【详解】如图,以B 为坐标原点,BA ,BC ,BB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BB m m '=>,则()()0,0,0,1,0,B A m ',()0,1,E m λ,01λ≤≤,则()()1,1,,0,1,A E m m BE m λλ=--'=,则()()2221,1,0,1,10A E BE m m m m m λλλλ⋅=--⋅=-'+=,因为在棱CC '上有唯一的一点E 使得A E EB '⊥,所以22210m m λλ-+=在01λ≤≤上有唯一的解,令()2221f m m λλλ=-+,可知()()011f f ==,故要想在01λ≤≤上有唯一的解,只需42Δ40m m =-=,因为0m >,所以解得:2m =17.B【解析】【分析】求出AB n =-,即n 与AB 平行,从而求出AB α⊥【详解】因为AB n =-,即(342)n =-,,与(342)AB =--,,平行, 所以直线AB 与平面α垂直.故选:B18.B【解析】【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逐项分析、判断作答.【详解】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以点D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令12,2(0,0)AB a DD b a b ==>>,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E F 分别是11,BB DD 的中点, 则11(,,0),(2,0,2),(2,2,),(2,2,2),(0,0,)O a a A a b E a a b B a a b F b ,1(,,2)OA a a b =-,1(2,2,0),(0,0,)FE a a EB b ==,对于A ,显然1OA 与FE 不共线,即1A O 与EF 不平行,A 不正确;对于B ,因12()2020OA FE a a a a b ⋅=⋅+-⋅+⋅=,则1OA FE ⊥,即1A O EF ⊥,B 正确;对于C ,设平面1EF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2200n EF ax ay n EB bz ⎧⋅=+=⎪⎨⋅==⎪⎩,令1x =,得(1,1,0)n =-, 120OA n a ⋅=>,因此1OA 与n 不垂直,即1A O 不平行于平面1EFB ,C 不正确;对于D ,由选项C 知,1OA 与n 不共线,即1A O 不垂直于平面1EFB ,D 不正确.故选:B19.A【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单位法向量的定义可判断①,根据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关系判断②,根据两平面法向量关系判断③,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④.【详解】因为一个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方向不同,所以有2个,故①错误;当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和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时,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故② 错误;因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时,平面平行,所以法向量不平行,则这两个平面相交,③正确;若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于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直线和平面垂直,故④ 错误.故选:A20.A【解析】【分析】由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设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边长为1,则()0,0,0D ,()0,0,1D ',()1,1,0B ,()0,1,1C ',()1,1,1B ',()0,1,0C ,对①:因为(0,0,1)DD '=,所以直线DD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0,0,1)v =正确; 对②:因为()101BC ,,'=-,所以直线BC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2(0,1,1)v =不正确; 对③:因为OA ⊥平面ABB A '',又()1,0,0OA =,所以平面ABB A ''的一个法向量为1(0,1,0)n =不正确;对④:因为2(1,1,1)n =,()1,1,1DB '=,()0,1,0DC =,211130DB n ++='⋅=≠,201010DC n ⋅=++=≠,所以平面B CD '的一个法向量为2(1,1,1)n =不正确. 故选:A.21.(3,1,1)-(不唯一)【解析】【分析】由题设,1(1,1,2)s =-、2(0,1,1)s =是直线1l 、2l 的方向向量,设面α的法向量(,,)m x y z =,应用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求法向量即可.【详解】由题设,直线1l 、2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1,1,2)s =-、2(0,1,1)s =,而12s s λ≠(R)λ∈, 所以直线1l 、2l 不平行,设与两直线1l ,2l 都平行的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m x y z =,所以21200m x y z m z s s y ⎧=-+=⎪⎨=+=⎪⋅⎩⋅,令1z =-,则(3,1,1)m =-. 故与两直线1l ,2l 都平行的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的坐标(3,1,1)-.22.(1)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AB ⊥平面ADEF ,可得AB AF ⊥,再将MN 用,,AB AD AF 表示,再根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证明0MN AD ⋅=,即可得证;(2)根据(1),根据2MN MN =,将MN 用,,AB AD AF 表示,从而可得出答案.(1)证明:在矩形ABCD 中,AB AD ⊥, 因为平面ABCD ⊥平面ADEF ,且平面ABCD 平面ADEF AD =, AB 平面ABCD , 所以AB ⊥平面ADEF ,又因AF ⊂平面ADEF ,所以AB AF ⊥, MN MB BA AN =++1133DB BA AE =++()()1133AB AD AB AD AF =--++ 2133AB AF =-+, 所以212103333MN AD AB AF AD AB AD AF AD ⎛⎫⋅=-+⋅=-⋅+⋅= ⎪⎝⎭, 所以MN AD ⊥; (2)解:因为1CD DE ==, 所以1AB AF ==,则222214145339993MN AB AF AB AF AB AF ⎛⎫=-+=+-⋅= ⎪,即MN 23.C 【解析】 【分析】推导出//a b ,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得出线面关系. 【详解】因为()1,2,1a =--,()2,4,2b =-,则2b a =-,即//a b ,因此,l α⊥. 故选:C. 24.A 【解析】 【分析】由向量AB 与平面法向量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详解】因为2AB n -=,所以//AB n ,所以AB α⊥. 故选:A . 25.C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坐标()0,0,0B ,()0,2,0A ,()23,0,0C ,()0,2,2P ,分别计算即可求值. 【详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意可得()0,0,0B ,()0,2,0A ,()23,0,0C ,()0,2,2P , 所以()23,2,2PC =--,()0,2,2BP =.设(),,n x y z =,则23220220x y z z y ⎧--=⎪⎨+=⎪⎩,取2z =,可得()0,2,2n =-.因为AB BC ⊥,PA BC ⊥,AB AP A =, 所以BC ⊥平面PAB , 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PAB , 所以m n ⊥,所以cos ,0m n =. 综上所述,A ,B ,D 错,C 正确. 故选:C 26.C 【解析】 【分析】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向量位置关系及充分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对于A ,l α⊂,m β⊂,且11e n ⊥,22e n ⊥,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A 错误; 对于B ,l α⊂,m β⊂,且12e e ∥,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B 错误; 对于C ,11e n ∥,22e n ∥,且12e e ∥,则αβ∥,故C 正确;对于D ,11e n ⊥,22e n ⊥,且12e e ∥,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D 错误. 故选:C. 27.D 【解析】 【分析】以点E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001P m m <<,,,()()00,,01Q n n <<,,根据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求得112n m =-,再由向量的模的计算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范围. 【详解】解:因为平面四边形ABEF 和四边形CDFE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平面ABEF ⊥CDFE ,所以以点E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10,1D ,,11,02G ⎛⎫ ⎪⎝⎭,, 设()()0,001P m m <<,,,()()00,,01Q n n <<,, 所以11,2GQ n ⎛⎫=-- ⎪⎝⎭,,()1,1DP m =--,,又GQ DP ⊥,所以0GQ DP ⋅=,即()111,1,11022n m m n ⎛⎫--⋅--=--= ⎪⎝⎭,,, 整理得112n m =-,所以222222155241+1+24455PQ m n m m m m m ⎛⎫⎛⎫=+=+-=-=- ⎪ ⎪⎝⎭⎝⎭,又01m <<,所以25552PQ ≤<, 故选:D.28.C【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面面垂直的向量证明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a ,b 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所以αβ⊥等价于a b ⊥, 即“αβ⊥”是“a b ⊥”的充要条件. 故选:C. 29.B 【解析】 【分析】依据题意得到:①求数量积a b ⋅,得到a b ⊥,即l m ⊥;②求数量积n a ⋅,可得到a n ⊥,故//l α或l α⊂;③利用1n 与2n 的关系,两者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故两个平面不平行,是相交关系;④利用法向量的定义得到0,0n AB n AC ⋅=⋅=,解出1u =,0=t ,进而可求解. 【详解】①11211221102a b ⋅=⨯-⨯-⨯=--=,所以a b ⊥,即l m ⊥,所以①正确. ②011(1)(1)0a n ⋅=-⨯+-⋅-=,所以a n ⊥,所以//l α或l α⊂,所以②错误. ③因为1260n n ⋅=≠,且12n xn ≠,所以α与β是相交的.所以③错误.④因为(1n =,u ,)t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 (1,0,-1),B (0,1,0),C (-1,2,0),所以(1,1,1),(2,2,1)AB AC =-=-.所以0,0n AB n AC ⋅=⋅=,即10220u t u t -++=⎧⎨-++=⎩,解得1u =,0=t ,所以1u t +=.所以④正确. 故选:B.30.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P n ⊥,依次验证是否满足0n AP ⋅=即可. 【详解】设(P x ,y ,)z ,则(2AP x =-,1y +,2)z -; 由题意知,AP n ⊥,则0n AP ⋅=,3(2)(1)2(2)0x y z ∴-+++-=,化简得329x y z ++=.验证得,在A 中,311214⨯-+⨯=,不满足条件; 在B 中,3313292⨯++⨯=,满足条件;在C 中,3313232⨯-+⨯=,不满足条件; 在D 中,()315313242⎛⎫⨯--+⨯-=- ⎪⎝⎭,不满足条件.故选:B. 31.A 【解析】 【分析】根据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可判断出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 【详解】对于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1,2,1)v =,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2(2,4,2)v =---, 因为1212v v =-,所以12v v 、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