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溶解的研究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229.13 KB
- 文档页数:5
纤维素溶剂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生物质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纤维素的高结晶度和高度聚合程度使其难以溶解和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和研发。
纤维素新溶剂是指用于溶解纤维素的新型溶剂,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可溶性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从而实现纤维素的高效利用。
纤维素新溶剂的研发旨在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聚合度,提高纤维素的可溶性和活性。
近年来,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实例逐渐增多。
其中之一是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溶解纤维素。
离子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具有低熔点、宽电化学窗口、可调性等特点。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离子液体可以有效溶解纤维素,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
这为纤维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利用离子液体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纤维素醚、纤维素酯等可溶性化合物,用于制备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
另一个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实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溶剂溶解纤维素。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扩散性。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超临界流体可以有效溶解纤维素,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
这为纤维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例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纤维素酯、纤维素醚等可溶性化合物,用于制备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
纤维素新溶剂的研发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多种具有潜力的纤维素新溶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探索。
例如,除了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外,还有一些有机溶剂、水溶性聚合物等也被发现可以溶解纤维素。
此外,一些新型溶剂的设计和合成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通过调整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出具有高效溶解纤维素能力的离子液体。
另外,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改性纤维素表面,使其更易溶解于传统溶剂中,提高纤维素的可溶性。
总的来说,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和研发在不断取得进展。
纤维素溶解机理和过程的研究
,
纤维素溶解机制与过程小结
纤维素溶解机制能够将木质素、纤维素等含有木质素的木质素聚合物,利用微生物发酵、水析出反应、硝化氧化等机理,将木质素溶解成单聚糖类碳水化合物,所以也可以称作木质素溶解转化。
从而解决了以往纤维素仅能经过破碎和粉碎后作为添加剂来使用的瓶颈问题,可以提高生物利用率,提高纤维素进入细胞,实现纤维素全面利用,为获得更高回报创造更多机会。
在纤维素溶解的具体过程中,首先需要先经过纤维素的粉碎,细小的颗粒易于溶解,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其次,可以通过调节pH值或增加酸性、碱性及离子质量等溶解试剂,从而改变纤维素溶解过程最终的结果。
此外,在溶解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微生物活性成分,以帮助细胞继续消化碳水化合物,加快纤维素的消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碳水化物,从而提高溶解效率。
综上所述,纤维素溶解机制是一种有效解决纤维素的利用率的方法。
通过调节纤维素的粉碎、pH值、溶解试剂及加入微生物等,可以大大提高纤维素的溶解效率,实现有效利用。
食品中纤维素的溶解特性及其功能评价研究引言:食品中的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其溶解特性及功能评价一直是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纤维素的溶解特性以及评价其功能的研究进展,为我们了解纤维素的重要性和应用提供参考。
1. 纤维素的溶解特性:纤维素是非溶性纤维素和溶性纤维素两大类的总称。
溶解特性是纤维素的重要性质之一。
溶解的纤维素能够形成粘稠的胶体,具有吸水膨胀的特点。
这对于人体消化道的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等问题。
通过研究纤维素的溶解特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食品中的应用。
2. 纤维素功能评价的方法:纤维素的功能评价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常用的纤维素功能评价方法主要有体外消化模拟、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等。
体外消化模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通过模拟人体消化道的过程,评价纤维素的降解和发酵情况。
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则可以更直接地观察纤维素对于生理和代谢的影响。
3. 纤维素的功能:纤维素在食品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增加食品的纤维含量,还有很多其他功能。
首先,纤维素通过增加食物的体积,有助于降低能量密度,减少能量摄入,从而对身体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纤维素在肠道内能够与胆汁酸结合,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纤维素还能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并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等。
4. 纤维素的应用前景:纤维素的重要性在食品科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对纤维素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纤维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例如,将纤维素添加到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不仅可以提高其质地和口感,还能增加其营养价值。
此外,纤维素还可以用于制作低热量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结论:食品中纤维素的溶解特性及其功能评价研究是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研究纤维素的溶解特性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和价值。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纤维素的功能机制,不断拓展其在食品加工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及反应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纤维素的分子量大、极性强、稳定性高,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难以溶解和加工的物质。
在传统的溶解方法中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但这种方法不仅受到环境保护的限制,同时也会导致产生大量有害废弃物。
因此,寻找一种更环保、更具可持续性的纤维素溶解方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无机离子或有机阳离子与非卡宾型准束缚型阴离子或相应的有机阴离子形成的液体。
相较于传统溶剂,离子液体具有密度小、稳定性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究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的溶解和反应性能,为纤维素溶解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为开发纤维素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探究不同种类离子液体对纤维素的溶解效果及溶解机理。
(2)研究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的反应性质及反应机理。
(3)建立离子液体中纤维素溶解和反应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
2.研究方法(1)实验室实验:通过离子液体和纤维素的混合实验,探究纤维素在不同的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效果及溶解机理。
(2)反应动力学实验:通过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的反应,制备纤维素的各种化学产物,并通过反应动力学分析,探究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的反应性质及反应机理。
(3)理论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离子液体中纤维素溶解和反应的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
三、研究预期结果(1)离子液体对纤维素的溶解机理和溶解率进行探究,为纤维素溶解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
(2)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的反应产物作用机理的探究,为纤维素的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3)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和验证,为纤维素的溶解和反应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离子液体中纤维素溶解和反应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的成果。
一些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可有效地溶解纤维素,通过对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的控制,可调节离子液体对纤维素的溶解能力。
纤维素在磷酸—磷酸化合物中溶解性能的研究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磷酸和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无机盐,对细胞代谢和信号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磷酸化合物的溶解性能是研究生物体内磷酸代谢的重要方面。
本文通过对纤维素在磷酸—磷酸化合物中的溶解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纤维素在磷酸代谢中的潜在作用。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纤维素样品进行实验。
通过将纤维素样品与不同浓度的磷酸和磷酸化合物溶液进行反应,观察纤维素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磷酸浓度较低时,纤维素的溶解度较低,而随着磷酸浓度的增加,纤维素的溶解度逐渐增加。
这表明磷酸浓度对纤维素的溶解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在磷酸化合物的存在下,纤维素的溶解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磷酸化合物能够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磷酸酯键,从而增加了纤维素的溶解度。
实验数据显示,磷酸化合物的浓度越高,纤维素的溶解度也越高。
这表明磷酸化合物在纤维素的溶解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纤维素的溶解性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pH值对纤维素的溶解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低pH值下,纤维素的溶解度较低,而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纤维素的溶解度明显增加。
此外,温度也对纤维素的溶解性能有一定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较高的温度会提高纤维素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纤维素在磷酸—磷酸化合物中溶解性能的研究,发现磷酸浓度、磷酸化合物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纤维素的溶解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生物体内磷酸代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通过进一步研究纤维素在磷酸代谢中的潜在作用,还可以为寻找新型磷酸化合物催化剂和开发纤维素降解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nmmo溶解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由大量的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由于纤维素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无法被酶类降解,因此纤维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种名为nmmo的溶剂可以有效地溶解纤维素,为纤维素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nmmo是一种具有高度溶解纤维素能力的有机溶剂,其全称为N-Methylmorpholine-N-Oxide,可以迅速将纤维素溶解为纤维素溶液。
通过适当的处理,纤维素溶液可以进一步用于制备纤维素衍生物,如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氨甲酰酯等,这些纤维素衍生物在纸张、纺织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nmmo溶解纤维素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预处理和溶解。
预处理是将纤维素物料通过加热、干燥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溶解效果。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物料与nmmo溶剂充分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纤维素便会被溶解为纤维素溶液。
nmmo溶解纤维素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相比于传统的纤维素降解方法,nmmo溶解方法无需添加酶类,因此不会产生废弃物和污染物。
其次,nmmo溶解纤维素的过程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相对较少,能够节省能源和成本。
此外,nmmo溶解纤维素还可以实现对纤维素的选择性溶解,从而获得不同纤维素衍生物,扩展了纤维素的应用领域。
纤维素溶解液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在制备纤维素衍生物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纤维素溶解液可以通过调整温度、浓度、反应时间等参数来控制其粘度、粒径等性质。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工艺和应用的纤维素溶液。
nmmo溶解纤维素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工业界得到了应用。
目前,nmmo溶解纤维素的技术已经在纸张、纺织品、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纸张工业中,纤维素溶解液可以用于制备高品质的纸浆,提高纸张的强度和光泽。
在纺织品工业中,纤维素溶解液可以用于制备纤维素纺丝溶液,进而制备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生物降解性。
纖維素的溶解和功能修改的研究進展離子液體Li Feng, Zhong-lan Chen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142 (2008) 1–5班級:化材四乙姓名:曹伯瑋學號:497400931.簡介近幾十年來,開發和利用自然聚合物已吸引了越來越多,因為消費和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開採。
纖維素這包含的β-(1→4)相連的葡萄糖的重複單元是全球最大的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1-3],它已廣泛應用於如纖維,紙張,聚合物,紡織和食品等工業領域行業[4-6]。
然而,天然纖維素高的晶體,強間和分子內氫鍵造成的羥基團體和不溶於水和一般有機溶劑,這些屬性會影響他們的開發和利用。
因此,研究和發展新的綠色溶劑體系纖維,特別是其中的纖維素衍生物均相反應可以發生在纖維素溶劑,成為一個熱點[5-8]。
由於其生物降解性[9]和低毒性[10,11],離子液體被認為是對環境友好的潛在替代品綠色溶劑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中[12]。
此外,相比揮發性有機溶劑,離子液體優化複合型的特點:一個更廣泛的選擇陰離子和陽離子組合[13],較低的疏水性[14,15],降低粘度[16,17],電化學穩定性增強[18]和熱穩定性[19],具有較高的反應率whichmay導致更大的金額輸出[20]和非易燃性財產因此,離子液體已受聘增加[21]工業的利益。
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包括化學反應[22,23],電化學[24-27],無機納米材料[28-31],隔離分析[32-35],食品等行業[36],已吸引更廣泛的關注。
2002年,羅傑斯等人。
[37]發現,纖維素可溶於離子液體 1 - 丁基-3 - 甲基咪唑氯([C4mim] C1),其中為一類的纖維素發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溶劑體系。
近年來,離子液體已開始應用於纖維素材料加工,纖維素溶解的研究同質化衍生和改性纖維素材料,如紙,纖維在報章刊登及其他期刊,但數量是比較少見的。
本文回顧了在離子液體中纖維素的溶解和功能修改為了促進離子液體的研究和應用纖維素材料。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esearch147 2020•21科研开发纤维素溶解体系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郑佳成*李瑞雪史博张世杰江李旺李少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525000)摘耍:作为地球上含量最丰富餉天然高分子,纤维素具有来源多样、环境友好和天然可再生等优点,主要应用在造纸、纺织和化工等领域.但其分子结构中数量大、密度高的氢键不利于纤维素的溶解、提取和纯化.传统的纤维素溶解方法存在成本较高、产物不稳定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和开发新的纤维素溶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传统的纤维素溶解体系及其应用和近年来新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纤维素溶解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餉发展趋势.关键词:纤维素;溶解体系;应用;研究进展中阖分类号:TS209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Cellulose Dissolution System and UtilizationZheng Jiacheng*,Li Ruixue,Shi Bo,Zhang Shijie,Jiang Liwang,Li Shaoquan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Guangdong,525000) Abstract:As the most abundant natural p olymer on the earth,cellulose is mainly utilized in the f ields ofpaper,textile and chemical industry for its varied sources,environment-friendly and renewable property.However;the large number and high density of h ydrogen bonds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hinder the dissolution,extraction and p urification of c ellulose.Due to the high cost,poor st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 ollution of t raditional dissolution method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new cellulose dissolution systems.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history, dissolution mechanism,utilization and recent p rogress of c ellulose dissolution system are introduced,and the urgent p roblems and trend ofdevelopment are also mentioned.Key wordsz cellulose;dissolution system;utilization^research progress纤维素化学与工业始于19世纪中期,是高分子化学诞生及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在纤维素的工业化应用中,从生物质中溶解、分离和提取出纯度较高的纤维素始终是纤维素工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在水中的溶解是纤维素的一项重要性质,本文将对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进行详细描述。
一、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
它的分子结构特点使得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
纤维素的溶解性与其分子量、结晶度、纤维素来源等因素有关。
纤维素在常温下的晶体形态是颗粒状,不易溶于水。
但由于纤维素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OH),这些羟基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氢键作用,使得纤维素能够与水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
纤维素的溶解性与水分子的渗透能力有关。
在一定条件下,纤维素可以吸收水分子,使纤维素颗粒膨胀,逐渐溶解于水中。
这是因为水分子能够通过纤维素颗粒之间的空隙进入纤维素内部,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从而实现溶解。
然而,纤维素的溶解性是有限的。
纤维素的颗粒膨胀程度受到纤维素本身的结晶度和纤维素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结晶度高的纤维素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难以被水分子充分渗透,溶解度较低。
相反,结晶度低的纤维素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容易被水分子渗透,溶解度较高。
三、纤维素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除了纤维素的结晶度外,纤维素的溶解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1. 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促进纤维素的溶解。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从而提高纤维素颗粒间的氢键破坏,有利于纤维素的溶解。
2. pH值:纤维素在不同pH值下的溶解性也有所不同。
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的溶解度较低,这是因为酸性环境可以使纤维素颗粒间的氢键变得更加稳定。
而在碱性条件下,纤维素的溶解度较高,这是因为碱性环境可以破坏纤维素颗粒间的氢键。
3. 纤维素来源:不同植物的纤维素来源不同,其溶解度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来源于木质部的纤维素溶解度较低,而来源于纤维组织的纤维素溶解度较高。
四、纤维素溶解的应用纤维素的溶解性是纤维素在生物体内发挥功能的基础。
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它在水中的溶解性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纤维素的结构特点、溶解机理、溶解性影响因素等方面,探讨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对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起着重要作用。
纤维素是由β-葡聚糖分子通过1-4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纤维素具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晶格结构。
在水中,纤维素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会发生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包括氢键、范德华力等。
这些相互作用力量的大小与纤维素分子之间的距离、水分子和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
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
物理作用主要是由于纤维素分子结构的特殊性所致。
纤维素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等相互作用力紧密结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晶格结构。
当纤维素与水接触时,水分子会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从而破坏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其逐渐溶解于水中。
化学作用则是指纤维素与水分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水分子可以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羟基亚硫酸酯结构,进而降低纤维素的溶解性。
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可以增加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能够提供更多的热能,使纤维素分子更容易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加速溶解过程。
其次是纤维素的物理形态。
纤维素的形态主要包括晶体形态和非晶形态。
晶体形态的纤维素溶解性较差,而非晶形态的纤维素溶解性较好。
此外,纤维素的分子量、纤维素与水的接触时间等因素也会对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性产生影响。
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性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纤维素的溶解性对于纤维素的加工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纤维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科学问题。
收稿日期:2004207219(修改稿) 本项目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3C103016)、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0210)和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2001年重点科研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吴翠玲,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纤维素资源化学和低污染制浆漂白技术。
E 2mail :wcuil @纤维素溶剂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吴翠玲1,2 李新平1 秦胜利3(11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咸阳,712081;21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730050;3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300)摘 要:对传统纤维素溶剂和目前研究开发的几种新溶剂体系的溶解机理和特点作了综述。
特别对纤维素溶剂N 2甲基吗啉2N 2氧化物(NM 2M O )的溶剂特点、溶解机理和溶解工艺等作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纤维素;溶剂;N 2甲基吗啉2N 2氧化物(NM M O )中图分类号:T Q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842(2004)022*******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天然高分子资源,是可再生的有机资源。
在植物界中纤维素的总量约达26×1011t 。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在植物界新生成的纤维素量约为1000亿t ,但目前每年仅有200万t 纤维素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生产,占纤维素年生成量的01002%。
纤维素材料本身无毒,抗水性强,可以粉状、片状、膜以及长短丝等不同形式出现,使得纤维素作为基质材料的潜在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协调性的纤维素材料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从化学结构上看,纤维素是由D 2吡喃式葡萄糖基(即脱水葡萄糖)通过β21,4糖苷键相互连接起来的线型高聚物,纤维素大分子中的每个葡萄糖基环均具有3个醇羟基,使纤维素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具有极强的氢键作用。
这使得纤维素一方面具有结晶度高、物化性能稳定、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的特性;另一方面,极强的氢键也使纤维素不溶于通常的溶剂,进而难以被直接利用。
纤维素溶解现状研究摘要纤维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的溶解与再生技术以及纤维素生物质利用技术的新发展。
其中,纤维素的溶解与再生包括传统的NaOH/CS2体系、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解体系、氢氧化钠/尿素(NaOH/Urea)水溶液溶解体系、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 LiCl/DMAc)溶解体系以及新型的离子液体溶剂法,综述了各体系溶解与再生纤维素的技术要点与优缺点。
关键词:纤维素、溶解、离子液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已有长期的应用历史和应用技术,其加工产物在纤维、造纸、膜、涂料、聚合物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在各种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日益关注和重视,充分利用丰富的纤维素资源发展纤维素工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纤维素由多分散的线状葡萄糖高分子链所构成,链间有氢键构成的超分子结构,具有在大多数溶剂中不溶解的特点,因此,开发有效的直接溶解纤维素的溶剂体系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直接溶解纤维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天然纤维素的特性[1,2]。
研究人员一直努力寻找和开发适合的能使其溶解的溶剂体系。
本文对部分纤维素溶解体系及溶解机理作一简单介绍。
1 纤维素溶剂体系的研究现状21世纪,科学与技术已趋向可再生的原料以及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过程[3]。
美国能源部预计到2020年,来自植物可再生资源的基本化学结构材料要10%以上占领市场,而到2050年要达到50%[4]。
而且,Rogers 教授获得2005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主要由于他用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并用它制备出纤维素丝、膜和填料珠等,从而推动了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发展。
由此表明,纤维素这种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它可用于纺丝、制膜、生产无纺布或制得纤维素衍生物。
然而,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纤维素的新溶剂体系,制备性能优良、无污染的再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