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平行关系的判定和性质-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0.13 KB
- 文档页数:1
DC A B B 1A1C 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测试题A一、选择题1.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2.E ,F ,G 分别是四面体ABCD 的棱BC ,CD ,DA 的中点,则此四面体中与过E ,F ,G 的截面平行的棱的条数是 A .0 B .1 C .2 D .3 3. 直线,a b c ,及平面αβ,,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 )A .//,a b αα⊂B .//,//a b ααC .//,//a c b cD .//,a b ααβ= 4.若直线m 不平行于平面α,且m ⊄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α内的所有直线与m 异面 B .α内不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 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m 平行 D .α内的直线与m 都相交 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不相交;②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③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⑤ a 和b 异面,则经过b 存在唯一一个平面与α平行A .4B .3C .2D .1 6.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2MN AC BD ≥+ B .()12MN AC BD ≤+C .()12MN AC BD =+ D .()12MN AC BD <+二、填空题7.在四面体ABCD 中,M ,N 分别是面△ACD ,△BCD 的重心,则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 平行的是________.8.如下图所示,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到AB//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的是①②③④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DD 1中点,则BD 1和平面ACE 位置关系是 . 三、解答题10.如图,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边长是2,侧棱长是3,D 是AC 的中点.求证://1C B 平面BD A 1.1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M ,N ,G 分别是AA 1,CD ,CB ,CC 1的中点, 求证:(1)MN //B 1D 1 ;(2)AC 1//平面EB 1D 1 ;(3)平面EB 1D 1//平面BDG .B一、选择题1.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在下列条件下,可判定α∥β的是( )A .α,β都平行于直线a ,bB .α内有三个不共线点到β的距离相等C .a ,b 是α内两条直线,且a ∥β,b ∥βD .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 ∥α,b ∥α,a ∥β,b ∥β2.两条直线a ,b 满足a ∥b ,b α,则a 与平面α的关系是( )A .a ∥αB .a 与α相交C .a 与α不相交D .a α 3.设,a b 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P 是空间一点,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a α⊄,则//a α B .//a α,b α⊂,则//a bC .//,,a b αβαβ⊂⊂,则//a bD .,,//,//P a P a βααβ∈∈,则a β⊂ 4.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 5.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②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相等线段平行;③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夹在这条直线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④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夹在这条直线和平面间的相等线段平行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6.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A 是不在a ,b 上的点,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 .过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B .过A 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C .过A 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 ,bD .过A 且平行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 二、填空题7.a ,b ,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内,给出六个命题:.⇒⎭⎬⎫;⇒⎭⎬⎫⇒⎭⎬⎫⇒⎭⎬⎫⇒⎭⎬⎫⇒⎭⎬⎫αγγαβαγβγαααβαβαγγ∥∥∥⑥∥∥∥⑤∥∥∥④∥∥∥③∥∥∥②∥∥∥①a a a c a c c c b a b a b a c b c a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8.设平面α∥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S ,若AS =18,BS =9,CD =34,则CS =_____________.9.如图,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是棱CC 1,C 1D 1,DD 1,DC 中点,N 是BC 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满足 时,有MN ∥平面B 1BD D 1. 三、解答题10.如图,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PA AB a ==,点E在棱PC 上. 问点E 在何处时,//PA EBD 平面,并加以证明.11.如下图,设P 为长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为AB ,PD 上的点,且MB AM =NPDN,求证:直线MN ∥平面PBC .EPDCBA参考答案A一、选择题 1.D【提示】当l =⋂βα时,α内有无数多条直线与交线l 平行,同时这些直线也与平面β平行.故A ,B ,C 均是错误的2.C【提示】棱AC ,BD 与平面EFG 平行,共2条. 3.C【提示】//,,a b αα⊂则//a b 或,a b 异面;所以A 错误;//,//,a b αα则//a b 或,a b 异面或,a b 相交,所以B 错误;//,,a b ααβ=则//a b 或,a b 异面,所以D 错误;//,//a c b c ,则//a b ,这是公理4,所以C 正确.4.B【提示】若直线m 不平行于平面α,且m ⊄α,则直线m 于平面α相交,α内不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 5.B【提示】②③④错误.②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平行,有无数多条直线与它平行.③过直线外一点有无数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或其中一条在平面上. 6. D【提示】本题可利用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构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二、填空题7.平面ABC ,平面ABD【提示】连接AM 并延长,交CD 于E ,连结BN 并延长交CD 于F ,由重心性质可知,E 、F 重合为一点,且该点为CD 的中点E ,由MA EM =NB EN =21得MN ∥AB .因此,MN ∥平面ABC 且MN ∥平面ABD . 8. ①③【提示】对于①,面MNP//面AB,故AB//面MNP.对于③,MP//AB,故AB//面MNP,对于②④,过AB 找一个平面与平面MNP 相交,AB 与交线显然不平行,故②④不能推证AB//面MNP. 9.平行【提示】连接BD 交AC 于O ,连OE ,∴OE ∥B D 1,OEC 平面ACE ,∴B D 1∥平面ACE. 三、解答题10.证明:设1AB 与B A 1相交于点P ,连接PD ,则P 为1AB 中点,D 为AC 中点,∴PD//C B 1.又 PD ⊂平面B A 1D ,∴C B 1//平面B A 1 D11.证明:(1) M 、N 分别是CD 、CB 的中点,∴MN//BD又 BB 1//DD 1,∴四边形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D//B 1D 1.又MN//BD ,从而MN//B 1D 1(2)(法1)连A 1C 1,A 1C 1交B 1D 1与O 点四边形A 1B 1C 1D 1为平行四边形,则O 点是A 1C 1的中点 E 是AA 1的中点,∴EO 是∆AA 1C 1的中位线,EO//AC 1.AC 1⊄面EB 1D 1 ,EO ⊂面EB 1D 1,所以AC 1//面EB 1D 1 (法2)作BB 1中点为H 点,连接AH 、C 1H ,E 、H 点为AA 1、BB 1中点, 所以EH //C 1D 1,则四边形EHC 1D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D 1//HC 1 又因为EA //B 1H ,则四边形EAHB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B 1//AHAH ⋂HC 1=H ,∴面AHC 1//面EB 1D 1.而AC 1⊂面AHC 1,所以AC 1//面EB 1D 1(3)因为EA //B 1H ,则四边形EAHB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B 1//AH 因为AD //HG ,则四边形ADG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G//AH ,所以EB 1//DG 又 BB 1//DD 1,∴四边形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D//B 1D 1.BD ⋂DG=G ,∴面EB 1D 1//面BDGB一、选择题1.D【提示】A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B 错,若A ,B ,C 三点不在β的同一侧,则不能断定α∥β;C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D 正确. 2.C【提示】若直线a ,b 满足a ∥b ,b α,则a ∥α 或a α 3.D【提示】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推证之. 4.C【提示】设α∩β=l ,a ∥α,a ∥β,过直线a 作与α、β都相交的平面γ,记α∩γ=b ,β∩γ=c ,则a ∥b 且a ∥c ,∴b ∥c .又b ⊂α,α∩β=l ,∴b ∥l .∴a ∥l . 5.A 【提示】 6. D【提示】过点A 可作直线a ′∥a ,b ′∥b ,则a ′∩b ′=A ,∴a ′,b ′可确定一个平面,记为α.如果a ⊄α,b ⊄α,则a ∥α,b ∥α.由于平面α可能过直线a 、b 之一,因此,过A 且平行于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 二、填空题 7.①④⑤⑥ 8.68或368 【提示】如图(1),由α∥β可知BD ∥AC ,∴SA SB =SC SD ,即189=SCSC 34-,∴SC =68. SS AABBCCα α ββ(1)(2)DD如图(2),由α∥β知AC ∥BD ,∴SB SA =SD SC =SC CD SC -,即918=SCSC -34. ∴SC =368.9.M ∈HF【提示】易证平面NHF ∥平面BD D 1 B 1,M 为两平面的公共点,应在交线HF 上. 三、解答题 10.解:当E 为PC 中点时,//PA EBD 平面.证明:连接AC ,且AC BD O =,由于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的中点,又E 为中点,∴OE 为△ACP 的中位线,∴//PA EO ,又PA EBD ⊄平面,∴//PA EBD 平面. 11.证法一:过N 作NR ∥DC 交PC 于点R ,连接RB ,依题意得NR NR DC -=NP DN =MB AM =MB MB AB -=MBMBDC -⇒NR =MB .∵NR ∥DC ∥AB ,∴四边形MNRB 是平行四边形.∴MN ∥RB .又∵RB 平面PBC ,∴直线MN ∥平面PBC .证法二:过N 作NQ ∥AD 交P A 于点Q ,连接QM ,∵MB AM =NP DN =QPAQ,∴QM ∥PB .又NQ ∥AD ∥BC ,∴平面MQN ∥平面PBC .∴直线MN ∥平面PBC .OF ABCDP E。
空间向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空间向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空间向量\( \overrightarrow{AB} \)与\( \overrightarrow{CD} \)平行,那么\( \overrightarrow{AB} + \overrightarrow{CD} \)与\( \overrightarrow{AB} \)的关系是什么?A. 垂直B. 平行C. 共线D. 无法确定答案:B. 平行2. 已知空间向量\( \overrightarrow{a} = (2, 3, 1) \),\( \overrightarrow{b} = (1, -1, 2) \),求\( \overrightarrow{a} \times \overrightarrow{b} \)的模。
A. 0B. 3C. 5D. 6答案:C. 53. 空间中任意两点A和B,它们之间的向量\( \overrightarrow{AB} \)的模长是两点间的距离,这个说法:A. 正确B. 错误答案:A. 正确二、填空题4. 若空间向量\( \overrightarrow{a} \)与\( \overrightarrow{b} \)的夹角为90°,则\( \overrightarrow{a} \)与\( \overrightarrow{b} \)的点积\( \overrightarrow{a} \cdot\overrightarrow{b} \)等于______。
答案:05. 空间向量\( \overrightarrow{a} = (x, y, z) \),若\( \overrightarrow{a} \)的模长为1,则\( x^2 + y^2 + z^2 =______。
答案:1三、简答题6. 解释空间向量的基本性质,并给出两个例子。
答案:空间向量的基本性质包括:- 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 向量的数乘满足分配律。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测试题(有详解)A一、选择题1.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2.E ,F ,G 分别是四面体ABCD 的棱BC ,CD ,DA 的中点,则此四面体中与过E ,F ,G 的截面平行的棱的条数是A .0B .1C .2D .33. 直线,a b c ,及平面αβ,,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 )A .//,a b αα⊂B .//,//a b ααC .//,//a c b cD .//,a b ααβ=4.若直线m 不平行于平面α,且m ⊄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α内的所有直线与m 异面B .α内不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m 平行D .α内的直线与m 都相交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不相交;②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③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⑤ a 和b 异面,则经过b 存在唯一一个平面与α平行A .4B .3C .2D .16.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2MN AC BC ≥+B .()12MN AC BC ≤+ C .()12MN AC BC =+ D .()12MN AC BC <+ 二、填空题7.在四面体ABCD 中,M ,N 分别是面△ACD ,△BCD 的重心,则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 平行的是________.8.如下图所示,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到AB//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的是①②③④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DD 1中点,则BD 1和平面ACE 位置关系是 .三、解答题侧棱长是10.如图,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边长是2,D C A B B 1A 1C 13,D 是AC 的中点.求证://1C B 平面BD A 1.1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M ,N ,G 分别是AA 1,CD ,CB ,CC 1的中点, 求证:(1)MN //B 1D 1 ;(2)AC 1//平面EB 1D 1 ;(3)平面EB 1D 1//平面BDG .B一、选择题1.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在下列条件下,可判定α∥β的是( )A .α,β都平行于直线a ,bB .α内有三个不共线点到β的距离相等C .a ,b 是α内两条直线,且a ∥β,b ∥βD .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 ∥α,b ∥α,a ∥β,b ∥β2.两条直线a ,b 满足a ∥b ,b α,则a 与平面α的关系是( )A .a ∥αB .a 与α相交C .a 与α不相交D .a α3.设,a b 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P 是空间一点,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A .a α⊄,则//a αB .//a α,b α⊂,则//a bC .//,,a b αβαβ⊂⊂,则//a bD .,,//,//P a P a βααβ∈∈,则a β⊂4.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5.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②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相等线段平行;③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夹在这条直线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④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夹在这条直线和平面间的相等线段平行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③④6.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A 是不在a ,b 上的点,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 .过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B .过A 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C .过A 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 ,bD .过A 且平行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二、填空题7.a ,b ,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内,给出六个命题:.⇒⎭⎬⎫;⇒⎭⎬⎫⇒⎭⎬⎫⇒⎭⎬⎫⇒⎭⎬⎫⇒⎭⎬⎫αγγαβαγβγαααβαβαγγ∥∥∥⑥∥∥∥⑤∥∥∥④∥∥∥③∥∥∥②∥∥∥①a a a c a c c c b a b a b a c b c a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8.设平面α∥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S ,若AS =18,BS =9,CD =34,则CS =_____________.9.如图,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是棱CC 1,C 1D 1,DD 1,DC 中点,N 是BC 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则M 满足 时,有MN ∥平面B 1BD D 1.三、解答题10.如图,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PA AB a ==,点E 在棱PC上. 问点E 在何处时,//PA EBD 平面,并加以证明.11.如下图,设P 为长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为AB ,PD 上的点,且MB AM =NPDN ,求证:直线MN ∥平面PBC .C1.平面内两正方形ABCD 与ABEF ,点M ,N 分别在对角线AC ,FB 上,且AM:MC=FN:NB ,沿AB 折起,使得∠DAF =900(1)证明:折叠后MN//平面CBE ;(2)若AM:MC =2:3,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G ,使平面MGN //平面CBE ?若存在,试确定点G 的位置.2.设平面α∥平面β,AB 、CD 是两条异面直线,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A ,C ∈α,B ,D ∈β,求证:MN ∥平面α.AB C DE MNαβ参考答案AE PD C B A一、选择题1.D【提示】当l =⋂βα时,α内有无数多条直线与交线l 平行,同时这些直线也与平面β平行.故A ,B ,C 均是错误的2.C【提示】棱AC ,BD 与平面EFG 平行,共2条.3.C【提示】//,,a b αα⊂则//a b 或,a b 异面;所以A 错误;//,//,a b αα则//a b 或,a b 异面或,a b 相交,所以B 错误;//,,a b ααβ=则//a b 或,a b 异面,所以D 错误;//,//a c b c ,则//a b ,这是公理4,所以C 正确.4.B【提示】若直线m 不平行于平面α,且m ⊄α,则直线m 于平面α相交,α内不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5.B【提示】②③④错误.②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平行,有无数多条直线与它平行.③过直线外一点有无数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或其中一条在平面上.6. D【提示】本题可利用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构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二、填空题7.平面ABC ,平面ABD【提示】连接AM 并延长,交CD 于E ,连结BN 并延长交CD 于F ,由重心性质可知,E 、F 重合为一点,且该点为CD 的中点E ,由MA EM =NB EN =21得MN ∥AB .因此,MN ∥平面ABC 且MN ∥平面ABD .8. ①③【提示】对于①,面MNP//面AB,故AB//面MNP.对于③,MP//AB,故AB//面MNP,对于②④,过AB 找一个平面与平面MNP 相交,AB 与交线显然不平行,故②④不能推证AB//面MNP.9.平行【提示】连接BD 交AC 于O ,连OE ,∴OE ∥B D 1,OEC 平面ACE ,∴B D 1∥平面ACE.三、解答题10.证明:设1AB 与B A 1相交于点P ,连接PD ,则P 为1AB 中点,D 为AC 中点,∴PD//C B 1.又 PD ⊂平面B A 1D ,∴C B 1//平面B A 1 D11.证明:(1) M 、N 分别是CD 、CB 的中点,∴MN//BD又 BB 1//DD 1,∴四边形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D//B 1D 1.又MN//BD ,从而MN//B 1D 1(2)(法1)连A 1C 1,A 1C 1交B 1D 1与O 点四边形A 1B 1C 1D 1为平行四边形,则O 点是A 1C 1的中点E 是AA 1的中点,∴EO 是∆AA 1C 1的中位线,EO//AC 1.AC 1⊄面EB 1D 1 ,EO ⊂面EB 1D 1,所以AC 1//面EB 1D 1 (法2)作BB 1中点为H 点,连接AH 、C 1H ,E 、H 点为AA 1、BB 1中点,所以EH //C 1D 1,则四边形EHC 1D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D 1//HC 1又因为EA //B 1H ,则四边形EAHB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B 1//AHAH ⋂HC 1=H ,∴面AHC 1//面EB 1D 1.而AC 1⊂面AHC 1,所以AC 1//面EB 1D 1(3)因为EA //B 1H ,则四边形EAHB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B 1//AH因为AD //HG ,则四边形ADG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G//AH ,所以EB 1//DG又 BB 1//DD 1,∴四边形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D//B 1D 1.BD ⋂DG=G ,∴面EB 1D 1//面BDGB一、选择题1.D【提示】A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B 错,若A ,B ,C 三点不在β的同一侧,则不能断定α∥β;C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D 正确.2.C【提示】若直线a ,b 满足a ∥b ,b α,则a ∥α 或a α3.D【提示】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推证之.4.C【提示】设α∩β=l ,a ∥α,a ∥β,过直线a 作与α、β都相交的平面γ,记α∩γ=b ,β∩γ=c ,则a ∥b 且a ∥c ,∴b ∥c .又b ⊂α,α∩β=l ,∴b ∥l .∴a ∥l .5.A【提示】6. D【提示】过点A 可作直线a ′∥a ,b ′∥b ,则a ′∩b ′=A ,∴a ′,b ′可确定一个平面,记为α.如果a ⊄α,b ⊄α,则a ∥α,b ∥α.由于平面α可能过直线a 、b 之一,因此,过A 且平行于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二、填空题7.①④⑤⑥8.68或368 【提示】如图(1),由α∥β可知BD ∥AC ,∴SA SB =SC SD ,即189=SC SC 34-,∴SC =68.S S A A B B C C α α ββ(1)(2)D D如图(2),由α∥β知AC ∥BD ,∴SB SA =SD SC =SC CD SC -,即918=SCSC -34. ∴SC =368. 9.M ∈HF【提示】易证平面NHF ∥平面BD D 1 B 1,M 为两平面的公共点,应在交线HF 上.三、解答题 10.解:当E 为PC 中点时,//PA EBD 平面.证明:连接AC ,且AC BD O =,由于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的中点,又E 为中点,∴OE 为△ACP 的中位线, ∴//PA EO ,又PA EBD ⊄平面,∴//PA EBD 平面.11.证法一:过N 作NR ∥DC 交PC 于点R ,连接RB ,依题意得NR NR DC -=NP DN =MB AM =MB MB AB -=MBMB DC -⇒NR =MB .∵NR ∥DC ∥AB ,∴四边形MNRB 是平行四边形.∴MN ∥RB .又∵RB 平面PBC ,∴直线MN ∥平面PBC . 证法二:过N 作NQ ∥AD 交P A 于点Q ,连接QM ,∵MB AM =NPDN =QP AQ ,∴QM ∥PB .又NQ ∥AD ∥BC ,∴平面MQN ∥平面PBC .∴直线MN ∥平面PBC .C1.(1)证明:设直线AN 与BE 交与点H ,连接CH ,ANF ∆ ∽HNB ∆,∴NHAN NB FN =. 又NB FN MC AM =,则NH AN =MCAM ,∴MN//CH. 又CBE CBE MN 平面,平面⊂⊄CH ,∴MN//平面CBE.(2)解:存在,过M 作MG ⊥AB,垂足为G ,则MG//BC, ∴MG//平面CBE,又MN//平面CBE ,M MN MG =⋂,平面MGN//平面CBE.即G 在AB 线上,且AG:GB=AM:MC=2:32.证明:连接BC ,AD ,取BC 的中点E ,连接ME 、NE ,则ME 是△BAC 的中位线,故ME ∥AC. ME ⊄α,∴ME ∥α.O F A B CD PE同理可证,NE∥BD.又α∥β,设CB与DC确定的平面BCD与平面α交于直线CF,则CF∥BD,∴NE∥CF. 而NE⊄平面α,CF⊂α,∴NE∥α.又ME∩NE=E,∴平面MNE∥α,而MN⊂平面MNE,∴MN∥平面α.。
第03讲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精讲)目录第一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第二部分:课前自我评估测试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角度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角度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角度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角度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题型三:平行关系的综合应用第四部分:高考真题感悟第一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知识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l与平面α平行.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符号表述: a b a a b ααα⊄⎫⎪⊂⇒⎬⎪⎭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符号表述:a α,a β⊂,b αβ=⇒a b知识点二:平面与平面平行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的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符号表述:βαααββ////,//,⇒⎪⎭⎪⎬⎫=⊂⊂b a P b a b a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3.1性质定理两个平行平面,如果另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符号语言3.2性质 ////a a b b αβαγβγ⎫⎪=⇒⎬⎪=⎭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与另一平面符号语言:,a a αβαβ⊂⇒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判断正误.(1)若平面//α平面β,l ⊂平面β,m ⊂平面α,则lm .( )(2)夹在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长方体ABCD A B C D ''''-,平面α平面ABCD EF =,平面α平面A B C D E F ''''''=,则EF 与E F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不确定3.(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正方体1111F EFG E G H H -中,下列四对截面彼此平行的一对是( )A .平面11E FG 与平面1EGHB .平面1FHG 与平面11F H GC .平面11F H H 与平面1FHED .平面11E HG 与平面1EH G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A .一定平行B .一定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以上判断都不对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直线//a 平面α,α内有n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这n 条直线中与直线a 平行的直线( )A .至少有一条B .至多有一条C .有且只有一条D .没有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则a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角度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典型例题例题1.(2022·四川绵阳·高二期末(理))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2AC =,3BC =4AB =,12AA =,点D 是AB 的中点(1)求证:1//AC 平面1CDB ;(2)求直线1AC 与直线1CB 所成角的余弦值.例题2.(2022·四川凉山·高一期末(文))已知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A C C ''为正方形,P ,O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证明:PO ∥平面ABB A '';(2)若ABC 是边长为2正三角形,求四面体B AOC '-的体积..题型归类练1.(2022·四川成都·高一期末(理))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平面ABCD ⊥平面PAB ,点E ,F 分别在线段CB ,AP 上,且CE EB =,=AF FP .(1)求证://EF 平面PCD ;2.(2022·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一期末)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均为2,E 为线段11B C 的中点,F 为正方形11ACC A 对角线的交点.(1)求证:EF ∥面1B AC ;(2)求三棱锥111C B A C -的体积.3.(2022·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2AC BC ==90ACB ∠=︒.12AA =,D 为AB 的中点.(1)求证:1AC ∥平面1B CD ;(2)求异面直线1AC 与1B C 所成角的余弦值.4.(2022·四川南充·高二期末(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E ,F 分别为AB ,PD 的中点,且2PA AD ==.(1)求证:AF ∥平面PEC ;(2)求三棱锥C PEF -的体积.角度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典型例题例题1.(2022·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PD ⊥平面ABCD ,2PD AB ==,4=AD ,点E 、F 分别为AD 、PC 的中点.设平面PDC 平面PBE l =.(1)证明://DF 平面PBE ;(2)证明://DF l ;(3)求三棱锥P BDE -的体积.例题2.(2022·吉林·双辽市第一中学高三期末(文))如图,三棱锥P ABC -中,AC ,BC ,PC 两两垂直,AC BC =,E ,F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ABC 的面积为8,四棱锥P ABFE -的体积为4.(1)若平面PEF 平面=PAB l ,求证://EF l ;(2)求三棱锥P ABC -的表面积.题型归类练 1.(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直角梯形,AD BC ∥,90ADC ∠=︒,AC 和BD 相交于点N ,面PAC ⊥面ABCD ,22BC AD ==,1CD =,6PA PC ==.(1)在线段PD 上确定一点M ,使得PB ∥面ACM ,求此时PM MD的值;2.(2022·安徽池州·高一期末)在四棱锥V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BC ⊥平面VAB ,VA VB ⊥,设平面VAB 与平面VCD 的公共直线为l .(1)写出图中与l 平行的直线,并证明;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刍(ch ú)甍(m éng )是几何体中的一种特殊的五面体.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刍甍者,下有袤有广,而上有袤无广.刍,草也.甍,屋盖也.求积术日:倍下表,上袤从之,以广乘之,又以高乘之,六而一.”翻译为“底面有长有宽为矩形,顶部只有长没有宽为一条棱.刍甍字面意思为茅草屋顶”现有一个刍甍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EF 平面ABCD ,ADE 和BCF △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求证:EF∥DC ;4.(2022·全国·模拟预测(理))如图1,在矩形ABCD 中,点E 在边CD 上,2BC DE EC ==,将DAE △沿AE 进行翻折,翻折后D 点到达P 点位置,且满足平面PAE ⊥平面ABCE ,如图2.(1)若点F 在棱PA 上,且EF ∥平面PBC ,求PF PA;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60BAD ∠=︒,SAB △为等边三角形,G 是线段SB 上的一点,且//SD 平面GAC .求证:G 为SB 的中点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角度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典型例题例题1.(2022·北京延庆·高一期末)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1,A D BD 的中点.(1)求证:平面1A BD平面11CB D ; (2)求证:EF 平面11DCC D ;(3)求三棱锥1A BDA -的体积.例题2.(2022·山东山东·高一期中)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12BC BB ==,点E ,F 分别为边1AA ,1DD 的中点.(1)求三棱锥1E A BC -的体积;(2)证明:平面1CFA ∥平面BDE .例题3.(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如图①,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木块中,E 是1CC 的中点.(1)求四棱锥11E ABC D -的体积;(2)要经过点A 将该木块锯开,使截面平行于平面1BD E ,在该木块的表面应该怎样画线?(请在图②中作图,并写出画法,不必说明理由).题型归类练1.(2022·甘肃武威·高一期末)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E ,F 分别为线段1AC ,11A C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11BCC B .(2)在线段1BC 上是否存在一点G ,使平面//EFG 平面11?ABB A 请说明理由.2.(2022·河南·模拟预测(文))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 ,F ,G 分别是棱1BB ,11B C ,1CC 的中点.(1)证明:平面1//A EF 平面1AD G ;(2)若点1A 在底面ABCD 的投影是四边形ABCD 的中心,124A A AB ==,求三棱锥11A AD G -的体积.3.(2022·湖南衡阳·高一期末)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棱长为2,E ,F 分别为DD 1,BB 1的中点.(1)求证:CF //平面A 1EC 1;(2)过点D 做正方体截面使其与平面A 1EC 1平行,请给以证明并求出该截面的面积.角度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典型例题例题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若,,,E F G H 分别是1111,,,AB AC A B A C 的中点,求证:平面1EFA //平面BCHG . (2)若点1,D D 分别是11,AC A C 上的点,且平面1//BC D 平面11AB D ,试求AD DC的值.例题2.(2022·辽宁锦州·高一期末)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B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且4PA PB ==,2AB =,3AD =,O 为棱AB 的中点,点E 在棱AD上,且13AE AD =.(1)证明:CE PE ⊥;(2)在棱PB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OF ∥平面PEC ?若存在,请指出点F 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归类练1.(2022·江苏·高一课时练习)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点D 、1D 分别是AC 、11A C 上的点,且平面1//BC D 平面11AB D ,试求AD DC的值.2.(2022·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四边形BCEF 为直角梯形,BF //CE ,BF ⊥BC ,BF <CE ,BF =2,AB =1,AD 5(1)求证:BC ⊥AF ;(2)求证:AF //平面DCE ;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2PA PD ==,4AB =,1DC =,22AD BC ==(1)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2)在线段PA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DM 平面PBC ?若存在,求PM A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22·河北·张北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正四棱锥S ABCD -,2,2SA SB SC SD AB =====P 为侧棱SD 上的点.且3SP PD =,求:(1)正四棱锥S ABCD -的表面积;(2)侧棱S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BE 平面PAC .若存在,求SE 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题型三:平行关系的综合应用典型例题例题1.(2022·江苏·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C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能得出平面//ABC 平面DEF 的是( )A .B .C .D .例题2.(2022·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棱1,BC CC 的中点,P 是侧面四边形11BCC B 内(不含边界)一点,若1//A P 平面AEF ,则线段1A P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例题3.(2022·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点M ,N 分别是棱BC ,1CC 的中点,动点P 在正方形11ADD A (包括边界)内运动,且//BP平面AMN ,则1PA 的长度范围为___.题型归类练1.(2022·安徽省宣城中学高二期末)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E F 、分别是棱1AA 、11A D 的中点,点P 为底面四边形ABCD 内(包括边界)的一动点,若直线1D P 与平面BEF 无公共点,则点P 的轨迹长度为( )A .2B 5C 6D .222.(2022·江苏·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N 为BC 的中点.当点M 在平面DCC 1D 1内运动时,有MN //平面A 1BD 则线段MN 的最小值为( )A .1B 6C 2D 33.(2022·湖南·株洲二中高一期末)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N 分别是棱BC ,1CC 的中点,动点P 在正方形11(BCC B 包括边界)内运动.若1PA ∥平面AMN ,则1PA 的最小值是( )A .1B 5C 32D 64.(2022·北京通州·高一期末)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BC 的中点,F 为正方体棱的中点,则满足条件直线//EF 平面1ACD 的点F 的个数是___________.5.(2022·贵州·遵义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理))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E 为AD 的中点,F 在PA 上,AP =λAF ,若PC //平面BEF ,则λ的值为_________.6.(2022·甘肃·武威第六中学模拟预测(理))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F 分别为11A B ,11B C ,11C A 的中点,2AB =,M 为BD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F ,BE 为异面直线;②EM ∥平面ADF ;③若BE CF ⊥,则12AA =④若60BEC ∠=︒,则直线1A C 与平面11BCC B 所成的角为45°.1.(2022·全国·模拟预测(理))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AD ==,12AA =,E ,F 分别为棱11A B 和11A D 的中点,M 为长方体表面上任意一点.若BM ∥平面AEF ,则BM 的最大值为( )A .26B .27C .42D .62.(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PA PB =,AB AC⊥,E 是PB 的中点.OE平面PAC;(1)证明://3.(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小明同学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了一个封闭的包装盒,EAB FBC GCD HDA 包装盒如图所示:底面ABCD是边长为8(单位:cm)的正方形,,,,均为正三角形,且它们所在的平面都与平面ABCD垂直.EF平面ABCD;(1)证明://(2)求该包装盒的容积(不计包装盒材料的厚度).4.(2022·宁夏中卫·三模(理))如图1,菱形ABCD 中,60A ∠=︒,4AB =,DE AB ⊥于E ,将AED 沿DE 翻折到A ED ',使A E BE '⊥,如图2.(1)求三棱锥C A BD -'的体积;(2)在线段A D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EF ∥平面A BC '?若存在,求DFF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几何(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几何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面四个命题:①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异面直线;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③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②③2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平行B、相交C、异面D、以上都有可能3.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三条交线为异面直线 B.三条交线两两平行C.三条交线交于一点 D.三条交线两两平行或交于一点4. 在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 BC CD DA、、、上分别取E F G H、、、四点,如果与EF GH、能相交于点P,那么()A、点P必在直线AC上B、点P必在直线BD上C、点P必在平面BCD内D、点P必在平面ABC外5.若平面α⊥平面β,α∩β=l,且点P∈α,P∉l,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过点P且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B.过点P且垂直于l的直线在α内C.过点P且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 D.过点P且垂直于l的平面垂直于β6.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 B.若a∥α,b∥β,α∥β,则a∥bC.若a⊂α,b⊂β,a∥b,则α∥βD.若a⊥α,b⊥β,α⊥β,则a⊥b 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线段A1B1,B1C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1E=B1F,有下面四个结论:①EF⊥AA1;②EF∥AC;③EF与AC异面;④EF∥平面ABCD.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如图,在△ABC中,∠BAC=90°,PA⊥面ABC,AB=AC,D是BC的中点,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5 B.8C.10 D.69.如右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M、N分别是棱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 )A.与AC、MN均垂直相交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C.与MN垂直,与AC不垂直D.与AC、MN均不垂直10、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V,点P、Q分别在侧棱AA1和CC1上,AP=C1Q,则四棱锥B—APQC的体积为( )A、2VB、3VC、4VD、5V11.(2009·海南、宁夏高考)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1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C⊥BEB.EF∥平面ABCD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12.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BD;②△ACD是等边三角形;③AB与平面BCD成60°的角;④AB与CD所成的角是6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QPC'B'A'CBA2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3、已知PA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若PC BD,平行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14.已知三棱锥D-ABC 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AC=3,BC=2,则以BC为棱,以面BCD与面BCA为面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为 .15.如下图所示,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使△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则:(1)BD与CD的关系为________.(2)∠BAC=________.16.在正方体ABCD—A′B′C′D′中,过对角线BD′的一个平面交AA′于E,交CC′于F,则①四边形BFD′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E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平面BFD′E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三、解答题17、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面ACD.(2)平面EFC⊥平面BCD.18.如图所示,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22,M为BC的中点.(1)证明:AM⊥PM;(2)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19.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与△A1B1C1都为正三角形且AA1⊥面ABC,F、F1分别是AC,A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AB1F1∥平面C1BF;(2)平面AB1F1⊥平面ACC1A1.20.如图,DC⊥平面ABC,EB∥DC,AC=BC=EB=2DC=2,∠ACB=120°,P,Q分别为AE,AB的中点.(1)证明:PQ∥平面ACD;(2)求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21.如图,△ABC中,AC=BC=22AB,ABE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平面ABED⊥底面ABC,若G,F分别是EC,BD的中点.(1)求证:GF∥底面ABC;(2)求证:AC⊥平面EBC;3(3)求几何体ADEBC的体积V.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将一张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把一根长是2米,底面直径是4分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4.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1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多少立方厘米?6.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圆柱的高8厘米,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7.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是200厘米,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多少厘米48.一个长方体,长是10厘米,宽和高都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9.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96厘米,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底面周长是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用一个底面积为平方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底面积为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高为多少厘米?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和体积1、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面积等于( ).A. C.2、一个正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相等,体积为,它的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左视图是一个矩形,则这个矩形的面积是( )5B. D.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D.1题图 2题图 3题图4、母线长为1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等于43π,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 ππ π π5、下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不考虑接触点) ( )+3+π +3+4π+23+π+π6、若球O1、O2表面积之比S1S2=4,则它们的半径之比R1R2=___7、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8、一个高为2的圆柱,底面周长为,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9、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10、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1.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为,在其中有一个高为的内接圆柱.(1)求圆柱的侧面积;(2)为何值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9题图10题图 11题图12、直三棱柱高为6 cm,底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 cm,4 cm,5 cm,将棱柱削成圆柱,求削去部分体积的最小值.13、设球的表面积为,体积为,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体积为,求,.14、如图所示,一个直三棱柱形容器中盛有水,且侧棱AA1=8.若侧面AA1B1B水平放置时,液面恰好过AC、BC、A1C1、B1C1的中点,当底面ABC水平放置时,液面高为多少?67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有直线m 、n 和平面α、β.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 ∥α,n ∥α,则m ∥nB.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C.若α⊥β,m ⊂α,则m ⊥βD.若α⊥β,m ⊥β,m ⊄α,则m ∥α2、已知直线,l m 与平面αβγ,,满足//l l m βγαα=⊂,,和m γ⊥,则有 A .αγ⊥且l m ⊥ B .αγ⊥且//m β C .//m β且l m ⊥ D .//αβ且αγ⊥3.若()0,1,1a =-,()1,1,0b =,且()a b a λ+⊥,则实数λ的值是( )A .-1 D.-24、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 l ,点A ∈α,A ∉l ,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α,m ∥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B ∥m B. AC ⊥mC. AB ∥βD. AC ⊥β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长度数据如图,则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分别为()3,27+A ()328,+B()2327,+C ()23,28+D6、已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24cm ,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之和是6cm ,则它的对角线长是( )A. 14cmB. 4cmC. 32cmD. 23cm7.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 的点,A 1M =AN =2a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垂直D .不能确定8.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平面ABD⊥平面CBD ,E 是CD 中点,则AED ∠的大小为( ) A.45 B.30C.60D.909.PA ,PB ,PC 是从P 引出的三条射线,每两条的夹角都是60º,则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12B 。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果直线l、m与平面α、β、γ满足:β∩γ=l,m∥l,m⊂α,则必有( ) (A)l∥α(B)α∥γ(C)m∥β且m∥γ(D)m∥β或m∥γ2.若α∥β,a⊂α,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a与β内任一直线平行;②a与β内无数条直线平行;③a与β内任一直线都不垂直;④a与β平行.(A)0 (B)1 (C)2 (D)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一条直线如果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②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无公共点;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l和平面α平行,那么过平面α内一点和直线l平行的直线在α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α∩β=a,b⊂α⇒a∥b或a,b相交;②α∥β,m⊂α,n⊂β⇒m∥n;③m∥n,m∥α⇒n∥α;④α∩β=a,a∥b⇒b∥β或b∥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2012·四川)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6.(2013·浙江)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A.若m∥α,n∥α,则m∥nB.若m∥α,m∥β,则α∥βC.若m∥n,m⊥α,则n⊥αD.若m∥α,α⊥β,则m⊥β7.对于直线m、n和平面α,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如果m ⊂α,n ⊄α,m 、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α(B)如果m ⊂α,n ⊄α,m 、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与α相交(C)如果m ⊂α,n ∥α,m 、n 共面,那么m ∥n(D)如果m ∥α,n ∥α,m 、n 共面,那么m ∥n8.若空间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是8、12,过AB 的中点E 且平行于BD 、AC 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 )A .10B .20C .8D .49.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 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垂直D .不能确定 10.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两个平面α∥β,一条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则a 一定平行于平面β(B)平面α∥平面β,则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C)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所在的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三角形所在平面与这个平面平行(D)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只能是平行直线或者是异面直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测试题(含答案)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测试题1.已知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正确的选项是()A。
α∥βB。
α与β相交C。
α与β重合D。
α∥β或α与β相交2.两条直线a,b满足a∥b,b⊥平面α,则a与平面α的关系是()A。
a∥αB。
a与α相交C。
a与α不相交D。
a⊥α3.对于命题: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经过平面外两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A。
只有一个B。
至少有一个C。
可能没有D。
有无数个5.过三棱柱ABC-A1B1C1的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共有()A。
3条B。
4条C。
5条D。
6条6.a,b是两条异面直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P,可作一个平面与a,b平行B。
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P,可作一条直线与a,b相交C。
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P,可作一条直线与a,b都平行D。
过a可以并且只可以作一平面与b平行7.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m‖α,n‖α,则m‖nB。
若α⊥γ,β⊥γ,则α‖βC。
若m‖α,m‖β,则α‖βD。
XXX⊥α,n⊥α,则m‖n8.如图1,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均为a,且AD⊥平面α于A,点B,C,D均在平面α外,且在平面α同一侧,则点B到平面α的距离是()A。
a/2B。
a/3C。
a/23D。
2a/39.如图2,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PB⊥ADB。
平面PAB⊥平面PBCC。
直线BC∥平面PAED。
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10.点P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PD⊥平面ABCD,PD=AD,则PA与BD所成角的度数为()A。
平行线的测试题及答案平行线的测试题及答案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随堂检测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平行D、垂直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个(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2)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3)如果a//b,b//c,则a//c(4)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A、0B、1C、2D、3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5、如果a//b,b//c,则a c,根据是。
◆典例分析例:如图,按要求画图:过P点作PQ//AB交AC与O,作PM//AC交AB于N。
A评析:画平行线的关键是:1、过哪个点画;2、画的线和哪条线平行。
◆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和k,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对应的位置关系:l和k没有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l和k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
2、如果MN//AB,AC//MN,则点C在上。
3、直线为空间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异面D、平行、相交或异面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A、有三个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C、有两个交点D、没有交点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相交于点O,且,则直线和的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重合D、以上都有可能6、两条射线平行是指( )A、两条射线都是水平的B、两条射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C、两条射线方向相反D、两条射线所在直线平行7、作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下底分别为AD、BC,点M 为AB中点,(1)过M点作MN//AD交CD于N;(2)MN和BC平行吗?为什么?(3)用适当的方法度量并比较NC和ND的大小关系。
A D●体验中考1、(200x年广东肇庆中考题改编)如图,在长方体中,与棱AD平行的棱有_________条。
x 1 y2 z1 . 直线与平面4x y mz 5 0 平行,则m _____ . x y2. 点 (1,0,1)到直线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
3x z 03 . 直线x 3y 5z 与平面4x 12y 20z 1 0的位置关系为 。
4. 自坐标原点指向平面: 2x 3y 6z 35 0 的单位法向量为 。
5. 平面 1 (x y 2z 2) 2 (3x 4y 2z ) 0 ,如在 z 轴上的截距为 2,则 1 : 2 ____________ 。
1.设直线 L 为 ,平面 :4x 2y z 2 0 ,则( )。
4 2 1(A ) L 平行于 (B ) L 在 上 (C ) L 垂直于 (D ) L 与 斜交 2 . 直线与平面x y z 1的位置关系是 ( )。
(A)直线在平面内 (B)平行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x y z 1 0 3 . 过点M (3, 2,1)且与直线L :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2x y 3z 4 0(A) (B)(C) (D)4 .过 z 轴和点(1,2,-1)的平面方程是:( )。
(A) x 2y z 6 0 (B) 2x y 0 (C) y 2z 0 (D) x z 05 .设平面 的方程为3x 4y 5z 2 0 ,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平面 过点(-1,0,-1)(B) 平面 的法向量为 3i 4j 5k(C) 平面 在z 轴的截距是(D) 平面 与平面 2x y 2z 2 0 垂直1.求经过点 A (3,2,1)和B (1,2,3) 且与坐标平面xOz 垂直的平面的方程。
2 .求过点(1,2,1) 且与直线 x y z 1 0 及 x 1 y 2 z 都平行的平面方程。
x 2y z 1 0 2 1 x 2z 0 3.平面 x y z 1 0上的直线 l 通过直线 l 1 : 与此平面的交点且与 l 1 垂y z 1 0直, 求l 的方程。
线面平行的证明及应用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下列条件能得出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的是( )A.直线m与平面α内所有直线平行B.直线m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C.直线m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D.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已知α,β表示平面,a,b表示直线,则下列条件能得出a∥α的是( )A.a⊥β,α⊥βB.,a∥bC.a∥b,b∥α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3.若a,b是空间两条不相交的直线,那么过直线b且平行于直线a的平面( )A.有且只有一个B.至少有一个C.至多有一个D.有无数个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4.如图,在正方体中,下列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是(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5.如图,A,B是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其中能得出AB∥平面MNP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6.如图,在三棱柱中,D是AC的中点,是上一点,若,则的值为( )A. B.1C.2D.3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7.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P-ABCD中,点E在PD上,且PE:ED=2:1,若在棱PC上存在点F,使得BF∥平面AEC,则PF:FC=( )A.1:1B.2:1C.3:1D.3:2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8.如图,在正方体中,M,N,Q分别是棱的中点,P是对角线上一点,且,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MN∥平面APC;②;③A,P,M三点共线;④平面MNQ∥平面APC.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9.如图,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E,F,G,H分别是的中点,N是BC的中点,M在四边形EFGH上及其内部运动,若,则动点M的轨迹的长度是( )A. B.C. D.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0.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E,F分别是棱BC,的中点,P是侧面内一点,若,则线段长度的求值范围是(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一、选择题1.如图,在正方形中,点,E F 分别是线段,AD BC 上的动点,且,AE BF AC =与EF 交于G ,EF 在AB 与CD 之间滑动,但与AB 和CD 均不重合.在EF 任一确定位置,将四边形EFCD 沿直线EF 折起,使平面EFCD ⊥平面ABFE ,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AGC ∠的角度不会发生变化B .AC 与EF 所成的角先变小后变大 C .AC 与平面ABFG 所成的角变小D .二面角G AC B --先变大后变小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PA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A =PC =4,平面PAC ⊥平面ABC ,D 为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 与P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B .24C .24-D .123.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0ABC ∠=,1AB BC CC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B .34-C .34D 34.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06B .6C .3 D .6 5.如图,三棱锥S ﹣ABC 中,SA =SB =SC ,∠ABC =90°,AB >BC ,E ,F ,G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记直线SE 与SF 所成的角为α,直线SG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β,平面SEG 与平面SBC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γ,则( )A .α>γ>βB .α>β>γC .γ>α>βD .γ>β>α6.已知向量{},,a b c 是空间的一组基底,则下列可以构成基底的一组向量是( ) A .a b +,a ,a b - B .a b +,b ,a b - C .a b +,c ,a b -D .a b +,2a b -,a b -7.在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2AB =,E ,F 分别为11A C 和11A B 的中点,当AE 和B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4时,AE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62B .64C 10D 10 8.已知()2,1,3a =-,()1,4,2b =--,()7,5,c λ=,若a 、b 、c 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A .9B .647C .657D .6679.如图所示,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长为3,底面边长11111A C B C ==,且11190A C B ∠=,D 点在棱1AA 上且12AD DA =,P 点在棱1C C 上,则1PD PB ⋅的最小值为( )A .52B .14-C .14D .52-10.()2,23,1a m =-,()4,2,32b n =--.若//a b .则实数mn 的值是( ) A .-2B .13C .2D .011.已知A (1,0,0),B (0,﹣1,1),OA OB λ+与OB (O 为坐标原点)的夹角为30°,则λ的值为( ) A .66B .66±C .62D .62±12.点P 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上一点,则1PA PC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4--B .11[,]24--C .[1,0]-D .1[,0]2-13.设向量(),,0u a b =,(),,1c d υ=,其中22221a b c d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向量υ与z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定值(与c 、d 之值无关)B .u υ⋅的最大值为2C .u 与υ夹角的最大值为34π D .ad bc -的最大值为l二、填空题14.若面α的法向量(1,,1)n λ=,面β的法向量(2,1,2)m =--,两面夹角的正弦值为34,则λ=________.15.三棱锥O ABC -中,OA 、OB 、OC 两两垂直,且OA OB OC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223OA OB OCOA ++=;②()0BC CA CO ⋅-=;③()OA OB +和CA 的夹角为60;④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16AB AC BC ⋅.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16.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17.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1==PA AB ,2BC =,四棱锥外接球的球心为O ,点E 是棱AD 上的一个动点,给出如下命题:①直线PB 与直线CE 所成的角中最小的角为45︒;②BE 与PC 一定不垂直;③三棱锥E BCO -的体积为定值;④CE PE +的最小值为22,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将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序号都填上)18.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底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且113A AB A AD π∠=∠=,其中,设1AB AD ==,1AA c =,体对角线12AC=,则c 的值是______.1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2,1,1,3,4,,2,7,1,A B C AB CB 若λ-⊥,则λ=____ 20.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22,则1AC 与1B C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_.2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14AA AB AC ===,点E 为棱1CC 上一点,且异面直线1A B 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30,则CE 的长为______. 22.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22n =-,,,平面β的法向量为()224n λ=,,,若α⊥β,则2n =_____.23.给出下列命题:①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1,2),直线m 的方向向量b =(2,1,﹣12),则l 与m 垂直;②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0,1,﹣1),平面α的法向量n =(1,﹣1,﹣1),则l ⊥α; ③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n =(0,1,3),2n =(1,0,2),则α∥β;④平面α经过三点A (1,0,﹣1),B (0,1,0),C (﹣1,2,0),向量n =(1,u ,t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u+t=1.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24.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3BC =,点M 在棱1CC 上,且1MD MA ⊥,则当1MAD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其棱1AA =________.25.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为1B B ,CD 的中点,有以下命题:①//MN 平面1A BD ;②1MN CD ⊥;③平面1A MN ⊥平面1A AC ,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26.已知向量a =(4,﹣5,12),b =(3,t ,23),若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以E 为原点,EA ,EF ,ED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AE a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可判断A ,B ;求出平面ABFG 的一个法向量,设AC 与平面ABFG 所成的角为θ,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求线面角,进而判断C ;求出平面AGC 的法向量以及平面AGC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即可求解. 【详解】以E 为原点,EA ,EF ,ED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AE a =,(),0,0A a ,()0,1,1C a -,()0,,0G a ,()0,1,0F ,(),1,0B a ,对于A ,(),,0AG a a =-,()0,1,1GC a a =--,()11cos 2221AG GC a a AGC a a AG GC⋅-∠===⋅-, 故AGC ∠的角度不会发生变化,所以A 正确;对于B ,设AC 与EF 所成的角为θ,(),1,1AC a a =--,()0,1,0EF =,cos AC EF AC EFa θ⋅===,2222a a -+对称轴为12,且()0,1a ∈,所以2222a a -+先减小后增加, 所以cos θ先增加再减小,即AC 与EF 所成的角先变小后变大,故B 正确; 对于C ,平面ABFG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m =, 设AC 与平面ABFG 所成的角为θ,sin cos ,AC mAC m AC ma θ⋅======, ()0,1a ∈,则1a a+单调递减,sin θ单调递减, 所以AC 与平面ABFG 所成的角变小,故C 正确;对于D ,设平面AGC 的法向量为()111,,n x y z =,则00n AG n AC ⎧⋅=⎨⋅=⎩,即()11111010ax ay ax y a z -+=⎧⎨-++-=⎩,令11x =,11y =,11z =-, 不妨设1,1,1n,设平面ACB 的一个法向量为()222,,p x y z =,则00p AB P CB ⎧⋅=⎨⋅=⎩,()222010y ax a z =⎧⎨+-=⎩,令2z a =,21x a =-,即()1,0,p a a =-,cos ,3n pn p n p⋅==== 2221a a -+对称轴为12,在()0,1先减小后增大,()0,1先减小后增大, 二面角G AC B --为钝角,cos ,n p ∴=-先增大后减小, 故二面角G AC B --先减小后增大,故D 错误. 故选:D 【点睛】 思路点睛:解决二面角相关问题通常用向量法,具体步骤为:(1)建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使得已知点在坐标轴上或在坐标平面内; (2)根据题意写出点的坐标以及向量的坐标,注意坐标不能出错. (3)利用数量积验证垂直或求平面的法向量. (4)利用法向量求距离、线面角或二面角.2.B解析:B 【分析】取AC 的中点O ,连结OP ,OB ,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异面直线AC 与PD 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取AC 的中点O ,连结OP ,OB ,PA PC =,AC OP ∴⊥,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 AC =, OP ∴⊥平面ABC ,又AB BC =,AC OB ∴⊥,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P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PA PC ==,ABC ∆为直角三角形,A ∴,0,0),(C -0,0),(0P ,0,, (2D ,6,0),∴(AC =-0,0),(2PD =,-,cos AC ∴<,||||4AC PD PD AC PD >===∴异面直线AC 与P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异线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与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3.C解析:C 【分析】作出图形,分别取AC 、11A C 的中点O 、1O ,连接OB 、1OO ,然后以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1OO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12AB BC CC ===,利用空间向量法可求出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详解】设12AB BC CC ===,分别取AC 、11A C 的中点O 、1O ,连接OB 、1OO , 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四边形11AAC C 为平行四边形,则11//AC A C 且11AC A C =,O 、1O 分别为AC 、11A C 的中点,所以,11//AO AO 且11AO A O =,所以,四边形11AAO O 为平行四边形,11//OO AA ∴,1AA ⊥底面ABC ,1OO ∴⊥底面ABC ,AB BC =,O 为AC 的中点,OB AC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1OO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于120ABC ∠=,则)3,0,0A、()0,1,0B 、()10,1,2B 、()13,0,2C ,()13,1,2AB =-,()13,1,2BC =--, 1111113cos ,42222AB BC AB BC AB BC ⋅===⨯⋅,因此,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4.D解析:D 【分析】根据三棱柱的边长和角度关系,设棱长为1,分别求得AB AC ⋅、1AB AA ⋅、1AC AA ⋅的数量积,并用1,,AA AC AB 表示出1AB 和1BC ,结合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求得11AB BC ⋅,再求得1AB 和1BC ,即可由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得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设棱长为1,则111cos602AB AC ⋅=⨯⨯︒=,1111cos602AB AA ⋅=⨯⨯︒=,1111cos602AC AA ⋅=⨯⨯︒=. 11AB AB AA =+,11BC AA AC AB =+-,所以()()1111AB BC AB AA AA AC AB ⋅=+⋅+-221111AB AA AB AC AB AA AA AC AA AB =⋅+⋅-++⋅-⋅11111112222=+-++-= 而()222111123AB AB AA AB AB AA AA =+=+⋅+=,()2111BC AA AC AB =+-==,所以111111cos 2AB BC AB BC AB BC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与运算,异面直线夹角的向量求法,属于中档题.5.A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G 作SE 的垂线l ,显然l 垂直平面SAB ,故直线SG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β=∠GSE ,同理,平面SEG 与平面SBC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γ=∠FSG ,利用三角函数结合几何性质,得出结论. 【详解】因为AB ⊥BC ,SA =SB =SC ,所以AB ⊥SE ,所以AB ⊥平面SGE ,AB ⊥SG , 又SG ⊥AC ,所以SG ⊥平面ABC , 过G 作SE 的垂线l ,显然l 垂直平面SAB , 故直线SG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β=∠GSE ,同理,平面SEG 与平面SBC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γ=∠FSG ,由tanγ=tan FG EGSG SGβ>=,得γ>β,γ也是直线SF 与平面SEG 所成的角, 由cosα=cosβ•cosγ<cosγ,则α>γ,所以α>γ>β,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夹角,线面夹角,二面角,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6.C解析:C 【分析】空间的一组基底,必须是不共面的三个向量,利用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可证明A 、B 、D 三个选项中的向量均为共面向量,利用反证法可证明C 中的向量不共面 【详解】 解:()()2a b a b a ++-=,∴a ,a b +,a b -共面,不能构成基底,排除A ; ()()2a b a b b +--=,∴b ,a b +,a b -共面,不能构成基底,排除B ;()()31222a b a b a b -=-++,∴a b +,a b -,2a b -共面,不能构成基底,排除D ; 若c 、a b +,a b -共面,则()()()()c a b m a b m a m b λλλ=++-=++-,则a 、b 、c 为共面向量,此与{},,a b c 为空间的一组基底矛盾,故c 、a b +,a b -可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等基础知识,判断向量是否共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7.B解析:B 【分析】设1AA t =,以B 为原点,过B 作BC 的垂线为x 轴,BC 为y 轴,1BB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AE 和B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4,求出t 的值,由此能求出AE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的正弦值.设1AA t =,以B 为原点,过B 作BC 的垂线为x 轴,BC 为y 轴,1BB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3,1,0A,()0,0,0B , ()0,2,0C ,33,22E t ⎛⎫⎪ ⎪⎝⎭,31,22F t ⎛⎫⎪ ⎪⎝⎭ , 31,2AE t ⎛⎫=- ⎪ ⎪⎝⎭ ,31,2BF t ⎛⎫= ⎪ ⎪⎝⎭,因为AE 和BF B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4, 所以222112cos ,411t AE BF AE BF AE BFt t -⋅===++, 解得:1t =所以31,122AE ⎛⎫=- ⎪ ⎪⎝⎭,平面11BCC B 的法向量()1,0,0n =,所以AE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62sin 21AE n AE nα⋅===⨯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属于中档题.8.C解析:C 【分析】由题知,a 、b 、c 三个向量共面,则存在常数,p q ,使得c pa qb =+,由此能求出结果.因为()2,1,3a =-,()1,4,2b =--,()7,5,c λ=,且a 、b 、c 三个向量共面, 所以存在,p q 使得c pa qb =+.所以()()7,5,2,4,32p q p q p q λ=--+- ,所以274532p q q p p q λ-=⎧⎪-=⎨⎪=-⎩,解得331765,,32777p q p q λ===-=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共面定理求参数,还运用到向量的坐标运算.9.B解析:B 【分析】由题易知1,,AC BC CC 两两垂直,以C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3PC a a =≤≤,可知()0,0,P a ,进而可得1,PD PB 的坐标,然后求得1PD PB ⋅的表达式,求出最小值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1,,AC BC CC 两两垂直,以C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1,3B ,()1,0,2D ,设()03PC a a =≤≤,则()0,0,P a , 所以()1,0,2P a D =-,()10,1,3a PB =-,则()()2151002324a a a PD PB ⎛⎫=++--=-- ⎪⎝⋅⎭,当52a =时,1PD PB ⋅取得最小值1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0.D解析:D 【分析】根据平行得到()()()()2,23,14,2,324,2,32m n n λλλλ-=--=--,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2,23,1a m =-,()4,2,32b n =--,//a b ,则λab ,即()()()()2,23,14,2,324,2,32m n n λλλλ-=--=--故()24232132m n λλλ⎧=-⎪-=⎨⎪=-⎩解得1,1,02m n λ=-==,故0mn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向量平行计算参数,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1.C解析:C 【分析】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及夹角公式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解:(1,0,0)(0,,)(1,,)OA OB λλλλλ+=+-=-,∴2||12,||2OA OB OB λλ+=+=,()2OA OB OB λλ+=,∴2122cos302λλ+︒=, ∴21264λλ+=,则0λ>,∴62λ=.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2.D解析:D 【分析】以点D 为原点,以D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以D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以1DD 所在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坐标,同时设点P 的坐标为(,,)x y z ,其中01,01,1x y z ≤≤≤≤=,用坐标运算计算出1PA PC ⋅,配方后可得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得其取值范围. 【详解】以点D 为原点,以D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以D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以1DD 所在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点1(1,0,0),(0,1,1)A C 设点P 的坐标为(,,)x y z ,由题意可得 01,01,1x y z ≤≤≤≤=,1(1,,1),(,1,0)PA x y PC x y ∴=---=--22221111(1)(1)0222PA PC x x y y x x y y x y ⎛⎫⎛⎫∴⋅=----+=-+-=-+-- ⎪ ⎪⎝⎭⎝⎭,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当12x y ==时1PA PC ⋅取得最小值为12-;当0x =或1,且0y =或1时,1PA PC ⋅取得最大值为0, 则1PA PC ⋅的取值范围是1,0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解题方法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引入坐标后,把向量的数量积用坐标表示出来,然后利用函数的性质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13.B解析:B【分析】在A 中,取z 轴的正方向向量(0,0,t)t =,求出n 与t 的夹角即可判断命题正确;在B 中,计算u v ac bd ⋅=+,利用不等式求出最大值即可判断命题错误;在C 中,利用数量积求出u 与v 的夹角的最大值,即可判断命题正确;在D 中,利用不等式求出最大值即可判断命题正确. 【详解】解:由向量(,,0)u a b =,(,,1)v c d =,其中22221a b c d +=+=,知: 在A 中,设z 轴正方向的方向向量(0,0,),0z t t =>, 向量v 与z 轴正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2cos 452||||z v a z v t c α︒⋅===∴=⋅⋅,∴向量v 与z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定值45°(与c ,d 之值无关),故A 正确;在B 中,222222221222a cb d a bcd u v ac bd +++++⋅=+≤+==,且仅当a =c ,b =d 时取等号,因此u v ⋅的最大值为1,故B 错误; 在C 中,由B 可得:||1,11u v u v ⋅≤∴-≤⋅≤,2cos ,||||2u v u v u v a ⋅∴<>==≥=-⋅+, ∴u 与v 的夹角的最大值为34π,故C 正确; 在D 中,222222221222a dbc a b cd ad bc +++++-≤+==,∴ad −bc 的最大值为1.故D 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的性质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二、填空题14.【分析】设平面的夹角为利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得:由已知知建立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平面的夹角为又面的法向量面的法向量则利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得:由已知得故故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结论解析:【分析】设平面,αβ的夹角为θ,利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得:cos 3⋅==m n m nλθλ,由已知sin =θ,知21cos 18=θ,建立关于λ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平面,αβ的夹角为θ,又面α的法向量(1,,1)n λ=,面β的法向量(2,1,2)m =--,则利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得:cos 1⋅===+m n m nθ由已知得sin 6=θ,故22221cos 1sin 1118=-=-=-=⎝⎭⎝⎭θθ 故2118=,即2222119(2)1822=⇒=++λλλλ,解得:λ=故答案为: 【点睛】结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求立体几何常考查的夹角:设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b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v ,则 ①两直线,l m 所成的角为θ(02πθ<≤),cos a b a bθ⋅=;②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02πθ≤≤),sin a u a uθ⋅=;③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θ(0θπ≤≤),cos .u v u vθ⋅=15.①②③【分析】设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判断①②③④的正误【详解】设由于两两垂直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对解析:①②③ 【分析】设OA OB OC a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O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判断①②③④的正误.【详解】设OA OB OC a ===,由于OA 、OB 、OC 两两垂直,以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O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下图所示:则()0,0,0O、(),0,0A a 、()0,,0B a 、()0,0,C a .对于①,(),,OA OB OC a a a ++=,所以,()()22233OA OB OC a OA ++==,①正确;对于②,(),0,0CA CO OA a -==,()0,,BC a a =-,则()0BC CA CO ⋅-=,②正确;对于③,(),,0OA OB a a +=,(),0,CA a a =-,()()221cos ,22OA OB CA a OA OB CA OA OB CAa+⋅<+>===+⋅, 0,180OA OB CA ≤<+>≤,所以,()OA OB +和CA 的夹角为60,③正确;对于④,(),,0AB a a =-,(),0,AC a a =-,()0,,BC a a =-,则2AB AC a ⋅=,所以,()2231226666a a AB AC BC BC a a ⋅===,而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3111326V OA OB OC a =⨯⋅⋅=,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关键点点睛:在立体几何中计算空间向量的相关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点与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16.【分析】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证明面可得就是与平面所成的角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如上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则∵正三棱柱中面面面面∴面∴就是与平面所成的角不妨设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2则在中故答案解析:10【分析】取BC的中点E,连接1C E,AE,证明AE⊥面11BB C C,可得1EAC∠就是1AC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解直角三角形1AC E即可.【详解】如上图,取BC的中点E,连接1C E,AE,则AE BC⊥,∵正三棱柱111ABC A B C-中,面ABC⊥面11BB C C,面ABC面11BB C C BC=,∴AE⊥面11BB C C,∴1EAC∠就是1AC与平面11BB C C所成的角,不妨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的所有棱长都为2,则15C E=122AC=在1Rt AC E∆中,111510cos22C EAC EAC∠===.10【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常考题.17.①③④【分析】由三垂直可采用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中通过异面直线的夹角公式和不等式性质即可判断正确;②中结合向量数量积公式可判断错误;③采用补形法将四棱锥还原为长方体再结合等体积法即可求解三棱锥解析:①③④【分析】由,,AB AD AP三垂直,可采用以,,AB AD AP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中通过异面直线的夹角公式和不等式性质即可判断正确;②中结合向量数量积公式可判断错误;③采用补形法将四棱锥还原为长方体,再结合等体积法即可求解三棱锥E BCO-的体积为定值;④中将平面ABCD以AD为轴旋转到平面PAD内形成平面''AB C D,结合两点间直线最短即可判断正确【详解】如图所示:以,,AB AD AP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1)P,()1,0,0B,(1,2,0)C ,设(0,,0)E y ,[]0,2y ∈,则(1,0,1)BP =-,(1,2,0)CE y =--, 2||2cos ,||||21(2)BP CE BP CE BP CE y ⋅〈〉==≤⋅⋅+-,当2y =时等号成立, 此时,4BP CE π〈〉=,故直线PB 与直线CE 所成的角中最小的角为45︒,①正确;(1,,0)(1,2,1)21BE PC y y ⋅=-⋅-=-,当12y =时,BE PC ⊥,②错误; 将四棱锥放入对应的长方体中,则球心为体对角线交点, 1111112323226BCE E BCO O BCE AP V V S --==⨯⨯=⨯⨯⨯⨯=△,③正确; 如图所示:将平面ABCD 以AD 为轴旋转到平面PAD 内形成平面''AB C D , 则22''2222CE PE C E PE PC +=+≥=+=,当'PEC 共线时等号成立,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实际应用,合理建系,学会将所求问题有效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本题求线线角的最小值转化为求线线夹角的余弦值,求两直线垂直转化为数量积为0,求三棱锥体积的补形法和等体积法,利用旋转将异面直线的距离转化为共面直线的距离,属于中档题18.【分析】根据平方得到计算得到答案【详解】故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六面体的棱长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解析:13【分析】根据11AC AB AD AA =+-,平方得到2224c c +-=,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11AC AB AD AA =+-, 故2222211111222AC AB AD AA AB AD AA AB AD AA AB AD AA =+-=+++⋅-⋅-⋅ 2224c c =+-=,解得31c =.3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六面体的棱长,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9.【分析】利用空间向量的结论将垂直的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等于零的问题然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坐标运算计算的值即可【详解】又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等知识意在考 解析:3±【分析】利用空间向量的结论将垂直的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等于零的问题,然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坐标运算计算λ的值即可.【详解】()()()2,1,1,3,4,,2,7,1A B C λ-, ∴AB ()1,3,1,λ=+CB ()1,3,1λ=--,又,AB CB ⊥0AB CB ∴⋅=,即()()()1133110λλ⨯+⨯-++-=,解得3λ=±,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0.【分析】作出图形分别取的中点连接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可求得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详解】分别取的中点连接如下图所示:在正三棱柱中平面且分别为的中点且所以四边形为 解析:3π 【分析】作出图形,分别取AC 、11A C 的中点O 、E ,连接OE 、OB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C 、OE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可求得异面直线1AC 与1B C 所成的角.【详解】分别取AC 、11A C 的中点O 、E ,连接OE 、OB ,如下图所示: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平面ABC ,11//AC A C 且11AC A C =, O 、E 分别为AC 、11A C 的中点,1//AO A E ∴且1AO A E =,所以,四边形1AOEA 为平行四边形,1//OE AA ∴,则OE ⊥平面ABC , ABC 为等边三角形,O 为AC 的中点,则OB AC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C 、OE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1,0A -、()0,1,0C 、13,0,22B 、(10,1,22C , (10,2,22AC =,(13,1,22B C =--, 1111111cos ,22323AC B CAC B C AC B C ⋅<>===-⨯⋅, 因此,1AC 与1B C 所成的角为3π. 故答案为:3π. 【点睛】 方法点睛:求空间角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定义,结合图形,作出所求空间角,再结合题中条件,解对应的三角形,即可求出结果;(2)向量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向量的夹角(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两平面的法向量)的余弦值,即可求得结果.21.【分析】利用基向量表示出结合异面直线所成角确定点E 的位置从而可求的长也可以建立空间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坐标求解【详解】设则因为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所以解得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睛:利用空间 解析:12【分析】利用基向量表示出1,A B AE,结合异面直线所成角,确定点E 的位置,从而可求1C E 的长,也可以建立空间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坐标求解.【详解】设1CE C C λ= ,则11A B AB AA =-,11AE AC CE AC CC AC AA λλ=+=+=+, 142A B =,21616AE λ=+,111()()16A B AE AB AA AC AA λλ⋅=-⋅+=-. 1121cos ,22A B AE A B AE A B AE λ⋅==+,因为异面直线1A B 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30130,所以200213213λ=+. 解得18λ=,所以12CE =. 故答案为:12.【点睛】关键点睛:利用空间向量解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注意向量夹角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的不同.22.3【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所以•0解出λ的值从而得出利用模长公式求出向量模长即可【详解】平面α的法向量为平面β的法向量为因为α⊥β所以⊥所以•2﹣2λ+8=0解得λ=5所以(254)所以3故答案为:3解析: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n ⊥2n ,所以1n •2n =0,解出λ的值,从而得出2n ,利用模长公式求出向量模长即可.【详解】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22n =-,,,平面β的法向量为()224n λ=,,,因为α⊥β,所以1n ⊥2n ,所以1n •2n =2﹣2λ+8=0,解得λ=5,所以2n =(2,5,4), 所以222n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法向量及其模长公式,属于基础题.23.①④【解析】则则直线与垂直故①正确则则或故②错误与不共线不成立故③错误点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即解得故④正确综上所述其中真命题是①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①求数量积利用数量积进 解析:①④【解析】 ()112a =-,,,1212b ⎛⎫=- ⎪⎝⎭,,,则11211202a b ⎛⎫=⨯-⨯+⨯-= ⎪⎝⎭则a b ⊥,∴直线l 与m 垂直,故①正确 ()011a =-,,,()111n =--,,,则()()()0111110a n =⨯+⨯-+-⨯-=则a n ⊥,l α∴或l α⊂,故②错误()1013n ,,=,()2102n =,,,1n ∴与2n 不共线, αβ∴不成立,故③错误点()101A -,,,()010B ,,,()120C -,, ()111AB ∴=-,,,()110BC =-,, 向量()1n u t =,,是平面α的法向量 00n AB n BC ⎧=⎪∴⎨=⎪⎩,即1010u t u -++=⎧⎨-+=⎩,解得1u t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其中真命题是①,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①求数量积a b ,利用数量积进行判断,②求数量积a n ,利用数量积进行判断,③求利用1n 与2n 的关系进行判断,④利用法向量的定义判断,即可得到答案.24.【分析】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向量的垂直可得进而可得由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详解】设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以又所以所以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当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其棱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 解析:2【分析】设()10AA m m =>,()0M n n C m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向量的垂直可得1m n n -=,进而可得1221452MAD S n n=++△,由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设()10AA m m =>,()0M n n C m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D m ,()0,1,M n ,()3,0,0A , 所以()10,1,M n m D =-,()3,1,AM n =-,又1MD MA ⊥,所以()110M A D M n n m ⋅=+-=,所以1m n n -=, 所以()122122111113114222MAD S M AM m n n n nD =⋅=+-++=++△()2222221114143415522222n n n n n n ⎛⎫=++=++≥+⋅= ⎪⎝⎭, 当且仅当2n =322m =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1MAD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其棱1322AA =. 故答案为:3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合理转化、细心计算是解题关键,属于中档题.25.①②【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把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归结为方向向量法向量之间的关系后可得正确的选项【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故所以故所以故②正确又设平面的法向 解析:①②【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把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归结为方向向量、法向量之间的关系后可得正确的选项.【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2,0,0,0,0,0,0,2,0,2,2,0A D C B ,()()()()11112,0,2,0,0,2,0,2,2,2,2,2A D C B ,故()()2,2,1,0,1,0M N ,所以()2,1,1MN =---,()10,2,2CD =-,故10MN CD ⋅=,所以1MN CD ⊥,故②正确.又()2,2,0DB =,()12,0,2DA =,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由100n DB n DA ⎧⋅=⎪⎨⋅=⎪⎩得00x y x z +=⎧⎨+=⎩,取1z =-,则()1,1,1n =--, 因为0MN n ⋅=且MN ⊄平面1A BD ,故//MN 平面1A BD ,故①正确.又()10,2,1A M =-,设平面1A MN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由100m MN m A M ⎧⋅=⎪⎨⋅=⎪⎩得2020x y z y z ---=⎧⎨-=⎩,取1y =,则3,1,22m ⎛⎫=- ⎪⎝⎭, 平面1A AC 的法向量为()2,2,0a =,则0m a ⋅≠故平面1A MN ⊥平面1A AC 不成立,故③错,故答案为:①②.【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的判断,注意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再利用空间向量来处理,本题属于中档题.26.(﹣∞4)【分析】由题意利用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定义两个向量共线的性质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向量若与的夹角为锐角且与不共线即且不成立解得则实数的取值范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夹 解析:(﹣∞,4)【分析】由题意利用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定义,两个向量共线的性质,求得实数t 的取值范围.【详解】 解:向量(4a =,5-,12),(3b =,t ,2)3,若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 ∴·0a b >,且a 与b 不共线, 即24351203t ⨯-+⨯>,且2334512t ==- 不成立,解得4t <, 则实数t 的取值范为(,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夹角,两个向量共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最新】单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m l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可以推出αβ⊥的是( )A .,,m l m l βα⊥⊂⊥B .,,m l l m αβα⊥⋂=⊂C .//,,m l m l αβ⊥⊥D .,//,//l m l m αβ⊥【答案】D 【解析】 【分析】A ,有可能出现α,β平行这种情况.B ,会出现平面α,β相交但不垂直的情况.C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判断.D ,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 【详解】对于A ,m l ⊥,m β⊂,若l β⊥,则//αβ,故A 错误; 对于B ,会出现平面α,β相交但不垂直的情况,故B 错误;对于C ,因为//m l ,m α⊥,则l α⊥,又因为l βαβ⊥⇒∥,故C 错误; 对于D ,l α⊥,m l m α⇒⊥∥,又由m βαβ⇒⊥∥,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3B .66C .34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1AA c =u u u v v,AB a =u u u vv,AC b =u u u v v,根据向量线性运算法则可表示出1AB u u u v 和1BC u u u u v;分别求解出11AB BC ⋅u u u v u u u u v 和1AB u u u v ,1BC u u u u v ,根据向量夹角的求解方法求得11cos ,AB BC <>u u u v u u u u v,即可得所求角的余弦值. 【详解】设棱长为1,1AA c =u u u v v ,AB a =u u u v v ,AC b =u u u v v由题意得:12a b ⋅=v v ,12b c ⋅=v v ,12a c ⋅=v v1AB a c =+u u u v v v Q ,11BC BC BB b a c =+=-+u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v v v()()22111111122AB BC a c b a c a b a a c b c a c c ∴⋅=+⋅-+=⋅-+⋅+⋅-⋅+=-++=u u u v u u u u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又1AB ===u u u v1BC ===u u u u v111111cos ,AB BC AB BC AB BC ⋅∴<>===⋅u u u v u u u u vu u u v u u u u v u u u v u u u u v即异面直线1AB 与1BC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关键是能够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运算将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的求解问题.3.已知圆锥SC 的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且圆锥SC 的底面直径、体积分别与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体积相等,则圆锥SC 与圆柱OM 的侧面积之比为( ).A B .3:1C .2:1D 2【答案】A 【解析】 【分析】设圆锥SC 的底面半径为r ,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得侧面积;由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相等可构造方程求得圆柱的高,进而根据圆柱侧面积公式求得圆柱侧面积,从而求得比值. 【详解】设圆锥SC 的底面半径为r ,则高为3r ,∴圆锥SC的母线长l ==,∴圆锥SC 的侧面积为2rl r π=;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为2r ,高为h , 又圆锥的体积23133V r r r ππ=⋅=,234r h r ππ∴=,4r h ∴=, ∴圆柱OM 的侧面积为2224rh rh r πππ⋅==,∴圆锥SC 与圆柱OM 的侧面积之比为2210:10:1r r ππ=.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和圆柱侧面积的求解问题,涉及到圆锥和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4.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等于( )A .23B .13C .12D .34【答案】B 【解析】分析:先还原几何体,再根据锥体体积公式求结果.详解:几何体如图S-ABCD ,高为1,底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四棱锥的体积等于21111=33⨯⨯, 选B.点睛: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真正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可以根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几何模型中进行判断求解.5.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α⊥β,α∩β=m ,m ⊥n ,则n ⊥β B .若α⊥β,n ∥α,则n ⊥βC .若m ∥α,m ∥β,则α∥βD .若m ⊥α,m ⊥β,n ⊥α,则n ⊥β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关系进行判断. 【详解】由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知:在A 中,若α⊥β,α∩β=m ,m ⊥n ,则n 与β相交、平行或n ⊂β,故A 错误; 在B 中,若α⊥β,n ∥α,则n 与β相交、平行或n ⊂β,故B 错误; 在C 中,若m ∥α,m ∥β,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C 错误; 在D 中,若m ⊥α,m ⊥β,则α∥β, ∴若n ⊥α,则n ⊥β,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益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6.已知平面α⊥平面β,l αβ=I ,a α⊂,b β⊂,则“a l ⊥”是“a b ⊥r r”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以及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作出判定,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平面α⊥平面β,,,l a b αβαβ⋂=⊂⊂, 当a l ⊥时,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a b ⊥r r成立,反之当a b ⊥r r时,此时a 与l 不一定是垂直的,所以a l ⊥是a b ⊥r 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充要条件的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以及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7.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AC BC ==,AC BC ⊥,15CC =,D 、E 分别是AB 、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3 B .13C .58 D .387【答案】C 【解析】 【分析】取11A C 的中点F ,连接DF 、EF 、CF ,推导出四边形BDFE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出//BE DF ,可得出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为CDF ∠,通过解CDF V ,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详解】取11A C 的中点F ,连接DF 、EF 、CF .易知EF 是111A B C △的中位线,所以11//EF A B 且1112EF A B =. 又11//AB A B 且11AB A B =,D 为AB 的中点,所以11//BD A B 且1112BD A B =,所以//EF BD 且EF BD =.所以四边形BDF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BE ,所以CDF ∠就是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因为4AC BC ==,AC BC ⊥,15CC =,D 、E 、F 分别是AB 、11B C 、11A C 的中点, 所以111122C F AC ==,111122B E BC ==且CD AB ⊥.由勾股定理得AB ==AC BC CD AB ⋅===由勾股定理得CF ===DF BE ====.在CDF V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cosCDF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计算,一般利用平移直线法找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8.在ABC ∆中,设BAC α∠=,CA 与CB 所成的角是β,绕直线AC 将AB 旋转至AB ',则在所有旋转过程中,关于AB '与BC 所成的角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4παβ-≥时,[],γαβαβ∈-+B .当4παβ-<-时,[],γβααβ∈-+C .当4παβ+≥时,[],γαβαβ∈-+D .当4παβ+<时,,γαβαβ∈⎡-+⎤⎣⎦ 【答案】D 【解析】 【分析】首先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2πγ⎛⎤∈ ⎥⎝⎦,排除选项A,B,C,对于D 可根据AB 绕AC 旋转,形成以AC 为轴的圆锥,AB '是母线,再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判断最大值和最小值. 【详解】因为γ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所以0,2πγ⎛⎤∈ ⎥⎝⎦A.当4παβ-≥时,αβ+的范围有可能超过2π,比如,3,46ππαβ==,所以不正确; B.当4παβ-<-时,当3,46ππβα==,此时[],γβααβ∈-+,也不正确; C.当4παβ+≥,当3,46ππαβ==,此时[],γαβαβ∈-+,故也不正确; D. 4παβ+<时,AB 绕AC 旋转,形成以AC 为轴的圆锥,AB '是母线,如图,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AD ,且CAD β∠=,'AB 与BC 所成的角γ转化为AB '与AD 所成的角,由图象可知,当AB '是AB 时,角最大,为αβ+,当AB '在平面ABC 内时,不与AB 重合时,角最小,此时为αβ-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重点考查轨迹,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型,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并画出AB 绕AC 旋转,形成以AC 为轴的圆锥.9.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P ”是“αβP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得不到,因为可能相交,只要和的交线平行即可得到;,,∴和没有公共点,∴,即能得到;∴“”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点晴】考查线面平行的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定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并得不到,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有内的两相交直线都平行于,而,并且,显然能得到,这样即可找出正确选项.10.已知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APB BPC CPA ∠>>∠,PO ⊥平面ABC 于O ,设二面角P AB O --,P BC O --,P CA O --分别为,,αβγ,则( )A .αβγ>>B .γβα>>C .βαγ>>D .不确定【答案】A 【解析】 【分析】D 为AB 中点,连接,DP DO ,故PD AB ⊥,计算sin cos2POAPB a α=∠,sin cos 2PO CPB a β=∠,sin cos2POCPA a γ=∠,得到大小关系. 【详解】如图所示:设PA PB PC a ===,D 为AB 中点,连接,DP DO ,故PD AB ⊥, PO ⊥平面ABC ,故PDO ∠为二面角P AB O --的平面角.cos 2APB PD a ∠=,sin cos 2PO POAPB PD a α==∠,同理可得:sin cos 2PO CPB a β=∠,sin cos2POCPA a γ=∠, APB BPC CPA ∠>∠>∠,故sin sin sin αβγ>>,故αβγ>>.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面角,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1.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 中,1AB AD CD ===,2BD =,BD CD ⊥,将其沿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A BCD '-,使平面A BD '⊥平面BCD ,若四面体A BCD '-的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3πB .32C .4πD .34【答案】A 【解析】 【分析】设BC 的中点是E ,连接DE ,由四面体A′BCD 的特征可知,DE 即为球体的半径. 【详解】设BC 的中点是E ,连接DE ,A′E , 因为AB =AD =1,BD 2 由勾股定理得:BA ⊥AD又因为BD ⊥CD ,即三角形BCD 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DE 为球体的半径32DE =234()32S ππ== 故选A 【点睛】求解球体的表面积、体积的问题,其实质是求球体的半径,解题的关键是构造关于球体半径R 的方程式,构造常用的方法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半径R 的方程.12.设A ,B ,C ,D 是同一个球面上四点,ABC ∆是斜边长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三棱锥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27,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36π B .64πC .100πD .144π【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求出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的半径,代入表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解:如图,ABC ∆是斜边BC 长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当D 位于直径的端点时,三棱锥D ABC -体积取最大值为27,由AB AC =,AB AC ⊥,6BC =,可得斜边BC 上的高3AE =,32AB AC == 由1132322732DE ⨯⨯=,解得9DE =, 则21AE EF DE==.∴球O 的直径为10DE EF +=, 则球O 的半径为11052⨯=. ∴该球的表面积为245100S ππ=⨯=.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多面体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3.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俯视图都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四个面中面积最大的为()A.22B.23C.4 D.26【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的三棱锥P ABC-,其中面积最大的面为:1232232PACSV=⨯⨯= .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即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要注意实、虚线的画法.14.如图长方体中,过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2、4、6,A 点为长方体的一个顶点,B 点为其所在棱的中点,则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 点到B 点的最短距离为( )A 29B .35C 41D .213【答案】C【解析】【分析】 由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可得有3种情况如下:①当B 点所在的棱长为2;②当B 点所在的棱长为4;③当B 点所在的棱长为6,分别再求出展开图AB 的距离即可得最短距离.【详解】由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可得:(1)当B 点所在的棱长为2,则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 到B 的距离可能为()22461101++=()2241661++=()2246165++= (2)当B 点所在的棱长为4,则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 到B 的距离可能为()22226213++=()22262217++=()22262217++= (3)当B 点所在的棱长为6,则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 到B 的距离可能为()2223441++=()2224335++=()2223453++= 综上所述,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 点到B 4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展开图,考查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15.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3,此三棱柱的高为23A .323πB .163πC .83πD .643π 【答案】A【解析】【分析】求得该直三棱柱的底面外接圆直径为2221(3)2r =+=,再根据球的性质,求得外接球的直径2R =,利用球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得该直三棱柱的底面外接圆直径为2221(3)21r r =+=⇒=,根据球的性质,可得外接球的直径为22222(2)2(23)4R r h =+=+=,解得2R =,所以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43233V R ππ==,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球的体积的计算,以及组合体的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找出合适的模型,合理利用球的性质求得外接球的半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6.已知直线和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m m αβαβ⊥⎫⇒⎬⊥⎭ B .m m αββα⊥⎫⇒⊥⎬⊂⎭C .//////m m ααββ⎫⇒⎬⎭D .////m m αββα⎫⇒⎬⊂⎭【答案】D【解析】【分析】 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 A ,若αβ⊥,m β⊥,则有可能m α⊂,故A 错误B ,若αβ⊥,m α⊂,则m 与β不一定垂直,可能相交或平行,故B 错误C ,若//m α,//m β则推不出//αβ,面面平行需要在一个面内找出两条相交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故C 错误D ,若//αβ,m α⊂,则有//m β,故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判断和性质,在对其判定时需要运用其平行的判定定理或者性质定理,所以要对课本知识掌握牢固,从而判断结果17.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M ,N ,Q 分别是线段AD 1,B 1C ,C 1D 1上的动点,当三棱锥Q-BMN 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时,三棱锥俯视图的面积为A .2B .1C .32D .52【答案】C【解析】【分析】判断俯视图的形状,利用三视图数据求解俯视图的面积即可.【详解】由正视图可知:M 是1AD 的中点,N 在1B 处,Q 在11C D 的中点,俯视图如图所示:可得其面积为:1113222111122222⨯-⨯⨯-⨯⨯-⨯⨯=,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求解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判断它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8.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铁皮的六个角各切去一个全等的四边形,再沿虚线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正六棱柱容器.当这个正六棱柱容器的底面边长为( )时,其容积最大.A .34B .23C .13D .12【答案】B【解析】【分析】设正六棱柱容器的底面边长为x ,则正六棱柱容器的高为()312x -,则可得正六棱柱容器的容积为()()()()3233921224V x x x x x x x =+⋅⋅-=-+,再利用导函数求得最值,即可求解.【详解】设正六棱柱容器的底面边长为x ,则正六棱柱容器的高为()31x -, 所以正六棱柱容器的容积为()()()()32339214V x x x x x x x =+⋅⋅-=-+, 所以()227942V x x x '=-+,则在20,3⎛⎫ ⎪⎝⎭上,()0V x '>;在2,13⎛⎫ ⎪⎝⎭上,()0V x '<, 所以()V x 在20,3⎛⎫⎪⎝⎭上单调递增,在2,13⎛⎫⎪⎝⎭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23x =时,()V x 取得最大值,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函数求最值,考查棱柱的体积,考查运算能力.19.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1AB =,2AD =,3AA '=,90BCD ∠=︒,60BAA DAA ''∠=∠=︒,则AC '的长为( )A 13B 23C 33D 43【答案】B【解析】【分析】 由向量AC AB BC CC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得:()()22AC AB BC CC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展开化简,再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便可得出答案.【详解】 AC AB BC CC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Q ,()()()()()222222()AC AB BC CC AB BC CC AB BC AB CC BC CC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222291232(013cos6023cos60)142232AC ︒︒'∴=+++⨯+⨯+⨯=+⨯=u u u u r . 23AC '∴=u u u u r ,即AC '的长为23.故选:B.【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掌握向量法求线段长的方法是解题关键,属于中档题目.20.一个各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有三条棱长为2,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6πB .12πC .32πD .48π【答案】B【解析】【分析】先作出几何图形,确定四个直角和边长,再找到外接球的球心和半径,再计算外接球的表面积.【详解】由题得几何体原图如图所示,其中SA ⊥平面ABC,BC ⊥平面SAB,SA=AB=BC=2,所以2,3SC =设SC 中点为O,则在直角三角形SAC 中,3,在直角三角形SBC 中,OB=132SC = 所以3所以点O所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12ππ.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测试题1.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PA⊥平面ABCD,E,F分别是AB,PD的中点,且PA=AD.(1)求证:AF∥平面PEC;(2)求证:平面PEC⊥平面PCD.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是棱PC的中点,平面ABE与棱PD交于点F.(1)求证:AB∥EF;(2)若PA=AD,且平面PAD⊥平面ABCD,求证:AF⊥平面PCD.3.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Ⅰ)证明MN//平面PAB;(Ⅱ)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Ⅰ)求证:PE⊥BC;(Ⅱ)求证:平面PAB⊥平面PCD;(Ⅲ(Ⅱ))求证:EF∥平面PCD.5.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AP⊥平面ABCD,BE∥AP,AB=AP=2,BE=BC=1,∠CBA=60°(1)求证:EC∥平面PAD;(2)求证:平面PAC⊥平面EBC;(3)求直线PC与平面PABE所成角的正弦值.AD.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CD,AD∥BC,∠ADC=∠PAB=90°,BC=CD=12(I)M为PD的中点,试证明:直线CM∥平面PAB;(II)证明:平面PAB⊥平面PBD.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 l C1中,AC=BC=√2,∠ACB=90°.AA1=2,D为AB的中点.(Ⅰ)求证:AC⊥BC1;(Ⅱ)求证:AC1∥平面B1CD:(Ⅲ)求异面直线AC1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证明:(1)取PC的中点G,连结FG、EG,∴FG为△CDP的中位线,FG∥CD,FG=1CD.2∵四边形ABCD为矩形,E为AB的中点,∴AE∥CD,CD.AE=12∴FG=AE,FG∥AE,∴四边形AEGF是平行四边形,∴AF∥EG又EG⊂平面PCE,AF⊄平面PCE,∴AF∥平面PCE;(2)∵PA=AD.∴AF⊥PDPA⊥平面ABCD,∴PA⊥CD,又因为CD⊥AB,AP∩AB=A,∴CD⊥面APD∴CD⊥AF,且PD∩CD=D,∴AF⊥面PDC由(Ⅰ)得EG∥AF,∴EG⊥面PDC又EG⊂平面PCE,∴平面PEC⊥平面PCD.【解析】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属于中档题.(1)取PC的中点G,连结FG、EG,AF∥EG又EG⊂平面PCE,AF⊄平面PCE,AF∥平面PCE;(2)由(Ⅰ)得EG∥AF,只需证明AF⊥面PDC,即可得到平面PEC⊥平面PCD.2.【答案】解:(1)证明:∵底面ABCD是正方形,∴AB∥CD ,又∵AB⊄平面PCD,CD⊂平面PCD,∴AB∥平面PCD ,又∵A,B,E,F四点共面,且平面ABEF∩平面PCD=EF,∴AB∥EF ;(2)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CD⊥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CD⊄平面PAD∴CD⊥平面PAD ,又∵AF⊂平面PAD ,∴CD⊥AF ,由(1)可知,AB∥EF,又∵AB∥CD,C,D,E,F在同一平面内,∴CD∥EF ,∵点E是棱PC中点,∴点F是棱PD中点,在△PAD中,∵PA=AD,∴AF⊥PD ,又∵PD∩CD=D,PD、CD⊂平面PCD,∴AF⊥平面PCD.【解析】(1)证明AB∥平面PCD,即可得AB∥EF;(2)利用平面PAD⊥平面ABCD,证明CD⊥AF,PA=AD,所以AF⊥PD,即可证明AF⊥平面PCD;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考查线面垂直,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答案】证明:(Ⅰ)取BC中点E,连结EN,EM,∵N为PC的中点,∴NE是△PBC的中位线∴NE//PB,又∵AD//BC,∴BE//AD,∵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BE=12BC=AM=2,∴四边形ABEM是平行四边形,∴EM//AB,∴平面NEM//平面PAB,∵MN⊂平面NEM,∴MN//平面PAB.解:(Ⅱ)取AC中点F,连结NF,∵NF是△PAC的中位线,∴NF//PA,NF=12PA=2,又∵PA⊥面ABCD,∴NF⊥面ABCD,如图,延长BC至G,使得CG=AM,连结GM,∵AM=//CG,∴四边形AGCM是平行四边形,∴AC=MG=3,又∵ME=3,EC=CG=2,∴△MEG的高h=√5,∴S△BCM=12×BC×ℎ=12×4×√5=2√5,∴四面体N-BCM的体积V N-BCM=13×S△BCM×NF=13×2√5×2=4√53.【解析】(Ⅰ)取BC中点E,连结EN,EM,得NE是△PBC的中位线,推导出四边形ABEM是平行四边形,由此能证明MN//平面PAB.(Ⅱ)取AC中点F,连结NF,NF是△PAC的中位线,推导出NF⊥面ABCD,延长BC至G,使得CG=AM,连结GM,则四边形AGCM是平行四边形,由此能求出四面体N-BCM的体积.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四面体的体积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4.【答案】证明:(Ⅰ)PA=PD,E为AD的中点,可得PE⊥AD,底面ABCD为矩形,可得BC∥AD,则PE⊥BC(Ⅱ)∵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平面PAD.∴.又,∵平面,PD平面PCD∴平面平面.(Ⅲ)如图,取中点,连接.分别为和的中点,∴,且.∵四边形为矩形,且为的中点,∴,∴,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解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和矩形的对边平行性质,即可得证;(2)作出平面PAB和平面PCD的交线,注意运用公理4,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和两个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即可得证;(3)取PC的中点H,连接DH,FH,运用中位线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和性质,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本题考查线面和面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以及面面垂直的判断和性质,注意运用转化思想,考查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5.【答案】(1)证明:因为BE∥PA,BE⊄平面PAD,PA⊂平面PAD,所以BE∥平面PAD,同理BC∥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EBC,因为EC⊂平面EBC,所以EC∥平面PAD…(4分)(2)证明:因为AB=2,BC=1,∠CBA=60°,由余弦定理得,AC=√3,所以由勾股定理逆定理∠BCA=90°,所以AC⊥BC,又因为BE⊥平面ABCD,所以BE⊥AC,则有AC⊥平面EBC,AC⊂平面PAC所以平面BEC⊥平面PAC.…(8分)(3)解:作CH⊥AB于H,连结PH,又因为CH⊥PA,所以CH⊥平面PABE,所以∠HPC即为线面角,∴sin∠HPC=HCPC =√2114.…(13分)【解析】(1)由已知条件推导出平面PAD∥平面EBC,由此能证明EC∥平面PAD.(2)由余弦定理得AC=,由勾股定理得AC⊥BC,由线面垂直得BE⊥AC,由此能证明平面BEC⊥平面PAC.(3)作CH⊥AB于H,连结PH,由题设知∠HPC即为线面角,由此能求出直线PC与平面PABE所成角的正弦值.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解题时要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6.【答案】证明:(I)M为PD的中点,直线CM∥平面PAB.取AD的中点E,连接CM,ME,CE,则ME∥PA,∵ME⊄平面PAB,PA⊂平面PAB,∴ME∥平面PAB.∵AD∥BC,BC=AE,∴ABCE是平行四边形,∴CE∥AB.∵CE⊄平面PAB,AB⊂平面PAB,∴CE∥平面PAB.∵ME ∩CE =E ,∴平面CME ∥平面PAB , ∵CM ⊂平面CME , ∴CM ∥平面PAB ;(II )∵PA ⊥CD ,∠PAB =90°,AB 与CD 相交, ∴PA ⊥平面ABCD , ∵BD ⊂平面ABCD , ∴PA ⊥BD ,由(I )及BC =CD =12AD ,可得∠BAD =∠BDA =45°, ∴∠ABD =90°,∴BD ⊥AB , ∵PA ∩AB =A , ∴BD ⊥平面PAB , ∵BD ⊂平面PBD ,∴平面PAB ⊥平面PBD . 【解析】(I )M 为PD 的中点,直线CM ∥平面PAB .取AD 的中点E ,连接CM ,ME ,CE ,则ME ∥PA ,证明平面CME ∥平面PAB ,即可证明直线CM ∥平面PAB ; (II )证明:BD ⊥平面PAB ,即可证明平面PAB ⊥平面PBD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中档题.7.【答案】解:(I )证明:∵CC 1⊥平面ABC ,AC ⊂平面ABC ,∠ACB =90°, ∴CC 1⊥AC ,AC ⊥BC ,又BC ∩CC 1=C ,∴AC ⊥平面BCC 1,BC 1⊂平面BCC 1, ∴AC ⊥BC 1.(II )证明:如图,设CB 1∩C 1B =E ,连接DE , ∵D 为AB 的中点,E 为C 1B 的中点,∴DE ∥AC 1, ∵DE ⊂平面B 1CD ,AC 1⊄平面B 1CD , ∴AC 1∥平面B 1CD .(III )解:由DE ∥AC 1,∠CED 为AC 1与B 1C 所成的角,在△CDE 中,DE =12AC 1=12√AC 2+CC 12=√62, CE =12B 1C =12√BC 2+BB 12=√62,CD =12AB =12√AC 2+BC 2=1,cos ∠CED =CE 2+DE 2−CD 22×CE×DE=32+32−12×√62×√62=23,∴异面直线AC 1与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 【解析】(I )先证线面垂直,再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即可;(II)作平行线,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即可;(III)先证明∠CED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再在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4届高三2月阶段性测试数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sin f x A x =+ωϕ(其中0A >,0>ω,0ϕπ<<)的图象关于点5,012M π⎛⎫ ⎪⎝⎭成中心对称,且与点M 相邻的一个最低点为2,33N π⎛⎫- ⎪⎝⎭,则对于下列判断: ①直线2x π=是函数()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②点,012π⎛⎫-⎪⎝⎭是函数()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 ③函数1y =与()351212y f x x ππ⎛⎫=-≤≤⎪⎝⎭的图象的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为7π. 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2.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定义如下:过空间一点作平面的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已知平面α,β,λ两两互相垂直,点A α∈,点A 到β,γ的距离都是3,点P 是α上的动点,满足P 到β的距离与P 到点A 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上的点到β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 .33-B .3C .332- D .323.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0n a >,1q >,3520a a +=,2664a a =,则5S =( ) A .48B .36C .42D .314.函数1()ln ||1xf x x+=-的图象大致为 A . B . C .D .5.已知△ABC 中,22BC BA BC =⋅=-,.点P 为BC 边上的动点,则()PC PA PB PC ⋅++的最小值为( ) A .2B .34-C .2-D .2512-6.如图1,《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意思是:有一根竹子, 原高一丈(1丈=10尺), 现被风折断,尖端落在地上,竹尖与竹根的距离三尺,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为( )尺.A .5.45B .4.55C .4.2D .5.87.记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若1040S =,65a =,则( ) A .3d =B .1012a =C .20280S =D .14a =-8.设双曲线22:1916x y C -=的右顶点为A ,右焦点为F ,过点F 作平行C 的一条渐近线的直线与C 交于点B ,则AFB △的面积为( )A .3215B .6415C .5D .69.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若m //α,α//β,则m //β或m β⊂B .若m //n ,m //α,n α⊄,则n //α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n ⊥,m α⊥,则n //α10.若复数z 满足(1)12i z i +=+,则||z =( )A .2 B .3 C 10D .111.已知函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其中),则 的值为( )A .B .C .D .12.如图,2AB =是圆O 的一条直径,,C D 为半圆弧的两个三等分点,则()AB AC AD ⋅+=( )A .52B .4C .2D .13+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空间平行关系的判定和性质测试
1.思维辨析
(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
(3)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
(4)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则EF∥平面BCD.()
(5)若α∥β,直线a∥α,则a∥β.()
2.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n,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若m,n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n B.若m∥α,n∥α,则m∥n
C.若m⊥α,m⊥n,则n∥αD.若m⊂α,n∥α,则m∥n
3.已知不重合的直线a,b和平面α,
①若a∥α,b⊂α,则a∥b;②若a∥α,b∥α,则a∥b;
③若a∥b,b⊂α,则a∥α;④若a∥b,a⊂α,则b∥α或b⊂α,
上面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第 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