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钻井工程技术指南DB15∕T 1954-2020
- 格式:pdf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1
煤层气定向钻井作业1、总则(1)为了加强定向钻井施工作业的管理工作,使钻井质量达到相应技术要求特制订本作业规程。
(2)针对煤层气井自身特性,本规程的制订依据为《煤田地质钻探规程》(SY/T5088-2002)及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公司)制定的技术要求。
(3)所有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本规程,本公司将依据本规程对放式单位的施工过各制定考核办法。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负责人是执行本规程的第一责任者。
2、施工准备(1)孔位本公司已经实地测放,施工单位进场安装前必须经本公司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平整场地准备安装。
安装前应测准大门方向,并与开工前3日内做好井组设计报本公司批准。
(2)钻场地基必须坚实、平整。
基台安装必须稳固、周正、水平,底梁排列型式应根据钻机类型、安装方法和钻井深度而定。
底梁木断面必须符合《煤田地质钻探规程》要求,其下方不得垫虚土,并且要和钻塔底盘连为一体。
(3)基台测平后方准立塔。
(4)安装、拆卸钻塔时,必须统一指挥确保安全(5)钻塔绷绳不得虚设,绷绳和地锚必须符合《煤田地质钻探规程》规定。
(6)机械安装必须稳固、周正、水平。
钻机立轴、天轮与孔口中心必须位于同一直线上,钻机团的水平底倾斜不得大于1。
(7)冲洗液循环系统的建立:循环槽的长度应大于15米,坡度应小于1/100,挡板数量不少于2个且设置合理,挡板前均应有800mm×600mm×500mm的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及挡板离开塔基1米以外,第二沉淀池及挡板距第一沉淀池不小于4米。
水源池应设置2个,其间距不小于1米,并可以互相连通,水源池规格5m×4m×1.5m。
第一水源池供钻进山西组以上地层使用,第二水源池供更换钻井液后钻进煤系地层使用。
(8)塔基下循环槽(孔口除外)至塔基外1米范围内应铺设塑料布,防止循环液渗入底梁木下。
水源池应做好防渗处理并设好标尺,确保消耗量观测准确。
(9)钻具组合:主动钻杆(立轴)不得弯曲,凡开孔钻进4~6米之内时,水便头晃动半径大于100mm的必须更换。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的安全稳定进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并遵守地方规章、行业标准和公司其他相关规定。
第四条本规程由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管理组织编制,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第二章安全管理人员职责第五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专业素质。
第六条安全管理人员应负责制定和实施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的安全管理计划,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定紧急救援预案,开展安全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煤层气地面开采工作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八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第九条安全管理人员应组织开展紧急救援演练,提高抢险救援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
第十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危险区域和安全通道,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二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场所应清理干净,无杂物堆积,通道畅通,防火设施完好。
第十三条作业场所应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作业场所应设置应急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撤离。
第十五条作业场所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包括呼吸器、安全带、安全帽等,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作业场所应启用高效通风设备,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四章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第十七条作业人员在进行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前,应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遵守作业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煤层气钻井工程作业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的指导原则、作业程序和要求。
包括钻井工程设计、钻前准备及验收、钻井施工作业、取心施工作业、固井施工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钻井工程资料汇交要求及钻井完井交接验收等十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参数井、试验井、生产井等钻井工程的设计、施工作业、资料汇交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979 污水排放要求GB/T 1165l 劳动保护用品SY/T 5172 直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SY/T 5272 常规钻井安全技术规程SY/T 5322 套管柱强度设计推荐方法SY/T 5334 套管扶正器安装间距计算方法SY/T 5396 石油套管现场验收方法SY/T 5411 固井设计格式SY/T 5412 下套管作业规程SY/T 5526 钻井设备安装技术、正确操作和维护SY/T 5431-1996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SY/T 5618 套管用浮箍、浮鞋SY/T 5672 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基本规则SY/T 5724 套管串结构设计SY/T 5876-93 石油钻井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SY/T 5957-94 井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SY/T 5958 井场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规范SY/T 6228-1996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方法中第八章和第、款SY/T 6283-1997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SY 5974-94 钻井作业安全规程Q/CUCBM 0301-2002 煤层气钻井工程作业规程3 钻井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原则钻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地质或工程目的,钻井工程设计是根据“地质或工程目的”作出的。
煤层气地质录井作业规程1 范围本标准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企业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质录井作业内容(包括作业准备及钻前验收、录井内容、完井工作等)、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质录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UCBM 0203 煤层气地质录井施工设计格式Q/CUCBM 0202 煤层气地质录井施工表及报告柱状图格式Q/CUCBM 0204 煤层气地质制图图例标准Q/CUCBM 0301—2002 煤层气钻井工程作业规程Q/CUCBM 0305 煤层气钻井工程质量验收标准3地质录井施工设计3.1 设计原则3.1.1 地质录井施工设计应依据地质任务书的目标、任务与要求编制,其章节以中联公司Q/CUCBM 0203《煤层气地质录井施工设计格式》为准。
3.1.2 按中联公司特殊要求,编制设计的相关内容。
3.2 设计内容一般包括钻井目的与任务;设计依据;钻井地质;煤、岩心录井内容与要求;岩屑录井内容与要求;钻时录井内容与要求;气测录井内容与要求;钻井循环介质录井内容与要求;特殊作业时的地质录井要求;完井地质工作;资料的交接等。
3.3 地质录井作业程序(图1)4地质录井作业准备及钻前验收4.1 资料准备4.1.1 施工单位在开钻前要广泛收集工区的地质资料,尤其是邻井资料。
4.1.2 施工单位在开钻前应有钻井地质录井施工设计,并及时组织学习,向全队职工交底,使其全都明了该井的基本情况(如井号、井别、设计井深等),基本了解该井的钻探目的、主要地质任务及要求、钻遇地层及目的煤层和各标志层界限深度等。
4.1.3 施工队地质技术人员要反复学习钻井地质录井施工设计,做到准确理解、熟习掌握。
(冶金行业)煤层气安全规程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保护工作人员、煤层气井和设备的安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和煤层气地面开采相关的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必须遵守本规程;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另行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商(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技术规范。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相关规定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足够的安全生产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培训获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进行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普及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且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其中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应按照《生产运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要求,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第七条煤层气企业应当按规定提取、使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用,保障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生产条件。
第八条煤层气企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职工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职工有权拒绝作业。
第九条煤层气企业应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且定期演练、及时修订。
发生事故后,煤层气企业应按规定及时报告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
第十条在煤层气地面开采区域存在煤矿矿井时,根据“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煤层气企业和煤矿企业双方应及时沟通煤层气地面开采项目的方案和煤矿开采计划,共享有关地质资料和工程资料,以确保煤层气企业地面和煤矿企业井下安全生产。
煤层气排采技术规范煤层气企业标准煤层气井排采工程技术规范(试行)2008-08-18发布2008-08-18实施煤层气企业标准煤层气井排采工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井排采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技术标准,包括排采总体方案的制定、泵抽系统、排采设备及地面流程的安装、场地标准、下泵作业、洗井、探冲砂、资料录取、分析化验、总结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井的排采作业工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对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煤层气井排采作业管理暂行办法SY/T 5587.6-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起下油管作业规程SY/T 5587.7-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洗井作业规程SY/T 5587.16-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SY/T 5587.5-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SY/T5523-92 油气田水分析方法SY/T6258-1996 有杆泵系统设计计算方法3 排采总体方案的制定3.1基本数据3.1.1钻井基本数据钻井基本数据包括地理位置、构造位置、井别、井型、施工单位、目的层、开钻日期、完钻日期、完井日期、钻井周期、完钻井深、完钻层位、最大井斜、井深、方位、人工井底、补芯高。
3.1.2完成套管程序完成程序包括套管规范、下深、钢级、壁厚、水泥返高、固井质量、短套管、油补距。
3.1.3煤层深度、厚度及射孔井段3.1.4解吸/吸附分析成果包括含气量、含气饱和度、临界压力3.1.5注入/压降测试及原地应力测试数据包括渗透率、表皮系数、储层压力、压力梯度、研究半径、煤层温度、闭合压力、闭合压力梯度、破裂压力等。
3.2 排采总体方案3.2.1排采目的3.2.2排采目的层及排采方式3.2.3排采设备及工艺流程设计3.2.4排采周期3.3工艺技术要求3.3.1动力系统3.3.2抽油机3.3.3泵挂组合3.3.4 地面排采流程a.采气系统;b.排液系统;3.4排采作业管理3.4.1设备管理3.4.2排采场地、人员3.4.3排采资料录取3.4.4排采动态跟踪3.4.5排采汇报制度3.5安全、环保及质量要求3.6应提交的资料、报告3.6.1施工设计书(一式十份)3.6.2排采资料(一式两份)a.排采日报、班报b.排采水样半分析原始记录c.排采水样全分析报告d.排采气样全分析报告e.排采水、气产量动态曲线f.液面资料、示功图资料g.修井资料h.阶段性总结报告3.6.3总结报告(一式十份)3.7排采主要设备、材料4 泵抽系统及地面流程的安装4.1泵抽系统4.1.1执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煤层气井排采作业管理暂行办法》。
煤层气水平井施工井漏问题及解决办法何承启发布时间:2023-06-02T12:41:27.634Z 来源:《建筑创作》2023年6期作者:何承启[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煤矿开采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煤层开采中,因各种复杂的地层条件而导致的井漏事故时有发生,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完善的防治措施。
本论文将当前国内外关于井漏问题的治理经验相联系,并在分析了煤层气水平井井漏问题的治理难度和实际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煤层气水平井建设中常用的治理方法,希望能为在煤层气水平井建设过程中,如何解决井漏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摘要:目前我国的煤矿开采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煤层开采中,因各种复杂的地层条件而导致的井漏事故时有发生,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完善的防治措施。
本论文将当前国内外关于井漏问题的治理经验相联系,并在分析了煤层气水平井井漏问题的治理难度和实际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煤层气水平井建设中常用的治理方法,希望能为在煤层气水平井建设过程中,如何解决井漏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井漏;处理方法;处理技术引言:在水平钻井中,由于钻井液性能差,或钻井液密度过大、漏失严重,导致水平井水层段出现大量漏失,造成地面沉降,甚至会发生塌陷,从而给煤矿的生产安全带来巨大的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害工人生命,所以本文对每一层水平井施工井漏问题进行研究,煤矿作业人员要不断改进工艺,根据不同类型的煤层性质,采取不同的工艺。
一、井漏情况井漏主要是指钻井过程中发生的井壁坍塌、涌砂、缩径、钻具落物等井内事故,导致钻具损坏、卡钻或钻具烧死等井内事故,有时也包括钻具损坏后发生的岩屑床、堵漏、固井等井下事故。
在煤系地层中,因地质条件复杂,受钻具组合和井眼口径等因素的制约,会导致油井泄漏事故频发。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水平开采中,由于井漏事故所导致的成本高达15%—20%,严重时还将阻碍项目建设。
据统计分析,井漏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钻具费用(约占总费用的7%~10%);卡钻或起下钻作业时间增加,直接经济损失约为总费用的5%~8%;固井费用增加;因井漏问题而造成的套管损坏导致报废以及因井漏问题而造成施工时间浪费等。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及现场应用2006-12-7多分支水平井是指在主水平井眼的两侧不同位置分别侧钻出多个水平分支井眼,也可以在分支上继续钻二级分支,因其形状像羽毛,国外也将其称为羽状水平井[1]等。
多分支水平井集钻井、完井和增产措施于一体,是开发低压、低渗煤层的主要手段。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工艺集成了煤层造洞穴、两井对接、随钻地质导向、钻水平分支井眼、欠平衡等多项先进的钻井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和钻井风险大的特点。
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应用多分支水平井开采煤层气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2],而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2005年廊坊分院组织施工的武M1-1羽状水平井顺利完钻,该井垂深达900m,是世界最深的一口煤层气羽状水平井。
2005年底山西晋城大宁煤矿完成DNP01、DNP02两口羽状水平井,每口井的日产气量约为2~3万方。
2006年2月中联煤公司完成了DS -01井的钻井施工,目前该井处于排水阶段。
与此同时,华北与CDX、长庆、辽河、远东能源等国内外企业都已启动了羽状水平井开发煤层气的项目。
多分支水平井是煤层气高效开发方式的发展趋势,该技术的普遍应用必将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带来突破性进展,在我国掀起开发煤层气的热潮。
1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工艺集成了水平井与洞穴井的连通、钻分支井眼、充气欠平衡钻井和地质导向技术等,这是一项技术性强、施工难度高的系统工程。
同时为了保持煤层的井壁稳定,煤层段一般采用小井眼钻进(φ井眼),因而对钻井工具、测量仪器和设备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面临的主要难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1)煤层比较脆,而且存在着互相垂直的天然裂缝,而这种脆性地层中钻进极易引起井下垮塌、卡钻等复杂事故,甚至井眼报废。
(2)煤层易受污染,储层保护的难度大,一般需采用充气钻井液、泡沫或清水等作为煤层不受污染的钻井液体系。
(3)由于煤层埋藏比较浅,同时井眼的曲率较大,钻压难以满足要求,同时钻水平分支井眼时钻柱易发生疲劳破坏,导致井下复杂。
煤层气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秦红涛白西良发布时间:2021-12-04T07:51:26.9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白西良[导读] 我国煤层气储量预计为35×1012m3,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但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起步缓慢。
钻完井技术基本沿用常规油气井技术。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燃煤甲烷资源可用于生产方面的商业开发河南豫中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我国煤层气储量预计为35×1012m3,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但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起步缓慢。
钻完井技术基本沿用常规油气井技术。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燃煤甲烷资源可用于生产方面的商业开发。
究其原因,现有煤层气钻充技术一直是制约煤层气发展的关键因素。
前言我国煤制气开发存在煤炭储存基础薄弱等问题。
地下井壁稳定性差和严重损坏的煤层这阻碍了燃煤甲烷的进一步开采。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国有关人员在气层勘探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
发展了各种分支水平孔勘探技术U型钻孔技术和裸眼钻孔技术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解决。
通过对我国煤层气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煤层气钻井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结合煤层气钻井经验和钻井项目勘探总结了煤层气开采技术和设备的现状。
先进的技术,如空气钻井多点钻孔精确对接、地质导向、临时插件保护。
不平衡钻井等,以及油气浅井钻机的高低组合。
此类钻井设备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以及液压车载钻机。
1.煤层气现状虽然我国煤层气开发试验遍布全国,但具有一定工业气流水平的煤层气井仅占井数的7%左右。
从钻完井技术和装备来看一般而言,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和完井技术是常用的。
以及许多新技术(例如水平井、不平衡钻井薄孔钻削等),以传统方式非常高效。
建设好地表通过地质记录和记录数据来获取真实的地质数据以获取详细信息。
地层学下一个施工区准确获取目标煤层的厚度、埋入深度和光刻。
地球物理测井是对煤层深度、厚度和地质的精确测定。
第18卷第2期2021年4月中国煤层气CHINA COALBED METHANEVol. 18 No.4April.2021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常见问题及保障措施刘天授(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6)摘要: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具有单井产量高、采出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
通过对已有煤 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固完井、井身结构及井眼轨迹、钻具组合、钻井液、钻井参数等方 面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多分支水平井实钻中常见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找出优化 后的保障措施,为未来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程提出建议。
关键词: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程Common Problems and Guarantee Measures of CBM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L IU Tianshou(China United C BM Co. ,Ltd,Beijing 100016)Abstract:C BM 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ingle well production,high recovery degree and good economic benefits.Through th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solid completion, wellbore structure,well trajectory,BHA,drilling fluid,drilling parameters,ect.in the drilling process of existing C B M 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actual drilling of 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s at present,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ir occurrence,and finds out the optimized guarantee measures,so as to put forw ard the suggests for the drilling engineering of C B M 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 in the future.Keywords:C B M;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s;drilling engineering.钻井是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手段,钻井工 程质量的优劣和钻井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钻井 成本的高低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治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舞煤矿企业采纳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
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治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治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要紧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煤层气企业的要紧负责人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打算,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把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煤层气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煤层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使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用,保证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
第八条煤层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并依照安全生产条件的变化及时修订。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煤层气企业应当赶忙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幸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缺失,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压站compressor stations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的站。
3.2 清管设施pigging systems为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而设置的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物的全套设备,其中包括清管器、清管器收发筒、清管器指示器。
4 技术要求煤层气集输流程应根据煤层气田开发设计、煤层气的物性、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及外输条件等要求,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采用可靠的先进工艺技术,全面考虑煤层气收集、处理、增压、储运等工艺。
5 煤层气收集、处理及储运5.1 煤层气计量5.1.1 一般要求5.1.1.1 煤层气集输中水按质量计量,以t表示;气按标准体积(20℃、101325Pa)计量,以Nm3表示。
5.1.1.2 煤层气计量点应该按下列要求设置:a)应结合煤层气集输流程和总体布局,按照适当集中、方便管理、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布置;b)煤层气产量设置井口计量、出站计量或分区块计量。
5.1.2 煤层气计量可分为三级:一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外输干气的交接计量;二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内部干线的生产计量;三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内部单井的生产计量。
ICS75.160D20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2049—2020煤矿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地面抽采安全规范2020-05-18发布2020-08-18实施目 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井位及层位选择 (2)5钻井 (3)6场地及设备 (3)7抽采 (4)8其他 (5)参考文献 (6)煤矿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地面抽采安全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地面抽采的井位及层位选择、钻井、场地及设备、抽采和其他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辖区内煤矿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地面抽采的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754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GB/T31537煤层气(煤矿瓦斯)术语GB50471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标准AQ1081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AQ1115煤层气地面开发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DZ/T0250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SY/T5964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SY/T6202钻井井场油、水、电及供暖系统安装技术要求SY/T6426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6646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煤矿采空区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开采后留下的空间。
3.2废弃矿井指在国家现行政策、利益、资源及其他环境因素约束下不足以继续开采利用而被放弃的矿井。
3.3采空井为抽采煤矿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而在地面施工的钻井。
DB14/T2049—20203.4裂隙带垮落带上方岩层产生断裂或裂隙但仍保持其原有层状的区域。
3.5管道阻火器安装在输送可燃气体管道中,阻止传播火焰(爆燃或爆轰)通过的装置,由阻火芯、阻火器外壳及附件构成。
煤层气井钻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前言煤层气井钻井工程是提取煤层气资源的关键工作之一,其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煤层气井钻井工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来进行规范化管理。
本文档旨在对《煤层气井钻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解读,以提高钻井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对钻井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力。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煤层气井的钻井、井壁完井和放气作业,适用于在陆地、浅海和沿海等地区开展的煤层气井钻井工程。
规范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
以坚持安全第一为原则,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2.防范为主。
防范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前期预测和控制,掌握地质条件和钻井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钻探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
3.实行分类管理。
区别管理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的钻井作业区域和设施,实行分类管理,措施有针对性。
4.全员参与。
各级领导、钻井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人员等必须全程参与,实行层层负责、协同作业,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氛围。
规范内容钻井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流程,详细规定钻井机械设备的工作参数和安全技术要求,并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变措施。
2.对井本体、掘进路线、井口周围地质环境,以及各项测试、评价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保证在井下作业时能够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3.根据探明的地质条件进行编制钻井岩心信息汇编,整理和分析地质情况,制定岩心分析方案。
4.钻井前进行详细的人员培训,明确各工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对临时工、外来人员,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钻井过程中的作业安全1.采用优良的钻探工艺和装备,配合科学的钻探方案,保证钻探井筒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加强钻井现场管理和安全监控,掌握各级井筒变形和钻进液体量等参数信息,进行安全预测和预警,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3.按照现行标准对井下电气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行安全。
4.严格控制井下烟火,设置烟雾探测装置和灭火设施,加强对烟火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工作,保障矿井安全和高效开采,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煤层气井钻井井控是指对煤层气井在井下作业期间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
第三条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适用于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钻井井控工作。
第二章井控方案的编制和审定第四条拟定井控方案应当根据煤层气井的地质条件、井筒结构和井控设备等工程技术要求,确定井控的目标、原则和措施,明确主要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第五条井控方案应当由煤层气井的设计单位和井控设备供应厂家共同编制,经煤层气井的运营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审定后方可执行。
第六条井控方案应当按照《煤层气井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章井下监测和控制工作第七条煤层气井井下监测设备应当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和准确的测量结果。
第八条井下监测设备应当设置在井下监测点,可以实时监测井下的气体浓度、水位、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第九条井下监测点的设置应当考虑到井底、井筒和井口的位置,及时反映井内气体和水的动态变化。
第十条井下监测设备的校验和维护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在井下监测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井井控度的掌握和调整第十二条煤层气井的井控度是指井下监测设备所得参数与设计指标之间的偏差。
第十三条井控度应当根据煤层气井的地质条件、井筒结构和井控设备等因素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井控方案和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井控度的偏差超过设计指标的范围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井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煤层气井的井控度应当每天定期监测,并在每月汇总上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第五章井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第十六条煤层气井的井控设备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养护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煤层气井的井控设备应当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十八条井控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井控设备,并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
下石节煤矿XK2301井钻井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补充措施编制部门:执行井队:机长:生产经理:陕西铜川天翼地质勘测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下石节煤矿XK2301井钻井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补充措施审查:地测部:生产部:安环部:规划部:审批:钻井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补充措施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编制主要依据 (2)第二章编制目的及内容 (2)第一节编制目的 (2)第二节编制内容 (3)1、井控安全要求 (3)2、防火、防爆措施 (6)3、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6)4、井喷失控的处理 (7)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下石节煤矿XK2301生产井,是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公司铜川矿区煤矿瓦资方为西安摩科实业有限公司,管理方为煤层气联合管理委员会,总承包方为陕西铜川天翼地质勘测公司。
该井位于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井田,设计井深456.0m。
第二节编制主要依据1、《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安监总局46号令);2、《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AQ1081—2010);3、《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DZ/T 0250—2010);4、《煤层气钻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SY6818-2011);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6426-2005);6、《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SY5974-2014)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2010)第二章编制目的及内容第一节编制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符合HSE管理体系要求,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减少钻探过程中各种复杂情况及有效预防井喷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编制此措施。
第二节编制内容1、井控安全要求(1)一般要求①、为保证煤层气井的安全钻进,防止煤储层和煤系地层中的游离气聚集造成液柱压力失去平衡而造成井涌、井喷。
参照SY/T 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