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十三章4
- 格式:doc
- 大小:72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概念题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武大2014年研;上海大学2003年研)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是:①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和广大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从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属于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④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生产、销售的是伪劣产品而仍然予以生产或者销售。
2.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武大2004年研)答:(1)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是:①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④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2)生产、销售劣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本罪是实害犯,行为人除实施生产、销售劣药的行为之一,还必须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始构成本罪。
(3)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均属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但是二者也是存在区别的:①生产销售假药罪属于危险犯,构成本罪不再要求具有“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要件,而只要实行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就够了;生产销售劣药罪属于结果犯,即行为人不仅要实施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而且必须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②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对象限于假药。
所谓假药,是指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1 概念: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一般是行政法规,为行政犯),在市场经济运行或经济管理活动中进行非法经济活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
自然人和单位均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但单位犯罪必须有法律规定的才可以构成。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 概念: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2 构成要件:(1)客体:市场监管和管理秩序以及消费者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
【产品不包括建设工程;且必须有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冒充合格、掺杂掺假行为之一】理解:四种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区分的必要,处于交叉关系;(2)客观方面:生产销售五万元以上的行为理解:五万元是罪与非罪的标准,而不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如生产者生产了(未售)十万元的伪劣产品或销售了不满五万元的伪劣产品的认定——司法解释规定“未销售额【已合格产品价格还是以出售价格规定?】为140条规定的3倍以上,以犯罪未遂认定”(3)本罪主体: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
理解:不要求生产者有合法销售、合法经营的许可证;如果明知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者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或运输、仓储保管、邮寄等便利条件的,以共犯论处。
“明知”即“应该知道”。
3 本罪认定:为选择性罪名。
(1)生产同时销售的——自己:定一罪;自己同时帮别人——数罪;(2)假冒他人商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牵连犯。
(3)与诈骗罪的区别:客体:本罪——国家市场管理制度;诈骗——财产权;客观方面:本罪——四种行为之一;诈骗——虚构事实,不存在商品交易,谋取利益;目的:本罪——非法牟利;诈骗——非法占有对方的财产二走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 海关的权力范围:(1)收税;(2)控制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3)缉私;(4)查处违禁品2 走私武器、弹药罪:概念: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运输、携带、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口国境的行为。
第二十三章渎职罪一、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均为__________。
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对象是__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是__________,有时也可以是__________。
4.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__________,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责的工作人员。
5.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主体只能是___________,其犯罪对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
6.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是指负责办理、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对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行为。
7.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为负有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8.商检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
9.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10.我国刑法规定,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以酌情处罚。
(二)单项选择题1.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故意过失D.过失2.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A.严重不负责任B.不负责任C.徇私舞弊D.滥用职权3.税务稽查员甲发现A公司欠税80万元,便私下与 A公司有关人员联系,要求对方汇10万元到自己存折上以了结此事。
A公司将10万元汇到甲的存折上以后,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A公司免交80万元税款办理了手续。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从重处罚B.认定为受贿罪,从重处罚C.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形成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D.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实行并罚4.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应当如何处理()A.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共犯 B.构成玩忽职守罪C.构成滥用职权罪 D.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5.甲某晚将一女青年骗到家中强奸以后将女青年杀死。
关于未遂的量刑的法律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是有不同形态的,⽽刑事犯罪有犯罪未遂、犯罪中⽌、犯罪预备等,那么关于未遂的量刑的法律有什么规定?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于未遂的量刑的法律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分⼦着⼿实施犯罪⾏为,但属于犯罪分⼦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属于犯罪未遂,可以⽐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实⾏犯罪,由于犯罪分⼦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的法律特征(⼀)“着⼿实⾏犯罪”,即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法益侵犯紧迫危险的⾏为。
如果尚未着⼿,根据⾏为⼈没能着⼿的原因,分别认定犯罪预备(意志以外的原因)与犯罪中⽌(意志以内的原因)。
(⼆)“未得逞”,即实⾏⾏为的逻辑结果、⾏为⼈希望或者放任的危害结果未发⽣。
如果实⾏⾏为实现了该危害结果,即犯罪得逞,属于犯罪未遂。
(三)未得逞的原因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未得逞的原因是意志以内的,则属于犯罪中⽌。
只要⾏为⼈⾃认为还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达到既遂,但⾃动放弃犯罪或者防⽌结果发⽣的,就属于“意志以内的原因”(以主观说为基础);否则,就是“意志以外的原因”。
(四)故意犯罪的结果加重犯、加重构成要件以及结合犯存在适⽤加重法定刑、同时适⽤未遂处罚规定的情形,但量刑规则不存在未遂问题。
以上知识就是⼩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分⼦着⼿实施犯罪⾏为,但属于犯罪分⼦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属于犯罪未遂,可以⽐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读者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三号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三节共同犯罪第四节单位犯罪第三章刑罚第一节刑罚的种类第二节管制第三节拘役第四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五节死刑第六节罚金第七节剥夺政治权利第八节没收财产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一节量刑第二节累犯第三节自首和立功第四节数罪并罚第五节缓刑第六节减刑第七节假释第八节时效第五章其他规定第二编分则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二节走私罪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五节金融诈骗罪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节妨害司法罪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第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九章渎职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附则附则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013年司法考试网上辅导 刑法学第1页 第二十三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一、妨害公务罪:定本罪,必须是致人轻伤以下的后果;致人重伤、死亡的,转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二、招摇撞骗罪:(一)与诈骗罪的区别:1.获取的利益不同:诈骗罪获取的是财物,招摇撞骗罪除可骗取财物,还可骗取其他利益,如政治地位、升学就业的机会等。
2.方式不同:本罪只能采取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方式进行,诈骗罪可采取任何方式。
(二)法条竞合: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11年3月1日发布《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三、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区别:是否为境外;是否包括情报。
四、计算机犯罪(一)通过计算机实施传统犯罪: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非法利益的,按获取利益的性质定罪:可能构成盗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
注意: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是《刑法修正案(七)》增加的。
如一青年在储蓄所隔壁接电脑划钱,72万,取了25万发案,定盗窃罪。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成立本罪,通常是采用“技术操作”的方法,不包括物理或暴力的方法,采用物理或暴力的方法破坏的根据具体情形定罪,如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破坏通信设备罪等等。
(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仅限于三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侵入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不构成本罪。
(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刑法修正案(七)增加》):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述三种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行为。
(五)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刑法修正案(七)增加》):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二十三章4
第四节危害部队物资保障的犯罪
一、武器装备肇事罪(第436条)
(一)概念
武器装备肇事罪,是指违法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情节严重,因而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特征
1、侵犯的客体为部队武器装备的使用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情节严重,因而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首先,必须构成违章;其次,必须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3、犯罪主体为军人。
4、主观方面为过失。
二、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第438条)
(一)概念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是指军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部队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行为。
(二)特征
1、侵犯的客体为部队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所有权。
其行为对象是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
上述对象必须是部队在编的、正在使用的以及储存备用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
2、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行为。
所谓抢夺,是指采取乘人不备、公然夺取的方法非法占有。
构成本罪,与盗窃罪、抢夺罪不同,不需要数额较大,即只要实施上述行为,即构成本罪,这是由于所盗窃、抢夺的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3、犯罪主体为军人。
4、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