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第2章 第2节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 课件—中图版地理选修三(共54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54
河南研学旅行经历与地理知识的融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河南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多观察周遭社会,认真记录导游的讲解,深入思考,研有所感,学有所得。
2、情感目标:体验研学游,激发对于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3、行动目标:培养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综合的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较强的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
二、研学思路:预设目标及探究现象——随笔记载——整理应用(实践报告)。
三、教学准备1、结合本学科特点,笔者事先翻阅《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一些关于地理研学游的文章,了解研学游的前沿知识,为接下来制定研学游实践报告提供一些参考。
2、再结合旅行社提供的《研学日志》,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重新制定一份适合自己专长的实践报告(《诗意豫行——撰写河南学游实践报告》)。
3、河南线学生团举行师生见面会,在会上讲解这份实践报告,然后进行分组,按旅行地点分为四个组,分别是郑州组、开封组、登封组、洛阳组。
选出小组长,建立微信群。
周末,在微信上对小组进行第二次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准备研学资料)、实地调查要求、汇报答辩等。
四、研学过程:2022年11月26日-30日,我们高一年级组织了研学旅行,有五条线路供同学们选择,线路分别是潮汕、厦门、桂林、江西、河南。
此次研学是自主选报混班出行。
高一年级有80多人选报了河南线。
在河南线研学中,笔者当起讲解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同学们主动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发现地理问题,用地理视角、观念、方法解读生活中地理现象,让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感悟。
为展示学生研学旅行的活动成果,实现“开展研学旅行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的目标。
12月底,在学校录播室上了一节河南线研学旅行成果展示交流课。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重难点: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
七、教学过程:按照郑州→开封→登封→洛阳的旅行顺序,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研学的地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