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各章第12章 汽车的维护与修理
- 格式:ppt
- 大小:767.00 KB
- 文档页数:26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概述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介绍汽车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1.2 汽车组成部件解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让学生熟悉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组成部分。
第二章:汽车驾驶技巧2.1 驾驶姿势与操作规范教授正确的驾驶姿势和操作规范。
让学生掌握方向盘、油门、刹车、离合器等的基本操作方法。
2.2 道路驾驶技巧教授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的驾驶技巧。
让学生学会加减速、转弯、并线、停车等基本驾驶技巧。
第三章:汽车保养与维护3.1 保养与维护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保养与维护的重要性。
介绍汽车保养与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常规保养项目解析常规保养项目,如机油、机滤、轮胎等。
让学生学会检查和更换汽车零部件。
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与处理4.1 故障诊断基本方法教授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了解故障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4.2 常见故障处理解析汽车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汽车故障排除技巧。
第五章:汽车安全驾驶5.1 安全驾驶原则教授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了解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5.2 应急处理与救援解析汽车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让学生学会汽车救援和自救技巧。
第六章:汽车节能与环保6.1 汽车节能技术让学生了解汽车节能技术的重要性。
介绍汽车节能技术,如节能驾驶技巧、车辆维护等。
6.2 汽车环保知识解析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汽车环保标准和相关法规。
第七章:汽车保险与理赔7.1 汽车保险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保险的种类和作用。
介绍汽车保险的购买和理赔流程。
7.2 汽车理赔技巧教授汽车理赔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学会处理汽车保险理赔事宜。
第八章:汽车改装与装饰8.1 汽车改装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改装的意义和限制。
介绍汽车改装项目,如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
8.2 汽车装饰技巧教授汽车装饰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学会为汽车进行合理装饰。
汽车维修操作手册第1章汽车维修基础 (5)1.1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 (5)1.1.1 手动工具 (5)1.1.2 电动工具 (6)1.1.3 检测设备 (6)1.1.4 液压工具 (6)1.1.5 焊接设备 (6)1.1.6 检测仪器 (6)1.2 汽车维修安全知识 (6)1.2.1 个体防护 (6)1.2.2 场所安全 (6)1.2.3 电气安全 (6)1.2.4 液压安全 (6)1.2.5 火灾预防 (6)1.3 汽车维修流程概述 (6)1.3.1 故障诊断 (7)1.3.2 维修方案制定 (7)1.3.3 零部件拆卸 (7)1.3.4 零部件检测与更换 (7)1.3.5 零部件安装 (7)1.3.6 调试与试车 (7)1.3.7 清理维修现场 (7)1.3.8 填写维修记录 (7)第2章发动机维修 (7)2.1 发动机总体结构 (7)2.1.1 发动机基本组成 (7)2.1.2 发动机类型 (8)2.2 发动机拆卸与安装 (8)2.2.1 发动机拆卸 (8)2.2.2 发动机安装 (8)2.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8)2.3.1 启动困难 (8)2.3.2 发动机异响 (9)2.3.3 发动机过热 (9)第3章变速器维修 (9)3.1 手动变速器维修 (9)3.1.1 维修工具与设备准备 (9)3.1.2 拆卸手动变速器 (9)3.1.3 检查与维修 (9)3.1.4 组装与安装 (9)3.2 自动变速器维修 (10)3.2.2 拆卸自动变速器 (10)3.2.3 检查与维修 (10)3.2.4 组装与安装 (10)3.3 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10)3.3.1 故障现象收集 (10)3.3.2 故障诊断 (11)3.3.3 故障排除 (11)第4章底盘维修 (11)4.1 传动系统维修 (11)4.1.1 离合器维修 (11)4.1.1.1 离合器故障诊断 (11)4.1.1.2 离合器拆卸与安装 (11)4.1.1.3 离合器片的检查与更换 (11)4.1.1.4 离合器压盘的检查与更换 (11)4.1.1.5 离合器轴承的检查与更换 (11)4.1.2 变速器维修 (11)4.1.2.1 变速器故障诊断 (11)4.1.2.2 手动变速器拆卸与安装 (11)4.1.2.3 自动变速器拆卸与安装 (11)4.1.2.4 变速器油的检查与更换 (11)4.1.2.5 变速器齿轮的检查与更换 (11)4.1.3 传动轴维修 (11)4.1.3.1 传动轴故障诊断 (12)4.1.3.2 传动轴的拆卸与安装 (12)4.1.3.3 传动轴万向节的检查与更换 (12)4.1.3.4 传动轴防尘套的检查与更换 (12)4.2 制动系统维修 (12)4.2.1 制动器维修 (12)4.2.1.1 制动器故障诊断 (12)4.2.1.2 制动器的拆卸与安装 (12)4.2.1.3 制动片(鼓式制动器)的检查与更换 (12)4.2.1.4 制动盘(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更换 (12)4.2.1.5 制动鼓的检查与更换 (12)4.2.2 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维修 (12)4.2.2.1 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故障诊断 (12)4.2.2.2 制动主缸的拆卸与安装 (12)4.2.2.3 制动轮缸的拆卸与安装 (12)4.2.2.4 制动液检查与更换 (12)4.2.3 驻车制动系统维修 (12)4.2.3.1 驻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 (12)4.2.3.2 驻车制动器的拆卸与安装 (12)4.2.3.3 驻车制动线的检查与更换 (12)4.3 悬挂系统维修 (12)4.3.1.1 麦弗逊式悬挂故障诊断 (12)4.3.1.2 麦弗逊式悬挂部件的拆卸与安装 (12)4.3.1.3 悬挂弹簧的检查与更换 (12)4.3.1.4 悬挂减震器的检查与更换 (12)4.3.2 双叉臂式悬挂维修 (12)4.3.2.1 双叉臂式悬挂故障诊断 (12)4.3.2.2 双叉臂式悬挂部件的拆卸与安装 (12)4.3.2.3 悬挂臂的检查与更换 (13)4.3.2.4 悬挂拉杆的检查与更换 (13)4.3.3 稳定杆维修 (13)4.3.3.1 稳定杆故障诊断 (13)4.3.3.2 稳定杆的拆卸与安装 (13)4.3.3.3 稳定杆连杆的检查与更换 (13)4.3.3.4 稳定杆橡胶衬套的检查与更换 (13)第5章电气系统维修 (13)5.1 蓄电池维修与保养 (13)5.1.1 蓄电池检查 (13)5.1.2 蓄电池充电 (13)5.1.3 蓄电池更换 (13)5.2 发电机与启动机维修 (13)5.2.1 发电机检查 (13)5.2.2 发电机维修 (13)5.2.3 启动机检查 (14)5.2.4 启动机维修 (14)5.3 灯光与信号系统维修 (14)5.3.1 灯光系统维修 (14)5.3.2 信号系统维修 (14)第6章暖风与空调系统维修 (14)6.1 暖风系统维修 (14)6.1.1 暖风系统概述 (14)6.1.2 暖风系统主要部件检查与更换 (14)6.1.3 暖风系统故障排除 (15)6.2 空调系统维修 (15)6.2.1 空调系统概述 (15)6.2.2 空调系统主要部件检查与更换 (15)6.2.3 空调系统故障排除 (15)6.3 暖风与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15)6.3.1 故障诊断方法 (15)6.3.2 故障诊断流程 (15)6.3.3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16)第7章车身维修 (16)7.1 车身钣金修复 (16)7.1.1 车身钣金修复的基本原理 (16)7.1.3 车身钣金修复的注意事项 (16)7.2 喷涂工艺与设备 (16)7.2.1 喷涂工艺 (16)7.2.2 喷涂设备 (17)7.3 车身附件维修 (17)7.3.1 车身附件的种类 (17)7.3.2 车身附件维修方法 (17)7.3.3 车身附件维修的注意事项 (17)第8章检测设备使用 (17)8.1 故障诊断仪使用 (17)8.1.1 准备工作 (17)8.1.2 连接故障诊断仪 (18)8.1.3 选择车型及系统 (18)8.1.4 读取故障码 (18)8.1.5 故障码解析 (18)8.1.6 清除故障码 (18)8.1.7 数据流分析 (18)8.2 示波器使用 (18)8.2.1 准备工作 (18)8.2.2 连接示波器 (18)8.2.3 设置信号源 (18)8.2.4 波形分析 (18)8.2.5 测量参数 (18)8.3 传感器模拟器使用 (19)8.3.1 准备工作 (19)8.3.2 连接传感器模拟器 (19)8.3.3 设置传感器模拟器 (19)8.3.4 模拟传感器信号 (19)8.3.5 观察系统反应 (19)8.3.6 故障排除 (19)第9章汽车维护与保养 (19)9.1 日常保养项目与操作 (19)9.1.1 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 (19)9.1.2 检查冷却液 (19)9.1.3 检查制动系统 (19)9.1.4 检查轮胎气压和磨损 (19)9.1.5 更换空气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 (19)9.1.6 检查电池和电缆 (20)9.2 季节性保养要点 (20)9.2.1 春季保养 (20)9.2.2 夏季保养 (20)9.2.3 秋季保养 (20)9.2.4 冬季保养 (20)9.3.1 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制动液和转向助力油 (20)9.3.2 检查轮胎气压、花纹深度和磨损情况 (20)9.3.3 检查制动系统 (20)9.3.4 检查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 (20)9.3.5 检查车内设备 (21)9.3.6 准备应急工具和备品 (21)第10章汽车维修案例解析 (21)10.1 发动机故障案例 (21)10.1.1 发动机异响案例 (21)10.1.2 发动机抖动案例 (21)10.1.3 发动机油耗过高案例 (21)10.1.4 发动机启动困难案例 (21)10.1.5 发动机水温过高案例 (21)10.2 变速器故障案例 (21)10.2.1 变速器异响案例 (21)10.2.2 变速器换挡困难案例 (21)10.2.3 变速器漏油案例 (21)10.2.4 变速器冲击案例 (21)10.2.5 变速器无法启动案例 (21)10.3 电气系统故障案例 (21)10.3.1 蓄电池故障案例 (21)10.3.2 发电机故障案例 (21)10.3.3 启动机故障案例 (21)10.3.4 灯光系统故障案例 (21)10.3.5 仪表盘故障案例 (21)10.4 车身及附件故障案例 (21)10.4.1 刮水器故障案例 (22)10.4.2 空调系统故障案例 (22)10.4.3 轮胎故障案例 (22)10.4.4 悬挂系统故障案例 (22)10.4.5 车身锈蚀案例 (22)第1章汽车维修基础1.1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汽车维修工作涉及各类工具与设备的使用,以下为进行汽车维修所需的主要工具与设备分类介绍。
(7)检查下摆臂胶是否有破损现象;
(8)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管路是否有泄漏; (9)紧固底盘各部件螺栓;
重难点内容突破方法:
1、提前准备学习资料,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去发现,猎取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检测( 25 分钟) 检测项目及标准 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教师层面: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车辆的日常维护,核心让学生学会检测车辆的使用公况,让学生熟练掌握日常维护的整套流程。
2、学生层面:课堂有那些新的收获?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否还有盲区?
六、作业布置(3分钟)
1、让学生复习本章内容,对照教师总结的笔记有序记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点。
2、车辆日常维护的检测方法。
七、板书设计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得分 1 安全使用举升机和正确使用工具 10分 2 各种油液检查(缺一个扣3分)
20分 3 灯光的检查(正确规范检查得25分,漏报
一个扣3分,手势不规范扣3分) 25分 4
底盘检测(正确规范且不漏检的35分,漏检一个扣3分,未按规范检查扣5分)
35分
5 安全操作及团队合作 10分
课后反思: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车辆的日常维护,在上课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开小差,容易被课。
汽车运用基础第一章一、单选题1.根据公路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公路分为 ( C )等级。
A.3B.4C.5D.62.汽车使用中的运输工作条件是指运输车辆和( D )。
A.运输的人B.运输的货物C. 运输道路D. 运输对象3.汽车运输中的货物按装卸方法可分为( A )类。
A.3B.4C.5D.6二、多选题1.汽车使用条件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和( BC )等。
A.汽车驱动条件B.运输条件C.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D.以上都是2.汽车的使用性能主要有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和( ABC )等。
A.操纵稳定性B.行驶平顺性C.通过性D.加速性3.汽车整备质量利用系数与汽车的部件( ABD )有关。
A.总成B.结构的完善程度C.备胎和随车工具质量D. 轻型材料的使用率4.汽车的机动性是指车辆在最小面积内(AB )的能力。
A.转弯B.转向C.掉头D.以上全都是三、判断题。
1.汽车的道路条件直接影响汽车的结构、汽车运行工况和汽车技术状况。
(√? )2.车辆运行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是确定道路等级、车道宽度、车道数、路面强度以及道路纵面和横断面的依据。
(√)3.货物运距是货物由装货点至卸货点间的运输距离,一般用米作为计量单位(×)4.客运分为市内客运和公路客运,其中市内客运的车辆座位宽大舒适,且椅背倾斜可调。
(×)5.汽车运载危险货物时,应在车辆左前方悬挂黑底黄字的“危险品”标志。
(×)6.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水平越高,而汽车在质量利用系数和里程利用率不一定就高。
(×)7.为了充分利用货车的装载质量,可以随意增加装货的高度和宽度。
(×)8.汽车行驶的道路条件越好,功率利用率越高。
(×)第二章一、单选题。
1.在测量汽车原地起步加速距离时,一般采用从汽车静止加速到( B )速度所行驶的距离评价汽车原地起步加速性。
A.10km/hB.100km/hC.10km/minD.100km/min2.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 A )所能爬上的坡度。
【课题】汽车及保修机具液压系统
【教材版本】
了崔振民张让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汽车机械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目标】
理解汽车保修机具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系统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汽车保修机具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汽车保修机具液压系统分析。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通过讲授与投影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学。
使用的图片及表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建议】
授课过程中,以教材及PPT内容为主线,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分析了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本节对汽车及保修机具液压系统进行分析。
●新授
第二节汽车及保修机具液压系统
一、自卸车液压系统
(一)概述
(二) QD351型自卸车液压系统
1.空位
2.举升
3.中停
4.下降
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一)概述
1.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构成
2.对动力转向的要求
(二)动力转向的液压系统
三、汽车制动液压系统
(一)汽车普通型制动液压系统
(二)汽车防滑制动装置
四、QF02B 型液压双柱汽车举升机
(一)概述
(二) QF02型汽车举升机液压系统
1.活动机架上升
2.活动机架停止
3.活动架下降
●小结
主要对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
●作业:
见《汽车机械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79页:(四)简答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