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现实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以身殉道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谈论西方哲学,很自然会想起苏格拉底,正如谈论中国哲学,也很自然想起孔子一样,他们都是追求真理和维护真理的哲学家,两者有很多共同点。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道德观“认识你自己”,这是一条镌刻在德尔斐的智慧神庙上的箴言。
也许是受到这条古老的格言的启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的观点。
一次,苏格拉底为了教育一位狂妄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同他进行了一次机智,生动的谈话。
当苏格拉底知道尤苏戴莫斯雄心勃勃,想将来竞选城邦的领袖时,就对他说:“一个希望当领袖的人必须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能掌握这种才能吗?”“当然不能。
一个非正义的人甚至连做一个良好的公民都不够格。
”尤苏戴莫斯坚定地回答。
“那么,你知道什么叫正义的行为,什么叫非正义的行为吗?”苏格拉底继续问道,拿出纸,把“正义”和“非正义”分开写在纸的两边,要尤苏戴莫斯一一列举。
于是,尤苏戴莫斯把虚伪、欺骗、奴役、偷窃、抢劫都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对此,苏格拉底运用相反的具体事例,把这些看起来是“非正义”的行为一一予以推倒。
他问道:“作战时,潜入敌方军营,偷窃其作战图是非正义行为吗?为防绝望中的朋友自杀,把人藏在枕头底下的刀偷走,难道不应该吗?生病时儿子不肯吃药,父亲就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使儿子很快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尤苏戴莫斯如堕五里雾中。
苏格拉底在破除了对方的成见后,就正面进行诱导。
他继续发问:“是不是有一种学习和认识正义、美德的方法呢?对于正义、美德和善有知的人和无知的人比,哪一种人更能做得更好一些呢?”显然,对于这些问题只能作肯定的回答。
这样,苏格拉底就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并使尤苏戴莫斯接受了自己的观点。
接着,苏格拉底就指出什么样的知识对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这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从而做到自知,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
认识你自己,是最难的事认识你自己,既是最难的事,也是最富有智慧的事。
据说曾有人问苏格拉底,何为最难的事?答曰: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为何这么说?我们试着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认识自己,意味着一种自省意识。
善于自省的人,最起码有了反观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就能更为客观地审视和看待自己。
这既表明他在内心深处承受自己不可能事事正确,又具有修正自己不足之处的想法乃至行动。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中华文化把“礼、义、廉、耻”作为自己最朴素的价值观,而其中的“耻”,便是属于一个人自省的范畴。
“知耻而后勇”,有了羞愧之心,才能发自内心地改变自己,“知耻”跟“改变”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若不是智者,断不会觉察总结出来,这便是孔子的厉害之处。
因为人知错很难改的,但知耻之后,要改变就容易多了,也主动多了。
不要小看一个“耻”字。
具备自省意识的人,在走偏的时候,就能及时地修正过来,这种反观与修正的能力,简直可以跟我们引以为傲的“智商”相提并论,甚至更重要。
认识自己,也意味着一种学习精神,知不足而学,不断完善自己,从自省中,其实可以派生出许多品质来。
其次,认识自己,也就等于认识了别人。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
常言说“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这句话也能看出来,人和人的情感、想法等,在很多情况下,有相似的成分。
所以说认识你自己,其实也等于为认识别人打开了一扇大门,因为,人性相同。
这一点几乎也可以用到读史书时,比如历史事件,哪怕隔了几百上千年,你读时若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身处在那个环境中,感同身受,一定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说不定还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历史发现。
这也应了《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的读史心得:“感同身受”。
认识自己,就等于窥视了别人的内心,你怎么想的,别人大半也是这么想的,当然你要考虑他的环境及其他因素,但“心同此心”的原则不会变。
别人的秘密,在别人那里,钥匙,却在你自己这里。
再次,认识你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纵然人人皆有相同之处,但归根结底,却又是不同的个体,就是地球上的60亿张脸,每一张都不一样。
苏格拉底:终其⼀⽣,追寻真理,认识⾃⼰的⽆知就是最⼤的智慧苏格拉底与他的学⽣柏拉图,还有柏拉图的学⽣亚⾥⼠多德,被后世的⼈们称之为古希腊中的三位贤者,可见苏格拉底在教育⽅⾯有何等伟⼤的贡献,他们师徒三⼈还被⼈们称之为西⽅哲学的奠基⼈,可是这样的伟⼈,在当时腐朽封建的社会中没有得到⼀个好的下场,最终他被判以死刑,因为被当时的法庭认为侮辱雅典的神明,⽽且他引进的新神理论会腐蚀当时青年们的思想。
这样的判决在现在看来相当可笑,让青年更加进步居然变成了荼毒青年的思想,虽然他到最后有逃跑的机会,可是他仍然选择放弃,即使他的国家这样对他,他仍然爱着这个国家,他认为如果⾃⼰逃跑了,会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正因为这样的家国情怀,他选择饮下毒汁⽽死。
学习者苏格拉底出⽣于雅典⼀个普通民众的家中,他的⽗亲是雕刻匠,母亲则是助产妇,他母亲的职业为他后来的“助产术”教育思想带来了很⼤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五官堪堪算是端正,嘴唇⼗分肥厚,眼睛也很突出,整体的⾝材⾮常矮⼩,可是在这样毫不出⾊、甚⾄说有些丑陋的外表下,却隐藏着⼀颗神圣的⼼。
当时的雅典,可以称之为世界⽂化的交流中⼼。
苏格拉底所⽣活的时期正是伯利克利所领导的盛世,当时全世界有名望、有思想的⼈们都在向雅典聚集,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智者,才让雅典有更为⾃由的辩论舞台,可以说,如果你想和⼈有所交流,探讨⾃⼰的观点的话,那么去雅典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年轻时候的苏格拉底就⼗分热爱学习,他对于知识有⽆穷⽆尽的欲望,苏格拉底曾经向当时有名的学者普罗泰格拉求学,后来⼜在⼥智者狄俄蒂玛⼿下学习,在这之后他说⾃⼰有了“灵迹”的跟随。
苏格拉底对于⾃⼰的⽣活要求⼗分严格,他坚信,不断磨练⾃⼰的⾝体,也可以磨练⾃⼰的意志,所以,⽆论是在什么时候,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只穿着⼀件⾮常寻常的单⾐,⽽且也不怎么穿鞋⼦,在饮⾷⽅⾯没有丝毫的讲究,只要能让⾃⼰填饱肚⼦就可以。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的种种物质诱惑,会让⾃⼰⽆法安⼼下来研究⾃⼰想要学习的东西,所以他只潜⼼做⾃⼰的研究,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在他的关⼼范围之内,甚⾄⾃⼰的⽣平乃⾄思想都是由⾃⼰的弟⼦所记录下来的。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摘要:
1.引言
2.苏格拉底简介
3.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及其含义
3.1“认识你自己”
3.2“人生如负重旅行”
3.3“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4.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对后世的影响
5.结论
正文: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的名言中,有三个著名的观点被认为是苏格拉底最重要的思想,它们分别是:“认识你自己”、“人生如负重旅行”和“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首先,“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强调了人应该对自己的内心和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审视,人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其次,“人生如负重旅行”是苏格拉底对人生的另一种看法。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这种观点鼓励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
最后,“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是苏格拉底对生活的态度。
这句话强调了审视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应该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审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哲学,还影响了政治、文化和宗教等领域。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中汲取智慧,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总之,苏格拉底的三句话:“认识你自己”、“人生如负重旅行”和“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生和自我审视的新视角。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引言: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提倡通过对自己的思考来了解自己,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质疑来寻找真理。
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的理念,并探索如何应用这一理念来提高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可以总结为“认识自己”。
他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真理的种子,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将其发掘出来。
苏格拉底经常与人们对话,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理。
他不断质疑他人的观点和信念,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
为什么认识自己如此重要?认识自己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
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认识自己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并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如何认识自己:1.自省:自省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情绪来了解自己。
为此,我们可以定期审视过去的行为和决策,分析它们的结果以及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
只有先了解自己的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2.面对挑战:挑战是认识自己的重要机会。
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们相对脆弱的一面可能显露出来。
通过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进自己。
3.听取他人的意见:他人的意见和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们可以寻求亲朋好友、同事、导师等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了解自己。
4.积极参与社群:社群是了解自己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群活动,我们可以与他人互动,并通过他人的反应和反馈来了解自己。
此外,社群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5.保持学习态度: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寻找机会学习新的东西,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因为现代人越来越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殊不知,事情并非如此,甚至相反。
古人早就提出了这个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把它完全颠倒了。
比如看过许多关于“考公务员”的帖子,总有人夸夸其谈自己的理想、性格特点,条件是最好是个公务员。
他们根本不了解考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只是凭空想象,就一口断定公务员一定会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既然如此,他们自己怎么就不去报名?以至于最后竟然引起数千人上万人蜂拥而至去报名。
那么这些人中有多少人能成功呢?恐怕寥寥无几。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去考上了公务员,并且坚持了下来。
他们的结局或许是悲惨的,毕竟公务员并不适合他们,可是有谁能说,这样的人没有机会成功呢?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这样才能更容易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听听别人意见,再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避免受骗上当,受到伤害。
当然,“认识你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如果你能认清自己的缺点,及时改正,就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不要让别人的话牵着鼻子走,我们要自己拿主意,作决定。
即使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明确的事情,你还是应该仔细地想想,你究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千万不要被别人轻易洗脑。
人的精力和智慧是有限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我们又无法同时兼顾许多方面,所以我们往往很难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所以应该保留个人的想法,在有利于发展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定。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够认清自己呢?首先,要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开阔视野,放松心情,要懂得欣赏自己,尽管自己有缺点,但是我们也有优点。
比如乐观,爱帮助别人等。
其次,要相信自己,摆脱狭隘,克服自卑。
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你就会变得宽宏大度。
最后,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勇敢地去直面困难,不逃避、不退缩,积极向前,在磨练中逐渐成长。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摘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满足灵魂深处的需求,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反思;灵魂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包含有关于自己灵魂的内在原则,内在原则是让人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关于自己的灵魂的知识。
而这些内在原则是与世界的本原相符合的,因此我们是在这些内在原则的指引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
怎样获得这些本原性的内在原则,即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一、认识自己的关键在于反思自己人总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一根本性问题。
现实中,人总会不断地经历着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矛盾,那麽这些事物给我留下了什么,我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不同的事物的?这些促使着我们思考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对于这一人生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到达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后才能明白,才不至于迷失于变化不断的混乱世界之中。
反思是一种关于普遍原则的体认,是一种基于逻辑理性,又超越逻辑理性的洞觉。
因为反思自己重要的是反省人自身的本性,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
这种反思的方法也体现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提问对方,引导对方发现自己的漏洞,通过辩论接近真理,在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角色就是帮助对方认识自己,让对方主动反思自己,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最终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回到现实,反思生活,难道生活就是为了物质享受?当你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你会感到生活的平淡,会厌烦,于是为了消除厌烦你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的不断滋生会把人推向万丈深渊。
通过反思我们会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变化的物质,最需要的是灵魂的安宁,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由。
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申辩篇》这样说过:“不经过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二、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怎样才算正确的认识了自己,其根本的问题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从哲学的发展浅谈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全文)【摘要】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便开启了人类不断探索自我的道路。
通过认识自我,建立起了适合人本性的各种学说、体系,从而建立起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国家体制等。
现代人也通过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
【关键词】认识;自我;本性;实现;价值一、“认识你自己”在现实中的开启宁静的深夜,当白天的幕曲早已卸下,在一盏忽明忽暗的灯光下面,中学生还埋头于那些所谓的传统的书本中,面对如此不堪重负的压力,一个忽闪的念头从脑海中掠过,“我是谁?”或许正是这一次无意识的自我反思,便开启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寻找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以及生命意义的旅程。
经历过升学、工作以及迎面而来的各种琐屑的繁杂的困扰与困惑,便会不断的去反复考量外在传统的所赋予我们的所谓的价值观,开始去探寻自己属于人本我的适合于自我的价值体系。
经历过某些突如其来的困难时,当自我表现与自己所期许的状态不同时,开始希望去解开那些属于自我本体的秘密。
于是发现,每一个外在的表现都是内在自我的体现,外在于我面前的呈现也会大部分是自我建立的一个世界体系。
发现自己心性,并根据自己的心性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去生存并在其中通过内在价值的实现去达到外在价值和附加价值的实现。
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维持世界的整体和谐。
二、从哲学的发展浅谈“认识你自己”在哲学史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最初提出了“认识你自己”。
据说是神的启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却认为自己无知,为了确定神的启示是错误的,他通过与他认为在当时古希腊最聪明的人对话证明神是错误的,却在不断探寻的过程中发现原来那些所谓的最聪明的人却很愚蠢,但是更甚的是他们却认为自己很聪明,而神认为苏格拉底最聪明是因为他自知其无知。
于是苏格拉底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便在公众场合不断地和别人辩论,让别人认识到自己,认识到自我的无知,从而学习新的知识。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
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浅谈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洁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6期
[摘要]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第一次真正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强调在现实的世界中认识自己的灵魂,不断审视自己,过有道德的生活。
但是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网络高度发达和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我们有可能在与时间赛跑,有可能沉迷于网络,有可能为了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这些都使我们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更加实现不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只有不断审视自己,明白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并且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做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认识你自己灵魂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B50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14-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实要求我们不断加快工作和生活的步伐,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
其实我们有可能不想过快节奏的生活,也不想为了自己不喜欢的事与时间赛跑,但是现实却让我们低了头。
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们迷失了自我,没有认识到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比如现在的明星,他们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他们外表光鲜靓丽,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这份职业的?为了让自己在荧屏上更漂亮,不惜冒险去整容,然而不是所有的整容都是成功的,有些人失败了,但是他们没有后悔药可以买;或许有些人成功了,但是他们要经历整容后的痛苦和折磨,他们还要经历观众的质疑和嘲讽,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原来最真实的自己;为了让自己在最红的时候多赚些钱,明星没日没夜地赶通告、打广告、演戏等,钱是赚到了,但是却有人因为过度劳累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让自己得到观众的喜欢,不惜在观众面前作秀,电视里一个样,私下里又是一个样,完全没有自我。
如果现在的明星能够不去整容,不拼命赶通告,不在观众面前作秀,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灵魂,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真实,并且真正为观众拍戏,从而让观众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
经济发展的同时,信息网络也在不断发展,大量的信息涌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做的事情也变多了。
以前经常听老一辈说他们那个时代很少人有电视,手机从来没看见过,更不要说电脑了。
我一岁不到就成了留守儿童,那时没有手机等通讯工具,很少与爸爸妈妈联系,现在,我们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拥有电视机、手机,还有电脑。
以前与爸爸妈妈只能通过电话联系,现在,我们可以每个星期通过视频聊天。
这样,让我与爸爸妈妈的感情迅速上升,让爸妈与我彼此更加了解,弥补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的缺陷。
虽然网络的发展让当代人联系更加方便,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网上信息多而杂乱,容易误导我们的价值观;还有现在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
拔,不仅失去了自我,还有可能在情绪高涨时犯罪;有些人利用网络进行欺诈,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如果我们好好利用它,它会成为我们很好的沟通工具和消息筒。
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的人,如果他们能够认识自己,懂得审视好的消息和坏的消息,以及很好地分辨出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他们就会找到真正的自我,分辨真相;对于那些利用网络进行欺诈的人,如果他们能够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内心中的道德,他们就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到羞耻从而停止犯罪行为,这样,他们的灵魂得到了解放,社会也会因此更加和谐。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想大家在中学学生物的时候应该都学过,这几个字不仅对生物学的研究有影响,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企业人员为了在企业里得到领导的重视,把自己的竞争对手挤下去而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还有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人对大学生持有的观点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必须考研考博,这样才能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处于优势,把本科生淘汰下去,因此,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盲目考研考博。
我想说的是适当的竞争会让人变得更加完美,但是失去自我的竞争会让自己迷失方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如果那些企业人员能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就不会利用不正常手段去竞争,而是靠真正的实力。
这样,他们或许更有成就感。
也许在正常的竞争中他们会失败,但是我认为失败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在不断失败,不断审视自己之后,才能找出自己的缺点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果大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承认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事情还有很多,切忌不要自以为是的懂很多,也不要盲目跟风,随大流,而是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新想法,我想在不断交流中他们就会找到自己的灵魂,找到自己的目标。
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想为了找好工作而考研考博,因为有些人并不喜欢,并不适合。
其实,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内心排斥一件事情,但因为自己的盲目跟风而不得不做,这会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为了不让自己痛苦,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全方面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安民,王健.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以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为视角[J].社科纵横,2013(01).
[2]侯桂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价值[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