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211.00 KB
- 文档页数:7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
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
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
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
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请同学们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要点:第一大部分 多元函数微分学1.会求复合函数、隐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会求函数的全微分; 2.会判断二元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偏导存在性;掌握可微、连续、偏导存在之间的关系; 3.会求梯度、方向导数以及最大方向导数; 4.会求切线、切平面、法线、法平面方程; 5. 会判断二元函数是否存在极值并会求其极值;会利用Lagrange 乘数法求解条件极值。
第二大部分 多元函数积分学1. 会利用直角坐标、极坐标求二重积分;2. 会利用直角坐标(切丝、切片法)、柱面坐标、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3. 掌握一、二型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会利用Green 公式求解曲线积分,掌握与路径无关的四个等价命题;会求解全微分方程;4. 掌握一、二型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投影法、Gauss 公式);5. 应用:会求质量、转动惯量、流量;6. 会用对称性、轮换性简化积分计算。
第三大部分 级数1. 掌握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方法(比较判别法、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比值根式判别法);2. 利用Leibniz 定理判定交错级数的收敛性;会判定一个级数是绝对收敛还是条件收敛;3. 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域;会利用逐项积分、逐项求导求幂级数的和函数;4. 会求常见函数的幂级数的0()x x -展开式及其收敛域;5. 会求函数的傅里叶级数的展开(正弦、余弦展开)及其和函数;6. (对高A 学生)会判断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
第四大部分 微分方程(对18级及之前的重修学生)1. 掌握求解一阶微分方程的方法(可分离变量、一阶线性微分方程);2. 掌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3. 会求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4. 掌握非齐次项为()xm P x e λ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的求解方法。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整理归纳初一上册数学期末复习1.1 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1.2 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①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基础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复式记账法2、权责发生制3、负债4、损益表5、预提费用6、会计分录7、所有者权益8、资产负债表9、永续盘存制10、日记账11、会计核算12、资产13、会计凭证14、财务会计报告15、待摊费用16、账户17、收付实现制18、会计账簿19、原始凭证20、未达帐项2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23、会计等式24、会计对象25、固定资产21、固定资产减值提26、记账凭证27、平行登记法28、财产清查29、会计核算形式30、借贷记账法二、简答:1、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法的要点有哪些?如何核对?答: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法的要点包括:(1)登记的依据相同;(2)登记的方向一致;(3)登记的金额相等。
核对是看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之间是否存在以下数量关系: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2、未达帐项的发生有哪些情况?答:未达帐项的发生有下列情况:(1)企业已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收款入账;(2)企业已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付款入账;(3)银行已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款入账;(4)银行已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3、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1)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2)编制记账凭证;(3)登记账簿和试算平衡;(4)调整账户记录;(5)结清账户记录;(6)编制会计报表。
4、怎样审核原始凭证?答:(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2)审核原始凭证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如何审核记账凭证?答:(1)审核记账凭证是否按已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
(2)审核记账凭证所列会计科目应借、应贷方向和金额是否正确;借贷双方的金额是否平衡;明细科目金额之和与相应的总账科目的金额是否相等。
(3)审核记账凭证摘要是否填写清楚,日期、凭证编号、附件张数以及有关人员签章等各个项目填写是否齐全。
五年级英语期末复习要点
一、复习目标
1、认读四会单词,并且按照要求背诵四会单词。
2、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句型,和一些简单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语法知识。
能够区分教材中出现的句型。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1、单词。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和复习的重点。
1)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
2)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2、句子。
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 朗读每课中老师所教的重点句。
2) 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
3)复习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主要句型,要懂得综合运用。
三、复习方法及原则
1、加强单词的朗读与书写,使他们也能尽自己最大能力过好单词关。
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对话,在较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把单词、句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将它们紧密联系起来,合理安排复习内容,提高学生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
2、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多读,在复习中培养学生郎读英语的习惯,在学生多读多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听和写的能力。
听说读要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
四、复习资料
1、课本
2、各单元的测验卷。
(特别要看自己错的题目)
3、活动手册、复习册和平时做的笔记。
4、录音带(每天要坚持听录音10-15分钟)。
教师学期末复习计划要点时间飞逝,转眼学期末就要来临了。
为了更好地迎接期末考试,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有效的复习计划。
以下是一份教师学期末复习计划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确定复习目标在开始制定复习计划之前,首先要明确复习的目标。
这包括要掌握的知识点、技能和能力,以及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应该达到的分数水平。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梳理知识点复习的第一步是梳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教师需要仔细研究教材,把握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知识点进行分类。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复习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制定复习计划在梳理完知识点后,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习时间安排:根据考试时间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复习。
2.复习内容: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度,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可以先从重点知识点开始复习,逐步深入到难点知识点。
3.复习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复习方式,如讲解、讨论、练习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复习方式。
4.模拟考试: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
四、组织有效的复习活动为了确保复习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组织一些有效的复习活动。
这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
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3.练习和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和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点。
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模拟考试和讲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在考试后,可以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错题原因和解题方法。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归纳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归纳一、诗歌1. 了解一些古代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2. 学习背诵一些古代经典诗歌,如:《静夜思》、《悯农》等。
3. 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特点,如韵律、押韵等。
二、古诗文1. 熟读古代童谣,如《咏鹅》、《青青河边草》等,并理解诗意。
2. 学习背诵古代经典散文,如《孟子寓言》等。
3. 了解古代人物故事,如《姜太公钓鱼》、《草船借箭》等。
三、文言文阅读1. 能够读懂简单的文言文课文,如《卖鸡》、《杨柳》等。
2. 学习基本的文言文常用词语和句型,如“吾”、“尔”、“可”等。
3.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如宾语、主谓宾结构等。
四、古代寓言故事1. 学习传统寓言故事,如《老鼠嫁女》、《小乌鸦找伴》等。
2. 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五、作文1. 学习写简单的古文,如《读书志》、《茉莉》等。
2. 学习写简单的日常生活记叙文,如我的一天等。
3. 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如开头、结尾、段落等。
六、词语运用1.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词语,如:果树、蜻蜓、蜜蜂等。
2. 了解一些成语、诗经、歇后语等,如:胆小如鼠、白马非马等。
七、阅读理解1. 能够读懂简单的短文,理解短文的大意。
2. 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
3. 学习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短文的内容。
八、字词造句1. 能够根据给出的字词造成简单的句子。
2. 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九、听写1. 每周进行固定的听写训练,巩固学过的课文和词语。
十、阅读1. 学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预习、复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要点归纳。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和诗歌的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2、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3、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4、材料题:共l题,15分5、论述题:共1题,20分二、考试重点:以绪论和前三章内容为主。
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2、(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4.马克思主义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5、(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表明(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10、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1、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1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
1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19、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0、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21.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2.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
23、“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期末复习要点
一、证明题:
1.掌握证明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的方法;
2.会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满足微分中值定理的条件;会构造辅助函数证明相关命题;
3.利用一阶Taylor公式证明相关问题;
4.掌握证明不等式的一系列方法(如利用单调性、Lagrange定理);
5.利用换元法证明定积分的等式。
二、掌握求极限的若干方法:
1.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2.利用两个重要极限;
3.利用等价无穷小;
4.利用无穷小的运算;
5.利用L’hospita法则;
6.利用定积分求和的极限。
三、计算题
1.会求函数的连续区间,判断间断点及类型。
2.掌握两个函数的阶的比较方法
3.会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4.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凸凹区间与拐点;
5.会求变上限函数的导数,掌握与此相关的求极限等问题;
6.会求二阶的Lagrange型余项的Maclaurin公式;
7.会求曲线的渐近线;
8.掌握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
9.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的四个计算技巧;
10.会判断简单的广义积分的收敛与发散;
11.利用定积分求直角坐标系的面积;会求旋转体的体积。
思政要点道德产生的条件?p131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艰苦奋斗新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新时代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p26伟大建党精神?p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命法律规定的应履行的义务?p233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50如何成为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什么?p5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中国精神内涵?p70 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p106时代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公共生活的特征?p159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人生观的核心?人生观的主要内容?现行宪法是哪一年实行的?1982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应该做到?p9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想和信念的特征?超越性,时代性,实践性/执着性,支撑性,多样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p16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p16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什么作用?根本导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规定人生方向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p77青年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什么是法治思维方式,它有哪些基本内容?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方式?p220 p221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爱国主义的内涵?集体主义道德要求是有层次的,其中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