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有效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问要突出教材的重点课堂提问应该为教学服务。
所提之问题,应是教材的关键之处,能够突出教材的重点,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在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提问:“希腊民主为什么源于雅典?雅典民主政治如何确立?基本内容是什么?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与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有何不同?为何会有这种差异性?如何正确看待古代东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政体模式?”这样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尽量避免提那些与教学目标无关,对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无多大帮助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好课堂提出的问题。
二、提问的角度要贴近现实生活历史课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时间和空间上都会使学生产生距离,继而产生心理距离。
如何在过去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每个历史教学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有些时候,设计新颖、贴近生活内容的题目,可以架起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实的桥梁。
比如在讲到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这些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有利于拉近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阶梯式提问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同“阶梯”的问题,让学生登梯观史,登梯寻究。
如在《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中,可设计提出如下问题:①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为什么推行“冷战”政策?②美国的“冷战”政策具体有何表现?③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④社会主义阵营中主要有哪些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中国加入产生何影响?⑤欧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⑥苏联等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⑦“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哪些?⑧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其中③⑧属于高层次问题,①②④⑤⑥⑦属于低层次问题。
历史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艺术初中阶段学习中,学生对学历史没有多大的兴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我们教师对课堂教学操作的随意性,没有真正去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何去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欣赏到不同思维火花的魅力。
好的课堂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
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
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地“提问”。
这就关乎历史教师提问的技巧与如何提问的能力了,这种提问的技能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的提问可以说是课堂环节的一个技术活,好比厨师做出精美菜系中的调料,用得巧,用得好,才会做出美味的佳肴,又比模具师设计图纸中关键环节,几个数据处理的好,形状就出来了,而一堂课几个提问问得好,问得巧,这一堂课也就出彩了。
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问呢,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观察结合自身的体会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的提问要有质量保证教师提问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把提问作为重要内容来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每一个问题。
就像厨师要做成一道美味的菜,必先提早准备各种素材,否则上课时就可能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有可能提不出什么问题,更不要说质量好的问题。
(一)提出问题的要有主干性和延展性教师要紧扣课程教学特点、要求、从所教学生年龄、心里特征和原有知识的实际出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设计一、两个主干性问题,围绕主干性问题精心设计铺垫性问题和延展性问题。
例如在《七上》秦王扫六合一课中,主干性问题是“秦巩固统一措施有哪些?”延展性问题有:他创立怎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统一后货币,度量衡是怎样的?文字是什么文字?秦南修灵渠,北筑长城的作用是什么?在这里既可以看出主干性问题既是课堂重点,又是难点,延展性问题服务于主干性问题,有利于主干性问题的突破与深化,做到科学有序,使知识要点在提问过程中消化吸收、巩固,并且让学生熟练利用。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方式的探讨[摘要]“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要想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差异和教师教学的个人素质,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发,教师亟待对课堂提问的策略加以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设置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提问”这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课堂提问的理念和方式,从而从源头提高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
一、高中历史课堂上提问的设计原则优化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要“指点”学生掌握“下手”的方法。
我根据课堂教学理论著作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总结出历史课堂提问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一)目标鲜明学生历史学习中很少能自觉设定学习目标,并自发形成更为合理的思维方法或建构起系统的理论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很好地发挥“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的作用。
作为实现教学整体目标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应该激起学生情趣,理解教学内容,发展学生智力。
问题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教学的整体效应。
教师的提问是围绕“有所为”而作这一目的设计的,学生的收益是全方位的。
(二)激发兴趣学生的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怎样美好的教学设想在学生冷漠或厌烦的情绪中都难以实现。
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一方面,发挥历史知识丰富的特点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强现实与历史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选准时机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非常关键,选准提问时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在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
一个富有价值的质疑,一个恰到好处的发问,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何把握好提问的艺术呢?
一、问中求异、变中求新
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
常规教学时,一般按人的正常思维去发问,而新课程提倡求异思维。
例如:讲授“雅片战争”一课时,常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是什么?这类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但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鸦片战争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鸦片战争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似懂非懂,就会积极思考,这既能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起到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浅处深问,静中得疑
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
若我们从浅处深问,在无疑处激疑,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讲授“新文化运动”一节时,学生认为只要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就可以了。
实际上“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前期和后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只从表面上去理解,就容易出现错误。
教师可点拨学生不要从表面上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浅处深问,静中有疑的方法,不仅明确了问题,更加深化了知识的理解。
三、巧设障碍,导中有思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
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
例如:在讲授完“罗斯福”新政这一课后,我
设下了如下提问:罗斯福新政有什么作用?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吗?为什么?而我们学过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且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伟大成果,同样的改革为什么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你怎样看我国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迂回设问,掌握要点
有些历史问题较复杂,让学生正面回答,效果不佳。
若采用迂回设问的方法,则可以达到掌握重点,退中求进的目的。
如初三复习时,若将提问的方式稍作一下变化,可设计若干小问题:(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发生的起止时间、结果如何?签订的条约名称、危害各是什么?(2)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侵华战争名称是什么?战争发生的时间、参与的国家、结果、危害各是什么?(3)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名称、时间、结果、签订的条约名称,条约的危害是什么?(4)帝国主义发动的对中国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战争名称是什么?主要国家、结果、签订条约名称个是什么?条约危害是什么?通过设问,经过学生归纳、分析、综合,其思维顺利地越过障碍,掌握了中国是怎样由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课堂提问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能围绕问题的中心点去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讲究课堂提问艺术也是每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的教学技能,课堂提问艺术尽管灵活多样,但在具体运用中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教法与学法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