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名词术语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6
《脚手架》术语大全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图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脚手架》术语大扫盲1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3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4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5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6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7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8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9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10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11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2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3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14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5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6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17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18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19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0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2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3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4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5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6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7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28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
29水平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
《脚手架》术语大全《脚手架》术语大全脚手架是指为了减少重复工作和提高开发效率而创建的一套基础代码和工具集。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项目框架,定义项目的目录结构和基本代码结构,以及提供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模块。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脚手架相关的术语和概念,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脚手架技术。
第一章:脚手架基础知识1.1 脚手架定义1.2 脚手架的作用和优势1.3 脚手架与其他开发工具的关系1.4 脚手架的分类和特点第二章:脚手架的使用流程2.1 脚手架安装和配置2.2 脚手架初始化项目2.3 脚手架命令和参数说明2.4 脚手架模板选择和自定义2.5 脚手架更新和升级第三章:脚手架模板开发3.1 模板引擎介绍3.2 模板文件和变量定义3.3 模板文件结构和语法3.4 模板文件的扩展和替换3.5 模板文件的自定义和维护第四章:常用的脚手架工具和框架4.1 前端脚手架工具4.1.1 Vue CLI4.1.2 Create React App4.1.3 Angular CLI4.2 后端脚手架工具4.2.1 Express Generator4.2.2 Laravel Installer4.2.3 Django CLI第五章:脚手架实践案例5.1 前端脚手架实践5.1.1 使用Vue CLI搭建Vue项目5.1.2 使用Create React App搭建React项目5.1.3 使用Angular CLI搭建Angular项目5.2 后端脚手架实践5.2.1 使用Express Generator搭建Node.js项目5.2.2 使用Laravel Installer搭建Laravel项目5.2.3 使用Django CLI搭建Django项目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脚手架安装包附件2:脚手架模板文件示例附件3:脚手架使用演示视频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脚手架:即 Scaffold,指为项目搭建提供基础代码和工具的技术。
《脚手架》术语大全1、大横杆:纵向水平杆,即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2、小横杆:横向水平杆,即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
3、纵向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纵向水平杆4、连墙件: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5、横向斜撑: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
6、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7、主节点: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
8、脚手架步距:所谓步距是指上下水平横杆轴线间的距离。
一般为1.8M。
所谓跨距是指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一般为1.5M。
9、(立杆)横距:是指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之间的距离,说叫排距也对,就是内排与外排,也可以是双排以上的(单排、双排脚手架就是这个意思。
);10、(立杆)纵距:就是指同一排立杆之间的间距,因为一般的单双排脚手架长度方向较长,也就是纵向了,所以叫纵距;11、(横杆)步距:是指脚手架大横杆竖向间距,过去总是说一步架、两步架,因为这是工人操作的做业面,所以形象的叫步,上下大横杆之间的距离也就叫步距了。
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如采用对接方式,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当采用搭接方式,则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l00 mm。
12、里脚手架:里脚手架又称内墙脚手架,是沿室内墙面搭设的脚手架,它可用于内外墙砌筑与室内装修施工。
里脚手架用料少,但拆除频繁。
其结构形式有折叠式,门柱式,支架式等多种。
13、计算里脚手架工程量:1)里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墙面投影面积计算。
考虑到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特点,定额子目中分别套算。
2)当建筑物层高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楼层高度超过3.6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按满堂脚手架计算规则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者,其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
脚手架名词解释•1 直角扣件:即十字扣,用于垂直交叉立杆间连接的扣件2 旋转扣件:即活动扣用于平行或斜交件杆间存连接扣件3 对接扣件:即接头扣, 用于杆件对接的扣件4 防滑扣件, 根据防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的扣件5 底座:设置于立杆底部的垫座(a, 固定底座;b, 可调底座)6 垫板:设立于底座下的支承板,若木板要求在30厘米长,25厘米宽,5厘米厚7 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是承担垂直的竖立管8 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者单排架立杆9 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10 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11 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12 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13 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管荷载的立杆14 水平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横杆15 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设置的纵向水平杆(也叫大横杆或非承重杆)16 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设置的横向水平杆(也叫小横杆或承重杆)17 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尽量减小离地面距离,最大不超过50厘米,分为两种)18 纵向扫地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19 横向扫地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20 连墙杆:连接脚手架于建筑物的构件(分为两种)21 刚性连墙杆: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22 柔性连墙杆:采用钢筋作拉筋构成的连墙件23 连强件间距: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24 连墙件竖距: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25 连枪件横距:左右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26 横向斜撑:置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型的斜杆27 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28 抛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立的杆件29 脚手架高度:自立杆底座至架顶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30 脚手架长度: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31 脚手架宽度:双排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到墙面的距离32 立杆步距:上下水平杆轴线之间的距离33 立杆间距: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34 立杆横距:。
《脚手架》术语大全1 —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 —横向斜撑;11 —主立杆;12 —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 —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图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脚手架》术语大扫盲1 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4 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5 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6 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7 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 的脚手架。
8 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 的脚手架。
9 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10 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11 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23 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4 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5 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6 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7 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28 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
《脚手架》术语大全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图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脚手架》术语大扫盲1 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4 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5 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6 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7 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8 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9 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10 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11 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2 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3 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14 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5 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6 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17 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18 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19 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0 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 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2 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3 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4 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5 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6 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7 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脚手架》术语大全时间:2021.03.04 创作:欧阳地首次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图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脚手架》术语大扫盲1 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4 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5 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6 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7 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8 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9 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10 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11 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2 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3 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14 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5 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6 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17 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18 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19 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0 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 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2 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3 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4 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5 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6 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7 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28 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
《脚手架》名词术语在建筑领域,脚手架是一个常见且至关重要的设施。
它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工作平台和安全保障,使得建筑施工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脚手架,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了搭建起一个临时性的架子结构,以供人们在高处进行作业。
它通常由一系列的杆件、连接件和脚手板等组成。
脚手架的主要杆件包括立杆、横杆和斜杆。
立杆是垂直于地面的主要支撑构件,承担着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竖向荷载。
横杆则水平连接立杆,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斜杆则倾斜设置,用于抵抗水平方向的力,防止脚手架发生倾斜或倒塌。
连接件在脚手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常见的连接件有扣件、碗扣、盘扣等。
扣件通过螺栓将杆件连接在一起,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
碗扣和盘扣则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实现快速连接和可靠固定。
脚手板是施工人员站立和操作的平台。
它通常由木板、竹板或钢板等材料制成,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防滑性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根据其搭建方式和用途的不同,脚手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
落地式脚手架直接从地面开始搭建,依靠地面的支撑承受荷载。
这种脚手架搭建简单,但高度有限,适用于较低的建筑施工。
悬挑式脚手架则是从建筑物的某一层或几层向外悬挑出支撑结构,然后在上面搭建脚手架。
它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可以分段悬挑,逐步向上搭建。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脚手架形式。
它通过附着在建筑物上的升降机构,可以随着施工进度自动升降。
这种脚手架具有节省材料、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
在搭建脚手架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要进行严格的设计计算,确保脚手架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
包括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的重量,以及风荷载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其次,搭建过程中要保证杆件的连接牢固,构配件质量合格。
同时,要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等,以防止施工人员坠落和物体掉落。
脚手架的拆除也是一项重要且危险的工作。
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1.脚手架名称除前面分类中已列名称外,尚有以下称谓:(1)安装脚手架用于结构和设备安装的脚手架;(2)受料架(台)用于存放材料的脚手架(台架);(3)转运栈桥架用于转运材料的栈桥型脚手架;(4)模板支撑架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模板支架;(5)安装支撑架用于安装作业的支撑架;(6)临时支撑架用于临时支撑和加固用途的支架;(7)拦(围)护架用于安全拦(围)护的脚手架;(8)插口架穿过墙体洞口(包括框架结构未砌墙体时)设置挑支和撑拉构造的挑脚手架或挂脚手架;(9)桥式脚手架由附着于墙体的支撑柱和桁架梁式作业台组成的脚手架;(10)敞开式脚手架仅在作业层设栏杆和挡脚板,以及立面挂大孔安全网,无其他封闭围护遮挡(挡风)的脚手架;(11)局部封闭脚手架安全围护、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12)半封闭脚手架安全围护、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13)全封闭脚手架采用挡风材料、沿脚手架四周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14)试验脚手架按1:1比例搭设的、只用于试验目的的脚手架。
2.杆配件(1)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2)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不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3)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4)平杆(水平杆或横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5)纵向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平杆;(6)横向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平杆;(7)斜杆与脚手架立杆或平杆斜交的杆件;(8)斜拉杆承受拉力作用的斜杆;(9)剪刀撑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泛指沿竖向设置者);(10)水平剪刀撑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剪刀撑;(11)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平杆;(12)纵向扫地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13)横向扫地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14)封口杆连接首步门架两侧立柱的横向扫地杆;(15)连墙件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结构的构件;(16)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件;(17)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连接的扣件;(18)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连接的扣件;(19)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20)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21)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22)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23)垫板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板;(24)垫木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方木;(25)脚手板用于构造作业层架面的板材;(26)挂扣式定型钢脚手板两端设有挂扣支搭构造的定型钢脚手板;(27)门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的门形构件;(28)同列门架平面中线重合、前后平行的一列门架;(29)同排门架平面水平投影线重合、左右相邻的一排门架;(30)门架立柱门架两侧的主立杆;(31)交叉支撑连接相邻门架的竖向定型剪刀撑;(32)水平架(平行架)水平挂扣于相邻门架横梁之间的框式构件;(33)托座插于立杆或门架立柱顶部的、用于支承模板的撑托件;(34)固定托座不能调整支托高度的托座;(35)可调托座能够调节支托高度的托座;(36)平托撑用于水平支顶的托撑;(37)脚轮装于脚手架底部的行走轮。
《脚手架》术语大全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图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脚手架》术语大扫盲
1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
的脚手架。
3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4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5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6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7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8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9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10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11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2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13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14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5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16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17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18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19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0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2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3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4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5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6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7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28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
29水平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
30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
31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
32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33纵向扫地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
34横向扫地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
35连墙件: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
36刚性连墙件: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
37柔性连墙件:采用钢筋作拉筋构成的连墙件。
38连墙件间距: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
39连墙件竖距: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40连墙件横距:左右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41横向斜撑: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
42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43抛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44脚手架高度: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
45脚手架长度: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间的水平距离。
46脚手架宽度:双排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至墙面的距离。
47立杆步距(步):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48立杆间距: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49立杆纵距(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50立杆横距: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
51主节点: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
脚手架大全
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建筑物及设备四周墙外边的脚手架。
里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建筑物内部供各楼层砌筑和清面装饰用的及设备(容器)内部的脚手架。
脚手架分类: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挑脚手架等。
脚手架划分方法很多的:单排、双排、多排、满堂、满高、交圈(周边)、特型,这是按设置形式划分的。
--
满堂脚手架:指室内天棚的安装和装饰及安装工作面等而搭设的一种棋盘井格式脚手架。
-主要用于单层厂房、展览大厅、体育馆等层高、开间较大的建筑顶部的装饰施工。
由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等组成.。
满堂脚手架种类:有两种,一种主要用于人员操作用
的平台。
一种主要用于承受荷载支撑架。
承受荷载支撑架必须进行验算。
-
满堂脚手架适用范围:满堂脚手架多用于超过3.6米层高的
天棚粉刷和吊顶。
-满膛脚手架一般是在锅炉水冷壁向火面
拚缝焊接和水压试验检查时采用,到喷燃器切圆找正时,只要保留火焰中心以下部分就可以了。
-
满膛脚手架并不局限于在锅炉水冷壁向火面拚缝焊接和水
压试验检查时采用,桥梁现浇等用得较多。
-
满堂脚手架作用:满堂脚手架主要还是起承重、加固作用的,比如支撑大的梁板、钢结构,支撑加固大的板墙结构,吊装中用来承重等。
它不同于一般脚手架,比如砌筑、装修用脚手架,又叫“满堂红脚手架”。
--
满堂脚手架,顾名思义,就是满房间搭设脚手架。
一般用承重用脚手架。
根据荷载、高度的不同,脚手架立杆的间距也不同,一般600~1200之间。
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目前国家推广使用的悬挑脚手架是采用型钢悬挑,比如说工字钢之类”,据我所知,现在的安全规范是根据事故发生的统计结果进行安全防护设计的,对于悬挑脚手架的危险性个人认为只要构造合理看不出与钢管挑的
和型钢挑的有多少区别,主要是在设计,对此规范并没有规定死,因为现在的脚手架创新形式很多,只要安全可靠就行了,其实,如果仅用型钢作挑梁,其承受的弯矩和对悬挑点结构的要求相当高,也是相对危险的,而钢管悬挑只是形式类似悬挑,实际受力往往是“撑”和“拉”。
受力相对分散了。
现在的脚手架计算软件符合实际的并不多,用它计算一般不够经济,他的好多取值都是从不利因素的角度去简化
的,往往浪费,这个计算不复杂,个人认为还是手工算更切合实际一些。
-能照规范硬套,书上说的不全面,限制才用16#以上工字纲,太浪费了。
目前的悬挑有3种:-
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 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
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
≯40c m。
-
⒊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
⒋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 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
-
⒌辅助设施:上料通道四周应设1m高的防护栏杆,上下架应设斜道或扶梯,不准攀登脚手架杆上下。
-
⒍施工荷载:一般不超过100k g/m2,如需承受较大荷载应采取加固措施,或经设计-
1、利用穿墙螺栓孔,使用三角形支架作底座搭设钢管脚手架,高度一般为3个楼层高9个人认为不安全因素较多,不提倡,但成本低)。
-
2、利用型钢搁置在楼层内作为底座(楼面搁置长度大于1.5米,楼层内预埋2道圆钢锚固型钢)搭设钢管脚手架,同时
用刚缆斜拉,高度不超过24米或8层。
(个人认为也有浪费
嫌疑,完全可以通过计算定下型钢和圆钢规格,不考虑斜拉。
不过安全系数高,可以考虑)-
3、采用8#型钢通过穿墙螺栓孔固定,用12#刚缆斜拉搭设钢管脚手架,高度不超过24米或8层。
(已通过计算和实践完
全可行,最好安监部门备案。
个人认为最实惠)。
-
其他用钢管线条悬挑,在多层建筑可以使用,但注意对固定位置要控制好,钢管的倾斜角度,拉结都必须控制,不安全因素也比较多,最好还是用使用。
-
室内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工程的监理-内容:
⑴、室内满堂脚手架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搭设;-
⑵、满堂脚手架的纵、横距不应大于2m;-
⑶、满堂脚手架应设登高措施,保证操作人员上下安全;-
⑷、操作层应满铺竹笆,不得留有空洞。
必须留空洞者,应设围栏保护。
-
⑸、大型条形内脚手架,操作步层两侧,应设防护栏杆保护。
-
⑹、满堂脚手架步距,应控制在2m内,必须高于2m者,应有技术措施保护-
⑺、满堂脚手架的稳固,应采用斜杆(剪刀撑)保护;-
⑻、满堂脚手架不得钢、竹混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