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3.83 KB
- 文档页数:3
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毕洪文1 李金霞1 王 萍1 孙鸿雁1 黄峰华1 柴永山2 摘 要: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已成为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稻米、玉米、大豆、蔬菜、肉类五大类农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黑龙江;农产品;发展现状;对策建议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的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供给水平提升已成为农业大省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黑龙江如何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历史机遇,顺应农产品市场安全性、健康性、时尚性的发展趋势,找准当前制约农产品发展的瓶颈问题,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切实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是推动农产品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的不时之需。
一、黑龙江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一)粮食作物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目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以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为主,还有少部分的杂粮杂豆,其中,玉米、水稻和大豆三大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其他作物不足10%。
1.面积和产量。
2017年黑龙江水稻播种面积为403.7万hm2,产量约为2300万t,自2015年以来基本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玉米播种面积为544.6万hm2,产量为3387.9万t,近两年每年调减玉米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大豆播种面积约为393.3万hm2,产量约为800万t,近三年种植面积呈现较大幅度回升。
2018年黑龙江省针对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将继续实行差异化政策,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每667m2达200元以上,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100元以上,这将进一步调动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有望继续回升。
蔬菜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1. 蔬菜产业的现状说到蔬菜,咱们日常生活中可真是少不了它们,饭桌上没有它们,感觉都像缺了点啥。
不过,蔬菜产业可不是一帆风顺的,里面的那些猫腻可不少呢。
首先,咱们要聊聊种植方面的问题。
现在很多地方的土壤质量不行,种出来的菜要么长得慢,要么营养不够。
就像你在超市里看到的那些蔬菜,颜色好看,可到底含多少营养,心里没个谱。
再者,很多农民朋友用的化肥和农药,虽然能让菜看起来更好卖,可久而久之,土壤就会变得“虚弱”,这样下去,菜的质量可就得打个问号了。
再说说流通环节。
大家都知道,从田间到餐桌,光是这个过程就像走了一场“马拉松”。
中间的环节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很多菜到了市场上,不是新鲜的,而是“隔夜菜”,这可真让人心疼。
还有,运输不当、储存不当,菜在路上就可能“折腾”得不成样子,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我们再看看销售方面。
现在很多地方的蔬菜市场,都是“老一套”。
价格乱涨,农民的收入不稳定,有时候一斤菜卖得比一瓶水还便宜,这可让种地的人心里多难受啊!而且,很多年轻人对农民这个职业没兴趣,宁愿去城市里打工,导致农业后继无人的局面。
2. 蔬菜产业的问题2.1 生产技术不足蔬菜产业的问题,咱们还得从生产技术说起。
现在的种植技术,尤其是智能农业方面,跟国外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
比如,咱们的温室大棚技术虽然有了进步,但在气候控制和病虫害管理上,还是显得有些笨拙。
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民即使辛辛苦苦地种了菜,最后收成却不理想。
说白了,就是“好心没好报”。
2.2 市场信息不畅再说市场信息,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很多农民朋友种了菜,却不知道市场上什么菜热销,结果自个儿种了满园的白菜,结果白菜的价格跌得一塌糊涂。
信息不畅就像是一个“黑洞”,把农民的辛苦全都吸走了。
他们根本没法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菜在地里腐烂,心里那叫一个心疼。
3. 发展对策3.1 提升生产技术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咱们该咋办呢?首先,得提升生产技术。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效益逐步提高,2019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9.6万hm 2(144.2万亩),产量达553.9万t ,产值213.6亿元,总效益达98.2亿元,但在设施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赵 建 田丽莹 周凡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赵建,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农业经济研究,E -mail :收稿日期:2020-10-31;接受日期:2021-01-1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8JYB138)doi :10.19928/ki.1000-6346.2021.5008黑龙江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及对策近年来,黑龙江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给予蔬菜棚室冷储设施建设贷款3年和5年贴息支持,深入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但在产业提档升级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设施水平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品牌知名度不高等。
因此,本文分析黑龙江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深刻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重要支撑。
1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1 种植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进,2015—2019年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由7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新技术的推广,加大专项资金补贴额度,缓解菜农“见效益”之前成本增加的压力,提高菜农使用该技术的积极性。
5.2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对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技术成效、关键步骤、注意事项及方案成本等进行多渠道宣传,让农户认识技术采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接受新技术;通过集中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关注技术细节。
5.3 推进技术规模化应用鼓励种植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并通过示范带动效应,吸引小农户广泛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新技术,通过成方连片应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防治效果。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蔬菜产业是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蔬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对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其发展。
蔬菜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的不足和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这导致了蔬菜产量的下降。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对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应该加大对农地的保护力度,限制非农业用地的占用,并加强农业用地的管理和保护。
可以推广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可以支持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的程度。
蔬菜产业还存在品种单一和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蔬菜种类较少,品种单一,这导致了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蔬菜的供应量经常受到限制,造成价格波动较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可以加大对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丰富市场上的蔬菜种类,增加供应的多样性。
可以建立蔬菜生产的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天气等因素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可以建立蔬菜生产的调节机制,提高供给的稳定性,减少价格波动的风险。
蔬菜产业还存在储运能力不足和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
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易腐性,储运能力不足导致了大量蔬菜的损耗。
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了农民的销售问题,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合理的收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可以加大对储运设施的投入,改善蔬菜的储运条件,减少蔬菜的损耗。
可以加强蔬菜产地与销售地之间的物流建设,减少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销售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更加高效的销售渠道。
蔬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一些对策,可以促进其发展。
加强土地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多样化蔬菜种类、建立蔬菜生产的保护区、提高储运能力和销售渠道的畅通等对策,有助于提高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蔬菜产品。
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哈尔套镇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在哈尔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哈尔套镇以蔬菜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加快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和基地建设、增加产业科技含量、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市场监管等环节,加强流通领域建设,完善产业链条,蔬菜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在蔬菜产业开发中,哈尔套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不断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2011年,设施蔬菜生产总面积已达16000亩,其中日光温室5000亩,冷棚11000亩,遍布全镇11个行政村,.总投资超过3亿元,年产无公害蔬菜8000万公斤,建有占地26.9亩的高标准育苗工厂和容积30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库一座, 2003年11月,我镇茄子、青椒、番茄、香瓜4种产品获得辽宁省绿办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从2006年开始我基地又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香瓜、西瓜、茄子、青椒、黄瓜、番茄6个品种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产品。
又注册了“哈尔套”商标,提高了哈尔套镇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商标品牌的知名度。
初步形成春茬香瓜、秋茬茄子、西红柿、青椒四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品。
套"无公害蔬菜商标。
制定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同时,推广了嫁接育苗、黄板、蓝板诱蚜、高温闷棚、熏蒸闷棚、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无公害生产技术。
5、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哈尔套镇蔬菜生产以日光温室、冷棚、为主要栽培模式,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改秋冬茬和冬春茬两茬栽培为越冬一大茬,平均每亩收入4万元,冷棚平均每亩收入8000元;增收效果明显。
形成了北有富有,南有平安,西有新发,东有黄花,中有东西哈、柳树的效益典型村。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蔬菜产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蔬菜的消费量逐渐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结构不合理、产销衔接不畅、品质安全难以保障等,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蔬菜产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围绕蔬菜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 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蔬菜生产中存在着地域分散、标准统一度低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2. 加工和销售环节问题:蔬菜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蔬菜销售面临着市场波动大、价格波动频繁等问题。
3. 农民收入问题: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蔬菜产业无法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4. 产业链协同问题:蔬菜产业链条长,其中各环节之间协同不够紧密,导致资源浪费、效益不高。
5. 技术创新不足:蔬菜产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步伐。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也制约了蔬菜产业为国民经济带来更大贡献的能力。
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寻找有效对策,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升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蔬菜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也旨在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国民健康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值逐年增长,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黑龙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黑龙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具有巨大优势,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本文对黑龙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SWOT进行了分析及提出对策研究。
【关键词】黑龙江;农产品;批发市场1.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到了较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功能不断增强,市场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现有批发市场130个,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113个,其中:粮油类13个、蔬菜果品类41个、山特产品类10个、畜牧10个,水产品类10个,农资市场17个、综合类29个。
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模达到9000多亩,年交易量达到1920万吨,年均增长5.3%,年交易额达到285亿元,年均增长5%,带动农户300多万户。
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总体发育水平较低,虽然在如哈尔滨等中心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其辐射力也日益加强,但与其它南部省份相比,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市场规模、设施、功能、辐射力和知名度上都相差较大;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分布点多面广,布局结构不太合理。
由于各层次市场建设投资背景不同,部分市场建设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市场的分布、市场辐射范围的设定、功能定位、市场结构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盲目性。
2.黑龙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2.1黑龙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优势分析2.1.1黑龙江农产品供应量大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已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引导和国家扶持的双重作用下,一大批规模大、专业性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起来,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货源地,这是规划建设大型产地批发市场的主要依托和依据。
2.1.2黑龙江农产品质量高黑龙江省是全国绿色食品生产最早的省份,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率先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省,全省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数量、种植规模、生产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