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建筑照明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76.64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医疗建筑照明设计摘要:本文结合实际规范要求,简述了医疗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关于照度要求、光源和灯具选型、智能照明系统设置和应急照明设置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医疗建筑;照明系统;应急照明;光源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规模、医疗设施以及病人的需求都有了很大变化,对医疗建筑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医疗建筑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光环境的构建。
下面,笔者就医疗建筑中照明设计的相关要求,总结了设计中的一些经验。
1.光源和灯具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公共走道、门厅及电梯厅为节能LED灯安装。
要求LED灯的色温不宜高于4000K。
手术室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90,其他场所的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80。
门厅、挂号厅、候诊区、等候区的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22,其他诊疗场所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19。
所有灯具COSΦ≥0.92。
所有LED灯具采用的电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除有装饰需要外,应选用直射光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
在照明设计过程中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如新生儿室的灯光设计光线不要过强,防止损伤新生儿的视力;产科病房的设计,光线需要柔和,有利于产妇的安定;手术室要考虑高显色指数的灯具,并考虑作为局部照明的无影灯;检验科和病理科的工作室除了考虑一般照明外还需要考虑紫外线消毒灯具。
医疗建筑不同场所一般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医院电气照明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医院照明设计应合理选择光源和光色,对于诊室、检查室和病房等场所宜采用高显色光源,且手术室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90,其他场所的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80。
(2)诊疗室、护理单元通道、病房照明设计,应避免卧床患者视野中形成直射眩光;高级病房宜采用间接照明方式。
门厅、挂号厅、候诊区、等候区的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22,其它诊疗场所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19。
关键词:医院;综合楼;照明系统;设计要点医院照明系统是满足医疗活动需求、服务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要设施,医院照明设计既要满足医院医疗活动的功能性需求,也要考虑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因此,医院照明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照度、眩光、均匀度、阴影、稳定性和闪烁等照明技术问题,同时,结合不同科室的服务对象需求,处理好照明系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1医院照明设计需求随着现代医院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医院各医疗场所功能差别较大,对照明系统设计的要求各不相同。
结合不同场所的需求,需要进行差异化的照明设计,包括对照度、光源、灯具选择等,确保照明系统正常运作,满足医院医疗活动的需要。
(1)门诊照明设计。
门诊室是医院中重要的功能用房,其设计的核心要求在于创造舒适的照明环境,让患者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因此,门诊照明需要保持必要的照度和良好的显色性,满足医生的工作需求,同时,为了避免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一般采用无频闪的暖白色光源。
门诊室的照度一般为300Lx,灯具控制按照平行外窗方向一灯一控。
(2)病房照明设计。
病房是患者长期停留的重要空间,针对医务人员、患者的不同活动,对照明要求呈现多样化。
因此,一般病房照明设计采用混合式。
对于患者来说,为了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需要柔和的照明环境,病房照度一般为100~150lx,采用无频闪的暖色温光源;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需要有充分的局部照明以便对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一般在病床的顶部配备高显色性射灯,局部照度可达300~500lx;同时,考虑到夜间照明的需求,为不影响患者休息,一般在墙面的踢脚线位置安装低照度灯具,或者采取百叶隔栅嵌墙式脚灯,照度控制在1~2lx。
(3)手术和洁净区照明设计。
对于手术区、ICU等具有洁净要求的区域,需要采用无菌洁净的灯具。
同时,手术和洁净区对照明系统设计要求较高。
以手术室照明设计为例,需要设置专用的手术无影灯、一般照明、信号灯以及应急照明电源,其中手术无影灯与一般照明应分回路供电、分别控制,以提高可靠性。
医疗建筑照明设计医疗照明设计涉及到多空间、多学科,不同空间要求不同。
恰当的色彩和照度,有益于身心健康,反之则会产生危害。
医院的照明设计不单是照明功能,而是具有视觉审美及生理与心理治疗的功效。
不同的公共区域与医疗专业空间,通过不同的光源组合,营造健康、温馨安全的医疗及保障工作的环境,满足医患双方视觉审美、生理和心理的舒适,还能有益于患者的康复,照明设计还涉及照度合理及灯具选择的科学性,必须结合实际、安全环保、维护方便。
在照明设计过程中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如新生儿室的灯光设计光线不要过强,防止损伤新生儿的视力;产科病房的设计,光线需要柔和,有利于产妇的安定;手术室要考虑高显色指数的灯具,并考虑作为局部照明的无影灯;检验科和病理科的工作室除了考虑一般照明外还需要考虑紫外线消毒灯具。
医疗建筑不同场所一般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表一医疗建筑不同场所一般照明的照度标准值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门厅、挂号厅、候诊区、家属等候区地面200服务台、X射线诊断等诊疗设备主机室、婴儿护理房、血库、药库、洗衣房0.75m水平面200挂号室、收费室、诊室、急诊室、磁共振室、加速器室、功能检查室(脑电、心电、超声波、视力等)、护士站、监护室、会议室、办公室0.75m水平面300化验室、药房、病理实验及检验室、仪器室、专用诊疗设备的控制室、计算机网络机房0.75m水平面500手术室0.75m水平面750病房、急诊观察室0.75m水平面100医护人员休息室、患者活动室、电梯厅、厕所、浴室、走道地面100医疗建筑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
医疗建筑照明光源颜色的色表特征宜为中间色,其相关色温宜为3300K~5300K。
诊室、检查室、手术室和病房宜采用高显色光源,且手术室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90,其他场所的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80。
医疗建筑照明应避免直接眩光对患者和有精细视觉医疗作业者的干扰。
医院照明设计及应用刍议现代化医院拥有良好的照明系统,在明亮舒适的环境下能够舒缓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能安心地等待就诊和治疗,为治疗带来积极的效果,保证医务工作者能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工作,缓解医护人员精神及身体的疲劳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类不同医疗场所的使用功能,结合具体房间的形状、墙面色彩以及采光等因素,采用合理的灯具及布灯方式来满足使用要求。
1、大厅区域照明医院住院、门诊大厅是病人长期经过、滞留的地方,为使病人有个安定的情绪,在医院门口不宜选择高亮度和华丽的灯具,应该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大厅应处理好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平稳转换,避免引起视觉不适,由于大厅四周通常设有“挂号”、“付款”、“划价”等窗口,为便于病人准确看清划价付款的数量等要求,这些窗口内外的照度应在300lx左右,宜以荧光灯为主,当然还应兼顾美观。
2、公共走道照明门诊部的公共走道是室内的交通要道,走道两侧都有诊室,走道与诊室仅一门之隔,诊室的照度一般要在300lx以上,走道照度若设计得太低会加重人们出入于走道、诊室这两个相邻区域对光线变化的不适感。
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其照度值可参照诊室和门厅的照度,应等于或高于其30%的照度值,一般在100lx左右。
走道主要依靠人工照明,一般采用具有防止眩光的灯具嵌入式安装在走廊的吊顶上,如果要求高一点,采用反射式天棚,效果更好,躺在病车上的病人不会因目视顶棚裸露的灯泡或灯管而感到不适。
住院部的公共走道不同于门诊部,住院病人适合清静环境,灯光应该均匀柔和。
因此,照度相对要低一些,一般在50lx左右。
宜采用嵌入式暖色光灯具或小型的紧凑型荧光灯。
走道每个病房的门下设一个脚灯供护士夜间巡视用,深夜一般照明就可关闭。
公共走道及安全出口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灯必须完善,应急照明延续时间要提高,因为医院病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疏散速度较慢,有些病人还需要担架或挽扶缓慢离开事故中心,一旦失去照明其后果十分严重。
浅析医疗建筑照明设计的几个小类问题摘要 : 结合医疗建筑相关规范和图集,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医疗建筑类照明设计做整理归纳,并结合实际问题做进行分析,做图表示意。
关键词 :照明备用照明应急照明医疗引言:随着国家2035规划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以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近年来各地政府和市政规划设计了更多的医疗建筑,有一批新的医疗医院卫生所等建筑投入建筑和建设。
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建设医院就有8个之多。
一方面医院不同于普通住宅建筑有其特殊使用要求,人员密集,功能复杂,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病人和医生的实际使用做合理的理解和设计,二方面规范对于医疗照明设计要求高,种类多,实际设计实践中疑难问题及各类照明需叠加在图中。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图集或论文,文献资料多是侧重在系统图上的设计,供电方案,很少就平面的复杂情况做细致讨论。
基于以上原因做出笔者的个人总结供各位讨论参考:一、普通照明的设计问题:医疗建筑的普通照明除应符合规范要求针对不同场所一般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和眩光值等要求外,还有以下5点区别于其他建筑的要求。
设计时按照普通照明满足照度,局部照明,特殊场所照明,紫外线灯具,以及标志照明的顺序依次设计,可以减少设计难度。
1、局部照明设计,局部照明是对普通照明的补充,在局部增加照明做功能补充,此条的主要是针对不同科室的使用需求。
设计时考虑各个科室针对的治疗项目结合日常经验可以更好的方便记忆和理解。
以下是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以及设计时的做法:1)呼吸科、骨科要求有观片灯,是出于呼吸科尤其咽喉鼻和肺部的很多感染恶化甚至肿瘤,需要靠CT拍片看的感染情况;骨科的很多问题,医生诊断时需要类似的辅助设备检查;2)化验室,治疗室,五官科等要求要有局部照明,是这类科室主要针对人体的局部位置,使用的仪器多为口腔照明灯,眼睛裂隙灯等移动设备,灯具是附着在整个仪器上的,因此预留插座更为合适,插座位置建议在房间里侧靠近1.3~1.5米,预留医生操作椅位置和空间;3)病房内按一床一灯设置。
综合医院照明设计要点分析论文综合医院照明设计要点分析论文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综合医院照明要点和各区照明特点和处理措施,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研究改进的方向做了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照明设计论文目前,综合医院一般规模较大、人流多,由于功能与其他民用建筑的不同,在设计中有一定特殊性。
医院照明是体现医院现代化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化医院应该有良好的照明环境,在明亮舒适的环境下既能舒缓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能耐心地配合就诊,为治疗带来积极的效果,又能保证医务人员能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工作,缓解医护人员疲劳。
照明设计还要便于医院的维护管理、有效节省能源。
1照明供电分类及要求医院内功能房间较多,从供电保障的需求上也有着各自的差异,手术室要求在手术时不能断电,ICU监控室和普通病房里的照明电源保障程度也不相同,不同的需求就要纳入不同的供电系统。
因而从供电系统上区分可以分为消防照明、医疗照明和普通照明。
消防照明供电一般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于末端互投的方式,消防照明又包括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相关设备用房的备用照明。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设置采用5W或8W的LED灯,一般安装于走廊中间的顶棚上或者在楼梯间的内壁装。
疏散照明仅在消防时使用,不作为平常使用。
疏散指示标志一般采用3W的LED灯,疏散指示标志平时与消防均保持点亮状态。
备用照明的光源还是以细管荧光灯为主。
由于疏散照明采用了LED灯并且不与平时照明混用,因此只需满足疏散时的照度标准就可以了(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低于3lx;疏散走道按照人员密集场所考虑不低于3.0lx;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低于10lx;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低于5lx)。
这样有效地降低了疏散照明的装灯功率,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作为消防照明备用电源的蓄电池的容量。
医疗照明指的是某些重要医疗场所需要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进行所需的照明设备,手术室、ICU、急诊区、化验室、药房、产房、血库、病理实验、检验室、护士站以及包括病房设备带上的照明都属于这个范畴。
现代化中医医院照明设计探讨吴冰2020-07-20北京中医医院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NTENTS目录概述01色温与照度02智慧灯具功能和优点03系统设计方案04中医院特殊照明需求05我院牌匾灯改造案例06PART 01概述概述CHAPTER 1医院照明设计要满足医疗技术的要求的同时,让患者感到温馨、舒适,减少身体痛苦。
医院的建筑包括病房、门诊、医技及各种医疗服务设施,对照明要求也各异。
照明设计时应了解其工作性质和照明要求,采用各种措施来满足各医疗部门的要求。
PART 02色温照度的往往是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合理的色温与照度能够使医生的工作更加高效,病患的感受更加舒适。
色温色温是用来定量描 述灯光颜色的物理量 , 也是照明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之一。
某一 光源的光 色与某一温度下的完全辐射体的光色完全相同时 ,完全辐射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 其符号为Tc , 单位为开 ( K ) 。
环境, 其色温是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日出之初和日落之前 的阳光 , 其色温大约是 2000K , 正午时分 , 天空的太阳光很白, 色温约为 5200K, 朝北的窗口光色温约为6500K ,阴天时的天空色温约为7000K , 晴天时的蓝色天空色温为12000K 。
医院照明设计标准与规范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UGR/眩光值Ra/彩色指数治疗室0.75m水平面3001980化验室0.75m水平面5001980手术室0.75m水平面7501980诊室0.75m水平面3001980候诊厅、挂号厅0.75m水平面2002280病房地面1001980护士站0.75m水平面300—80药房0.75m水平面5001980重症监护室0.75m水平面3001980低照度时低色温的光使人感到愉快 、舒适 , 高照度时低色温的光使人感到闷热高色温的光在低照度时会使人产生阴沉 、昏暗 、清冷的感觉,在高照度时才会使人感到舒适 、愉快人喜欢工作场所是高照度高色温光环境 ,休息场所是低照度低色温的光环境。
医疗空间人性化照明设计理论与实践一、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重要性医疗空间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其照明设计对于营造舒适、安全、高效的医疗环境至关重要。
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还有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环境要求的提高,人性化照明设计逐渐成为医疗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
1.1 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医疗空间照明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
照明设计应满足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同时考虑到节能和环保。
功能性要求照明能够满足医疗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舒适性要求照明能够为患者提供温馨、放松的环境;安全性要求照明系统稳定可靠,避免因照明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
1.2 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目标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医护人员工作的环境。
这包括提供足够的照度以满足医疗操作的需求,创造适宜的光环境以促进患者的身心舒适,以及通过照明设计提升空间的美观性和导向性。
二、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在医疗空间照明设计中,需要综合运用光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实现最佳的照明效果。
2.1 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基础。
通过对光的物理特性、人的视觉感知、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照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研究不同色温的光源对人的情绪和生理节律的影响,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光源以营造适宜的医疗环境。
2.2 医疗空间照明设计的实践应用实践应用是检验照明设计理论的重要途径。
在医疗空间照明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理论指导,结合具体的空间布局、功能需求和用户反馈,进行照明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例如,在手术室中,需要使用高显色性的光源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准确识别组织和血液的颜色;在病房中,则需要考虑使用柔和的光源以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医院照明设计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医院照明设计
1 医疗建筑的照明设计执行国家相关规范,满足绿色照明要求。
2 照度推荐值见表2
3 医疗建筑医疗用房应采用高显色照明灯具,显色指数≥80。
宜采用带电子镇流器的T8、T5三基色荧光灯。
5 医疗建筑的照明系统采用荧光灯时应对系统的谐波进行校验,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6 病房照明宜采用间接型灯具或反射式照明。
床头宜设置局部照明,一床一灯,床头控制。
7 护理单元走道、诊室、治疗、观察、病房等处灯具,应避免对卧床患者产生眩光,宜采用漫反射灯具。
8 护理单元走道和病房应设“夜间照明”,床头部位照度不应大于0.1lx,儿科病房不应大于1lx。
9 需要观察患者 x线诊断室、加速器治疗室、核医学科扫描室和γ照相机室、手术室等用房,应设防止误入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与机组连通。
医院典型场所的照明设计详解(组图)摘要:医院典型场所的照明设计详解。
医院照明是体现医院现代化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现代化医院拥有良好的照明系统,在明亮舒适的环境下能够舒缓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能安心地等待就诊和治疗,为治疗带来积极的效果,保证医务工作者能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工作,缓解医护人员精神及身体的疲劳以提高工作效率。
概述医院照明是体现医院现代化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现代化医院拥有良好的照明系统,在明亮舒适的环境下能够舒缓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能安心地等待就诊和治疗,为治疗带来积极的效果,保证医务工作者能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工作,缓解医护人员精神及身体的疲劳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类不同医疗场所的使用功能,结合具体房间的形状、墙面色彩以及采光等因素,采用合理的灯具及布灯方式来满足使用要求。
照明设计和照度选择照明系统如果选择不当,很容易使细菌、灰尘积淀。
但是过度豪华、超标准高照度值照明将大大增加医院建设的投资,医院建成以后日常支出维护费用也将增加,不利于节能。
国家对医疗建筑照明照度值的标准制定较早,目前以《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提出的医院建筑照度值较为合适(见下表)。
照度标准表场所照度值照度值(lx)病房、楼梯、走道、厕所 100门厅、候诊厅、值班 200诊室、治疗、护士站、监护室、办公、控制室 300化验室、实验室、药房 500抢救室、手术室 750根据各个使用部门的不同医院照明设计有多种选择,对许多设计处理还存在不同意见,以下对几个典型的场所作一些讨论。
门急诊医技楼公共大厅照明(2级)公共大厅是人员流动最为频繁的中枢地带,与诊室、走廊、楼梯等相接。
如果公共大厅是建筑中庭形式的照明,应选气体放电灯为主,中庭应处理好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平稳转换,防止中庭周围回廊照度太低,明暗差距太大而引起视觉的不适。
自然采光少的共享大厅空间安装照明灯具要考虑维修和维护的方便,采用小型投光灯安装在大厅回廊的侧墙上,维修人员站在回廊边上手能触及到灯具,对维修很方便,便于调准投光灯的角度,使灯光柔和均匀地照亮大厅空间。
医疗建筑照明系统设计医疗照明设计涉及多空间、多学科,不同空间有不同的要求。
恰当的色彩与照度,有益于身心健康,反之则会产生危害。
医疗区域的照明,不单纯是照明功能,而且具有视觉审美及生理与心理的治疗功能。
照明设计是专业技术人员运用照明技术于不同的公共区域与医疗专业空间,通过不同光源的组合,营造健康、温馨、安全的医疗及保障工作的环境,满足医患双方视觉审美、生理和心理舒适,还能有益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同样,照明设计涉及光的照度的合理性及灯具选择的科学性,必须结合实际,合理配置,防止浪费。
因此,医疗环境的照明设计不仅要注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维护方便,还应以科学态度,从患者视角及不同光源对患者心理与生理影响,进行整体评估设计,确保照明质量。
对此,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
第一节照明设计的一般规定医疗建筑照明的设计,应符合卫生学要求,使光环境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开展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
要注重绿色照明,应根据场所功能、视觉要求和建筑的空间特点,合理选择光源、灯具,确定适宜的照明方案,以构建舒适的光环境。
在照明设计中同时应符合国家《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新生儿室及NICU等场所的灯光设计光线不可过强,防止损伤新生儿视力;产科病房的设计,光线需要柔和,有利产妇心理安定需求的特点;手术室的灯光设计,要有利手术的实施,并选择光源好的灯具;检验科与病理科的工作室内,除一般照明外,同时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具。
供照明用的配电变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电力设备无大功率冲击性负荷时,照明和电力宜共用变压器;当电力设备有大功率冲击性负荷时,照明宜与冲击性负荷接自不同变压器;如条件不允许,需接自同一变压器时,照明应由专用馈电线供电;照明安装功率较大时,宜采用照明专用变压器。
由于医院的大型设备较多,在配置变压器时,宜将照明变压器与动力变压器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动力线分开。
应急照明的电源,应根据应急照明类别、场所使用要求和该建筑电源条件,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接自电力网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照明电源的线路;蓄电池组,包括灯内自带蓄电池、集中设置或分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装置;应急发电机组;以上任意两种方式的组合。
浅谈医院照明设计摘要:医院照明设计要求特殊,涉及面广,难度大,需综合考虑的问题也多。
文章结合笔者参与的一些大中型综合性医院的电气施工图设计,针对医院各个部门的照明设计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医院;照明;照度;紫外线杀菌灯;节能医院部门很多,照度要求差别较大,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特殊场所指示照明等也因功能不同而要求不同,需要全面考虑。
1、门、急诊楼照明门、急诊楼的大厅应处理好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平稳转换,避免引起视觉不适,由于大厅四周通常设有“挂号”、“付款”、“划价”等窗口,为便于病人准确看清划价付款的数量等要求,这些窗口内外的照度应在300Lx左右,宜以荧光灯为主,当然还应兼顾美观。
门、急诊楼的公共走道照明主要依靠人工照明,但由于其两侧诊室的照度一般较高,走道照度太低会使人在出入诊室、走道两个相邻区域时眼睛不适,而通常病人拿到处方或医疗通知单会在走廊边走边看,故设计时照度不宜与诊室相差太多。
同时为了避免躺在病车上的病人看到顶棚裸露的光源而产生眼花心烦的感觉,一般选用防眩光灯具嵌入式安装在吊顶内。
另外,医院走廊较其他建筑物走廊要宽,若将灯具安装在中间,会造成走廊两侧照度较暗,因此可以将灯具安装在走廊两侧,这样既可以避免躺在病车上的病人直接见到灯具而且又使在诊室外候诊的人们所在位置的照度提高。
门、急诊室的照明一般应充分利用自然光,考虑到阴雨天和急诊室的夜间使用,诊室的照度应在300Lx以上,便于医生看清病人身体各部位的异常细小变化等,一般以高显色性、色温3500K荧光灯为主,急诊观察室、治疗室宜采用漫反射型灯具,以减少眩光。
医生办公室内需装设观片灯这一点不容忽视。
2、病房照明病房的照明一般要求光线柔和,防止对病人产生刺激,因此,灯具应避开病床正上方,以免灯光对卧床病人产生眩光,一般照度为100Lx。
医生检查时可使用床头灯(安装在床头综合线槽上)做局部照明。
为了便于护士夜间巡视,病房门下侧应设置脚灯,此灯应为双面,以使病房和走道都能照顾到,脚灯最好由护士站控制,也可在走廊控制。
医院建筑电气施工中的照明设备设计与安装照明设备是医院建筑电气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的环境及患者就诊体验,因此在医院建筑电气施工中的照明设备设计及安装要格外重视。
一、照明设备设计1. 照明标准须参照国家标准及医院内部环境的需要。
医院内部不同区域的照明标准也不同,如走廊、诊室、手术室、急诊室等不同的区域,照度要求也不同。
2. 设计亮度亮度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满足患者及工作人员需要,同时也不能影响病人的休息。
影响亮度的因素有光源数量、灯具参数、布局及灯具功率等。
3. 灯具高度灯具高度的设置也非常重要,高度过低容易影响亮度,高度过高则会影响视野。
灯具高度的设置应参考医院内部环境的需要。
4. 灯具布局灯具的布局应合理分布,保证照明均匀。
医院走廊、诊室等地方,应采取对称布局,而手术室则需要采取集中布局。
5. 其他设计要求医院内部是一个单元相对封闭的空间,灯具的安装要注意防潮、防爆、抗冲击等方面,以保证医院内部的安全性。
照明设备的安装一般分为灯具安装、电气配线安装以及控制器安装。
1. 灯具安装灯具安装主要涉及灯具的固定、说明标签安装等。
安装时要注意:正确的位置、整齐、坚固、美观、易拆卸易清洁等。
2. 电气配线安装照明设备的电气配线安装非常重要,要经过专业的电工,确保安全。
医院建筑电气施工中,电气配线要注意:使用符合标准的电缆、铁管、散线等,保证全部可拆卸。
3. 控制器安装灯具控制器安装位置要合理,且放置在外部。
设备电源要使用隔离变压器,以防眩光和亮度不均等问题。
控制器的安装还要针对各种需求选择不同的控制器,如情景控制、人感应控制等,以满足医院需要。
在医院建筑电气施工中,灯具的照度要满足医院内部的环境及患者就诊体验,灯具的安装也非常重要,要符合国家标准及医院需求。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安装照明设备,才能够让医院内部的环境更加舒适,方便工作和患者就诊。
医院照明节能设计简要论述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照明能耗占有一定的比例。
现代医院除了必须具备高超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外,还要致力于改善通风、空气调节、照明、电梯等环节设施,因此能耗消耗随之大幅增加,作为节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照明节能,已成为设计人员进行照明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根据如何在大型综合医院特殊照明设计中实现节能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照明设计布局合理,充分提高照明质量照明节能是在保证和提高照明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进行医院照明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来合理确定照明布局方案。
根据视觉作业要求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不同场所应有针对地进行照明设计。
在临床病房场所通常采用暖色调且色温小于3 300K的反射型或者间接型荧光灯,为防止对病人产生眩光的刺激,所以照明灯应避开病床的正上方,照度在100 1X左右。
此外应在病房门口下侧安装地角灯,以方便护士夜间巡视。
而护士站应采用高色温的照明灯具。
在医院门诊、急诊场所应充分配合和利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应采用冷色调、显色指数应高于80、色温3 500K的漫反射型荧光灯,照度为300 1X,此外应设计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其作用是对空气、水等介质以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杀菌。
手术室应选用750 1X以上的洁净荧光灯且有停电应急照明备用灯,手术局部照明使用无影灯,还有看片灯、紫外线杀菌灯和“手术中”标志灯,且手术室应配备专用配电箱专回路供给以及UPS不间断供电电源。
放射科、核磁共振室等特殊科室应选用白炽灯,目的是为了防止赢点感应和电磁感应对电子设计的影响。
皮肤科、体检中心或检察室因需要识别人或物体的颜色,因此使用三基色荧光灯。
医院内的高大房间和场所可采用一般照明与加强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在上部设一般照明,在柱子或墙壁下部装壁灯照明,比单独采用一般照明更节能。
办公区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积极利用天然光能,以节约电能。
在允许的情况下,白天尽量以天然采光为主,当天然采光不够时辅助以部分人工照明。
浅谈医疗建筑照明设计
发表时间:2019-06-21T16:32:31.10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22期作者:李东旭
[导读] 本文结合实际规范要求,简述了医疗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关于照度要求、光源和灯具选型、智能照明系统设置和应急照明设置的相关要求。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市 430014)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规范要求,简述了医疗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关于照度要求、光源和灯具选型、智能照明系统设置和应急照明设置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医疗建筑;照明系统;应急照明;光源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规模、医疗设施以及病人的需求都有了很大变化,对医疗建筑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医疗建筑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光环境的构建。
下面,笔者就医疗建筑中照明设计的相关要求,总结了设计中的一些经验。
1.照明系统
根据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结合工程的建筑使用功能,各功能用房照度取值、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值)及其它指标取值如下表:
表1 主要场所照明设计参数表
2.光源和灯具: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公共走道、门厅及电梯厅为环形节能LED灯或T5三基色直管荧光灯吸顶安装。
要求LED灯的色温不宜高于4000K。
手术室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90,其他场所的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80。
门厅、挂号厅、候诊区、等候区的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22,其他诊疗场所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19。
荧光灯、节能灯均配电子镇流器。
所有灯具
COSΦ≥0.92。
所有荧光灯具采用的镇流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除有装饰需要外,应选用直射光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
医院电气照明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医院照明设计应合理选择光源和光色,对于诊室、检查室和病房等场所宜采用高显色光源,且手术室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90,其他场所的光源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80。
(2)诊疗室、护理单元通道和病房的照明设计,宜避免卧床病人视野内产生直射眩光;高级病房宜采用间接照明方式。
门厅、挂号厅、候诊区、等候区的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22,其他诊疗场所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19。
(3)护理单元的通道照明宜在深夜可关掉其中一部分或采用可调光方式。
(4)护理单元的疏散通道和疏散门应设置灯光疏散标志。
(5)病房的照明宜以病床床头照明为主,并宜设置一般照明,灯具亮度不宜大于2000cd/㎡。
当采用荧光灯时宜采用高显色性光源,精神病房不宜选用荧光灯。
(6)当在病房的床头上设有多功能控制板时,其上宜设有床头照明灯开关、电源插座、呼叫信号、对讲电话插座以及接地端子等。
(7)单间病房的卫生间内宜设有紧急呼叫信号装置。
(8)病房内宜设有夜间照明。
在病床床头部位的照度不宜大于0.1lx,儿科病房病床床头部位的照度可为1.0lx。
(9)手术室内除应设有专用手术无影灯外,宜另设有一般照明,其光源色温应与无影灯光源相适应。
手术室的一般照明宜采用调光方式。
(10)手术专用无影灯的照度应在20~103~100~103lx,胸外科内手术专用无影灯的照度应为60~103~100~1031x。
口腔科无影灯的照度可为10×103lx。
(11)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应减少光谱区在800~1000nm的辐射能照射在病人身上。
(12)候诊室、传染病院的诊室和厕所、呼吸器科、血库、穿刺、妇科冲洗、手术室、洗消间、消毒供应室、太平间、垃圾处理站等场所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
当紫外线杀菌灯固定安装时应避免出现在病人的视野之内或应采取特殊控制方式。
(如医院采用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设备则上述场所可不设置固定式紫外线消毒灯)。
(13)X线诊断室、加速器治疗室、核医学科扫描室和照相室等的外门上宜设有工作标志灯和防止误人室内的安全装置,并应可切断机组电源。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由于医疗建筑项目规模较大,配电间多而分散,公共场所照明必须实施统一的集中控制(其控制器件不得位于公众场所),同时能耗较大,需要专门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来实现现场及远端控制、时序控制、室内外混合光照度控制、人流量检测控制等功能,达到科学管理、节能优化的目的。
同时由于灯具数量庞大,需要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灯具故障检测功能。
停车场、走道等公共场所照明均纳入智能照明控制范围。
本系统由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机(PC)、彩色触摸屏、现场控制面板及智能型多回路控制模块等组成,其中多回路控制模块具有过零切换、断电保持等功能,以保证模块的寿命及可靠性以及当市电恢复时不必手动操作就能自动恢复供电,保证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安全。
控制模块安装于照明配电柜内。
现场控制面板安装于电气竖井或人员值班室内。
(1)一般场所照明开关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门诊部、病房部的门厅、走道、楼梯、挂号厅、候诊区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开关,在值班室、候诊服务台等处集中控制,并根据自然采光和使用情况分组、分区控制;挂号室、诊室、病房、监护室、办公室等,单灯设置照明开关;药房、培训教室、会议室、食堂餐厅等,分区或分组设置照明开关;病房的走道照明宜采用分组、分时段或调光等控制方式。
(2)特殊场所照明开关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手术室无影灯和一般照明,分别设置照明开关;X线诊断设备、CT机、MRI机、DSA 机、ECT机等诊疗设备工作室的照明开关,设置在控制室内或在工作室及控制室内设双控开关;紫外线消毒灯的开关区别于一般照明开关,且安装高度宜为底边距地1.8m;洗衣房、开水间、卫浴间、消毒室、病理解剖室等潮湿场所,采用防潮型开关;精神病房照明、空调开关,在护士站集中控制;精神病房电源插座带电状态在护士站集中控制;夜间照明开关由护士站统一控制。
(3)医疗建筑内照明不宜采用声控开关。
4.应急照明:
手术室、抢救室应设置安全照明;重症监护室、急诊通道、化验室、药房、产房、血库、病理实验与检验室等需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2类场所中的手术室、抢救室安全照明的照度应为正常照明的照度值,其他2类场所中备用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0%。
对于手术室、抢救室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场所的安全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三级医院应大于24h。
在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门厅、挂号厅、候诊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要求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90min。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病房楼和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何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其他区域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1lx。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要求,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min。
5.小结
本文通过对医疗建筑照明系统中照度值及LPD值要求、光源和灯具选型要求、智能照明系统设置以及应急照明系统几个方面的分析,简述了医疗建筑照明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希望对其他电气设计师有所启发。
同时,照明设计也要不断适应医疗建筑的形态、空间格局以及使用者的视觉感受与需求,使照明系统更好地为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2-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