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考试题库之检测试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1
职业卫生测试题与答案1、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答案:CD2、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 )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D、快速送往医院答案:ABD3、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应当通过以下方式.ABC.A、通过劳动合同告知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等内容.B、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内容.C、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D、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所有劳动者健康检查结果等内容答案:ABC4、化学性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最高容许浓度MA.C.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D、峰浓度答案:ABC5、从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主检医师应具备下列哪些基本条件()。
A、具有初级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B、熟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C、熟悉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健康影响D、具有执业医师资格E、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答案:BCDE6、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个体采样的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A、劳动者数不足6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B、劳动者数为7—9时,采样对象数为6.C、劳动者数为10—14时,采样对象数为7.D、劳动者数为15—26时,采样对象数为8答案:ABCD7、卫生工程技术是为了()而采取的工程措施A、解决劳动者在生产中所面临的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问题B、消除职业病危害C、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D、消除职业病答案:ABC8、高气压作业包括()A、高山作业B、航空飞行作业C、潜水作业D、潜涵作业答案:CD9、类比企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
职业卫生评价知识考试试题姓名:性别: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B. 2002年5月1日C. 2002年1月1日D. 2002年7月1日2. 职业病指()。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 粉尘、物理、放射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4.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B.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5.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警示说明D. 警示语言6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 职业病危害B. 职业危害C. 职业危害因素D. 职业卫生危害7、()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 职业病病人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 接触矽尘工人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B.皮肤. 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9、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申请职业病诊断.A.当地政府部门B.当地卫生院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10、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红色的含义是( )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病因明确B. 群体发病C. 重在预防D. 可治愈性高答案:D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D3.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高温D. 噪声答案:C5.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C6.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A.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B.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C.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噪声D. 振动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ABC4.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ABD5.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ABC6.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ABD7.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ABC8.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ABC9. 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属于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考试题一、填空题(请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1. 化学有害因素得职业接触限值包括(短时间接触容许溶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溶度)与(最高容许溶度)三类。
(注: 请写出汉语全称)2. 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吸气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与风机构成。
3. 矽尘就是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得粉尘。
4. 按通风系统得动力分类, 通风系统可分为(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
5.对某工作场所得噪声强度进行测量, 声级波动为2dB(A), 该噪声属于(稳态噪音)。
6.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得工业企业时, 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相互作用)与联合作用。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51号令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得风险程度, 将其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一般与严重得建设项目。
(×)2. 全面通风得效果与气流组织无关。
(×)3.工业企业得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得地段, 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得下风侧。
(×)4. 专职技术人员可以同时在两个以上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从业。
(×)5. 噪声与振动较大得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得底层。
(√)6. TWA浓度不能采用定点采样方法进行测定。
(×)7. 事故通风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计算确定, 但换气次数不宜<10次/h。
(×)8.作业场所内要求得卫生条件比其外界环境得卫生条件高时, 应保持作业场所内为负压状态。
(×)9. 一氧化氮属于《高毒物品目录》中得物质。
(×)10.一个有代表性得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 1-10台设置1个采样点;10台以上, 至少设置2个采样点。
(×)三、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1. 活性碳管可用来采集下列空气中那种物质( A D )。
A. 甲苯B. 一氧化碳C. 氨气D. 乙酸丁酯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超出资质认可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得, 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得, 并处违法所得( C )得罚款。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题库一、单选题1. 职业病是指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A. 一般性疾病B. 传染病C. 职业性损伤D. 职业性中毒2.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性危害因素?A. 噪音B. 振动C. 紫外线D. 吸烟3. 职业性听力损失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因长期接触()分贝以上的噪声而引起的听力下降。
A. 75B. 85C. 95D. 105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A. 工作环境B. 工作条件C. 工作设备D. 工作服装5.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A.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D. 任何医疗机构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性皮肤病?A. 接触性皮炎B. 光敏性皮炎C. 职业性痤疮D. 职业性荨麻疹7. 职业性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
A. 改善工艺流程B. 加强个人防护C.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D. 限制有毒物质的使用8. 职业性眼病包括()。
A. 职业性角膜炎B. 职业性结膜炎C. 职业性白内障D. 职业性视网膜炎9.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包括()。
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 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D. 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10. 职业病报告制度要求()。
A. 及时报告职业病病例B. 保护职业病患者的隐私C. 对职业病病例进行追踪调查D. 向劳动者公布职业病危害信息三、判断题11. 所有职业病都可以完全治愈。
()12. 职业病的诊断不需要劳动者本人的同意。
()13. 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控制应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
()14. 劳动者有权拒绝在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15.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单选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1.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A.生产性粉尘B.无机性粉尘C. 有机性粉尘D. 混合性粉尘2.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因素无关。
(D)A.理化性质B.生物学作用C.防尘措施D.地域3.()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
(A)A.工程技术B.个体防护C.教育培训D.加大处罚4.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的粉尘,称为()。
(A)A.矽尘B.石棉尘C.电焊烟尘D.铸造尘5.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D)A.煤尘B.石墨尘C.水泥尘D.矽尘6.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
(C)A.铝尘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铸工尘肺7.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A.矽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其他尘肺8.煤矿的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
(D)A.矽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煤工尘肺9.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为主的职业病。
(A)A.纤维化B.水质化C.硬化D.石化10.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B)A.全面通风B.局部排风C.屋顶通风D.个体防护11.陶瓷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
(D)A.噪声B.振动C.毒物D.粉尘12.玻璃厂在原料粉碎、筛分、运输配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矽尘,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矽尘可引起()。
(B)A.中毒B.矽肺C.中暑D.职业性哮喘13.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A.吸声B.隔声C.减振D.阻尼降噪14.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
(C)A.隔声间B.隔声罩C.吸声处理D.消声器15.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
(B)A.1~3B.5~12C.12~15D.15~2016.通风除尘是控制()的一种方法。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5 分)1、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噪声C 二氧化碳D 苯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在正常环境中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职业病危害。
粉尘、噪声和苯都属于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C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答案:A解析: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A 职业卫生标准B 安全标准C 质量标准D 环保标准答案:A解析: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中文警示说明D 宣传标语答案:A解析: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以提醒劳动者注意防护。
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B 定期C 不定期D 经常答案:B解析: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 原件B 复印件C 扫描件D 照片答案:B解析:劳动者离职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7、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承担。
A 用人单位B 劳动者C 医疗机构D 社会保险机构答案:A解析: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医学观察期间,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8、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 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 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 解除劳动合同D 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答案:B解析: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职业卫生知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 正确B. 错误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 正确B. 错误3. 劳动者在疑似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正确B. 错误4.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A. 正确B. 错误5. 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A. 正确B. 错误6.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A. 正确B. 错误7.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A. 正确B. 错误8.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A. 正确B. 错误9. 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A. 正确B. 错误10.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A. 正确B.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些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噪声C. 振动D. 辐射2.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预防职业病?()A.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B.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 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卫生培训D.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3.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哪些规定?()A. 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B. 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C. 接受职业卫生培训D.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4.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当承担哪些责任?()A. 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C.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D. 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5. 劳动者在疑似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享有哪些权利?()A. 继续从事原工作B.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C. 获得职业病诊断和治疗D. 获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6. 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A. 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B.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 劳动者调离原岗位时D. 劳动者退休前7. 职业病诊断应当依据哪些资料进行?()A. 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B.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C. 劳动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8. 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有权拒绝从事作业?()A. 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B. 没有职业卫生培训C. 没有个人防护用品D. 没有职业健康检查9. 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A. 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B. 劳动者疑似职业病C. 劳动者调离原岗位D. 劳动者退休前10. 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应当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A.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B. 发现职业病病人C. 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D. 发生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职业病的诊断应当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
职业卫生知识题库1500道题第一套试题1、参与演练单位不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正确答案:错2、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检查督促做好重大危险源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对3、现场处置即根据事故情景,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
正确答案:对4、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正确答案:对5、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
正确答案:对6、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正确答案:对7、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工会主席任总指挥;有关人员任副总指挥。
正确答案:错8、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中初报是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正确答案:错9、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正确答案:对10、有关单位应当适时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正确答案:错11、用人单位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对12、《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职工应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及时报告认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
正确答案:对13、危险化学品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无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可先行投产、运行。
正确答案:错14、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正确答案:对15、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听力保护记录,听力保护记录应至少保存10年。
正确答案:对16、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
17、个体防毒的措施之一是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防止有毒物质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职业中毒。
职业卫生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标准为。
( )A、GB/T 16181-2002B、GB/T 16182-2004C、GB/T 16180-2006D、GB/T 16183-2008正确答案:C2.排风罩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下列哪种?( )A、风量适中B、位置正确C、形式适宜D、高度足够正确答案:D3.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卫生培训。
( )A、上岗前B、离岗时C、在岗期间D、应急正确答案:A4.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日内更新。
( )A、3B、15C、7D、5正确答案:C5.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
(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应急时期正确答案:B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小时工作日、40 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 )A、6B、7C、8D、9正确答案:C7.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 )A、混合性粉尘B、有机性粉尘C、无机性粉尘D、生产性粉尘正确答案:D8.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日内更新。
( )A、5B、3C、7D、15正确答案:C9.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
( )A、电焊工尘肺B、铸工尘肺C、铝尘肺D、石棉肺正确答案:A1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的职责。
( )A、职业健康监护机构B、卫生行政部门C、用人单位D、劳动者正确答案:C11.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病的范畴?(D)A. 尘肺病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耳聋D. 普通感冒2. 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是?(A)A. 职业接触史B. 临床表现C. 辅助检查D. 病理检查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害物质?(C)A. 氧气B. 氮气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4. 以下哪个属于职业健康检查的范畴?(B)A. 新员工入职体检B. 定期体检C. 普通体检D. 专项体检5. 职业禁忌症是指?(D)A. 职业病B. 职业暴露C. 职业病潜伏期D. 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宜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二、判断题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
(√)2. 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 用人单位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安排职业病诊断,不得拒绝。
(√)4.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5. 用人单位对已经确诊的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给予治疗和康复,并妥善安置。
(√)三、简答题1. 简述职业病的定义及特点。
答案: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特点包括:①有明确的病因;②病因与疾病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③有特定的临床表现;④治疗和康复困难;⑤可预防。
2. 简述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分类管理,综合治理;③政府主导,企业负责;④社会监督,公众参与。
3. 简述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意义包括:①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②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水平;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论述题1. 论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答案:现状: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如职业病发病人数较多、诊断和治疗难度大、防治体系不完善等。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 正确B. 错误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A. 正确B. 错误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噪声C. 高温D. 酒精4.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诊断应由()负责。
A. 用人单位B. 劳动者本人C. 职业病诊断机构D. 卫生行政部门5.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列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提供的?()A. 符合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B. 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C. 职业病防护设施D. 职业病诊断证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
A. 改善劳动条件B.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C. 职业病诊断D. 职业病治疗7.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B.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C.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场所D.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经费8.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诊断应由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依据包括()。
A. 劳动者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职业病诊断标准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9. 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及时的原则。
()10. 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2. 简述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卫生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分)13. 某化工厂的一名工人因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出现健康问题,但工厂并未为其提供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试题姓名:分数:一、选择题(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修订并颁布实施。
A、2001 年10 月27 日B、2011 年12 月31 日C、2016年7月1日D、2017年11月4日2、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3、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化学、物理、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4、大型气泡吸收管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口,管尖距外管底不合格的有OA、4.0mmB、5.0mmC、4.5mmD、5.5mm5、描述工作场所空气毒物检测用活性炭管性能不正确的是()A、在气温35℃、相对湿度小于90%的环境条件下,穿透容量不低于1mg被测物8、装好的活性炭不应有松动C、热解析活性炭管没有进气端与出气端之分D、常用活性碳管分溶剂解析和热解析精品文档6、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毒物,在最佳测试条件下,其仪器检查限一般为()倍噪声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含量。
A、1B、2C、3D、4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是()A、>6℃B、>20℃C、>25℃D、三25℃5、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6)小时。
A、6B、8C、10D、126、影响固体吸附剂穿透容量的因素不包括()A、固体吸附剂的理化性质B、固体吸附剂的用量&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D、采样流量7、工作场所空气检测在红,气泡吸收管的采样效率要求达到()A、75%以上B、80%以上C、85%以上D、90%以上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分析()人、二氧化氮B、汞 C、铅D、苯乙烯9、呼吸下粉尘在整个采样过程中,采样流量必须保持稳定,应在()L/minA、15B、18C、20D、2510、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分析测定()A、金属化合物B、挥发有机化合物C、无机物D、低分子有机化合物11、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容许浓度单位表示为()A、ppmB、mg/LC、mg/m3D、g/m312、室外测量噪声时,风速大于(A ) m/s时应停止测量A、6B、5C、4D、3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方法不包括()人、焦磷酸法B、红外分光光度法 C、紫外线法口、硅铝蓝比色法14、苯作为溶剂等,广泛应用于工业,但不溶于()A、乙醇、汽油B、丙酮、乙醇C、水、乙醚口、二硫化碳、氯仿15、刺激性气体不包括()A、臭氧B、硫化氢C、氨D、甲醛16、三硝基甲苯不溶于()A、丙酮、乙醚B、丙酮、水C、苯D、氯仿17、钡金属化合物可以用以下仪器进行检测()A、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B、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C、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D、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8、装有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用来采集下列哪一种化合物()A、硫化氢B、苯系物C、氰化物D、铅烟19、同一检测项目,每分析()个样品应进行只掌控样品分析,检查分析条件的变动。
职业卫生测试试题与答案1、职业病危害实行分类管理是指按下列哪些因素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B、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C、职业病危害因素毒性D、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E、职业病危害因素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答案:ABCDE2、吸气罩的优点有A、排风量比外部排风罩少B、抗外界干扰气流能力强C、控制效果好D、不影响工艺操作答案:ABCD3、袋式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A、防热B、防火C、防爆D、防结露答案:BCD4、职业中毒中,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有等。
()A、铅中毒B、镉中毒C、砷中毒D、汞中毒答案:ACD5、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D、快速送往医院答案:ABD6、氩弧焊作业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A、臭氧B、一氧化氮C、高频电磁场D、工频电磁场E、电离辐射答案:ABC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液化烃B、硫化氢C、硫磺D、硫酸答案:ABCD8、金属制品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乙炔B、二甲苯C、丙烷D、盐酸答案:ABCD9、化学毒物净化措施中的燃烧法的特点是A、仅适用于可燃物质或高温下能分解的物质B、不适用于卤化物及可能产生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场所C、分解的最终产物必须是无毒无害的物质D、可以回收燃烧氧化过程中的热量答案:ABCD10、属于局部振动病诊断常规询问检查的内容是()A、手部症状及类神经征表现B、冷水试验C、手部末梢感觉D、脑电图答案:ABC11、从事高温工作上岗前必检项目有哪些()A、血常规B、尿常规C、心电图D、血清ALT答案:ABCD12、反映职业人群基本背景的资料有()A、人口学资料B、生产工艺C、防护设施及使用答案:ABC13、哪些病因会引起脾肿大()A、糖尿病B、鄂木斯克出血热C、副球孢子菌病D、鼠疫答案:ABCD14、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D、快速送往医院答案:ABD15、铅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哪些()A、肺泡壁通透性增加B、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C、肺淋巴循环受阻D、肺毛细血管渗出增加答案:ABCD16、化学毒物的预防措施有A、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物料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C、改革工艺D、加强个人防护答案:ABCD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A、规章制度B、操作规程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D、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答案:ABCD18、矽肺的X线表现有A、圆形小阴影B、不规则形小阴影C、大阴影D、胸膜斑E、肺门和肺纹理变化答案:ABCE19、属于手传振动诊断常规询问检查的内容是()A、有无周围神经,雷诺病的症状和病史B、手部麻木C、血管系统疾患的症状和病史D、心电图答案:ABC20、下列噪声控制措施当中,从噪声的传播途径上着手,对噪声进行治理的有A、房间内表面镶饰吸声材料.B、建隔声间,使工人在隔声间内操作.C、设法提高产生噪声的设备的加工精度.D、高噪声设备加隔声罩答案:ABD21、哪些病因会引起肢体疼痛()A、镉,慢性毒性作用B、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氢氟酸,有毒效应D、鄂木斯克出血热答案:ABCD22、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时,评价的内容应包括A、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制度和发放标准.B、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情况.C、个人防护用品是否有安全卫生许可证号.D、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因素答案:ABCD23、申请职业病诊断,下列第()项情况是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的。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2. “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3. 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 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
5. 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6. 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 表示。
7. 在最大流量和4kPa的阻力下应能稳定运行4~8h以上,流量保持稳定,变化小于等于5%;8. 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
9. 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
因此必须使用3 L/min 的采样流量。
10. 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11.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12. 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
13. 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14. 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Ⅰ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
15. 高温要测量气温最高、通风最差这两种情况16. 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17. 对低、中温元素,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对高温元素,宜采用氧化亚氮-乙炔高温火焰; 对分析线位于短波区(200nm以下)的元素,使用空气-氢火焰是合适的;18. 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19.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公式最适宜的测量范围为0.2~0.8之间。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模拟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毒物警报值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 D )。
A、1/2MACB、1/2PC-STELC、PC-TWAD、D、MAC、PC-STEL2.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主要与粉尘的那种特性有关( A )A、化学组成(游离SiO2含量)B、分散度C、溶解度D、形状与硬度3.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毒物分级标准,以下分级正确的是( A )A、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B、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C、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D、高毒物质中毒物质轻度物质4.可导致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 E )A 、正己烷 B、甲苯 C 、三氯乙烯 D 、苯5.长期接触下面哪种粉尘患有胸膜间皮瘤后可认定为工伤( D )A 、水泥粉尘 B、煤尘 C 、石墨粉尘 D 、石棉粉尘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要求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 A )A 、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B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D、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法律B、《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法规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规章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规范性文件8.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依照( B )执行。
A、职业病防治法B、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D、安全生产法9.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B )A、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B、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C、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职业卫生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在声压级的频率计权网络中,( )声级用作噪声卫生评价指标。
A、AB、BC、CD、D正确答案:A2、最常见的尘肺类型是()A、矽肺B、硅酸盐肺C、煤尘肺(正名煤工尘肺)D、金属尘肺(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正确答案:A3、下列那种不是尘肺( C )A、煤工尘肺B、石棉肺C、棉尘病D、铝尘肺正确答案:C4、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B、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数为( )人以上单数。
A、3B、7C、9D、5正确答案:D6、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对( )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A、职业相关疾病B、疑似职业病C、职业禁忌D、职业病正确答案:B7、早期矽肺往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A、神经系统B、呼吸道C、末梢循环障碍D、消化道正确答案:B8、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条件下工作,连续工作3~4H, 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等。
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
可疑何种毒物中毒A、氰化氢B、氮氧化物C、二硫化碳D、一氧化碳正确答案:D9、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A、用人单位B、卫生行政部门C、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D、医疗卫生机构正确答案:A10、PP是什么()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B、低密度聚乙烯C、高密度聚乙烯D、聚丙烯正确答案:D11、间断噪声是指A、在测量过程中,声级保持在背景噪声之上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0. 5s 的噪声B、在测量过程中,声级保持在背景噪声之上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s的噪声,并多次下降到背景噪声水平的噪声C、在测量过程中,声级保持在背景噪声之下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0. 5s 的噪声,并多次上升到背景噪声水平的噪声D、在测量过程中,声级保持在背景噪声之上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0. 5s 的噪声,并多次下降到背景噪声水平的噪声E、在测量过程中,声级保持在背景噪声之上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s的噪声,并多次下降到背景噪声水平的噪声正确答案:E12、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填空题1、某次检测的结果代表着某个时段、某个地点、某个人员佩戴采样器期间某检测项目的浓度或强度。
2、粉尘、毒物样品的采样时,应记录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
3、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应记录检测时的生产状况、防护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气象条件。
4、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检验方法包括: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
5、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6、在测量高温时,对常年从事高温作业的,应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的,应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7、测量高温时,作业环境热源稳定的,应分别于工作开始后0.5h、结束前0.5h及工作中进行测量,取平均值。
8、测量高温时,如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应分别测头部、腹部、踝部,计算平均值。
9、动力采样器材的原理主要是:吸收、吸附、阻留三种。
10、冲击式吸收管/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应用于极性较大的气体,如:SO2、NH3、H2S等。
11、串联两个吸收管以增加捕集效率。
12、检测样本的代表性受多方面影响,包括:时间、地点、人群、天气、生产状况、采样方法、检验的准确性。
13、粉尘分散度的的两种表示方法是粒子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
14、进行气体、粉尘采样之前,都应该用皂膜流量计对采样器进行校准。
15、手传振动的强度用计权加速度(m/s2)或计权加速度级(dB)表示。
判断题1、定点采样结果反映工作地点的危害情况。
对2、个体采样结果反映工作场所的危害情况。
对3、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应进行现场调查,开展日常检测前没必要进行现场调查。
错4、粉尘采样夹内装上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放于盛水的烧杯中,向采样夹内送气加压,当压差达到1kPa时,水中应无气泡产生。
对5、在最大流量和4kPa的阻力下,空气采样器应能稳定运行2~8h以上,并且流量保持稳定,波动不大于±5%。
对6、用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可收集工作岗位地面落尘作为样品。
错7、用物理性方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可直接对普通滤膜上的粉尘进行测定。
对8、采用滤膜溶解涂片法测定粉尘分散度时用过氯乙烯滤膜、乙酸丁酯溶剂。
对9、进行粉尘采样时,应根据粉尘浓度选择不同直径的滤膜。
对10、测量噪声时应将传声器放于耳部高度,指向声源。
对11、测量噪声时,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应戴风罩。
对12、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越大。
错13、用吸附材料采集的样品应低温保存、及时送检。
对14、用微孔滤膜采集的样品多数是不易挥发的物质。
对15、用直读仪器检测的结果也可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错16、检气管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错17、当电焊工使用防护面罩时,应测量罩内辐照度或照射量。
对18、地下矿山粉尘采样点,应设在作业面的回风侧。
对19、地下矿山粉尘采样点,应离产尘点1.5至6米。
对20、50m长的输煤皮带,应于头、尾各设1个粉尘采样点。
对选择题1、在进行空气样品采样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CD)A、应设样品的空白对照B、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C、计算时取采样前后的流量均值D、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 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2、关于空气样品的采样,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C)A、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PC-TWA时,应选择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B、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PC-STEL或MAC时,应选择一天中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间段 C、控制效果评价时连续采样3天D、事故性检测时,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IDLH为止3、检测前的仪器准备项目包括:(ABCD)A、检查电量B、校准流量C、校准定时装置D、准备好采样器材4、关于定点采样,正确的是:(AB)A、采样器放置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B、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C、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上风向,并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D、采样时间一般30分钟5、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的定点采样,正确的是:(AB)A、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B、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C、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不用采样 D、取各点的平均浓度作为该劳动者的短时间接触浓度。
6、关于个体采样对象的选择,正确的是:(ABC)A、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B、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C、某工种有6人,应选3名接触浓度最高、接触时间最长劳动者采样D、某工种有6人,对其接触时间、浓度不清,应选其中3人进行采样7、关于活性炭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D)A、热解吸型活性炭管前段装100mg活性炭,后段装50mg活性炭B、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内装100mg活性炭C、用于采集大部份有机气体或蒸气 D、不适用低蒸气压、极性高或高活性有机物8、用活性炭管采样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A、活性碳管捕集效率,越高越好,至少>90%B、需知解析效率C、如果后段浓度大于前段10%,应重新采样D、使用两段式,两段捕集量应累计9、关于硅胶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A、是硅酸钠与硫酸的反应物B、具极性C、捕集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等)及极性化合物(如甲醇.苯酚.乙醛等) D、不容易吸水,湿度大于70%RH时适用性好10、关于硅胶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A、溶剂解吸型是两段式200mg/100mgB、溶剂解吸型使用水或甲醇等高极性溶剂解吸C、热解吸型是单段式200mg,高温热解吸D、热解吸型无法确知是否溢出或破出11、硅胶管使用注意事项包括:(ABCD)A、在湿度>70%RH时应在硅胶管前加装干燥剂以除水气B、捕集效率应>90% C、使用两段式,如果后段浓度大于前段10%,应重新采样D、使用两段式,两段捕集量应累计12、用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CD)A、收集工作岗位地面落尘作为样品B、样品量一般大于0.1gC、可用直径大于75mm滤膜采样D、加热温度不大于250℃13、关于呼吸性粉尘的采样,以下正确的是:(ABCD)A、所采集的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在7.07μm以下,且直径5μm 粉尘粒子的采集率为50% B、采样时安装预分离器C、滤膜称量前应去静电 D、应尽量减少各种原因带来的系统误差。
14、关于总尘采样,以下正确的是:(ABC)A、短时间采样的流量在15-40L/min之间B、长时间采样的流量在5-10L/min之间C、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D、采样时间越长结果越准确15、在噪声测量前,进行的现场调查工作包括:(ABCD)A、将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噪声设备布局绘制简图B、掌握工艺区划、各生产程序噪声特征及变化规律C、预测量D、掌握各岗位人员配备情况及作业方式16、关于噪声测量仪器的准备,以下正确的是:(ABC)A、固定岗位选用声级计B、流动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 C、测量前需校准D、测量脉冲噪声时取值使用L Aeq。
17、关于噪声测点的布置,以下正确的是:(ABC)A、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的,测3个点,取平均值B、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的,应将其划分苦于声级区,各测2个点,取平均值C、劳动者流动作业时,对工作地点分别测量,计算等效声级D、同一区域内声级差<5dB(A),视为均匀18、用吸收液进行短时间采样时,以下哪些毒物不应限制在15min:(C)A、硫化氢B、氯化氢 C、过氧化氢 D、氨19、用有机担体管采样的是:(B)A、甲醇B、四氢呋喃C、硝基苯 D、二氯乙烷20、以下关于紫外辐射检测的做法,正确的是:A、测量前应校准 B、应从最小量程开始 C、测量电焊弧光时,应分别测长波、中波、短波紫外线照度,然后计算有效辐照度D、测量部位应在操作人员眼、面、肢体等暴露部位。
名词解释1、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2、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3、空气收集器:用于收集空气中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状态被测物质的器具,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气体吸收管、滤料采样夹和固体吸附剂管等。
4、L Aeq:又称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指在规定时间内,鞭一连续稳态噪声的A计要声压,具有与时变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噪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用dB(A)表示。
5、生物监测:为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体内存在或危害情况,而采集血、尿、呼出气等生物样品,对有害物质、其代谢产物、生理或行为改变等效应指标进行测定。
6、最小采样体积:工作场所空气收集器在采集空气样品时,为了满足职业卫生容许浓度检测的需要,要求采集的最小空气体积。
简答题1、检测前的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哪些?答:生产工艺,原料、中间产物与产品,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岗位设置与作业方式、接触时间等。
2、简述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原理。
答:粉尘中的硅酸盐及金属氧化物能溶于加热到245-250℃的焦磷酸中,游离二氧化硅几乎不溶,从而实现分离,然后称量出游离二氧化硅,计算其在粉尘中的百分含量。
3、简述用注射器采样的优缺点。
答:优点是快速、简便;缺点是只反映瞬间的浓度,不代表劳动者的真实接触水平。
4、简述石棉纤维浓度测试方法的原理。
答:用滤膜采集空气中的石棉纤维粉尘,滤膜经透明固定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石棉纤维数,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石棉纤维根数。
论述题1、据调查某公司喷漆工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上午、下午各进行喷漆作业一次,为此根据实际情况于作业期间进行了2次个体采样,有关记录及结果如下表,请计算该喷漆工接触甲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是否超标?答:⑴上午时间段空气浓度为300/49*180/1000=34.0mg/m3; 下午时间段空气浓度为280/48*120/1000=48.6mg/m3⑵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3*34+2*48.6)/8=24.9 mg/m3⑶换算为每周工作6天平均接触浓度24.9*48/40=29.9 mg/m3⑷结果小于甲苯PC-TWA,不超标。
2、某生产项目有氯甲甲醚、苯、煤尘、噪声这4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委托某检测机构进行日常检测,而该检测机构氯甲甲醚项目未经计量认证,该机构经研究拟将氯甲甲醚项目外包。
请按顺序列出该检测机构应完成的记录,这些记录分别载明哪些主要内容。
答:⑴合同评审记录:检测机构进行内部评审,确定是否受理;⑵外包合同:检测机构与承包方的协定,双方责任等;⑶所涉及仪器的使用记录、采样前的校准记录;⑷化学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有用人单位信息、接触方式及时间等信息、采样仪器、气象与生产条件、流量、时间、采样人员等内容;⑸粉尘采样原始记录表:有用人单位信息、接触方式及时间等信息、采样仪器、气象与生产条件、流量、时间、采样人员等内容;⑹噪声测量原始记录表:有用人单位信息、接触方式及时间等信息、采样仪器、气象与生产条件、流量、时间、采样人员等内容;⑺粉尘称量原始记录:滤膜干燥情况、称量人、称量仪器、称量时间等;⑻实验室苯检验的原始记录、色谱图等;⑼承包方出具的氯甲甲醚结果报告;⑽正式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