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3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课题:10.6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燃料燃烧的过程中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知道燃料热值的概念及其单位,会查热值表,并知道某种燃料热值单位的物理意义。
知道锅炉的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通过对影响锅炉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锅炉效率的具体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热值的概念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灵活应用锅炉的效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及资源应
用
课前提问师:提问。
生:齐答。
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对外提供动力?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做功冲程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引。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教学背景分析“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他们学习本节课的重要课程资源。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一是燃料的热值;二是燃料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材首先从介绍燃料的定义和种类入手,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燃料,对燃料的种类,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因为内能是人类使用最多的一种能量,而获得内能的途径是燃料的燃烧,教材分析了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放出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由于燃料的成分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并不相同,大部分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教材中直接给出了热值的概念。
燃料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提高燃料的效率,有效利用燃料,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炉子为例,分析了燃料燃烧时,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因此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小;二是放出的热量又很难完全有效利用,所以有必要研究炉子的效率问题。
有效利用燃料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因为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所以有必要强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节能教育。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辨证地看待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的观点,养成辨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本节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热机和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道燃料燃烧过程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热值概念,会查阅一些燃料的热值表。
3.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
4.通过燃料燃烧过程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树立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了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还会产生影响环境等负面效应。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材分析: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
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现代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
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燃料?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激发学习动机:前面我们学习了热机,知道热机通过燃烧燃料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那大家考虑一下,燃料燃烧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呢?学生回答:有,环境污染。
如何更好地利用燃料,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知识:(一)燃料教师问:同学们知道的能够燃烧的物质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同步优化一、单选题1.关于q=Q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mA. 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B. 若燃料燃烧不充分时,热值将减小C. 当燃料未燃烧时,其热值为零D. 某种燃料的热值大小与是否充分燃烧无关2.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后,剩下的酒精的()A. 比热容、热值都减为一半B. 比热容不变、热值减为一半C. 比热容减为一半,热值不变D. 比热容、热值都不变3.有关热量与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燃烧,会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B. 1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比1kg酒精放热更多,说明汽油含有的热量比酒精多C. 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说明1kg酒精所含的热量是3×107JD.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热值越大4.关于一些物理量的计算(g取10N/kg q酒精=3×107J/kg),结果正确的是()A. 1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4NB. 10m深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106PaC. 重1N的魔方的棱长为5cm,其对桌面的压强为4PaD. 完全燃烧2kg酒精,释放的热量为1.5×107J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A.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D. 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2017年4月20日,搭载着中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A. 较大的比热容B. 较低的沸点C. 较大的热值D. 较高的凝固点7.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假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被液体完全吸收。
九年级物理全册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10.6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燃烧值及其单位.3.会查热值表,并知道某种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4.通过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5.通过对影响锅炉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应采取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新课导入】导入1:情景导入1.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本节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认识一下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说到内能的利用,首先要考虑内能的来源,而燃料的利用正是这一来源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燃料及与燃料有关的问题.2.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例说明人类利用的能量主要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教师可以参考的实例有:①原始社会火的利用;②现代社会中取暖的方法之一煤取暖;取暖方法之二电取暖,而电能的获得主要的方法是火力发电;③新能源利用处于发展阶段而不是成熟阶段.导入2:设疑引入我们分别用煤和木柴把同一壶水烧开,需要的煤和木柴的多少一样吗?煤和木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水吸收的热量到底占放出热量的多少呢?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后,同学们便会解答上面的问题了,从而引入新课.【课堂探究】一、燃料的特点教师:我们都知道,煤炭、汽油、柴油是燃料,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燃料?学生:柴火是燃料.学生:酒精、蜡烛也是燃料.学生:煤气、天然气也是燃料.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谁能归纳一下,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它们都能够燃烧.学生:它们燃烧时都能放出热量(内能).教师:那么燃料燃烧时获得的内能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呢?学生: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教师:燃料燃烧实际发生的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总结:燃料的特点:能够燃烧.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二、燃料的热值教师:同学们归纳了燃料的共同特点是都能燃烧.那么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有什么不同呢?煮饭时用煤为什么比用柴草好呢?学生:煤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教师:煤一定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吗?怎样比较才更合适?(类比:铁一定比棉花重吗?)学生:应取相同质量的煤与柴草相比.教师:它们质量相同,就一定是煤放出的热量多吗?学生:不知道.教师:还应补充一条:要让它们都充分燃烧.在它们都烧完、烧尽的条件下,才有可比性.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这一差异,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燃料的热值.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千克.物理意义:热值直接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热值大,反映单位质量的该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多).看课本中的表:几种燃料的热值(指导学生学会表述其物理意义)教师:汽油的热值为4.6×107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一桶汽油与半桶汽油相比,哪个热值大?学生:(略)三、燃料的有效利用1.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教师:1千克干木柴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学生:1.2×107焦.教师:这些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把35千克左右的水由20 ℃烧开.实际生活中1千克干木柴能把35公斤20 ℃的水烧开吗?学生:不可能.教师:那是为什么呢?学生:因为燃料不可能做到完全燃烧.学生:因为热量有散失,水吸不到那么多热量.教师:燃料燃烧时需氧气助燃,供氧不足是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的主要原因.另外,烟气也会带走大量热量,炉壁还会传走一部分热量.这样就使得真正传给水的热量仅占燃料放出热量的一小部分.当然不能烧开那么多水.2.提高锅炉效率的措施为了反映锅炉对燃料的利用率,我们经常用锅炉的效率来描述.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锅炉的效率.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人们做了种种努力,主要措施有:增加供氧量.如用风箱、吹风机就起了这一作用.大型工业锅炉还采用把煤粒用鼓风机吹起来烧,使效率大大提高.炉壁选用隔热材料.这主要是为减少炉壁向外传热.增大受热面积.大型锅炉采用供水管道直接分布在炉膛内,使其充分受热,减小了烟气的热损失.目前,我国炉具的平均效率还较低,若平均效率能提高1%.全国每年节省的燃料相当于一个大型煤矿的年产量.可见,改造炉具,提高炉子的效率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四、内能对环境的影响1.废气污染(CO,SO2、酸雨).2.噪声污染.五、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措施1.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了,就一定能使天更蓝、水更清.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燃料的热值(1)能量转化: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热值定义: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2.有效利用燃料(1)锅炉的效率(2)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意义——节约能源,环境保护1.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C )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D.较高的凝固点2.煤的热值比木柴的热值大,这表示( D )A.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热量多B.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温度高C.煤比木柴具有的内能多D.相同质量的煤和木柴完全燃烧,煤放出的热量多3.甲、乙两台热机,甲的效率比乙的低,其含义是( D )A.甲热机消耗的燃料多B.甲热机比乙热机做功少C.甲热机的功率比乙热机的小D.做相同的有用功,甲损失的能量比乙损失的多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这时发动机的效率降低(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一台内燃机运行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机械效率为35% .6.完全燃烧2 kg汽油放出多少热量?要放出6.0×106 J的热量,需完全燃烧多少克酒精?解析:完全燃烧2 kg汽油放出的热量Q=q汽油m汽油=4.6×107 J/kg×2 kg=9.2×107 J.放出6.0×106 J的热量,需完全燃烧的酒精的质量m===0.2 kg=200 g. 答案:9.2×107 J 200 g1.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2.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例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基础技能1.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时能的转化现代社会中,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能量。
(2)燃料热值的意义燃料的种类很多,由于燃料的成分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也不同,在物理学中就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大小,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燃料经不经烧”。
(3)定义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由定义可知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
释疑点何为“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的含义是烧完、烧尽。
1 kg的某种燃料只有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才是这种燃料的热值,如果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热值就小。
【例1】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B.1 kg某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C.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D.燃烧的热值随燃料的质量多少而改变解析:燃料的热值的定义是有条件的,即燃料的质量是1 kg,燃烧情况要为完全燃烧,这样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才叫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无关。
答案:C2.燃料的有效利用(1)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2)炉子的效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炉子的效率。
现代化大型锅炉的效率可达90%以上,一般小型锅炉的效率只有60%左右。
(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把固体燃料磨成粉末吹进炉膛燃烧,加大送风量,可使燃料燃烧得更充分,加大受热面积,可减小烟气带走的热量,这些都是提高炉子的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具体措施。
(4)利用现代化工手段,将煤转化为煤气再进行燃烧利用,这样既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6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课前准备一、新课标学习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固体燃料、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知道燃料的热值及其单位、物理意义.会应用热值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燃烧放热的计算.知道炉子效率的含义,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了解燃料有效利用的措施.了解环境保护措施.2.过程与方法利用对比的方法了解不同燃料热值的差异.利用分类学习法了解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燃料.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以实验、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良好品质.三、二、相关知识空气中的铅污染内燃机发明以后,很快就被用来做汽车的发动机.从此汽车川流不息地奔驰在城市、乡村,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随着汽车的激增,这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新的危害一大气铅污染.原来,汽车运行时要烧汽油,而汽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燃料,为了防止它在发动机中爆炸,于是在汽油中必须加入一种防爆剂——四乙基铅.它是一种铅的有机化合物,是无色的油状液体,还有一种水果香味,也叫“铅水”.汽油在燃烧过程中,这种有毒的铅化合物混入废气里,排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含铅量猛增.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通过汽车发动机排放到空气中的铅,大约有40万吨.近十年来,人类已把430万吨铅扩散到了空气中,使大气中的含铅量比原始状态增加了一倍.现代人体中的含铅量比原始人高出100倍.铅一旦进入人体,尤其是进入脑细胞以后,会造成积累中毒,永远呆在那里,危害人的精神系统,使人智力衰退,甚至引起中毒性神经病.铅还会危害心血管、肾脏、内分泌等系统;还会干扰红血球输送氧气的功能,破坏人的造血功能,引起贫血并毒害人体的消化系统,造成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三、学法点拨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多从资料中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四、教材知识全解(一)、燃料的热值想想议议1.人类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使用火?2.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并从固、液、气三态给它们归类.3.燃料燃烧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4.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分析与结论(二)、燃料燃烧时能的转化现代社会中,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能量.1.燃料热值的意义燃料的种类很多,由于燃料的成份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在物理学中就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大小.也就是我们俗语中的:燃料顶烧不顶烧.2.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由定义可知热值的单位是“J/kg”.3.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热量的多少.如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表示:1kg的木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3.4×107J.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4.放出热量的计算如果用m表示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用q表示该种燃料的热值,用Q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则:Q放=m•q其中:m的单位是kg,q的单位是J/kg,Q放的单位是J.注意5.正确理解燃料的热值:(1)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
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
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
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
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2。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一、教学背景分析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他们学习本节课的重要课程资源。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一是燃料的热值;二是燃料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材首先从介绍燃料的定义和种类入手,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燃料,对燃料的种类,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因为内能是人类使用最多的一种能量,而获得内能的途径是燃料的燃烧,教材分析了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放出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由于燃料的成分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并不相同,大部分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教材中直接给出了热值的概念。
燃料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提高燃料的效率,有效利用燃料,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炉子为例,分析了燃料燃烧时,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因此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小;二是放出的热量又很难完全有效利用,所以有必要研究炉子的效率问题。
有效利用燃料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因为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所以有必要强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节能教育。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辨证地看待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的观点,养成辨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本节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热机和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燃料燃烧过程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热值概念,会查阅一些燃料的热值表。
3.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
4.通过燃料燃烧过程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树立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了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还会产生影响环境等负面效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3
教学重点:通过对热值的学习,会应用热值解释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对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的讨论。
关于“环保问题”和“节能问题”的讨论可以提前布置,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一个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将看法、感想写成书面形式,办成板报或专栏。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回忆生活中的常见燃料(如:木柴、蜂窝煤和天然气),并思考燃料燃烧时是否有能的转化。
2.“知识点”教学
投影:生活中的燃料
固体:干木柴、煤、焦炭、垃圾
液体:酒精、柴油、煤油、汽油
气体:煤气、天然气、氢
明确燃料燃烧过程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燃料的利用
出示实物:一块干木柴、一块等大的煤。
问题:一块干木柴、一块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哪个多?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得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燃料的质量和燃料的种类有关。
还和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有关。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给出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的单位是J/kg。
引导学生查看教材中的热值表。
比较干木柴与木炭、酒精与汽油的热值。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
提出问题:为什么发射火箭要用氢做燃料呢?
提问: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否等于按照理论热值计算出来的热量?为什么?
的内容。
图1-6-1
思考:什么是炉子的效率?如何提高炉子的效率?
结合图10-6-1讲解炉子的效率。
图10-6-1中:1.未燃烧部分;2.散失热量部分;3.有效利用部分。
讨论: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提高节能意识。
燃料与环境保护
学生展示酸雨的危害及形成原因、雾霾的成因、清洁能源的应用三方面的学习成果。
3.课堂小结
(1)燃料的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
(2)热值的单位: J/kg(固体);J/m3(气体)
(3)环境保护
4.小练习
(1)对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B.燃料没燃烧时就没有热值
C.就某种确定的燃料而言,它的热值是一个确定的值,跟燃料的质量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
D.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2)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 J/kg,完全燃烧0.7 kg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水的温度由20 ℃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从而了解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并建立热值的概念。
通过查阅热值表能够对燃料的热值形成初步感性认识,并借助热值解释氢燃料的用途。
锅炉效率的教学能够锻炼学生对能量转化及转移的分析能力,并提高节能的意识。
在燃料与环境保护的教学环节中,采取让学生提前做研究性学习,再在课堂上展示成果的方式。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