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理想流动反应器习题精讲.
- 格式:ppt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11
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 (3)第三章釜式反应器 (8)第四章管式反应器 (16)第五章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模型 (23)第六章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 (25)第七章多项催化反应器的分析与设计 (30)第一章 绪论第一题: 解题思路:(1) 可直接由式(1.12)求得其反应的选择性(2) 设进入反应器的原料量为100kmol/h ,并利用进入原料气比例,求出反应器的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求出水、氧及氮的摩尔数,即可计算出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习题答案:(1) 反应选择性解题思路:(1进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0m i i M yM =∑。
冷凝分离后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iiM y M =∑。
设放空气体流量为A(kmol/h);粗甲醇的流量为B(kmol/h)。
对整个系统中的惰性组分N 2和总量进行物料衡算,求得反应后产物CO 摩尔流量F CO ,利用全程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的定义即可求得CO 的全程转化率X CO 和单程转化率x CO 。
(2)甲醇的收率。
首先,计算产物粗甲醇所溶解的气体总量,再求得粗甲醇中甲醇的含量,按收率定义式进一步计算出甲醇的全程收率Y 和单程收率y 。
习题答案:(1) 一氧化碳的全程转化率83.48%X = ;单程转化率16.18%x = (2) 甲醇的全程收率79.24%Y =;单程收率15.36%y =。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1.解题思路: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的浓度变化数据,先作出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反应时间下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切线的斜率α。
再由求得水解速率。
习题答案:水解速率============================================== ======================2.解题思路:是一个流动反应器,其反应速率式可用式(2.7)来表示,整理后反应速率可表示为:用的点作切线,即得该条件下的,从而求得CO的转化速率.习题答案:CO的转化速率============================================== ============================3.解题思路:利用式(2.10)及式(2.27)可求得问题的解。
理想流动反应器第⼆章理想流动反应器研究反应器中的流体流动模型是反应器选型、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根据流体流动质点的返混情况{理想流动模型⾮理想流动模型本章主要介绍理想流动模型的反应器,包括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
§2.1反应器流动模型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模型是相对连续过程⽽⾔的。
间歇反应器:反映温度、浓度仅随时间⽽变,⽆空间梯度所有物料质点在反应器内经历相同的反应时间连续反应器:停留时间相同:平推流反应器(图⽰)停留时间不同:全混反应器(图⽰)⼀、理想流动模型1、平推流模型活塞流或理想置换模型特点:沿物流⽅向,反应混合物T、C不断变化,⽽垂直于物流⽅向的任⼀截⾯(称径向平⾯)上物料的所有参数,如:C、T、P、U等均相同。
总⽽⾔之,在定态情况下,沿流动⽅向上物料质点不存在返混,垂直于流动⽅向上的物料质点参数相同。
实例:长径⽐很⼤,流速较⾼的管式反应器。
2、全混流模型理想混合或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模型特点:在反应器中所有空间位置的物料参数(C、T、P)都是均匀的,⽽且等于物料在反应器出⼝处的性质。
实例:搅拌很好的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
关于物料质点停留时间的描述:①年龄:指反应物料质点从进⼊反应器时算起已经停留的时间。
②寿命:指反应物料质点从进⼊反应器到离开反应器的时间,即质点在反应器中总共停留的时间。
寿命可看作时反应器出⼝物料质点的年龄。
关于返混:返混:⼜称逆向混合,是指不同年龄质点之间的混合,即“逆向”为时间上得逆向,⽽⾮⼀般的搅拌混合。
如间歇反应器,虽然物料被搅拌均匀,但并不存在返混,⽽只是统⼀时间进⼊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
平推流反应器不产⽣返混,⽽全混流反应器中为完全返混,返混程度最⼤。
关于实际反应器的返混。
介于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之间。
关于各种反应器的推动⼒:△C A(a)间歇反应器△C A随时间变化↘(b)平推流反应器△C A随时间变化↘(c)全混流反应器△C A随时间变化↘⾮理想流动反应器,其反应推动⼒介于平推流和全混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