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海 诸 岛
- 格式:pptx
- 大小:932.22 KB
- 文档页数:13
1.我国的地理位置2.中国的疆域和邻国(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千米。
领海宽度海里。
(3)我国疆域的四端: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地理默写小纸条DAY2 姓名:2.中国的疆域和邻国(4)我国南北跨广,使南北差异大;东西跨广,使东西差异明显。
(5)我国的海洋国土四大临海(自北向南):A ,B ,C ,D ,它们都属于洋。
两大内海:A (四大临海中唯一内海),F 。
两大海峡:F 海峡,E 海峡。
三大岛屿:④(中国第一大岛),⑤ (中国第二大岛),崇明岛。
主要群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三大半岛:①山东半岛,②辽东半岛,③雷州半岛。
2.中国的疆域和邻国(6)中国的邻国14个陆上邻国:⑥、⑦、⑧、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⑩、尼泊尔、不丹、⑪、老挝、⑫。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Ⅰ、Ⅱ、Ⅲ、文莱、Ⅳ、印度尼西亚。
与中国海岸相邻的两个国家: , 。
与中国有不连续国界线的两个国家: , 。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镇)三级3.省级行政区域之最①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 ;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域: 。
②位置最靠东(最先看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域: ;位置最靠西(最迟看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域: 。
③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 ;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 。
④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自西向东): 、、、。
⑤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 。
⑥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 省(贵或黔)、省(陕或秦)、省(甘或陇)、省(川或蜀)、省(云或滇)。
地理默写小纸条DAY6 姓名:1.人口: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2.人口政策: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比重不断。
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中国海洋简介第一部分渤海划分四部分1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以河北大清河口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一线为其南界,有辽河、滦河2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以大清河口至新黄河口一线为东界,北接辽东湾,南邻莱州湾,有黄河、海河3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以新黄河口到龙口的屺坶岛(读音:起母)一线为其北界,有黄河、小清河等河4渤海中央区,为渤海的主体部分,界于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之间,东边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联线与黄海分界。
附带:渤海海峡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蓬莱角间的连线最深水道: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海岸类型粉沙淤泥质海岸: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和辽东湾北岸等沿岸沙砾质岸:滦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基岩海岸:山东半岛北岸和辽东半岛西岸海浪:渤海海峡和中部为最大,辽东湾和渤海湾较小“聚宝盆”:渤海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是多种鱼,虾,蟹,贝类繁殖,栖息、生长的良好场所,故有“聚宝盆”之称重要海港:中国北方唯一的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也是具备接待世界最大邮轮能力的邮轮母港中国国内最大的填海造陆工程:天津填海造陆工程,位于渤海的渤海湾内,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港口分布历史源起中国第一首咏海诗: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渤海古称沧海、北海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教科书认为,渤海是海湾,因此中国被认为有三片领海,即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被归入黄海。
第二部分黄海基本概况黄海,(韩国称之为西海(??)平均水深44米,整个海域都为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
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位于济州岛北侧,为140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第28卷第1期2021年2月Vo.28 <o.1Fr>.2021民国时期关于南海诸岛问题的社会舆论刘玉山(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民国时期中国民间社会舆论对维护南海诸岛主权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在撰写著作、宣传和论证南海诸岛 属于中国,从历史文献、国际法、国际关系学等视角阐释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等。
社会舆论的构成、载体与时间分布都呈 现出一定的特点,对维护南海诸岛主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间社会舆论相比政府往往“先知先觉”,且学术质量较高,但 官民之间难以形成合力,诚为遗憾。
关键词:社会舆论;国民政府;南海诸岛;历史保存;维护主权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3122(2021)01 -0003 -07DOI :10. 13307/j. issn. 2096 -3122.2021.01.01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超过2 000年,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 名和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 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南海诸岛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多从国民政府的 视角进行论证,关于民间社会舆论对维护南海诸岛贡献的文章却不多见。
事实上,民国时期中国民间对维 护南海诸岛主权参与的人员众多,有引入最新国际法原理进行理论论证的,也有进行著书撰述的,也有绘 制地图进行位置确认的,更有就南海问题而生发出的一系列中国边疆危机乃至中华民族危机预警的。
这 些都是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所做出的努力,其精神不仅为后世所学习,其所保留的各种撰述也为我们打赢 南海问题“信息战”提供了第一手的历史证据。
一、关于南海诸岛问题社会舆论的特点民国时期关注南海诸岛问题的社会舆论构成繁多,政商学界都有参与;所依托发声的载体有教科书、 期刊与报刊等,而且在时间分布上也呈现一定的规律。
中国海域概览中国海域中国近海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东侧太平洋海区5个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其中东中国海123万km²,南中国海350万km²。
它们南北相连,属北太平洋西部陆缘海。
中国领海示意图中国近海是因邻近我国大陆而得名,并非全部是我国的领海和管辖区(就像日本海不是日本的一样)。
我国主张归我国管辖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海域总面积(如上图)约300万km²,但其中有约150多万km²与邻国有争议或为邻国所占领,目前我国只与越南谈判划定了北部湾的界线(专属经济区的界线)。
中国海域总览思维导图各大海域分界线渤海——黄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
黄海——东海: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西南角连线。
东海——南海: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连线。
台湾以东海区: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
东中国海渤海1、概述渤海是近乎封闭的大陆架浅海,也是我国五大海域中唯一的内海。
位置范围:北接辽宁省,西到河北省、天津市,南邻山东省,东部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可分为五个部分: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和东部的渤海海峡。
其中中央盆地是渤海的主体,海底地势从边缘的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缓缓倾斜,平均坡度为0°0′28″。
渤海海峡位于渤海东部的出口,介于老铁山角和蓬莱角之间,南北宽约100多千米。
散布其间的庙岛群岛将海峡分割成若干水道,北部的老铁山水道深度最大,是黄海海水进入渤海的主要通道。
渤海海峡2、地理环境经纬度:北纬36°58.0′-40°59.0′、东经118°42.0′-122°17.0′。
渤海的大陆海岸线2278km,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天津市。
分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盆地和渤海海峡五个组成部分,面积7.7万km²。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岛屿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群岛,我国古称“万里石Array塘”。
它北起北纬11度29分,南迄北纬4度附近,西起东经109度30分,东至东经117度50分。
南北长达500海里,东西宽约400海里。
已定名的岛,洲,礁,沙,滩达185座。
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和沙洲有20多座左右。
但它的陆地面积很小,最大的太平岛面积不过0.43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主要的洲,岛有13个,其名称,面积和海拔高度如下:序号岛(沙洲)名称面积(平方公里)海拔(米)1太平岛0.434.32中业岛0.333.43西月岛0.15---4南威岛0.152.45北子岛0.133.26南子岛0.133.97鸿庥岛0.086.08南钥岛0.061.89马欢岛0.062.410郭谦沙洲0.054.511费信岛0.061.812景宏岛0.043.713安波沙洲0.022.7从上表可见南沙群岛不仅陆地面积不大(13个岛洲加起来才1.69平方公里,还抵不上一个东沙岛--1.8平方公里),而且海拔低矮,不少岛屿海拔在2米意下。
这里的潮差可达半米,所以,一些岛屿在高潮时就几乎被淹没了。
这主要是南沙群岛远处热带南缘,地近赤道无风带,台风少,季风弱,由于动力作用较弱,所以岛屿面积难于增大和加高。
南沙群岛的岛,洲,礁,沙,滩的分布,是与这一带海区海底地形特征密切相关的。
在南沙群岛海域有两条海底峡谷,一条位于南华礁北侧,近东西向(南华水道);一条在西月岛东侧,呈南北走向。
这两条海底峡谷大致呈丁子相交,明显地把海底高地分成三不分,即西北,东北,和南部。
因而南沙群岛也相应地分成为三个部分。
南沙群岛的西北部大致在北纬9度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西,是南沙群岛中群岛最集中,岛屿和沙洲最多的部分。
岛屿和沙洲大多同时出现在同一群礁中,以五列平行的环礁为主体,即:第一列:双子群礁;第二列:渚碧礁,中业环礁,乐斯暗礁,永登暗沙;第三列:道明群礁,长滩(蒙自礁),火艾礁,西月岛;第四列:大现礁,小现礁,郑和群礁,恒礁,北恒礁;第五列:九章群礁;南沙群岛的东北部大致在北纬8度30分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东一带,即南华水道以北,南沙东水道以东的暗滩群是南沙群岛最大的暗滩群。
南海四大群岛是哪四个南海四大群岛是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四个。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
东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和最小的群岛。
位于汕头市以南约260公里,珠江口东南方约315公里。
由东沙岛、东沙礁和南、北卫滩等组成。
东沙岛的礁盘呈新月形,潮汕渔民又称为月牙岛,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仅6米,由珊瑚为主生物碎屑堆积而成。
东沙礁为环礁,两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南水道深广,北水道浅窄。
东沙群岛地处南海北部大陆坡上段,发育在300米深台阶面上,水下暗礁星罗棋布,水情险恶,不利航行。
南沙群岛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国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
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径109°33'至117°50'。
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
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
南沙群岛由55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但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
中沙群岛是由20多座暗沙和暗滩组成,位置也正当南海海盆的中心部分。
它和黄岩岛环礁隔南海深海盆相对。
中沙群岛的暗沙和暗服已定名的有26个。
此外,未命名还很多,有些是在环礁边缘上,有些在浅湖中。
如中北暗沙即是三块未定名的暗沙的合称。
中沙环礁纵长l40公里,宽55公里。
环礁边缘隆起较高,暗沙处水深多在10--20米之间,浅湖内水深一般为50--100米。
外缘水深突降,在东南直下3,000米深海盆,西侧为西沙、中沙海槽,深达2000—3000米。
南海历史归属南海,亦称南中国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
东边是菲律宾群岛,西边是中南半岛,南边为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等。
在这辽阔的海域中,分布着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般统称为南海诸岛。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中国古代政府对西沙群岛的管理始于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42郡,其中南海郡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粤之乱后,在海南岛设儋耳、朱崖两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
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南朝时,朝廷仍派出舟师巡视南海。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疆域“西南至大海千里”,西沙群岛包括在内。
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
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
唐穆宗时明令岭南节度使管辖的范围包括南海诸岛。
《琼州府志》记载,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将西沙群岛列为广南水军的巡海范围之内。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
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
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
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
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南海四大群岛
四大群岛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东沙群岛: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正南约160海里处。
由东沙岛、东沙礁及南卫滩、北卫滩组成,是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群。
东沙岛是群岛中唯一的岛屿。
东沙礁呈圆形,直径40多千米。
浅湖内礁墩产海龟、玳瑁、砗磲、马蹄螺、海参等。
南卫滩面积较小,水深58米;北卫滩面积为南卫滩两倍,水深64米。
群岛附近是良好的热带渔场。
东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岛群,在广东省汕头港区正南方160海里的海面上。
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有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海人草,又是台湾海峡,吕宋海峡等多条航线的必经之地,因而地理位置和军事意义十分重要。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之一,属广东省,在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类、海参、海龟等。
渔汛期间,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
南海诸岛的面积虽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东南约100公里,除黄岩岛外,由一群大部分尚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滩组成。
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东部边缘岛屿,离其它岛礁约300公里。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
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
安滩等。
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
南海岛屿的历史地理南海诸岛历史地理<br /><br />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礁的总称。
属海南、广东两省。
包括200多个岛礁沙滩,分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两大群岛和黄岩岛等。
其中南沙群岛范围最广,岛礁最多,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边的领土。
向来为广东、海南两省渔民捕鱼场所,历来就是中国领土。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地处国防前哨,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又处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的海空咽喉地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蓝色国土,在国防、经济、旅游等方面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它对海南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笔珍贵的国土资源。
<br /><br /> 西、南、中沙群岛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西洋之间的海上航运要冲,是我国同东南各国交通的纽带。
而我国南海诸岛中的南沙群岛附近海峡则是马六甲海峡通道上的第一把锁,控制了南海的航运,即掌握了南北美洲、太平洋诸国,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乃至太平洋的生命线。
<br /><br /> 从汉武帝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之时起,南海诸岛海区即已收入中国版图,此后归属更日益明确。
宋代属海南万州管辖,明代属海南崖州管辖,清代属海南万州管辖,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于1911年划归崖县管辖。
1921年南方军政府又重申这一政令。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59年3月海南行政区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属海南行政区管辖。
1969年改为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海群岛革命委员会。
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设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相当县级),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行政区政府的决定,再次明确规定海南行政区政府统一管辖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988年4月13日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中,再次重申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归海南省管辖。
南海,也称南中国海,是世界第三大海,所属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4个群岛,统称为南海诸岛。
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北靠中国华南沿海大陆,东临菲律宾,西濒越南和马来半岛,南连马来西亚和文莱。
南海海域总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域内包括海上通道、岛屿、海峡水域。
南海地区北有台湾海峡,西南有马六甲海峡,连接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要道。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储量巨大。
冷战时期,东南亚是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重要目标之一,南海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
冷战结束后,周边国家不顾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抢占岛礁,开采油气。
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乘机挑拨离间,使这一地区矛盾冲突加剧。
研究南海周边安全形势,把握斗争策略,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南海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在南海航行,发现一群珊瑚岛礁,这就是今天的南沙群岛。
三国时期,万震所著的《南洲异物志》和康泰所著的《扶南传》,都有关于南沙群岛地貌特征的记述。
唐代以后,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到达这一带海域从事捕捞活动,中国历代政府也随之对南沙群岛进行管辖。
明朝建立以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推动了明初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到永乐年间,造船业和航海业达到鼎盛时期,为南下西洋提供了物质条件。
1405年,郑和舟师扬帆远航,揭开了七下西洋的序幕。
至宣德八年(1433年)闰十二月初九,郑和共7次率部远航,历时28年。
中国战船在“鲸波接天,浩浩无涯”的南沙群岛海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沧溟十万余里”,“若履通衢”。
郑和下西洋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航海方面。
在南沙群岛,郑和对地理环境进行核治、定位和命名,使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实质性的佐证,巩固了对南沙群岛拥有的主权。
今天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岛,就是为纪念郑和的航海业绩而命名的。
当时,南沙群岛周边国家没有远航能力,不可熊发现南沙群岛的诸多岛礁,更谈不上拥有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