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文学理论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8
文学理论专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当代作家汪曾棋就曾明确强调说:“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3、“张力”一词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在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把它作为描述诗歌特征的术语提出来之后,开始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常用词汇。
4、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为节奏和押韵两个方面。
5、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寓情于物与寄情于事。
6、叙事轴心是形成小说叙事的中心目标。
7、关于意境问题,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韵味”说,明代谢榛提出了“景媒情胚”说。
8、文学接受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并受其意蕴影响的过程。
9、接受美学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
1、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
2、《毛诗序》中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由此可以看出诗与言的关系。
3、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4、现实主义小说注意以写实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性格,历历在目地展示生活场景,力图更为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
5、最早将“净化”一词引入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6、读者反应批评学派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诉诸历史的理解,意义只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
7、伊瑟尔提出了所谓“隐含读者”的概念,开启了接受美学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
8、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
”9、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审美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2、语言本体论:概括起来说,语言本体论是伴随着“语言学转向”在20世纪西方哲学领域和文学理论领域出现的、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和文学活动的本体的看法的总称。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治理(zhì)治安(zhì)治疗法(zhì)治标(zhì)B、纪律(jì)纪念(jì)纪念碑(jì)纪念册(jì)C、独立(dí)独具匠心(dí)独断专行(dí)独领风骚(dí)D、强调(qiáng)强调句(qiáng)强大(qiáng)强调重点(qiáng)2、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A. 《呐喊》B. 《彷徨》C. 《野草》D. 《朝花夕拾》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潜、默)B. 美轮美奂(轮、奂)C. 畸形怪状(畸、怪)D. 震天动地(震、动)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领略(liǎng lüè)B. 翘首(qiáo shǒu)C. 拂晓(fú xiǎo)D. 翻译(f ān yì)5、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6、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纤夫(xiān fū)B. 惊愕(jīng è)C. 惊鸿一瞥(jīng hóng yī piē)D. 艳阳高照(yàn yáng gāo zhào)7、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 杜甫B. 王之涣C. 李白D. 白居易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9、下列哪一项中的成语使用正确?A. 这次展览会上,他的画作鹤立鸡群,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王之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为人谦逊,从不自夸。
(自夸:自己夸奖自己)B. 这次比赛我们队大获全胜。
(全胜:完全没有胜利)C.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复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 老师的话使他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突然感到很困惑)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
D. 《红楼梦》以诗词、歌曲、曲艺等形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4、下列诗句出自杜甫《春望》的是: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落花时节又逢君。
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畅快淋漓情不自禁B. 遥相呼应遥不可及C. 雕梁画栋精雕细琢D. 纵情山水情深意长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行为令人侧目。
(侧目:尊敬)B、这篇文章立论新颖,别具匠心。
(匠心:独特的巧妙构思)C、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见多识广:见识少)D、在学术讨论会上,他侃侃而谈。
(侃侃而谈:低声细语地说话)7、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称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8、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持(chí)续B. 塑造(sù)C. 疏远(shū)D. 酝酿(niàng)10、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A.《静夜思》B.《春望》C.《赋得古原草送别》D.《江雪》二、Ⅱ卷-文言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7分,共3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科现代文学专题课程
复习题A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7月无纸化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论文,标志着文学革命正式发难。
A.《文学革命论》B.《文学改良刍议》
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人的文学》
2.《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A.洪深B.丁西林
C.田汉D.郭沫若
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含蕴了深博的象征哲思的诗歌作者是:
A.戴望舒B.何其芳
C.卞之琳D.废名
4.《梦之谷》的作者是
A.梁实秋B.萧乾
C.沈从文D.林徽因
5.收录鲁迅1924年至1926年所作的散文诗集是
A.《呐喊》B.《彷徨》
C.《华盖集》D.《野草》
6.1930年中国在上海宣告正式成立.
A.左翼作家联盟B.创造社
C.太阳社D.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7.《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是
A.茅盾B.丁玲
C.巴金D.张爱玲
8.短诗《老马》的作者
A.胡适B.闻一多
C.戴望舒D.臧克家
9.吴荪甫是茅盾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A.《呐喊》B.《彷徨》
C.《腐蚀》D.《野草》
10.《四世同堂》的作者是
A.老舍B.巴金
C.茅盾D.曹禺。
共4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1. 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 和 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2.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 、 、 。
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 、 、 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4.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家 ,在谈到悲剧时,曾说悲剧有"净化"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则认为文艺的功能在于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 抽象思维B. 创造思维C. 形象思维D. 情感思维 2.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 A. 劳动 B. 游戏 C. 摹仿 D. 宗教 3. 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A. 创作目的B. 审美理想C. 表现手法D. 语言运用 4.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 )A.寓庄于谐B.阳春白雪C.曲高和寡D.下里巴人E.文以载道 5.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A.现实评价B.自我表现C.审美体验D.情感宣泄E.艺术形式 6.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 )A.词语运用B.体裁选择C.结构安排D.形象创造E.社会状况 7.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A.期待视野B.对话欲望C.思想正确D.情感丰富E.见仁见智8.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直感性B.理念性C.蕴情性D.想象性E.审美性9.文学之所以具有社会性,是因为( )A.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结晶B.文学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C.文学造型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D.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带有社会印记E.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含有社会因素10.在文学活动中,当情与理不一致的时候,恰当的做法是( ) A.牵情就理 B.存情去理 C.牵理就情 D.存理去情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主题2.典型人物的共性 3.期待视野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成人函授学期期末考试考题参考文学理论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这篇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军官以一种非理性的迷狂参与制造了一部构造复杂精妙的处决人的机器,但最终制造这部行刑工具的军官竞自己躺在处决机器上,轧死了自己。
这篇提醒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异化的作品是:〔〕A.《变形记》B.《地洞》C.《在流放地》D.《城堡》2.这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小说写的是1904年6月16日一天里发生在三个主人公——布卢姆、斯蒂芬、摩莉——身上的事情。
这部小说是:〔〕A.《追忆似水年华》B.《尤利西斯》C.《喧哗与骚动》D.《芬尼根的清醒》3.“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生疏,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这是谁的著名论断:〔〕A.高尔基B.罗伯一格里耶C.什克洛夫斯基D.肖洛霍夫4.文学评论界使用“魔幻现实”这一术语开场于:〔〕.A.马尔克斯创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B.评论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C.卡彭铁尔提出“神奇的现实”的观点D.评论卡彭铁尔创作的长篇小说《人间王国》5.以下哪部小说是德国作家的作品:〔〕A.《喧哗与骚动》B.《约翰·克利斯朵夫》C.《儿子与情人》D.《布登勃洛克一家》6.这一文学流派出如今二十世纪初期的欧美文坛,它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开展与格局产生了宏大影响,产生了一批出名世界的文学大师,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乔伊斯、福克纳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
这一流派是:〔〕A.意识流小说B.现实C.拉美魔幻现实D.浪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7.法国作家纪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两个相反相承的世界,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一______________。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B、《红楼梦》中贾宝玉最亲密的姐妹是林黛玉。
C、《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主要发生在唐代。
D、《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慑人心B. 精神焕发C. 稳如泰山D. 长篇大论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蠕动(niú)脊椎(jǐ)静谧(mì)翘首(qiào)B、渎职(dú)膝盖(xī)孕育(yùn)恪守(kè)C、伛偻(lóu)脱臼(jiù)妊娠(shēn)莅临(zhì)D、愤懑(mèn)羊圈(juān)喋血(dié)�faculty(fá)4、下列成语中,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A. 体力劳动B. 江山如画C. 才华横溢D. 满载而归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yóng huì gōng tōng)B.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C. 恣意妄为(zìyì wàng wéi)D. 蹉跎岁月(cuótuó suì yuè)6、下列诗句出自李商隐《无题》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山水田园诗”的说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山水田园诗只出现在唐朝,其他朝代没有B.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景色为主题,不太关注诗人的情感表达C. 山水田园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以诗人陶渊明为其代表人物D. 山水田园诗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而非诗人个人的悲欢情怀8、以下哪位古代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白居易9、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精疲力竭B. 源远流长C. 骄阳似火D. 畸形病态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夺目(璀璨——璀璨)B. 碧波荡漾(荡漾——荡桨)C. 畅行无阻(畅行——畅想)D. 畏首畏尾(畏首——唯首)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潜伏(qián fú)潜藏(qián cáng)潜水(qián shuǐ)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潮湿(cháo shī)潮流(cháo liú)潮涌(cháo yǒng)潮汕(cháo shàn)C. 剔除(tī chú)剔拔(tī bá)剔牙(tī yá)剔股(tī gǔ)D. 剔透(tī tòu)剔刻(tī kè)剔节(tī jié)剔削(tī xiāo)4、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龙B. 雨C. 河D. 江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一些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D. 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他却因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在就业市场上显得有些竞争力不足。
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默然(mò)B. 陶醉(zuì)——沉醉(zuì)C. 洒脱(tuō)——洒脱(tuō)D. 拼搏(pò)——拼搏(bó)7、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拘泥(ní)倾巢而出(cháo)艳阳高照(yàn)B. 妩媚(wǔ)恣睢(zì)青出于蓝(qīng)C. 脱颖而出(tīng)雕梁画栋(diāo)青荇(xìng)D. 振聋发聩(kuì)纷至沓来(tà)青丝白发(qīng)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轻歌曼舞世态炎凉B. 雕梁画栋溢彩流光举案齐眉C. 潜移默化雕虫小技碌碌无为D. 轰轰烈烈破釜沉舟雕梁画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B. 现代城市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交通工具的改进。
C. 经过这次培训,使他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D.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光靠勤奋是不够的。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沧桑B. 精疲力竭C. 谢绝D. 琳琅满目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悲欢离合意气风发倾盆大雨B. 碧空如洗欣欣向荣画龙点睛C. 举世闻名瞬息万变指手画脚D. 风和日丽红红火火风马牛不相及5、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青出于蓝C. 美轮美奂D. 青松翠柏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lì yàn)B. 雅俗共赏(yǎsú gòng shǎng)C. 气吞山河(qìtūn shān hé)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二、现代文阅读Ⅰ(16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时间管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时间管理已经成为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高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1.明确目标:在开始任何任务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和时限性的(SMART原则)。
2.优先级排序:将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优先完成最重要、最紧急的任务。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A. 角色B. 情节C. 背景D. 对白参考答案:B. 情节2.以下哪个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A. 形式主义理论B. 传统派理论C. 社会批评理论D. 表达主义理论参考答案:D. 表达主义理论3.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悲剧论”?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雅各布松D. 笛卡尔参考答案:A. 亚里士多德4.文学要素的“三性统一”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莫言B. 胡适C. 吴晗D. 钱钟书参考答案:C. 吴晗5.以下哪个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A. 反传统B. 多样性C. 理性思维D. 冷峻原则参考答案:C. 理性思维二、简答题1.什么是文学的形式美和精神美?参考答案:文学的形式美指的是作品在形式上的完美表达,包括艺术形式的运用、语言的优美、结构的紧凑等。
而文学的精神美则是指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性等方面的内在价值,以及作品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的潜力。
2.请简要解释“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参考答案: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提出了对传统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强调对多样性、个体性、相对性和片面性的关注。
其特点包括:对大故事、大理性、大理论的怀疑,注重微观、局部和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对权威、中心和固定身份的反抗,强调个体和边缘群体的存在;对语言和符号的游戏性和多样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讽刺和怀疑态度。
三、论述题请阐述“形式主义”和“意识流”在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参考答案:形式主义是一种重视作品内在形式、结构和语言的文学理论,它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成体系性,并反对将文学作品与其他领域、社会背景等因素混为一谈。
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作品的语言特点、叙事结构、节奏韵律等因素,对于文学创作、阅读和批评具有重要启发和指导作用。
文学概论模拟题 A一、1、文学进步与科学进步有何不同?P201参考答案:文学活动不同于科学活动。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探究,文学是包含认识在内的审美创造活动。
科学进步的特点是取代,文学进步的特点是积累。
(1)科学进步往往表现为一个相对正确的理论对过去的相对错误的理论的克服,即前者在“榨取”了后者的全部合理性之后又将其全抛弃掉。
这样科学进步也就成了一个新理论不断“吞食”和取代旧理论的过程。
(2)与科学进步相比,文学进步却不具有这种后代的新体系取代前代的旧体系的性质。
文学进步当然也表现为后代超过前代,但不能理解成后代克服了前代或取代了前代。
后代虽然在总体水平上超过了前代,但前代所取得的文学成果依然作为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而存在着。
所以文学史上任何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只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重复的。
2、比较“三分法”和“四分法”。
P377参考答案:两者的分类依据不同。
“三分法”注重文学反映现实的内在特点,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但它忽视了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四分法”照顾到了不同作品在语言方面的差异,分类比较全面和具体,容易把握。
但也容易出现交叉重叠的情况。
“三分法”以史诗为核心,“四分法”以诗歌为标准。
(1)“三分法”将文学作品划分为抒情类、叙事类、喜剧类三种基本类型;“四分法”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类型。
(2)“三分法”更注意文学反映现实的内在特点和规则,有比较系统的逻辑分析,具有值得重视的科学性。
(3)“四分法”照顾到了不同作品在体制、语言运用上的差别,分类比较全面、具体。
(4)“三分法”与“四分法”各有特点,“三分法”以叙事类作品即“史诗”作为文学的“中心”类型;“四分法”以诗歌作为作品的“标准”体裁样式。
两种划分方法是可以共存的,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3、文学创作的主观性质表现在几个方面?P411参考答案:文学创作的主观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见出:(1)文学创作满足作者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专升本《文学概论》一1.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A.文艺学 B.文学学 C.诗学 D.文学理论2.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活动把文学艺术看成是()A.社会生活的反映 B.精神生产C.人的生活活动 D.一种社会意识形态3.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A.社会生活 B.文学作品 C.人 D.摹仿4.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巫术 B.游戏 C.宗教 D.劳动5.在西方,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出来是在()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18世纪 D.19世纪6.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中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A.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B.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C.文学的创作原则的问题 D.文学的反映对象问题7.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比较,文学语言强调的是()A.严谨的逻辑 B.严谨的语法结构C.服从说明的需要 D.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8.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是()A.《毛诗序》 B.《乐记》C.陆机《文赋》 D.钟嵘《诗品》9.在中国,最早体现理想型文学倾向的是()A.《诗经》 B.《离骚》 C.《史记》 D.《左传》10.文学创作活动的内驱力指()A.素材积累 B.艺术发现 C.创作动机 D.艺术构思11.由此形象想到彼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想象 B.联想 C.幻想 D.记忆12.艺术构思中的动力因素是指()A.记忆 B.想象 C.联想 D.情感13.下列孔子所说的文学的功能,可以看作“文学交流”的是()A.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14. 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中本来就有的事物,表现作者真切感受的文学类型称()A.现实型文学 B.理想型文学 C.象征型文学 D.古典型文学15. 在中国古代,现实型文学的源头是()A.《诗经》 B.《离骚》 C.《史记》 D.《左传》16.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18世纪末 D.19世纪末17.小说类型通行的划分标准是()A.题材 B.主题 C.篇幅 D.语言18.戏剧之划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是按照()A.题材处理 B.主题表现 C.戏剧冲突性质 D.戏剧结构19. 清代章学诚说:“人心营构之象,亦出于天地自然之象也”,强调文学形象是()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假定与真实的统一C.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D.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20.提出现实主义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命题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21.与普通言语比较,文学言语的最大的不同是其()A.外指性 B.内指性 C.形象性 D.音乐性22.文学形象“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特点,是指它的()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假定与真实的统一C.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D.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23.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韵味无穷 D.思与境偕24. 按王国维对意境的分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 C.诗人之境 D.常人之境25.按王国维对意境的分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 C.诗人之境 D.常人之境26.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A.哲理性 B.象征性 C.求解性 D.多义性27.在叙事作品中,作为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的是()A.人物 B.环境 C.场面 D.语言28.在叙事性作品中,决定叙事视角特征的通常是()A.作品中的角色 B.叙述人C.第一人称 D.第三人称29.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A.格律诗 B.自由诗 C.抒情诗 D.叙事诗30.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象征 B.比喻 C.夸张 D.对比31.文学的文本意蕴层中的主要意蕴也叫做()A.题材 B.主题 C.情节 D.情思32.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是()A.精神与伦理的和谐统一 B.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C.言语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D.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33.关于风格问题,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了()A.“文如其人”的观点 B.“风格即人”的观点C.“风格即言语形式”的观点 D.“言为心声”的观点34.中国古代风格类型划分的简分法一般把风格划分为()A.刚与柔 B.虚与实 C.奇与正 D.俗与雅35.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A.整体性 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36.提出“艺术即直觉”这一观点的西方思想家是()A.黑格尔B.康德C.海德格尔D.克罗齐37.提出在文学阅读活动中提出“召唤结构”理论的是()A.姚斯 B.伊瑟尔 C.伽达默尔 D.英伽登38.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虚静 B.期待 C.共鸣 D.回味39.在艺术构思中,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称为()A.变形 B.漫画 C.陌生化 D.粘合40.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称为()A.社会历史的批评 B.美学的历史的批评C.伦理道德的批评 D.历史主义的批评一 1.C 2.C 3.C 4.D 5.C 6.B 7.D 8.C 9.B 10.C11.B 12.D 13.C 14.A 15.A 16..C 17.C 18.C 19A 20.B 21.B 22..C 23.A 24.A 25.B 26.A 27.A 28.B 29.C 30.B 31.B 32.D 33.B 34.A 35.C 36.D 37.B 38.C 39.C 40.B二1.目前国内外一般把文艺学分为()A.文学史 B.文学批评 C.文学批评史D.文学理论 E.文学理论史2.以下概念中属于西方文论概念的有()A.神思 B.净化 C.原型 D.意境 E.移情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A.对创作素材的分析推理B.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C.外在机缘与作家内心体验的契合D.把透过读到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对象中E.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4.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标是()A.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C.为政治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5.散文的基本特征是()A.故事情节的完整复杂性 B.题材的广泛性 C.结构的灵活性D.环境描写的细致性 E.抒发感受的真挚性6.文学作品的意蕴层一般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是()A.现实生活层 B.历史内容层 C.哲学意味层D.哲理抽象层 E.审美意蕴层7.下列观点中强调作家创作个性与风格关系的是()A.辞尚体要 B.文以气为主 C.文本同而末异D.言,心声也 E.各师成心,其异如面8.文学言语除了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外,还具有三个特点是()A.内指性 B.确定性 C.心理蕴含性D.哲理性 E.阻拒性9. 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文学作品可分为()A.现实型 B.象征型 C.理想型D.模仿型 E.古典型10. 现实型文学突出地体现了再现性特点,主要表现为()A.精神内容压倒了物质形式B.物质表现形式压倒了精神的内容C.再现现实生活严格遵守客观规律D.塑造特定时代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E.情感表现渗透在情节、场面、人物的描绘之中11. 作为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表现在()A.它是整体的社会生活 B.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C.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D.作家经历过的社会生活E.曾经出现过的社会生活12.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A.无功利与功利的相互渗透 B.形象性与理性的相互渗透C.情感与认识的相互渗透 D.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相互渗透E.物质性与精神的相互渗透13. 象征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A.再现性 B.逼真性 C.暗示性D.朦胧性 E.表现性14. 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主要表现为()A.再现现实生活严格遵守客观规律B.塑造特定时代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C.艺术地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D.塑造特定时代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E.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15.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A.凝练性 B.结构灵活性 C.结构跳跃性D.节奏韵律性 E.反映生活的及时性16.文学“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这说明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A.不受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支配 B.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C.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直接的 D.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E.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没有关系17. 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其特殊性表现在()A.精神生产现实地创造对象世界B.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C.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D.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E.精神生产按客观规律进行创造活动18. 现实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A.表现性 B.虚幻性 C.再现性D.逼真性 E.暗示性19. 理想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A.再现性 B.逼真性 C.表现性D.虚幻性 E.暗示性20.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的含混主要是指话语意义的()A.单一性 B.多重性 C.确定性 D.不确定性 E.完整性1.ABD2.BCE3.BCDE4.BD5.BCE6.BCE7.BDE8.ACE9.ABC 10.CDE 11.ABC 12.ABC 13.CD 14.CE 15.ACD 16.BD 17.BCD 18.CD 19.CD 20.BD。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狭隘(ài)矫健(jiǎo)鞭笞(chī)B. 咀嚼(jǔ)憧憬(chōng)惩罚(chéng)粗犷(guǎng)C. 翌日(yì)汲取(jí)殷红(yān)狙击(jū)D. 哺育(bǔ)纨绔(kù)汲水(jí)矫情(jiáo)答案:C解析:A项中,“狭隘”的“隘”应读作“aì”,故A项错误;B项中,“咀嚼”的“咀”应读作“jǔ”,故B项错误;C项中所有词语的注音均正确;D项中,“矫情”的“矫”应读作“jiǎo”,故D项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是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平时学习中应注意多积累,特别是易读错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纨绔(kuà)子弟矫揉(róu)造作鞠躬尽瘁(cuì)B. 殒(yǔn)身不恤殚(dān)精竭虑良莠(yǒu)不齐C. 蓦(mò)然回首颠倒(dǎo)黑白狗尾续貂(diāo)D. 惴(zhuì)惴不安锲(qiè)而不舍饮鸩(zhèn)止渴答案:B解析:A项中“纨绔”应读作“wán kù”,而非“kuà”;B项中所有词语的注音均正确;C项中“颠倒”应读作“diān dǎo”,而非“dǎo”;D项中“锲而不舍”应读作“qièér bù shě”,而非“qiè”。
因此,只有B项中所有词语的注音都是正确的,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中应注意积累和辨析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的读音。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纨绔(wán kù)恫吓(dòng hè)跻身(jī shēn)B. 瑰丽(guī lì)汲取(jí qǔ)狡黠(jiǎo xiá)C. 玷污(diàn wū)矫情(jiǎo qíng)鞭笞(biān chī)D. 鄙薄(bǐ bó)奢靡(shē mí)恪守(kè shǒu)答案:B解析:A项中,“纨绔”的“纨”应读wán,但“绔”应读kù,所以注音不完全正确;“恫吓”的“恫”应读dòng,“吓”应读hè,注音正确;“跻身”的“跻”应读jī,“身”应读shēn,注音正确。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欢欣鼓舞B. 震撼人心C. 畸形病态D. 沉鱼落雁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显得格外镇定,真是个处之泰然的人。
B. 这次比赛,他准备得十分充分,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C. 他一向沉默寡言,今天却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整天。
D. 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却非常讲究穿着,总是珠光宝气。
3、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水落石出B. 眼高手低C. 色厉内荏D. 雕虫小技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在这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B、这个小镇虽然偏僻,但是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别具匠心。
C、这次比赛我们队准备充分,信心十足,势如破竹地拿下了冠军。
D、他的文章写得晦涩难懂,让人有如坐春风之感。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文言虚词?A. 于B. 而C. 以D. 既7、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精湛精深精良B. 沉默沉重沉着C. 拼搏拼凑拼命D. 拔擢拔萃拔尖8、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着镇定稳重B. 沉重厚重沉甸甸C. 倾盆大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D. 沉默钦定沉鱼落雁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B、《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说描绘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C、《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小说通过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D、《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霸。
10、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谦卑(qiān bēi)谦虚(qiān xū)B. 瑰宝(guī bǎo)瑰丽(guī lì)瑰异(guī yì)C. 沉着(chén zhùo)沉着冷静(chén zhùo jìng lěng)沉着应战(chén zhùo yìng zhàn)D. 悠闲(yōu xián)悠然(yōu rán)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二、Ⅱ卷-文言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7分,共34分)第一题【阅读原文】《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源远流长(yuan2 yuan2 liu2 chang2)B. 气壮山河(qi4 zhuang4 shan1 he2)C. 翻天覆地(fan1 tian1 fu4 di4)D. 随波逐流(sui1 bo1 zhu2 liu2)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C)。
A. 他是个字字斟酌、追求完美的人。
B. 我们要居安思危,加强自身建设。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见到自己的作品终于出版了,这位退休干部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3、根据汉字字音、字形和字义正确填空。
()A. 驰骋(chěng)九州,耕织(wéi)田间B. 江山社稷(jì),百姓黎民(lǐ)C. 赏赐(cì)金银,惶恐(huáng)不安D. 匠心(jīng)独具,别具(pù)一格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
B. 尽管他多次尝试,但每次考试都以失败告终,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C.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新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D.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最终荣获了冠军,大家都为她的成功而感到骄傲。
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筹谋(chóu móu)寓教于乐(yùjiào yú lè)青涩(qīng sè)B. 谦逊(qiān xùn)颠簸(diān bǒ)恣意(zì yì)C. 谬论(miù lùn)恍若(huǎng ruò)璀璨(cuǐ càn)D. 洒脱(sǎ tuō)璀璨(cuǐ càn)洒脱(sǎ tuō)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悼词(dào)窥伺(cuī)绽放(zhàn)鲜为人知(xi ǎn)B. 酝酿(liáng)奢靡(mí)恪守(kè)风雪载途(zài)C. 氤氲(yīn)薰陶(xūn)炽热(zhì)戛然而止(jiá)D. 落蕊(ruǐ)羁绊(bàn)悖谬(bèi)豁然开朗(hu ò)二、现代文阅读Ⅰ(16分)【阅读材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考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欣赏答案:A2. 文学的基本属性是()。
A. 社会性B. 历史性C. 审美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文学作品的三个层面不包括()。
A. 物质层面B. 意象层面C. 情感层面D. 思想层面答案:C4.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5. 文学作品的“四要素”不包括()。
A. 作者B. 作品C. 读者D. 批评家答案:D6.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主要区别是()。
A. 规范性B. 准确性C. 创造性D. 逻辑性答案:C7. 以下不属于文学作品的分类标准的是()。
A. 内容B. 形式C. 风格D. 作者答案:D8. 以下不属于文学流派的是()。
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现代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9. 文学批评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B. 评价C. 指导D. 创作答案:D10.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历史研究法B. 比较研究法C. 系统研究法D. 创作研究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文学的本质B. 文学的功能C. 文学创作过程D. 文学批评方法答案:ABCD2.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
A. 语言B. 形象C. 情感D. 思想答案:ABCD3. 文学语言的特点包括()。
A. 形象性B. 音乐性D. 抽象性答案:ABC4. 文学作品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
A. 题材B. 体裁C. 风格D. 时代答案:ABC5. 文学批评的类型主要包括()。
A. 社会历史批评B. 心理批评C. 形式主义批评D. 读者反应批评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的审美价值。
答案:文学的审美价值是指文学作品在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它体现了人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科文学理论专题课程复习题A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7月无纸化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
持一种的关系。
2、当代作家汪曾棋就曾明确强调说:“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写小说就
是”。
3、“张力”一词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在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把
它作为描述诗歌特征的术语提出来之后,开始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常用词汇。
4、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为和押韵两个方面。
5、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与寄情于事。
6、是形成小说叙事的中心目标。
7、关于意境问题,晚唐的提出了“韵味”说,明代提出了“景媒
情胚”说。
8、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并受其
意蕴影响的过程。
9、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审美意识形态:
2、语言本体论:
3、诗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