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A. 学习永远都是一件苦差事B. 学习可以让人感到快乐C. 学习只有在年轻时候才能做到D. 学习需要不断重复练习答案:D2. <庄子>中的“大丈夫之器”是指:A. 肌肉和骨骼B. 知识和学问C. 高尚的情感和品德D. 丰富的财富和物质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A. 以天地人为宇宙之本B. 尊重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C. 着重鼓励个人主义和竞争D. 崇尚孝道、忠诚、信义等道德观念答案:C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是指:A. 四部经典和五种文学体裁B. 四个经典书籍和五个戏剧C. 四种古琴曲调和五种民间乐器D. 四部儒家经书和五部杂家经书答案:D5. 以下哪些文化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A. 京剧B. 中华料理C. 国画D. 古埃及文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大一统思想强调国家主权、统一性和 ________。
答案:整体性7. 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的 ____________。
答案:和谐8. 中庸的思想是不偏不倚、不偏不向的 ____________。
答案:正中9. “庄子梦蝶”故事中,庄子讲到“蝴蝶梦中无蝴蝶,蝴蝶醒后无庄子”,表达了他对夢境和现实的__________。
答案:区别10. 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强调将人民当作治理的_________。
答案:中心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什么是“礼”?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礼”是指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和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可以保持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什么是“道德经”?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答:“道德经”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籍,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部著作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解析: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介子推与寒食节有关。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针灸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属于四大发明。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答案:B5. 京剧的主要唱腔有()A.西皮和二黄B.高腔和昆腔C.吹腔和拨子D.南梆子和四平调答案:A解析:京剧的主要唱腔为西皮和二黄。
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亮丽,二黄的曲调则较为深沉舒缓。
高腔是弋阳腔等戏曲的唱腔,昆腔是昆曲的唱腔,吹腔和拨子是徽剧等的唱腔,南梆子和四平调是京剧的辅助唱腔。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解析:“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 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______等。
答案:守岁(或拜年等合理答案)解析:春节有很多习俗,守岁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拜年是春节期间走访亲友互相祝贺新年等。
4.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______结构。
答案:木构架解析:木构架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5.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检测试题卷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检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_______________;欲齐其家者,_______________;欲修其身者,_______________;欲正其心者,_______________;欲诚其意者,_______________。
2.人莫知其子之恶,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社稷次之,君为轻。
4. 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5. ____________________,熊掌,亦我所欲也。
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_______________,敬人者,_______________。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
10.自古缝秋悲寂廖,_______________。
1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13.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
14.些小吾曹州县吏,_______________。
1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
16.每个诗人因风格不同,获得了不同的赞誉。
刘禹锡被誉为(),王勃被誉为(),白居易被誉为(),贺知章被誉为(),贾岛、孟郊被誉为(),王维被誉为(),刘长卿被誉为(),王昌龄被誉为()。
17.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
一年级文化传统题练习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对每个人的成长和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一年级学生的教育中引入一些文化传统的题目练习,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一、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插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的图片)1. 这个节日是中国的春节吗?请用一句话回答。
2. 你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什么吗?请简单描述一下。
3. 这个节日有哪些传统习俗呢?请列举两个。
二、中国传统民俗中国的传统民俗非常丰富多样,比如舞龙、舞狮、京剧等。
请你观看下面的视频,并回答问题。
(插入舞龙、舞狮、京剧的视频截图)1. 这个视频展示的是什么传统民俗表演?请用一句话回答。
2. 你觉得这种传统民俗表演有什么特别之处?请简单描述一下。
3. 你有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传统民俗表演?如果有,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没有,你希望有机会参加吗?三、中国传统建筑中国的传统建筑以其特殊的风格和造型而闻名于世,比如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园林等。
请你观看下面的图片,并回答问题。
(插入故宫、苏州园林的图片)1. 这个建筑物是中国的故宫吗?请用一句话回答。
2. 你觉得这个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请简单描述一下。
3. 你有没有去过这个建筑物参观?如果有,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没有,你希望有机会去参观吗?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传统。
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珍惜之心。
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练习,让一年级的孩子们从小就爱上中国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试题
1.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传统文化的内涵指的是那些影响着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政治、社会、宗教等文化现象。
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国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源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应当包含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资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当代发展中的重要性,还有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文章或教育研究结果。
读本试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第三、四单元)一、判断题1、汉字是我国祖先通过观察世界,将一幅一幅的画面变成一个个的符号而发明的。
()2、像图画一样的汉子叫象形字。
()3、三千多年前的文字,大多被刻在龟壳、牛肩胛骨上,所以被人们称为甲骨文。
()4、古人造字的时候常常用事物的形状或画面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5、人们用“春秋”指代历史。
()6、“孝顺”这个词是从“效舜”这两个字演变而来。
()7、商鞅立木赏金的原因是他找到一位大力士。
()8、“完璧归赵”讲的是诚实守信的故事。
()9、“闻鸡起舞”的意思是一听到鸡叫,就起床跳舞。
()10、“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上进才能成为出色的屠夫。
()11、岳飞立志报国,把“精忠报国”四个字刻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
()12、“水”的中间是“”,表示水流,两边是“”表示浪花或水滴。
()13、古代的“天”字---一个人伸开双臂站在大地上,头顶上是高高的天空。
做人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天”是一个象形字。
()14、“东”在古时候是由“”“”两个组成,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透过树木可以看到它。
()15、万物生长靠太阳。
“”外面的框表示太阳,中间的横线表示表示太阳发出的光线。
()16、“”字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上的云彩,下面的六个点代表下落的小雨点儿。
()17、舜爬上仓库修房顶,弟弟在下面防火,舜戴着大斗笠安全跳下来。
()18、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楷书、篆书、隶书。
()19、于谦年轻的时候,靠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
后来他投笔从戎,不久便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为促进西域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
()二、猜字谜1、一字十八口()2、一字口十八()3、十八中有口()4、口里有十八()5、给一半,留一半()6、高爷爷的头,丁奶奶的脚。
()7、心有余()8、力不足()9、一口咬掉牛尾巴。
()10、走在上面,坐在下面,堆在左面,挂在下面。
“一”型测试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二”型测试题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三”型测试题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试题(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测试题2018.1
读一读,背一背,连一连。
1.厚德有过则改
2.见善则迁载物
3.修之于身可以攻玉
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5.它山之石其德乃真
6.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方,应乎中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时,运不穷
7.逃之夭夭存高远
8.志当莫重于尊师
9.为学人之模范也
10.师者灼灼其华
11.子不学,非所宜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学,老何为
12.知之为知之寸金难买寸光阴
13.一年之计在于春君子以自强不息
14.一寸光阴一寸金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天行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题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1、(《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
2、(周处)和猛虎、恶龙并称为“三害”。
3、“昔孟母,择邻处”与(孟子)有关。
4、窦禹钧之所以叫窦燕山,因为他住在(燕山)。
5、孟母第一次搬到(墓地)附近。
6、孟母第二次搬到(集市)边上。
7、孟母第三次搬到(学堂)附近。
8、孟轲,人们尊称他为(孟子)。
9、(《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姓氏著作。
10、有个人负责掌管钱财,他的后代就以“(钱)”为姓了。
11、有人在逃亡途中靠采摘李子充饥,所以就改姓(李)了。
12、姓张,是因为那个人发明了(弓箭),又担任了(弓长)的职务。
13、司马、上官是根据(官职)来命名的14、欧阳、诸葛是根据(住的地方)来命名的。
15、“弟子规,圣人训”中“圣人”是指(孔子)16、孔融让梨,让的是(最大)的梨。
17、《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18、“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的意思是(显露)19、《敕勒歌》原唱者是(斛律金)20、宿建德江的停顿是(宿/建德江)21、姜太公钓鱼说的是(姜子牙)22、被刻在龟壳、牛肩胛骨上的字叫(甲骨文)23、像图画一样的汉字叫(象形字)24、“日”本义指(太阳)25、历史书《春秋》是由(孔子)重新整理修编的。
26、“舟车”指船和车,也指(旅途)27、“春秋”代指(历史)28、猜字谜,一字十八口(杏)29、猜字谜,一字口十八(呆)30、猜字谜,十八中有口(束)31、猜字谜,口中有十八(困)32、由(两)种以上的字合成猜谜底的方法叫合成法。
33、猜字谜,给一半留一半(细)34、猜字谜,高爷爷的头,丁奶奶的脚(亭)35、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两个字。
(必)(刀)36、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37、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
(土)38、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
(也)39、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驼)40、孝顺父母的是(舜)41、说话算话的是(商鞅)42、尊师敬长的是(张良)43、精忠报国的是(岳飞)44、舜的父亲放火时,舜把(斗笠)当降落伞,安全地到了地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一年级复习资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检测(一)(满分 100 分,时间 5 分钟)姓名一、选择题。
( 5*10 分)1、()被誉为“蒙学之冠” 。
A 、《弟子规》B 、《百家姓》C 、《三字经》2、宋朝的交通规则规定:人们出行必须靠()走。
A 、左B 、中间C 、右3、被古人称之为“孝鸟”的是()。
A 、大雁B 、乌鸦C 、喜鹊4、每到()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来纪念龙王。
A 、一月一B 、二月二C 、三月三5、后羿一共射下了()个太阳。
A 、10B 、9C 、8二、连一连。
( 10*5 分)赤兔之死匡衡教之道出没风波里精忠报国关羽昔孟母只是近黄昏尊师敬长岳飞君看一叶舟择邻处一诺千金张良夕阳无限好山青花欲燃凿壁偷光季布江碧鸟逾白贵以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检测(一)(满分 100 分,时间 5 分钟)姓名一、选择题。
( 5*10 分)1、( C )被誉为“蒙学之冠” 。
A 、《弟子规》B 、《百家姓》C 、《三字经》2、宋朝的交通规则规定:人们出行必须靠( A )走。
A 、左B 、中间C 、右3、被古人称之为“孝鸟”的是( B )。
A 、大雁B 、乌鸦C 、喜鹊4、每到( B )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来纪念龙王。
A 、一月一B 、二月二C 、三月三5、后羿一共射下了(A 、10B 、9 B )个太阳。
C 、8三、连一连。
( 10*5 分)赤兔之死匡衡教之道出没风波里精忠报国关羽昔孟母只是近黄昏尊师敬长岳飞君看一叶舟择邻处一诺千金张良夕阳无限好山青花欲燃凿壁偷光季布江碧鸟逾白贵以专。
小学一年级国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仁”的部首?A. 心B. 人C. 手D. 言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近C. 性本恶,习相近D. 性本恶,习相远3.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4. 《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下一句是什么?A. 父母命,行勿懒B. 父母责,须顺承C. 父母教,须敬听D. 父母责,须顺从5. 下列哪个是《论语》中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诗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孟子》。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4.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5. “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增广贤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______》。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
5.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礼仪之邦”的含义。
2. 简述“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简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含义。
4. 简述“仁者爱人”的含义。
5. 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句话概括《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请用一句话概括《大学》的主要思想。
3. 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庸》的主要思想。
4. 请用一句话概括《孟子》的主要思想。
5. 请用一句话概括《诗经》的主要思想。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含义。
小学一年级语文综合专项练习题认识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通过语文综合专项练习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不同的练习题,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更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
一、民间传说1. 请你听听爷爷或奶奶给你讲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故事的内容,并写下你听到的故事。
2. 根据中国传统故事《白蛇传》中的情节,填写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地点。
二、古代诗词1. 根据以下描写,填写正确的古代诗句:- 雪花纷纷飞舞,悄悄地落在大地上。
- 河水波光粼粼,鱼儿欢快地游动。
- 春天到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得香甜。
三、传统节日1. 请你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短文,介绍春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 请你选择以下正确的答案,回答关于中秋节的问题:- 中秋节是每年的哪个月份?-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是什么?- 中秋节的主要庆祝活动是什么?四、传统绘画1. 请你观看一幅中国传统画作,并简要描述画作中的内容。
2. 现在请你根据你观看到的中国传统画作,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写一段话介绍你的画意。
五、传统手工艺1. 请你观看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制作的视频,并试着亲自制作一件小手工艺品,写下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六、传统戏曲1. 请你观看一段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如京剧、评剧等),并写一篇短评,介绍你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以上的语文综合专项练习题,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听故事、填空、写作、观察等方式,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
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因此,教育界对小学一年级语文综合专项练习题的开展非常重视。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让他们从小就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这样,我们的中华文化才能代代相传,永不消失。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单选10分判断10分填空10分简答2题16分论述2题34分(10选4考)材料20分要写800字结合上面的材料,不能撇开,还可以联系所了解到的其它现象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A.文明B.天文C.花纹D.人文2.“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3.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天文”指的是()A.自然现象和规律B.社会现象和规律C.人的文化水平D.人体花纹4.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人文”指的是()A.自然现象和规律B.社会现象和规律C.人的文化水平D.人体花纹5.“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6.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7.下列现象不属于文化范围的是()A.原始人的石斧B.原始人养的家禽C.楼兰古城D.自然涌出的原油8.下列现象属于文化范围的是()A.原始人制造的陶器B.天然粘土C.天然湖泊D.自然涌出的原油9.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雕塑C.筷子D.衣物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圣经》B.马车C.油画D.流行歌曲二、填空题1.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传统文化知识考题(1)传统文化知识考题(一年级)共100题,单选50题,多选30题,判断20题一、单选题(50题)1.在我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骨头变成了大山,血液变成了(),毛发变成了草木。
A.江海B.天空C.空气D.风2.传说仓颉(jié)看到()身上的花纹受到启发,创造出线条组成的符号,成为最初的文字。
A.斑马B.麋鹿C.鱼D.乌龟3.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的()A.春节B.七夕C.重阳节D.端午节4.在过端午节时,我们通常要吃()A.汤圆B.月饼C.粽子D.年糕5.要成好人,()。
引酵(jiào)若酸,哪得甜酒。
A.须寻好友B.休要说谎C.须有良师6.传说太阳里面住着(),一位大神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太阳,发光发热,帮助万物生长。
A.红嘴飞鸟B.巨足怪鸟C.火神 D金色的乌鸦7.夸父在追赶太阳的路上累倒了,变成了一座()A.巨塔B.大山C.寺庙D.墓碑8.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他的样子很奇特——脑袋上长着两只角,身子和五脏六腑都是透明的。
A.蚩尤B.孙悟空C.炎帝D.伏羲9.()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A.谷雨B.白露C.夏至D.春分10.()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11.禁火、吃冷食和扫墓是()的习俗。
A.重阳节B.寒食节C.腊八节D.端午节12.为人子,方少时。
(),习礼仪。
A.人之初B.亲师友C.性相近D.子不学13.万爱千恩百苦,()。
A.烈火焚烧若等闲B.疼我孰如父母C.懂我自有师友14.在我国古代,九岁就十分孝顺,能给父亲暖被窝的人是()。
A.黄香B.孔融C.郭巨15.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A.12月B.11月C.1月16.重阳节又被称为()。
A.老年节B.青年节C.登山节17.唐代大诗人王维于傍晚时分在深山中写下了“空山不()人,但闻人语响。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一、选择题1. 先秦时代, 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 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A. 射B. 御C. 礼D. 武2.经魏晋多名士, 有著名的竹林七贤,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A. 阮籍 B. 嵇康 C. 刘伶 D. 向秀3.“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A. 李白B. 杜甫C. 李商隐D. 李清照4. “豆蔻”是指(A)岁A. 十三B. 十五C. 十八D. 二十5.友谊的深浅, 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A. 莫逆之交B. 金兰之交C. 刎颈之交D. 点头之交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7.“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A. 孟子B. 韩非子C. 荀子D. 老子8.魏晋时期, 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 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A. 嵇康B. 曹植C. 山涛D. 阮瑀9.“茕茕子立, 形影相吊”出自(C)A. 《出师表》B. 《答司马谏议书》C. 《陈情表》D. 《报刘一丈书》10. 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A. 周易B. 尚书C. 史记D. 尔雅1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A. 慧思B. 慧能C. 神秀D. 玄奘12. 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①方今天下, 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 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A.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 孟子孔子老子庄子C. 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13. 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A. 汉元帝B. 汉武帝C. 汉高祖D. 汉明帝14. 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 诗佛B. 诗仙C. 诗圣D. 诗鬼15.“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A. 白居易B. 柳宗元C. 周敦颐D. 刘禹锡16.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B)A. 秦国B. 楚国C. 魏国D. 赵国17. 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B )A. 诸葛亮B. 蔺相如C. 曹操D. 越王勾践18. 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A. 彖传B. 穀梁传C. 象传D. 文言传19. 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A. 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 大学、孝经、论语、孟子20.“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试题以及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第五六单元练习题一、填空题。
1、“三吏三别”即,作者。
2、孟子说:“,社稷次之,。
”3、孙中山,又名,最喜欢题写的内容为“”。
这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思想。
4、孔子,名,字。
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被后人尊称为、。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事业,相传他有弟子,其中著名的有人。
相传他修订了六经,即《乐》《易》《春秋》。
5、孔子去世后,他的和开始整理编撰,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反映孔子的思想。
6、《论语》是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和等,与《中庸》并称“四书”,在加上“五经”,合称“四书五经”。
7、《道德经》的作者是。
8、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9、中国四大名锦是。
10、十二生肖,又叫,是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以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羊、猴、猪。
11、十二生肖的历史十分久长。
我国早在时期就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明白记载与当今相同的十二属相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的。
12、十二生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也产生了“羊年马年好种田,”这样的农谚。
13、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
是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教育读本第五六单元练习题一、填空题。
1、“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作者杜甫。
2、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孙中山,又名孙文,最喜欢题写的内容为“天下为公”。
这也是他终身为之奋斗的思想。
4、孔子,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相传他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5、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开始整理编撰《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反映孔子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1、(《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
2、(周处)和猛虎、恶龙并称为“三害”。
3、“昔孟母,择邻处”与(孟子)有关。
4、窦禹钧之所以叫窦燕山,因为他住在(燕山)。
5、孟母第一次搬到(墓地)附近。
6、孟母第二次搬到(集市)边上。
7、孟母第三次搬到(学堂)附近。
8、孟轲,人们尊称他为(孟子)。
9、(《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姓氏著作。
10、有个人负责掌管钱财,他的后代就以“(钱)”为姓了。
11、有人在逃亡途中靠采摘李子充饥,所以就改姓(李)了。
12、姓张,是因为那个人发明了(弓箭),又担任了(弓长)的职务。
13、司马、上官是根据(官职)来命名的
14、欧阳、诸葛是根据(住的地方)来命名的。
15、“弟子规,圣人训”中“圣人”是指(孔子)
16、孔融让梨,让的是(最大)的梨。
17、《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18、“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的意思是(显露)
19、《敕勒歌》原唱者是(斛律金)
20、宿建德江的停顿是(宿/建德江)
21、姜太公钓鱼说的是(姜子牙)
22、被刻在龟壳、牛肩胛骨上的字叫(甲骨文)
23、像图画一样的汉字叫(象形字)
24、“日”本义指(太阳)
25、历史书《春秋》是由(孔子)重新整理修编的。
26、“舟车”指船和车,也指(旅途)
27、“春秋”代指(历史)
28、猜字谜,一字十八口(杏)
29、猜字谜,一字口十八(呆)
30、猜字谜,十八中有口(束)
31、猜字谜,口中有十八(困)
32、由(两)种以上的字合成猜谜底的方法叫合成法。
33、猜字谜,给一半留一半(细)
34、猜字谜,高爷爷的头,丁奶奶的脚(亭)
35、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两个字。
(必)(刀)
36、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37、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
(土)
38、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
(也)
39、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驼)
40、孝顺父母的是(舜)
41、说话算话的是(商鞅)
42、尊师敬长的是(张良)
43、精忠报国的是(岳飞)
44、舜的父亲放火时,舜把(斗笠)当降落伞,安全地到了地上。
45、人们把(舜)叫做“孝祖”
46、一诺千金说的是(季布)
47、曾子杀猪说的是(曾子)
48、赤兔之死的故事和(关羽)有关。
49、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和(周幽王)和(褒姒)有关
50、在《尊师敬长的张良》中,张良来到了桥上(三)次。
51、老人送给张良一本书,是《太公兵法》
52、《子贡守墓》中,子贡守了(六)年墓才离开。
53、尊师敬长的故事很多,有(孔子)访师,(秦始皇)拜荆条,(汉明帝)尊师
54、“闻鸡起舞”的故事和(祖逖)和(刘琨)有关。
55、“凿壁偷光”说的是(匡衡)
56、篮球巨星姚明在NBA呆了(九)年
57、“铁杵磨成针”说的是(李白)
58、(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59、(鲁迅)卖奖章。
60、“韦编三绝”的故事说的是(孔子)
61、(达芬奇)曾经画蛋。
62、(齐白石)说过“不教一日闲过”
63、岳飞把(精忠报国)四个字刻在了(背上)。
64、人们把(岳飞)带领的军队称为“岳家军”
65、“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写的
66、上帝耶律华用(六)天创造出了世界。
67、上帝耶律华第一天创造出了(光)。
68、上帝耶律华第二天创造出了(天空)。
69、上帝耶律华第三天创造出了(陆地)。
70、第四天,上帝耶律华让天上布满了(星辰)。
71、(第五天),上帝耶律华造出了大鲸小鱼、各类大鸟小雀。
72、上帝耶律华第六天创造出了(动物)。
73、最后,上帝抓起一把泥土捏了一个泥人叫(亚当)
74、(第七天),上帝耶律华就休息了。
75、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76、(十)个太阳是天帝和羲和的孩子。
77、天帝给了后羿一张(红色)的弓和十支(白色)的箭。
78、后来,人们把后羿尊称为(山神)。
79、(太阳)要落下的地方叫虞渊。
80、精卫填海中,精卫是一只(鸟)
81、伏羲伐(梧桐木)制琴。
82、(春节)俗称“过年”,时间在农历元旦,即正月初一。
83、(正月初一),在古代被称为“元日”
84、被称为“年节”的是(春节)
85、春节常见的习俗(贴对联)、(放鞭炮)、(守岁)、(吃饺子)、(拜年)、(挂红灯笼)等
86、“年”怪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87、(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时间在正月十五。
88、元宵节也称(灯节)。
89、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烟花、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
90、身上穿红袍,肚里真心焦,惹起心头火,跳得八尺高。
(猜一物)谜底是(爆竹)
91、此物大而轻,肚内火烧心。
(猜一物)谜底(灯笼)
92、(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93、每到(二月二),人们就爆玉米花来纪念龙王。
94、二月二如果剃头,叫(剃龙头)
95、(知书达礼),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96、(孔子)层告诫弟子们:“不学礼,无以立”
97、《游子吟》的作者是(孟郊)
98、(羊)跪乳,(鸦)反哺。
99、被称为“孝鸟”的是(乌鸦)
100、小学生,上学校,一定要走(人行道)
101、行人横过街道时,只能走(人行横道)
102、我国宋朝的交通规则规定,人们出行必须靠(左)走。
103、在没斑马线的地方横过马路,先看(左)边,再看(右)边。
104、(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105、年画中比较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朱家镇)等。
106、剪纸主要采用(镂空)的办法,使作品“千刻不落、万剪不乱”107、(风筝)是战国一个叫墨翟的人发明的。
108、人们把(墨翟)制造的木鸟叫作“木鸢”。
109、(风筝)最初是用于军事中侦测敌情,传递信息的,被人们称为“会飞的情报员”。
110、张明山是天津(泥人张)的创始人。
111、(泥塑)是我国古老而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
112、(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和(广东潮州)大吴泥塑较为有名。
113、泥人张是(北)访泥塑艺术的代表,作品以(写实)为主要特色114、(无锡惠山泥人)造型丰满活泼,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主要塑造(儿童玩具和戏曲人物)
115、(广东潮州大吴泥塑)品种丰富多彩,色彩鲜艳自然,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