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射道传统弓射箭级别评定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白羽射道传统弓射箭级别评定方案第一条:测试与评级方式测试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进行。
使用国际标准60半环靶。
每位射手射箭总数为12枝,分三轮,每轮4枝完成。
每两位射手为一组,共用一个靶位。
几组可同时开始。
撒放方式仅限三指和拇指撒放两种。
第二条:对场地和场地设施要求场地可在室内箭馆,也可在室外场地。
室外场地要求地面平整。
靶位要有可以保证安全的土坡,或者围以挡箭布。
箭位要设有警戒线,以及裁判席。
射箭前需要事先勘察场地的安全性,确保安全方可组织射箭的测试。
靶子不可安放过高,最好安放于距离地面50cm高处。
这样可以保证远距离射箭时有一个较合适的抛射角度,从而扩大了器材的适应范围。
第三条:选手器材要求1.对弓的要求:仅限使用传统弓,必须是无箭台光弓,弓体不可有箭台、平衡杆、和瞄准器、响片,或者任何作用相似的附属物。
2.对箭的要求:箭必须由完好的箭头、箭杆、真羽、和箭尾组成,箭杆不能有结构性的损伤,箭头必须是靶箭头。
箭支总数为4。
箭的长度、规格必须一致。
每位射手的箭必须有有别于他人的显著特征。
3.对护具的要求:拇指撒放法的射手必须在勾弦拇指佩带扳指,皮扳指,或皮手套。
三指撒放的射手必须在撒放手佩带护指,持弓手佩带护臂。
女子射手还需佩带护胸。
第四条:对裁判的要求裁判至少两名,必须是弓友推选,一位裁判在靶位附近负责检查中靶情况,一位在运动员附近负责指挥和记录。
第五条:升级规定升级必须从初级开始,必须逐级而过,不可越级。
每次测评升级的上限为3级。
所以考级周期根据周末活动时间具体确定举行。
2018年第五届“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规程一、赛事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射箭协会青海省体育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尖扎县人民政府协办单位:尖扎县“五彩神箭”射箭协会二、时间、地点时间:2018年9月18日--9月21日地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马克唐镇三、竞赛项目(一)国际组1.反曲弓5人组2.传统弓5人组(二)青海省内组1.角弓20人组2.反曲弓20人组3.复合弓20人组四、参赛单位、人员(一)本届赛事将邀请20支国外参赛队和20支国内参赛队。
(二)青海省内组参赛队以州(市)、县(区)为单位(根据户籍确定)或以协会为单位(需提供相关协会批复及一揽子资料),每项目每县只能报一个队参赛。
尖扎县参赛队由2018年冬季农牧民射箭赛选拔赛前八名参加。
五、选手资格(一)参赛选手年龄上限为70周岁(194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参加国际5人组项目的青海省队员不能参加青海省内20人组项目比赛。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并持有本年度县级以上医院健康检查证明。
六、参赛办法(一)角弓20人组、复合弓20人组、反曲弓20人组项目,每队参赛人员确定为20人(含领队)。
(二)传统弓5人组、反曲弓5人组,每队参赛人员确定为5人,可另报领队1人。
(三)在比赛中,凡因个人身体原因及个人其他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者个人承担责任。
(四)运动员必须向组委会递交签字后的《自愿参赛声明》。
(五)各参赛队必须办理最少8天的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天数须涵盖参赛期间和往返路途时间)。
(六)各参赛队队员经比赛现场裁判员审查确定后,按竞赛规定进行比赛。
七、竞赛办法(一)射程1.角弓20人组: 60米2.复合弓20人组: 85米3.反曲弓20人组: 70米4.传统弓5人组: 60米5.反曲弓5人组: 70米(二)弓箭的要求1.本次比赛弓箭使用复合弓、反曲弓及传统弓;2.传统弓5人组可使用传统角弓、用现代材料做成的传统弓及竹木弓等本民族使用的传统弓;3.角弓20人组必须使用由动物的筋、角与竹、木等天然材料通过天然胶如鱼鳔角(或其他天然胶水)复合粘接成的弓;4.所有弓一律不准使用撤放器、平衡杆及瞄准器;5.除反曲弓、复合弓可使用碳素箭外,传统弓使用的箭为木质箭或竹箭,箭羽必须为天然羽毛,箭尾必须用竹、木、角、骨等天然材料。
县首届迎春杯传统射箭比赛办法一、比赛规则本次比赛不分复合弓、反曲弓、传统弓,各参赛队以队为单位参赛,参赛弓箭自备。
1、标靶距离为85米,不准使用瞄准器、撒放器。
2、比赛中每名队员共射10支箭,分5轮进行,每轮每人射2支箭。
3、各参赛队不得临时借用、更换非本队射箭人员,一经发现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参赛队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比赛,只计有效参赛队员的成绩,缺赛队员的成绩按0环计,不容许临时顶替。
4、在规定靶距的同一条线上,比赛双方射手每一轮次每人射两支箭,一场比赛每名箭手放射10支箭。
比赛过程中,箭手将箭放入弓弦内未撒入之前不慎落地可捡箭重新发射,箭手射出去的箭因箭尾断裂、弓弦拉断以及其他原因而落地的,视为正常射箭,不得重新发射。
在任何情况下,运动员将箭头不允许对准他人,保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箭手方可发射。
二、计分办法1、比赛时以每5人为一组(五个队各出一人),射完一组后,队员、裁判员一同前住靶位,队员确认自己的箭及环数,依次核实登记交并经队员签字认可后方可取箭,或出现争议,应请裁判组集体判定,经同组队员认可后,方可取箭。
2、比赛中队员因迟到、中途离开等原因错过射箭轮次的,当次一轮本人的成绩按0环计算,不得进行补射。
3、整队迟到15分钟,队员迟到5分钟以上,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4、如所射箭压环数线者计入高环数。
5、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以累计中箭环数计算,环数高者优胜。
若团体和个人成绩环数相等时,团体和个人成绩中最高环数出现次数多者为优胜。
三、奖项设置和奖励办法1、比赛项目取团体奖前六名,个人奖前六名。
2、获得团体前六名者分别奖励人民币2000、1500、1000、800、500、300元,并颁发奖状。
获得个人前六名的奖项者,分别奖励人民币1000、800、500、300、200、1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运动员守则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射箭体育运动。
2、尊重教练,尊重裁判,尊重参赛队员,尊重观众。
大專體育學刊第11卷第2期85-96頁(2009年6月)不同等級大專射箭選手平衡控制能力之差異林威秀1 黃國堂2 邱炳坤3 黎俊彥21國立嘉義大學體育學系 2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3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陸上運動技術學系 目的:比較不同等級大專射箭選手於一般情境與瞄射情境之平衡控制差異。
方法:19位大專射箭選手,依國際射箭總會之全項單局最佳成績表現,分為優秀組(EA, 9人,FITA 分數= 1210.1±19.1分;年齡= 20.2±1.6歲;身高= 170.0 ±6.1公分;體重= 81.2±25.6公斤)與一般組(GA, 10人,FITA分數=1122.5±47.3分;年齡=20.1±1.0歲;身高=173.3±9.6公分;體重=70.1±14.9公斤)。
平衡控制能力是以三軸測力板搭配專業平衡分析軟體,分析各測試情境之腳壓中心(COP)偏移半徑、搖晃速度與95%涵蓋面積來評估,而取樣頻率則設定為100 Hz。
一般情境平衡測試包括雙/單腳之開/閉眼站立與射箭慣用/非慣用側站立等八種姿勢各10秒,而瞄射情境平衡測試則是收集進行2回合共12箭,距離50公尺射箭運動之平衡參數,並分析個別選手得分最高分與最低分2箭之平衡參數。
所得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顯示,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獨立樣本t考驗,比較兩組各情境平衡控制參數的差異,再以相依樣本t考驗,比較個別選手高分箭與低分箭平衡控制參數的差異,顯著水準皆定為p<.05。
結果:兩組射箭選手於一般情境測試之平衡控制能力皆無顯著差異,在瞄射情境測試時優秀選手有顯著較小COP搖擺速度與涵蓋面積(3.53±0.75 vs. 4.42±0.93 mm/s, t=-2.31, p<.05; 2.98±1.43 vs. 6.50±4.16 mm2, t=-2.41, p<.05),且個別選手高分箭之COP涵蓋面積也顯著小於低分箭(4.49±3.70 vs. 5.30±4.29 mm2,t=-2.48, p<.05)。
射弩竞赛规则第一章总则1 宗旨1.1 本规则适用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射弩比赛。
1.2 制定本规则是为了公平、科学地进行比赛,达到互相帮助、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目的。
2安全规则2.1 任何情况下弓弩不得对人。
2.2 严禁在非指定场地训练发射。
2.3 未经同意不得摆弄他人弩、箭,也不得随意将弩、箭借给非上场比赛人员。
2.4 运动员进入发射区后,只能将弓弩按发射方向放置。
2.5 裁判员未下达“比赛开始”口令前和下达“停放”口令后,运动员不得将弓弩成待发或发射箭状态。
2.6 比赛中弓弩应始终指向发射方向。
2.7 发射完毕放下弩、箭并报告裁判员,经裁判员检查后,方可离开发射区。
2.8 在危及安全的情况下,裁判员有权随时中断发射。
2.9 运动员严重违反安全规则,裁判长可以取消其比赛资格.第二章场地设置和器材3 比赛场地3.1 射弩场地应平坦、开阔,室内、室外均可。
长不少于30米,宽度可根据所设靶位数酌定。
(如图)3.2 一次比赛应在同一个场地进行,特殊情况下,可经竞赛委员会批准在不同场地进行,一个项目必须在同一个场地进行。
3.3 室外场地:3.3.1 在室外场地比赛时,发射方向应避免阳光直射。
3.3.2 室外场地必须提供下列设施:3.3.2.1 设有运动员、裁判员和比赛工作人员免受日晒和雨淋的设施。
3.3.2.2 每个箭靶上方设置示风旗,旗用轻质材料制成,矩形尺寸为5厘米×20厘米3.3.2.3 箭靶后方设置箭挡或留有安全地带。
3.3.2.4 成绩公告栏。
3.3.2.5 场地周围设置安全警戒标志。
3.4 室内比赛场地必须达到需要的照明水平,全场光照均匀,不得低于300勒克斯,靶面光照至少1000勒克斯,靶后背景为不反光的中性颜色,不得设置其他标志物。
3.5 比赛场地附近应设置校弩场地,靶位数酌情而定。
3.6 比赛场地的显著位置可设置时间显示器。
4 场地标线及区域场地标线线宽均为5厘米,所示标线包括在所在区域内。
北京市2015年高中运动员技术等级测试工作(以下简称“全市等级运动员统测”)
等级运动员统测
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一、田径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男子:
注:达标者合格女子:
注:达标者合格
二、游泳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男子:
注:达标者合格女子:
注:达标者合格
三、足球测试办法与评分标准
足球项目守门员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四、篮球项目测试方法与评定标准
五、排球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评分标准:
1. 两人对传球、对垫球各10分,合计20分
2.扣球:20分
3.发球:20分
六、乒乓球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七、羽毛球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备注:
1、测试高远球技术时,测试者有权放弃击打界外的发球,如是界内,那判定测试者失误。
2、测试网前搓球技术时,掷球者必须把球掷到离网100公分、离单打边线100公分的界内球,否则测试者有权放弃该球的测试。
八、武术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套路
散打
九、跆拳道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十、健美操项目测试办法与评定标准。
2019年射箭竞赛规程射箭部2019年__月目录一、关于2019年射箭竞赛规程的几点说明二、2019年全国射箭分站赛(第一站)竞赛规程三、2019年全国射箭分站赛(第二站)竞赛规程四、2019年全国射箭分站赛(第三站)竞赛规程五、2019年全国射箭分站赛(第四站)竞赛规程六、2019年全国射箭总决赛竞赛规程七、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射箭项目预赛竞赛规程八、2019年全国射箭冠军赛竞赛规程九、2019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竞赛规程十、2019年全国射箭室外锦标赛竞赛规程十一、2019年全国射箭室内锦标赛竞赛规程十二、2019年全国射箭_18锦标赛竞赛规程十三、2019年全国射箭_16锦标赛竞赛规程十四、2019年全国射箭_14锦标赛竞赛规程十五、2019年全国射箭_12锦标赛竞赛规程十六、2019年全国射箭分站赛参赛及积分办法关于2019年射箭竞赛规程的几点说明一、2019年全国射箭比赛除原有每年常规比赛外,增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射箭项目预赛、一场全国射箭分站赛和全国射箭总决赛共__场比赛。
具体参赛办法及竞赛规程见正文。
二、2019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全国射箭室外锦标赛比赛项目设置由70米双轮排名赛改为单轮全能,具体竞赛办法见正文。
三、2019年在全国射箭分站赛、全国射箭总决赛、全国射箭冠军赛、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全国射箭室外锦标赛的竞赛、全国射箭室内锦标赛项目中,增加了复合弓项目。
具体参赛办法及竞赛规程见正文。
四、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射箭项目决赛席位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射箭项目预赛中取得,具体办法见《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射箭项目竞赛规程》。
五、全国射箭分站赛反曲弓男女个人积分前___名的运动员参加全国射箭总决赛反曲弓个人淘汰赛、决赛;复合弓男女个人积分前___名的运动员参加全国射箭总决赛复合弓个人淘汰赛、决赛。
国家射箭队备战世锦赛一队男女各__名运动员由于备战2019年世锦赛均无法参加分站赛,将不计算积分直接进入总决赛。
2018年全国射箭竞赛规程射运中心射箭部2018年1月目录一、关于2018年全国射箭竞赛规程的几点说明二、2018年全国射箭分站赛(西南赛区)竞赛规程三、2018年全国射箭冠军赛竞赛规程四、2018年全国射箭分站赛(华北赛区)竞赛规程五、2018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竞赛规程六、2018年全国射箭分站赛(华东赛区)竞赛规程七、2018年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竞赛规程八、2018年全国室内射箭锦标赛竞赛规程关于2018年全国射箭竞赛规程的几点说明一、2018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和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增加复合弓项目比赛,设项和报名办法按照具体竞赛规程执行。
二、2018年12月增加全国室内锦标赛。
设项和参赛办法按照具体规程执行。
三、全国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全国射箭重点体校锦标赛、全国射箭重点城市锦标赛、全国射箭重点学校锦标赛拟更名为全国射箭U20(青少年)锦标赛、全国射箭U18(重点体校)锦标赛、全国射箭U18(重点城市)锦标赛、全国射箭U17、U15、U13(重点学校)锦标赛。
四、全国U系列比赛的竞赛规程另行通知。
五、2018年全国射箭项目比赛的参赛办法将依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适时调整,具体规定另行通知。
2018年全国射箭分站赛(西南赛区)竞赛规程一、比赛时间和地点2018年3月2日至5日在云南楚雄举行。
二、竞赛项目(一) 男子组反曲弓:1、个人70米轮赛(72支箭)2、团体70米轮赛(3*72支箭)3、个人淘汰赛、决赛4、团体淘汰赛、决赛(二) 女子组反曲弓5、个人70米轮赛(72支箭)6、团体70米轮赛(3*72支箭)7、个人淘汰赛、决赛8、团体淘汰赛、决赛(三) 反曲弓混合团体9、混合团体淘汰赛、决赛三、参赛单位(一) 参加单位1、西南赛区成员单位:四川、云南、西藏、贵州、重庆、西部战区陆军、昆明、成都、贵阳。
2、其他各省级射箭队可自愿报名参赛。
四、运动员资格(一)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持有中国射箭协会盖章的《运动员个人注册信息表》,注册手续必须在规定注册期内办理完毕。
武术功力竞赛规则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第一条竞赛委员会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
由负责竞赛业务的行政人员若干人组成。
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大会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一、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或5人组成。
二、职责(一)竞赛监督委员会为竞赛的监督机构。
(二)监督、检查仲裁委员会的工作。
(三)监督、检查裁判人员的工作。
(四)监督、检查参赛运动队的比赛行为。
(五)有权对违纪的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和运动队的相关人员做出处罚。
(六)竞赛监督委员会不介入裁决结果的纠纷,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第三条仲裁委员会一、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或5人组成。
二、职责(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结果。
(二)仲裁委员会会议出席人员必须超过半数,表决时超过半数以上做出的决定方为有效。
表决投票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
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
(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四条裁判人员的组成一、执行裁判人员的组成(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二)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裁判员1-5人。
(三)编排记录长1人。
(四)检录长1人。
二、辅助工作人员的组成(一)编排记录员3-5人。
(二)检录员3-5人。
(三)宣告员1-2人。
(四)摄像员1-2人。
第五条执行裁判人员的职责一、总裁判长(一)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解释规则,但无权修改规则。
(三)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处理。
(四)审核并宣布成绩,做好裁判工作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一)协助总裁判长的工作。
(二)在总裁判长缺席时,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的职责(一)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
(二)比赛中监督、指导裁判员、计时员、记录员的工作。
中国传统弓竞赛规则中国传统弓竞赛规则一、分类、分组和弓种1.比赛分类1.1室外比赛1.2室内比赛2.分组2.1中国射箭协会承认下列分组●女子组●男子组也可根据情况另设以下组别●女子儿童组●女子少年组●女子青年组●女子老年组●男子儿童组●男子少年组●男子青年组●男子老年组●混合组2.2在比赛中可组织男子组、女子组比赛也可组织女子儿童组、男子儿童组、女子少年组、男子少年组、女子青年组、男子青年组、女子老年组、男子老年组比赛、混合组。
2.3每名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只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
2.4比赛举办时不满及年满12周岁的运动员可参加儿童组比赛。
2.5比赛举办时不满及年满17周岁的运动员可参加少年组比赛。
2.6比赛举办时不满及年满20周岁的运动员可参加青年组比赛。
2.7比赛举办时年满及超过50周岁的运动员可参加老年组比赛。
3.弓种分类3.1竹木弓3.2角弓3.3现代传统弓二、射法及赛制1.射法运动员须使用中国传统弓射箭主流射法勾弦手用拇指勾弦箭右架即箭放在弓的右侧;右手支弓者相反。
可使用扳指、手套、护手皮片或胶布带等保护拇指勾弦用于拉弓和撒放前提是其不能具有辅助拉弓和撒放的作用。
2.赛制2.1箭支数2.1.1室外单个距离每名运动员发射24支箭。
2.1.2室内单个距离每名运动员发射30支箭。
2.2距离2.2.1室外距离:20米、30米、40米、50米(儿童组20米老年组20米、30米);淘汰赛、决赛射程为40米(儿童组20米、老年组为30米)2.2.2室内距离:18米(儿童组10米)。
2.2.3近距离:20米、30米;远距离:40米、50米2.3靶纸2.3.1室外近距离使用80公分4色10环靶纸。
远距离使用120公分4色10环靶纸。
2.3.2室内10米使用80公分4色10环靶纸。
18米40厘米三联三色六环靶纸。
2.4室外比赛方法2.4.1排名赛:个人排名赛运动员以4个射程共96支箭(儿童组以1个射程24支箭共2轮48支箭;老年组运动员2个射程每个射程24支箭共48支箭)的累积环数从高到低排序团体排名:以一个代表队中3名最高成绩射手的成绩累积环数从高到低排序混合团体排名:以一个代表队中2名最高成绩射手的成绩累积环数从高到低排序2.4.2个人淘汰赛:根据排名赛的排名录取32或16名的运动员按照比赛配对表进行一系列对抗赛。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的通知(2003年4月2日)体群字[2003]34号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批准,现将《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印发给你们。
请根据本办法和标准并结合实际,组织研制本省的评分细则。
从2003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将每四年评选命名一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进行表彰奖励。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第一条为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促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健康发展,根据《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共同制订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评定并命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各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初步审定工作。
第三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工作、复查工作,每四年进行一次。
第四条符合标准要求的各省(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以书面形式向本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提交评定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申请。
第五条各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标准,进行初步审定。
并将符合标准的学校作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备选学校向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申报。
第六条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上报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备选学校进行审核评定。
第七条通过审核评定的备选学校,由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予以表彰奖励。
第八条已被评定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经复查不再符合标准的,取消其称号。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标准及评分一、基本条件(20分)(一)领导重视(4分)学校领导重视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
建立由校领导直接负责的管理机构,并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三一文库()〔射箭技术评价指标的综合研究〕丁鼎摘要:射箭是一项历史比较悠久的体育项目,但我国在奥运比赛中的成绩一直不理想。
不管是从训练理论,还是从中韩国情比较分析来看,中国射箭一直处于劣势与种族、经济等因素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因为对射箭运动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到位、训练体系不完善等。
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对射箭技术评价指标进行阐述分析,旨在为相关训练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射箭技术技术动作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a)-0197-021研究方法1.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射击射箭运动杂志》、国际射箭协会网站、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收集与射箭项目第1页共5页相关的文献资料。
2射箭技术评价指标分析2.1声—动反应变化规律声—动反应即射箭运动员用力瞄准—拉距到位—撒放的一系列动作,这是多年训练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国际优秀选手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声―动反射数据如表1所示,表2为某射箭运动队的训练参数。
对表1、表2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表2中射箭运动员的平均声—动反应时间相对较长,且运动员之间的差距鲜明。
个别远动员甚至低于人类的生理极限。
以队员5为例,其平均声—动反应参数仅为0.07s,这说明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没有根据定位片的提示进行撒放。
同时,这也反映了该运动员的动作精准、具有高度统一性;多数运动员在第一、第二箭的声动反应比较缓慢,可能是因为运动员刚入场,需要一定的适应调整时间,也可能是运动员为了求稳,瞄准时间长、放箭犹豫等因素导致的;国际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声—动反应时间一般维持在0.12~0.14s,几乎达到人体的反应极限。
同时,拉响到位与撒放动作非常迅速,具有自动化特征。
从表1中朴成贤的数据可以得出,她有多次仅是靠直觉完成放箭动作。
因此,可以这样说,优秀的射箭运动员其声—动反应普遍较短,其开弓、拉距到位以及放箭的动作流畅,动作高度25。
2014年射箭竞赛规程射箭部目录一、关于2014年射箭竞赛规程的几点说明二、2014年全国射箭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资格赛竞赛规程三、2014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竞赛规程四、2014年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竞赛规程五、2014年全国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竞赛规程六、2014年全国重点体校射箭锦标赛竞赛规程七、2014年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竞赛规程附件:1、2014年全国射箭比赛报名表(成年组/青少年锦标赛)2、2014年全国射箭比赛报名表(重点学校锦标赛)3、2014年全国射箭比赛报名表(重点体校锦标赛)关于2014年射箭竞赛规程的几点说明2014年全国射箭项目比赛除全国重点学校锦标赛外,其他比赛均需运动员持有中国射箭协会盖章的《运动员个人注册信息表》方可参赛。
一、全国射箭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资格赛中,按照男、女个人排名赛成绩挑选部份运动员参加亚运会第一阶段选拔赛,具体办法见《射运中心关于参加第17届亚运会射箭项目比赛运动员选拔办法》。
二、在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竞赛中,竞赛项目待定,等国际箭联发布2014年竞赛规则后另行通知。
三、在全国重点体校射箭锦标赛中,规定可报男、女运动员各4人(在编),有条件的体校可自费报名参赛,自费参赛名额最高限男、女运动员各6人。
四、在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中,参赛运动员必需持有本人身份证及学籍卡原件,于赛前进行检查。
五、在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中,有条件的学校可自费报名参赛,每单位每组别限报3人,运动员总人数不得超过12人。
2014年全国射箭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资格赛竞赛规程一、比赛时刻和地址2014年3月2日至7日在福建省莆田体育公园举行。
二、竞赛项目(一) 男子反曲弓:一、个人单轮全能(90米、70米、50米、30米)二、个人单轮90米3、个人单轮70米4、个人单轮50米五、个人单轮30米六、个人淘汰赛、决赛7、集体淘汰赛、决赛(二) 女子反曲弓:八、个人单轮全能(70米、60米、50米、30米)九、个人单轮70米10、个人单轮60米1一、个人单轮50米1二、个人单轮30米13、个人淘汰赛、决赛14、集体淘汰赛、决赛(三) 反曲弓混合集体1五、混合集体淘汰赛、决赛三、参加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集体育局,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四、运动员资格(一)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需持有中国射箭协会盖章的《运动员个人注册信息表》,注册手续必需在规定注册期内办理完毕。
白羽射道传统弓射箭级别评定方案
第一条:测试与评级方式
测试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进行。
使用国际标准60半环靶。
每位射手射箭总数为12枝,分三轮,每轮4枝完成。
每两位射手为一组,共用一个靶位。
几组可同时开始。
撒放方式仅限三指和拇指撒放两种。
第二条:对场地和场地设施要求
场地可在室内箭馆,也可在室外场地。
室外场地要求地面平整。
靶位要有可以保证安全的土坡,或者围以挡箭布。
箭位要设有警戒线,以及裁判席。
射箭前需要事先勘察场地的安全性,确保安全方可组织射箭的测试。
靶子不可安放过高,最好安放于距离地面50cm高处。
这样可以保证远距离射箭时有一个较合适的抛射角度,从而扩大了器材的适应范围。
第三条:选手器材要求
1.对弓的要求:仅限使用传统弓,必须是无箭台光弓,弓体不可有箭台、平衡杆、和瞄准器、响片,或者任何作用相似的附属物。
2.对箭的要求:箭必须由完好的箭头、箭杆、真羽、和箭尾组成,箭杆不能有结构性的损伤,箭头必须是靶箭头。
箭支总数为4。
箭的长度、规格必须一致。
每位射手的箭必须有有别于他人的显著特征。
3.对护具的要求:拇指撒放法的射手必须在勾弦拇指佩带扳指,皮扳指,或皮手套。
三指撒放的射手必须在撒放手佩带护指,持弓手佩带护臂。
女子射手还需佩带护胸。
第四条:对裁判的要求
裁判至少两名,必须是弓友推选,一位裁判在靶位附近负责检查中靶情况,一位在运动员附近负责指挥和记录。
第五条:升级规定
升级必须从初级开始,必须逐级而过,不可越级。
每次测评升级的上限为3级。
所以考级周期根据周末活动时间具体确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