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教学大纲体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情况阐发技能》实验讲授大纲一、根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27实验课程名称:现代情况阐发技能实验英文名称::Modern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课程总学时::72总学分:3实验学时:36适用东西:情况科学专业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现代情况阐发技能实验》是《现代情况阐发技能》讲授的实验环节,是学生掌握种种仪器及其阐发要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本实验课程,资助学生消化理解理论课所学知识,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
使学生加深对一些现代情况阐发仪器阐发要领根本原理的理解,掌握现代阐发仪器阐发实验的根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常用现代阐发仪器的事情原理、根本结构、应用范畴和主要阐发东西;学会正确的使用阐发仪器,公道的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惩罚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科技创新和独立事情的能力;学会使用仪器阐发要领解决情况监测公析中的实际问题。
为进一步学习和今后从事科研、讲授及其它事情打下良好的底子。
三、实验讲授目的与要求讲授目的:1.掌握实验讲授中所涉及到的物质的测定原理和要领。
2.掌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酸度计、ICP-AES阐发仪、分光光度计的事情原理、根本结构、使用要领和注意事项。
3.学会正确公道的选择仪器的参数,正确的处理惩罚实验数据。
讲授要求:1. 课前认真预习,了解阐发要领和阐发仪器事情的根本原理、结构、使用要领和注意事项。
2. 学会正确使用仪器。
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开动或封闭仪器,更不得随意旋转仪器旋钮、改变仪器的事情参数等3. 严守实验操纵规程,细心视察实验现象和仔细记录实验条件和阐发测试的原始数据。
4. 敬服实验的仪器设备。
实验中如发明仪器事情不正常,应实时陈诉老师处理惩罚,每次实验结束后,应将使用仪器复兴,清洗好使用过的器皿,整理好实验室。
5、认真写好实验陈诉。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以植物病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追溯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及过程,认识不同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植物病害的识别与鉴定技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和进行科研工作打基础。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水稻病害的识别与鉴定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水稻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打下基础。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认识水稻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
本实验重点和难点:掌握稻瘟病、胡麻斑病、纹枯病、恶苗病和稻曲病等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难点是区别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特点。
实验二:麦类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实验目的:认识小麦及大麦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认识小麦及大麦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
本实验重点和难点:掌握小麦三种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全蚀病和几种黑穗病等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难点是区别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
实验三:杂粮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实验目的:认识玉米和甘薯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掌握各种病害诊断特征,为以后开展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认识玉米和甘薯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
本实验重点和难点:掌握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和散黑穗病、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和甘薯软腐病等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难点是区别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甘薯黑斑病和软腐病的症状特点。
实验四:棉花病害识别与鉴定实验目的:认识棉花苗期、成株期及铃期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明确棉花苗病和铃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病害诊断、田间调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兽医产科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较全面的理解家畜的基本生殖活动及其与环境和生殖激素的关系,能够独立进行发情鉴定、怀孕诊断、正常分娩和难产的助产,并掌握防治家畜产科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初步具有独立开展各种常见产科疾病防治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家畜生殖器官的形态观察本实验教学要求:认识未孕母畜生殖器官的形态,了解其各部分的解剖特点、主要作用,比较各种未孕母畜生殖器官的异同;认识各种公畜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特点,并了解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为生殖器官的临床检查、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操作,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难产助产等打好基础。
本实验重点、难点:未孕母畜生殖器官的形态;各种公畜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特点。
实验二:未孕母牛生殖系统的直肠检查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未孕母牛生殖器官的直肠检查方法;熟悉母牛生殖器官各部分的位置、形态、大小、质地及其它特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怀孕检查及疾病诊断奠定基础。
本实验重点、难点:母牛生殖器官各部分的位置、形态、大小、质地及其它特点。
实验三:妊娠诊断本实验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临床上常用的妊娠诊断技术及方法;了解并掌握怀孕后母畜生殖器官各部分的变化特点;了解怀孕各期的检查,及各种实验室诊断方法。
本实验重点、难点:妊娠诊断技术和方法。
实验四:骨盆的形态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骨盆的构造、各种母畜骨盆的特点及其与分娩的关系;比较雌雄两性的骨盆,以了解母畜骨盆对分娩的适应性。
本实验重点、难点:骨盆的构造、各种母畜骨盆的特点及其与分娩的关系实验五:胚胎移植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家畜胚胎移植的全过程,包括超排、配种、采卵、检卵及输卵等环节,以增加对胚胎移植技术的感性认识;以家兔为例,练习胚胎移植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从事家畜胚胎移植工作打下基础。
本实验重点、难点:胚胎移植的全过程实验六至八:产科疾病的认症及治疗本实验教学要求:认识产科临床病例的症状,并学习了解其治疗方法,为在兽医生产实践中进行诊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 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课程设置1. 实验课程名称:实践实验2. 实验课程学分:2学分3. 实验课程学时:32学时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 实验目的:使学生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安全规范,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 实验内容: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器材的使用与保养、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安全知识等。
2. 实验二: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酸碱滴定、溶液配制、有机物的制备与性质等。
3. 实验三:物理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等。
4. 实验四:生物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实验等。
5. 实验五: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实验内容:设计并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如:生物组织培养、化学合成等。
四、实验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 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讨论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实验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2. 实验操作: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实验成绩:实验报告(50%)、实验操作(30%)、实验态度(20%)。
六、实验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实验一: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2. 第2周:实验二:化学实验3. 第3周:实验三:物理实验4. 第4周:实验四:生物实验5. 第5周:实验五:综合性实验6. 第6周:实验总结与考核七、实验教材与参考资料1. 实验教材:《实践实验教程》2. 参考资料:《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附1 : (要求一律用A4纸、宋体、小四号字和小标题加黑的格式编写)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实验指导书名称:一、学时、学分总学时: 总学分: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或实验成绩占总成绩% 大纲依据:要求: 按照教学计划填写课程的总学时、总学分、实验学时和实验学分。
对于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学分;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二、课程简介:要求: 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要求: 明确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要求: 写明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包括:1.实验预习情况2.实验指导人员的讲述内容及采用的实验讲解方式3.实验每组人数五、考核方式与实验报告要求要求: 写明实验的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操作、实验报告)以及每种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和成绩的计算方法及对实验报告的要求等项内容。
七、实验主要仪器名称要求: 写明每个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八、开放实验室的要求:要求: 写明开放的实验项目与具体方法。
九、本大纲主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学校《实验教学大纲》示例课程名称: 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代码: 01234实验指导书名称: 化工基础实验(讲课教材)化工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一、学时、学分总学时: 48 总学分: 1.5 讲课学时: 16 实验学时: 32实验学分: 1.5 大纲依据: 课程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述①实验误差的估算与分析②实验数据的一些通用处理方法③实验设计方法④常用化工物理量压力差、流量、温度的测量方法⑤计算机测控与仿真技术等内容。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化工基础实验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实验, 可祢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深化理论知识, 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利用实验的原始数据处理以获得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文字表达技术报告的能力等。
《* * * *》实验教学大纲(小二黑体)课程名称: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所属实验室:
实验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一、实验教学目的(四号黑体)
****(四号楷体)
二、实验教学要求
****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
(一)****
(二)****
四、实验考核方式
****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
(4)主要仪器:
****
实验项目(二):
………
说明:除基本实验项目为必做,其他实验项目一般填选做。
(注:各实验项目格式均如此模式)
六、实验学时分配
七、推荐教材与辅助教学资料
(参考书目一般5—10种,选用自编讲义的,应注明讲义名称、编者)
[1]《×××××》(版次),×××编,×××××出版社,年份;
[2]《×××××》(版次),×××编,××××××出版社,年份;
说明: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编写实验教学大纲,非单独开设的课内实验不单独编写大纲,纳入理论课程大纲内
审核意见。
实验教学大纲格式1. 大纲封面格式上边距6cm××××专业(居中, 黑体小1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教学大纲(居中, 黑体初号, 字距加宽1磅)××××××××学院(居中, 仿宋体3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二〇〇四年四月下边距6cm2. 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样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技术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学时学分: 总学时24 总学分 1 实验学时24 实验学分 1应开实验学期二~三年级三~五学期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一. 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 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 将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 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
前两个层次实验, 只给出实验任务, 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 拟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三个层次, 由学生自拟题目, 自选器件, 独立设计电路并付诸实现。
实验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实验室利用硬件电路进行实验,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EDA技术手段, 使学生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
经过多层次, 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 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 查阅手册, 通过独立思考, 深入钻研有关问题, 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 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掌握测试原理, 熟练运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4.能独立撰写设计说明,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5.课前做好预习,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二. 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数字电子技术实验I》是继《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 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可作为通信类、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附件4、实验项目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宋体,小三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0.5行)
一、基本信息(宋体,小四号,加粗)
项目编码:项目学时:
项目类型:项目属性:
大纲执笔:大纲审批:×××学术委员会主管院长:
(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
其中:项目编码:按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的要求填写
项目类型:填写“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其中一类
项目属性:填写“必修、限选、任选”其中一项
二、实验目的(宋体,小四号,加粗)
(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
三、教学要求(宋体,小四号,加粗)
(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按照“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说明项目的教学要求。
)
四、主要仪器设备(宋体,小四号,加粗)
(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列出完成项目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宋体,小四号,加粗)
(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
六、主要教材及参考书(宋体,小四号,加粗)
(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列出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单位及版次)
行距均设为固定值25磅。
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模板(宋体、加粗、小二、居中)空一行课程名称:物理化学(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宋体、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以下类似内容,均一样;)课程代码:本大纲执笔人:XXXXXX实验指导书名称: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空一行一、学时学分(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总学时:112 总学分:7 实验时数:24 实验学分(可选填):1.5二、实验的地位、原理作用和目的(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门独立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个分支所需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是任何一个从事化学工作学生所必需的训练项目之一。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其目的和任务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三、实验类别、适用专业(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四、课程简介(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基本物理量及有关参数的测定。
五、授课方式与基本要求(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授课方式:独立授课(非独立授课)基本要求:1、……2、……六、考核方式与报告(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要求独立编写实验报告……;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3、由于该门实验课程依据于理论课……,实验课程成绩占20%,理论课成绩占80%,……七、设备与主要器材配置(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八、课程内容:(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绪论(X学时)…………………2、实验选题与学时分配………………….九、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学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格式范例
《××××》实验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
一、课程基本信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信息填写,小四号宋体加粗,以下一级标题同)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小四号宋体,以下非标题内容同)
课程类别: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总学时:
总学分:
开设学期:注明开出学期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二、实验课程简介
三、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四、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五、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六、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七、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注:1.设计实验根据情况各选个,总实验学时学时。
2.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八、实验报告要求
九、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实验成绩:预习 %、操作 %、报告 %、原始记录 %。
3.本课程综合成绩=平时成绩×0.7+考试成绩×0.3.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目,要写明所有参考书目的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多个作者以逗号隔开).书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
十一、其它
(其它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执笔教师:
教研室主任:
审定人:
年月日。
【关键字】实验附件2-1:实验教学大纲格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参考) (4号黑体)(以下正文:题头为加黑5号宋体,内容为普通5号宋体)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2.课程代码:3.课程类别:公共课程学科根底课程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4.课程要求:必修课选修课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课内实验6.课程总学时: 总学分:实验学时:实验学分:7.适用专业:8.先修课程:一、实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四、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五、主要仪器设备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类别每组人数实验要求注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2.“实验类别”:公共根底、学科根底、专业根底、专业实验;3.“实验要求”:必做、选做;4.“每组人数”: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本实验项目的学生人数。
七、实验报告要求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审定日期:实验教学大纲参考模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有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2.课程代码:010001063.课程类别:公共课程学科根底课程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4.课程要求:必修课选修课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课内实验6.课程总学时:34学时总学分:1学分实验学时:34学时实验学分:1学分7.适用专业:生物工程8.先修课程:有机化学一、实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根底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基本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训练。
课程编码: (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课程性质: (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 学时学分: **学时**所需先修课: ****** 编写单位: ****** 编 写 人: ****** 审 定 人: ****** 编写时间: 20**年**月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四、考核形式及要求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3]七、其他说明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3.本模板页面设置为:A4纸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cm ,左侧装订线 1cm ,页码插小4号黑体,不缩进注意:教材和参考书目的各信息项之间用圆点隔开,不同作者间用逗号,外国作者前用方括号加国名简称,译者标注在作者后面。
书目的版次写在书名后加括号。
出版社前写出版地加冒号。
附件1: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格式及说明《》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编号:总学时:总学分:适用专业:开设时间:主撰人:审核人:一、实验性质、目的与任务二、教学基本要求: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X1、实验目的2、方法原理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4、实验内容五、考核办法六、实验教学指导书和参考书参考模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编号:417312总学时:18课时总学分:1学分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开设时间:第四学期主撰人:审核人:一、实验性质、目的与任务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是对电子与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限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信息捕获技术实际应用的专业训练过程。
(性质,地位)2、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工业中自动检测位移、速度、速度、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实验验证与深化理论课程中所学的检测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多种知识综合运用进行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的能力。
(目的)3、对电阻传感器、电感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进行基本的操作训练,对测量数据的处理进行基本的训练,对实验的综合能力进行训练。
(任务)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多种传感器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的基本特点。
2、学会对电阻传感器、电感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进行测量。
了解基本的检测技术。
3、初步掌握基本传感器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原理,能将一些简单的应用实例运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设计竞赛等实践性环节中。
4、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线性特性与误差的分析方法。
掌握如线性度、灵敏度迟滞与重复性、分辨率与阀值、稳定性、静态误差等静态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相关的动态特性指标。
5、会作相关的特性曲线的绘制与处理。
(本内容安排在一页内)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其内容与实验讲义基本相同)实验2 电涡流传感器综合实验 3学时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材料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环境科学实验III》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学习《环境科学实验III》课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环境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大致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环境化学领域研究动态及前沿的理解,掌握研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高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同时,学习本课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为其将来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教学要求:1.绘制学校周边主要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并分析其与车流量的关系。
2.掌握大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
3.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样品采集、提取和分析常用的方法。
4.了解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类型、来源及其环境影响。
5.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采集、提取及分析方法原理。
重点:分析评价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现状及时空分布。
难点:合理设置样品采集的时间、地点;提高样品回收率,减少实验误差。
实验二三氮转化与水体自净程度的关系教学要求:1.测定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三氮)的相对含量,了解水体污染历史,分析三者形态转化与水体自净程度的关系。
2.掌握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3.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测定亚硝盐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4.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根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5.了解三态氮测定对环境化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根据三态氮的相对含量分析水体自净程度。
6.了解水样采集、提取和分析常用的方法。
重点:准确分析水体中浓度现状,正确评价三氮的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水体自净程度的关系。
难点:合理设置水样采集的时间、地点;正确处理水样,测定准确,提高实验精度,减少实验误差。
实验三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教学要求:1.试验土壤对系列浓度菲的吸附情况,计算平衡浓度和相应的吸附量,通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土壤的吸附性能和机理。
《》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居中)(四号宋体空一行)课程编号:(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课程中文名称:(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为准)(填写内容五号宋体)课程英文名称:(标题五号宋体加粗)(Times New Roman五号)课程类别:(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选其一,填写内容五号宋体)总学时:(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填写内容五号宋体)总学分:(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适用专业:(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1)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填写内容五号宋体)(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填写内容五号宋体)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及学时安排(填写内容五号宋体)(二)(同上,依次类推)五、实践性教学环节(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与要求(简要说明,详见实践教学大纲)(填写内容五号宋体)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七、考核与成绩评定(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1、考核目的:(填写内容五号宋体)2、考核形式:(填写内容五号宋体)3、主要考核内容:(填写内容五号宋体)4、考核题型:(填写内容五号宋体)5、成绩评定:(填写内容五号宋体)八、教材及参考书(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包括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填写内容五号宋体)执笔人:审核人:(盖章)年月日附件2: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格式《》实验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居中)(四号宋体空一行)课程编号:(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课程类别:(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其一)(填写内容五号宋体)实验学时:(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学时(填写内容五号宋体)学分:(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单独设立的实验课填写此项)适用专业:(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填写内容五号宋体)(四号宋体空一行)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三、实验教学内容(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实验项目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提要)实验项目二:(同上,依次类推)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注:备注填“必做”或“选做”)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应说明实验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权重)(正文五号宋体)六、实验教材(或参考书、指导书)(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包括发行的年份、版本、主编人、出版社等(正文五号宋体)七、其它说明(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执笔人:审核人:(盖章)年月日填表说明:1、“实验学时”: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填写。
《》实验项目教学大纲体例
教学大纲撰写人:龚琦芳撰写时刻:2009 年 6 月 2 日举荐使用实验教材:
1. 赫夫特,剑与电——角色扮演游戏设计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自编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程总学时:28 实验课程学分: 2
实验、实践场所:互动设计与游戏实验室
一、实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要紧任务是要求学生,全面观摩并分析各类游戏艺术中,场景的类型及绘制章法。
充分了解其角色造型的设计内涵、构成、规范、技法、及程式。
通过素描场景设计的训练,增强学生的造型及创作想象能力。
为今后的游戏美术三维场景设计及创意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考核方式
综合考查学生平常实验课出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的完成情形。
(如:实验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验考勤占30%;实验态度与结果30%;
实验报告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