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知识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224.20 KB
- 文档页数:1
2022年全国两会时政梳理一、2022 年全国“两会”概况1.审议政府工作报告2.审查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3.审查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5.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议案6.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7.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8.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9.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10.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二、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一) 2021 年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 7%; .●城镇新增就业1269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 5%;●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 5亿户;●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 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二) 2022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8城镇新增就业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身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目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三、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文件●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2年中央预算●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四、“两会”知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徽章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战线组织职权/职能(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会议名称X届全国人大X次会议全国政协X届X次会议组成人员及产生方式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全国政协委员:由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界别等民主协商推荐产生任期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每届任期五年提议效力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协委员的提案没有法律效力“审”“论”政府工作报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参会形式人大代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委员出席政协会议,列席人民代表大会体现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层级五级:全国、省、市、县、乡人大四级:全国、省、市、县委员会监督属于权力监督,具有法律效力属于民主监督2022年全国两会试题精练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有关今年全国“两会”的说法,下列哪一组正确( )①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应邀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③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④表决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属于今年全国人大会议议程的一组是( )①审议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②审议政府工作报告③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④听取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2021年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是( )①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③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成立④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①粮食产量1.37万亿斤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 5%左右③城镇新增就业1 100 万人以上④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下列有关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2021年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增速6.5%B.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C.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D.保障粮食安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6.下列哪组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今年全国“两会”( )A.①②B.①③C.③⑤;D.④⑥7.关于今年全国“两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 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②表决通过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守住20亿亩耕地红线④政府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减轻家庭养育负担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附:参考答案1.C2.C3.B4.B5.D6.A7.B。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主要观点】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思维导图】【主要观点】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022-2023学年期末考点专项突破专题04公民权利考点01:公民基本权利。
(分析)1.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②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④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典例精研1.(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漫面中的法律保护了公民的()A.政治自由权B.物质帮助权C.文化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命题预测2.(2023·辽宁锦州·统考二模)三次为孩子们授课的“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航天员,被推选为2022“最美教师”特别致敬人物,获得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最美教师”证书。
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A.名誉权B.姓名权C.肖像权D.荣誉权3.(2023·广西南宁·统考二模)【感动中国人物点亮道德之光】党的二十大代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杨宁,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书记。
杨宁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怀揣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梦想,回村里当一名大学生村官。
三次投资三次失败,为了发展新产业,她卖掉婚房,自掏腰包,免费提供稻谷肥料,发动村民种植紫黑香糯,终于大获丰收。
在她的带领下,江门村发展高山黄金百香果、高山木薯等特色产业,创办“苗阿嫂”品牌,成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销售服务中心,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2020年,江门村实现整体脱贫,原来穷乡僻壤的深山苗寨,变成了今天瓜果飘香的美丽乡村……如今,杨宁带领村干部和乡亲们继续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1)杨宁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体现我国公民享有_________权。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思维导图】【易错易混】【易错易混1】宪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其实质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根据所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本题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区分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这两个概念。
【例题解析】例1:2023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977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这说明()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坚定了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④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
结合材料中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履职尽责,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排除无关选项即可。
①②④: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国是,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四个自信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易错易混2】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解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本题考查对党的领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区分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明确政府依法行政,党依法执政。
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执政,而不是依法行政。
故答案为:错误。
【例题解析】例1:2020年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专题05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专题05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思维导图二、知识串讲(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间接行使;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最高立法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释、授的决定最高决定权: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预算的通过最高任免权:关于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任免的决定最高监督权:关于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决算(3)组成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①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②产生: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③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它权力。
④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领导各专门委员会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注意:理清关系,走出误区(1)全国人大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前可以加“最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职权前不可加“最高”一词。
不同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表述中的“用词”,不能混淆搭配。
例如,不能说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等。
中考必备| 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一、“主体”、“主要”、“主角”、“主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国体:国家的性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东才学堂今天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本次全国两会包括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目前,从两个会议释放出的信息来看,2021年关于教育方面的热点和提议依旧看点十足。
下面是初心为您推荐的目前讨论热度较高的相关内容,详情如下语文考点政府工作报告十大“金句”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极大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
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
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
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
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
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
10.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当代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
政治考点《经济生活》角度解读2021政府工作报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
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