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2014
- 格式:pptx
- 大小:469.18 KB
- 文档页数:223
1、设计单位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设计措施,并将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交底。
2、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3、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4、本标准检查方法涉及建造材料的要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者本标准规定材料进场需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
5、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4.1.1 设计1、地基基础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对符合《建造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第 3.0.2 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
2、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多种类型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3、建造物地基基础采用桩基时,同一结构单元桩端应置于同一地基持力层上。
4、建造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
4.1.2 施工1、施工中采用的钢材、水泥、砂石、外加剂、预制构件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要进行外观等检查,需要进场检验的应按规定抽样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2、桩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和进入持力层深度。
当以桩长控制时,应有计量措施保证;当以持力层控制时,预制桩、沉管灌注等应严格控制压力值(电流值、锤击数)来确保进入持力层和进入持力层深度,钻孔(人工挖孔)灌注桩应对持力层岩(土)性质进行鉴别验收,在清孔、孔底沉渣(虚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封底和浇筑混凝土。
5.1.1 混凝土裂缝、渗水1、设计1)地下室墙板宜优先采用变形钢筋,配筋应细而密,网片钢筋间距应≤ 150mm,分布宜均匀;水平分布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对水平断面较大变化处,宜增设抗裂钢筋。
2)地下结构用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设计时,应采取预防混凝土收缩的措施。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住所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础与基础工程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桩身质量 ( 地基办理强度 ) 不切合要求5地下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痕、渗水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痕、渗漏水6砌体工程砌体裂痕砌筑沙浆饱满度不切合规范要求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误差7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痕混凝土保护层误差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误差8楼地面工程楼水泥地面起砂、空鼓、裂痕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零落、尺寸不一致厨、卫间楼地面渗漏水基层地面渗漏水9装饰装饰工程外墙空鼓、开裂、渗漏顶棚裂痕、零落门窗变形、渗漏、零落栏杆高度不够、间距过大、连结固定不牢、持久性差玻璃安全度不够10屋面工程找平层起砂、起皮屋面防水层渗漏11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给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消防隐患管道及支吊架锈蚀卫生用具不坚固和渗漏排水系统水封破坏、排水不畅保温绝热不严实,管道结露滴水采暖成效差12电气工程防雷、等电位联络不行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电导管惹起墙面、楼地面裂痕,电导管线槽及导线破坏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结不行靠照明系统未进行全负荷试验13通风与排烟工程风管系统泄露、系统风量微风口风量误差大14电梯工程电梯导轨码架和地坎焊接不饱满电控操作和功能安全保护不行靠15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故障,接地保护不行靠系统功能靠谱性差,调试和查验误差大16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裂痕、保温成效差外窗隔热性能达不到要求17质量控制专项查完工程资料住所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查收附录 A临空栏杆玻璃抗冲击性能查验方法附录 B住所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设计专项审察表附录 C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查收记录表1总则为提高住所工程质量水平,控制住所工程质量通病,依照国家有关法例和规范,联合江苏省实质状况,特拟订本标准。
本标准合用于江苏省住所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其余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可参照本标准规定履行。
本标准控制的住所质量通病范围,以工程完工后常有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点为主。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是指对于住宅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标准,以确保住宅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以下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的主要内容:
1.地基基础:包括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地基处理等方面的控制标准。
2.主体结构:包括墙体、楼板、屋顶、楼梯等方面的构造、尺寸、材料、连接等方面的控制标准。
3.外墙保温:包括外墙保温材料、保温层厚度、保温系统施工等方面的控制标准。
4.屋面防水:包括屋面防水材料、屋面排水系统、屋面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控制标准。
5.室内装修: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电气等方面的控制标准。
6.其他方面:包括防火、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控制标准。
以上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控制措施和标准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通过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可以提高住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1.1沉降变形对上部修建的影响1.1.1设计1地基底子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对切合《修建地基底子设计范例》GB5007-2002第3.0.2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变形盘算值不应大于表1.1.1的相应允许值。
表表1.1.1修建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变形特征平均值最大值沉降量〔mm〕150—砌体承重结构底子的局部倾斜中、低压缩性土0.002高压缩性土0.0030.0030.004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mm〕中、低压缩性土0.002t高压缩性土0.003t0.003t0.004t整体倾斜Hg≤240.0040.00524<Hg≤600.0030.00460<Hg≤1000.0020.0025Hg>1000.00150.002沉降速率〔mm/d〕验收标准〔变形属性收敛且〕高层0.06多层及以下0.100.080.12稳定标准多层及以下0.10注:t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Hg为从室外地面算起的修建物高度〔m〕。
同一结构单位不应采取多种类型的地基底子设计方案〔如天然地基、地基处理惩罚、摩擦桩、端承桩等〕,当必须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地基底子方案时,应采取设置沉降缝等步伐控制差异沉降。
3修建物地基底子采取桩基时,同一结构单位桩端应置于同一地基持力层上。
4层数相差凌驾10层或平面摆设庞大的修建物,应设置沉降缝;确有困难的,必须设置沉降后浇带。
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或沉降速率到达稳定标准、预估沉降差异可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设计认可前方可封堵。
5修建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视察。
设计品级为甲级、地质条件庞大、设置沉降后浇带及软土地区的修建物,沉降视察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丈量精度不低于Ⅱ级。
工程竣工验收时,沉降没有到达稳定标准的,沉降视察应继承进行。
1.1.2施工1施工前,应体例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规定步伐审批。
2施工机器必须坚强合格,计量设备应经计量标定且能包管正常事情,主要工种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8 楼地面工程8.1 水泥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控制8.1.1 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2 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
8.1.2 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早强型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 选用中、粗砂,含泥量≤3%。
3 面层为细石混凝土时,细石粒径不大于15mm,且不大于面层厚度的2/3;石子含泥量应≤1%。
8.1.3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浇筑面层混凝土或铺设水泥砂浆前,光滑的基层表面宜凿毛或铺设时批、刷界面剂。
基层表面应粗糙、洁净,并提前浇水水湿润,待内潮面干时铺设面层材料。
2 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应大于应35mm,用于铺设地面的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
3 水泥砂浆面层应边铺砂浆边抹压均匀,并用短杠刮平;浇筑混凝土面层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或辊子滚压,面层应密实,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应掌握和控制好压光时间,终凝前至少抹平压光2次。
5 地面面层施工24h后,应进行养护,并对成品进行保护,连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8.2 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一致8.2.1 楼梯踏步阳角处应增设护角。
8.2.2 楼梯踏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踏步抹面(或抹底糙)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洒水湿润。
2抹砂浆前,应先刷一度素水泥浆或界面剂,并随刷随抹。
3砂浆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
抹面工作应分层进行,每次抹砂浆厚度应控制在10mm之内。
4踏步平、立面的施工顺序应先抹立面,后抹平面,使平立面的接缝在水平方向,接缝应搓压紧密,踏步阳角宜抹成小圆角。
5抹面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湿润养护天数不少于7d,养护期间应禁止行人上下踩踏。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11.1.1设计1 室内给、热水及采暖系统采用工程塑料管时,其明敷和非直埋敷设的管道,应明确伸缩补偿装置及支承的结构形式、设置数量和座标位置。
2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应注明管材、部件的温度特性参数、连接方式及规格.3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必须明确系统工作压力,排水系统应明确试验类别。
4热水、采暖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宜选用热镀锌钢管等金属材料。
11.1。
21生活给水系统的管材、管件、接口填充材料及胶粘剂,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2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的管材、管件产品质保书上的规格、品牌、生产日期等内容与进场实物上的标注必须一致。
3管材、管件进场后,应按照产品标准的要求对其外观、管径、壁厚、配合公差进行现场检验,塑料排水管道与室外塑料雨水管道用材应区别检查、验收;同时,按照同批次不少于二个规格的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4用于管道熔接的工艺参数(熔接温度、熔接时间)、施工方法及施工环境条件应能够满足管道工艺特性的要求。
5同品牌、同批次进场的阀门应对其强度和严密性能进行抽样检验,抽检数量为同批进场总数的10%,且每一个批次不少于二只。
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检验,有异议时,应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
11.1.3施工1给水管道系统施工时,应复核冷、热水管道的压力等级和类别:不同种类的塑料管道不得混装,安装时,管道标记应朝向易观察的方向.2引入室内的埋地管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当地冻土线深度的要求。
管沟开挖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塑料管道垫层和覆土层应采用细砂土。
3给排水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100mm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于150mm 4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宜采用明敷方式,不得在混凝土结构层内敷设。
确需暗敷时,直埋在地坪面层内及墙体内的管道,不得有机械方式连接管件:塑料采暖管暗敷不应有接头。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住宅工程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在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住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当前住宅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设计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设计不合理、设计图纸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设计单位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合理、图纸规范,避免设计中出现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二、施工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施工工艺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过关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监控,杜绝使用劣质材料,保障住宅工程施工质量。
三、验收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验收阶段,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验收标准不严格、验收程序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验收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验收标准严格、程序规范,避免因验收不严格而导致的住宅工程质量问题。
四、维护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维护阶段,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维护不及时、维护不到位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应加强对住宅工程的维护管理,确保维护及时、维护到位,保障住宅工程的长期使用质量。
总之,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需要各个环节的单位和个人共同努力,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住宅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X X X X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XXXXXXXX项目部二○一四年X月XXXXX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根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2014-2015年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重点专项治理具体内容》、《邵阳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特制定本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出台后,本工程设计单位根据《规程》的要求,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我施工单位在执行有关规定的同时,并制定出以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一、防止墙体开裂的施工措施1、材料要求1。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1。
2蒸压加气混凝土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45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1.3外墙蒸压加气混凝土块、小型空心砌块等砌筑砂浆宜使用专用砂浆。
2、施工措施2.1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向配筋不少于4Φ10,箍筋ф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ф8。
2。
2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2。
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4m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钢筋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洞口宽度<2m时,窗洞上口过梁每端入墙内长度不少于500 mm,窗下墙应设置厚度不小于60 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水压顶,每端伸入窗间墙不少于300 mm,纵向配筋3ф6、横向配筋ф6@200。
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2.4顶层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钢丝直径不小于0。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及施工措施(完整版)小区名称: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及施工措施编制时间:2014年3月5日一、编制依据1、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3、《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二、工程概况工程概述:本工程是群体建筑,结构变化较大,施工按楼号分流水段平行施工。
每段施工层面相对较多,参加施工的人员多,技术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过程中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容易产生质量通病。
主要表现为:屋面、墙体、外墙窗四周、地面渗水;管道漏水、穿越楼层的管道四周漏水、卫生洁具漏水;楼地面混凝土面层起壳、建筑物墙体裂缝、墙地面裂缝;下水管堵塞不畅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给使用者带来许多麻烦和不便,同时给业主和施工单位的社会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上,施工质量是企业打开市场的关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
我们公司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通过对以往工程的调查研究,我们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建筑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预防措施。
三、具体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措施1、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1.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
1.2砌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墙体材料至少养护28天后方可用于砌筑。
砌块材料必须有厂家备案证明、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1.3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和融水深度,上墙含水率宜为5%~8%。
墙体材料现场存放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
1.4 在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采取抗裂措施,如钉钢丝网。
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20mm,钢丝直径不应小于1.2mm。
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
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间距不应大于300mm。
1.5 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然后将槽内砌块轻凿剔除,保持砌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