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①客观性②验证性③系统性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相关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等

1.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应避免的现象①观察者效应②观察者偏差③拟人化错误

2.实验法是指控制无关变量,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应避免的现象①安慰剂效应②实验者效应

3.相关法是指研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的方法

4.调查法是指预先拟定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所需资料的方法注意①样本选择的代表性②问题表达的恰当性

5.个案法是指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注意①案主报告的真实性②研究态度的客观性③个案的典型性④研究要全面深入

诞生: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冯特(1832-1920)在该校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因此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敬称心理学之父

现代心理学流派: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

1.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1913年,华生发表的《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基本观点: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思,意识是主观的、不可观察的,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只有以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才可能确立其科学地位;②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刺激和反应是构成行为的共同的基本元素;③主张使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口头报告法等,反对内省法;④行为由环境决定,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源自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与遗传无关(环境决定论)

2.精神分析: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主要观点:①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潜意识,亦称无意识。潜意识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真正根源,潜意识的内容大多与性冲动有个。因为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观念想冲突,潜意识经验通常是被压抑的。但压抑并不能消除潜意识,相反,过度的压抑正始产生心理疾病的缘由②精神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一个人当前的观念和行为(尤其是异常行为或症状)的潜意识根源③精神分析的主义方法有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等。自由联想是开启潜意识之门的钥匙,分析师通过自由联想获取精神分析所需要的资料。梦的分析是分析师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梦境来解析梦的隐义

3.人本主义: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主要观点:①在研究对象上反对行为主义主义以儿童或动物为被试的幼稚心理学,也反对精神分析以心理疾病患者为对象的伤残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如创造、责任、爱、幸福、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性层面的问题②在研究目的上,强调心理学不仅要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治疗各种心理疾患,更要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③在研究方法上,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方法为中心,方法要服务于所研究的问题④人本主义者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人物的本性是善的,蕴涵这建设性的自我实现的潜能。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人可以不被环境决定,也可以不被意识决定。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理论意义: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心理知识,正确认识各种心理现象,知晓心理活动规律,避免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经验、常识的误区,不被那些“伪心理科学”所迷惑。 2.实践意义:用来指导每个人的心理生活,让自己受用。若能自觉地践行心理科学理论,对自己的毕业生活和专业发展都会大有裨益。大学生要善于从心理学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功能,优化自己的人格特质。心理科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无条件反射:是指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也可以叫做本能。无条件反射只能对少数刺激发生反应,而且具有刻板、固定的性质。条件反射:指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产生的反射。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1.人的心理、意识是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 2.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 3.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生活实践的制约 4.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神经元。神经系统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之分,中枢神经系统是指颅腔内的脑及椎管内的脊髓;外周神经系统是指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纤维,即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神经细胞体及其发出的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构成。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神经元的树突是从胞体伸出的一个或多个树枝状突起,树突的机能一般是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神经元的轴突是从胞体发出的一个长途起,轴突的主要机能是将信息传导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脑的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心理发展史指人的一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点:过渡性、矛盾动荡下、社会性

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生物学条件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①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等生理特点②生理成熟的早晚 2.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①家长自身的特点②亲子关系③兄弟姊妹④家庭生活环境 3.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①教师的影响②教学与课程③学校环境 4.同伴关系与活动①青少年的友谊②青少年的同伴群体 5.传播媒介和社会文化环境 6.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动觉)、平衡觉(静觉)和肌体觉

知觉的种类: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特征,可以吧知觉分为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2.根据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征,可以把知觉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知觉的规律: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1.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器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选择性:当纷繁复杂的刺激作用于人体时,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自己的刺激全部清楚地感受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作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总是把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事物,把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3.理解性:人在知觉事物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赋予它确定的含义,并用语词加以概括,把它标志出来

4.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①亮度恒常性②颜色恒常性③方向恒常性④形状恒常性⑤大小恒常性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感受性和感受阙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阙限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阙限 4.同一感觉的变化①感觉适应(明适应与暗适应)②感觉后效: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会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后效(正后像、负后像)③闪光触合-闪光融合现象是与视觉后像相联系的一种视觉现象④感觉对比-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现象叫做感觉对比⑤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同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韦伯定律:引起差别的刺激物地最小变化量与原刺激物的比值是一个常数△I/I=K

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是指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是心理活动对一定是我的指向和集中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具有的选择性集中性-是指人们把心理活动集中并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注意的外部特点: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注意的种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主要 1.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地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通常是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环境或同一活动上的注意持续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长,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注意集中的持续时间愈长,注意的稳定性愈高

2.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广度相关的因素:①知觉对象的特点②个人的知识经验③个人的活动任务

3.注意的分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