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3
- 格式:ppt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35
技术经济学3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我们理解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在于探讨技术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这些投入是否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评估的问题。
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每年各大厂商都会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和设计新款产品。
新的技术,如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更强大的处理器、更先进的摄像头等,确实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为企业带来收入。
但同时,研发和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企业不能准确预测市场需求,过度投入研发而导致产品滞销,那么就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引入,使得工厂能够在减少人工的情况下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这不仅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还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然而,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往往需要面对技术难题的攻克、市场接受度的考验以及竞争对手的挑战。
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具有环保和可持续的优势,但在电池技术的续航能力、充电设施的普及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在评估技术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成本,包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等。
其次是收益,包括直接的销售收入、间接的经济效益如品牌提升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
通过运用各种经济评价方法,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我们能够对技术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技术经济学还关注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习题3(F/P,7%,10)=1.967;(F/P,1%,12)=1.1268;(P/A,8%,2)=1.783;(P/A,8%,3)=2.577;(P/F,8%,2)=0.8573(A/P,12%,5)=0.27741;(A/P,1%,60)=0.01224;(A/P,6%,10) =0.1359;一、名词解释题差额投资回收期二、单项选择题1、假设某人以8%的年单利借出1500元,为期三年,而后以7%的复利把所回收的钱全部做其他投资,为期10年,那么第13年末此人拥有()元。
A、3659B、3759C、3162D、32122、已知某方案NPV小于零,则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方案没有达到基准收益率B、方案实施后的收益率小于零C、方案的净年值也小于零D、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3、设备的经济寿命主要受到()的影响。
A、有形磨损B、无形磨损C、综合磨损D、第二种无形磨损4、一个季度计息一次,一年计息周期数为4,利率为2%,则名义利率为()。
A、2%B、4%C、8%D、12%5、在进行财务评价时,基准收益率没有规定,可以按照这样规则确定目标收益率:在贷款利率基础上加()风险系数。
A、3%B、5%C、7%D、9%6、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市场需求量距盈亏平衡点产量越远,则项目()。
A、安全性越小B、抗风险能力越小C、安全性越大D、发生亏损的机会大三、多项选择题1、在进行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选择时,下述各项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A、最小公倍数法B、内部收益率法C、年值法D、差额净现值法E、资金利润率2、净现值法的主要局限有()。
A、不能进行方案间的比选B、没有考虑资金的利用效率C、基准收益率的确定较为困难D、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E、寿命期不等的方案比选时不满足时间的可比性3、以下关于差额内部收益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寿命期相等的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收益率B、寿命期不等的方案,净年值相等时的收益率C、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则投资大的方案为优选方案D、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则投资小的方案为优选方案E、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差额净现值大于零四、判断题1、追加投资回收期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追加投资回收期=项目投资额/项目年净收益。
第三章例题例3-1:某人借款5000元,年利率为10%,则5年后应还款多少?例3-2:某人现在存款2000元,年利率为10%,每半年计息一次,复利计息。
问3年末存款金额为多少?例3-3:某项目有两个贷款方案:(1)年利率16%,每年计息一次;(2)年利率15%,每月计息一次。
问:应选择哪个贷款方案?例3-4:有一项目,投资40万元,年收益10万元,年经营费用6万元,12年末该项目结束并预计有残值10万元。
试画出其现金流量图。
例3-5:某企业购置一台新设备,方案实施时,立即投入20000元,第二年初又投入15000元,第5年初又投入10000元。
若所有投资均为银行借款,年利率为5%,问第10年末应还款多少?例3-6:某人计划5年后从银行提取10万元,如果银行利率为5%,问现在应在银行存入多少钱?例3-7-1:小李将每年领到的240元独生子女费逐年存入银行,年利率5%,当独生子女14岁时,按复利计算,其本利和为多少?例3-7-2:某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每学年年初从银行借款4000元用以支付学费,若按年利率6%计复利,第四学年末一次归还全部本息需要多少钱?例3-8:某厂欲积累一笔设备更新基金,金额为50万元,用于4年后更新设备,如果银行利率为5%,问每年年末至少要存款多少?例3-9:某工程1年建成,第二年初开始生产,服务期5年,每年净收益为5万元,投资收益率为10%时,恰好能够在寿命期内把期初投资全部收回,问该工程期初投入的资金是多少?例3-10:某投资项目贷款200万元,贷款利率为10%,贷款期限5年,若在贷款期内每年年末等额偿还贷款,问每年年末应还款多少恰好在5年内还清全部贷款?例3-11:某企业拟购买一台设备,其年收益额第一年为10万元,此后直至第八年末逐年递减3000元,设年利率为15%,按复利计息,试求该设备8年的收益现值及等额支付序列收益年金。
例3-12-1:某企业在2002年年末有金额1000万元,若年利率为8%,利用复利进行计算。
《技术经济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某项目建设期为两年,每年贷款100万元,贷款利率为10%,第三年开始投产,则建设期利息是万元。
2、已知某项目第五年的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分别是100万元和-100万元,第六年的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分别是200万元和100万元,则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年。
3、如果某项目每年的总成本费用是1000万元,其中折旧费是150万元,摊销费50万元,利息支出20万元,生产成本500万元,其年经营成本是万元。
4、如果去年银行活期存款的名义利率是10%,通货膨胀率是12%,应用精确计算方法,去年的实际利率是。
5、某项目第五年的利润总额是-100万元,第六年的利润总额是200万元,如果所得税率是30%,那么第六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是万元。
6、某项目可能获得的净现值分别是-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对应的概率分别是0.1、0.2、0.4、0.3,则该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是万元。
7、已知年名义利率是10%,如果每月计算一次利息,则年有效利率是。
8、如果某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是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50万元,建设期利息是1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是250万元,则该项目的建设工程总造价是万元。
9、某项目在第五年的销售收入是1000万元,经营成本是3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是50万元,所得税是150万元,利息支出是30万元,则当年的净现金流量是万元。
10、已知e = 2.72,如果年名义利率是10%,采用连续复利计息法,则年有效利率是。
11、如果去年年名义利率是10%,通货膨胀率是12%,应用粗略计算法,去年的实际利率是。
12、某项目的初始投资是1000万元,净现值是400万元,那么该项目的净现值比率是万元。
二、单选题1、关于“经济”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含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社会再生产过程B、社会经济制度C、经济总量D、经济效益2、建设工程总造价最终不会形成下列哪项资产。
第二章习题1.下列哪些指标属于经济效益指标?投资资金利润率销售投入劳动生产率利率物资消耗定额解:资金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利率2.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建设或购置固定资产所投入的资金。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流动资产投资是指项目在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
主要区别为:(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其结构所决定的。
(2)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固定资产投资必须有流动资产投资的配合。
(3)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到建成交付使用,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固定资产投资时间短,回收快。
(4)固定资产价值的回收依赖于流动资产的顺利周转。
3.什么是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试举例说明之。
答:机会成本是指将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企业实际看得见的成本是显性成本,企业自由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但在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为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支出而现在已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产量变动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变动成本是指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4.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答: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资源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资源了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2、答: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二者的区别在于:(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对企业未来的生产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而且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其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结构所决定的。
(2)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上马到建成交付使用,常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在这期间,只投入,不产出,投入的资金好像被冻结。
而流动资产投资,一半时间较短,只要流动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适应,产品适销对路,流动资产投资可很快收回。
3、答: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
例如: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
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支付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源,是实际上已投入,但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地产和建筑物开了一个企业,那么此人就放弃了向别的厂商出租土地和房子的租金收入,也放弃了受雇于别的企业而可赚得的工资,这就是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
例如:某企业一个月前以3300元/吨的购入价格钢材5000吨,而现在钢材价格已降为3000元/吨,则企业在决策是否出售这批钢材时,则不应受3300元/吨购入价格这一沉没成本的影响。
4、答: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