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电大地域文化(本科)网考题(已排序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1
试卷总分:25 得分:251.福建的蛇崇拜沿续至今,到今天福建还有不少地方保留崇蛇习俗。
答案:正确2.中原汉族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代陈元光开发漳州,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第四次是北宋南迁。
答案:正确3.“立雪程门”,讲的是宋代崇安人游酢、将乐人邵雍受业于程颢、程颐的故事。
答案:错误4.福建在唐以前称作“七闽”,唐玄宗时,取福州、建州各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从此有了福建的名称。
答案:正确5.闽学以朱熹理学思想及其学派的确立为主要标志,朱熹殁后,闽学就不再发展了。
答案:错误6.没有闽派文论家这支队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将大大失去光彩。
福建在文论上的优势甚至沿续至今,以至在当代文学评论中形成京、沪、闽“三足鼎立”的局势。
答案:正确7.福建小说不发达,与语言这个构成小说最基本的要素关系极为密切。
福建方言不但在语音上、还在词义上与传统书面语言差距极大,无法写成书面语言,而小说中最丰富形象的语言往往在这些土话俚语之中,这不能不说是福建小说家的一个悲剧。
答案:正确8.清代中法战争期间在福州流传甚广的《闽谣》:“福州原无福,法人本无法。
两何没奈何,两张没主张。
”其“两何”指总督何景、船政大臣何如璋,“两张”指巡抚张兆栋、钦差张佩纶。
答案:正确9.福建闽越人图腾()A.蛇B.鸟C.猴D.狗答案:A10.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福州D.厦门答案:C11.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A.高甲戏B.歌仔戏C.梨园戏D.竹马戏答案:B12.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
A.创始阶段B.成熟发展阶段C.进一步发展D.创造性发展答案:A13.宋代福建作家()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著有《乐章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题干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尚书》B. 《诗经》C. 《论语》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尚书》题目11题干“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选择一项:A. 《墨子》B。
《管子》C。
《公羊传》D。
《论语》反馈正确答案是:《公羊传》题目12题干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选择一项:A。
齐宣王C. 齐景公D。
7864_闽台区域文化课程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5分)1、大坌坑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
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
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
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与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2、长滨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8—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5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
长滨文化距今约1.5万年,其石器都是打制四起。
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
其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同大陆南方发现的旧石器相似。
由上可见,台湾在第四冰期同大陆相连的时候,已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场所了。
长滨文化的发现,使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关系,至少可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3、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台湾名称参考答案或提示: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在东汉、两晋南北朝时称夷洲,三国时期称琉球,隋、唐、宋、元朝时称琉求,明朝时称东番,清朝属福建,设立台湾府。
1885年台湾建省。
4、凤鼻头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大坌坑文化结束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
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4500—3500年。
石器多为磨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3500—2000年。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独特性C. 普遍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社会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地域文化中,以下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A. 传统手工艺B. 民间艺术C. 现代流行音乐D. 传统节日答案:C4.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民族认同感B. 促进经济发展C. 阻碍文化交流D. 丰富社会生活答案:C5. 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B. 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C. 增强地区竞争力D. 所有以上目的答案:A6.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对于文化传承有何意义?A. 方言是文化传承的障碍B. 方言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C. 方言会导致文化同质化D. 方言与文化传承无关答案:B7. 地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对当地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社会和谐B. 引发社会冲突C. 与社会无关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地域文化中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形成的?A. 完全由地理环境决定B. 完全由历史传统决定C. 由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共同影响D. 由个人偏好决定答案:C9.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信息?A. 仅反映了当地的技术水平B. 仅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条件C. 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D. 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制度答案:C10.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形式?A. 绘画和雕塑B. 音乐和舞蹈C. 戏剧和曲艺D. 所有以上形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特定的日期B. 特定的仪式C. 特定的食物D. 特定的服饰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 口头传播B. 具有教育意义C. 反映当地生活D. 具有娱乐性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手工艺品通常具有哪些价值?A. 经济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历史价值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民间歌曲B. 民间器乐C. 民间舞蹈音乐D. 民间戏剧音乐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舞蹈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交功能B. 娱乐功能C. 宗教仪式功能D. 教育功能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电大-形考-地域文化(专)-福建-网上作业单选-多选-判断注意,这份资料适合于 14春以后的福建电大学学生。
这份资料是省电大形考《地域文化》(闽文化)的参考资料。
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的题库都在里面。
做三个考核任务的时候。
打开电大任务,打开本文档。
这三个任务全部都是选择题,多选题,判断题。
在word文档界面,按下ctrl+F(搜索)输入题目中的一句话(建议最后一句)如果你复制的字句里面有括号,有可能搜索失灵。
题目中不要带括号按搜索100%可以搜出答案。
有了这份答案,看明白了我写的这些字,会搜索就能过!我保证。
写的比较复杂。
用下去三分钟就会了。
小学文化都能过地域文化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由于(A)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蔡元定 B 黄干 C陈淳 D真德秀2、宋代(A)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A郑樵B李纲C 祝穆D胡宏3、明代莆田人(C)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边景昭B李在C 吴彬D宋钰4、明代(A)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李贽B谢肇淛C 曹学佺D赵弼5、今人改编整理的《贻顺哥烛蒂》是(A)b)A 莆仙戏B闽剧C 高甲戏D 梨园戏6、福建的地方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的是“三一教”。
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福建莆田(A)创建的。
A 林兆恩B吴崇岳C王中正D 杨万大7、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神父和主教为福安人(A),1634年由方济各会西班牙籍传教士利安当施洗入教,后赴马尼拉在多明我会主办的圣多玛斯学院半工半读,之后偕西班牙籍传教士多人回闽传教,并曾任南京教区主教。
A罗文藻B张赓C 李嗣玄D 黄子玉8、闽西十班因其中由十个人掌握(C)组成班子而得名。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及答案——大溪文化阶段魏源吴文化《太极图说》周朝物生产转变。
道县玉蟾岩遗址清代《太极图说》春秋战国时期谭嗣同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展。
A.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
”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
D.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第13题](多选题)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屈贾之乡”、“潇湘洙泗”。
这是因为: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潇湘洙泗”,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
D.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第14题](多选题)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题库及答案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题库及答案适用于22春之后的学员1.僧一行曾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2.北宋王朝组织人编纂的《授时要录》是一部农家著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3.《孙子》是孙膑的著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4.玄奘,姓陈,名祎,洛州巩县人。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5.中原马街书会始于明朝时期。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6.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宴会,是4000多年大禹在今禹州市实行的钧台之享。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7.宋朝苏舜钦的散文《沧浪亭记》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8.伏羲——阏伯文化是豫东文化区域的内核,陈宋化则是它的主流成分。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9.一般认为,《孙子》是兵家文化的开山之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0.司马迁在《论六家之要旨》中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行改矣。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1.文化大发展大旺盛,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2.商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日食、月食的载体。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3.《大唐西域记》是唐玄奘编辑而成。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4.程颐曾制定“为学六则”:一曰立志;二曰养志;三曰穷理;四曰实践;五曰虚心;六曰有恒。
推断题(2分)B.错误15.南朝梁锺嵘的《诗品》,是我国诗歌评论的代表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6.《辞源》中对“中原”一词的说明为:“狭义的中原,指今洛阳以南一带。
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7.《谏逐客书》是汉贾谊的代表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8.魏晋南北朝属于佛教在我国发展阶段阶段。
地域文化(本)科目代码:519091.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
参考答案:地域文化是大中华文化之下的一个文化分支,是指一个固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从世界整体文化格局来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中华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文化,也叫中华传统文化或华夏文化。
其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多方面因素融合而成的,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客观方面主要和地理地形、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物产特点等有关,主观方面则和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有关。
中国地形地势非常复杂,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向海洋倾斜。
由于地形的复杂,造成了各地地理环境气候差异非常大,西南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气候的不同,使得各地物产各不相同。
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因而大多数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地域生活劳作,世代繁衍,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聚集体。
进入封建社会,这个聚集体往往在同一个封建君主的统治下,血缘关系相近,语言文字相同,宗教信仰接近一致,生产科技水平共享,生活、饮食习惯类似,文教水平相当,因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有的地域文化。
当然,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的根源是为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中原文化,只是在具体表象上有很大差异。
福建电大地域文化(专)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福建曲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影响最大、最古老、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是()。
A.南音B.锦歌C.南词D.评话【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泉州B.漳州C.福安D.福鼎【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祖籍浙江平湖的()于1929年1月入闽后,先后在闽南十四年时间,曾挂锡过厦门、南安、泉州、惠安、晋江、漳州、同安、永春等闽南名刹51所,并创办了南山律学院。
A.太虚法师B.常惺法师C.印顺法师D.弘一法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明代()其因独特的地理条件,逐渐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走私贸易港口。
民间海商用多种方式隐蔽走私,参与走私者与日俱增,大小商船穿梭月港,该地一时成为闽南的一大都会,被誉为“小苏杭”。
A.福州港B.泉州港C.厦门港D.龙海月港【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5题(已答).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罗从彦B.真德秀C.朱熹D.黄道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清代( )主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一部类书,共一万卷。
A.何秋涛B.陈梦雷C.李光地D.林侗【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宋代闽籍作家()在诗文革新运动中作出了贡献,被时人称为“古灵四先生”。
A.杨徽之、李虚已、郑褒、陈襄B.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C.郑穆、章楶、邓肃、陈灌D.高登、刘学箕、周希孟、章楶【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8题(已答). 政和东平乡正月里不是舞龙灯而是跑龙赛,实际是一种化了装的()。
地域文化(试题+答案)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溶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癛君。
11. 后世多以的板楯蛮、槃瓠、癝君后裔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征?A. 语言多样性B. 风俗习惯C. 宗教信仰D. 气候类型答案:D2. 在中国地域文化中,以下哪个地区以“江南水乡”著称?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地区答案:D3. 下列哪个节日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A. 春节B. 端午节C. 泼水节D. 圣诞节答案:C4. 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无关?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经济发展水平D. 外星文明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地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A. 京剧B. 粤菜C. 昆曲D. 豫剧答案:B6.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因素?A. 社会制度B. 宗教信仰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地域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往往与哪些因素相关?A. 宗教仪式B. 社会庆典C. 农业生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地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气候条件B. 社会地位C. 经济水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包括哪些?A. 雕塑B. 绘画C. 手工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往往与哪些因素相关?A. 农业生产周期B. 宗教信仰C. 历史事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和土语反映了哪些特征?A. 语言的多样性B. 历史的沉淀C. 地理环境的影响D. 社会交往的需要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祖先崇拜B. 自然崇拜C. 英雄崇拜D. 宗教信仰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会凝聚B. 文化传承C. 经济交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通常受哪些因素影响?A. 材料的可获得性B. 气候条件C. 技术水平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包括哪些?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戏剧D. 民间手工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1.我国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原文化的轴心时代。
(1.00分)错误正确2.豫中文化区,地处河南腹地,星分角、亢、氐,属东方苍龙星区。
(1.00分)错误正确3.有“吴带当风”之誉的画家是汉朝的吴道子。
(1.00分)错误正确4.《谏逐客书》是汉贾谊的代表作。
(1.00分)错误正确5.在中国早期的典籍中,“中原”一词常常并不是指特定的地理区域,汉代以后,“中原”一词的所指意义渐渐与今天相同。
(1.00分)错误正确6.中原物态文化是指中原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观看和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1.00分)错误正确7.黄帝将“龙”作为图腾,以龙名设官,肇始了龙文化。
(1.00分)错误正确8.豫中文化区的中心城市是新郑、开封、郑州和许昌。
(1.00分)错误正确9.中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原人所赖依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
(1.00分)错误正确10.中原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是告成元代观星台。
(1.00分)错误正确11.所谓文化区域,即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生产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1.00分)错误正确12.西周时期,东楼公作为禹的后代封于杞国。
(1.00分)错误正确13.伏羲——阏伯文化是豫东文化区域的内核,陈宋化则是它的主流成分。
(1.00分)错误正确14.所谓中原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也就是中原地区遗留下来的以物质为标志的文化遗产。
(1.00分)错误正确15.中国最早的散文集是《尚书》。
(1.00分)错误正确16.周王朝封商王纣的庶兄箕子于宋,都睢阳。
(1.00分)错误正确17.中原行为文化是中原人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1.00分)错误正确18.春秋时李斯对大篆省改,演化成一种新的书体小篆。
(1.00分)错误正确19.《辞源》中对“中原”一词的解释为:“狭义的中原,指今洛阳以南一带。
福建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二任务要求根据学习材料和自己对福建地域文化的认识,撰写一篇关于福建地域文化的文章,要求至少1200字。
福建地域文化概述福建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人口约3,800万。
福建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戏曲、民间艺术等方面。
福建建筑文化福建建筑文化以闽南建筑为代表,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地位。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而闻名,特点是用材考究、工艺讲究、造型独特、装饰繁复。
福建土楼是闽南建筑的代表之一,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瑰宝。
福建土楼是由土坯、石块、瓦片等材料建成的多层楼房,具有很高的防御性能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福建音乐文化福建音乐文化是福建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福建音乐以民歌、云南寨、沙田黄、山姆舞等为主要形式。
福建民歌以抒发情感、记录生活为主题,歌词真实朴实,旋律优美动听。
云南寨是福建的传统民间舞蹈,舞者手持或挎着竹竿,以舞蹈表演和歌唱的形式展示福建的山川人文。
沙田黄是福建的传统民间音乐,以琵琶、扬琴、二胡等乐器为伴奏,表达着福建人民的感情和思乡之情。
山姆舞则是福建当地广泛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激情四溢、活力十足。
福建戏曲文化福建戏曲文化是福建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的戏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包括闽南梨园戏、闽北黄梅戏、闽东峡山戏等。
闽南梨园戏是福建最早兴起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其丰富的剧情和独特的演唱方式而著名。
闽北黄梅戏是福建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戏服装扮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闽东峡山戏则是福建东部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动人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福建民间艺术福建的民间艺术是福建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木雕、泥塑、剪纸、刺绣等多种形式。
福建的木雕是福建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地域文化(本)》形考大作业一、作业主题:寻访荆楚文化,讲述荆楚故事,弘扬凤凰精神二、作业内容:学生结合所在地的荆楚文化资源,参考“四、作业选题指南”(包括但不限于其范围)、“五、作业选题参考目录”(包括但不限于其范围),任选某一方面的一个荆楚文化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实地探访等环节,完成形考作业。
三、作业要求:1、作业形式:文字+图片+视频。
①文字不少于1200字,游记、作文、小论文、解说词、调查报告,皆可;②图片不少于5张,其中有学生本人实地出镜照片不少于2张;③视频不少于2分钟,其中学生本人讲述不少于1分钟。
2、作业提交途径:将上述作业(文本、图片、视频)打包成压缩文件夹,压缩文件夹以“地域文化(本)+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命名后,在“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本)》课程网页“形考作业”栏答题框内录入文字、以附件形式上传压缩文件夹、完成在线提交。
3、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学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
四、作业选题指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荆楚历史文化探究2、荆楚历史文物探寻3、荆楚历史人物事迹探访4、荆楚文学艺术作品赏析5、荆楚民俗文化探寻6、荆楚名山大川寻访7、荆楚名胜古迹寻访8、荆楚民间故事讲述五、《地域文化(本)》课程形考作业选题参考目录(一)总论篇1.为什么说湖北是楚文化的中心?2.为什么说东周文化的精华大半集中在楚文化中?3.楚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4.荆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5.楚文化的六大支柱是什么?6.楚文化的五种精神是什么?7.楚文化兴起的地理环境是什么?8.楚文化的民族环境是什么?9.楚文化考古有哪些重大发现?10.凤与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11.为什么说湖北是远古人类之乡?12.湖北境内的旧石器文化主要有哪些?13.湖北境内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哪些?14.为什么说湖北是三国文化之乡?(二)人物篇15.为什么炎帝神农氏被尊崇为中华民族始祖?16.“三年不鸣,﹣鸣惊人”指的是哪一位楚王?17.“百步穿杨”的来历与楚国什么人有关?18.被称为中国古代戏剧鼻祖的是指谁?19.成语“高山流水”说的是什么人的什么故事?20.东汉开国帝刘秀是湖北什么地方的人?21.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孟浩然是湖北什么地方人?代表作品有什么?22.文学流派“公安派”和“竟陵派”的代表作家是谁?23.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的是谁?24.张之洞主政湖北期间,主要做了哪些事?25.是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26.辛亥武昌起义三烈土是指哪三人?27.在中共一大代表中,湖北籍就有5人,是人数最多的省份。
第 1 大题: ( 得 36 分 ) 单项选择题 1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 A . 陈襄 B . 郑穆 C . 陈烈 D . 周希孟 正确答案: A.)最为重要。
)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 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2 . ( 应得 2 A. B. C. D. 泉州 漳州 福安 福鼎 分, 实得2 分 )(正确答案: A. 3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宋代蔡襄撰写的( 著,也是流传下来的世界上最早一部果树栽培学著作。
A. B. C. D. 《荔谱》 《荔枝话》 《茶录》 《荔枝谱》)不仅为我国第一部果树志专正确答案: D.)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 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4 . ( 应得 2 A. B. C. D. 郑樵 李纲 祝穆 胡宏 分, 实得2 分 )宋代(正确答案: A. 5 . ( 应得 2 A. B. C. D.分, 实得0 分 )清代福建最著名的两个画家为( )上官周、华嵒 上官周、黄慎 华嵒、黄慎 翁陵、华嵒正确答案: C.分, 实得 2 分 )(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 人口急剧增长, 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 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6 . ( 应得 2 A. B. C. D. 唐末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正确答案: B. 7 . ( 应得 2 A. B. C. D. 唐 宋元 明 清分, 实得 2 分 )福建古代对外贸易钱货交易的形式代,始于()。
正确答案: B. 8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北宋时, )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 ( 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B. C. D. 福州 漳州 泉州 厦门正确答案: C. 9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台湾布袋戏。
福建电大地域文化单项选择题( B .南平)是福建主要风景名胜区,尤其以其典型的“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双世遗”风光,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A .春节)是闽台人民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保留的古代遗风也最为浓郁。
(A .泉州开元寺)是众多木构寺庙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其特点是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大胆突破创新,将雕饰艺术与构造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B .龙岩)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C .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佛寺、道观遍布大街小巷、山野村头,举凡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过去的栖息地,其中大多至今香烟氤氲,信徒甚众。
22包本成创当对福福古代,闽南和台湾都出现了经营海峡两岸贸易的商业组织是(B .郊行)古代官方政府采取很多措施加强对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A .市舶司关关关关关关光祭近近龙龙闽闽闽闽闽南、台湾有些节庆习俗是其他地方罕见的,饶有情趣。
台湾有俗话说:“偷得一根葱,嫁个好老公;偷得一根菜,选个好女婿。
”菜园主人成人之美,往往主动放开菜园,任人去偷。
这反映的是( A .元宵节)节庆活动的习俗。
闽台动植物崇拜中,最具特色的是(A . 蛇)崇拜。
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即(C .讲究食补)明明目农三史书记载的闽台之间人口交流的第一次是(B .孙权“夷州数千人”到大陆定居)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台台台台台台湾文学大约在19世纪中叶开始,兴起(A .击钵吟)创作,它的出现是由福建诗钟的传入引起的。
为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B .发展海上贸易交通),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厦现一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密切关系的提法错误有(B .台湾佛教的派系仅有部分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以下关于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天福集团为大陆台资农业企业规模第一、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并创建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
)在在至福建电大地域文化多选题A .由于受中日关系和国际背景的影响,近现代闽台商业贸易跌宕起伏的幅度较大 C .福州港、厦门港和三都澳与台湾有直接的通航贸易 D .闽台商贸的勃兴,同时也体现在走私贸易方面以E在传从对郑成功的礼敬,表现了闽台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爱国主义关于闽台民间神祗描述正确的有(AB ) A .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
B .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
发福关关关关于近现代闽台商业贸易描述正确的有(ACD )关于清代闽台经济关系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BCD ) A .闽人继续渡海入台增加台湾劳动力人口,形成台湾移民社会,促使台湾建立土地制度。
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
B .闽台通过交流促进海峡两岸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台湾成为粮糖基地。
C . “台运”兴起,台米台糖等反哺大陆。
D .闽台直接贸易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
关于诗钟正确的描述有(ACD) A .诗钟的创作是一种具有竞技性质的集体活动,活动中又有关于时、体、题、韵的严格规定和各种颇具趣味性和刺激性的项目,限时咏作,分等奖励。
C .福州为诗钟发源地,被称为“诗钟国”。
D .闽台诗钟活动大都采取组织诗社、定期集会吟咏的形式。
祭据龙妈闽闽闽闽闽闽闽目平莆清人生仪礼主要有(ABCD) A .出生礼B .成丁礼C .结婚礼D .丧葬礼三是台推王王厦以以以在在榕的台资企业包括(BC )B .冠捷电子 C .中华映管漳地域文化判断题2EE北产产刺从从从从大道地对佛福福福古海击近近近禁据民闽闽闽闽闽闽闽闽闽闽闽闽明明目南南南南清日三三诗诗岁所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因元在在在在在在在早证1 . 试述闽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
参考答案或提示:我们海峡两岸来自于一个祖先,两岸文化同流同源,今日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尤其是中华文化将两岸人民的感情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两岸经济的整合与文化的交流,从中华民族的立场看,说明两岸是个生命共同体,是一种互生、互赖、互惠、互信的关系,政治的对立是暂时的,文化脐带的连结是永久的,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台湾八成居民祖籍地在福建。
一个全面繁荣的“老家”,千千万万过着小康生活的亲属,会让台湾同胞有更多宽慰、更多骄傲、更多向往。
海峡西岸的全面繁荣,减少两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差,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
当前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闽台的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闽台经济与文化的合作将有利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
如果闽台经济的合作能够出现某种突破,它有可能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意义:(1)、有利于闽台经济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据统计,从1981年至2004年1月,福建省合同利用台资金额已超过140亿美元,实际到资过百亿美元,对台贸易310多亿美元。
台湾成为福建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台商投资结构也已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并出现了行业性整体性转移、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的趋势,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形成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2)、闽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能够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通出闽通道。
福建北连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面与台湾一水相连,有利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接,形成互动发展,拓展成为大华南经济圈。
(3)、闽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东部各省区在资源上的整合及优势上的互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珠江三角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同时,把福建置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开放格局中,不仅可以推动台湾海峡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将提升中国东南沿海的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参与东亚乃至世界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能力,促进中国东南沿海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增长。
(4)、在目前的两岸关系形势下,闽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将对于我们推动两岸全面直接的三通,加速两岸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促进祖国统一的有机结合,闽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蓝图的渐次展开,不仅有一般的经济意义,更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2 .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
请联系书本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并进一步阐述福建应该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参考答案或提示:闽台一水之隔,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
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艺术、文学等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是闽台联系的有力纽带。
所以,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
福建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1) 整合已有特殊政策,寻求国家更多政策支持。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可以看出,外资会集中流向国家重点发展和给予较多优惠政策的地区。
由于福建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在大陆对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直以来,中央给予福建诸如创办经济特区、建立台商投资区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对福建经济发展以及闽台经贸合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这些中央赋闽特殊政策也正在淡化消失,福建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深入的特殊支持,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支持、加大力度支持台商在闽投资等,在适当的时机,还可以考虑签订类似港澳与大陆之间CEPA的贸易协定,使台商投资福建进一步便利化,为闽台经贸关系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2) 完善本地区产业链配套建设。
在引资过程中,福建应该把引进台资重点集中在那些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其中的领头企业,通过吸引这类企业进而吸引与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有效利用本地优势,弥补投资地产业链的缺陷。
政府也可以出台某些政策,支持当地企业投资配套行业,提高本地制造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当地投资建厂。
今后,要通过强化海峡两岸的产业协作,加强产业对接和配套,延伸产业链,形成互补型产业分工协作的关联体系,进而提高区域内的投资与贸易一体化水平。
彻底实现闽台产业对接,加强闽台经济圈的整体经济实力,构建闽台经济区。
(3) 积极改善台商投资的软环境。
在利用台资的过程中,福建的投资硬件设施得到了良好的建设,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福建港口、网络、能源等方面的建设也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但是与此同时,投资软环境能否同步发展的问题突显出来。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中的问题、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问题、外商权益保护问题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商对福建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
所以对于福建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改善投资软环境是提升福建引资水平的重中之重。
(4) 吸收借鉴引进台资先进地区的经验。
尽管福建曾经是台商投资大陆的热土,具有明显的引资优势,但是不能回避的是,目前江苏、广东等省更具引资竞争力,他们的一些独到的做法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苏州地区在吸引台商投资时明确打出了“亲商”、“富商”、“安商”的口号,上到党政领导,下到各级政府部门,服务台商的意识十分强烈。
所以事易时移,福建省必须注意吸收借鉴这些地区在吸引台资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尽快缩小差距,争取开创福建吸引利用台商投资的新局面。
(5) 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发挥人文优势。
3 .请谈谈闽台文化交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参考答案或提示: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
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一、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
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
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二、地缘相近。
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三、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
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
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