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麻精神药品高危药品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290.50 KB
- 文档页数:18
高危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具有高度危险性或滥用风险的药品,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和公共卫生,防止这些药品的滥用和非法使用,并确保其合理使用。
高危毒麻药品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药品的分类和管制:将药品根据其危险性和滥用风险分为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制措施,例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麻醉前药物等。
2. 药品的控制和监管:建立起药品的购买、储存、配送和使用的全程控制和监管体系,确保药品在可控范围内,减少滥用的可能性。
3. 药品的许可和审批:对高危毒麻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严格的许可和审批,只有具备相应资质和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才能从事相关业务。
4. 药品的处方和使用:对高危毒麻药品的处方和使用进行规范,仅限于合格医务人员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处方和使用,以防止滥用和非法使用。
5. 药品的监测和报告:建立起对高危毒麻药品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药品的使用情况和滥用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干预措施。
总之,高危毒麻药品管理制度是一套旨在保护公众安全和公共卫生的管理制度,通过分类、控制、许可、审批、处方、监测
和报告等措施,对高度危险性或滥用风险的药品进行全面的管控和监管,确保其合理使用。
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管理简介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和危害性的药品,包括精神麻醉药、止痛药、麻药类药物、放射性药物等。
这些药物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重要的治疗作用,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健康风险。
因此,对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原则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严格控制:对药品的采购、保存和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只有经过合法途径获得的人员才能使用这些药品。
2. 详细记录:对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使用药品的剂量和频率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核查和追溯。
3. 定期检查:定期对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4. 专人负责:指定专人负责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的管理,包括药品的购进、储存、配发和销毁等环节。
管理措施药品采购1.从合法渠道采购药品,确保质量和安全性。
2.对于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的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定执行,如需上报报销,则需获得医院的报销审批。
药品储存1.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清洁、无异味的场所,防止阳光直射。
2.不同种类的药品应分开存放,并标明药品的名称、有效期、批号等重要信息。
药品配发和使用1.配发药品时,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要,准确计量和配发药品。
2.药品配发及使用时,应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信息,以确保正确使用。
药品追溯1.对使用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和剂量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追溯。
2.发现不良反应或药物错误使用时,应及时将情况上报,并对相关药品进行追溯。
药品销毁1.药品过期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不得随意丢弃或外借他人使用。
2.销毁药品时,应有专人进行,同时记录药品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安全注意事项1.在使用精麻药品及高危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嘱进行,避免超量使用或误用。
高危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毒麻药品是指对人体具有较大危害性和依赖性的药品,其管理涉及到公共安全和药品合规性。
针对高危毒麻药品的管理,可以制定以下制度:
1. 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危毒麻药品的分类、使用和管理要求,确保相关药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许可制度:设立专门的许可机构,对生产、销售和使用高危毒麻药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许可,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资质和条件,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3. 采购和库存管理制度:对高危毒麻药品的采购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来源合法,购买者需出示特定证明文件,并记录采购信息。
同时对药品的库存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防止滥用和泄露。
4. 用药管理制度:对高危毒麻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用药合理、安全。
制定用药审批制度,规定只有特定的医生或机构才能开具该种药品的处方,并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和使用周期。
5. 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的高危毒麻药品使用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监测和掌握相关药品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
6. 培训和教育制度:加强对高危毒麻药品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药品管理能力和法律意识,确保他们熟知相关法规和操作规范。
以上是对高危毒麻药品管理的一些基本制度,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区卫生系统毒麻及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区卫生系统对毒麻及精神药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和合理使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特制定如下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区卫生系统内所有涉及毒麻及精神药品管理的单位和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区卫生系统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毒麻及精神药品的流通和使用。
2.各单位负责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障职工和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3.相关人员应严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或违法使用毒麻及精神药品。
四、毒麻及精神药品采购管理1.毒麻及精神药品的采购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经过程序审批。
2.采购单位应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许可证,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3.采购单位应加强对毒麻及精神药品的验收工作,确保品质合格。
4.采购单位应建立毒麻及精神药品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库存清查和巡查。
五、储存与保管管理1.毒麻及精神药品的储存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必须设专门存放区域。
2.存放区域应设有适当的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药品的安全和稳定。
3.存放区域应有专门负责人,负责药品的管理、保管和登记。
4.毒麻及精神药品的保管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私自使用或泄露有关信息。
六、使用与处置管理1.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方可使用毒麻及精神药品,严禁未经许可的人员擅自使用。
2.医务人员在使用毒麻及精神药品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用药方式和剂量进行使用,不得超过或减少规定剂量。
3.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记录和监测,及时反馈药品使用情况,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4.临床科室和个别病房应设立专门的毒麻及精神药品使用登记簿,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和用药效果。
5.对于过期、损坏或无法使用的毒麻及精神药品,应按规定进行安全处置,不得私自处理或泄漏。
七、监督与检查1.区卫生系统应定期对各单位进行检查和抽样检测,确保毒麻及精神药品的合法和合规使用。
2.采购单位应配合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协助,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高危药品的管理规范1、麻醉药品只限于医疗、教学和科研使用。
2、经过批准的医疗机构才能使用麻醉药品。
3、使用麻醉药品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医师以上职务并经考核能够正确使用麻醉药品。
4、麻醉药品的每张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2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
5、经诊断确需要使用麻醉药品止痛的危重患者可按规定手续办理《麻醉药品使用卡》凭卡到指定医疗单位开方取药,一次取药最多为5日常用量。
6、对麻醉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处方保存3年备查。
精神药品的管理一、第一类精神药品只限指定的医疗机构中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可供各医疗机构使用。
二、除特殊需要外,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每次不超过7日常用量。
三、处方应保存2年备查。
四、医疗机构应建立精神药品收支账目,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毒性药品的管理一、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中国药典》和《炮制规范》有关规定进行。
二、医师开具毒性药品处方,只允许开制剂,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剂量。
三、调配处方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未注明“生用”的毒性重要应当付炮制品。
四、处方应保存2年备查。
五、建立和完善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
书写处方制度与规范一、处方必须书写清楚、正确、内容完整、无缺、无误。
二、处方如有修改,应由处方医生在修改处签字,以示责任。
三、处方中所用的药品可用中文或外文名,一般以《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品词汇》为准。
四、处方剂量一律以公制表示,如克(g)、微克(μg)、毫升(ml)。
处方使用的剂量应为常用量,如超过常用量,应由医师在剂量旁重签字后方可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