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典型例题八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所得的收入②个体劳动所得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④某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C[解析] 要注意抓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这一规定性,农民承包土地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注意不能将其视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
这是因为( )A.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理解。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一定是社会化的劳动,即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成功地实现交换,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所以,在效益不同的企业,付出同样劳动,所获报酬会不同。
故选B。
3.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体现的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B[解析]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说的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也反映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明确了题干的意思之后再进行干肢对照,就可以选出B项,因为①与题干要求不符。
4.小李拥有北京大学的医药卫生EMBA的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练习题)一、填空题。
1.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现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并存。
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少劳少得。
3.多种分配方式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与多种所有制相适应,我国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土地、知识、、管理、数据等参与分配。
4.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包括哪几类?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人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人来源多样化。
从个人获取收人的途径看,居民收人主要包括收人和财产性收人,还包括收人和转移性收人。
5.我国的分配制度有何优越性?(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有利于实现效率和有机统一,是促进的基础性制度。
(2)按劳分配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民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激发一切的活力,推动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6.我国现阶段如何改善收人和财富分配格局?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
初次分配方面,坚持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劳动报酬,提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再分配方面,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第三次分配方面,发展等社会公益事业。
7.我国如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大力弘扬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将劳动、诚实劳动、劳动作为自觉行为。
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劳动者的,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劳动、全面发展,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A.按生产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为主体C.按劳动贡献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收人的是()。
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后案编制:1.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
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
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A.1.55万元 B.2.4万元 C.1.74万元 D.4.85万元2.某外资企业工程师小张年薪为8万元,炒股获得收入0.5万元。
材料中小张获得的收入依次为()A.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它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④4.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据此,以下属于对承包经营权流转正确解读的是()①获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②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私人所有性质④有利于调动承包户的积极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宝钢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通过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了绩效导向型薪酬分配体系。
宝钢集团员工的工资分为两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发挥工资收入的保障功能,维持职工的正常生活水平;浮动部分,其增减与公司利润、销售收入、净资产现金回报率等增减挂钩,主要发挥工资收入的激励功能。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选择题1.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A.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B.按劳分配的收入占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最大C.按劳分配彻底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D.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答案 A解析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故选A。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是因为() 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B.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C.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答案 A解析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它是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的,故选A。
B是结果,不是原因;C本身正确,但与题目无关,题干是从生产力角度讲的,而C项是从生产关系角度说的;D错误,它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而非“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④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D解析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故选①,排除②;③说法错误,“土地换股权”模式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4.有甲、乙、丙三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
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三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②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③乙的收入形式有利于促进分配公平④丙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其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①正确;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②正确;③说法错误,排除;丙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丙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④说法错误。
3.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1.对某地70个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 223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落实让农民直接受益。
这些农村居民的收入属于( ) A.劳动收入和社会福利收入B.劳动收入和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收入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获得的收入【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分配方式的理解。
A中的社会福利收入,材料中没有体现。
B、C所列举出的收入类型均属于初次分配中所得收入类型,没有将材料中的收入方式归纳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均属于初次分配所得收入,通过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所得收入属于再分配所得收入。
故选D。
【答案】 D2.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是实现共同富裕【解析】所有制是分配制度的前提,A不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错误。
D说法正确但不是决定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根本原因,答案为B。
【答案】 B3.(2010年山东济南联考)某研究生在国有科研单位工作,年薪6万,养老金1万;利用业余时间在私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转让技术3万;购买股票分红利2.5万。
其中,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和非按劳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A.7万、8万、7.5万B.6万、2万、8.5万C.8万、6万、5.5万 D.6万、8万、6.5万【答案】 B4.(2010年广东湛江模拟)小明的爸爸是个体户,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公司的高管,年薪20万。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
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解析】题干中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既包括薪水收入,也包括技术入股所得的分红。
其中,科技人员的薪水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以技术入股所得的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故选D。
A、C都不全面,B项错误。
【答案】 D2.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差别。
这主要是因为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D.按劳分配与按资金分配是联系在一起的【解析】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应选B。
效益不同的国有企业,其按劳分配必然要受到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按劳分配实现的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应选B,A、C、D不选。
A项所讲的是劳动存在着差别,题干讲的是同样的劳动得到不同的报酬,故A不选。
C项的说法虽有道理,但不如B项表述正确,故在最佳选择中不应该选C。
按资金分配与按劳分配的依据不同,不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且与题干无关,故不选D。
【答案】 B3.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表现在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B.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解析】此题着重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教材,答案应是B。
A、C、D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答案】 B二、非选择题4.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距离。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指出:“坚决克服一些单位盲目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集团消费的倾向,同时必须十分关心贫困地区、低收入者和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下列有关“按劳分配”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它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D.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2.某农民承包本村土地15亩,经过科学种植,获得丰厚的收入。
该农民的收入属于()A.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B.按劳分配所得C.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D.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
跟以往的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是迄今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
这是因为按劳分配()①是对收入差距的根本否定②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③是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期间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
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A.5万元、4万元B.6万元、3万元C.6万元、4万元D.6万元、3万元5.在股市处于牛市期,王先生炒股,从100万元本金炒到了200多万元。
王先生炒股所得()①属于按劳分配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③属于福利性分配④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
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4万元B.5万元C.6万元D.7万元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8.刘某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年只有4 000元的纯收入不满意,于是把它承包给承包商王某,每年可获得2万元的收入,另外自己还在王某的工厂里劳动,每月获得2 000元的工资收入。
关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论述题关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论述题1、材料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化程度不高,广大农村基本停留在手工工具、分散劳动为主的基础上。
工业中重工业的技术装备,总的来看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20年。
材料二: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生产,也有手工操作为主的落后生产;有电气化的机械等先进劳动工具,也有铁锹、镐头等落后的生产工具;有飞机、火车等现代化运输工具,也有牛车、手推车等运输工具。
材料三:在我国国民收入中,东部地区占54.2%,西部地区占15.8%;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东部地区占58.8%,西部占6.6%。
材料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走展。
(1)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2)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有什么联系?清运用有关知识加以论述。
答:1)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我国目前生产力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只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才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有效地调节各种经济因素,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②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并不以为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相同的地位,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比较低,但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集中表现的现代化机器大工业,却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以,公有制必然居于主体地位。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巩固和发展;③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的基本特征,在段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典型例题
(1999年广东高考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企业高薪聘用高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
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劳动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正确答案是D。
题干问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既包括薪水收入,也包括技术人胜收入所得的分红。
其中,科技人员的薪水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以技术人股分配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