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检验、三点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在掌握了食品的感官评价、感官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后,
我们来学习食品感官检验常用的方法。
2.3 食品感官检验常用的方法
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很多。
在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检验的目的、要求等。
根据检验的目的、要求及统计方法的不同,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描述检验法。
2.3.1 差别检验法
2.3.1.1 两点检验法
两点检验法又称配对检验法。
此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方向(如某些特征强度的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感官评价方法。
2.3.1.2 三点检验法
三点检验法是同时提供三个样品,其中二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那个样品。
,
2.3.1.3 “A”- “非A”检验法
在评价员熟悉样品“A”以后,再将一系列样品提供给评价员,其中有“A”也有非“A ”。
要求评价员指出哪些是“A”,哪些是“非A”的检验方法称“A”非“A”检验法。
二.三点检验法名词解释二. 三点检验法概述三点检验法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学方法,用于估算一个数据集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该方法通过计算数据集的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来评估数据集的正态性。
如果数据集的偏度和峰度与正态分布的理论值相差不大,则可以认为该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
1. 偏度偏度是评估数据集分布形态的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集的平均值在分布曲线上的位置。
正态分布的偏度为0,偏度为正表示分布向右偏斜,偏度为负表示分布向左偏斜。
通过计算数据集的偏度可以判断数据集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2. 峰度峰度是评估数据集分布形态的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集的峰态。
正态分布的峰度为3,峰度大于3表示分布的峰态比正态分布更陡峭,峰度小于3表示分布的峰态比正态分布更平缓。
通过计算数据集的峰度可以判断数据集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3. 三点检验法步骤三点检验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收集数据集:首先需要收集一个数据集,可以是实验数据,观测数据或者样本数据。
- 计算偏度和峰度:使用统计软件或者数学公式计算数据集的偏度和峰度。
- 比较偏度和峰度值:将计算得到的偏度和峰度值与理论上正态分布的偏度和峰度值进行比较。
- 判断数据集正态性:如果计算得到的偏度和峰度与正态分布的理论值相差不大,则可以认为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
4. 三点检验法的应用三点检验法广泛应用于统计学和数据分析领域,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假设检验: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通过检验数据集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可以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
- 参数估计:在进行参数估计时,如果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可以使用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进行参数估计。
- 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领域,通过分析数据集的正态性可以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数据预处理: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可以使用三点检验法来判断数据集是否需要进行数据转换或者归一化。
总结:三点检验法是一种用于判断数据集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的统计学方法。
名词解释1 感官检验答案: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2 察觉阈值答案: 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我们称它为察觉阈值或感觉阈值下限。
3 两点检验法答案: 两点检验法又称配对检验法。
此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力向(A口某些特征强度的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4 描述性检验答案: 描述性检验是评价员对产品的所有品质特性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及描述评价。
通常是可依定性或定量而分为简单描述检验法和定量描述检验法。
5 简单的描述性检验法答案: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尽量完整地、准确地进行定性的描述,以评价样品品质的检验方法,称简单的描述性检验法。
6 定量描述检验法答案: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的强度,进行完整、准确的评价。
7 感觉答案: 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
一种特征或属性即产生一种感觉。
二、填空题1 对某人的味觉敏感度进行测定时,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所对应是柠檬酸、蔗糖、盐酸奎宁、氯化钠四种味感物质。
2 感官评价中的四种活动指的是组织、测量、分析、结论。
3 感官评价常用的三类方法分别是: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试验。
4 基本感觉分为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
5 基本味觉分为甜、酸、苦、咸。
6 感官检验是建立在多种理论综合的基础上的,主要与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密不可分。
7 感官检验必须做好三方面的控制:品评室的控制、产品的控制、品评人员的控制:。
8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官评价食品的各种属性后,再经概率统计分析而获得客观的检测结果的一种科学方法。
三点检验法比较两种奶茶1.引言三点检验是差别检验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由美国的(本格逊)Bengtson 及其同事首先提出的。
在检验中,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另外一个样品与其他两个样品不同,要求品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其他两个样品的检验方法,也称为三角试验法。
三点检验法可使感官专业人员确定两个样品间是否有可觉察的差别,但不能表明差别的方向。
三点检验法常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产品的差异是否来自成分、工艺、包装和储存期的改变;2)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整体差异;3)筛选和培训检验人员,以锻炼其发现产品差别的能力。
2. 方法特点(1).在感官评定中,三点检验法是一种专门的方法,用于两种产品的样品间的差异分析,而且适合于样品间细微差别的鉴定,如品质管制和仿制产品。
其差别可能与样品的所有特征,或者与样品的某一特征有关。
(2).三点检验试验中,每次随机呈送给评价员3 个样品,其中2 个样品是一样的,一个样品则不同。
并要求在所有的评价员间交叉平衡。
为了使三个样品的排列次序和出现次数的几率相等,这两种样品可能的组合是:BAA、ABA、AAB、ABB、BAB 和BBA。
在实验中,组合在六组中出现的几率也应是相等的,当评价员人数不足六的倍数时,可舍去多余样品组,或向每个评价员提供六组样品做重复检验。
(3).对三点检验的无差异假设规定:当样品间没有可觉察的差别时,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时1/3。
因此,在试验中此法的猜对率为1/3,这要比成对比较法和二-三点法的1/2 猜对率准确度低得多。
(4).在食品的三点检试验中,所有评价员都应基本上具要有同等的鉴别能力和水平,并且因食品的种类不同,评定员也应该是各具专业之所长。
参与评价的人数多少要因任务而异,可以在 5 人到上百人的很大范围内变动,并要求做差异显著性测定。
三点检验通常要求品评人员在20~40 之间,而如果试验目的是检验两种产品是否相似时(是否可以相互替换),要求的参评人员人数则为50~100。
食品感官检验摘要:对不同品牌的酸奶、沙琪玛不同浓度的葡萄汁及香精进行感官检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探究了感官检验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差别试验;排序比较感官检验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消费品公司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食品感官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没有哪一项设备可以替代人的大脑与感官,因此,感官检验是食品、日化等产业必不可少的质量检测手段。
[1]常用的感官评价方法有:1)差别检验(①两点比较法或成对检验比较法;②三点比较法或三点检验③A与非A法)2)标度和类别检验(①排序比较法;②评分法)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4)模糊数学法。
本次实验使用差别检验中的三点比较法,标度和类别检验中的排序比较法,及分析和描述性检验。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不同品牌的酸奶,沙琪玛,不同浓度葡萄汁及香精。
1.2试验方法1.2.1差别检验对于三组酸奶样品624、739、854进行三角形检验分析样品之间是否有差异。
本实验样品提供顺序为BAA、BAB、BBA、ABB、ABA、AAB,每人领取样品后依次品尝,体会感觉,选出与其余两种样品不一致的样品记录结果。
1.2.2标度和类别检验对于4组不同浓度的葡萄汁123、231、132、321进行排序比较。
品尝样品后根据所感受的甜度,进行排序,甜度最弱→最强。
1.2.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对于不同品种的沙琪玛进行个人喜好性检测。
对于样品从柔软度、气味、滋味进行综合性考虑,选择个人喜欢的样品。
1.2.4分析或描述性检验对于不同香精进行气味描述。
2.实验结果与讨论2.1三点检验表1 三点检验频数统计样品频数624 7851 3真实情况739和851为原味酸奶624为低脂酸奶结果:由于回答正确的统计数7小与9,故原假设在5%显著水平上不被拒绝,所以两种产品之间不存在差异。
(查表得知n=10时成对比较检验表上的值为9)2.2排序法表2 评论员的排序结果1 123 231 132 3212 123 231 132 3213 231 123 321 1324 123 132 231 3215 231 123 132 3216 231 123 132 3217 231 123 132 3218 132 123 231 3219 231 123 321 13210 231 123 321 132表3样品的秩次和秩和2 1 234 103 2 14 3 104 1 3 2 4 105 2 1 3 4 106 2 1 3 4 107 2 1 3 4 108 2 3 1 4 109 2 1 4 3 10F=[12×(17²+16²+30²+37²﹚÷10×4﹙4+1﹚]-3×10﹙4+1﹚=18.84由于没有相同秩次,E=0F¹=F/1-0=F本例中F=18.84大于(4,10,11.34),所以判定在1%显著水平下,样品之间有显著差异。
各类食品定向成对检验、三点检验和九点检验实验者刘金鹏【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定向成对检验,确证消费者对两种产品之间的差别的认识和偏好。
通过三点检验,确证消费者从三种产品品尝出相同产品的能力。
通过九点检验,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喜好程度。
【实验原理】1.定向成对检验概念:定向成对检验又称配对检验法。
此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力向(A口某些特征强度的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试验方法:把A、B两个样品同时呈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结果分析:查阅两点检验法差异检验表差异识别: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差异。
嗜好检验:即要求评定最喜欢哪个样品。
2.三点检验法概念:三点检验法是同时提供3个样品,其中2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那个样品。
结果分析:统计有效评价的正解数,与三点检验法检验表相应的某显著性水平的数比较,若大于或等于表中的数,则说明在该显著性水平上,2个样品间有差异。
3.九点检验法概念:九点检验法是一种评分检验法,要求评价员把样品的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形式来品评的一种检验称为评分法。
在评分法中,所使用的数字标度为等距标度或比率标度。
它不同于其它方法的是所谓的绝对性判断,即根据评价员各自的鉴定标准进行判断。
它出现的粗糙评分现象可由增加评价员人数来克服。
本法可以同时鉴评一种或多种产品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的强度及其差异,所以应用较为广泛,尤其用于鉴评新产品,评比评优等。
检验前,首先确定所使用的标度类型,使评价员对每一个评分点阶代表的意义有共同的认识。
检验时,由评价员评价样品指标,由组织者按事先规定的规则转换成分数值,也可由评价员直接给出样品的分数值。
例如,某一产品的标度类型及其转换分数值可表示如下:非常不喜欢很不喜欢不喜欢不太喜欢一般稍喜欢喜欢很喜欢非常喜欢1 2 3 4 5 6 7 8 9-4 -3 -2 -1 0 1 2 3 4【实验设计】1.材料和样品准备(1)材料:旺仔,蜂蜜,可可派,Q蒂,日加满,红牛,百醇,实在香草饼,明治雪吻巧克力,炼乳,雅哈咖啡,苹果汁(2)样品制备:差异检验:旺仔,加蜂蜜的旺仔嗜好检验:样品1(可可派),样品2(Q蒂)三点检验: 样品1(日加满),样品2(日加满),样品3(加红牛的日加满)九点检验:固形产品A(百醇),固形产品B(实在香草饼),固形产品C(明治雪吻巧克力),半固形产品A(面包辅助的炼乳),液体产品A(雅哈咖啡),液体产品B(苹果汁)(3)样品储藏:样品的温度保持一致。
二三点检验法名词解释
二三点检验法是一种用于判断数据的变动是否显著的统计方法。
它
通常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而言,二三点检验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样本均值之间差异是否仅由随机因素
导致,或者是否存在真实的差异。
在二三点检验法中,我们首先计算两个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
接下来,我们生成一个零假设,假设两个样本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
然后,我们计算出一个置信区间,该置信区间界定了两个样本均值之间的可
能范围。
如果置信区间不包含零,那么我们可以拒绝零假设,并认为
两个样本均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反之,如果置信区间包含零,那
么我们无法拒绝零假设,即无法确定两个样本均值之间存在真实差异。
二三点检验法的优点在于它的计算简单直观,容易理解和应用。
它
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情况,适用于小样本和大样本。
需要注意的是,二三点检验法并不能确定两个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
有多大,它只提供了一个存在差异的二元判断。
此外,二三点检验法
也有其限制,例如,它对样本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有一定的要求。
总之,二三点检验法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判断样本均值之
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模块三差别检验基本技能训练4学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差别检验方法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2. 掌握食品感官检验中差别检验的方法及问答表的设计。
3. 了解显著性差异,5%显著水平和1%显著水平的概念。
4. 学会查差别检验的结果表,学会比较二、教学重点差别检验的方法及查结果表解决策略:案例讲解、情景体验、实验操作、比较三、教学难点1. 利用差别检验方法评定样品在感官性质上是否有差异。
2. 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制定试验方案。
3. 收集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解决策略:让学生模拟组织实验并制定试验方案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上次课内容食品感官评定良好的实践原则、感官环境的控制、样品的控制。
教学方法:提问、引导。
教学手段:板书。
时间安排:5min。
引入新课食品感官检验是建立在人的感官感觉基础上的统计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感官检验技术也不断地成熟与完善,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目的是为了评价食品可接受性和鉴别食品的质量。
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较多,按应用的目的可分为嗜好型和分析型,按方法的性质又可分为差别检验法、标度和类别检验法、分析或描述检验法。
差别检验是要求鉴评员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品,做出是否存在感官差异的结论(或偏爱其一)。
差别检验的结果,是以做出不同结论的鉴评员的数量及检验次数为基础,进行概率统计分析。
常用方法有:两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三点试验法、A-非A试验法、五中取二试验法、选择试验法、配偶试验法等。
(一)项目一两点检验法【项目导入】两点检验法是差别检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简单易行,每次只呈送两个样品,答对的概率是1/2。
【项目任务描述】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品评员,要求其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整个样品或者判断样品某一特征是否有差异的一种评价方法称为两点检验法。
【相关知识】一、两点检验法的两种形式及应用范围1.双边检验(差别检验)确定两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上的差异,不需要确定样品在哪个特性上存在差异,又称简单差别检验或异同检验。
感官评析方法1.成对比较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一种鉴评方法称为对比检验法或两点试验法。
2.二-三点法: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
要求鉴评员在熟悉对照样品后,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三点试验法,也称一-二点试验法。
3.三点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其它两样品的样品的检查方法称为三点试验法,也称三角试验法。
4.五中取二法:同时提供给鉴评员五个以上随机顺序排列的样品,其中两个是同一类型,另三个是另一种类型。
要求鉴评员将这些样品按类型分成两组的一种检验方法称为五中取二试验法。
5.“A”或非“A”法:在鉴评员熟悉样品“A”以后,再将一系列样品提供给鉴评员,其中有“A”也有“非A”。
要求鉴评员指出哪些是“A”,哪些是“非A”的检验方法称“A”-“非A”试验法。
6.选择法:从三个以上的样品中,选择出一个最喜欢或不喜欢的样品的检验方法称选择试验法。
7.排序法:比较数个样品,按指定特性由强度或嗜好程度排出一系列样品的方法称为排序检验法。
8.配偶法:把两组试样逐个取出各组的样品进行两两归类的方法称为配偶试验。
9.分类法:鉴评员鉴评样品后,划出样品应属的预先定义的类别,这种鉴评试验方法称为分类检验法。
10.评分法:要求鉴评员把样品的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形式来鉴评的一种检验称为评分法。
11.成对比较法:把数个样品中的任何两个分别组成一组,要求鉴评员对其中任意一组的两个样品进行鉴评,最后把所有组的结果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数个样品的相对结果的方法称为成对比较法。
12.特性评析:由鉴评员在一个或多个指标基础上,对一个或多个样品进行分类、排序的方法称为多项特性评析法。
13.描述法:要求鉴评员对构成品的特征的哥哥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尽量完整地描述出样品品质的检验方法称为简单面熟试验。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
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
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变。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24.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在掌握了食品的感官评价、感官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后,
我们来学习食品感官检验常用的方法。
2.3 食品感官检验常用的方法
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很多。
在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检验的目的、要求等。
根据检验的目的、要求及统计方法的不同,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描述检验法。
2.3.1 差别检验法
2.3.1.1 两点检验法
两点检验法又称配对检验法。
此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方向(如某些特征强度的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感官评价方法。
2.3.1.2 三点检验法
三点检验法是同时提供三个样品,其中二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那个样品。
,
2.3.1.3 “A”- “非A”检验法
在评价员熟悉样品“A”以后,再将一系列样品提供给评价员,其中有“A”也有非“A ”。
要求评价员指出哪些是“A”,哪些是“非A”的检验方法称“A”非“A”检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