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加减针灸穴位 肝炎贴膏(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等)外用贴
敷足三里、三阴交、肝炎穴、肝俞以及肾俞
14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
以解毒药治疗: 清热解毒类:贯众、板蓝根、黄芩、黄柏、
黄连、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连翘 凉血化瘀解毒类:紫草、败酱草、丹皮、赤
芍、青黛、大黄 化湿解毒类:茵陈、土茯苓、苦参、蚕砂、
痰凝往往与瘀血阻络并存,形成毒、瘀、痰 湿交阻的病机 疏肝理气-柴胡、青皮、陈皮、香附、厚朴 化痰散结-昆布、海藻、浙贝母、半夏,二陈 汤、小陷胸加枳实汤 化瘀解毒-丹参、赤芍、板蓝根、蛇舌草
17
2、丙肝治疗
补益肝肾 肾气虚、肾阳虚者较多 宜选用小剂量的补阳药物如巴戟天、仙灵脾、
仙茅、菟丝子、五味子、葫芦巴药 加滋补肾阴药,一方面有阴中求阳,而且可
10
(二)降酶 (ALT/AST)
肝血瘀阻-活血化瘀-山楂、丹皮、葛根、赤 芍、三七、水牛角、蒲黄等 湿热郁阻-清热化湿-田基黄、平地木、夏枯 草、蒲公英、虎杖;热甚-龙胆草、黄芩、大 黄等 肝血瘀滞,余毒未尽-活血化瘀,清解余毒- 赤白芍、丹参、郁金、三七、白花蛇舌草等 肝阴不足-酸甘养阴-五味子、白芍、乌梅等
虎杖 “解毒当扶虚”
15
2、丙肝(HC)治疗
活血解毒 丙肝病毒直入血分,性质阴凝、毒聚 活血通络为主-紫草、虎杖、丹皮、赤芍、
大黄、郁金和白花蛇舌草之类。但在其ALT 波动期,选择药物时应尽量避免毒副作用明 显的药物,并控制其剂量,防止加重肝脏损 害
16
2、丙肝治疗
疏肝化痰 HCV毒邪性主聚敛,热象不显,气滞、湿阻、
7
二、对症治疗
(一)退黄 血瘀:“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 血热生瘀-凉血活血- 生地、丹皮、赤芍、 小蓟、藕节、白茅根 血虚致瘀-养血活血- 白芍、当归、丹参、 益母草、泽兰、红花、郁金、香附 寒凝血瘀-温通血脉- 附子、桂枝、归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