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阅读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图书馆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语文阅读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图书馆教育的意义图书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图书馆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资源,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其次,图书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最后,图书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1. 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图书馆是一个汇集了各类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资源的场所,为小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阅读资源。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图书馆的魅力,并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与学校合作,定期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作文比赛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图书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学生在图书馆中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进行阅读,这种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开设阅读角落,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安静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图书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图书馆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阅读材料,并通过阅读进行思考和探索。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提供一些阅读指导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和学习效率。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图书馆教育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地将图书馆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实施策略。
教师如何利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育资源在今天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们可以利用广泛丰富的教育资源来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作为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对教师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进行阅读,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并提供适合学生水平和兴趣的图书。
教师可以将图书馆的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阅读和研究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编写和学术研究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平台、互联网资源、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设计在线互动课堂,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三、利用实物资源实物资源是教学中常用的资源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准备一些实物来辅助讲解和实验演示。
比如,在物理课上,可以使用实验器材来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
在艺术课上,可以准备一些艺术品或手工制作素材,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通过利用实物资源,可以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四、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包括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形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企业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实践经验。
这种亲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理解能力。
五、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网络资源是当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教学网站、教育应用等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网络资源,教师可以获取到各类教学视频、案例分析、学习资料等,以及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
教师还可以设计在线作业和测验,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总结:教师利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年级孩子如何学会有效利用书馆资源学龄前儿童进入学校学习的阶段,是他们认知、学习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学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二年级的孩子并不清楚如何有效地利用书馆资源。
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老师和家长在二年级孩子的阅读培养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定期参观学校图书馆,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图书。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每星期安排一次图书馆之行,并在家中鼓励孩子们阅读图书。
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及时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
其次,二年级孩子学习利用书馆资源的具体方法也需要学会。
在图书馆中,孩子们应该首先了解图书馆规则和借还书的程序。
他们可以向图书管理员咨询如何使用图书馆卡以及参加图书馆活动的信息。
在选择书籍方面,孩子们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根据图书馆的分类系统找到相应的书架。
对于还没能独立阅读的孩子,他们可以寻找图书馆中的绘本或图画故事书,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此外,孩子们也可以通过图书馆进行自主阅读。
他们可以预约安静的阅读区域,选择一个舒适的地方,专心地读书。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果,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笔记本和铅笔带到图书馆,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或与书中角色有关的细节。
这样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记忆力。
除了积极利用图书馆资源外,二年级孩子还可以参加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活动。
图书馆常常举办故事时间、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孩子们的阅读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有时,图书馆还会邀请作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孩子们可以倾听他们的讲解,了解更多关于图书和阅读的知识。
总结起来,二年级孩子如何学会有效利用书馆资源是个重要的课题。
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引导孩子们定期参观图书馆,并提供他们对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孩子们本身需要学会使用图书馆的规则和借还书的程序,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并参加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活动。
中班文学教案: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育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儿童阅读教育的重要性。
而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阅读资源中心,对于开展儿童阅读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班文学教案: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育。
一、图书馆资源就是孩子的乐园图书馆是一个资源丰富的阅读宝库,有着各种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图书、杂志、故事书等。
而且很多图书馆都会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故事会、亲子阅读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绘本、故事,而且还会增加孩子们的阅读乐趣和阅读兴趣。
因此,孩子们在图书馆里,可以得到丰富的阅读资源,丰富的阅读体验,能够不断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此时,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挖掘图书馆的资源价值,制定相关的阅读教案,将孩子们带领进入美好的阅读世界。
例如,教育者可以选择适合中班孩子们的经典文学作品,针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等不同方面进行阅读教育和讲解,并通过音频讲解、动态阅读、互动讨论等方式,配合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亲子阅读活动,为孩子们树立起良好的阅读榜样和阅读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的环境对于孩子们的阅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安静的、宽敞的、明亮的、整洁的、舒适的图书馆环境,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阅读状态。
因此,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育的时候,教育工作者应该营造一个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舒适环境。
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孩子们带到图书馆中安静的一角,或者配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观察课程开始前的分钟,安排孩子们在图书馆中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场所,以提高他们的自由选择与独立思考能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排布艺术品、拉起窗帘等手段装扮教室,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氛围,增加宝宝阅读的热情和动力。
如在参观之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图书的周边展示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孩子们在阅读文化氛围中也领悟到艺术的魅力。
图书馆为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打造优质平台的策略如何为初中学生打造优质的课外阅读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中心,应当被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服务。
下面将就图书馆为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打造优质平台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丰富多样的图书馆藏书图书馆的藏书应当涵盖不同的题材和文体,如文学、科学、历史、生活常识等,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阅读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图书馆的书籍可以兼顾一些当下热门的题材和文学作品,如科幻小说、推理小说、校园小说等。
也要增加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采购图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参考一些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所购买的书籍质量和内容的合理性。
二、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作为阅读场所,应当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应当有舒适的座椅和明亮的灯光,确保学生可以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阅读。
图书馆还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区域和茶水间,供学生休息、交流和放松。
在环境设计上,可以考虑融入一些文学、艺术元素,使图书馆成为一个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场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服务为了吸引学生,图书馆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举办读书分享会、专题讲座、作文比赛、阅读马拉松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活力。
还可以提供一些阅读相关的服务,如文献检索、图书推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图书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宣传推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如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注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等。
图书馆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让学生能够在分享、交流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除了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服务外,图书馆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可以通过开设读书卡、评选“优秀读者”等方式,激励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学生活的学习资源如何充分利用书馆和学习资料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书馆和学习资料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资源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书馆和学习资料。
一、书馆的利用图书馆是大学提供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
图书馆不仅拥有大量的书籍和期刊,还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高速的网络服务。
以下是一些利用图书馆的方法:1. 查找资料: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书籍和期刊,可以帮助学生查找到相关的资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图书馆的目录中找到相关的书籍,并借阅或复制需要的资料。
2. 阅读和研究:图书馆的阅览室通常提供安静和集中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安静地阅读和研究。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干扰和噪音。
3. 借阅书籍:图书馆提供了借阅书籍的服务。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借阅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书籍,可以借阅一定时间。
借阅书籍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参加培训活动:图书馆通常会定期举办一些与学习和阅读相关的培训活动,如文献检索培训、学术写作培训等。
学生可以参加这些活动,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二、学习资料的利用除了图书馆,学校还提供了很多学习资料,包括学习手册、教材、课件等。
下面是一些充分利用学习资料的方法:1. 仔细阅读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指导,其中包括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学生可以仔细阅读课程大纲,了解课程的要求和学习目标,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 认真阅读教材:教材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学生可以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同时做好笔记,方便日后复习和总结。
3. 制作学习指南:学习指南是学生根据教材和学习资料制作的一份学习辅助工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制作一份学习指南,并随时调整和完善。
学校图书馆与资源利用方案1. 介绍学校图书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提供书籍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知识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
2. 提供各类图书与资料学校图书馆收集了各类图书与资料,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
这些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此外,图书馆还定期购买最新的教育相关书籍和资料,保持资源的更新。
3. 提供电子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图书馆不仅提供纸质书籍,还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或电子图书馆访问各类数字资料,包括电子书籍、期刊文章、学术论文等。
这大大方便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4. 提供研究空间和设备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场所,提供了安静的环境和舒适的座位,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此外,图书馆还提供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满足学生对学术资料的查阅和印刷需求。
5. 提供独特的活动和服务学校图书馆还举办各类独特的活动,如阅读分享会、写作比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与写作中来。
此外,图书馆还提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写作和文献检索的培训服务,帮助学生掌握学术写作的技巧,提高其信息检索能力。
6. 图书馆与课程整合学校图书馆不仅提供书籍与资料,还与课程进行密切的整合。
各个学科的老师可以与图书馆协作,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书目推荐,并将图书馆的资源纳入教学活动中。
这种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7. 提供个性化服务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需求,提供定制的书目推荐;为对某一特定主题感兴趣的学生准备专题展示等。
这些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8. 图书馆与社会资源合作学校图书馆可以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小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书馆资源进行阅读在学习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而小学生,作为知识获取的新手,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书馆资源进行阅读呢?首先,小学生应该重视图书馆的存在和作用。
图书馆是书籍的集中存放地,里面有各类图书、报纸、杂志等资源,是学生打开知识之窗的重要场所。
因此,小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认识到书馆资源的重要性。
其次,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查找需要的书籍。
在图书馆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但如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却是一项需要掌握的技能。
小学生可以向图书管理员咨询或者利用索书号来找寻目标书籍。
索书号是图书馆中为每本书编制的特定编号,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快速找到想要阅读的内容。
除了查找书籍,小学生也应该学会阅读书籍的目录和简介。
目录和简介是书籍的“导览”,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书籍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阅读目录和简介,小学生可以更有目的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们应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通过做读书笔记,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并可以在以后回顾时温故知新。
小学生们可以记录书中的重点内容、自己的思考和问题等,这样不仅能够保持专注力,还能够提高阅读的质量。
此外,小学生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借阅服务。
通过借阅服务,小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在还书前享受自由阅读的乐趣。
借阅服务能够满足小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拓宽他们的阅读范围。
最后,小学生们还可以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类阅读活动。
图书馆往往会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书法比赛、读书角落等活动,旨在激发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小学生们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阅读心得,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综上所述,小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书馆资源进行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视图书馆的存在和作用,学会查找需要的书籍,阅读书籍的目录和简介,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利用图书馆的借阅服务,以及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类阅读活动。
图书馆与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图书馆如何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图书馆作为阅读资源的提供者1. 图书馆收藏多样化的图书、杂志、报纸等阅读材料,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庞大的资源。
2. 图书馆通过分类整理图书,便于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和能力。
3. 图书馆还提供电子阅览室和在线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了更方便、更广泛的阅读途径。
二、图书馆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1.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阅读水平,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图书馆与语文阅读教学的配套服务1. 图书馆可以为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和资源推荐,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更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案。
2. 图书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和学习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3. 图书馆可以和学校合作,开展读书活动,如举办作文比赛、阅读分享会等,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图书馆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评估1. 图书馆可以与语文教师共同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通过阅读测验、观察学生的阅读反应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建议。
2. 图书馆可以定期与学校合作,进行阅读推广和阅读模式的评估,为学校提供改进和优化阅读教学的建议和方案。
总结:图书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还给予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辅导。
通过图书馆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
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下面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引言
现代社会开展教学,教材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教学资源,课堂也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教学场地,很多教师开始注重利用图书馆这个庞大的资源库,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
在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了:“图书馆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图书馆不仅能为教师教学服务,也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意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进而提升其文学素养。
”
一、邀请图书馆馆员走进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
语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才能够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对其他学科也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加深对其他科目的理解和掌握。
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地指导,需要长期地积累,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创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1]。
阅读兴趣对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就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即使老师准备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也没有实际效果。
在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邀请图书馆馆员走进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为学生讲解图书馆图书资源概况,明确告诉学生们开馆闭馆时间,以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读书。
馆员也可以指导学生们阅读阅览室的相关要求,让学生了解图书馆内图书摆放情况,以便让学生快速地找到学习需用的图书,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个人特点的课外书,使阅读材料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2]。
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慢慢地喜欢上阅读。
比如:为学生详细介绍图书馆图书是如何分类的,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图书,然后让每一位学生进行亲自实践,学会文献检索方法,准确查找文献资料等,以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
二、重视课文朗读和馆内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魅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的朗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章语义,还能帮助再现情景,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内涵,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语言优美或者饱含感情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将进酒》为例,通过朗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可以感受到诗人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旷达情怀及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情感,同时这首诗语言豪迈沉着,奔放跌宕,气象不凡,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能充分地感受到汉语语言和形式之美,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教师应该对图书馆内有关语文学科知识的文献资料有详细的了解,心中应该知道图书馆有哪些图书资源,哪些资料有助于语文阅读教学。
在必要情况下,在学校为图书馆选购图书时,教师可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比如:建议学校选购一些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读者》、《思维与智慧》及相关的图书杂志等,以有效补充图书馆资源,让图书馆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点缀物,而是语文阅
读教学的重要辅助场所。
语文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可以每周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为学生在课堂之外创设一个宁静的读书空间,陶冶情操,让他们置身于语文的海洋,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最后,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性。
我国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传授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如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以《等待戈多》为例,作为一部荒诞派的作品,内容欠缺逻辑的剧情,没有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等杂乱五章,看不出有任何的进展和变化,语言支离破碎、颠三倒四,对白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不少学生觉得此文十分无聊,完全没有读下去的兴趣,如果教师能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扮演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将作品呈现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同时学生为了在课堂上表演得更好,也更愿意花费时间去准备,而在反复朗读、揣摩的过程中,自然也就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及艺术特色,体会到文学之美。
三、拓展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大语文观”,在注重讲解课内文本的基础上,加强课外延伸,比如:讲解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现代诗选》,让学生对现代诗产生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讲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后向学生推荐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等,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让语文课堂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延伸。
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读的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根据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和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向学生推荐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经典图书。
比如:针对学习不太勤奋的学生,可以向他推荐《哈佛女孩刘亦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比较励志的书籍;针对特别喜欢文学的学生,可以适当推荐他阅读一些文学味浓厚的书籍,像: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世界级的经典文学名著,为其以后在文学道路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也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比如:阅读莫言、毕飞宇、王安忆、贾平凹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促使其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写出有思想深度的华章。
而要实现上述阅读教学目标,离开丰富的图书馆资源,无疑于纸上谈兵,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扩展阅读范围,提升综合素养。
结语
总之,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
一方面,许多文学作品都会留下一些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动脑筋对这些作品的空白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想象和思考,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但要想真正实现上述语文教学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更要重视在平时生活中的积累,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语
参考文献
[1]徐海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1(56):65―66.
[2]卢兴治.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云南教育,2011(Z1):98―99.
[3]张洁.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1):42-43.
[4]肖峥.对县级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348-349.
[5]申传斌.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保障系统的构建[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35-136
[6]施柏明.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论[J].新课程(中学版),2013(2):96-98.
[7]张艳梅.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0(34):120-121.
[8]梁海燕.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J].吉林教育,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