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高考经济常识图表题全解
- 格式:doc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3年——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1:汇率变动及其影响1.(2013·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
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
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A.下降0.83%B.下降0.76%C.上升0.83%D.上升0.76%答案:A2.(2015·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
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考点2: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1.(2013·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
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答案:B考点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2015·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
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答案:D考点4:消费结构1.(2013·15)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012345678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数据来源:CNNIC )我国网民规模增长情况 (单位:亿人)上海市《经济常识》图表题专项训练题1.1994年4月,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诞生。
21年过去,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超乎了当年所有人的想象。
早在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就跃居全球第一,目前仍在增长中,详见下图:知识链接:影响一国互联网发展的因素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服务、移动智能终端与操作系统、通信技术水平与承载能力、网络消费文化、信息化人才队伍、政府相关政策、网络安全等。
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6-2018年我国网民数量和手机网民数量的发展趋势(以续画折线表示),并分别列举一个最主要的预测依据加以简要分析。
考生注意:在答题纸上续画折线。
应先用铅笔作草稿,确定后再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描绘。
若不在答题卡上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描绘,则视作未答。
2.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1)上述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2)2015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将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同时,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请从“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角度,简要回答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 62.856.548.251.645.441.854.246.735.7-8.21.7-2.41.74.360-20-10010203040506070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经济生活高考试题例析(一)货币1.货币的本质(此考点包括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015北京卷,34)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A.5万亿元 B. 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解析】B 因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故在今年商品价格总额比去年增加(30-20)/20=50%的情况下,据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可知: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4(1+50%)=6万亿元,故选择B。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此考点包括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015课标卷Ⅰ,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
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相对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故①符合题意;美元升值,有利于提升我国外汇储备的购买力,因为我国的外储美元最多,故②符合题意;选A。
人民币贬值不利于进口,会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但不一定会从而增加国内储蓄,故排除③;美元升值,与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无必然关系,故排除④,(二)价格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此考点包括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015全国卷Ⅱ,15)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原料。
煤炭价格从2011年约850元/吨大幅度下降到2014年底约500元/吨,有人据此建议下降电力价格。
能支持其建议的恰当理由是A.电力产能过剩,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B.电力是生活必需品,低价有利于社会稳定C.电力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的变化方向应当一致D.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而这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解析】C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下降受供求关系影响,产能过剩,所以建议电力价格下降,其它建议与材料不符。
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2015年用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本质(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B)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W—G—W’)。
≠物物交换(W—W’)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4.信用卡的功能(A)(1)信用卡是经济往来转帐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2)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5.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换更多的人民币则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换较少的人民币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C)正确的金钱观:①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②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③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7.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015年高考题】(2015•江苏卷)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A.I区 B.Ⅲ区 C.Ⅳ区 D.V区【答案】23.BD 24.BC【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时涉及到农业产业发展变化、农业区位。
(2015•上海卷)(九)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9、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答案】19、A 20、A游,A正确。
【考点定位】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2015•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
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
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T业基地的条件是▲。
(3分)(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2分)(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
弊▲。
(4分)(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4分)【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任答3点)(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2点);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2点)(4)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供产品附加值,继而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5年高考经济生活曲线图象题归类1、(安徽卷1)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图1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重庆卷5)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费税的控烟效果,选择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甲地在T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试点,由图T可以推断出:①T时点后,甲地政府税收收入将减少②T时点后,甲乙两地香烟价格都将上涨③加税预期会增加T时点前甲地的香烟销售量④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量约为X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3、(福建卷33)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形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
如下图所示,在E点实现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
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A.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B.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D.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竟争优势4、(四川卷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1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5、(江苏卷10)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
下图(P1 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2 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B):6、(海南卷2)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供应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7、(重庆卷1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二在一般情况下,战争能改变社会生产的产出组合。
《经济生活》高考题按高考考点分类 一、货币 外汇和汇率35.(2010年北京卷)不考虑其他因素,图9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① 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 ② 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 ③ 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④ 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价格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34.(2010年北京卷)某商品的价格p 变化p ∆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 变化x ∆,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0x p ∆<∆,②0x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B .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C .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D .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33.(2012年北京卷)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A. 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B. 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C. 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D. 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32.(2014年北京卷)图12根据图12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①黑格尔系数逐年提高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球票位置关键场次单家一般场次单价套票价格(含全部20场)VIP区(1-5排)500 400 7000普通区(6-20排)300 200 3000对表2理解正确的是①VIP供给更有限,需求更旺盛,因此单价高于普通区②关键场次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因此单价高于一般场次③.套票折算的单场平均价格低于各场次单价,有利于提高球票销售总收入④不同位置的球票是替代品,降低普通区球票的价格会增加vip区球票的销售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价值规律【2015年高考34】.运用《经济生活》还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A.由于林则徐在1839年采取禁烟措施,从事鸦片贸易的外国商船只能转行东南亚,致使1840年春孟加拉、新加坡等地的鸦片价格暴跌B.《管子·轻重篇》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比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的规律C.有统计表明,1700-1900年间,随着营养价值、热量、人均产出更高的土豆在欧洲大陆逐步推广,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因此,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越适宜种植土豆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越多。
2015年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经济生活》考点归纳及历届学考真题(最新考点、最新教材内容)考试目标和能力要求(重点级别)由低到高:A了解、B理解、C运用一、生活与消费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 P4和P5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013年辽宁学考)1.在伦敦奥运会官方网站上出售的吉祥物玩具是商品。
这是因为吉祥物玩具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是伦敦奥运会的纪念品C.在市场交易中供不应求D.能满足人们的收藏需要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A P5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 P5-6(1)价值尺度: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2012年辽宁学考)1.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里的钱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它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世界货币的职能(2013年辽宁学考)2.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跨越东北三省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开通运营。
哈尔滨西站至大连北站一等座席票价456元。
这里的456元体现了货币的A.流通手段职能B.价值尺度职能C.流通货币职能D.世界流通职能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A P7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但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渐渐会成为不足值的货币。
所以,后来产生了制作成本更低的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秩序。
考点5、信用卡和支票A P8-10(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3)信用卡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015新课标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专题一经济生活之货币、价格与消费【考点整合】一、货币理论1.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⑴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汇率下跌即人民币贬值,我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价格降低,外国商品在我国市场上价格上涨,通常会引起我国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少;人民币汇率上涨即人民币升值,我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价格上涨,外国商品在我国市场上价格降低,通常会引起我国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
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美国商品出口到中国,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
⑵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资金流向。
人民币汇率下跌即人民币贬值,吸引外资流入;人民币汇率上涨即人民币升值,资金外流。
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不利于引进外资。
⑶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留学、旅游人员流向。
人民币汇率下跌即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留学、旅游;人民币汇率上涨即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人到国外留学、旅游。
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美国人到中国留学、旅游支出的美元更多了,中国人到美国留学、旅游支出的人民币更少了。
拓展1: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1) 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2)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强消费对的拉动作用;3) 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价格理论1.影响价格的因素(或价格变动的原因)1) 价值决定价格: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劳动生产率或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决定价格。
②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变化(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可能导致价格变化。
一般来说,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当成本提高或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涨价,反之,商品跌价。
2)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上涨;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下降3) 纸币的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会上涨;反之,引发通货紧缩,物价会下降。
15年高考经济常识图表题全解参考答案(一)1、(1)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成分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也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3分)(2)近年来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在扩大,对国家的贡献逐年增加,但亏损额也在增加,经济效益还不高。
(3分)(3)在所有制结构上,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为补充,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3分)(4)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搞好国有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益,不仅对企业至关重要,而且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4分)(5)要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改革,转换其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分)综合评价(2分)综合评价用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2、(1)表1反映:A地区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非公有制工业有很大发展,国有工业的比重下降;单纯的国有企业变成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并存;此外,国有工业企业的分布也有很大变化,即国有工业企业只在重点行业占较大比重。
(3分)表2反映:A地区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有了很大发展,1998年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超过非公有制经济;同时该地区的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分)(2)A地区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在日益壮大。
(3分)(3)A地区的事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具体地说,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实现,也要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实现。
(6分)综合评价分:2分综合评价分用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等(2分):能正确运用所学理论,从具体材料出发,紧扣题意,阐述合乎逻辑,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2015高考政治图表题解题指导张丽英近年的高考,两个论述题中必定有一个图表题,所限定的知识要求一般都是经济常识的内容,所以特别要注意这一题型。
一、试题特点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2、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一是设问。
材料一般由“表题,2~3个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
3、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
第(1)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2)问是: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第(3)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读、三比、三到、五忌)☆审设问第一问一般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分别反映了”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回答时要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
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问题。
第二问一般是问两个图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前两者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结合材料谈认识。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切忌漫天撒网。
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标题:(表格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对表格内容一定要进行横比、纵比、不同表格之间的比较。
通过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反映事物变化发展、差距。
图表中的数据拐点、异点及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
☆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
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的来源之一。
15年高考经济常识图表题全解(一)1、(1995年全国)(18分)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表格并回答问题。
表1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单位:亿元表2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和盈亏总额单位:亿元(1)这两个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经济现象?2、(2000年全国)表1 A地区工业总产值构成单位:%1997年1998年国有工业城镇集体工业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城镇集体工业私营、个体工业其他61①39 11 ②32 45 12注:①1978年A地区国有工业产值几乎在所有行业中都占很大比重。
②1998年A地区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产值只在重点行业中占较大比重,其中在电力、通讯、自来水、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占80%;在化学、冶金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占50%;在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占40%。
表2 A地区工业发展状况比较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亿元)1998年各类经济成分创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978-1998年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产速度(%)1978年1998年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全国A地区58.5 2348.8 57 43 11.8 18.1(1)上述两表各反映什么经济现象?(2)表1和表2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3)这些经济现象与联系说明了什么问题?3、(1998年全国)某轻工企业近年来的生产经营状况、资产规模及其构成如图1、图2:注:该企业在1987年、1992年和1997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10%和25%。
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指该企业产品销售量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总量的比例。
市场占有率高是企业竞争力强的表现。
根据所学的经济常识,回答:(1)图1(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图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图2和图1有什么在经济联系?(3)结合该企业的发展变化,谈谈你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为。
4、(1992年全国)表1:我国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年份经济类型1978年1980年1985年1989年1990年全民所有制77.4 76.0 64.9 56.1 54.6集体所有制22.6 23.5 32.1 35.7 3.6城乡个体… 1.8 4.8 4.5其它经济类型0.5 1.2 3.4 5.5表2:我国现有国营大中型企业状况数量(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百分比(0%)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的百分比(0%)上交国家利税占利税总额百分比(0%)1万多 2.5 45.6 60以上将表1和表2结合起来,并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共10分)(1)这二个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2)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经济现象?5、(1997年全国)某地有两家国有大型企业,其基本情况如表1:表1注:A、B企业毗邻,分属不同的行政主管。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两家企业根据各自行政主管的指令,制定了投资发展计划,扩大生产围。
如果计划实现,若干年后将出现的情况如表2:表2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回答(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你是否赞成这两家企业的投资发展计划?为什么?(3)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上述两家企业存在的问题。
6、(1996年全国)(18分)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图表并回答问题。
图表1: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年产量与资金利润率的关系图表2:1995年我国汽车工业生产状况*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其年产量大都超过百万辆,每个汽车工人年均产量约13—17辆。
(1)这两个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2)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如果现在你去一个生产15万辆的我国大型国有汽车制造企业学习调查,发现上述问题也影响着该企业的发展。
在调查报告中,对如何提高该企业的竞争力,你准备提出哪些可供企业参考的合理化建议?(二)1、(2002年江浙)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6分)1999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2、(1999年全国)表1 1978一199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表2 l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每百户家电类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注:我国农村人口为8.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据测算,如果家电类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则农村市场将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电冰箱和1.7亿台洗衣机。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1)上述两个表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应当如何认识这些现象?(3)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家电类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库存积压严重。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些企业应该怎么办?3、(2001年全国)表1 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表2 农产品的供求和加工状况(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表1和表2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3)根据表1和表2说明增加农民收人的意义及其途径。
4、(2004年)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系1999年—2003年数据材料二*系2002年数据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11分)5、(2004年两广)表1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39.2 37.9 37.7 37.1 49.1 47.7 46.2 45.6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30%-40%者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
表2 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6280 6860 7703 8472 2253 2366 2476 2622图1 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2)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3)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取消农业税。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6、(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 年初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1 号文件;2005 年初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l 号文件。
图一2003、2004粮食产量比较(单位:万吨)注:2004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4.5%。
图二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以上12月份为100)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起因于粮食供需缺口较大,10月份秋粮上市,粮价随之回落表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农民收入为1)绝对数比上年名义增长绝对比上年名义增工2003 4239.3元 6.1% 9262.5元13.2% 2.182004 4753.9元12.1% 10481.9元13.2% 2.20(1)上述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图一、图二之间的在联系。
7、(2005全国卷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
(3分)(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7分)8、(2002年江浙)材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18分)9、(2005全国卷Ⅲ)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城之一。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表1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单位:%)表2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状况(单位:%)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东部进行比较。
(8分)10、(2005年)阅读材料。
材料一图是“微笑曲线”示意图。
图中的两条曲线均呈现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示意图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每年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但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超过10%。
因为缺乏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的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的渠道,企业只能接单、缝制和加工,得到很少的加工费。
如中国生产的服装在国外市场上售价100美元,我国企业一般只得到5~7美元,其余都落入外国商标所有者、服装设计公司和经销商的腰包。
回答:“微笑曲线”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结合材料二,说明“微笑曲线”对我国企业提高利润水平有什么启示。
(6分)(三)1、(2005年)读图并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注:R&D经费指用于科学技术的研发费用。
材料二:市相继出台了《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
在今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有42项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3.95%。
2004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50%。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3)请你为落实“科教兴市”或“人才强市”战略出一个金点子。
2、(2002年)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均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材料二:该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变化情况:1991年1999年材料三:我国股票、国债市场近年来的规模增长情况:1993-1999年股票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年份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市值总价(%)10.20 7.89 5.94 14.5 23.44 24.46 26.171993-1999年我国国债发行累计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国债累计规模(债)1542.38 2288.04 3301.93 4363.80 5511.06 7838.65 10606.85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结合材料一、二,解释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当中国人民银行调低存款利率后,该市居民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并说明理由。
3、(2003年)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l9分)表1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增长率(%)年份2001 8.5 4.22002 13.4 4.8表2 我国消费与投资单位:亿元指标2001年2002年指标2001年2002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其中:城市消费零售总额县及县以下消费零售总额3759523543140524091125898150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集体经济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68982640151895308432023102059016280表3 我国经济增长GDP增长率(%)拉动2002年GDP增长率的因素2001年2002年投资贡献(%)消费贡献(%)净出口贡献(%)7.7 8 4.3 3.4 0.3表1、表2和表3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4、(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