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耕地措施_整改措施_

保护耕地措施_整改措施_

保护耕地措施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护耕地措施

耕地的数量保护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2、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3、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质量保护

耕地的质量保护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2、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指确定一定区域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方法,规范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的耕地保护工作行为,确保耕地保护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制度。自1990年以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设在全国范围由点到面、由部门到政府得到逐步推进。除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外,还有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等形式。

目前,全国近2/3的省份建立了地方政府耕地目标责任制,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省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后,根据各地区情况,分解耕地保护指标,由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上级国土部门与下级国土部门分两条线逐级签订耕地保护,明确责任制的具体内容

和指标。由上级政府及国土部门定期考核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并在考核的基础上建立耕地保护奖惩制度,调动各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部将在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各地工作实际效果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各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和耕地占补情况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考核结果,使目标责任制切实对耕地保护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

保护耕地的原因

(一)中国的确实现了农产品严重短缺到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农业仍然是中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仍然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仍然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在21世纪,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人口与耕地、粮食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生产将仍然是农业的主体,农业现代化进程包含着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没有国家粮食安全及其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水平是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粮食问题备受关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xx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9622万吨,比上年减产240万吨,减2.4%。1999年-20xx年,中国粮食连续3年减产,20xx年仍是产不足需。但与此同时,粮食需求持续增长。所以必须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党的xx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说到粮食,必须以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保障。耕地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维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基本农田可定义为: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一定历史

时期内,为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人口增加对耕地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耕地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当看到,目前中国耕地严重不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全国人口的70%,然而中国的人

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有日趋减少的趋势。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逐年递减。无论是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解决中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问题,必须主要立足于国内,这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的方针,从来没有动摇过。为了切实贯彻这一方针,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扭转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正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土地管理工作必须把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首要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务院批准的《1997-20xx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到20xx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得突破2950万亩,全国耕地面积减少要求控制在9661万亩以内,耕地保有量应控制在19.2亿亩。根据预测,中国人口即将达到13亿,到20xx年,人口将达到14亿。届时,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即使耕地面积保持不减,人均耕地还将减少。中国在法律法规上对耕地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三)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中国耕地本不富余,但很多地方不能很好处理城镇化进程与粮食生产的矛盾,挤占了不少耕地。随着征地规模不断扩大,征地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一是征地规模过大。全国开发区规划面积已达3.5万平方公里,圈占的耕地有43%闲置。二是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土地作为生财之道,违法违规征地时有发生。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这些问题暴露出中国现行征地制度方面的缺陷。因此,党的xx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

保护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一要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强化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把用地规模限制在规划数量、范围之内。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需调整规划的,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土地用途一旦划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改作他用。二要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不同性质的用地。要把为公益性项目而进行的征地与一般经营性项目用地严格分开,缩小征地范围。征地权是国家的强制性行政权力,应当主要用于水利、交通、国防、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检法设施等国家重点公共设施建设,一般不能用于商业开发,更不应变成企业行为。要慎用征地权力,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工商企业需要用地,应当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向国家、向农民集体购买、租赁等市场方式取得,价格由市场决定。三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要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可征可不征的尽量不征,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必须征和必须用的尽量少征少用。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也要节省用地,减少征地。城镇建设要尽量盘活存量土地,控制城区过分扩张。企业用地多少,应当和产业特点,投资规模挂钩,防止投不多的钱,办不大的厂,占很多的地。四要改进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低,土地增值分配不合理,是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也是造成耕地占用多的重要因素。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应当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的过程,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城乡差距。要调整土地收入分配结构,确定补偿安置最低标准,给被征地农民以及时、合理的补偿,并探索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长远生计的办法。农户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土地经营权是农民的基本权益,要保障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益不受侵犯。

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

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 保护耕地是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了保护耕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加强耕地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开展耕地保护知识培训,普及科学的耕地管理方法,使农民了解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耕地保护监管。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测体系,加强对耕地质量、面积、利用状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加强农业技术支持。通过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耕地利用率和产量。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控制病虫害等,减少对耕地的损害。 第五,加强耕地保护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的考核机制,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对于耕地保护工作成效不明显地区,

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的实效。 第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产业规划,鼓励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促进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减少对耕地的压力。 第七,加强土地整治和改良。通过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能。加强土地水利设施建设,保障耕地的灌溉和排水条件,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 第八,加强耕地保护科研力量。加大对耕地保护科研的投入,推动耕地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开展耕地保护技术示范和推广,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耕地保护方法。 保护耕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有效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好耕地意味着保护好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耕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的制度和政策,明确责任主体和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对非法征用、破坏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罚侵占耕地和破坏耕地资源的违法行为。 二、加强耕地土壤保护和改良。耕地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保护好土壤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加强耕地的有机肥料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采取轮作休耕和绿肥种植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渗漏和流失。 三、推进耕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提高耕地质量至关重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加强田间水利建设,修建排灌渠道,改善排水条件,防止土壤水分过度积聚,造成土壤盐碱化。 四、加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至关重要。加强耕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田

面积的扩大和耕地的碎片化现象。同时,加强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五、加强耕地科学管理和精细化农业生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耕地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建立数字化耕地管理系统,实现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精细化农业生产。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耕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六、加强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农民的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耕地管理和农业生产技能,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减少对耕地的不良开发和过度利用。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只有保护好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农民增加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应共同努力,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耕地保护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

耕地保护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 耕地保护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耕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污染、建设用地过多等现象严重威胁着耕地的保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从源头上保护好耕地资源。 一、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 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加强土地管理和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制,完善土地审批、认定和登记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要加强土地规划,合理划定耕地保护红线,划定好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和监管力度。 二、推行耕地荒漠化治理 耕地荒漠化是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针对荒漠化问题,

应加强土地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引进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位降低导致的土壤盐碱化,加强沙化土地的治理和恢复。要加强封山育林,修复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确保耕地的长期稳定利用。 三、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耕地保护的根本出路。应该鼓励农民开展绿色农业生产,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还需要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耕地的灌溉需求。 四、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要保证耕地保护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非农建设用地的监管,严格控制耕地转用,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耕地资源的执法监督,严厉打击乱占乱种、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惩罚机制,提高违法成本,确保耕地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总结回顾: 耕地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

耕地保护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耕地保护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一、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 1.政府要坚持“保有数量、留有余地”的原则,积极向农民支付更多的补偿金,引导他们继续在农村耕种; 2.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流动性的监管,确保农村土地管理秩序,防止私自转卖耕地等违规行为; 3.政府应注重耕地建设,以强化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让农民得以在良好的环境下增产提质,从而拓展自身价值; 4.政府应加强耕地保护法治,以强力政策惩戒违背规定的行为,捍卫耕地的合法使用。 二、实施三化耕地政策 1.要实施精准耕地空间管理,按照实际生产需求制定耕地储备等政策,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

2.要实施多元耕地经营政策,建立耕地共享机制,探索可持续的农业领域合作模式; 3.要实施科技耕地改良政策,鼓励农民通过采用新技术对耕地进行建设和发展,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三、加强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 1.政府应制定严格的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梳理管理、执法等基本方针; 2.实行社会性管理,加强社会引导,宣传耕地保护得思想,让更多的社会成员有自发参与保护耕地的热情; 3.密切观察耕地的使用情况,根据形势变化定期考核和召回,坚决地查处违法行为,以确保耕地的基本平衡; 4.加强统计耕地保护工作,按照既定指标完成相关调查,实现耕地质量的持续改善。 四、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 1.政府应当加大对耕地保护的扶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耕地使用权的合法性; 2.政府应建立跨部门合作共护机制,有效控制耕地被私占的行为,营造

良好的耕地保护环境; 3.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的作用,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协调,维护土地资源的均衡发展; 4.加强社会引导,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实现有效补偿,推动耕地空间优化。

农田耕地保护保证措施

农田耕地保护保证措施 一、建立健全土地确权登记制度 土地确权登记是农田耕地保护的基础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土地确权登记制度, 可以确保土地权益的清晰、明确,消除土地纠纷,提高农民土地经营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农田耕地基本追溯管理 农田耕地基本追溯管理是保证农田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农田耕地基本追 溯管理制度,可以追溯土地的使用历史、土地质量状况等信息,确保农田的质量可控可追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三、严格农田耕地转用审批制度 农田耕地转用审批制度是防止非法占用农田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农田耕地转 用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农田的非农化行为。对于违规转用耕地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重罚违规者。 四、推行有机农业,提高农田质量 有机农业是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方式。推行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土壤质量的损害,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有机农业生产。 五、实施农田水肥一体化管理 农田水肥一体化管理是提高农田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农 田水肥的管理,控制农田的过量灌溉和过度施肥行为,提高农田水肥利用率,保护农田的水源和生态环境。 六、加强农田土壤污染治理

农田土壤污染是农田耕地保护的重要问题。要加强对农田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实施农田修复和改良,减少土壤污染对农田生产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用品的监管,确保其不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七、建立农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农田生态保护补偿是鼓励农民积极采取生态友好措施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农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于采取农田生态保护措施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偿,增强农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 八、加强农田耕地信息化建设 农田耕地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田耕地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农田耕地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状态、质量和利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农田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以上是农田耕地保护保证的几个重要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农田耕地资源,提高农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当前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 施 邮编 451450 摘要: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与乡村 振兴和精准扶贫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得到了高度重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对耕地保护利用提出更高要求。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 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需要构建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支撑体系并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本文重 点论述了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引言 深化农村制度改革严格完善个耕地保护,必须坚持公有制性质土地不改变、 耕地红线不突破、在农民经济利益基础上不受损上守正创新。今年来国家不断对 行政管理自然资源依法履行统一自然资源管理、统一国土空间治理职责,组织实 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耕地保护是全面落实国土空间 治理的重要内容。新时期进入生态文明的耕地保护工作,其显著有着鲜明的特点,标志着耕地保护明确摆在自然资源管理的有限位置,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用硬 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带位置带边界层层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数—图—实” 相符合。其中,要以省为单位,确保耕地数量足、位置稳、布局优;以县为单元,在明确主体功能性质的前提下,差异化地落实耕地保护数量、布局、产能、生态 等指标要求。同时,全面推行党政同责的田长制,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并 用先进技术手段调查监测评价耕地保护科学管理诸要素,对以耕地资源要素为核 心的生命共同体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分区域对耕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变化趋势进 行预测预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已开始全面升级换代。

加强农村耕地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加强农村耕地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耕地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处于快速发展中,对耕地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农村合理利用耕地的意识仍然较为淡薄,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往往破坏耕地环境,深度挖掘耕地资源,导致农村耕地的大面积流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村耕地利用与保护十分重要。 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加强农村耕地保护的重点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制定完善的耕地保护政策。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政策,确保耕地不会被其它用途占用。针对非农业用途占用农地,需要在立法上做出刚性承诺,进行法律保护。 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耕地权属登记、耕地承包合同、地块划分、地费征收等制度,突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界定耕地治理的权责边界,并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 3、落实县以上各级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要完善耕地保护各级工作队伍,加强巡查力度,严格约束耕地现状,切实解决占用耕地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1、统一土地管理。对目前散乱小碎地,以及地块多、界限不清等土地资源进行有组织的整理和利用,协调零散地块的整合,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规划布局的完善。 2、加强农网工程的建设,推进机械化耕作。耕地主要是指土地资源,但土地固有的资源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耕地本身是需要移动灌排、电气化等各种基本设施的配合才能得以实现生产。 3、规范农业耕作行为,提高农民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土地利用水平。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采用科技化种植,科技化管理,推广精准农业,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强土地的生态保护 1、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考虑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耕地,制定保护措施。

农田保护整改措施(共6篇)

农田保护整改措施(共 6 篇) 第 1 篇: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我国当前保护耕地的措施 1、土地市场管理整顿“三个暂停” 国务院关于土地市场管理整顿期间“三个暂停”: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用地;暂停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种类规划修改;暂停修改新批的县改市(区) 和乡改镇涉及土地利用的种类规划。 2、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许” 国务院关于保护基本农田的“五个不许”:不许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不许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许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许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造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许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 3、非农业建设用地“六个不批” 国务院关于非农业建设用地“六个不批”:对土地市场秩序管理整顿验收不合格的不报批:未按规定执行 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不报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者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不报批;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不报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报批;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报批。 4、国务院保护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九条措施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严肃清理整顿各类开辟区,坚持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辟区面积的现象,对清理出的开辟区具备耕种条件的,今年一定要种上庄稼。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植树。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行为。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开辟土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辟资金和土地复垦基金等要集中使用,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辟资金,

耕地整改恢复措施方案

耕地整改恢复措施方案 背景 耕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程 度的提高以及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为保护耕地资源,中 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其中耕地整改是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 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耕地整 改恢复措施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恢复已经受到损坏的耕地,在保障农 业生产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恢复措施 1.耕地复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的耕地被割让或者流转到城市 用地,导致耕地资源的缺失。耕地复垦是指把这些用地再次改为耕地 的过程。实行该措施可以提高国家的耕地面积,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2.秸秆还田 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大量的秸秆根据传统习惯被焚 烧或压实后当成堆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秸秆还田,指的就 是将秸秆还到田间作为土壤肥料的一种恢复措施。秸秆中含有丰富的 有机质、氮、磷、钾等基本元素和微量元素,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和水 分保持能力,提高耕地生产力。 3.微地形整治

微地形整治是为了解决耕地在水、肥等方面利用效率低、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而推行的一种经济、适用的耕地管理和生产技术。通过调整土壤的整体坡度,实现土壤水分、肥料、种子、氧气和微生物等养分的流通和分布,在较短时间内帮助耕地提高产量。 4.合理施肥 施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合理施肥指在掌握农田类型、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肥料、施肥时间和施肥量,以达到最高经济效益。同时还需注意充分利用农田的积累肥、化肥、有机肥等,以减少施肥的数量,达到节约肥料、减少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结论 耕地整改恢复措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保护,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以保护耕地资源为己任,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人民谋利益,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耕地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面积占用、非农化、土地沙化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对策是必要的。 二、问题分析 1. 大面积占用 我国土地资源相对有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面积的土地被占用以满足 城市发展需求。这不仅导致了耕地减少,还造成了耕地的碎片化,影响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高效生产。 2. 非农化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的非农产业不断扩张,导致大量的农 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这种非农化现象不仅会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转移,进一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土地沙化 部分地区的耕地正在遭受土地沙化的威胁,这是由于环境恶化、过度开垦和不 合理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地沙化不仅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还会进一步加剧耕地的丧失。 三、对策提出 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为解决大面积占用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具 体来说,可以通过加强空间规划管理,合理控制城市扩张速度,确保农田面积不减少。同时,对于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占用的耕地,应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非农化管控 为遏制非农化现象,政府应加强非农化管控。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土地保护 红线制度,明确非农用地的范围和使用条件,严格禁止违规占用耕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保持土地经营权,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3. 积极防治土地沙化 为解决土地沙化问题,政府应加大耕地保护和治理力度。一方面,可以加强沙 漠化土地的修复和治理,通过植树造林、抗沙固沙等措施,恢复土地的肥沃度和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农业生产行为的管理,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减少土地沙化的风险。 四、对策的推行 1.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应加强对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制定明确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追责力度,确保耕地保护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 优化补偿政策 政府应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确保被占用的耕地农民得到合理补偿。同时, 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农民自愿保留耕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的积极性。

农田保护整改措施共6篇

农田保护整改措施共6篇 篇一:农田保护整改措施 农田保护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维护农民利益和保障粮食安 全的重要举措。为了保护和提高农田质量,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农药使用控制等。本文将从这些方 面逐一讨论农田保护整改措施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首先,土壤保护是农田保护的重要一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质量逐渐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 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首先,加强土壤测试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 土壤问题。其次,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对土壤 的污染和破坏。此外,加强土壤养护工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 物肥料,提高土壤质量和生产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护土壤,保 证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水资源管理也是农田保护的重要环节。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由于过度使用和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质下降成为制约农田发展的 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管理水资源。首先, 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次,建设灌溉 设施和节水灌溉系统,减少水的损失。另外,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优化农田施肥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对水体的污染。通过这些措施, 可以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 此外,农药使用控制也是农田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农药在农田生 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和滥用农药也给农田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加强了对农药的监管。首先,制定农药使用规范,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频次。其次,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此外,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测和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 总之,农田保护整改措施的实施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农药使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提高农田的质量和产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民利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