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知识讲解__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 格式:docx
- 大小:92.06 KB
- 文档页数:12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考情详查命题规律1.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2.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根本观点2022年海南卷T26单项选择3.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本钱学说4.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2022年T36A(2)简析5.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拟本钱学说2022年T36A(1)简析1.高频考点:(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2)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拟本钱学说。
2.命题趋势:从近几年高考内容看,对教材知识的识记、理解、整合是考查的重点。
命题会创设具体情景,但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不会太大,对考点及知识体系的熟练掌握是应对高考选修内容的法宝。
3.预测及指导:(1)要重点了解斯密所处时代市场经济开展的特点,理解“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理解李嘉图有关国际贸易中“比拟本钱〞的理论观点。
(2)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决,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能力。
(3)会以两国或两人之间的比拟优势比照等为素材,考查李嘉图比拟本钱学说的内容和政策主张。
知识整合夯基固本思维导图⎩⎪⎪⎪⎪⎪⎪⎨⎪⎪⎪⎪⎪⎪⎧斯密的理论奉献⎩⎪⎨⎪⎧时代的呼唤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重商主义的主张斯密“富国裕民〞的主张劳动价值理论⎩⎪⎨⎪⎧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二元劳动价值论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理论斯密的政策主张⎩⎪⎨⎪⎧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财富观“看不见的手〞限制政府的作用自由贸易与绝对本钱学说⎩⎪⎨⎪⎧绝对本钱学说的内容对绝对本钱学说的评价李嘉图的理论奉献⎩⎪⎨⎪⎧时代的产物劳动价值理论⎩⎪⎨⎪⎧财富观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一元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理论⎩⎪⎨⎪⎧一元收入分配理论相对工资理论李嘉图的政策主张⎩⎪⎨⎪⎧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经济主张政治职能自由贸易与比拟本钱学说⎩⎪⎨⎪⎧比拟本钱学说的内容比照拟本钱学说的评价考点1 斯密的理论奉献和政策主张易错归纳1.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
第二课李嘉图一、理论贡献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来决定。
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创造与的转移问题;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的内容,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2.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是。
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这一概念。
他认为,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所得工资与所得利润、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
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工资和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
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的增长,未能对此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
二、李嘉图主张3.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李嘉图认为,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主张。
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革除和振兴上。
9.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认为,通过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工资,提高,为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因此,国家不应限制的发展,应废除“法”。
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李嘉图认为,生产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的;各国只要按照“”、“”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对比较成本学说的评价: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和,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增进各自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一学说也有局限性。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实际上,它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愿望。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选修二经济学常识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1.斯密的劳动价值论(1)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有时是指使用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
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存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这里,他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1)三种收入及其来源:工资是工人得到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2)评价: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则掩盖了各种收入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真实经济关系。
考点二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1.内容(1)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主要途径是分工。
另一重要途径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认为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
(2)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
③斯密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评价(1)科学性: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亚当·斯密理论贡献及政策主张(1)斯密劳动价值论、阶级划分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2)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3)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2.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政策主张(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理论(2)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3)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重商主义的财富论及斯密的财富论1.重商主义的财富论观点:①________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②如果没有金矿,财富只能来自_____________;③通过压低本国劳动者工资来增加国家财富,主张____________;④主张___________干预经济,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_________。
2. 斯密的财富论①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____________;②财富只能来自_________;③主张_________;提出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目标: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二)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1.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1)斯密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叫做________,后者叫做_________。
(2)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他科学认识到了商品的_________不是由_________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______的东西不可能有______。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存耗费的_______决定的。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______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这里,他颠倒了______与_______的关系。
(三)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和二元收入分配理论1.斯密的阶级理论斯密是______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阶级的人。
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1)“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______”, 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2)“工人得到了自已劳动的______、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_____、地租是_________的产物”。
(3)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____________的。
(四)斯密的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1.斯密的国民财富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斯密的分工理论)(1)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________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
(2)斯密认为,_______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3)斯密意识到了_____对______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
实际上是______决定______,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2.提高资本利用率与增加国民财富(1)斯密认为提高________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2)他认为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必须反对______,充分发挥______的作用,自由放任,实行经济自由。
(3)斯密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但未认识到市场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五)斯密绝对成本学说1.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______,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_______的商品,然后通过_________,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2.这一学说揭示了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
但是,并不是_______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______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_____一种商品。
(六)李嘉图的财富增长论1.李嘉图认为增加________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2.他认为积累资本来自______,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在他看来,________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七)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一元劳动价值论)1.他认识到__________是交换价值的必要条件,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
2.他提出没有_______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3.他认识到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______决定,交换价值由价值来调节(八)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______。
2.李嘉图在经济学历史上,他______提出相对工资的概念。
3.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他认为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_____,而不是_____。
4.但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________是不科学的。
(九)李嘉图的经济自由政策与政府职能1.李嘉图认为,____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____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2.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十)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1.内容: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______的;各国只要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_____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______、增进______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答案:(一)1.金银对外贸易的顺差“民穷国富”国家进口2. 所有商品生产领域“富国裕民”(二)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2. 劳动量购买价值交换价值(三)1. 第一个地主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2. 一部分全部成果补偿自然力二元(四)1. 劳动生产率分工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分工分工交换2. 资本的利用效率政府干预市场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五)1. 不同的绝对优势对外贸易2. 国际分工自由贸易所有国家固定不变任意(六)1. 资本积累2. 利润收入的分配状况(七)1.使用价值2.使用价值3.劳动量(八)1. 新价值2.第一个实际工资名义工资3.人口的增长(九)1.利己市场2.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振兴教育(十)1. 不一样“有利取重”、“不利取轻”2. 内在联系国际分工各自利益【要点精析】要点一:斯密的理论贡献1.斯密的经济学目标及财富的含义(1)斯密的经济学目标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2)斯密对财富的主要主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二是主张“富国裕民”。
2.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1)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①斯密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②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③斯密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①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存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这里,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3.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理论是二元的)(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这一划分大致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与以往的划分比起来,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二元的):①他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②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的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典型例题】1.在财富的形态问题上,斯密的主张与重商主义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认为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后者则认为财富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B.前者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后者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C.前者主张“富国裕民”,后者认为民穷国富D.前者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解析:A项是在财富来源上的不同,C项是在民富与国富关系上的不同,D项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不同,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2.下列属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成分的是A.商品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B.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C.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D.商品的价值是由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决定的解析:A项不是斯密的观点,C、D两项是斯密劳动价值论的错误成分,B项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成分。
答案:B3.斯密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是他的实际费斥的一部分。
斯密的这种观点①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②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③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④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即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即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没有体现。
④其实题中的观点掩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经济关系。
答案:B要点二:斯密的政策主张【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斯密的自由贸易政策和绝对成本学说1.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1)斯密的分工理论:斯密认为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而影响分工的因素是市场规模的大小和市场作用的发挥。
评价:◆他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