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华为没有秘密 任正非没有密码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3、逢正抽心,遇弯截角:在流程管理中,如何让工作更加顺畅,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就要秉持这样的思路。
黑i马的商业模式分析负责人:吴云、余雪曼团队成员:肖晶晶、韩俭、张磊、彭天宝目录一、基本简介 (3)1.1 I黑马简介 (3)1.2 公司简介 (3)1.3 投资支持 (3)二、牛文文简介 (3)三、项目简介 (4)3.1 黑马会: (4)3.2 黑马大赛: (5)3.3 黑马-华为特训营 (5)3.4 黑马成长营 (6)四、核心:媒介的互联网思维 (6)4.1 内容产品化 (7)4.2 产品服务化 (7)4.3 服务众包化 (7)五、盈利模式 (8)5.1 会员费用模式 (8)5.2 服务费用模式 (8)5.3 广告收入模式 (9)六、I黑马市场用户 (9)1.1 I黑马简介i黑马是面向“可资本化创业项目”的创新型综合服务平台,于2012年2月6日上线。
致力于帮助创业者从全球范围内获得灵感,获得点子,获得投资,获得人才,获得宣传,获得经验,获得尊敬。
1.2 公司简介创业家传媒,是服务高成长创新企业的综合创业服务机构,旗下有《创业家》杂志、黑马大赛、黑马成长营、创始人俱乐部、黑马会、黑马资本等,初步构建了创业辅导、创新报道、融资服务、培训孵化、学习交际的全链条综合服务平台。
1.3 投资支持i黑马是“黑马基金”的官方项目对接网站。
黑马基金第一期基金规模一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向为早期创业企业,且没有行业限制。
i黑马是“黑马投资联盟”的官方项目对接网站。
黑马投资联盟由创业家联合国内多家知名天使机构、VC、PE以及全国多家科技园区和孵化机构共同成立。
主要面向黑马大赛和i黑马网发掘出来的优质企业。
二、牛文文简介牛文文现为《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发行人。
活跃的媒体人和记者。
牛文文曾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组委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年度十大经济人物评委。
著有《领袖的资格》等书。
企业观察家,网易商业频道特约评论员。
1966年生,陕西神木人。
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1991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经济学硕士。
任正非之所以把华为做的这么成功,背后肯定有他的秘诀,那么任正非的秘诀是什么?任正非最吓人的13句话,这13句话真不是一般常人所能读懂的,如果读懂里面的内容就是一个成功者了。
任正非所说的每句话都是精辟让人受益匪浅,可是很多人并只知道里面的意思,却没有深入去了解,如果深入去了解的话,相信大家都已经看懂了经济市场。
华为之所以成为在国际高端市场里树立旗帜的中国企业,很多程度上归结于掌舵人任正非的战略境界。
任正非在1987年创办华为时已经43岁,这个年龄的人性格和价值观都已固化,然而任正非却总能与时俱进,最难得的是还能保持一颗异常冷静的大脑,不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
任正非一生刻意低调,身世异常神秘。
关于他的个人经历流传着很多种版本,但他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就连与他朝夕相处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是一知半解。
他到底在学习什么?思考什么?现在我们只有通过它的言论来窥探他的神秘性。
1、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我们要有战略耐性。
点评:这句话同雷军的那句“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指导思想,在风口上做猪只能风光一时,却不能风光一世,实践已经证明:猪早晚都会摔下来!只有死鱼才随波逐流,活鱼都是逆流而上!2、在将苹果、三星、小米作为目标时,不要迷失自己!我们不要让别人牵着我们走,不要只看到别人成功,就重走别人的的路,要找找自己该走什么路。
点评:这是任正非2014年说过的话,当时的小米如日中天,苹果高高在上,三星是传统大帝,当时中国人只能仰视,将其捧的高高在上,恨不得全部伏地跪拜,只有任正非是冷静的!如今苹果的产品iPhone、iPad、Mac 销量全线下滑,2016年4月27日凌晨苹果公布了 2016年第一季度的业绩。
收入同比减少了 12.8%,利润也下滑了 22.8%。
几小时内股价下跌超过8%,2016年4月27日将成为人们日后分析苹果时的转折点。
小米就更不用说了,早已从中国第四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的高位上摔了下来。
华为管理模式的“道”与“术”课程背景:学习标杆,与巨人同行,从危局迈向重生、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
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企业,在短短的28年时间里从投资2万元到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达5200亿元的世界级通信企业,持续保持行业全球领先。
近几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增长低迷的复杂经济形式下,华为靠什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逆袭发展,是什么管理基因推动企业的持续增长?正如任正非说:“管理第一,技术第二;我们正走在西方的路上;华为管理没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学,都可以学的会”。
本课程通过华为20多年发展历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从文化、战略与执行、干部管理、流程机制与管理变革等多角度立体呈现华为的管理模式,将给你带来全新的启发和思考。
课程时间:2-3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企业负责人、中高层管理者及专业管理人员课程方法:理论讲授(30%)+案例分析、小组研讨(70%)课程结构:课程大纲序:华为的发展历程与经营管理实践一、华为的管理实践核心要点1. 管理“无为而治”人治-发治-文治2. 开发、灰度、妥协3. “师夷长技以制夷”4. 文化-目标-机制-变革助理:一八六四九六五四一八五第一讲:华为企业文化实践解读(思想统一平台)一、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1. 任正非与华为的企业文化观2.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思想逻辑3. 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稳定与开放4. 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二、华为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1. 企业生存的商业环境是文化形成的土壤2. 草莽创业的华为:本能生存的需要“狼文化”3. 1987年-1992年:创业阶段,口号满天飞4. 1992年-2000年:走出混沌-《华为基本法》5. 2000年-至今从哲学到实践:愿景-使命-价值观三、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解读1. 以客户为中心2. 以奋斗者为本3. 长期艰苦奋斗4. 持续自我批判四、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 企业领导人核心作用2. 各级管理干部的传承3. 持续系统的文化宣贯4. 流程制度与文化协同案例分享:华为公司企业文化塑造典型案例第二讲:基于BLM模型的战略到执行体系(目标统一平台)一、战略与战略制定的基本要点1. 战略与战略思维2. 战略与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关系3. 战略制定的常见主要方法工具二、BLM业务领先模型介绍1. BLM基本原则1)战略是不能被授权的-领导力贯彻战略制定与执行的全过程2)差距为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关键业务问题3)战略与执行紧密整合-重在结果4)年终持续不断-组织学习是持续不断的过程2. BLM成功的四核心要素三、战略描述(SP战略计划)1. BLM模型中战略制定要点1)市场洞察:核心五看2)战略意图:目标制定3)创新焦点:业务组合4)业务设计:商业模式2. 战略金字塔与战略描述四、战略解码(SP-BP-KPI-PBC)1. 什么是战略解码2. 管理者在战略解码过程中的作用3. 战略解码的核心步骤4. 组织绩效目标KPI的分解5. 个人绩效目标PBC分解五、战略执行1. 关键任务2. 正式组织3. 人才管理4. 文化与氛围六、战略到执行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 聚焦目标、层层分解,力出一孔2. 科学方法:SP-BP-KPI-PBC3. 系统提升组织执行力:关键任务、正式组织、人才、文化与氛围第三讲:以奋斗者为本的干部管理体系(人才价值链管理)一、华为干部管理的核心要点1. 人才发展的核心理念1)培养未来管理者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培养所有的管理者2)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必须把焦点放在明天的需求上3)真正重要的是自我发展,知识是劳动的准备过程2. 干部的使命和责任1)担负起公司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培养下属2)洞察客户需求,捕捉商业机会,抓业务增长、实现组织目标3)全局立场,不断改进端到端的业务流程3. 对干部的核心要求1)长期艰苦奋斗、要有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2)不断改进思想方法,把握开放、妥协、灰度3)敢讲真话、不捂盖子,批判精神,危机意识二、干部的选拔与淘汰机制1. 上甘岭出将军,将军是打出来的2. 从秀才-士兵-士官-将军3. 干部选拔三优先原则4. 干部选拨的关键行为5. 干部能上能下,能左能右,坚持末尾淘汰三、“导向冲锋”的激励机制1. 激励机制理念1)以“奋斗者”为本,绝不让雷锋吃亏2)要给火车头加满油、适当拉开差距3)激励服务战略,分配制向获取分享制2. 物质激励方法与工具1)全面薪酬激励管理体系2)虚拟受限股权激励机制3)TUP激励实施应用3. 非物质激励方法与工具四、干部管理主要经验和启示1. 人才密度与培养、干部选拨与淘汰2. 严格选拔-系统培训-导师制-压担子3. 思想权和文化权是干部最大管理权4. 干部选拔的最高标准是实践中检验5. 利益共同体: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第四讲:流程管理重塑经营(业务价值链:业务统一平台)一、流程变革管理核心理念1. 流程变革目标:多打粮食,增加土地肥力2. 宏观商业模式:建立聚焦客户需求的流程性组织3. 微观商业模式:构建端到端的流程管理平台机制二、流程管理实践主要内容1. 端到端流程体系发展历程1)90年代:先僵化、后优化、在固化2)2009年:让听见炮火的人来决策3)2014年:端到端跨业务体系的流程贯通2. 典型核心流程体系介绍1)华为的流程架构L0-L6体系2)IPD集成产品研发流程体系3)ISC集成供应链流程体系4)LTC/CRM/IFS/ITR等流程管理体系3. 流程管理变革核心工具1)业界领先最佳实践WORKSHOP2)变革项目管理工具3)科勒变革管理八步法应用三、流程管理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 客户需求,聚焦价值,一切为了胜利2. 承接战略,细化任务,高效有序执行3. 效率第一,兼顾管控,平衡风险效率4. 引导变革,打通部门,提高协同效应5、关注目标,流程绩效,审计完善优化第五讲:管理变革实践(与时俱进,拥抱变革)一、推动华为管理变革的原动力1. 聚焦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2. 商业环境变化:大需求、大机会3. 业务战略调整:设备-服务-云-管-端4. 企业家的精神:任正非与华为变革二、华为发展史上的典型变革事件1. 1996年市场部干部集体大辞职2. 1997年开始全球化的组织变革3. 《华为基本法》核心指导作用4. 1999年开展的主业务流程变革5. 2000年研发呆死物料反省大会三、管理变革的主要核心内容1. 文化变革1)开放、消灭优势、留下文明2)变革、稳定、发展3)乱中求治、治中求乱2. 流程变革1)降低对人的依赖,能力建立在组织上2)“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3)端到端业务统一平台3. 干部管理变革1)干部能上能下2)轮岗-能左能右3)以奋斗者为本、坚持选拔和淘汰4. 组织变革1)捕捉市场机会个人英雄到“狼狈组织”2)从“狼狈组织”到“铁三角”3)一线呼唤炮火“班长的战争”四、管理变革实践主要经验与启发1. 变革是一把手工程,动员群众做大事,不换脑袋换人2. 紧盯变革价值管理,变革的目的就是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地肥力3. 充分认识到变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变革有套路、方法和节奏4. 变革需要因地制宜,没有包打天下的良药5. 变革不追求完美,七个反对,不断优化完善总结与回顾。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一)《华为没有秘密》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春波老师,书的副标题是:华为如何探索和坚守常识解剖华为经营成长逻辑、微距探察华为蜕变基因。
翻开书的扉页,一般来讲,这页上都是作者的介绍,这本书却是内容简介,想来作者和华为一样,都很低调谦逊吧!百度下作者,发现,吴春波老师多年始终专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身份则是知名学者和管理咨询顾问。
我想本书的主题就是围绕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展开的吧!我打开书的同时,习惯性地开始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书一共分为5个部分:一、成长与创新二、管理与机制三、狼性与活力四、文化与梦想五、近观与远思本书显然是作者持续笔耕多年之后的佳作串编,含金量很高,知识点很零散,珍珠落玉盘,只待佳人串的感觉。
书虽然看完了,但是书本身却不能因为看完了,就放下,因为里面的知识点还需要常读常新,每次遇到问题,我还是有必要重翻浏览。
现就不再剧透,只谈自己的感悟吧:一、经营企业需要思考3个问题:1、What企业使命:企业生存的理由和价值是什么?也就是要回答企业的业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顾客、经营原则和社会责任。
华为的使命是什么,待大家自己去探究和领悟,我思考之后认为旁观者管理咨询公司存在的理由是:服务于我训练营的会员们,以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为核心,督促他们早日蜕变成管理专家和培训界明星,努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做现实社会里的丹柯,用心照亮他们每一个人的梦想。
2、Why企业远景:企业为什么要经营下去,即企业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有没有文化,企业都可以赚钱,但是最后活下来的都是有文化的企业;这是书中的观点,我来改一改:有没有远景,企业都可以赚钱,但是最后活下来的都是有远景的企业。
一家公司只为赚钱,不知道自己因何而存在的企业,迟早会被利益引致沟壑地带,难以为继。
我思考之后认为旁观者管理咨询公司之所以要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有这么多追求进步,想要蜕变的良师益友,苦于没有经验,需要引路人。
培训界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都是赚取老师课酬的差价而生,和包工头差不多,当然,老师就成了工人。
任正非在达沃斯论坛发言实录(2015年1月22日,华为CEO任正非在冬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洞察力,新观念:对话任正非”环节公开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1、主持人Linda: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华为。
华为的发展非常惊人,仅用了24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作商,也是第一家进入Interbrand百强榜的中国大陆企业。
当然,像其他公司一样,华为也面临着挑战。
在本次对话中,任总将分享他创立华为的原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观点,以及他的管理理念和对未来的看法。
我想你们会对这些话题感兴趣。
现在开始向任总提问,是什么促使您创建了华为?任正非:创建华为并不是在我意想之中的行为。
因为在80年代初期,中国军队大精简,我们是集体被国家裁掉了。
我们总要走向社会,总要生存,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懂什么叫做市场经济。
当时,我们觉得赚人家的钱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怎么能赚人家的钱呢?第二,就是认为给人家钱,人家就应该会把货给我们,人都要彼此信任,结果是没有赚到钱,而被骗了钱。
所以我刚到深圳的时候,其实就犯了错误。
当时我是一个20几个人小国企的副经理,有人说可以买到电视机,我们就去买,把钱给人家,却没有拿到货。
这样我要追回这些款,追款的过程是很痛苦的,而且我们上级并不认同我们,觉得你们真乱搞,不给我们钱。
没法请律师,就自己去追。
追款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帮忙,我那时就把所有的法律书读了一遍,从而悟出来市场经济两个道理,一个就是客户,一个就是货源,中间的交易就是法律。
我们不可能创造客户,因此要找到货源、把握货源。
第二,要熟悉交易的法律规则。
我们没有货源就寻求货源,就去做代理。
随后,为了巩固货源,就投入了研发,就这么艰难地走过来,慢慢摸索出什么叫市场经济这条路。
当时我在国有企业干得不好,人家也不要我,我还写了保证书,人家也不要我,只好走向创业。
当时,私人企业是很不时髦的事情。
根据深圳87年(18)号文件,可以创立民间科技,就走上这条不归路。
向华为学习奋斗:管理模式的“道”与“术”课程背景: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企业,在短短的25年时间里从投资2万元到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达2800亿元的世界级通信企业,位居行业全球第一名,全球财富500强第285名。
近几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增长低迷的复杂经济形式下,华为靠什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逆袭发展,是什么管理基因推动企业的持续增长?正如任正非说:“管理第一,技术第二;我们正走在西方的路上;华为管理没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学,我们的成功唯有依靠自己”。
本课程通过华为20多年发展历程管理实际经验的梳理和总结,通过全面真实的案例呈现,全方位解读华为企业文化DNA、“狼性”团队建设、流程变革重塑经营等核心管理实践,华为的管理实践将给你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学习标杆,与巨人同行,从危局迈向重生、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
该课程将让您以最快的速度,最快捷的手段,最经济的方式,获得华为管理模式的核心精髓,从理念、到方法与工具,它将给您在文化建设、团队打造、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授课对象:中高层管理者授课时数:1天,6小时/天授课方法:理论讲授(60%)+案例分析、小组研讨(30%)+实操练习(10%)课程大纲:序:华为的发展历程与经营管理实践(0.5小时)一、华为经营管理二十字方针解读1、以客户为中心2、为奋斗者为本3、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二、华为的管理实践核心要点1、管理才是第一生产力2、走在西方管理的路上3、华为“双轮”管理模式第一篇:华为企业文化DNA实践解读(1.0小时)一、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点1、企业家精神与任正非2、华为的战略:活下去,走出去3、华为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二、启示与应用1、企业领导人的核心作用2、持续系统的文化宣贯3、制度强化文化DNA第二篇:华为狼性团队管理的理念与实践(3.0小时)第一部分:团队管理之一——人才的招募培养一、人才招募与培养理念1、招募事业合伙人2、奋斗DNA,选拔“一贫如洗”,胸怀大志的人才3、一线艰苦地区、复杂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最佳环境二、人才招募与培养方法工具1、业界领先的人才选拔工具2、人才培养的方法与工具三、启示与应用第二部分:团队管理之二——干部选拔与任用一、人才选拔理念1、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洲郡2、优先从成功团队、主攻战场、一线艰苦地区中选拔干部3、干部不是终生制,干部要能上能下4、高层具有使命感,中层干部危机感,基层具有饥饿感二、干部选拨与任用方法工具1、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战略解码-KPI-PBC绩效管理体系2、业绩贡献考评与关键行为考核3、坚持末位淘汰三、启示与应用第三部分:团队管理之三——成员的激励机制一、人才激励理念1、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来的是圣人,板凳要做十年冷2、以“奋斗者”为本,绝不让雷锋吃亏3、要给火车头加满油二、人才激励方法与工具1、全面薪酬激励管理体系2、虚拟饱和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虚拟饱和股权方案●TUP激励实施应用3、经营业绩是激励实施的唯一基础三、启示与应用第三篇:流程变革重塑经营实践篇(1.5小时)一、流程变革管理核心理念1、流程变革目标:多打粮食,增加土地肥力2、宏观商业模式:建立聚焦客户需求的流程性组织3、微观商业模式:构建端到端的流程管理平台机制二、流程管理变革实践经验1、端到端流程体系发展历程●90年代:先僵化、后优化、在固化●2009年:让听见炮火的人来决策●2014年:端到端跨业务体系的流程贯通2、核心流程体系介绍●IPD基层产品研发流程体系●ISC集成供应链流程体系●LTC/CRM/IFS流程管理体系3、流程管理变革核心工具●业界领先最佳实践WORKSHOP●变革项目管理工具●科勒变革管理八步法应用三、启示与应用第四篇:总结与回顾。
Communication s World Weekly特别报道这打消了之前很多人对华为可能分拆为4个子公司运营的猜测。
大华为的运营模式将继续沿用,但明确了各自运营各自考核、一个平台上差异化运营管理的思路,应该说给了华为人一个明确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亮点二,首次披露主要业务单元收入分布与以往华为财报数据的粗略风格不同,今年发布的财报信息更加细化,首次详细披露了各主要业务单元以及主要区域收益。
比如,国内市场收入达到647.71亿(人民币,下同),同比上涨9.7%;海外市场收入达到1204.05亿,同比增长33.8%。
其中,其主业电信网领域收入为1229.2亿,同比增长23%,占业务总量的66.37%,主业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说明华为业务架构的变化正在不断深化。
可喜的是,华为全球服务2010年收益高达315.07亿,同比增长28.6%。
作为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新的收入增长点,华为服务这几年脱颖而出,显露出极强的竞争力。
作为华为新的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华为终端将有望成为华为第二大业务板块,其2010年出货量为1.2亿台,实现销售收入308亿(45.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9%。
其中,终端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增幅均超过100%。
从上述几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华为业绩连续多年稳健增长。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且受全球经济危机的连续性影响,华为2010年销售收入仍然达到1852亿,同比增长24.2%。
2010年净利润达到238亿,净利润率达到12.8%。
其中可喜的一点是营业现金流为2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5%。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可用现金流为381亿。
在资产负债方面,2010年公司借款116.4亿(17亿美元),其中76.9%属于长期借款,同比下降8.9%。
营业利润率为15.8%,同比增长1.7%。
以上几个数据有力地说明了华为目前的运行环境,尤其是现金流这一最关键要素十分稳健,为华为业务转型和向新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正非与人大教授以及华为基本法的故事华为基本法读后感500字作者| 吴春波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本文整理自吴春波教授新著《华为没有秘密2》(中信出版集团)。
吴春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为资深管理顾问,《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头图为深圳南山区明华中心,《华为基本法》审定会会议期间,(由左到右)孙健敏、任正非、吴春波、彭剑锋、杨杜、黄卫伟;摄于1998年3月23日。
历史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其奇妙的根源在于真相,在于对真相的探究。
所以,才会有历史这个学科,有大量的学者皓首穷经,扎进故纸堆里,毕其一生在研究。
即使亲身经历的人与事,一旦成为历史,都很难说得清楚,甚至真相难明,因为历史是可以篡改,真相是可以掩盖的。
历史已经远去,历史只能追忆。
《华为公司基本法》的起草,历时3年,距其正式定稿公布,也已经过去了19年,《基本法》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成为历史。
《基本法》这段历史,早已有很多的人谈及,有描述的,有总结提炼的,也有戏说的。
其中有当事人,有参与者,也有旁观者,众说纷纭,甚至有天壤之别。
作为亲历者,我无意卷入是非之争,也没有能力探究其完整的真相,只是想把那段历史的片段重现一下。
1/ 初遇华为我初遇华为的时间是1995年7月,正值暑假期间。
学校的6位老师结伙出去做咨询,在深圳请我们做咨询的第一家企业是深圳宝安集团。
其间,华为曾通过咨询培训公司做培训,找到了学校在深圳的仁大公司,后者推荐我们去华为讲课,我开始与华为有了联系。
其后,华为再次联系我做咨询工作。
1996年1月,我正式进入华为。
当时的华为销售额达15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员工总数为1200 人,注册资本7005 万元,华为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即使在其所处的南山区,也很少人听说过它。
我第一次进深意工业大厦的华为,只留下两个很深的印象:其一,员工很年轻,如同进了校园;其二,任正非很有个性,说话如同他的外表——简单、朴实无华。
华为的第一个咨询项目是市场营销部的绩效考核制度,接口部门是市场考评办(负责人为张建国,编制共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