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格式:doc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36
新建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4、法人代表:5、所有制形式:股份制6、建设地点:7、建设规模:新建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项目建设周期: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 9、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渠工程、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11、负责人: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流动资金60 万元,项目总投资额420万元。
13、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180万元(其中:45万元为无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9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1600万元,,,内部收益率IRR: %,财务净现值NPV:,投资回收期IPP:。
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
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ⅩⅩ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
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
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12000亩,带动7300户农民增产增效,农民人均增收186元。
在积极推动优质稻生产面积增长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我国是十分重视农业基础作用和地位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及优质粮食生产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作物生产的核心要素之一、种子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加强种子繁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推动农业发展,我们计划建设一个种子繁育基地项目,该报告旨在对种子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市场分析1.种子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作物种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农民对高质量、高产量、抗逆性强的种子需求日益旺盛。
据统计数据显示,种子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2.竞争对手分析目前,种子市场竞争对手较多,主要有国内外大型种子企业和部分科研机构。
大型种子企业拥有良好的产品研发能力、销售渠道和品牌效应,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
科研机构则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能够开发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种子产品。
3.项目优势分析由于项目基地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种子作物,有利于种子生长和繁育。
同时,项目团队具备丰富的农业科研经验和种子繁育技术,能够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技术可行性1.繁育技术项目团队掌握一套成熟的种子繁育技术,包括父本选择、亲本组合、杂交、同型系选育等方面的技术。
团队在这方面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曾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2.种植技术基地具备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施,包括温室、光照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财务可行性1.投资规模预计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其中包括场地购置、设备采购、人员招聘等费用。
2.收益分析根据市场需求,预计种子繁育基地的销售额能够达到300万元,成本为200万元,利润为100万元。
由于项目具有持续性,预计每年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
3.投资回报率根据以上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20%,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风险分析与对策1.市场变化风险由于农业市场受到气候、政策、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豆类种植可行性报告概述豆类作为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豆类包括大豆、黄豆、绿豆等多个品种,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用途。
本报告旨在评估豆类种植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条件、收益情况等方面的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豆类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素食主义的兴起,豆类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豆类还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有机肥料制备等新兴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种植条件分析豆类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宽松,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种植。
一般来说,豆类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较高。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土壤排水性、阳光照射情况等因素,以确保豆类作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生长条件。
技术支持分析豆类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针对不同品种的豆类,还需要掌握相应的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如无人机喷洒、智能灌溉系统等,可以提升豆类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收益预测豆类种植的收益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市场行情、种植成本、产量水平等。
一般来说,豆类作物的种植周期较短,投入产出比较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条件的不同,豆类种植的收益水平也会有所差异。
在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下,豆类种植可以实现稳定的盈利。
风险提示尽管豆类种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气候变化、病虫害危害、市场价格波动等都可能影响豆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种植户在进行豆类种植时,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种植业务的稳健发展。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豆类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适合农民进行种植。
在科学管理、技术支持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豆类种植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建议种植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豆类品种,科学种植,以获取稳定的收益,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二、申报单位及负责人**三、项目执行单位及法定代表人**四、项目承建单位及法定代表人**五、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六、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第二节承建单位概况**第三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一、编制依据1、十六大会议精神,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2、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省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年)》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市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8、《**市土地志》;9、《某区区志》;10、《某区土壤志》;11、《某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12、**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3、农业气象资料;14、农业水利资料;二、研究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2、产品市场预测3、项目设计方案4、项目技术方案5、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6、项目实施进度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8、效益分析第四节研究的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区境内。
大豆原原种基地确定在**区吉泰办事处新源村,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在**区新华乡新华村;大豆原种扩繁基地确定在**区兴福乡,水稻原种扩繁基地选定在**区太平川镇。
二、建设规模建现代农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11435亩,其中: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300亩,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135亩;大豆原种扩繁基地5000亩,水稻原种扩繁基地6000亩。
三、产品方案年可生产优质大豆、水稻种子414.3万公斤,其中:年产大豆原原种7.5万公斤;水稻原原种6.8万公斤;大豆原种100万公斤;水稻原种300万公斤。
四、项目建设内容1、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1)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00亩土地平整、培肥;打2眼配套机电井;购臵喷灌设备2套。
绿豆项目可行性报告绿豆项目可行性报告泓域 ___摘要该绿豆项目计划总投资 16824.57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076.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7.72%;流动资金 3748.4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8%。
达产年营业收入 3573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7175.81 万元,税金及附加 359.59 万元,利润总额 8559.19 万元,利税总额10099.36 万元,税后净利润 6419.39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679.97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50.87%,投资利税率 60.03%,投资回报率 38.15%,全部投资回收期4.12 年,提供就业职位 565 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
项目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绿豆是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别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
种子和茎被广泛食用。
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
绿豆汤是家庭常备夏季清暑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
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糕、绿豆酒、绿豆饼、绿豆沙、绿豆粉皮等。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论、背景和必要性研究、项目调研分析、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研究、土建工程、项目工艺先进性、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安全卫生、项目风险评价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分析、实施进度、投资计划、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等。
绿豆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论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第三章建设内容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研究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项目工艺先进性第七章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第八章安全卫生第九章项目风险评价分析第十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第十一章实施进度第十二章投资计划第十三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四章项目招投标方案第十五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 科技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 ___的服务。
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摘要1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42.1项目建设背景 (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03.1市场预测 (10)3.2项目产品或服务市场预测 (10)3.3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 (11)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124.1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 (12)4.2人员构成及专业技术水平 (12)4.3管理体制 (12)4.4业务能力 (12)4.5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 (13)4.6资产与财务状况 (13)4.7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 (13)4.8协作单位情况 (13)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155.1选址原则 (15)5.2项目建设用地规模 (15)5.3建设地点位置 (15)5.4建设地点条件分析 (15)5.5项目建设与当地环境 (17)5.6项目区域位置和现状平面图 (17)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186.1 农艺技术方案 (18)6.2设备选型 (22)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277.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7)7.2工程建设目标 (27)7.3总体规划、布局 (28)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298.1土建工程 (29)8.2田间工程 (29)8.3仪器设备 (30)8.4新增大型仪器设备及其原因 (30)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19.1投资估算 (31)9.2资金来源 (35)9.3资金运用 (35)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36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保3711.1土地、规划 (37)11.2环保 (37)第十二章组织管理与运行4012.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40)12.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42)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分析4413.1效益分析 (44)13.2风险评估 (45)第十四章招标方案4614. 1招标原则 (46)14.2招标范围 (46)14.2 招标组织形式 (47)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4815.1综合评价 (48)15.2结论意见 (48)15.3问题与建议 (48)附表: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2、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4、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5、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6、单项工程综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7、项目仪器设备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8、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9、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10、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11、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12、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附图:1、某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位置图2、项目建设地点山城镇现状图3、项目建设地点山城镇规划图4、项目建设地点范湖乡现状图5、项目建设地点范湖乡规划图6、某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土建工程位置布局图6、检验室、实验室平、立面图7、仓库平、立面图8、晒场平、断面图9、机井结构平面图10、田间道路横断面图11、某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新建桥(1.5米)设计图12、某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新建桥(1.5米)设计图13、某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新建桥(3米)设计图14、某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新建涵设计图附件:1、某县种子管理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某县财政局配套资金承诺函3、资产负债表4、国有土地使用证5、良繁基地协议书6、灌溉用水评估报告7、方丰种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8、方丰种业有限公司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9、方丰种业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第一章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某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1.2项目建设单位某县种子管理站1.3建设年限两年,2009年元月—2010年12月。
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咨国联出品目录第一章总论 (9)1.1项目概要 (9)1.1.1项目名称 (9)1.1.2项目建设单位 (9)1.1.3项目建设性质 (9)1.1.4项目建设地点 (9)1.1.5项目负责人 (9)1.1.6项目投资规模 (10)1.1.7项目建设规模 (10)1.1.8项目资金来源 (12)1.1.9项目建设期限 (12)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1.3编制依据 (12)1.4编制原则 (13)1.5研究范围 (1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1.7综合评价 (1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2.1项目提出背景 (1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2.3.1促进我国种子繁育基地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2.4.1政策可行性 (23)2.4.2市场可行性 (23)2.4.3技术可行性 (23)2.4.4管理可行性 (24)2.4.5财务可行性 (24)2.5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发展概况 (24)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2.5.4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6)2.6分析结论 (26)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7)3.1市场调查 (27)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7)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7)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28)3.1.4替代产品调查 (28)3.1.5产品价格调查 (28)3.1.6国外市场调查 (29)3.2市场预测 (29)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29)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0)3.2.3价格预测 (30)3.3市场推销战略 (30)3.3.1推销方式 (31)3.3.2推销措施 (31)3.3.3促销价格制度 (31)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1)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2)3.4.1产品方案 (32)3.4.2建设规模 (32)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33)3.6市场分析结论 (33)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4)4.1地理位置选择 (34)4.2区域投资环境 (35)4.2.1区域概况 (35)4.2.2地形地貌条件 (35)4.2.3气候条件 (35)4.2.4交通区位条件 (36)4.2.5经济发展条件 (37)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9)5.1总图布置原则 (39)5.2土建方案 (39)5.2.1总体规划方案 (39)5.2.2土建工程方案 (40)5.3主要建设内容 (4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2)5.4.2供电 (44)5.5道路设计 (46)5.6总图运输方案 (46)5.7土地利用情况 (4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6)第六章产品方案 (49)6.1产品方案 (49)6.2产品性能优势 (49)6.3产品执行标准 (49)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9)6.5产品工艺流程 (50)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50)6.5.2产品工艺流程 (50)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7)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7)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57)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57)6.8仓储方案 (58)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59)7.1主要原材料供应 (59)7.2主要设备选型 (59)7.2.1设备选型原则 (60)7.2.2主要设备明细 (60)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63)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63)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63)8.2.1能源消耗种类 (63)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6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64)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64)8.4.1项目能耗分析 (64)8.4.2国家能耗指标 (65)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65)8.5.1工业节能 (65)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66)8.5.3节水措施 (66)8.5.4建筑节能 (67)8.6结论 (68)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69)9.1设计依据及原则 (69)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69)9.1.2设计原则 (69)9.2建设地环境条件 (69)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70)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70)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71)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2)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72)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73)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74)9.5绿化方案 (75)9.6消防措施 (75)9.6.1设计依据 (75)9.6.2防范措施 (75)9.6.3消防管理 (77)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77)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78)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79)10.1 编制依据 (79)10.2概况 (79)10.3 劳动安全 (79)10.3.1工程消防 (79)10.3.2防火防爆设计 (80)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80)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80)10.3.5抗震设防措施 (81)10.4劳动卫生 (81)10.4.1工业卫生设施 (81)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82)10.4.3个人卫生 (82)10.4.4照明 (82)10.4.5噪声 (82)10.4.6防烫伤 (82)10.4.7个人防护 (82)10.4.8安全教育 (83)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84)11.1组织机构 (84)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84)11.3人力资源管理 (85)11.4劳动定员 (85)11.5福利待遇 (86)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87)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87)12.2 建设工期 (87)12.3实施进度安排 (8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9)13.1投资估算依据 (89)13.2建设投资估算 (89)13.3流动资金估算 (91)13.4资金筹措 (91)13.5项目投资总额 (92)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97)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98)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98)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98)14.1.2产品成本 (99)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100)14.2财务评价 (100)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100)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101)14.2.3不确定性分析 (101)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104)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106)15.1项目风险因素 (106)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106)15.1.2技术风险 (106)15.1.3市场风险 (106)15.1.4资金管理风险 (107)15.2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108)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109)16.1招标管理 (109)16.2招标依据 (109)16.3招标范围 (109)16.4招标方式 (110)16.5招标程序 (110)16.6评标程序 (111)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111)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111)16.9合同备案 (111)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12)17.1结论 (112)17.2建议 (112)附表 (113)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13)附表2 总成本表 (114)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15)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16)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17)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8)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19)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20)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21)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2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2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24)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26)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28)附表 (13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30)附表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3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3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34)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5)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36)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37)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38)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39)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40)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41)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43)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45)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绿豆育种计划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绿豆育种计划,目的是通过选择最佳的绿豆自交系,改良绿豆的品质和产量。
绿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通过育种改良,我们希望进一步提高绿豆的耐旱性、耐病性以及产量和品质。
2. 目标本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筛选出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绿豆自交系。
2.提高绿豆的耐旱性和耐病性,减少病虫害对绿豆产量造成的损失。
3.通过绿豆自交系的选育,为农民提供高产高效的绿豆品种。
3. 方法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绿豆育种计划:3.1 选育材料的准备我们将收集并筛选现有的绿豆品种,并选择具有较高产量和良好品质的品种作为育种材料。
同时,我们还将收集其他相关的绿豆种源资料,以丰富育种资源。
3.2 人工授粉和自交我们将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将选出的绿豆品种进行授粉。
利用自交的方法,固定绿豆的性状和遗传背景,并消除不良基因。
多代自交后,我们将获得纯合育种的自交系。
3.3 田间观察和评估在自交系的培育过程中,我们将进行大量的田间观察和评估。
我们将记录绿豆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耐旱性和耐病性等性状,并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
3.4 筛选最佳自交系根据田间观察和评估的结果,我们将筛选出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绿豆自交系作为育种目标。
同时,我们还将考虑绿豆的耐旱性和耐病性等重要性状。
3.5 选育和推广新品种通过继续自交和选择,我们将进一步改良选出的自交系,并进行大规模的田间试种。
在试种过程中,我们将进行产量和品质的评估,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最终,我们将选育出高产高效的绿豆品种,并推广到农民种植。
4. 项目计划本计划的项目计划如下:任务时间安排选育材料准备第1-3个月人工授粉和自交第4-6个月田间观察和评估第7-12个月筛选最佳自交系第13-14个月选育和推广新品种第15-18个月5. 预期成果本计划的预期成果包括:1.筛选出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绿豆自交系。
2.提高绿豆的耐旱性和耐病性,减少病虫害对绿豆产量造成的损失。
目录一、项目摘要 (1)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背景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3.项目实施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可行性 (7)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0)1.xx绿豆种子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10)2.xx绿豆种子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10)3.xx绿豆种子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11)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11)1.基本情况: (11)2.科技成果: (11)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12)1.项目区基本概况 (12)2.良种提纯复壮田和良种繁育基地 (13)3.良种加工检验中心 (14)六、生产等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14)1.项目主要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 (14)2.xx绿豆良种提纯复壮工艺流程 (15)3.良种繁育工艺流程 (15)4.良种加工检验工艺流程 (16)5.xx绿豆良种提纯复壮主要技术规程 (16)6.xx绿豆良种繁育主要栽培技术规程 (18)7.种子质量检验监测与技术参数 (19)七、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 (20)1.项目建设任务与目标 (20)2.总体布局及规模 (20)八、项目建设内容 (21)1.良种提纯复壮田 (21)2.良种繁育基地 (21)3.加工检验中心 (22)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2)1.投资估算 (22)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23)3.资金来源 (23)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24)十一、环境保护 (24)十二、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25)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 (25)2.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 (25)3.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及人员配置 (26)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27)1.经济效益分析 (27)2.社会效益分析 (31)3.生态效益分析 (31)十四、招标方案 (32)十五、有关项目材料 (32)十六、应附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摘要1.项目名称:绿豆良种繁育基地2.主管部门:省农业厅3.承担单位:xx省xx市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4.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计划在xx县10个乡镇、44个村内实施,项目区农业基地设施较好,农户种植绿豆经验丰富,积极性高。
其中①xx绿豆良种提纯复壮田选在xx镇高峰和曹阳湾2个村。
②xx绿豆良种繁育基地选在xx镇等10个乡镇44个村。
③良种加工检验中心,选在xx县城南羊肚子湾经济开发区。
5.项目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本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优势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建设xx绿豆提纯复壮田150亩,年产xx绿豆原种12吨;建设xx绿豆良种繁育基地6000亩,年产xx绿豆良种600吨;新建县级xx绿豆良种加工检验中心1处。
需配置单相潜水电泵2050台;购置微喷带154.5万米,土壤培肥、深翻整地6150亩;新增土建工程面积2400m2;新增供电、供水、供暖等附属工程;配置xx绿豆良种计量检验等各类仪器设备222台(套)。
6.建设年限:该项目计划在2009~2010年2年内完成。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该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589.69万元。
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32.0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2.39%;田间工程投资222.3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7.70%;附属工程投资25.85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38%;仪器设备购置148.42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17%;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3.04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5.60%;不可预见费28.08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76%。
该项目总投资589.69万元,按照项目投资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的原则,该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为:申请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530.72万元,地方配套58.97万元。
8.效益分析:该本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固定资产528.57万元,其中:良种检验中心228.4万元,良种繁育基地300.17万元,可使本县绿豆种子加工能力和检测水平明显提高。
项目建成后,每年生产xx绿豆原种12吨、xx绿豆良种600吨。
加工检验中心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81.8万元,经营期年均经营收入481.8万元,年均总成本421.8万元,其中年均经营成本400.2万元,年均实现净利润60.0万元,投资利润率16.32%;项目在基准贴现率为10%时,经营期可实现净现值233.2万元,现值指数0.28;财务内部收益率23.78%,静态投资回收期5.43年,动态投资回收期6.74年,其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项目实施中,采用山旱地“双沟”覆膜与集雨节灌配套栽培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技术的又一次创新的突破和有益尝试。
地表覆盖地膜后,提高了膜下地温,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杂草滋生,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衍和养分分解转化,能够将5毫米以下的露地无效降水集中为植株根部有效水分,而且将富余降水集中储存于集雨窖中,在作物需水关键时期,采取节水微喷灌溉技术,供给作物必要的水分,保证正常生长。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建设的背景项目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煤、油、气、盐等矿产资源10多类,属xx市天然气田核心区,是国家西煤东运通道建设的腹地和xx特大岩盐矿区的组成部分。
在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全县农业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粮食产量13.8万吨,种植业由生产自足型向出口创汇型转变,xx绿豆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1.5万吨,年出口日本、东南亚1.2万吨,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占xx全市绿豆出口量的60%,占全国绿豆出口总量的10%以上,项目区仅xx绿豆一项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6%,xx绿豆已成为全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为此,xx县人民政府将以xx 绿豆为主的豆类生产确定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于2000年制定了《xx县豆产业发展十年规划》,2003年专门成立了xx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市、县财政年筹措专项资金10余万元用于xx绿豆良种提纯复壮。
目前,xx绿豆已成为独具xx特色、增长势头强劲、市场竞争有力、出口创汇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已经具备建设xx绿豆良种繁育基地的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国家扶持西部特色产业的优惠政策,科学、准确、高效地使用国家专项投资,全县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xx绿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此提高xx绿豆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全市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种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发展的源头和赖以生存的载体。
本项目是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选择的区域规模最大、产业基础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种子生产项目。
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培育品牌。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xx绿豆种子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必由之路。
通过xx县xx绿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改善基地生产条件,推广先进旱作节水栽培技术,高标准提纯现有品种,继续保持和提升xx绿豆的优良种性和独特品质,实现xx绿豆良种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现有种子生产水平,改善落后的种子生产使用方式,全面提高xx绿豆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形成区域经济支柱,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2本项目的建设是稳定和增加xx绿豆产量的必要手段xx市常年种植xx绿豆60万亩,年产量3万吨。
但从1997年以来,连年干旱,造成xx绿豆种子严重短缺,土壤干旱无法入种,致使绿豆播种面积萎缩,产量减少,种植户收入下滑,积极性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通过在xx县xx绿豆优生区,采用“双沟”覆膜与集雨节灌组装配套栽培技术,建立6000亩xx绿豆良种繁育基地,生产xx绿豆良种600吨,利用良种供应系统,能够保证生产基地用种。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稳定全市60万亩xx绿豆播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手段。
2.3本项目的建设是保持和提高xx绿豆种性的根本措施xx市位于xx省最北部,是我国绿豆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
一是种植历史悠久。
据xx地方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xx就开始种植绿豆。
二是种植面积大、分布区域广。
xx常年种植绿豆面积60万亩,产量3万吨,分别占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产的6.9%和2.8%,而全国绿豆生产占粮食生产的比重不足1%。
三是区域特点明显,品质优良。
xx县属黄土高原地带,土层厚,土质好,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农业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绿豆生长发育,是xx绿豆的优生区。
xx绿豆比华北、东北等地的绿豆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但近年来,由于春季干旱严重,在xx绿豆最佳播种期有不少地块难以适时入种,即使勉强入种,缺苗少株现象较为普遍,不少种植户为了减少损失,只得采取补救措施,改种生育期较短、商品性较差的六十天小绿豆,因而造成绿豆种子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使xx绿豆的商品品质变差,市场竞争力降低。
本项目的建设,是利用上一年从xx绿豆提纯复壮田株选而来的绿豆原种,采用科学的良种繁育工艺和正确的田间管理措施,在良种繁育基地生产大田用种,能够使xx绿豆固有的颗粒大、籽粒饱满、色泽一致、硬实粒少、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独特种性得以保持和提高。
2.4本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的有力支持xx的绿豆种子生产虽然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传统耕作方法落后,科技含量低,广种薄收,投入不足,制约着种子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是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抗灾能力差,种子在不少年份难以有效供应;三是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质量亟待提高;四是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影响整体效益;五是加工检验机构不健全,加工检验设备陈旧,手段落后。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非常迫切。
利用国家的专项资金,尽快建成xx绿豆良种繁育基地,使项目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科研育种、技术推广和加工检验等诸多优势与基地种子生产有机结合。
不仅能解决基地农户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有利于抓好基础品种的提纯复壮和全县xx绿豆的良种繁育。
在项目区和广大绿豆种植区,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资金、技术和农户的最佳组合,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信息交流、技术培训、质量监测、销售流通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把现有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尽快运用在种子生产上,增强基地的生产水平与良种供应能力,尽早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良种经营体系,保障全市乃至周边地区优质良种的供给,全面提高xx绿豆的品质和产量,积极探索xx 绿豆无公害生产,巩固和扩大现有的出口创汇份额,积极参与国际优质农产品市场的大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