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材料验收
- 格式:pdf
- 大小:460.67 KB
- 文档页数:5
焊接材料验收、储存守则验收守则焊接材料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焊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性能。
为了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必须对焊接材料进行验收。
一、焊条外观检查焊条外观应该查看有无明显裂纹、裂口,表面应该干净,不能有油污和锈蚀。
另外,焊条的品质标志应清晰可见。
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则应拒绝使用。
二、焊条试验应按照焊条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
一般情况下,应测定焊条的化学成分、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
三、焊丝检验应检查焊丝的外观和包装是否存在损伤。
检查焊丝的表面是否干净光滑,没有油污和锈蚀等。
四、焊丝试验应按照焊丝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
一般情况下,应测定焊丝的化学成分、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
储存守则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储存焊接材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储存不当会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下面是焊接材料储存的守则。
一、焊条储存焊条存放的场所应该干燥、通风,并且应该与其他物质隔离开。
在储存过程中,焊条不应接触水和油等液体,同时禁止直接放在地面上。
焊条应放在干净的架子或者存放架上,以免受到损坏。
二、焊丝储存1.焊丝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和无腐蚀气体的仓库中,同时保证储存环境的温度适宜、加湿设施应配置正确;2.焊丝的外包装一定要完好,并且焊丝应该存放在架子上,避免接触地面和墙体。
三、药皮储存焊接工艺中所使用的药皮,也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储存。
药皮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并且可以把药皮放在干燥的袋子里,以减少吸潮。
药皮储存的温度不应太高,否则,可能会引起燃烧。
四、其他储存守则1.储存环境温度一定要适宜,不能过高或过低;2.用于储存焊接材料的场所,应定期清洁消毒,并且注意火源安全问题;3.焊接材料应按照品种进行分别储存;4.资料保存时应做好标记,并且放置在易于查找和保管的环境中。
总结在焊接生产过程中,焊接材料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焊接接头的性能,因此,必须对焊接材料的验收和储存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焊接材料的验收,需要注意外观检查、试验等多个方面。
附件3 特殊情况的举例例1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的堆焊和预堆边(一)试板的厚度应等于生产中要求堆焊的零件厚度,当板厚T>50mm时,试板的最小厚度应为50mm。
(二)应按照确定的堆焊层和隔离层(最高等级)制造条件进行渗透检验和超声波检验。
(三)破坏检验包括弯曲试验、宏观金相检验、微观金相检验和化学分析(仅对不锈钢堆焊层)。
(1)弯曲试验试样数量为2个侧弯试样。
取样应在垂直于焊缝的方向上,试样的尺寸为厚10mm,宽30mm,并且整个堆焊层厚度应包含在宽30mm的范围内。
试样的切取应在无损检验发现缺陷最多的地方。
检验标准:压头直径为试样厚度的4倍,弯曲180°检验区不应出现明显裂缝,单个裂纹、气孔或夹渣的长度不得大于3mm。
(2)宏观金相检验和微观金相检验在堆焊层的横截面上进行宏观检验和微观检验,对于多层堆焊,无论是第一层还是后面的焊层,这一检验的目的是证实符合搭接条件,在焊缝完好性检验中不存在任何大小的裂纹,未焊透或与母材结合不良,未熔合及任何不合格的气孔、夹杂物。
宏观检验有怀疑的区域,应进行微观检验以消除对观察到的缺陷痕迹的疑问(夹渣、致密性不好、裂纹、组织结构)。
(3)化学分析(仅对不锈钢堆焊层)对于焊工操作技能考试,要求进行堆焊层的化学分析。
在距最小评定厚度的堆焊表面层2~3mm范围内取钢屑进行化学分析,其含碳量应在下列范围内:C(%)≤0.035(力求<0.030)。
如果晶间腐蚀加速试验的结果合格,并且含铬量高于19.00%,则可允许含碳量高于0.035%,但不超过0.040%。
对于不锈钢隔离层堆焊(在合金钢或非合金钢上堆焊的隔离层),化学分析应从第一层堆焊金属的连续熔敷区取样,要求的值为:Cr≥17.00%,Ni≥9.00%。
例2 热交换器或蒸汽发生器管板焊接(一)母材钢种(管子材料、管板材料或所涉及到的堆焊层材料)的要求同焊接工艺评定。
(二)母材形状和尺寸对于焊工,管子的公称直径或管壁厚度超过考试时采用的管子公称直径或管壁厚度的10%时,应重新考试。
焊接材料验收、储存守则
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验收材料:在接收材料时,要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检查材料的批号、牌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以及产品合格证书等。
2. 材料贮存:焊接材料要妥善储存,避免受潮、污染和受热。
应将不同材料分开存放,防止相互混淆。
同时,要避免存放与易燃、易爆物品、酸碱等有害物质接触的地方。
3. 温湿度控制:焊接材料的贮存环境应保持相对湿度在40%~70%,温度在5°C~30°C的范围内。
避免暴露在高温、低温、阳光直射等条件下,以免影响材料的质量。
4. 包装完好:焊接材料的包装要完好无损,不得有破裂、变形、涂料脱落等情况。
特别是对于涂覆材料,应注意其涂料层的完整性。
5. 检查材料质量:在使用焊接材料之前,应对材料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尺寸、表面质量等方面。
对于有可疑的材料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避免使用低质量材料造成焊接质量问题。
总之,焊接材料的验收、储存守则是为了确保焊接材料的质量,减少焊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遵守这些守则,可以提高焊接质量,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 1 页共 1 页。
焊接目视检查验收标准<<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 HAF603 附件2中对考试试件的检验要求a)板材、管材或接管角焊缝凸度或凹度应不大于1.5mm;焊角尺寸K=T+(0-3)mm ( T为设计焊角尺寸)不带衬垫的板材、管材、接管以及外径不小于76mm的管材试件背面焊缝的余高应不大于3mm.b)焊缝外形尺寸要求:c)堆焊两相邻焊道之间的凹下量不得大于1.5mm;焊道高度差应小于或等于1.5mm。
d)手工焊焊缝表面的咬边和背面凹坑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当对ASME B31.1管道焊缝进行检测时:序号检测项目Inspected items可接受的标准Inspected items andacceptance criteria1尺寸检查Dimensioncheck焊缝余高尺寸ExcessWeld Metal不低于母材且不大于3mmNot less than the basemetal and not exceed3mm角焊缝焊角尺寸fillet weld size 法兰:焊角尺寸≥1.4Tn 或衬套壁厚两者中的较小者。
Tn=管道的公称壁厚除法兰以外的承插焊,焊角尺寸≥1.09Tn或插座壁厚两者中的较小者。
Tn=管道的公称壁厚2 表面咬边SurfaceUnder深度不大于1/32”(1mm)undercut on surfacewhich is greater than1⁄32in. (1.0 mm) deep3 表面焊接气孔Surfacewelding应无None4 焊接裂纹No WeldingCrack应无None5 未焊透(仅适用于易于看到的内表面)IncompletePenetration(appliesonly when inside应无Nonesurface is readily accessible);6 表面未熔合surfacelack of fusion应无None7 线性缺陷lineardefect不大于3/16”(5mm)8 圆形缺陷circulardefect尺寸不大于3/16”(5mm),指示表面缩孔或者等于或多于四个分散的指示,其边缘间隔间距在任何方向等于或小于1/16”(2mm)surface porosity withrounded indicationshaving dimensionslesser than 3⁄16 in.(5.0 mm) or four ormore roundedindicationsseparated by 1⁄16 in.(2.0mm) or less edgeto edge in anydirection.当采用《钢结构焊接规范--碳钢》(AWS D1.1)进行检测时序号检测项目及可接受的标准静荷载非管材连接周期荷载非管材连接管材连接(所有荷载)1 禁止裂纹任何裂纹都不合格,无论尺寸及部位x x x2 焊缝/母材的熔合焊缝的相邻焊层之间及焊缝金属与母材之间必须完全熔合x x x3 弧坑横截面除了超出断续角焊缝有效长度的断续角焊缝的端部外,所有弧坑必须填焊至规定的焊缝尺寸x x x4 焊缝轮廓形状必须符合AWS D1.1中5.24节的要求x x x5 检验的时间所有钢焊缝的目检可以在完工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时进行。
焊接材料验收、储存守则
焊接材料验收和储存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焊接材料验收和储存的守则:
1. 验收焊接材料前,必须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所有证书、质量报告和检测结果。
这些文件应包含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等关键参数。
2. 检查材料外观,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氧化或其他损坏。
材料外观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不得有明显的缺陷。
3.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测。
对于金属焊接材料,可以使用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以确保材料没有内部缺陷。
4. 对于涂层焊接材料,应检查涂层的质量,确保涂层均匀、无色差、不脱落。
5. 严格遵守贮存要求。
焊接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避免与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一起,避免受潮和化学品的侵蚀。
6.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储存方式。
例如,对于电焊条,应放置在烘箱中保持干燥;对于气体保护焊丝,应放置在密封容器中。
7. 焊接材料的储存时间应记录,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避免使用过期的材料。
8. 定期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解决。
总之,焊接材料验收和储存的守则包括验证材料质量、合理储存、定期检查等,确保焊接材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提高焊接质量和项目的成功率。
焊接材料验收、保管及使用管理办法1 焊接材料的验收1.1 焊接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及有关标准。
1.2 焊接材料入库前首先由仓库管理员验证以下有关资料是否齐全,否则不得入库。
其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1.2.1 焊接材料的材质单、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1.2.2 焊接材料的牌号、标准;1.2.3 焊接材料的发货清单、批号、规格、数量;1.3 材料管理员负责焊接材料的外观检查和复验工作,不合格品不得入库。
2 焊接材料的保管2.1 各使用单位应设专用焊材库,并有专人保管。
2.1.1 焊材库内应设置温度计、除湿机,室内温度应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60%,并且通风良好。
2.1.2 库房内应设专用烘干箱和恒温箱。
2.1.3 库房内应悬挂醒目的烘焙规范,管理人员应严格按规范执行。
2.2 焊材管理人员要按类别、牌号、规格、批号进行,建帐、建卡做好标识,并做到帐、卡、物相符。
2.2.1 焊接材料不得就地堆放,应离地大于200mm,离墙大于300mm。
3 焊接材料的发放3.1 焊材管理人员应根据焊接技术人员或工艺员签发的焊接材料发放单发放。
3.2 焊材发放单应注明牌号、规格、数量、施焊部位等。
3.3 焊材管理人员应做好焊材发放记录台帐,做到追踪无误。
3.4 焊材管理人员对每次退库的焊接材料应做好记录。
3.5 焊材库应实行回收焊条头制度。
4 焊接材料使用4.1 焊工领出的焊条应立即放到便携式恒温筒内,到达施用现场后立即接通电流。
4.2 焊条应从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4.3 当天未用完的焊条,焊工应及时退还焊材库。
焊条不允许在焊材库外过夜。
4.4 严禁使用未经烘焙的焊条。
焊接材料验收、储存守则焊接材料验收是焊接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焊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储存焊接材料也是焊接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材料的保存和保管,旨在确保材料的完好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材料验收和储存的守则,包括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储存环境和储存方法等方面。
一、焊接材料验收焊接材料验收是指对采购的焊接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焊接材料包括焊丝、焊条、焊剂、熔化剂等。
焊接材料验收的标准通常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机械性能、金相组织和非损伤检测等方面。
1. 外观质量焊接材料的外观质量是验收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表面光洁度、色泽、直径和直线度等方面。
焊接材料的表面应无明显的机械损伤、氧化、腐蚀等缺陷,焊丝应无明显的打结、交叉等现象。
焊接材料的直径和直线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2. 化学成分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影响焊接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主要元素和杂质元素的含量。
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验收时可以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化学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3. 机械性能焊接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其强度、韧性、硬度和塑性等性能。
焊接材料的机械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
验收时可以采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和扭转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4. 金相组织焊接材料的金相组织是指其晶粒结构、晶界分布和相含量等组织特征。
金相组织主要影响焊接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蚀性等性能。
金相组织的观察可以采用金相显微镜,常见的金相组织包括晶粒细化、晶界粗化、晶界脆化和相变等。
5. 非损伤检测焊接材料的非损伤检测是指通过无损检测方法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测,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隐患。
常见的非损伤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等。
非损伤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焊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焊接材料验收程序包括采样、检测、判定和记录等步骤。
采样时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用随机、均匀的方法进行。
NO. 核级标准支吊架焊条进货验收规则批准:审核:编制:核级支吊架焊条进货验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核级标准支吊架用焊条的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级标准支吊架用碳钢焊条及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入厂验收。
这些焊接填充材料用于承载焊缝、隔离层、堆焊层和补焊焊缝。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3.1~223.7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法GB/T 983-1995 不锈钢焊条GB/T 1954-1980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定方法GB/T 2652-1989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法GB/T 4334.5-1990 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RCC-M S2000 焊接填充材料的验收3要求3.1按《外购、外协件检验通知单》核对型号、规格、数量与合格分供方认证资格。
3.2核查焊条质量证明文件以及供焊条验收的技术条件,该技术条件至少包括:焊接工艺和焊接电流参数;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供货商提供的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应符合表A1、A2、A3中相应型号焊条的规定值。
3.3焊条应按批验收。
一批焊条,是指同一尺寸,同一批号的焊芯、同一批号的药皮原料,以同样的配方和工艺制成。
3.4每批药皮焊条不得超过下面规定的最大数量直径2.5mm 100000根直径3.2mm 83000根直径4mm 55000根直径5mm 40000根3.5每批焊条都应进行包装、外观和尺寸检查及性能检验。
4验收项目与合格要求4.1包装检查焊条应有包装塑料盒或塑料袋,包装应封口,不得有包装破损、受潮及雨淋现象。
4.2外观和尺寸检验4.2.1取样每批焊条按照需要数量应在三个不同部位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目录1 适用范围 (2)2 有关法规,规范,文件 (2)3 总则 (2)4 焊接施工单位、人员与设备 (3)5 材料 (4)6 焊接工艺评定 (5)7 焊接坡口及待焊面的加工和装配 (5)8产品焊接的实施 (6)9与焊接有关的热处理 (6)10焊接接头的检验 (6)11产品焊接见证件 (7)12 焊接有关文件 (7)民用核设备焊接总体技术要求1 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对焊接的总体技术要求。
当有关图纸、技术文件另有专门规定时,其规定亦应遵守。
2 有关法规、规范、文件HAF601/01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HAF602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取证和管理办法HAF603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核、取证和管理办法RCCM(2000版含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2002补遗)焊工考试和资格评定总体技术要求焊接工艺评定总体技术要求3 总则3.1 总体要求总体上, RCCM中与焊接有关的要求均应遵守。
3.2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实施某项焊接之前,应首先完成与焊接有关的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
与焊接有关的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包括:-材料焊接性能的预先验证;-焊接材料的验收;-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考核;-焊接材料的评定;-焊接施工单位的评定。
与焊接有关的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应符合RCCM S1110要求。
3.3焊接数据包、焊接工艺卡片焊前应完成相应焊接数据包、焊接工艺卡片的编制。
焊接数据包包括:-示有全部焊接接头位置的标记简图;-示有部件安装焊接顺序及相关热处理与检验的图表;-焊接接头目录表。
承包商应按RCCM S1120/S1121编制相应的产品焊接数据包、焊接工艺卡片。
3.4 焊接接头的标识标记为在焊接接头与其相应文件记录之间建立清晰的关联,负责焊接的施工单位应按专门要求进行焊接接头的标识标记工作。
焊接接头的标识标记应符合RCCM B1300/C1300/D1300/G1300/H1600/J1600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