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复习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检测提升 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89.07 KB
- 文档页数:9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单项选择题1.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 )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 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③ 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④ 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 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坚持真理,勇往直前B.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 既要承认矛盾,又要善于回避矛盾3.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② 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③ 整体离不开部分④ 部分离不开整体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4. “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向后做巨大的跳跃,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这一论断( )①肯定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②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道路③ 说明了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的④ 阐明了前途是光明的与道路是曲折的的辩证关系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5.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B.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6. 围棋人机大战让我们在惊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给人类智慧的挑战与压力,而这将有助于促使我们更为深刻、谨慎地理解人工智能所蕴含的风险。
这说明( )①看问题要分清主次但又不忽视支流②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④ 实践的发展推动了认识的不断深化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如图所示,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
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网络构建][知识关联]1.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反对悲观失望和盲目乐观。
(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5)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6)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
3.如何运用矛盾观点或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针对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60922569材料一“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
在商战中赢得主动,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找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能够最迅速的传导至上下游产业,减少社会生产的盲目。
材料二“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公民隐私也因此暴露等等。
结合材料,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答案]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大数据技术”影响市场中的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利用“大数据技术”,人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投资、经营和消费行为。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或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大数据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
④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既可推动经济的发展,又会带来负面影响,如威胁我国的信息安全,暴露公民隐私。
[解析]本题考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
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向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
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
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排查强化练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排查强化练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排查强化练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排查强化练A组易错排查练1.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2015·江苏单科,28A)提示:×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015·四川卷,7③)提示:×事物的整体功能总和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内部结构优化时,大于,否则,会小于。
3.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2014·江苏单科,23①)提示:×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2013·广东卷,33B)提示:×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 )(2015·浙江卷,30②)提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定新旧事物不能以出现的早晚做标准。
6.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2015·江苏单科,33③)提示:×新事物一开始力量弱于旧事物.7.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 )(2015·海南单科,20A)提示:×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引起质变。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6·河南南阳三模)在人的细胞中,一般的代谢活动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都能造成DNA损伤,导致每个细胞每天多达五十万处的分子损害,这些损害给DNA分子造成结构上的破坏,由此可大大地改变细胞阅读信息和基因编码的方式。
因此,DNA修复必须经常运行,从而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①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离不开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②客观事物的联系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③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④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A。
①③ B.①④C。
②③ D.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联系与发展。
材料中的结论不是“预见”性的,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DNA 与细胞分子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说法正确;材料中一般的代谢活动与环境因素会造成DNA分子损伤,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新事物的发展,④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2016·江西上饶一模)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单元检提升(十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随着《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结束征求意见,号称‚经济身份证‛的个人税号将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
‚个人税号‛将每个人的纳税信息归集到一块,便于综合计算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从而实现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个人税号‛的设立坚持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系统优化的方法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
答案:B
解析:A不属于辩证法观点,不选;‚个人税号‛将每个人的纳税信息归集到一块,便于综合计算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从而实现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这是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的具体体现,因此
C、D不符合题意,都不选。
2.下边图示告诉我们( )
公共外交的范畴以及与政府外交的关系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政府和公众及其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D
3.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
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
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
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定时定量”,“定量”意味着“过量”或“不足”,都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体现了要坚持适度原则,③正确;材料说明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④正确;①错误;②不符合题意。
答案:B
4.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
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③要着眼于事务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启示人们要着眼于事务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故③项符合题意;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故①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②表述是错误的。
5.截至2015年7月3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已在太平洋上空连续飞行4天多,打破了单一飞行员连续飞行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面对众多质疑,两位瑞士人历时13年,克服重重困难,在团队努力和多方支持下,建成了全球唯一一架不耗燃油便可昼夜连续飞行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希望借此展示人类的开拓精神、创新和清洁能源技术将如何改变世界。
这表明()
①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是曲折的②新事物得到支持需要一个过程③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④追求和发展真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新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④错误,实践的目的更好地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而不是追求和发展真理。
6.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及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等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计划于2017年正式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准备于2022年后实施。
这样做蕴涵的哲理是()
①要集中力量解决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②要注意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没有强调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材料中解决的是特殊性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共性的问题,因此①②不选。
7.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题干说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体现了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说明我们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