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其它类型脚手架
- 格式:pdf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87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基本规定第一章脚手架的分类1.吊兰脚手架它的基本构件是用51X3的钢管焊成矩形框架,并以3~4棉框架为一组,在屋面上设置吊点,用钢丝绳吊挂框架,主要是用于外装修工程。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在建筑物的外围,可以自行升降的脚手架。
3.悬挂脚手架将脚手架挂在墙上或柱上事先预埋的挂钩上,在挂架上铺以脚手板而成。
4.悬挑脚手架它不直接从地面搭设,而是采用在楼板、墙面或框架柱上设悬挑构件,以悬挑形式搭设。
按悬挑杆件的不同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48X3.5的钢管,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悬出,在这个悬挑杆上搭设脚手架,它的高度应不超过6步架;另一种是用型钢做悬挑杆件,搭设高度应不超过20步架。
5.落地式脚手架(重点讲解房屋施工及桥梁满堂脚手架分单排、双排和满堂脚手架。
第二章脚手架的使用范围1.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规定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1)墙体厚度等于或小于180mm。
(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2.单管立杆扣件式双排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
3.分段悬挑脚手架每段高度不宜超过25m。
第三章脚手架组成的基本要求扣件式脚手架是由立杆,纵向、横向水平杆用扣件连接组成的钢构架,其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1.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和立杆,三杆交汇处用直角扣件相互连接(此三杆紧靠的扣接点称为扣件式脚手架的主节点),并应尽量紧靠。
2.扣件螺栓拧紧扭矩应在40~65N.m。
3.在脚手架和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计算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连墙件,此连墙件应能起到约束脚手架在横向(垂直于建筑物墙面方向)产生变形。
4.脚手架立杆基础必须坚实,并具有足够承载力,以防止不均匀或过大的沉降。
5.应设置纵向剪刀撑和横向斜撑,以使脚手架具有足够的纵向和横向整体刚度。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范文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常见的搭设和拆除脚手架的工具。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对搭设和拆除安全技术进行交底,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并遵守相关规定。
以下是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的范文。
一、搭设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技术交底1. 搭设前的准备工作在搭设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确定搭设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位置和高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撑点和连接部件。
- 检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材料和配件是否完好,并做好材料的分类和储存工作。
- 确保施工现场的地面平整、稳固,无杂物和障碍物。
- 确定搭设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所需的人员和工具,并做好人员组织和调度工作。
2. 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在搭设碗扣式钢管脚手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 确保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支撑点牢固可靠,防止脚手架晃动或倾斜。
- 确保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连接部件正确安装,不得使用损坏或有缺陷的零部件。
- 搭设过程中严禁往下抛弃工具和材料,并确保搭设区域内没有其他的工具和材料。
-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定施工程序进行,不得擅自进行其他工作,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3. 搭设完成后的安全操作当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操作,以确保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的安全。
- 在搭设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顶部设置围护挡板,防止施工人员从脚手架上掉落。
- 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出入口设置防护门,确保施工人员的通行安全。
- 在脚手架的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其他人员注意不要靠近脚手架。
- 定期检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支撑点和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可靠,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二、拆除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技术交底1.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拆除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拆除过程的安全。
一、目的为加强脚手架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项目所有参建单位。
二、定义三、职责:1、公司各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HSE工作负责,HSE部对各部门的HSE工作开展进行监督。
2、监理机构按公司要求对施工现场和承包商的HSE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承包商对工作范围内的HSE工作负责,应严格执行项目HSE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并接受公司和监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四、管理要求1、凡有脚手架作业,承包商应建立脚手架管理程序,提交监理机构和公司审批,并组织实施。
2、承包商应根据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和拆除的施工方案,经承包商项目负责人审核,并获监理机构或公司审查批准。
大型和承重脚手架的搭设方案中必须要有稳定性验算和风险评估;大型脚手架、高度超过30m的脚手架应设置逃生通道;高度超过20米,且预计使用时间涉及雷雨季节的脚手架应考虑避雷设施。
3、承包商应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若使用其他类型的脚手架(如门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必须事先获得监理机构和公司批准。
4、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属于高处作业,承包商需要遵守项目《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申办《高处作业许可证》。
5、资质(1)承包商应任命一名有资质的、足够经验的脚手架施工负责人,报监理机构和公司批准,并将资质证明存档。
(2)搭设或拆除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作业。
6、培训和安全交底(1)承包商须为脚手架搭设、拆除和使用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坠落保护、脚手架使用、电气危险等。
(2)脚手架搭设或拆除作业前,承包商应根据施工方案对搭设和拆除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环境、安全要求及应急措施。
7、承包商和监理机构应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对脚手架材料进行检查、验收,脚手架材料均应有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1)本项目严禁使用竹制和木制脚手架。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及要求在建筑施工中,外脚手架的搭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影响着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确保外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
一、外脚手架的类型外脚手架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等。
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在结构、性能和适用范围上有所差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由钢管和扣件组成,具有搭设灵活、承载能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扣件容易松动等缺点。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节点结构合理,杆件受力明确,具有构配件规格统一、装拆方便等优点。
门式钢管脚手架则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运输和存放方便等特点。
二、外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1、基础处理外脚手架的基础必须坚实平整,能够承受脚手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
对于土质基础,应进行夯实处理,并设置排水设施,防止积水浸泡导致基础下沉。
对于混凝土基础,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材料选择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钢管应无锈蚀、弯曲、压扁等缺陷;扣件应无裂缝、变形、滑丝等问题;脚手板应坚固耐用,无腐朽、断裂等现象。
3、立杆设置立杆是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构件,其间距和垂直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立杆的间距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荷载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大于 2 米。
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架高的 1/200。
4、横杆设置横杆的作用是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横杆的步距应根据架高和施工要求确定,一般不宜大于 18 米。
横杆应与立杆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5、剪刀撑设置剪刀撑是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剪刀撑应沿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及中间间隔不超过 15 米的立面上设置,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在 45° 60°之间。
6、连墙件设置连墙件是将脚手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的构件,能够有效抵抗风荷载和防止脚手架倾覆。
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其间距、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脚手架的高度确定。
扣件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拆安全应知应会一、扣件钢管脚手架搭、拆安全应知应会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根据国内外的使用经验及经济合理性,单管立柱的扣件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
50m以上的高架有以下两种常用做法:1)脚手架的下部采用双管立柱,上部采用单管立柱,单管部分高度在35m以下。
2)将脚手架的下部柱距减半,较大柱距的上站高度在35m以下。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参数见下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参数注:最下一步的步距可放大到1.8m。
(2)在搭设脚手架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逐级向架设和使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不得使用。
2)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3)地基处理与底座安放。
1)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可按下表或根据计算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立杆地基基础构造注:表中混凝土垫块厚度不小于200mm;垫木厚度不小于50mm。
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并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强度验算。
2)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3)铺设垫板(块)和安放底座,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⑦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③双管立柱应采用双管底座或点焊于一根槽钢上。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
1)脚手架搭设顺序如下:放置纵向扫地杆斗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2)搭设立柱的注意事项:①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②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1/3。
③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一章绪论1.1 目的及依据为保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施工,规范其使用,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钢管脚手架安装使用及验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及拆除,施工现场必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牢固性。
1.3 术语解释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钢板及各种螺栓、铆钉、扣件等零部件组成的脚手架。
2. 扣件:用于连接钢管与钢板,以及钢管与钢管之间的零部件。
3. 绑扎:指用钢丝绳或钢筋将脚手架的各个部分牢固地绑扎在一起。
4. 固定:指用插销、螺栓等零部件将脚手架的各个部分固定住,使其稳定牢固。
第二章设计规范2.1 设计要求1. 脚手架应根据承载荷载的大小和建筑物的高度、重量、形式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 设计应符合《建筑工程脚手架设计规范》GB 50018的要求。
3.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防倾覆、防护措施等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4. 脚手架的设计应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尽可能确保其安全可靠、实用经济。
2.2 构造要求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应合理、清晰、简单、牢固、方便于拆卸。
2. 脚手架构造应考虑立杆、横杆、支撑、连接件等各个部分的力学特性,合理设计。
3. 脚手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立杆间距、架板间距等距离的设置要盖满标准要求,并加强固定保证脚手架稳定。
2.3 材料要求1. 脚手架的材料应购买合格的产品,并应有所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证明。
2. 脚手架钢管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162-1999,GB/T 8163-1999,Gb 3087-1999等规定。
3. 脚手架扣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831-1995的规定。
4. 脚手架板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00等规定。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工程概况1。
1 工程概况:A楼为地上11层、地下2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为51。
4m;标准层层高4。
2m;工程总建筑面积54382㎡.B楼为地上2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2。
5m,标准层层高6.32m;工程总建筑面积13465㎡(地上)1。
2 脚手架搭设、拆除概况:1。
2.1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型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满堂支撑架;悬挑式脚手架;封闭式;底部双管立杆1.2.2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用途:结构施工;围护架;模板施工1.2.3拟搭设、拆除脚手架分布区域:1)本工程外架部分采用落地架,A楼-3.5m~5。
4m,回廊0。
00m~22.78m;B楼东、西、南侧-3。
5m~13。
3m;2)部分采用悬挑架脚手架,A楼 5。
4m、22。
2m、39.0m处共三挑3)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 A楼11-16~1/A—C轴门厅顶部,11-16~C—E轴回廊;B楼悬挑20-25/Q-V 轴16。
8m跨度的梁、地下室大梁、主席台、报告厅高支模;1.2。
4脚手架承受荷载简述: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11。
2。
5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构造要求: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构造要求一览表21.3 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构造: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202)的有关规定进行.2)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基础应做设计计算.3)脚手架基础排水沟应沿建筑物周围连续设置.4)悬挑脚手架的基础应按设计荷载计算后,确定悬挑槽钢(工字钢)的截面或型号,每根立杆应座落在槽钢上。
悬挑梁应牢靠地固定在建筑物上.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的特点、难点。
32。
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的特点、难点: 杆件、扣件、接头、节点多,安装工序多,人工操作,高空作业,风险大;随土建施工进度需逐层搭设,分批验收.悬挑式脚手架多次悬挑,工字钢安装拆除工作量大,难度大,风险大 .2.2 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监理工作的重点: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与施工要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辅助设备,广泛应用于搭建临时工作平台、悬挑脚手架等各种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正确的搭设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施工要求对保障施工安全和提升施工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和施工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搭设工艺流程1. 前期准备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测量,在了解地基情况和预估荷载的基础上制定搭设方案。
同时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材料、工具和设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脚手架的基础施工。
清理施工区域,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平整、找正和加固等工作。
3. 立杆安装首先,在基础上固定立杆,确保立杆垂直度达到要求。
然后安装水平杆,使之水平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4. 横杆与纵杆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横杆和纵杆。
横杆的安装一般从底部向上进行,保证其位置准确,并用扣件固定。
纵杆的安装需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之与立杆保持一定的间距,并用扣件连接。
5. 斜杆与对角杆安装根据需求,安装斜杆和对角杆。
斜杆的安装主要是为了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固定。
对角杆的安装一般是为了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性,保证横杆和纵杆之间的连接牢固。
6. 搭设工作层板在搭设好主体结构后,需要安装工作层板。
工作层板的安装需确保其平整、稳固,并与脚手架主体结构连接牢固。
7. 完善支撑和固定最后,根据需要,进行脚手架的支撑和固定。
支撑方式包括地锚、地脚螺栓等,固定方式包括绳索、拉紧器等。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要求1. 安全施工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按规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
2. 合理布局搭设脚手架时,需要合理设置脚手架的布局。
主要包括合理设置杆件的间距和布置,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工作层板的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