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顺利完成护理的治疗目标。
方法:掌握并运用语言沟通技巧。
结果: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及时准确了解患者要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护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关键词:护理沟通技巧门诊【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8-01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医疗工作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
大多数患者在门诊停留时间较短,对就诊环境,就诊流程,就诊目标均不是十分明确。
掌握并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是门诊护士的必修课。
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痊愈和康复,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过程,交流内容包括病人相关的治疗和护理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与要求等方面的沟通[1]。
在门诊沟通中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使病人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心理需求,为患者营造愉悦的交流氛围,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
2 护患沟通方式2.1 语言沟通。
语言是一门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护理手段[2]。
门诊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使用亲切自然,委婉温和的语言。
用词要朴实,善于与不同的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意图,以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2.1.1 尊重病人,言语规范。
对于就诊患者要用文明礼貌用语。
“您”字开口,”请”字当先,“谢”字不离口,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同时自尊心也得到了满足,让患者感到被尊重,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2.1.2 合适的语速,恰当的声调。
与病人交谈时要言辞亲切,音调不能太高以免引起误会,太低怕病人听不清。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摘要】目的门诊部工作,针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护理与护患沟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护理人员的语气;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对患者问题的简介解释,达成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这些问题的良好解决是避免护患沟通不和谐,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方法护理人员规范化、多方式指导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保持规范和谐制定的语言、语气、动作,增强护患的舒适感,增加患者的协从性。
结果通过制定三个规范:规范语言、规范动作、规范操作,对患者关心、安慰,护患交流更加融洽,从而搭建护患关系的桥梁,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优质服务的环境。
结论加强护患沟通有效减少了门诊部护理工作中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提升了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形象。
【关键词】门诊部;护患沟通;三个规范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的窗口,门诊护士是第一个接诊的关口,大量的患者在门诊接受诊治和护理服务[1]。
作为门诊护士如何与患者及家属做好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真实所需,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才能更好提升医院服务质量[2],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探寻的问题。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质量,门诊部制订了规范的护士安全语言,目的是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和谐,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护患冲突发生率,避免因护患沟通不和谐造成的纠纷。
现就我院门诊部护患沟通的有关具体情况做以下报道。
1 在护理中,进行护患沟通的重要性门诊部规定安全护理用语,强调护理人员从规范语言、规范动作、规范操作患者病情入手,结合患者年龄状况,精心的进行心理干预,语言交流、规定操作应用、规范动作沟通,进行规范化管理。
2 护患间产生误解或不满的常见表现2.1 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信息量比较少门诊护士是患者就医前最先接触到的人群。
护士的语言、肢体行为的一丝不当都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与不安。
患者常关心就医的方位,就医的指导,检查的项目,检查的效果,药物使用状况,如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状况等;还有对医生的姓名、经验、业务水平等信息都很关注。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门诊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门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应用引言护患沟通是门诊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对治疗的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门诊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的接待、评估、指导、护理等环节,护士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护理意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
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技巧,对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促进沟通的基础。
护士需要以亲和、友善的态度,主动接触患者,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尊重患者的选择和决定。
护士需要有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关心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身心健康的关怀,从而建立互信的关系,为之后的沟通奠定基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够增加患者对医疗工作的信任感,也为护士提供了更好了解患者的机会,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有益信息。
二、有效的沟通技巧1. 善于倾听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善于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不打断患者讲述,给予充分的倾听时间,了解患者的思想情感。
2. 温和的语言护士在沟通中使用温和、鼓励的语言,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理解,从而增进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态度。
3. 提供清晰的信息护士需要对患者提供清晰、准确的医疗信息,包括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4. 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护士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能够传达出更多的信息,应保持舒缓、自信的姿态,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专业和热情。
5. 引导性提问通过引导性提问,护士可以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配合治疗。
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护患沟通则是护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在医疗过程中,护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护患沟通,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同时,护患沟通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工作。
护患沟通的方法正确认识护患沟通方法,是提高护患沟通质量、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最常见的沟通方法。
当患者需要交流时,护士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聆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语言沟通中,护士应该注意措辞,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以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沟通外,还有一些非语言的沟通方法,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
这些非语言的信号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通过正确的使用非语言信号,护士能够更好地与患者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互信、理解和合作,提高护患沟通的效果。
书面沟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书面沟通可以是一个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例如,当患者听力或口语能力受到影响时,书面沟通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书面沟通中,护士和患者可以通过文字或图画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护患沟通的应用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下面就来介绍一些护患沟通的应用。
耐心地聆听和回应患者的意见和需求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耐心地聆听和回应患者的意见和需求。
在与患者沟通时,应该充分发挥护士作为专业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
确保患者听懂和接受治疗方案在医疗护理中,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确保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接受。
如果患者对治疗方案有疑问或不理解,护士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口头解释、文字说明和图解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背景介绍门诊输液是医院门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它可以帮助患者迅速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促进患者康复。
门诊输液需要护士进行专业的护理和管理,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增强患者对输液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液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和不适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一、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良好的护患沟通始于倾听。
在门诊输液护理中,护士需要充分倾听患者对输液治疗的需求和感受,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语言和身体反应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感受,也可以通过与患者交谈和询问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对于一些焦虑或恐惧的患者,护士可以耐心地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担忧和疑虑,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安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或语言不通的患者,护士可以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关爱。
二、耐心解释输液治疗的相关知识在门诊输液护理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耐心解释,包括输液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可以帮助患者对输液治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和理解,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护士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和个人喜好,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比喻来进行解释,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在解释过程中,护士需要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和疑虑,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支持。
三、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在门诊输液护理中,护士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患者感受到自己的专业和温暖。
护士可以通过轻柔温和的语言和亲切的微笑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关爱,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就医环境。
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护患沟通是指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进行的交流,是医护人员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疗保健中,护士是最直接和频繁与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
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们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质量。
这篇文章将重点探讨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
1. 护士与患者需要有效沟通护士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是医疗保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在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的沟通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沟通的效果,例如患者的文化背景、语言障碍、身体和心理状态等等。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在医疗保健中获得最好的体验和治疗效果,护士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技能。
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2. 有效的口头交流有效的口头交流是护士与患者之间进行成功沟通的关键。
护士需要在与患者会话时注意以下几点:2.1 确保语言简单易懂许多患者可能由于脑部损伤、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而难以理解护士所说的话。
为确保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顺畅,护士需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语言。
护士应使用简单但精确的语言,并避免使用行话或医学术语。
2.2 确保沟通顺畅护士应采用一些简单的技巧,以确保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顺畅。
例如,护士可以用肢体语言加强说话的效果,如点头、微笑等。
此外,护士应确保有适当的时间与患者交流,避免赶快结束谈话,而是给予患者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3 识别患者的需求和要求护士应该主动倾听患者的意愿、偏好和顾虑,并基于这些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士需要询问患者关于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的问题,并努力理解其特定需求,并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3. 利用非口头交流工具许多患者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使用口头交流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可以使用一些非口头交流工具,例如:3.1 符号语言和手势符号语言和手势可以用于与聋哑人沟通,并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理解。
护士应该熟悉哪些符号和手势适用于哪些患者,并学习如何与手语和符号语言翻译员合作。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方法【摘要】本文针对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在我们首先介绍了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医疗事故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倾听、尊重和关心患者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护患沟通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者对护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更好的护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关键词】关键词:护患沟通、临床护理、重要性、依从性、医疗事故、患者满意度、有效沟通、发展方向1. 引言1.1 概述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护患沟通不仅可以建立起互信和互动的关系,还可以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和效果。
通过积极的护患沟通,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强患者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和依赖。
护患沟通也有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偏差和误解。
1.2 介绍本文将探讨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文将探讨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作用,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方法。
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帮助护士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护患关系的融洽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怀。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院的门诊护士,要时刻认识到护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身的一言一行,将沟通技巧融合在与患者的交流中。
为保证护患沟通的质量,要求护士必须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展开工作,对病人进行身心全面的护理。
本文试探讨一下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门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9-01门诊是每所医院的对外窗口,也是医院和患者联络的第一站。
门诊工作质量的好坏,是医院水平和面貌的重要体现,而患者来到门诊首先接触且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因此,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门诊工作质量、减少医患纠纷,进而获得医疗市场的重要措施。
护患沟通是门诊护士的主要工作,作为一名门诊护理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将自身的一言一行与工作结合到一起,做好护患沟通工作。
门诊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纯熟的操作技术、热心的服务态度等基本素质,同时还要精通和熟悉门诊工作流程以及本院常见疾病的症状、医疗、护理、用药等相关事宜,以便能正确的为患者解释和指导,使患者感受到门诊的良好服务质量、医院的服务水平,进而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
1护患沟通的实质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进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交流的内容不仅包括患者的护理和康复相关的信息,还包括护患双方的思想感情、需求及愿望等方面的沟通。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1]。
2护患沟通的意义医院门诊通常具有患者多、流动性大的特点,来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数都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而作为医院的第一站来说,门诊护士细心观察到患者的不适和需求,并及时的给与患者人性化的服务,会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暖、真诚、优质、以人为本的服务,而护士精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操作技术、科学恰当的沟通语言会使患者信赖医院,愿意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换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门诊换药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技巧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确保患者了解自身的用药情况和注意事项,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关注患者情感需求在与患者进行换药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尤其是那些常年服药的患者。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护士还可借助表情、语气、眼神等语言表达技巧,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关切和愿意帮助的态度。
如:表情温和、语速缓慢、语气亲切等方式去与患者进行对话。
二、精准的用药讲解在换药的过程中,护士要将用药的作用、注意事项、服药时间、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尤其是对于初次用药的患者需更加详细地讲解,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药物的作用和使用。
同时,护士还要注意对患者的问诊,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药物史、服药注意事项等信息,并适时提醒和警示患者。
三、引导患者积极认知和参与护士在讲解用药时,还需要引导患者积极认知和参与,让患者能够理解并主动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方案,增强护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护士可以通过问询和启发式问题,引导患者思考问题、参与解决问题,以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医学知识。
同时,护士还可以结合实际演示,针对患者的个别情况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让患者亲手操作,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和使用药物的自信心。
四、重视患者的反馈和评价在换药后,护士要重视患者的反馈和评价,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效果和意见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做好患者的后续随访工作。
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加剧,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换药护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促进护理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也可以增强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并提高医疗机构的口碑和服务效率。
门诊是医院接待患者的第一窗口,往往给患者及家属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门诊部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患者一般需要在门诊接受救治并享受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
在患者就医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使患者尽快痊愈,减少病痛给患者带来的折磨。
护患沟通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理念,它更为科学、有效、充分地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1]。
基于此,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门诊患者200例,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门诊患者200例,男88例,女112例。
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0岁。
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
观察组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52岁;对照组男42例,女58例,平均年龄54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护患沟通的方式进行护理:①护理工作进行之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的个人信息,主要应对患者说明自己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可以使患者充分了解医护人员,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配合治疗。
②在门诊护理中,必须得到患者的配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掌握和患者沟通的技巧。
由于患者受病痛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和患者沟通,耐心向患者讲解病例及治愈案例,为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消除自身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感到温暖,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③对患者的病情、隐私等进行严格的保护。
在沟通过程中,不去打断患者的讲话,使患者有被尊重的感觉,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减少彼此之间的沟通障碍。
评价标准[2]:(1)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前台护士能否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指引、热情接待。
②医护人员是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阐述。
③医护人员是否认真聆听患者及家属的建议。
④医护人员是否针对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以及预防措施。
(2)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分满意、一般、不满意3种:①满意:患者认同医护人员的工作,并积极配合治疗。
②一般:患者听取医护人员的叮嘱。
③不满意:患者不认同医护人员的工作,消极对待治疗。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
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门诊是医院接待患者的第一窗口,也是患者在医院的第一治疗场所,初始的治疗对患者病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门诊治疗中,必须得到患者的配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掌握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3]。
在我国的医疗服务中,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除了采用基础护理外,还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通过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使患者的身体、心理痛苦减轻,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感受到温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4]。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为他们解除心理上的顾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护患沟通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极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再根据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临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万凤琼653100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07.115摘要目的:研究医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沟通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沟通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的护患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管理中,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开展治疗工作的基础,护患沟通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我们重视并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患沟通;门诊护理;应用(下转第172页)且老龄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经济负担成为影响我国卫生成本的高低和社会经济能否良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问题恶化,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却又得不到及时满足,此时处于医疗行业的第一线“门诊”就会出现医患矛盾、医患投诉、医患纠纷越来越严重的情况。
有研究指出[4-5]:细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心理情绪、提高工作质量、总体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组采用的细节护理主要针对人群为外科门诊老年患者,核心技术包括:①加强门诊机构建设;②进行人文建设;③帮助老年人合理就医。
最终发现优化后的细节护理可提高外科门诊老年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细节护理意味着发现细节问题和进行细节改进。
细节护理不能脱离实际或者华而不实。
细节护理从基础工作出发,以患者需要为着眼点,要做到既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效率,又不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工作负担。
但是目前,细节护理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没有合适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可信度良好的满意度调查量表,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改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量和长试验周期的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1]吴梦莲.基于Rowe&Kahn模型的城乡养老机构成功老龄化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8.[2]李谧.山东省门诊就诊老年人就医流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8.[3]张萌.河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4]蒋月花.实施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105-108.[5]董肇宁,邱海叶,赵春生,等.细节护理对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1-13.不足之处,针对性护理便发展和演变出来,这种新型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3],从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出发,为其制定针对性、综合性的护理方案,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单独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参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针对性护理,两组数据表明,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4.44%),试验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试验组护理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针对性护理的价值和优势。
综上所述,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基本病情出发,在对患者采取明确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其加用针对性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了并发症的概率,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加大应用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黄馨颖.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9):4257-4260.[2]吴飞云.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J].中外医疗,2017,36(26):148-150.[3]吉米兰,支海燕.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与心理状况分析[J].饮食保健,2017,4(18):131-132.床经验等,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5]。
和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护患沟通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理念,能充分地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以上的临床研究表明,在门诊护理工作管理中,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开展治疗工作的基础,护患沟通在门诊工作中应用,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我们重视并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1]陈静静,刘红瑜,陈红敏.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523-1524.[2]彭春光,周燕,吴林燕,等.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8):73-74.[3]许晓莉.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16.[4]秦玉婷,陈丽英.关于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5):737-740.[5]王露谞,章雅青,戈晓华.护理实习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28-31.需要进行24h全面检测和紧急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实施封闭性治疗管理,ICU 的护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2]。
ICU的护理任务重,工作烦琐而又细致,护理队伍需要高标准、高要求,而护理人员的年龄、年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又有差异,所以如何进行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有效做好护理任务。
提升护理质量等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3]。
本次研究中实施层级管理,是将护理队伍结构进行重新组合,依据护理人员的能力、年资等情况划分层次,做好责任划分及组合,将护理资源进行充分全面的利用[4]。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开展更是将团队能力充分激发,对护理人员的优势及短处进行互补互用,使护理人员更加了解自身的不足,充分地学习,不断地向上,使护理人员更加主动积极,有效提高护理水平,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对护理资源有效合理利用,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也提高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杨春艳.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6):326-327.[2]黄凤琪.ICU护理管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28):49-50.[3]余小梅.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20):246-247.[4]晏娟.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52):124-125.(上接第168页)(上接第169页) (上接第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