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 格式:ppt
- 大小:5.90 MB
- 文档页数:90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2.2丙类放大器为什么一定要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回路为什么一定要调到谐振状态?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答:选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的原因是为了消除输出信号的失真。
只有在谐振时,调谐回路才能有效地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只让有用信号频率输出。
此时,集电极电流脉冲只在集电极瞬时电压最低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最小,平均电流co I 也最小。
若回路失谐,则集电极电流脉冲移至集电极瞬时电压较高的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变大,co I 上升,同时,输出功率下降,集电极耗散功率将急剧增加,以致烧损放大管。
因此,回路失谐必须绝对避免。
2.5 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欠压、临界、过压工作状态是根据动态特性的A 点的位置来区分。
若A 点在m axbe u 和饱和临界线的交点上,这就是临界状态。
若A 点在m axbe u 的延长线上(实际不存在),动态特性为三段折线组成,则为过压状态。
若A 点在m axbe u 线上,但是在放大区,输出幅度cmU 较小,则为欠压状态。
欠压区的特点是电流脉冲为尖顶,输出电压幅度相对较小,其输出功率较小,效率也低,除在基极调幅电路中应用外,其它应用较少。
临界状态,输出电压较大,电流为尖顶脉冲,输出功率最大,效率较高,较多的应用于发射机中的输出级。
过压状态,电流为凹顶脉冲,输出电压幅度大,过压区内输出电压振幅随P R 变化小,常作为发射机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中间级应用。
改变CE 时,CE 由小变大,工作状态由过压到临界然后到欠压。
改变bmU 时,由小变大,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然后到过压。
改变BB U 时,由负向正变,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到过压。
改变P R 时,由小到大变,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然后到过压。
2.8解:(1)用功放进行振幅调制,调制信号加在集电极时,功放应工作在过压区内。
在过压区中输出电压随CE 改变而变化;调制信号加在基极时功放应工作在欠压区中,在欠压区中,输出电压随BB U 、bmU 改变而变化2)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工作在欠压区,线性比较差,采用甲或乙类工作状态时,线性较好 (3)放大等幅信号应工作在临界状态。
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2.1 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2.5 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功率合成技术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一、工作状态分类A 类(甲类)、B 类(乙类)、C 类(丙类)等。
i i BEC tCu QA 类(甲类):工作点Q 较高(I CQ 大),信号360°内,管子均导通。
通角:θ=180 °U CCR LR L′N 1∶N 2RBVCBu i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甲类功放电路及交、直流负载线i Ct 0I C Q I C QI C Qu CE i Cu CEt00U CE QU CU CCQ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i B1R L′-I CR B 为偏置电阻,决定Q 点的I CQ 及I BQ 。
变压器是理想的,则直流工作点电压U CEQ =U CC ,直流负载线为一垂直线,而交流负载线通过Q 点,其斜率为(-1/R ′L )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CQCC C CQ CC TE I U dt t I I U TP ⋅=+=∫)sin (10ω1.电源功率P E2. 交流输出功率P LLC C C C C TL R U I U tdt I t U TP ′=⋅=⋅=∫22121sin sin 1ωωCC Cm U U =CQCm I I =CQCC CC E L I U I U P P 21==ηA 类放大器无信号时,效率为零,信号最强时最大效率只有50%。
这是A 类放大器的致命弱点,也是晶体管功率放大器极少采用A 类放大器的原因。
%50max =η一般: 20%~30%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i C t 0i Cu BEQπ2π0u iV 1V 2V 0VD1VD 2I COi C1i C2U CCu o-U EER Li C1i C2B 类(乙类):工作点Q 选在截止点,管子只有半周导通,另外半周截止。
第一章高频功率放大器概述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专用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信号以改善信号传输和处理的效果。
高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和信号衰减等影响,因此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放大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用于广播、通信、雷达和医学设备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场合中,高频信号需要被放大到足够高的水平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然而高频信号的放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高频信号具有特别的特性,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设备才能处理。
第二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普通放大器,但它需要更多的细节和技巧。
以下是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1 放大器基本原理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增加到一个可控范围内的输出信号。
在高频功率放大器中,输入信号是原始高频信号,输出信号是经过放大和处理后的高频信号。
在放大器中,晶体管是主要的放大器元件,因为它们以高速工作,且具有稳定的放大特性。
2.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类似于普通放大器的原理,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和线性放大两种模式。
功率放大模式将输入信号的强度直接放大到最大,保证输出信号的功率尽可能大。
这种模式下的放大器通常用于发射机和雷达等应用场合。
线性放大模式将输入信号的强度放大到一个可以被处理的范围内,以保持输出信号的线性特性。
这种模式下的放大器通常用于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等领域。
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是衡量其性能和质量的标准,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指标:3.1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表示放大器对于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它直接影响着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效果。
3.2 增益增益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增加比例,越高的增益意味着越大的信号输出。
3.3 噪声系数噪声系数是指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噪声越小,信噪比越高,放大器的效果就越好。
3.4 带宽带宽是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放大器能够保持其放大性能的能力,带宽越宽,放大器的应用范围就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