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7.08 KB
- 文档页数:20
食用菌复习提纲绪论1.全世界共有1万余种肉质菌,据卯晓岚统计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菌达657种,它们分别属于132个属,41个科。
其中担子菌占94.4%(620种),子囊菌占5.6%(37种)。
P32. 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sing 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3.试述食用菌的价值?P4答:①食用价值:食用菌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无胆固醇、低热能的理想食品。
②药用价值:食用菌含有许多特殊物质,如多糖类、三萜类及核苷类化合物等。
具有奇特的药效功能,具有很高的保健和医药作用,能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因此食用菌成为食品和医药工业的重要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对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与发育1.真菌的生活史?P9答:①真菌的生长发育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
②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萌发经菌丝体到产生第二代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即从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开始,先形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融合形成双核菌丝,当双核菌丝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菌丝扭结生长成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至孢子散落结束。
2.菌丝束:如双孢蘑菇子实体基部的一些白色丝状物即为菌丝束(类根,可将基质菌丝的养分和水分及时输送给子实体)。
P113.菌索:常缠结成鞋带状或是绳索状,另外表面常角质化。
如蜜环菌。
(书:担子菌类菌丝体生长至某一阶段后,菌丝缩合,形成的粗线索状物) 。
P114.菌核:菌丝密集、球型、块状或颗粒状的组织。
常质地坚硬,表面多凹凸不平;既是真菌的营养贮藏器官,又是度过不良环境的菌丝组织体。
食用菌复习题1.食用菌:指可供人们食用的一些真菌。
多数为担子菌,如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
2.菌丝: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
3.菌丝体:菌丝的集合体。
4.子实体:产生孢子的真菌结构5.孢子:真菌经无性或有性过程所产生的繁殖体。
6.锁状联合:为双核细胞形成分裂产生双核菌丝体的一种特有形式,形如锁状。
7.腐生菌:取无生命的有机质为养料的菌类。
8.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⑴营养价值:从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风味物质等方面介绍,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⑵药用价值: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抑制肿瘤等,有恒很高的药用价值。
9.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前景:⑴世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栽培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最近几十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⑵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我国食用菌产业历史悠久,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⑶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食用菌产业是全球性的,我国将继续执行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牛耳。
10.食用菌的形态:⑴菌丝体:菌丝可以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次菌丝。
次生菌丝往往形成锁状联合;有的菌丝在其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特殊形态,如菌索、菌髓、菌核等。
⑵子实体:典型伞菌的子实体包括菌盖、菌肉、菌褶、菌柄、菌环、箘托等部分,还有的种类具有一些附属结构。
菌褶是着生子实层产生担孢子的重要器官,这些宏观和微观特征都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11.食用菌的生理⑴食用菌的营养条件:合理的C/N可以满足食用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要求。
菌丝体对尿素、蔗糖等小分子营养直接利用,木质素、纤维素等大分子营养物质需要分解后再吸收、利用。
石膏等无机盐可以满足矿质元素的需求。
⑵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水分、空气、光照、pH值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第一章绪论1.一次菌丝、单核菌丝、同核体多核菌丝和异核体多核菌丝。
孢子萌发形成的初生菌丝称一次菌丝。
细胞只含一个细胞核的一次菌丝又称为单核菌丝。
细胞核都是同核的菌丝称为同核体。
细胞核带有异核的菌丝称为异核体。
2.同宗结合?初级同宗结合?次级同宗结合?同宗结合:同一个孢子萌发后就能形成可出菇的二次菌丝称为同宗结合。
初级同宗结合:同核体一次菌丝均可质配、分裂,形成可出菇的二次菌丝称为初级同宗结合。
如草菇。
次级同宗结合:孢子中就含有两个异核,萌发后无须质配直接形成可出菇的菌丝,称为次级同宗结合。
如双孢蘑菇。
3.锁状联合在杂交育种上的意义?可应用于杂交子鉴定: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的标志,在杂交育种中可以作为杂交成功的重要鉴定标志。
4.不同结合类型代表菌类的生活史及其特点?食用菌生活史是指从最小的有性繁殖单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次菌丝、二次菌丝、原基分化、子实体发育,到新一代孢子的诞生的生命循环过程。
5.食用菌原基分化的内外条件?①内在条件:菌丝生理成熟②外在条件:即低温刺激、光诱导和充足的氧气等外界环境刺激或诱导6.食用菌的几种营养方式?寄生共生共栖拮抗腐生兼性寄生兼性腐生7.栽培基质中什么情况可以添加白糖或红糖?加多少为宜?为什么?栽培基质加1% 红糖或白糖,正是让菌丝直接吸收,诱导胞外酶、激活分解力,促进生长。
8.食用菌栽培基质配方中多加氮源辅料有何危害?应如何确定添加量?危害:氮源并非越多越好,过多一是不被吸收而浪费,二是招致杂菌,三是菌丝徒长。
C/N要求,一般菌丝阶段20:1,出菇阶段30-40:1为好。
高温的草菇40:1;嗜N的金针菇添加剂30%(日本:木粉:米糠体积比3:1);生料栽培少加或不加:熟料栽培约加20-25%。
9.菌种培养室最佳光环境是什么?用什么灯做照明灯?为什么答:菌丝生长是在菌种培养室进行的,故菌种培养室应保持黑暗最佳。
随光加强对菌丝的抑制作用加大,微弱散射光对菌丝生长基本无害。
食用菌复习题
食用菌是指可以食用的真菌,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品种繁多,
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
养价值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关于食用菌
的复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主题。
1. 食用菌的定义:请解释什么是食用菌,并举例说明常见的几种食用菌。
2. 食用菌的分类:食用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请列举食用
菌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给出每种分类方法下的一些例子。
3. 食用菌的生长条件:描述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
湿度、光照等。
4.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说明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
矿物质等,并讨论其对人体健康的贡献。
5.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概述食用菌的栽培过程,包括菌种选择、培养
基准备、生长环境控制等。
6. 食用菌的加工与储存:讨论食用菌的常见加工方法,如干燥、腌制、冷冻等,以及储存时应注意的事项。
7. 食用菌的食用方法:提供几种食用菌的烹饪方法,如炖、炒、煮等,并说明这些方法对食用菌口感和营养的影响。
8. 食用菌的安全性:讨论食用菌在食用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如毒
素、过敏原等,并提出预防措施。
9. 食用菌的药用价值:说明一些食用菌的药用功效,如增强免疫力、抗癌等,并讨论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
10. 食用菌的品种改良:讨论现代生物技术在食用菌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
通过这些复习题,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食用菌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它们。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在食用菌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资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价值,近年来备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栽培基础知识、栽培技术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食用菌的栽培基础知识1. 食用菌的分类食用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包括蘑菇、香菇、平菇等。
根据其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野生食用菌和人工食用菌两大类。
2. 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
3. 食用菌的生长周期食用菌的生长周期一般较短,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成熟的时间一般在1-2个月之间。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生长周期,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二、食用菌的栽培技术1. 基质选择食用菌的栽培基质是指提供养分和水分的物质,常用的基质包括木屑、秸秆、麦麸等。
选择合适的基质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菌种培养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关键,一般采用培养基培养菌种。
培养菌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3. 接种和菌丝生长接种是将培养好的菌种移植到基质中的过程,接种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温度的控制。
接种后,菌丝会在基质中迅速生长,形成一层白色的菌丝床。
4. 调控生长环境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对于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菌种和生长阶段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因素,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5. 收获和贮存食用菌的收获一般在子实体完全展开但尚未散发孢子前进行。
收获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贮存,以保持菌体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三、食用菌的市场前景食用菌作为一种优质的食品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用菌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发菌阶段出现了局部的根霉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2、出菇期间的培养绪论〔一〕填空题1、广义的食用菌是指〔〕,狭义的食用菌是指〔〕。
2、农业生产中的三大产业是〔〕、〔〕、〔〕。
3、人类膳食中的三维构造是指〔〕、〔〕、〔〕。
4、古代人称食用菌为山珍,因为〔〕,现也称食用菌为植物肉,因为〔〕。
5、食用菌因为〔〕含量很低,所以是理想减肥食品;主要因为〔〕含量高,成为筛选抗癌药物的重要原料。
6、因为食用菌〔〕所以生效快,因为生产食用菌〔〕所以效益高。
7、世界四大食用菌是〔〕、〔〕、〔〕、〔〕。
8、目前我国食用菌的总产值位居第〔〕位,超过了〔〕和〔〕。
9、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是〔〕。
〔二〕单项选择题1、现在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有〔〕 A 、20余种B、50余种C、10余种2、现在世界食用菌的主要产地在〔〕 A 、欧洲B、亚洲C、美洲3、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的〔)A 、强国B、大国C、弱国4、食用菌生产与传统的农业生产〔)A 、相互制约B、互不关联C、相互促进5、品质好的蛋白质食品是〔〕A 、鸡蛋B、猪肉C、食用菌6、食用菌栽培课程是一门( )A 、理论性很强的根底课B、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根底课C、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shu二、思考题1、为何说食用菌产业有广阔的开展前景?2、食用菌生产的开展趋势有哪些?三、讨论题1、自己家乡的食用菌生产是什么现状?主要有利或制约因素有哪些?2、通过学习本章,你对食用菌及其产业有哪些看法?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一〕填空题1、食用菌的根本构造有〔〕、〔〕、〔〕2、菌丝体生长于〔〕,功能是〔〕,是食用菌的〔〕器官,按其生长过程可分为〔〕、〔〕、〔〕。
3、〔〕菌丝是菌丝体的主要存在形式,来源于〔〕。
4、光学显微镜下识别次生菌丝的主要依据是〔〕5、子实体生长于〔〕,来源于〔〕,是食用菌的〔〕,是人类食用的主要〔〕,多呈〔〕状。
6、担孢子是食用菌的〔〕,是经过〔〕、〔〕、〔〕过程产生的。
食用菌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食用菌栽培学:主要侧重于食用菌栽培技术,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型真菌中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主要任务是研究其生命活动规律、栽培技术和利用方法,目的是生产更好的食用菌产品,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2.食用菌的生态学:就是研究食用菌与其他生物种群、食用菌与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食用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p63)3.光诱导效应:对于某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没有关照就不能形成子实体,这种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子实体反应称光诱导效应4.外生菌根:大量的菌丝在根的周围形成类似菌索的根状组织(P15)5.发菌:是指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来促进菌袋中的菌丝正常生长的过程。
(129)6.发育:生长到繁殖,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个过程,包括了合子形成至子实体成熟死亡的全部过程。
(p55)7.粪生菌:宜于在牲畜粪上或粪肥多的沃土上繁殖生长的食用菌。
(p63)8.世代交替:是在食用菌生活史中的单倍体的有性世代和双倍体的无性世代较低循环的现象。
(p46)9.生化标记:食用菌生化功能发生改变后产生的标记。
(41)10.后熟作用:是指采收后的子实体继续生长发育,进行呼吸作用和分解代谢,变现为菌柄的伸长,菌盖的开伞,孢子弹射以及肉质纤维化等。
(p314)11.生料栽培:是用没有经过任何热力杀菌的培养料,采用拌药消毒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p132012.代料栽培:是指利用农业、林业、工业生产的下脚料,如木屑、棉籽壳、稻草、废棉、酒糟等为主要物质,再加入一定的辅助原料配制成培养料,用来代替传统的段木或原木来栽培各种食用菌的方法。
(p126)简答题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是什么?(p5)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含有蛋白质、脂肪、淡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成分。
(1)食用菌的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为鲜重的3%~4%或者干重的10%~40%(2)食用菌含有较低的脂肪酸,一般都在10%,平均干重的2%~8%(3)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钾、钠、钙、铁、锌、镁、磷。
食用菌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用菌的分类依据主要是:A. 菌盖的形状B. 菌丝的类型C. 子实体的形态D. 生长环境答案:C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A. 碳源B. 氮源C. 磷源D. 氯源答案:D3.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主要为:A. 有性繁殖B. 无性繁殖C. 有性兼无性D. 孢子繁殖答案:B4. 食用菌的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会形成:A. 菌丝束B. 子实体C. 孢子囊D. 菌核答案:B5. 食用菌的培养基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种成分?A. 纤维素B. 木质素C. 淀粉D. 蛋白质答案:B6. 食用菌的子实体成熟后,会释放出:A. 孢子B. 菌丝C. 菌核D. 菌丝束答案:A7. 食用菌的分类中,不属于食用真菌的是:A. 香菇B. 木耳C. 毒蝇伞D. 金针菇答案:C8. 食用菌的培养过程中,适宜的温度范围通常是:A. 4-10℃B. 15-25℃C. 30-35℃D. 40-45℃答案:B9. 食用菌的培养基通常需要调节的pH值范围是:A. 3-4B. 5-6C. 7-8D. 9-10答案:C10. 食用菌的子实体在成熟后,其颜色可能会:A. 变深B. 变浅C. 保持不变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用菌的培养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其生长?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酸碱度答案:ABCD2. 食用菌的子实体形成需要以下哪些条件?A. 充足的营养B. 适宜的温度C. 适当的湿度D. 光照答案:ABC3. 食用菌的培养基中,以下哪些成分是必需的?A. 碳源B. 氮源C. 矿物质D. 维生素答案:ABC4.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包括:A. 分裂生殖B. 孢子生殖C. 菌丝断裂生殖D. 有性繁殖答案:BC5. 食用菌的子实体成熟后,以下哪些变化是常见的?A. 颜色变深B. 体积增大C. 质地变软D. 释放孢子答案:A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食用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任何营养物质。
第一章食用菌基础1.名词解释菌丝:在培养基上向各个方向呈辐射状延伸、分支的每一根细线,称为菌丝。
细胞管状,壁薄、透明,细胞内含有一个、两个或多个细胞核。
菌丝体: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
单核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后,先形成没有隔膜的多核初生菌丝,然后再形成许多隔膜,使之成为每个细胞仅有一个细胞核的菌丝,称为单核菌丝。
双核菌丝:担子菌类食用菌中,单核菌丝仅占很短时间,两个单核菌丝很快结合,发生质配,但不核配,形成每个细胞内含有二个细胞核的菌丝,称双核菌丝。
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先在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的两核之间的细胞壁上产生一个小突起,形似小分枝,分枝向下弯曲,其顶端与细胞的另一处融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形似一把锁,故称为“锁状联合”菌核:真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而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休眠体。
菌索:由菌丝密集而成的绳索状的结构。
其外貌与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
子座:由菌丝密集而成的容纳子实体的垫状结构。
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由分化的菌丝体组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体或菇体。
菌褶:菌盖下面辐射状生长的薄片叫菌褶。
孢子:是一种有繁殖功能的休眠细胞,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大类。
菌柄:位于菌褶下方,是菌盖的支持物。
菌环:有些食用菌在幼小时,菌柄和菌盖之间有一包膜相连,子实体长大时,该膜破裂,一部分留在菌盖边缘,一部分留在菌柄上。
留在菌柄上的称为菌环。
菌托:有些食用菌幼年时,其菌蕾的外包着一层膜。
菌蕾长大,外膜破裂,留在菌柄基部的残膜称为菌托。
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和。
初级同宗配合:由同核体产生的同宗结合,如草菇:细胞内两个核没有遗传性差异。
(次级同宗配合:由异核体产生的同宗结合,如双孢蘑菇:担子上只生两个担孢子,每个担孢子含有一对异核体。
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之分,常用“-”与“+”表示。
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资料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资料食用菌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品,其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复习,介绍其基本原理、培养基配方、菌种选择和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菌丝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菌盖和菌柄。
菌丝体是食用菌的主要营养部分,它通过吸收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菌丝体会迅速生长并形成子实体,即我们常见的菌盖和菌柄。
二、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其配方对菌丝体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培养基由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其他添加剂组成。
1. 碳源:常用的碳源有木屑、秸秆、麸皮等。
这些废弃物质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食用菌生长的理想碳源。
2. 氮源:氮源对菌丝体的生长和蛋白质合成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氮源有豆粉、玉米粉、麦麸等。
这些氮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满足食用菌的需求。
3. 无机盐:无机盐是菌丝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它们提供了细胞分裂和代谢所需的矿物质。
常用的无机盐有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等。
4. 其他添加剂:为了提高培养基的营养价值和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物质,如维生素、植物激素和微量元素等。
三、菌种选择菌种的选择对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选择菌种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适应性:菌种应适应所选择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
不同的菌种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要求不同,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产量:菌种的产量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优质菌种的产量较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 品质:菌种的品质直接影响食用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选择营养丰富、口感好的菌种可以提高食用菌的品质。
四、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温湿度控制:温湿度是食用菌生长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湿度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
1.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食用菌品种。
2.食用菌的生长要求有哪些方面?
3.食用菌的生长基质有哪些常用的种类?
4.描述一下食用菌的生长周期。
5.食用菌的疾病防治有哪些常见的措施?
6.描述一下食用菌的生长环境的调节方法。
7.试述食用菌的采摘和保存方法。
8.食用菌的贮藏方法有哪些?
9.描述一下食用菌的繁殖方式。
10.食用菌的繁殖原生质体有哪些特点?
11.描述一下食用菌的传代方式。
12.描述一下食用菌的菌丝体培养方法。
13.食用菌培养的主要环境参数有哪些?
14.描述一下食用菌的人工菌种的制备方法。
15.描述一下食用菌的栽培模式。
16.食用菌的生产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要点有哪些?
17.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措施?
18.食用菌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19.描述一下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0.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在农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以上是一些与食用菌栽培技术相关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1105、1106山地植物食用植物生产与加工-食用菌加工复习资料题型:1、填空题:(每小题 2 分)2、名词解释:(每小题 3 )3、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4、简答题:(每小题 5 分)5、判断题:(每小题 1 分)一、填空题:1.食用菌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它们大多数都含有多量蛋白质和氨基酸。
2.食用菌是指人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包括蘑菇、平菇、香菇、草菇、银耳、黑木耳等。
3.食用菌食品通常包括:面类食品、米类食品和方便食品。
4.食用菌干制方法可分为两类,即自然干制和人工干制。
5.生产的食用菌罐头,按其罐藏内容物的组成和制造的目的不可分为两大类:清水罐头和复合式食用菌罐头。
6.食用菌饮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用菌果肉饮料,另一类是食用菌复合饮料。
7.食用菌鲜味物质的提取传统的方法有蒸煮法、酸水解法等。
二、名词解释1. 食用菌食品食用菌食品就是指利用食用菌制成的食品。
2. 食用菌加工利用食用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作为主要原料,生产食品、饮料、医药、调味品等食用菌产品的加工工艺。
3. 食用菌提取液将食用菌自溶或外加酶作用,将食用菌中的有效成分抽提出来,经过滤、浓缩制得的一类产品。
三、单项选择题1.食用菌是( B )功能食品。
A.高蛋白质、高糖B.高蛋白质、低脂肪C.低蛋白质、低脂肪D.低蛋白质、高脂肪2. 食用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 C )的称号。
A.山珍海味B. 蔬菜之魁C. 素中之荤D.营养面包3. 食用菌的防癌抗癌作用主要来自其中的( A )物质。
A. 多糖类B. 氨基酸C.淀粉D.维生素3. 鲜菇含水量一般在( D )之间,与新鲜蔬菜大体相似。
A. 45-55%B. 55-5%C. 65-75%D. 85-95%4. 食用菌中的( B )呈鲜性最强,主要是其所含的核苷酸物质较多,如鸟苷酸、腺苷酸、胞苷酸、尿苷酸等。
A. 蘑菇B. 香菇C.平菇D.金针菇5.食用菌果蔬复合饮料大多用银耳为原料,制成银耳原汁后和果蔬汁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进行( A )处理。
食用菌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食用菌:是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给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2、同宗结合:是一种“雌雄同体”、自身可孕的有性繁殖方式。
由同一担孢子萌发生成初生菌丝自行交配即可完成有性繁殖过程。
占担子菌的10% 。
3、代料栽培: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如木屑、蔗渣、棉子壳、稿秆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麦皮、米糠、饼粉等辅助料,配制成培养基以代替传统的木材栽培香菇。
二问答:1、试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答:营养价值:食用菌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脂类,核酸和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抗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肝脏的作用,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和抗炎作用。
2、谈谈开展食用菌栽培的意义。
答:(1)将再生资源转化为优质菌体蛋白。
(2)食用菌栽培周期短,见效快。
(3)市场潜力大,属于供不应求的紧俏品,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4)菌糠用途广:菌糠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真菌多糖等物质多,是优质饲料,可溶性养分高的肥料,制沼气的好原料。
提取真菌多糖,再次用作培养料。
(5)食用菌生产能促进多种事业同时发展,使自然界物质得到良性循环,能量合理流动,有益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一名词解释1、接种: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微生物移植到适于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上的操作过程。
2、单核菌丝:是刚从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这种菌丝纤细,生长速度缓慢,初期为无隔多核,以后产生隔膜,使每个细胞都含有一个细胞核,成为单核的有隔菌丝。
3、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4、催蕾:是通过温度,湿度,气体,光线等调节,促使菇蕾形成的一种出菇方法。
二问答:1、简述香菇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的工艺流程。
答:(1)段木栽培的工艺流程:选树→砍树→截段→打孔→接种→发菌→出菇管理→收获。
考试考题从复习要点中随机抽取。
一、名词解释1、食用菌是指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蘑菇2、食用菌的生活史3、子实体/菌丝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由二次菌丝体分化的三次菌体特殊组织,是人们主要食用或药用的部分。
菌丝在基质中蔓延生长,多次分枝组成菌丝群,通称菌丝体4、菌盖/菌柄/菌环/菌托菌盖是指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它由表皮、菌肉和菌褶或菌管等组成。
菌柄是支持菌盖的部分,也是输送营养的组织。
菌环是内菌幕残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痕迹菌托是外菌幕遗留在菌柄基部的带状物5、原种/母种/栽培种6、初生菌丝/次生菌丝担子菌中,有单核担孢子萌发后产生的单核菌丝初生菌丝长势弱,生活期短,可通过双核化过程,形成异核的双核菌丝体7、有性繁殖/无性繁殖8、毒菌9、腐生/寄生10、变温结实/恒温结实11、灭菌/消毒12、常压灭菌/高压湿热灭菌13、碳源/氮源14、代料栽培15、侵染性病害/竞争性杂菌/生理性病害16、搔菌17、杀青二、简答题1、食用菌在真菌中的分类地位?并列举至少20种食用菌名称。
2、食用菌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食用、药用、观赏等)。
3、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
4、食用菌菌种制作过程中PDA培养基的成分构成及制作方法。
5、食用菌培养料高压湿热灭菌的原理与作用。
6、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菌种接种后易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7、代料栽培金针菇的程序和技术要点。
三、论述题1、食用菌被喻为“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被喻为“朝阳产业”,发展食用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光明的前景,请结合课堂电教片《崛起的食用菌之都—福建省古田县》,谈谈你的看法。
一食用菌的重要意义发展食用菌产业是热泪开发农业资源、生产优质蛋白源的新兴产业。
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21世纪食品的主题-----“天然,营养,健康”。
(一)食用菌能为人类提供优质保健食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味道鲜美且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膳食性纤维的优质保健食品。
食用菌复习资料在发菌阶段出现了局部的根霉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2、出菇期间的培养绪论填空题1、广义的食用菌是指,狭义的食用菌是指。
2、农业生产中的三大产业是、、。
3、人类膳食中的三维结构是指、、。
4、古代人称食用菌为山珍,因为,现也称食用菌为植物肉,因为。
5、食用菌因为含量很低,所以是理想减肥食品;主要因为含量高,成为筛选抗癌药物的重要原料。
6、因为食用菌所以生效快,因为生产食用菌所以效益高。
7、世界四大食用菌是、、、。
8、目前我国食用菌的总产值位居第位,超过了和。
9、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是。
单项选择题1、现在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有 A 、20余种B、50余种C、10余种2、现在世界食用菌的主要产地在 A 、欧洲 B、亚洲 C、美洲3、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的A 、鸡蛋 B、猪肉 C、食用菌 6、食用菌栽培课程是一门( )A 、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 B、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C、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shu 二、思考题1、为何说食用菌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趋势有哪些?三、讨论题1、自己家乡的食用菌生产是什么现状?主要有利或制约因素有哪些? 2、通过学习本章,你对食用菌及其产业有哪些看法?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填空题1、食用菌的基本结构有、、2、菌丝体生长于,功能是,是食用菌的器官,按其生长过程可分为、、。
3、菌丝是菌丝体的主要存在形式,。
4、光学显微镜下识别次生菌丝的主要依据是5、子实体生长于,,是食用菌的,是人类食用的主要,多呈状。
6、担孢子是食用菌的,是经过、、过程产生的。
7、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在真菌分类学上,绝大多数属于亚门的。
8、质配发生在生活期的,核配发生在生活期的,核配后很快会进行。
9、菌丝的生长点位于。
10、毒菌绝大多数属于亚门、目中的大型真菌命名题1、担孢子萌发出的菌丝2、已扭结分化的次生菌丝组织体3、质配后的菌丝4、核配后的菌丝细胞5、菌盖下面片层状的结构6、子囊菌或担子菌的产孢表面三、思考题1、同宗和异宗有何区别?12、子实体和次生菌丝有何区别?3、担子和担孢子有何区别?4、菌托和菌环有何区别?5、锁状联合是属于一种什么方式的细胞分裂?6、初生菌丝与次生菌丝有哪些区别?四、讨论题1、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某种野生食用菌,有哪些特征?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2、长时间在子实体旺盛生长的大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命名题1、食用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2、食用菌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3、能够满足食用菌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4、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食用菌5、从草本植物残体或腐熟有机肥料中吸取养料的菌判断题1、生长因素也有参与细胞组成和提供能量的作用2、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绝大多数属于腐生型3、配料时添加石膏粉,主要为食用菌生长提供磷素养料4、食用菌在分化期都需要一定量的散射光5、食用菌在分化期都需要一定的温差刺激6、食用菌在子实体生长期所需的温度最低二、思考题1、培养基中的营养越多,产量越高吗?为什么?2、香菇、木耳等菌类为何不用粪草培养料栽培?3、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最好是什么季节?为什么?4、导致烂料的因素有哪些?5、导致子实体畸形的因素有哪些?6、酸碱度对食用菌的生长有哪些影响?应怎样调节?三、讨论题1、若菌种没问题,播种后菌丝生长势很弱的原因有哪些?2、若菌种和管理措施都没问题,长好的菌丝迟迟不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食用菌与植物间存在哪些利害关系?第三章消毒灭菌填空题1、只杀灭有害微生物的方法是属于法。
2、消毒灭菌利用的是因素和因素。
3、经过灭菌的物品称为。
4、法是物理消毒灭菌中的主要方法,方法是加热灭菌中的主要方法。
5、干热灭菌只适用于不怕或的玻璃及金属器皿。
6、影响高压灭菌的关键是7、干燥箱灭菌完毕后,应待温度降至以下时开箱取物。
28、高压灭菌完毕后,应待压力降至是开盖取物。
下列消毒灭菌对象应分别选择哪种消毒灭菌用品最合适1、待处理的对象A.培养基B.接种环 C.接种箱D.操作者的手E.三角瓶和烧杯2、消毒灭菌用品A.酒精灯 B.75%酒精棉球 C.甲醛和紫外灯D.高压锅E.干燥箱二、思考题1、高压灭菌与常压灭菌有哪些不同? 2、高压灭菌应注意些什么? 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些什么? 4、为何不使用高浓度的酒精?5、为何湿热比干热效果好、时间短6、来苏尔和石炭酸都是酚类,为何来苏尔的杀菌效力高?三、讨论题1.欲配制75%酒精500ml,需取用95%酒精和水各多少?2、某物品需高压灭菌30min,开始升压的时间是8:00,升到所需压力的时间是8:20,应何时灭菌完毕?第四章食用菌的菌种生chan 命名题1、用分离法得到的第一代菌丝体2、母种转管后的菌种3、母种转接到瓶中培养基上生长成的菌丝体4、培养菌种的恒温电器5、供食用菌生长的营养基质6、营养液中加入%~2%制成的培养基7、确保或重新恢复菌种优良性能的措施单项选择题1、用作食用菌菌种的部分是 A、担孢子 B、初生菌丝C、次生菌丝2、琼脂的作用是 A、碳源 B、氮源 C、凝固剂3、摆至斜面是在 A、母种 B、原种 C、栽培种5、接种成功的关键是填空题1、制取PDA培养基的首要步骤是。
2、培养基分装试管的技术要求是和。
3、菌种的生产步骤是、、。
4、生产上常用的母种分离法是法和法。
5、母种的主要作用是,原种的作用是。
6、培养菌种利用的是菌种生长的条件,保藏菌种利用的是菌种生长的条件。
二、思考题 1、琼脂有何特点2、如何配制500m1PDA斜面培养基3、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压力为何增加?4、怎样才能做到无菌操作5、组织分离是怎样进行的6、转管是怎样进行的7、母种污染的症状有哪些38、配制原种、栽培种时有哪些异同点 9、颗粒培养基是怎样制作的三、讨论题1、育好的菌种表面若有粮食粒,该菌种是哪级菌种 2、育好的菌种表面若有残留琼脂块,该菌种是哪级菌种 3、若10月初制500瓶栽培种,应何时制原种?应何时制栽培种第五章平菇栽培命名题1、原基分化出白色粒状物的时期2、菌丝刚扭结成白色瘤状物的时期3、菌种和培养料分层铺放的方式4、将菌种和培养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的方法5、经高温堆制的培养填空题1、平菇菌盖的主要特征是,菌柄的主要特征是。
2、制作发酵料的步骤是、、。
3、翻堆的时机是,翻堆的作用是调节和,补充散除,利于培养料发酵。
4、地上菇房的特点是。
5、地下菇房的特点是。
6、常用的播种方式是和。
7、分化期的管理时机是,措施是、、、。
二、思考题1、发酵料是怎样制成的?优质发酵料应具备哪些条件?2、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3、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应怎样进行通风和喷水?4、阳畦栽培在分化期应怎样管理?5、菌墙是怎样筑成的?讨论题1、若栽培5000kg干料的平菇,约需多少栽培种2、导致子实体颜色浅、菌盖小、菌柄细长的因素有哪些?3、导致子实体呈水渍状,并停止生长的原因是什么?4、平菇栽培为何发展最快,生产面积最广?第六章香菇栽培填空题1、我国栽培香菇已有年的历史。
2、最早采用栽培法,后来相继经历了、和的三次革命。
3、现在我国香菇生产的主要产区已发生向的转移。
4、香菇菌丝体的主要特征是。
5、成熟香菇的特征是,花菇的特征是。
6、香菇在生理类型上属于菌。
7、代料栽培时多以为原料。
8、香菇子实体的生长可分为、、和9、栽培香菇的袋筒可分为袋、袋、袋。
判断题1、棉籽壳是栽培段木品种的理想原料。
2、花菇的形成主要与品种有关。
3、栽培使用的木屑最好是阔叶树的。
4、我国香菇80%的产量是用段木栽培的。
5、香菇的料袋要装地略紧实,两端要密封。
46、转色的时机是菌丝刚长满料袋。
7、空气湿度大,利于花菇生长。
二、思考1、香菇的生活条件有哪些特殊点? 2、香菇菌丝与平菇菌丝有哪些区别? 3、发菌期的管理何特点?怎样做? 4、转色的作用、时机和措施是什么? 5、理想的转色膜有什么特征 6、催花的时机和措施是什么? 7、怎样保花?三、讨论题1、代料栽培香菇为何多用熟料栽培? 2、香菇在管理中主要有哪些特点?3、花菇形成的花纹浅、窄、颜色暗,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第七章金针菇栽培填空题1、金针菇瓶栽法发明于年。
2、1964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出了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成为当家品种。
3、我国从开始采用塑料袋栽培;现在栽培的金针菇有色和色两大类。
4、金针菇主要生产国是、等地。
5、因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高,金针菇被誉为菇。
6、金针菇子实体的产生方式是,菌盖主要特征是,菌柄主要特征是7、金针菇菌丝体在条件不适宜时易形成。
8、金针菇的生理类型属于;对营养需求的主要特点是和( )。
9、根据对培养料的处理方式,金针菇多采用栽培。
单项选择题1、优质金针菇的子实体是A、盖小、柄细长、颜色浅B、盖大、柄细长、颜色浅C、盖小、柄粗短、颜色 2、金针菇原种的瓶壁上出现少许白色粉末物是A、杂菌 B、粉孢子 C、担孢子 3、二氧化碳能A、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生长B、促进菌盖生长,抑制菌柄生长C、抑制菌盖和菌柄生长 4、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期A、可直接喷水 B、可间接喷水 C、任何喷水法都不可 5、搔菌对子实体分化有A、促进作用 B、阻碍作用 C、致畸作用二、思考题1、金针菇有哪些特殊的生理特性 2、分化期需采取哪些措施3、抑制期管理的时机、目的及措施是什么4、伸长期管理的目的、措施是什么?三、讨论题1、采菇后的料面若有层较厚的菌膜,会有什么影响?该怎样处理? 2、若金针菇长得颜色深、菌柄粗短、菌盖较大,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3、子实体不挺拔,易倒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第八章蘑菇栽培一)单项选择题1、蘑菇栽培起源于A、德国 B、法国 C、荷兰2、我国双孢菇的生产量位居世界A、线状菌丝 B、绒毛状菌丝 C、索状菌丝 4、应用最广的培养料是( ) A、天然培养料 B、合成培养料 C、半合成培养5、根据对培养料的处理方法,生产上多采用A、熟料栽培 B、生料栽培C、发酵料栽培填空题1、培养料发酵的类型有、、。
5在发菌阶段出现了局部的根霉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2、出菇期间的培养绪论填空题1、广义的食用菌是指,狭义的食用菌是指。
2、农业生产中的三大产业是、、。
3、人类膳食中的三维结构是指、、。
4、古代人称食用菌为山珍,因为,现也称食用菌为植物肉,因为。
5、食用菌因为含量很低,所以是理想减肥食品;主要因为含量高,成为筛选抗癌药物的重要原料。
6、因为食用菌所以生效快,因为生产食用菌所以效益高。
7、世界四大食用菌是、、、。
8、目前我国食用菌的总产值位居第位,超过了和。
9、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是。
单项选择题1、现在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有 A 、20余种B、50余种C、10余种2、现在世界食用菌的主要产地在 A 、欧洲 B、亚洲 C、美洲3、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的A 、鸡蛋 B、猪肉 C、食用菌 6、食用菌栽培课程是一门( )A 、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 B、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C、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shu 二、思考题1、为何说食用菌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趋势有哪些?三、讨论题1、自己家乡的食用菌生产是什么现状?主要有利或制约因素有哪些? 2、通过学习本章,你对食用菌及其产业有哪些看法?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填空题1、食用菌的基本结构有、、2、菌丝体生长于,功能是,是食用菌的器官,按其生长过程可分为、、。